~~~~我也谈谈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篇六十


下面谈谈红楼梦中的几处经典画面,黛玉葬花,这个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完全可以从“葬花吟”中去感受朱由检的悲惨命运。


宝钗扑蝶,也就是吴三桂扑陈圆圆这只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法,非常形象,也表达了爱情的美好愿望。但是放大到宏观历史世界上,这就成了很危险的动作,就是这一行为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悲惨命运,作者这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在写这样经典的场面啊,那种似恨非恨,似爱非爱的情感纠结。


史湘云醉卧芍药圃,芍药花在古代也被用来赠别情人或友人,古代情人将别离时,为什么赠以芍药?崔豹回答说的就是“芍药又名‘可离’,因此离别时用它赠人。”后以赠芍药作为爱情或离别的典故。 以此可以试想一下作者对张献忠这个人物的情怀,那种离别分离的怀古之情。还有,湘云是在花丛中,也就是张献忠在众花拥捧之下,而且是醉卧,真是风流潇洒之极呀。


携览西厢,作者是在表达什么呢?有了爱情,人间的温暖,谁还希望有战争呢。


晴雯撕扇、香菱学诗、香雪红梅、紫鹃试茫玉·····这些个不能确定的人物和历史情节,还不好多说什么,反正是很写意的浪漫主义手法诉说历史情。


假语村言,作者从一开始就在提醒读者了,看这本书不能象做学问那样,从表面意思考究典故,得从一些村话、歪话来找到真正要表达的答案。而且林黛玉刚进贾府时,贾宝玉也提点了,偏他们做得,我为什么不能创造典故。当然典故也有大量存在,毕竟曹雪芹是有深厚文化的人,但不同于一本正经做学问的人。如宝钗大怒那回我还漏解释一句话,黛玉问听什么戏,宝钗说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说不是这出,是负荆请罪。宝钗讥讽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实际上这情节可以跟诸葛亮骂王朗等同起来看,王朗招降诸葛亮,说自己是朝廷之师,你诸葛亮还不快快来降,被诸葛亮臭骂一顿。“负荆请罪”,也可以理解成赴京请罪,你李自成是应该来负荆请罪的,倒变成了我吴三桂要赴京请罪,这种话吴三桂怎么能忍。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5 02:56:00 +0800 CST  
【正册】 看得出是按照对历史的重要性来排序的,其次才是地位高低


林黛玉,薛宝钗(朱由检,吴三桂)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曲:〖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宝钗曲:〖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黛玉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贾元春(皇太极)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诗: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曲:〖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贾探春(朱聿键)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曲:〖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史湘云(张献忠)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诗: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贾惜春(朱由榔)
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诗: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 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贾迎春(朱由崧)
画: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 ,欲啖之意。
诗: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婬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妙玉(陈圆圆)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诗: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王熙凤(李岩)
