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我们二个算是穷游了吧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3-26 08:30:00 +0800 CST  
《行者双骑环游记》第二百六十六天

不知不觉今天已是四月一日,过去的五天中,我们几乎与世隔绝,一直处于没有任何信号的地段。从瓜州到柳园镇,这段路312国道非常好,到了柳园镇,312国道就和30高速合并了,从这里到哈密乃至到乌鲁木齐30高速是唯一通道。柳园镇至敦煌约140公里,既然到了这里,说什么也应该去敦煌莫高窟看看,于是毫不犹豫驱车转向由215国道去敦煌方向。215国道很新、很棒,而且还顺风,开的很轻松,公路二边是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一望无际,路边总会有一二座被遗弃的工棚,大约是当初造路的时候给工人用的。此时天色已晚,就在42公里处看见路边200米远有一处工棚,便驱车离开公路,直奔工棚。这座工棚共三间房,只有一间房后面的窗户有玻璃,地面也比较干净,就在这间工棚里持续住了二天,感觉甚好。这间工棚离公路200米远,几乎听不到汽车的发动机声,远远的望去,那些重型卡车,跟小小的蜗牛一样慢慢的在公路上爬行。仰望天空,蓝天白云跟美丽的图案一样那样悠闲而迷人,而酷热的阳光下的戈壁滩,却狂风呼啸。当夜幕降临时,天上万里无云,满天的星星跟钻石一样不断的闪烁,而戈壁滩的狂风却更加肆掠,吹得另外二间屋顶发出可怕的撕裂声。这里除了戈壁滩和风声啥都没有,没有人烟,没有飞鸟,甚至没有昆虫。也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我们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与世隔绝了,微信不能上了,贴吧也看不了了,日志没法写了,新闻也没法看了,啥都做不了了,只能想想心事,看看经文,念念佛了。开始不习惯,觉得无所事事,挺无聊的,慢慢的人静下来了,心也定了,这才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的,啥都可以不去想了,彻底死心了,虽然有时内心还有一点莫名的担心,但是想通了也就无所谓了。

就这样在工棚里安静持续的住了二天,到了第三天没水了,只能走了,收拾东西去敦煌。这里到敦煌约一百公里路程,而且顺风,大约午后一点钟进入敦煌市,市区并无什么特殊的地方,直接去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有七八百个洞窟,里面都有佛像和壁画,先后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规模大的惊人,叹为观止!八十年代我在中学教美术时,教材里就有关于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历史的内容,那会我没有来过莫高窟,也没有亲眼目睹和亲身体会莫高窟的佛教历史艺术成就,只能照葫芦画瓢,照着教材给学生讲,现在想想挺可笑,如果一个老师对于教材内容没有亲身体会而给学生去讲,这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莫高窟门票200元/人,二个人就是400元,以我们的条件,当然不可能买票进去,最多只是在外面看看环境,拍拍照而已,也算是我们来过了。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距离莫高窟还有二十多公里处就设有关卡,不让过,说是要买票,然后乘坐指定的观光车才能进去,呜呼哀哉,白来了一趟,啥都没看见,连个影子都没瞧见!前次经过嘉峪关的时候,虽然也收门票,但在门外远远的望进去,至少还能看到嘉峪关威立的城影,多少有一些收获,这次想去莫高窟就完全失望了,算了,去其他景区看看。转向欲去月牙湖看看,结果外面也是戒备森严,要门票才能进去,连个照也没拍,又去了敦煌古城遗址,同样要收门票,还好,在门外远远就可以看到遗址,正在维修改造,我们拍了几张照片,这就算没白来了。敦煌几乎所有景点都要门票的,想想算了,已经没有想看的热情了,还是回去吧,就在敦煌市内买了水了事物打道回府了。

