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赵建忠教授的曹雪芹作者说

作者:潇湘夜雨


2019年10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建忠教授,在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作了题为《“癸酉本”<石头记>辨伪》的演讲。针对赵教授的一些错误观点,我们“吴氏红学”曾撰写文章《驳赵建忠先生“癸酉本”<石头记>辨伪》和《评赵建忠教授对“吴氏红学”的误解和对黛玉诗的误读》进行了辩驳。笔者本文将对赵教授在演讲中认为的“曹雪芹作者说”进行辩驳。


赵教授在《“癸酉本”<石头记>辨伪》的演讲中,首先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几种说法:


1.作者不详。代表性说法有早期的《红楼梦》甲辰钞本上梦觉主人序云“说梦者谁,或言彼,或言此”。对此,首次刊印《红楼梦》的程伟元也没有弄清楚,他在序言上只是说“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此外,李放《八旗画录》云:“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第一。惜文献无征,不能详其为人。”这种情况固然是由于旧时代文人轻视小说的现象造成的,以致于作者根本不懂得也不重视自己的“著作权”而普遍署化名,但也与《红楼梦》这部小说存在“碍语”有关。


2.确定《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这种说法以胡适撰写的新红学奠基之作《红楼梦考证》为代表,尽管此前也有人提出过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说法,但未经详细论证,或者是道听途说的稗贩相传,而真正从文献出发,根据清代笔记、志书及其他史料爬梳剔抉,通过乾嘉学派式的严谨考证,得出作者为曹雪芹的结论,当自胡适始。


3.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猜测《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从清至民初,关于《红楼梦》的作者,许多人做了多种猜测,如倪鸿《桐阴清话》云“京师某府西宾常州某孝廉手笔”,也有人猜测作者为清词人纳兰性德,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确指是《四焉斋集》的作者曹一士。这些提法主要大多局限于索隐派诸家制造的混乱,其用意无非是为他们的学说张本,故其说法并没有多少可资征信的史料作为立论的基础,基本上属于无稽之谈,因此也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重视。


4.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最初有一个“原始作者”,曹雪芹只是在此基础上“披阅增删”而“写定”。清代裕瑞《枣窗闲笔》中提出过此说,他认为:“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现当代以来,也有不少持此论者,戴不凡即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原始作者”说的提出,对于圆满解释《红楼梦》文本内部的复杂现象很有启发,但论证过于简单化,且过多地局限于某位“原始作者”的探究,给人以否定曹雪芹“著作权”的印象。


胡适是如何考证出《红楼梦》作者的,是不是如赵教授所说的严谨考证?我们之前文章说过这个话题,本文笔者再来仔细分析一下。


胡适于1921年3月发表《红楼梦考证》(初稿),得出曹寅之子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结论。胡适得出此结论的证据是袁枚(1716年--1798年)的《随园诗话》。《随园诗话》卷二中有一条说:


康熙间,曹练亭必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明我斋读而羡之。(坊间刻本无此十字。)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此四字坊间刻本作“雪芹赠云”,今据原刻本改正。)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红楼梦考证》(初稿)书影


胡适认为:“我们现在所有的关于《红楼梦》的旁证材料,要算这一条为最早。近人征引此条,每不全录。他们对于此条的重要,也多不曾完全懂得。这一条纪载的重要,凡有几点:


(1)我们因此知道乾隆时的文人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


(2)此条说曹雪芹是曹楝亭的儿子。(《诗话》误作练亭。)


(3)此条说大观园即是后来的随园。(此说前人多不信,其实甚重要,说详下。)


(4)关于曹雪芹的本人旁证材料,只有此条。”


我们对这几点逐条分析一下。第一条,“我们因此知道乾隆时的文人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程伟元在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出版的程甲本和乾隆五十七年出版的程乙本序言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通过程伟元说法,我们可以得知在乾隆时期有很多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袁枚一个人的说法能代表乾隆时所有文人的说法吗?胡适在写《红楼梦考证》(初稿)时手上有程乙本,但却对这句话视而不见。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初稿)还引用了程伟元的序言,只不过恰恰将序言中“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段关于《红楼梦》作者的重要的话省略了。在这里笔者怀疑胡适不只是无视这段话了,还有故意隐藏的嫌疑。






《红楼梦考证》(初稿)书影


第二条,“此条说曹雪芹是曹楝亭的儿子。”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六第一七条有如下一段话:“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袁枚这句“相隔已百年矣”,足见袁枚和雪芹相隔时间非常长,应该推到康熙年间。袁枚说法中曹雪芹与他不是同时代人,袁枚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并不可信。