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诗: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曲:〖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巧姐(红娘子)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诗: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曲:〖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陰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李纨(晋绍王李公)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诗: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曲:〖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陰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秦可卿(李如柏)
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诗: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婬。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曲:〖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6 01:00:00 +0800 CST  
篇六十一


巧姐曲里的“狠舅奸兄”指的就是李自成和牛金星
关于一些琐碎的猜想。金钏和玉钏,又是金玉一对,就牵涉到满族和汉族了。而且金钏还有另外牵涉到满族的地方,金钏死后,宝玉给他做祭奠,骗贾府的人说是北静王爷府的妃子死了,去府上慰问,估计贾宝玉是以多尔衮身份去的,说明金钏跟多尔衮有男女风月事的存在。这就牵扯到北静王这个满清王爷府了,至于金钏和玉钏是怎样一对历史角色,没找到历史依据前暂时不好说。秦可卿死后出殡那段,可能是出兵,一次大阵容的出兵攻占某个地方,遇到北静王,北静王让路,说明被打退了,鹡鸰香串可能是战利品。先暂时做此猜想。


贾政是贾家,也就是姓朱,王夫人是王家,也就是姓李,说明这一对可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李自成的父母。贾政作为朱家的身份打宝玉,是替祖先打李自成这个不孝子孙,王夫人是李姓家族的自然是护短咯,老祖宗也护短,毕竟是都是华夏的血脉,如何能就这么打死。第二次中秋节上,老祖宗贾母说,自己偏心了,心疼二儿子,忽视了大儿子。表面意思说的是贾赦和贾政,深层意思大概就是在说偏心了朱由检忽视了李自成,没有培养好李自成,因为李家王朝早于朱家王朝,李家是老大,朱家是老二。


当然,贾政和王夫人也可能影射历史人物,只是我不知道,接下来就不能不扯了,已经超出了我历史知识的极限。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6 01:23:00 +0800 CST  
茜雪有可能是韩金儿,李自成第一任妻子,晴雯有可能是邢夫人,李自成第二任妻子;麝月大概是窦美仪,妃子。问我为什么?不知道,只是直觉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6 01:43:00 +0800 CST  
篇六十二


又要刷新一下了,秦可卿影射的也可能是皇太极的妃子宸妃,1641年9月病逝,正好跟小说内容时间匹配上了。然后皇太极就以省亲为由在1642年元宵节光临假府,可能就是从前线赶回来,没来得及见上宸妃最后一面。宸妃是满族人在宁国府,表示是死在辽东地区故宫沈阳,贾珍那么伤心也合理解释通了,用樯木棺再合理不过了,作为皇帝的妃子拥有珍贵名品还有什么话说,宸妃被封为关雎宫宸妃,这位妻子贤淑文静,皇太极和她颇恩爱,婚后曾生一子。关雎宫是沈阳故宫后宫中“崇德五宫”之一,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由于十分宠爱宸妃海兰珠,住在沈阳故宫内宫廷区的东宫之中,位份仅次于中宫。