从敦煌回去还得原路从215国道返回,回来的时候是强测顶风,骑的挺辛苦,这时天色已晚,想想还是争取赶到我们之前住的工棚里再住一夜,到了那个工棚几乎天要黑了,赶紧卸东西搭帐篷,前次住了二天,已经很熟了。帐篷弄好,一切布置妥当,外面已经黑了,顿时狂风大作,呼啸声欲耳不绝。戈壁滩就是这样的,只要天一黑,就会起大风,这风是低空风,是由于地面暖流造成的。回到这个工棚就像回到家一样,有吃有喝,又可以与世隔绝,啥都不用想了,安安静静,内心感觉很宁静,这种状态很好,我喜欢!就这样又住了二天二夜,有一点不想走了,可惜我们的水只够喝二天的,没办法,到了第三天上午必须收拾东西走了,于是告别了这间曾经给我们温馨和宁静的小工棚,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里住了!

从工棚到柳园镇约四十公里,在柳园镇每个人吃了一碗面,又买了一些食物和水,就继续往哈密地区进发。从柳园镇开始312国道就和30高速合并了,只能上高速,我们的车速度不够快,只能在高速的绿色通道行驶。在高速上行驶最令我头疼的是加油,服务站对摩托车加油很谨慎,管的很严。通过收费站还比较顺的,只要沿着右边的绿色同道直接骑过去就行,很少有人会阻拦的。

柳园到哈密280多公里,走高速效率确实高,下午六点多就到了哈密市郊,闺密建议我们去住一次宾馆,因为上次在甘肃住店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期间,我们几乎连脸都没洗过,头发很脏,粘在一起很难梳通,衣服已经很脏了,跟乞丐一样。甘肃这一路走来,风沙很大,我们二个人和车早已失去了原形,面目全非了。我当然期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02 19:46: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02 19:48: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02 19:49:00 +0800 CST  
今天四月四日,昨天我们路过吐鲁番天气很热,约有二十多度,尤其经过火焰山时气温更高,约有三十度,难怪叫火焰山呢,是有道理的。骑过火焰山二十公里,就进入了风区,有很多巨大的发电风塔,转速很快,可见风势很强劲,我们顶风,车速上不去,能慢慢的顶风而上,温度骤然下降,距乌鲁木齐十多公里处,感觉是冬天,很冷,我们早上出发之前都没穿保暖内衣裤,这么冷的气温有一点扛不住,就在314国道路边的废弃工棚里安营扎寨。这里有一排工棚,还有厕所,大部分房间是锁着的,有二间门开着,其中一间房子里很干净,地上全是散落的图纸,我虽然会画画,但这建筑图纸一窍不通。

帐篷弄好,车盖好绑好,取出柴火炉烧饭,还剩下一小块火腿,切成碎片放进米里,一起煮一锅饭。前二天我们在30高速旁的废弃配电房住的时候,锯了一些干柴,这些干柴很好烧,火力很猛,一锅饭差不多六七分钟就嗅到了焦香味,然后把饭盛到饭盒里,再用锅烧汤。闺密在路上买了一些羊肉可以烧汤,结果没有生姜,也没萝卜,汤很腥气,吃不下,就用干饭填饱了肚子。

