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买篆刻书籍的经验与故事(此帖不断更新)

十日沪浙游学结束,今天到家,累死了,但很开心很有收获。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4-08 08:16:00 +0800 CST  
故事36:好久未更新了,是书的故事快讲完了?不,这故事还有几十个,一时半会完不了。只因近来印债作品缠身实在是没空打字。就在本月初,王福安四大弟子中的最后一位江文信(成之)先生91岁高龄离开了我们走了。我一下子想到了其他三位:顿群(立夫)、韩竞(登安)、吴朴(朴堂)。想当年我也年少,别说什么指名道姓说韩竞了,就连像书上写着韩登安他是谁我也不知道。幸好我看东西一不重名二不好古,只要内容好水平好,有资取法便是好东西。这本《韩登安印存》就是在这么样一个情况下买回家的。






心得36:这本书我看了十几年,对里面的内容也不断的有新的认识。当时买书只因为书中细朱工整印水平非常之高,别的则没在意太多。后来才知道,原来登安会的东西不少,什么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都能来,汉白玺朱和皖浙就不用说了。可是我当时眼光狭隘只认一个,现在想来挺好笑的。这本书只一本按年代编的编年印谱,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人学习的轨迹。从中也可以发现学习有些东西是越老越妙,有些则是越老越衰越差。我们学习应当怎么规划自己呢,值得人思考!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4-27 22:02:00 +0800 CST  
故事37:这次依然是韩登安先生。说到登安先生篆刻上基最大成就,我想多字印应该是世所公认天下第一了。当时我就是因为看了《韩登安印存》中的多字印才买的这本。记得书是在湖北美院门口一家书店里买的,当时还买了之前故事里说到的《陈巨来印存》,还有那本沉到海底想来让我流泪的《王福庵印存》。想到这就令人后怕,不说了~






心得37:同是多字印的题材,登安先生可谓是楷、行、草、隶、篆、朱白多种风格全上。这本印谱中的作品水平之高,超越了前代,并代表了他最高的艺术成就。不论是多字还是局部单独看几个字,这本书都能给人很大是启发。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4-27 22:15:00 +0800 CST  
这次就写这么多,待周末有时间再更新新的故事。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4-27 22:22:00 +0800 CST  
五一小假休息,继续写几个故事。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3 14:50:00 +0800 CST  
故事38:又是一次路过福州路,又是一次路过博古斋,我又一次进门逛了逛。有的书已经卖完,有的书又上了新的品种,还有的已经卖完彻底断了货。这次进去收获了好几本,此为其中之一。而这本书我为什么买呢?因为它集合了当下诸位篆刻名家的白文楷书边款艺术。






心得38:边款怎么个刻法?三桥有勒碑双刀法,雪渔有单刀法,砚林有以石就刀法,秋堂有以刀就石法等等,真可谓是各人有各法。哪个刻法好?各人有各风格,各人都有好的一面。只要能够驱刀自如、习惯如笔、熟而生巧,那么这方法就是好方法。此书中当代21位篆刻名家以每人刻一方论语篇目的印文,以及该篇全文楷书边款的方式全景展示儒家经典。在边款中正在迷茫的朋友,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启发。当代21位篆刻名家一定有人会置疑,那我就列几位为之释疑:韩天衡(刻书封面)、孙慰祖(刻为学篇)、朱培尔(刻为政篇)、舒文扬(刻里仁篇)、李刚田(刻尧曰篇)、谷松章(刻阳货篇)、周建国(刻公冶长篇)、施元亮(刻泰伯篇)、徐正濂(刻子张篇)。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3 15:57:00 +0800 CST  
故事39:去年路过文二路博库书城进去逛了圈,居然发现了90年代头版头印的这本书,以今天的收入花定价买90年代的书真心感觉便宜。印象最深的是收银员当时在书中到处找条形码,结果书里没有,最后是通过经理才结了我这笔单。