囧~ 难道宝玉这个多尔衮跟这位宸妃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怪不得秦可卿死时宝玉吐血,太虚幻境宝玉与可卿的云雨之事也实非偶然写的,难道是此意。瑞珠和宝珠两个宫女也怕成那样,这种秘密泄露出去确实太可怕了,畸笏叟估计也是怕的要死,胆敢写当朝先帝的后宫秘史,立刻命雪芹删去她与多尔衮之间更详细的风月事。贾蓉和可卿的夫妻关系也就不存在了,虚构的。出殡时那帝王级别的规模也没疑问了,看来假宝玉是以多尔衮身份送葬的,北静王自然应该来参加并且让道。“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意思就是与多尔衮通奸瞒不住,只有自杀一条路,看来这也是多尔衮被抄家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是风月孽债啊,这应该算是一条多尔衮确切的风月事了。


秦可卿看来应该叫做情可倾,作者认为这种情是乱世之道,是取祸之道,中国古代很多著作也是这么认为的。再看看秦可卿的判词来确认一下,“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婬。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讲了淫荡之事,因为故事情节不足,只能猜测是多尔衮偷鸡摸狗的行为。后半句主要讲宁荣两府导致天下大乱的各自起因。


风月宝鉴记风月事,那么就又增加了宸妃和多尔衮这一对,宸妃和皇太极这一对。历史记载中宸妃是病死的,这里作者影射的是上吊。历史上与多尔衮通奸的孝庄皇后还沾点边,可时间又对不上,1688年去世。


但秦可卿为什么要跟李岩这个王熙凤托梦啊,作者这是什么心态呢。果真是天下一家,不分亲疏吗,不过从这虚拟时空糅杂在一起的各种势力,还真是天下一家亲呀。看这作者的感受,败家是败整个中华大地的家,皇太极在作者心中大概不是个残忍的人,茗烟找到的那个破庙中的瘟神爷塑像,估计就是暗指多尔衮。好了,宸妃在书中情节上虽然多数解释得通,但感觉还是怪怪的。




平儿有可能是李岩的弟弟李牟。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6 20:47:00 +0800 CST  
篇六十三


关于宝玉的证悟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这就是二十年来辨是非的一次详细的补充。这就是在说:你打过来我打过去,你拉拢我我拉拢你。没有了是非争端,人们才能静下心来解决问题。问题也解决了,人们才能得到一个安定的人世间。一般来说人们理解成这样也就可以了,但黛玉补充了句更彻底的话。没有了人世间,什么也就不想了。宝玉悟不了,所以他仍然在继续寻是非,等他彻底放下了,最终才能回归本源,与黛玉永远结合。非常微妙的结局导向,也是非常完美的结局。


但最后一句单独不成立,必须加上上面的三句才能成为整体。这情节很令人回味,上面三句充满了李自成的人生,最后一句是朱由检的结局,整首诗就是李自成和朱由检的完美结合。作者用情之深难以言表。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11:20:00 +0800 CST  
篇六十四


自从明末清初出现“南红玛瑙”后,再经过最近几年云南保山南红,四川凉山南红被广泛炒作,地质学家们这才恍然大悟:《山海经》最早透露了“红玛瑙”、“白玛瑙”、“红白玛瑙”、“南红玛瑙”的宝玉石信息。美国地质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根据经上所说《东山经》在中国大海之东的日出之处,他在北美对应,经过许多次一英里一英里的实地考察,经过几次失败后,最终发现,美国中间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的描述、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真令人惊讶:一个美国人,研究了连中国学者都难以读通的《山海经》,并且据此实地勘察,发现了中国4000年前的古人早已到达美洲,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了整整3700多年!


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山海经》里的“女娲补天”最后扔弃的那块石头,按照《红楼梦》的说辞,被扔在了“青埂峰”下,而贾宝玉口衔美玉出生时,描述美玉的特征是三句话、六个字:一是“通灵”,二是“五彩”,三是“凝脂”。什么玉即“通灵”,象冰种、玻璃种一样有灵气、起荧光,又具有绿黄红蓝紫等五彩之色?地质学家告诉你:天下之玉,除了“翡翠”和“玛瑙”具备这三大特征外,没有任何玉有这个特征,显然,“通灵宝玉”就是翡翠,而《山海经》“女娲补石”扔在青埂峰下的石头,就是翡翠。


女娲随手扔在青埂峰下的石头,只能是地质“浅层”,翡翠的形成恰恰是“高压浅层”形成的。既要“高压”,又要“浅层”,那就只能说明翡翠产地在地质形成年代“地震”频繁,象是“揉面粉”,才可能出现既要“压力高”,又要在“浅表层”形成翡翠,唯独这种特殊地质条件,恰恰是翡翠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玉种。由此这个“青埂峰”在云南、缅甸一带,就毫无悬念了。