其实袁枚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来自富察明义,袁枚《随园诗话》中提到的明我斋即富察明义。明义有一组诗为《题红楼梦》,《随园诗话》中收录的明义的那两首诗正是出自《题红楼梦》的第14首、第15首。明义在《题红楼梦》小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袁枚的说法正是来自明义的这条小序,但明义说 “曹子”雪芹而不是“其子”,明义并没有说这个曹雪芹和曹寅有什么关系。而且根据“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说明明义的说法也是猜测,并不可靠。既然明义说法都不可靠,袁枚的说法就更是不可靠了。不知道胡适有没有看到明义的这个材料,就草率地下了结论,这严重背离了胡适的“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治学态度。






第三条,“此条说大观园即是后来的随园。”胡适在《红楼梦考证》(初稿)中的说:“袁枚作此记时,在乾隆十四年己巳(一七四九)。此时去曹寅盛时,不过四十年,他应该知道此园的历史,似不致胡说。”胡适在判断袁枚关于随园的说法时,用“应该”、“似”等词,猜测成分居多,袁枚的说法并不可靠。袁枚说“随园本名隋园,主人为康熙时织造隋公。”隋公即是隋赫德,他于雍正五年接任曹頫织造之任,根本不是康熙时织造,因此袁枚对随园之前的历史也是不清楚的。其实袁枚的这条说法同样来自明义的《题红楼梦》小序,也不可靠。






《红楼梦考证》(初稿)书影


第四条,“关于曹雪芹的本人旁证材料,只此一条。”胡适仅仅根据这一条旁证材料,就下了结论,可谓是证据太单薄了,正所谓“孤证不立”。即使胡适搜集到的《红楼梦》的旁证材料中袁枚的说法最早,也并不能说明袁枚的说法就是最早的,因为很多说法都会随历史湮没,胡适的旁证资料也并未搜集全,袁枚的说法又怎么能拿来不加论证地直接当证据呢?即使袁枚的说法是最早的,也不代表就是正确的。袁枚的说法不实地方太多,他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说法更不能相信了。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就是胡适所说的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吗?赵教授说“通过乾嘉学派式的严谨考证,得出作者为曹雪芹的结论,当自胡适始”,这就是赵教授所谓的“严谨考证”吗?相比之下,程伟元要比胡适严谨客观得多了。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初稿)中得出了曹寅之子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红楼梦》是曹寅之子曹雪芹的自叙传。胡适后来看到了杨钟羲于民国时期写的《雪桥诗话》里有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的说法,并通过《雪桥诗话》得知,这个说法来自清代宗室诗人爱新觉罗·敦诚的《四松堂集》。敦诚的哥哥名敦敏,字子明,有《懋斋诗钞》。胡适写信去问杨钟羲,杨钟羲回信说,曾有《四松堂集》,但辛亥乱后遗失了。尽管胡适没有看到《四松堂集》内容,但胡适认为敦敏、敦诚兄弟既然是曹雪芹的好友,他们的说法自然是可信的,于是将观点调整为曹寅之孙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将推测的曹雪芹生年由康熙三十五六年(1696年或1697年)向后移到康熙末叶(约1715年─1720年)(《红楼梦考证》(改定稿))。其实曹寅是曹寅之孙的说法本来不是《四松堂集》的内容,而是来源于《四松堂集》刻印时贴在书中的一条来历不明的笺条“雪芹曾随其先祖织造之任”,而敦诚敦敏的好友曹雪芹也未必和曹寅能有什么关系。


(《四松堂集》底本贴条)
胡适后来也发现了这条证据来自后加的这个笺条(见跋《红楼梦考证》),但是他一方面仍然相信曹雪芹是曹寅之孙,另一方面他推断曹雪芹出生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而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去世,于是他认为笺注应该是“雪芹曾随他的父亲曹頫在江宁织造任上。”既然这个笺条记载有问题,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的说法又怎么可靠呢?而敦诚的《四松堂集》和敦敏的《懋斋诗钞》根本没有提到他们的友人曹雪芹和《红楼梦》有何关系,而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说法是从袁枚的说法嫁接过来的。请问胡适先生,如果曹雪芹真的是曹寅之孙,袁枚连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和孙子都分不清楚,袁枚关于曹寅后人撰《红楼梦》的说法又有几分可靠呢?