心得39:中国古玺印中有一朵奇葩,即是花押印。其中元代花押就是其中精品。这本书是一本专辑式的印谱,所收印全系古代花押印。收印内容之多,丰富多彩,可以说把古代(1900年前)花押印一网打尽了。篆刻史上不能没有古玺印中的花押印,所以学篆刻的人家里也不能缺少花押印的印谱。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3 16:18:00 +0800 CST  
故事40:这本书来自一次网购,一次无意的好奇在当当上试着搜了下,竟然在我所在的地区搜到了这本书,而且还是6折价,于是我想都没想立马下了订单,就这么书就送到我家来了。我家的书大多是从前所买,很多书该买的也买了,该我买不着的我认为可能是时间还没到。而当下的好的新书少得可怜,所以我平时也很少网购篆刻类图书。






心得40:《汉印分韵》向来奉为经典,早年曾购之亦学之。十多年后方觉《分韵》收字为求多,精粗好坏具有,难免白璧存瑕。想想早年自己的取法实是一截弯路。罗福颐先生总结前人取精去粗精摹文字编得《汉印文字征》,其所收字的艺术性完胜《分韵》。但《文字征》书厚价高,故初学者多没买,也没必要买,甚至可以说对初学而言这么个价还不值得买。而这亦成为学篆刻者之憾事。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继祖先生下次再版时重谋排版编成缩印本,则自然降低成本和书价,我辈也能更多的受益前辈所著之书。(我在网网上留的评价与此也大同小异,如在当当上看到类似的说明那是我留的)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4 00:07:00 +0800 CST  
故事41:买书的地点还是老地方博古斋,价依然还是五折,这老地方我是每次去申必去。那里字帖都有折扣,如果路过,请各位花一刻钟也进去看看。






心得41:历来有人提倡学一体选一帖,像这类字汇之类的书向来被一些老先生看不上。这类汇编书真的就无法学了?以我看不是。学一体选一帖的观点没错,因为那帖字数够多,风格与他帖区别较大,不得不只选它一本,参学他帖反而串了味。再则这点一般也是对没书法基础的初学者的要求。而有些字体的一些帖风格则比较接近,如赵佶楷书的所有帖等等。而这类金文字帖中大多单帖字都不会像唐楷碑帖的字那么多。而且金文中的风格也没有像楷行草书体般风格多样。故而这类字汇字帖还有它的可取处。而我就是这么学金文书法的。我练书法是从隋唐入的门,创作也以今体为主,习金文不为书法创作,而只是为了服务于篆刻。这层说的习书之道只是我不为书而习书的一家之言。如果朋友你跟我情况一样,那么可以参考。如果你是为书法而习书,那我这层所说就不适合你了。望朋友对号而入。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5 22:41:00 +0800 CST  
故事42:去年我的学生向我提过这这本书。我当时说书的作者是杭州西湖印社的社长,系中书协会员。最值得人称道的是西湖诸多景点的牌匾出自他手。但我家里有一本韩天衡先生的《篆法辨诀》就没太在意。后来我去南京维权,在南京逛街逛到中华书局旧址书店时看到它只半价就翻了下觉得不错就拿了。







心得42;这里说说这本与韩本的不同吧。韩本是篆书(他邓氏风格的正篆书,非草篆)加小楷书释文的一本字帖。而这本则是以铁线篆体式的篆书所写,并且有印刷楷书体的释文和作者对每句篆诀的注解。从便于理解的角度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初学篆书的识篆教材,编的很有人文上对学习者的关怀,而不像韩先生那样仅仅是本篆书字帖。有篆书原文、有楷体释文、每句有注解,就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如果有朋友初学篆刻或篆书在学习上有上述方面的要求,那这书可能不妨考虑下。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07 23:05:00 +0800 CST  
故事43:有人问我家的好些书上百元也只能买8、9成品相,为什么你这里都是新的呢?我反问他是不是你就买过这类书,他说是。后来我又问他为什么能买到?他说因为有卖的呗。再后来我问为什么有卖的?他说因为人家不要了。最后,我说人家对书都不想要了,他还会好好待书,管书新不新。这本书购于尤李村,但是已经好多年了。