上面几段是摘抄文章,古人的经典著作真是拥有无限的宝藏。下面来看看红楼梦最后怎么写的:一僧一道夹住宝玉去了,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这歌唱之人便是那石头,石头也就是作者,此人在云南写作就很显然了。云南至今仍很盛行女娲补天的传说,青埂峰就在云南。根据“兰桂齐芳”这桂字,作者很可能就是吴三桂身边的人写的。空空道人是曹雪芹的朋友,看完后没明白被曹雪芹嘲笑一番,曹雪芹肯定是自号。见到曹雪芹时候,看他正在翻阅“历来古史”,这也是提点。不过已经无所谓了,就像我并不关心罗贯中是谁一样。


要慎重申明一下的是:这部小说绝不是“反清复明”的,如同三国演义一样,只是部历史演义小说,不是政治宣传手册,而这演义的成分还只是附加产品。读者完全可以排除隐藏内容,欣赏表面的风景,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虽然带着大量的情在里面,那只是作者带着文人的情怀看历史。说反封建的,我也只能说那是带着现代人的头脑看古人。


尤二姐和尤三姐有可能是秦淮八艳中的两位。


小说结尾处,贾政说“老太太白疼了他十九年”,那小说内容就是到1629+19=1648年结束。


我认为后四十回写法非常合情合理,减少了前面的幽默谩骂嘲笑讽刺很正常,因为玉石离开了假宝玉,宝玉的“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也就消失了。心都死掉了,还要搞得象前面那么欢乐成什么样子。现在我想明白了,反而觉得这样的安排非常有意义。如果再对战争嬉皮笑脸的那我可真要骂曹雪芹八辈儿祖宗了。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11:21:00 +0800 CST  
篇十五


现在我可以确切的告诉你们,香菱就是秦可卿的妹妹。问我是何意,听我慢慢道来。来看看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几个小丫头聚在一起斗草玩,“观音柳”“罗汉松”“君子竹”“美人蕉”“星星翠”“月月红”“牡丹花”“枇杷果”“姐妹花”“夫妻蕙”,这就是螺旋式接近的述说方式,那为什么不让香菱代替荳官说姐妹花而直接命中呢,是有道理的,一是为了好让几个丫头羞香菱的脸拖她下水,二是通过姐妹花的连接撮合而形成夫妻蕙。以香菱纯洁的心灵这时候绝对不会想起薛蟠来,那这夫妻蕙意味着什么呢,后面解释了,宝玉来了,接了她这夫妻蕙说出并蒂菱来,正好是一对。这就暗合了太虚幻境中宝玉和香菱的夫妻之实,但要注意是在太虚幻境中,也就是风月宝鉴中的真宝玉和原型香菱的风月事,大观园中不存在。


解释还没完。接着石榴裙被污水脏了,这又暗合了宝玉从太虚幻境中醒来,发觉裤子脏了这件事。而香菱最后也强调说“我等着你,千万叫他亲自送来才好”,想一个怕羞的姑娘绝不希望第二个人知道此事,人杂多是非。而她却神奇的说了这样的话,还记得宝玉的裤子是谁换的吗?对啦,是袭人,此时袭人帮香菱换裙子就又暗合了帮宝玉换裤子。有三处暗合这么夸张的巧合吗,所以这两处绝对不是巧合,整部书再也没有别处提到裤子裙子被弄赃了的其他事件了。注意这“千万”二字,作者又是一次弹指神功,点醒读者注意这句话。又强调了“亲自”二字,又“才好”二字,简直不是正常人说话。 不光是这里点出了,周瑞家的从相貌品性上也点到了,所以红楼梦一般都会多处分散描写来聚焦一件重要的事,这就是红楼梦文笔的精湛之处。


小说最后,也提到甄士隐将香菱度脱后送入太虚幻境,小说中唯一被提到送入太虚幻境的十二钗角色,不过到底是不是姐妹还得等到找出影射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东方人喜欢绕着圈子说话,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o^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11:22:00 +0800 CST  
篇六十五


香菱应该影射的是孝庄皇后,是宸妃海兰珠的妹妹,都是蒙古族。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秘史》)由文业书局出版,书中描述多尔衮与皇太后相恋事,如《种情根巧救小玉,偿夙愿亲王大婚》、《槐树荫中窥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卧娇艳经略降清,宫内候兄安亲王戏嫂》、《建新仪摄政娶太后,名打猎姊妹嫁亲王》等,而布木布泰名“大玉儿”(孝庄皇后)、其妹名“小玉儿”,则是王浩沅的乱编之一。


一路莲升凤尾尊,是中国瓷器史上绝无仅有的吉祥文化代表之作,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一路莲升凤尾尊 因其绘画中暗含仕途、财运步步高升之意,一直被官场和商界视为名瓷馈赠的不二之选。“一路莲升”传奇秘史:孝庄皇后亲自督造,康熙御赐千古美名,吉祥国宝万金难求!