胡适就是这样根据《随园诗话》和《四松堂集》得出了曹寅之孙曹雪芹著《红楼梦》的说法,而没有任何的《红楼梦》文本和批语作为内证。而且《随园诗话》和《四松堂集》漏洞百出,且相互矛盾。《随园诗话》、《四松堂集》与李放《八旗画录》、倪鸿《桐阴清话》、裕瑞《枣窗闲笔》等其他说法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都是清人笔记记载而已,怎么其他作者说都是猜测,《随园诗话》和《四松堂集》就是证据确凿了?


研究《红楼梦》首先应该以《红楼梦》文本和批语为依据,不可本末倒置。而胡适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将《红楼梦》研究引向了故纸堆,红学研究成了研究清人关于《红楼梦》说法的研究,并偏重作者研究,而且胡适只取对自己有利的说法,那些与自己不利的说法要么无视或者斥之为猜测。而在胡适之前,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主要以《红楼梦》文本自身出发研究小说主旨思想。尽管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有很多牵强附会之处,但索隐本身并没有问题。《红楼梦》开篇提到了真事隐去,凭什么就不能索隐?不能因为有的学者的索隐有牵强之处,就说索隐方法错误。索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而绝不是胡适说的猜笨谜。蔡元培也在《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对于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一文中反驳胡适:“……又以纪献唐影年羹尧,纪与年、唐与尧,虽尚简单,而献与羹则自“犬曰羹献”之文来。自胡先生观之,非皆笨谜乎?即如《儒林外史》之庄绍光即程绵庄,马纯上即冯粹中,牛布衣即朱草衣,均为胡先生所承认,(见胡先生所著《吴敬梓传》及附录。)然则金和跋中之所指目,殆皆可信……”而戚蓼生也看出了《石头记》的背面故事,对《石头记》的“一喉二歌”、“一手两牍”的写作手法大加赞赏,他在《石头记》序言中写道:“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楼主 至真斋主  发布于 2020-03-12 08:22:00 +0800 CST  
赵教授还拿出清宗室文人永忠的《延芬室集》中的《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其中一首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当证据。根据“可恨同时不相识”,可知永忠并不认识曹雪芹,道听途说的可能性很大,根本不能拿来做证据,而且永忠也没有说过他诗中的曹雪芹是曹寅之孙。


1927年,胡适得到了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通过甲戌本以及后来发现的己卯本、庚辰本等抄本中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我们可以得知是有一个叫曹雪芹的人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这个曹雪芹是原创者还是增删者稍后再说。有的批书人深知《红楼梦》创作底里,还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其批语远比《随园诗话》、《四松堂集》、《懋斋诗钞》、《延芬室集》等其他外证材料可靠得多,这才是曹雪芹参与《红楼梦》创作的可靠证据。但批语从来没有说曹雪芹是曹寅之孙。赵教授列举了第一回甲戌本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蔽)了去,方是巨眼。”作为例证,姑且先不论这条批语是理解成曹雪芹是作者还是增删者,这条批语并没有说曹雪芹是曹寅之孙。


赵教授又说:“脂批还多次提及《红楼梦》取材于曹家史实,亦可作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了批者与作者及其家族的关系异常密切,同时熟知并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可以说脂批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批者和作者关系异常密切并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这句话不假,但赵教授说脂批多次提及《红楼梦》取材于曹家史实却不正确。《红楼梦》文本和批语,除了“太祖皇帝仿舜巡”,红学家将其强行解释为康熙皇帝南巡碰瓷曹家外,没有哪句文本和批语能说明《红楼梦》是取材于曹家史实。而文本和批语的曹家反证却很多。比如《红楼梦》并不避讳“寅”字,文本甚至写了尤二姐“寅”时入殓,而曹寅是曹操后人,《红楼梦》里将曹操却说成大奸大恶之人,如果《红楼梦》作者真的是曹寅之孙,那作者简直太大逆不道了。《红楼梦》里贾家“扒灰”、“养小叔子”,柳湘莲也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如果《红楼梦》真的是寅孙写的自叙传,有这样将自己家族丑事公布于众的吗?又有人说,《红楼梦》是小说,有些地方是虚构的。在这里笔者想问了,跟曹家能碰上点瓷的就说是曹家事,不沾边的就说是小说虚构,还有半点学术精神吗?可悲的是,胡适红学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挖掘曹家事,《红楼梦》研究变成了曹家研究,北京还成立有专门的曹学会。






《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俗称《曹雪芹家谱》)