心得43:西泠这一系列书在内容上是非常好的,但我就搞不懂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重印呢?!搞得现在要学某派的学人不得不将西泠版篆刻技法书改为重庆版(大家应该都知道)。那老书是不是内容水平就高,就值得花书价的十几或几十倍的钱来买呢?我个人看法是,最好应该先把书拿在手里简单的翻一下。如果觉得不错,价合适可以考虑。如果内容不好,但买回来通过使用可以把书钱值回来的那一样也是可以考虑。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此正是厚积薄发之意。书分为阅读的、学习的和使用的,当能辩证看清其功能时就不会在买书的路上迷失了。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5 18:34:00 +0800 CST  
故事44:不知怎么的,上了点年岁后就对那些残的破的风格有了些青睐。有没有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呢?怀着这种心态我买的这书。这种事如果放十年前,那我只怕看都不会看一眼。还会不可思议的认为这样的东西它到底怎么就好的疑问。现在自己特别欣赏这种,前后的反差可能是时光中所得的味道吧。






心得44:有人总问什么冲刀呀切刀呀刻印什么的。我就不懂,谁刻印又只用一种刀法呢!?用刀的冲刀和切刀如同用笔的中锋和侧锋,只用一法而出作品让人不敢想像。比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人说跆拳道多么厉害,只因为人家出腿如拳一样自如,不是代表用腿可以代替手。人家用手握实是拳,放空手则可抓可摔,但这也不能说明手可以代替腿。只有手腿并用的人,才能在武术上全面发挥身体的每个部分(包括头上的铁头功)。书法与篆刻互能,武术又何尝不是呢!用刀的丰富,吴俊昌硕为天下第一。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让斤斤计较于某冲刀某切刀的朋友拓宽一下丰富自己。最后说下,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请不要再拘泥一个刀法了。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5 19:12:00 +0800 CST  
这个帖子好像看的人不多,那我就压缩内容早点写完。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21:00 +0800 CST  
故事45:当年在邗江古籍书店所买,可惜当时没买文物版包山那本。






心得45:买不到字帖就买文字编吧。书到用时方嫌少,今日不用不代表他日没用。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30:00 +0800 CST  
此帖时间长了,可能不太新鲜,看的人也没多少了,今天回家早就一气多写些。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32:00 +0800 CST  
故事46:当时江汉路书店还没拆时所买。书里那篇文写的让人一次学不完这才买。






心得46:家里有前四家后四家两本印谱,买这本不为印花,只因有原印的图片。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38:00 +0800 CST  
故事47:街道口书店新店刚刚修好时所买,看着新奇而买。






心得47:鸟虫篆印是篆刻中的一朵奇葩。当年买书时自己才入门,但把书放了十几年好好打些基础后感觉近些年可以用下了。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47:00 +0800 CST  
故事48:此书刚出来时,在中国篆刻网有个买D版的,因价格有优势不少人都买了一本,其中便有我一个。当然因版权问题被禁言删帖了。






心得48:这书称其全书,实则言过了。它和《大鉴》字典部分算是各有长短,有的《大鉴》有这本没有,有的这本有《大鉴》没有。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8:57:00 +0800 CST  
故事49:08年从外面回国,浦东下机后晚上购于艺苑真赏社1F。当时一翻便知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启发一个人。






心得49:韩有200例,李也有200例,侧重点不同,但都是最好的启发类篆刻书,如遇到不要错过。陶喆有一首歌可以代表这本书的宗旨,这首歌叫《找自己》。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9:14:00 +0800 CST  
故事50:此书去年网上所买,书不厚,但义很深,至于我还没全看完。






心得50:书的内容是李刚田的论印文选并附了他的印作。书中深入浅出谈了篆刻,但初学篆刻者则此书不太适合,易使初学者患耍嘴皮之病。

楼主 诗籁  发布于 2015-05-18 19:26:00 +0800 CST  

楼主:诗籁

字数:49450

发表时间:2015-01-25 23: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9 13:43:48 +0800 CST

评论数:89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