这些都是暗示孝庄与荷花密切相关的的内容,所以香菱被寓为荷花。这么看来红楼梦书中宝玉这个多尔衮确实跟香菱这个孝庄有染。野史毕竟是野史,很多谬误的地方,我怎么感觉红楼梦中的意思是:大玉儿是宸妃,小玉儿是孝庄,她两个才是亲姐妹。


看来我的三观已经被毁了,甄英莲,他的深意只是真英莲,难道孝庄前半生有小说中写的那么苦吗? 胭脂痣,朱砂记,诛杀记?!!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11:22:00 +0800 CST  
红楼梦内容年代 —— 大约在1628-1648




甄宝玉—— 多尔衮
贾宝玉—— 李自成
林黛玉—— 朱由检
薛宝钗—— 吴三桂
妙玉—— 陈圆圆
史湘云—— 张献忠
贾元春—— 皇太极
王熙凤—— 李岩
巧姐—— 红娘子
刘姥姥—— 刘宗敏
秦可卿—— 海兰珠
香菱—— 孝庄皇后
林如海—— 朱常洛
贾敏—— 郭皇后






基本概念:
神瑛侍者—— 唐代李姓皇族
绛珠仙草—— 唐代朱姓草民
石头城—— 山海关
金陵—— 京师(北京城)(同现代词语“首都”是一样概念)
宁国府—— 沈阳辽东地区
荣国府—— 顺天府(北京城管辖区)
大观园—— 金陵,明代京师
太虚幻境—— 金陵,唐代长安城(虚境)
甑府—— 多尔衮满清集团
皇宫—— 幻化的当权政府
贾家—— 明朝利益集团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家—— 大顺国集团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薛家—— 大周国集团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史家—— 大西国集团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不确定角色:
贾母—— 历史之母
贾敬—— 舒尔哈齐
薛宝琴—— 朝鲜·李氏
贾迎春—— 弘光帝朱由崧
贾探春—— 隆武帝朱聿键
贾惜春—— 永历帝朱由榔
花袭人—— 高桂英
李纨—— 晋绍王李公 (父)
贾兰—— 李定国 (子)
司棋—— 史可法
待书—— 郑成功
贾琏—— 牛金星
北静王—— 硕英亲王阿济格
忠顺王—— 肃亲王豪格
南安郡王—— 豫亲王多铎
卫若兰—— 李来亨
平儿—— 李牟
贾赦—— 朱常洵
邢夫人—— 孝诚恭皇后姚氏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19:35:00 +0800 CST  
风月事:
宸妃——多尔衮
宸妃——皇太极
孝庄——多尔衮
孝庄——皇太极
陈圆圆——吴三桂
红娘子——李岩
高桂英——李自成


意淫:
李自成——朱由检 !!!
多尔衮——吴三桂 !!!
李自成——张献忠 !!!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8 20:26:00 +0800 CST  
看来后四十回合,写香菱没有死并且被扶正了,一点错也没有,夏金桂大概是一个与孝庄争宠的一个人,结果被自己害死。孝庄在记载中确实是人品挺好的人,风月宝鉴的内容止于1648年,书中写道“.....莫非他有遗腹之子,可以飞黄腾达的么?”士隐微微笑道:“此系后事,未便预说。”说明风月宝鉴很可能在1648年后成形,后面发生的事不再记录了。“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这句很可疑啊,天外书天外事,难道是再说自己是被清朝赶入缅甸,在大清朝的天外记录自己天外那大清朝的天下事,自己也成了番人,同缅甸番人成了一番人?又或汉满两番人成了一番人?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9 12:54:00 +0800 CST  
篇六十六


第五十四回听评书那回,女先儿道:“叫做《凤求鸾》”。这凤就是李岩,鸾就是红娘子,这就是在掰李岩和红娘子的风月事了。“残唐”影射残明,“有一位乡绅”,正是李岩父亲的真实身份,“名唤王忠”,李岩确实是忠于李自成这个“王家”的,“这小姐芳名叫作雏鸾”,雏鸾这雏字说的也太明显了,明显就是在说小巧姐嘛,我都替作者捏一把汗。可能作者也意识到了,所以让老祖宗出来打了一大段马虎眼,也凑热闹的说:那大族人家的千金小姐哪有这么不知羞耻的就跟男人在一起了啊。红娘子可不是什么大家闺秀,那可是“土匪头子”,嘿嘿。接着又说“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哇,这段把李岩的真实身份说的也太详细了。 接着老祖宗又开始掰了,骂编书的自己不如意,他也想要一个佳人,编了出来取乐。可以注意到这情节作者是实写一下乱扯一下,忽现忽隐的如此起伏多次,精彩极了。


李岩也坐不住啦,也调侃起老祖宗来了,做总结性的发言:“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 “两家话”“两朵”“各表一枝”重重叠叠的提点啊,这观灯看戏的人就是读者,这曹雪芹实在是太坏了。“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这就是在说作者从这本小说开头一直掰到现在。=_=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09 12:55:00 +0800 CST  
现在看来抄检大观园那回,确实是李自成攻打顺天府京师,在李岩这个王熙凤率领之下,也同故事顺序匹配上了,而查抄宁荣二府的情节就确定是清朝占领京师的完败局面。原来大观园的婆子妈妈们都是内贼啊。-_- 怪不得贾母会说:你们不知。大约这些奶妈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她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 作者这是有多恨呃!!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11 15:48:00 +0800 CST  