胡适将曹雪芹当成真名去考证,但曹家家谱里根本就没有曹雪芹,也没有曹霑。胡适认为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頫,但曹頫没有儿子,只有曹颙有一个儿子官州同(从六品)的曹天佑。于是胡适红学认为这个曹天佑就是那个寅孙曹雪芹。这个官州同的曹天佑怎么会是那个“半生潦倒”的《红楼梦》作者呢?胡适红学又根据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初七日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马氏,现因怀妊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猜测这个曹颙的遗腹子就是曹雪芹,因此又将曹雪芹生年调整到约1715年,百度百科“曹雪芹”词条也是采用的这个说法。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乃因之。”试问一下,遗腹子又怎么会有弟弟呢?戚序本、庚辰本等在第二十二回有批语:“写宝玉如此。非世家曾经严父之训者,断写不出此一句。”再试问一下,遗腹子又怎么曾经严父之训呢?而且如果《红楼梦》作者真的是马氏生的遗腹子,这个遗腹子却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个反面角色“马道婆”,也姓马,用别的姓不行吗?到现在为止,这个寅孙曹雪芹的父亲是谁,生卒年是到底哪年,胡适红学都没有证据,只是猜测而已。


江宁织造曹頫是因为骚扰驿站、亏空库银、转移家中财物获罪,曹家受到抄没家产与革职枷号的惩处。而贾家败落是从内部开始的,探春也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在贾家内乱后,外敌肯定会从外边杀过来,最终导致贾家败家。《红楼梦》第一回就写了“水旱不收,鼠盗蜂起”。在甲戌本第一回“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有批语“柳湘莲一干人”,可知柳湘莲在后文做了强梁。在第六十六回,薛蟠在平安州界也遭遇到了强盗。第七十八回林四娘的故事和《姽婳词》的“明年流寇走山东”也是为后文出现流寇埋下的伏笔。可以预知的是,贾家在后文遭受了流寇的袭击而最终败家。试问一下,曹家历史上遭受过流寇的袭击吗?《红楼梦》开篇就交代了的“末世”时代背景。很多人却只是认为“末世”只是贾家的“末世”,其实书中明说贾雨村也是“生在末世”,而贾家外边的世界越来越衰败,到第七十五回,连贾家这样的大家伺候添饭的人要给尤氏添下人的米饭,王夫人也回贾母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红楼梦》说的是整个社会都是末世了,第一回“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正是明末清初末世的真实写照。《红楼梦》的结局是“白骨如山”、“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正是明末清初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红楼梦,朱楼梦也,“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正是隐喻明清易代。而曹家只是抄没家产与革职带枷的处罚,并没有死人。曹家事和贾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红楼梦》根本写的不会是曹家事。曹家事何来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让天下人一哭?


文本和批语的曹家反证还有很多,我们的文章以前也多次论述说明过,在此就不赘述了,可以说寅孙曹雪芹子虚乌有,也不可能是《红楼梦》作者。而赵教授却对这些文本和批语对曹家的反证视而不见,却还说“脂批还多次提及《红楼梦》取材于曹家史实,亦可作旁证。”笔者严重怀疑赵教授有没有仔细研读过《红楼梦》的文本和批语。在曹家说、自传说遭到不断质疑的情况下,胡适红学依然坚持曹寅之孙作者说,并且提出了“听奶奶讲故事”、“家族累积说”等说法来维护寅孙作者说。一个谎言需要用多个谎言来掩饰,胡适红学的谎言早已被戳穿,寅孙作者说应该被历史抛弃。


赵教授最后说:“那些欲剥夺曹雪芹著作权的论者若想立新说,永忠、明义、脂批等文字就是最难逾越的障碍。应该说,相对其他百多位‘新说’候选作者而言,将《红楼梦》的著作权判归给曹雪芹,是争论最少因而也能为诸方所接受的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

楼主 至真斋主  发布于 2020-03-12 08:24:00 +0800 CST  
赵教授所说的永忠、明义、脂批的说法,他们根本就没有提到过曹雪芹是曹寅之孙。赵教授说“将《红楼梦》的著作权判归给曹雪芹,是争论最少因而也能为诸方所接受的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笔者不赞同这个说法。寅孙曹雪芹作者说相对于其他作者说,相对争论最少,是因为胡适红学有话语权,这个说法写进了教科书中,灌输给了一代又一代人。只要作者说有争议,就不能对《红楼梦》作者妄下定论,这样才是彰显学术精神,正如《金瓶梅》的作者到现在还无定论。而《红楼梦》更不同于《金瓶梅》等其他小说,一是流传出来的是残本,二是书中采取了独特的隐写手法,一旦定错作者,就会影响对整个小说主旨思想的解读。比如《红楼梦》作者是曹寅之孙与《红楼梦》作者是明遗民,二者有本质不同。因此《红楼梦》的作者相比其他小说,更不能轻易下定论。找不到作者是谁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和理解小说,而找错作者却会让我们误读小说!