说别人靠脑汁说话的那些人,我看你们也是醉了,难道你们是靠下半身说话的吗。我的观点爱接受不接受,管我屁事,我又不求你们什么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2-11 19:05:00 +0800 CST  
篇六十七


李纨应该隐射的是钱谦益,“东林魁首”。贾兰应该隐射的是柳如是。


薛宝琴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灵感来源于《牡丹亭》,书中的男主人公名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杜丽娘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红楼梦小说中这首诗正说的是钱谦益,也就是被赋予老梅的李纨,贾兰应该隐射的就是柳如是,“不在梅边在柳边”,可能就是写作者赞赏的是柳而不是梅。1641年,59岁的钱谦益迎娶了23岁的名妓柳如是。婚后,钱谦益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之一,当崇祯帝自缢后,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这就是李纨判词中那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里的“妒”是恨的意思。


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宝琴诗句中的“团圆”便是指此事。后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1664年钱谦益去世,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当然这结局是后话了,小说止于1648年。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5:00 +0800 CST  
篇六十八


关于薛宝琴的怀古诗十首,第五十一回。


1、《赤壁怀古》 司棋——史可法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矩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2、《交趾怀古》 待书——郑成功
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3、《钟山怀古》 入画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4、《淮阴怀古》 尤二姐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5、《广陵怀古》 尤三姐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出纷纷口舌多。


6、《桃叶渡怀古》 邢岫烟——董小宛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7、《青冢怀古》 金钏——顾横波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8、《马嵬怀古》 紫鹃——王承恩
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9、《蒲东寺怀古》 林红玉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10、《梅花观怀古》 贾兰——柳如是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分别对应周瑜(赤壁之战)、马援(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周颙(周颙钟山出仕)、韩信(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隋炀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桃叶(王献之迎送桃叶)、王昭君(王昭君出塞)、杨贵妃(自缢马嵬坡)、小红(来自《西厢记》)、杜丽娘(来自《牡丹亭》),这些是考典出来的。


曹雪芹真会玩啊,不仅有俗语让你猜,有史料让你猜,还有文人雅士的高档诗谜让你猜。其实写这十首诗的用意,啰啰嗦嗦一大堆话已经写在下面了,交代了如何去看。第十首前边已经解释过了,根据这种隐喻的概念,就可以跟大观园里的其他人物来对着看。它实际上就是对没有判词的其他钗进行的一次补充。只是难度比较高,因为不知道对应的是哪个角色。


而在此十首之前,还做了点低难度的试题功课,那便是谁作的诗谜就对应的自己,如史湘云的《点绛唇》说的就是他自己这个张献忠,“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这就是张献忠人生经历。宝钗的是“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写的就是山海关是座城楼而不是钟楼。宝玉的“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这就是说琅玕节后黛玉归天,将和宝玉天上地下相隔,叹悲伤。“琅玕节”,大概是春笋萌芽的节庆之日,《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琅玕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黛玉的“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这就是形容最后激战的场面,天下的形势。“鳌背三山”可能说的就是探春、宝钗、李纨三个“镇山太岁”。