最后再说一下曹雪芹到底是原创还是增删者的问题。《红楼梦》开篇有一段话:“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胡适红学认为《红楼梦》开篇提到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等人都是作者虚构的,只有曹雪芹是真实存在的人,而且是真名,整部著作从原创到增删都是由曹雪芹一个人完成,开篇提到的“……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不过是作者托词而已。在我看来这样的结论只是胡适红学为了迎合曹雪芹作者说的主观猜测!《红楼梦》开篇交代“真事隐去”,且只有八十回残本流传出来,这说明书中的确有不宜明写和不宜流传的内容,为什么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孔梅溪等人是虚构的,批书的脂砚斋、畸笏叟、棠村、松斋、绮园是化名,偏偏曹雪芹是真名呢?这个曹雪芹不怕惹祸上身吗?曹家家谱里根本就没有曹雪芹、曹霑。


在清人笔记中,也提到过曹雪芹增删的说法。清代裕瑞(1771年--1838年)《枣窗闲笔》中提到:“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赵教授也在文中提到了裕瑞的这个说法,但赵建忠教授说:“‘原始作者’说的提出,对于圆满解释《红楼梦》文本内部的复杂现象很有启发,但论证过于简单化,且过多地局限于某位‘原始作者’的探究,给人以否定曹雪芹‘著作权’的印象。”


在这里笔者问一下赵教授,袁枚的说法有何论证?不也是直接下的结论?裕瑞的说法和袁枚的有何本质不同?都是清人笔记记载而已。如果《红楼梦》真的如裕瑞所说是有一个“原始作者”,难道不应该重点关注吗?如果那样的话,小说的“著作权”就应该归属“原始作者”,增删者曹雪芹没有‘著作权’或者最多有半个“著作权”,什么叫否定曹雪芹“著作权”了?赵教授凭什么将“著作权”判给寅孙曹雪芹?而且裕瑞只是提到了曹雪芹增删,也没说这个曹雪芹就是胡适红学所说的曹寅之孙。


当然裕瑞的曹雪芹增删说也不能说是曹雪芹增删的可靠证据,我们得通过《红楼梦》的文本和批语来分析。






甲戌本书影


如果说前边提到的“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蔽)了去,方是巨眼。”,这句批语说得云里雾里,曹雪芹到底是增删者还是作者,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的话,我们来看甲戌本第十三回的一条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靖本也有与之相似批语。仔细体会这句批语内容,批语前后采用“作者”和“芹溪”两个称呼,说明“作者”和“芹溪”是不同的两个人,“芹溪”后来增删了“作者”原文。关于“芹溪”到底是不是“雪芹”,本文不做讨论。但可以看出的是,《红楼梦》是经过前后不同人增删的,第一回中提到的“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非托词,这也说明裕瑞的观点并非无稽之谈。而胡适红学却对这句批语视而不见,将问题简单化处理,坚持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一个人完成的,一股脑的将作者、雪芹、芹溪看做是同一个人,这岂不是主观臆断!胡适红学压根就不考虑原作者另人其人的可能性!


真实的情况是,《红楼梦》最初有一个原创,后来经过一个或多个人增删完成,这也能合理地解释《红楼梦》前后那么多的漏洞问题。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孔梅溪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名字都是化名,曹雪芹、芹溪、脂砚斋、畸笏叟、棠村、松斋、绮园等人也都是化名。在增删《红楼梦》的人中,曹雪芹是最重要的增删者,因此第一回也提到了曹雪芹增删之事。关于原创和上述这些人到底是谁,还需深入研究。


最后引用一位红友“作家伊凝”的说法结束本篇文章:“翻看了之前买得一本《曹雪芹传》,现在才发现,厚厚的一本书大部分是历史资料,介绍曹雪芹的地方都是据说,可能,大概的字眼。原来先入为主的看着津津有味,现在一个字都看不下去了。《红楼梦》,真是令人沉醉的梦。真正爱《红楼梦》,就还她以本真,还她以真实,而不是胡说八道。”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楼主 至真斋主  发布于 2020-03-12 08:26:00 +0800 CST  

楼主:至真斋主

字数:9588

发表时间:2020-03-12 16: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24 21:18:13 +0800 CST

评论数: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