李纨和丫鬟也做了基本解说四句:“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钱谦益,“一池青草青何名”=“蒲芦”柳如是,“水向石边流出冷”=“山涛”人物,“萤”=“花”物品(真是难以理解古人的想法)。我对这十首影射人物做了个粗略的匹配,可能多有不确,先做个参考吧,这得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人才玩得起的。金门岛金城,自明末清初以来,金门的发展史就与郑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把第二首《交趾怀古》 分配给待书。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7:00 +0800 CST  
篇七十


关于大玉儿小玉儿,我还要继续说一下,孝庄文皇后和大玉儿是同一个人,很多人奇怪孝庄文皇后名字中也没有任何和玉儿有什么关系的。大玉儿是小名,就像小时候有个乳名一样,所以大玉儿的名称并没有什么典故及来历。在历史上称呼大玉儿为孝庄文皇后的居多,而我认为大玉儿是宸妃海兰珠,小玉儿是
孝庄皇后,名叫布木布泰(这就是作者的感受,完全是从男子之名),这两个小名儿很可能就是来源于杨贵妃,将他们比作杨玉环。作者很可能也是这样的意思,那么在太虚幻境中,宝玉与可卿云雨之事便有了典故了,那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宠幸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风月事。情可倾,也就有了意解,都是倾国倾城之貌,唐明皇宠幸杨玉环标志在他丢掉了整个国家,而多尔衮对大小玉儿的欲望标志在他侵夺了明朝江山。这样小说对太虚幻境的构造就有了更多的意义。这与古代文人普遍的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江山美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祸国殃民的源泉。


再看看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房间睡觉,屋子中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此画创意来源于“海棠春睡”的典故。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然后又提到了武则天、安禄山、赵飞燕,赵飞燕的美貌与杨玉环并称“环肥燕瘦”,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之后又提到了同昌公主,同昌公主是唐懿宗长女,为帝王家奢侈独步,绝无仅有,堪称天下古今第一,空前绝后,无与伦比。以上这些都是在影射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风月事的最有力的证明。


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候,看到金钏儿与香菱在一起玩,说明金钏确实也是跟多尔衮有过风月事的人物。宝玉从太虚幻境回来时候大叫“可卿救我”,秦可卿回应道:他怎么知道我的小名儿。这很明显也是作者的提点,按照小说的意解,那就是贾宝玉这个角色是唐明皇的再生缘,秦可卿这个角色是杨玉环的再生缘。当然李自成跟海兰珠没有交集,只有多尔衮和海兰珠才可能有交集。


那么第九十四回,海棠花复活一情节,就是象征着大唐帝国的覆灭经历又在李自成这一代重演了。很诡异的隐射内涵,不过也非常耐人寻味。而大观园中开办的海棠诗社,就是对李自成创建的大顺国的历史评价和追忆。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8:00 +0800 CST  
篇七十一


再设一个参考,晴雯可能影射的是孙传庭,小说中有这样几处信息可以联系:


1. 芙蓉诔文,开头主要是为纪念晴雯,而这篇也表达李自成称帝,说明李自成称帝最直接相关的人是晴雯,《明史》记载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2. 孙传庭的死也是跟崇祯直接相关的,所以只有宝玉和黛玉两个主要角色在场是有特殊意义的安排,黛玉并不在乎说明崇祯认为孙传庭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宝玉见到黛玉后将诔文中“红绡帐里,公子情深。 黄土垅中,女儿薄命”,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这就将晴雯跟黛玉联系起来了,“黄土垄中”表达死在战场。黛玉说又不是她的丫鬟,还是在表达崇祯帝的态度。最后一次改作“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就是宝玉对黛玉深情的悼词了,这篇其实也可以同诸葛亮吊孝周公瑾等同起来看,可见书中处处有模仿三国演义的痕迹呵。


3. 晴雯没有给黛玉开门,表达装听不见,“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以致耳聋”。在崇祯面前耳聋不闻。


4. 杨嗣昌曾多次在崇祯面前污蔑孙传庭,崇祯对孙传庭也就十分不信任。晴雯的的画“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最毒不过世人言。


5. 晴雯撕扇,可能是1638年孙传庭指挥军队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此时明军情势大好,但因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便得到喘息。可惜没有撕完。


6. 勇晴雯带病夜补雀金裘,可能是1639年孙传庭几次上疏请见皇帝,但因杨嗣昌的百般阻挠而未成。孙传庭心中愠怒,引病告休。崇祯帝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1640年李自成又拥兵数十万,杨嗣昌等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1642年崇祯帝从监狱中提取孙传庭,令他率劲旅往援开封。


再设个参考:
邢夫人,这名字跟历史记载的李自成第二任妻子一样名字,可能就是影射她,因为辈分很乱,怕读者找不到,用了原名。邢夫人,勇武聪明,负责管理农民军军用物资,后与高杰私通降明。书中王善宝家的这个婆子很可能就是影射高杰,姓王说明是李自成阵营的人,她是荣国府大房太太邢夫人的陪房婆子,也是邢夫人的心腹。后来高杰因为与邢夫人通奸一起降了明朝,不是一对好东西。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迎春,迎春的父亲贾赦可能就是福王朱常洵),所以王善宝家的算是迎春的奶娘。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1645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高杰是李自成的死对头,宝玉骂他“鱼眼婆子”。


红楼梦内容实际是20年,而小说中看上去好像只写了三年,这可能是作者为了模糊历史时间,就如他模糊历史背景一样。


义忠亲王老千岁有可能隐射的是魏忠贤,这个也只能凭少得可怜的一点信息进行猜测了。


贾珠很有可能影射的是朱由校,这样便能看出作者起先是将林黛玉安排在第一主角位置,后来可能考虑到正邪之气,以及配偶条件等等诸多因素,将贾宝玉和林黛玉互换了一下。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8:00 +0800 CST  
篇七十二


贾蔷有可能影射的是孙可望,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为他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公元1644年八月(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可能这就是贾蔷姓贾的原因。1647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一起称王,孙可望成为国主,年号兴朝。他在1648年后的内容就不细说了,因为小说结束于1648年。但对曹雪芹来说应该是知道他的结局的,孙可望兵败交水(今沾益)后,于是彻底抛弃大西军的抗清事业,赴长沙降清。由于孙可望的叛卖,永历朝的底细全部暴露,而最终被清朝消灭。


薛蟠——洪承畴,庄妃劝降洪承畴,(很扯蛋吧 -_- 先做参考吧,不过洪承畴是个降清的汉奸,我写的话也会骂他)


冯渊——袁崇焕,逢冤,书中再没有哪个角色在时间上冤情上能匹配得上了。




当然,文章中所有历史信息我都是从百度中查询的,跟作者所看所了解到的内容肯定有所出入,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者的创作,以及对人物的好恶。不过大致的方向应该没错,特别是流传甚广的历史情节,所以支持的线索越多越容易得到准确判断,特别是需要得到其他角色更多的支撑。


贾环——鲁王朱以海,隆武帝和鲁王两个人都为疏宗,也就是小说中写的“庶出”。鲁王政权仍旧沿用“弘光”年号,此时,他们并不知道隆武政权在福建成立的消息。后来知道后,鲁王一方得知隆武帝称帝消息后,并未立即退位归藩。双方各自手下的大臣为争拥立之功,自然都紧上疏要求不要退位,硬顶各自的“招牌”,最后竟闹出互杀来使的事情。所以小说中探春和贾环的感情关系确实不好。1662年,朱以海在金门病逝,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朱以海父亲是鲁肃王朱寿镛,而朱聿键的父亲是唐裕王朱器墭,那赵姨娘可能就是郑芝龙郑氏家族,是大海盗头子出身,隆武帝虽为英明之主,却一直为郑氏家族集团所架空。“环”去掉王上面的一横就是个“坏”字。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李自成1644年3月在京师登基称帝,这就是垒成香巢,招降吴三桂无果,吴三桂就是燕子,太无情,大悲剧,全在这一句诗当中,字字皆是血泪。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9:00 +0800 CST  

楼主:汤姆大叔L

字数:62784

发表时间:2016-11-01 02: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3 21:55:33 +0800 CST

评论数:2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