闺密用地上的图纸把窗户的玻璃封上,挡住室内的光线,以免陌生人发现好奇,睡在这里感觉很安全,虽然外面很冷,但帐篷里还好,总会给我们温馨感,逼近这帐篷就是我们的家。到了今天早上醒来,帐篷里也感觉很冷,比昨天晚上还冷,赶紧起来看看门外,哇,外面满天大雪,寒风刺骨,太冷了,这咋走呀,不走了,明天再说,赶紧躲进睡袋里再说,反正我们还有吃的,暂时不会饿死,只是希望克拉玛依乌尔禾不会这么冷,我们去暂时还会住在烂尾楼里,等有钱了再去租房子住。回到乌尔禾还会跟去年一样捡玉石卖,说起来我也挺喜欢玉石的,尤其是奇石,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捡到一块富有内涵的奇石,赋予它主题,再为它的主题题一首诗,这块奇石就有了艺术生命,能够启发人的审美感,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1 07:57:00 +0800 CST  
今天是四月八日,我们于昨天下午顺利到达克拉玛依乌尔禾,回到了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半年而熟悉的地方,再次见到了我们熟悉而热情的朋友们,心中就有回家的感觉,感到舒心而亲热。由此,我们于去年十月份离开乌尔禾,途经乌鲁木齐,若羌然进入青海,途经甘肃入四川成都,在点滴源家住了五天,然后由成都入云南,在大理的瓶子留白客栈住了一周,然后去云南版纳住了一周,又回大理瓶子的留白客栈住了三天。之后由大理入贵州,途经广西,江西入浙江,在金华闺密母亲家住了十天,然后由金华出发,至安徽上320国道,至湖北孝感见到了老友包包同志,并受到她的款待。离开湖北途经重庆,再次回到成都,并再次在点滴源家住了一周。本计划由成都走318川藏线去拉萨,不曾料想,在跨越第一座雪山折多山时,在海拔3600米高度遭到冰雪阻道,地面结冰,无法继续前行,只能放弃计划,返回成都,有一次在点滴源家住了一周,点滴源始终对我们保持真诚的热情和招待,我内心深情感恩,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对点滴源的感恩之余望容当后报!

离开点滴源家,为了避开雪山,我们选择走312国道途经甘肃,并去了一趟敦煌,然后入新疆哈密,再经乌鲁木齐回到乌尔禾,结束了此次旅行,前后共耗时半年,共行程约三万公里。这次出行虽然总行程我们骑自行车旅行行程距离想当,但骑摩托显然比骑自行车轻松多了,而且效率也快,而自行车的三万公里行程,我们则用了近二年的时间才完成,一路艰辛历程难以言表,只能回忆!

这次虽然是骑摩托车,但依然很辛苦,尤其我们双臂肩周炎更加严重了,双臂肌肉拉伤,酸疼难忍,感觉很累,很想在乌尔禾修整一段时间,养一养,再捡石头赚点钱存起来,然后换一个更加实用的交通工具,继续漂流,因为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乌尔禾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养精蓄锐的地方,这里四处戈壁滩环绕,人口密度低,人际关系简单,生活方式粗矿朴实,房租便宜,消费低,还可以捡玉石为生,生活起来相对要休闲轻松很多,实际可以长期居住的,在这里生活习惯了,再回到内地就会觉得很不适应,内地太过商业化!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1 17:46:00 +0800 CST  
《行者双骑环游记》第二百六十九

今天是四月十日,我们到乌尔禾已经是第四天了,一到这里就有回家的感觉,以前我们认识的朋友都非常热情,他们有牛师傅夫妇,天缘奇石的李师傅夫妇,闫氏烧烤的小马哥,李师傅把自己空着的工房腾出来让我们住,我们住了二天,然后牛师傅夫妇又为我们提供了一间空房,有电有水,让我们免费居住,这对我们来讲等于住五星级酒店,可以随时洗澡,可以每天刷牙洗脸,可以坐着上厕所,还可以洗衣服,多幸福呀!

天缘奇石的夫妇,本是四川人,从小在北疆大长大,属于疆二代,从事金丝玉石生意有十年的历史了,对金丝玉可以说经验丰富,非常了解,我们去年在这里捡了半年的玉石,多少对金丝玉有一些了解,但在他们眼里,我们只是小学生,很多东西都不懂,可见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牛师傅则是我以前提高过的乌尔禾大神,他本是河南人,十多年前置身来乌尔禾捡玉石,开发玉石市场,为推广乌尔禾玉石文化,做了相当大的贡献,在乌尔禾也算是德高望重了!牛师傅对玉石和奇石的鉴赏能力很高,品味也高,他的家就像一个奇石收藏馆,摆设陈列了大量的奇石美玉,古朴典雅,善心悦目。他致力于收藏奇石,把乌尔禾奇石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木石雅墨,如石奇玉美,秀韵妙曼。牛师傅家墙上有一首对联写的非常好:

藏木藏石藏人生,
收金收玉收春秋。

可见美玉奇石好比人生,收心养身,处处禅意!我虽然是美术专业,但对玉石的鉴赏和品味几乎是外行,故此我要跟他学的东西很多,学他的修养,学他的内涵,学他的真诚,学他对玉石的热情和挚爱,学他对玉石的专业精神。

乌尔禾是克拉玛依最西北的一个区,距离克拉玛依市区约100公里,地区很小,长驻人口约有一万,有十几个名族,哈族,回族,汉族,蒙族和维族等,汉族人最多,大部分是河南人。这里地处广袤的戈壁滩,还有雅丹地貌,俗称魔鬼城,有着丰富的石油和玉石,就是金丝玉。北疆很多地区都产金丝玉,只有乌尔禾魔鬼城的金丝玉品质最好。金丝玉内容丰富,色彩多样,有籽料,细料,光料和宝石光,还有戈壁魁宝泥石和沙漠漆,彩石和彩玉,所谓彩玉就是一块玉石上有二种以上的色彩。色彩分别有红、黄、白,黑、青、绿、墨等等,其中红色最为贵重。玉以宝石光为最为贵重。不过最为贵重的当属于奇石,如彩玉彩石,一块石料上有二种以上不同的色彩纹路,特征明显,外形奇特的,价值很高,具有观赏和收藏二方面的意义。和田山料为矿石,需要开采,而金丝玉则是戈壁滩上表面层,基本都是籽料,无需开采,只需人工去捡即刻。

不过近二年,戈壁滩上捡玉石的人越来越多,好的东西很难捡到,除非去市场去高价收。在乌尔禾有很多美玉奇石市场和商店,有很多非常好的石料和奇石美玉,但价格都不菲,我们没有资本收不起,但从长远利益来说,金丝玉和和田玉一样,每年的价格都在往上翻,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价格和我们去年来乌尔禾的价格相比,就高了很多。昨天,我们看见三件金丝玉资料摆件,很大,高约20公分,带皮的,色泽非常好,雕工也不错,这样的东西如今很少见,价格七八千,真心的不贵,如果换做和田玉,这样一件籽料带皮的摆件,少说也得几百万,相比之下,前者要现实多了,虽说现在只要七八千,到了明年就是会一万多,价格年年翻涨,我看到这样的好东西,也不免心动,只是没有条件收藏,只能分享朋友圈,希望有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牛师傅家居住虽然很开心,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要想在乌尔禾长期居住生活,就有自己租房子。乌尔禾整体租房不贵,一栋独立二层别墅年租金才二万元,相比深圳简直一天一地。但我们希望能租到带院的土房,在乌尔禾镇有很多这样的大院房,平房,六间至十间房不等,院很大,至少有三亩地,可以种植葡萄水果和蔬菜,再养养小猫小狗,甚至可以养羊养牛,如果改造成农家乐一样,既休闲又雅熙,就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和朋友来做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意喻简单粗矿),来这里体验一把轻松,休闲而粗矿的生活方式,在领着大家每天去捡捡石头,看看魔鬼城的风貌,拍拍晚霞的火烧云,会让你每一天过的非常开心。戈壁滩虽天无飞鸟,地无草木,非常荒芜,但亚当地貌和一望无际的平原会给你的内心以很强的冲击感,从拥挤的繁华闹市一下到了平野的戈壁滩,你会觉得瞬间的轻松自由而豪放,这种感觉绝非从语言和文子上能够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很深的感触!

欧阳早在我们前一周就到了乌鲁木齐,我们到乌尔禾的第二天,我们在石河子黄诚的家里和欧阳会合,并住了一天,第二天就来到乌尔禾。如今我们和欧阳在一起形影不离,每天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还一起捡石头,可以说同甘苦共患难,在乌尔禾租房子弄一个私人会所也是她的想法,我们觉得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一来可以为我们自己提供一种休闲轻松的,典雅的田园生活,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亲朋好友来乌尔禾玩,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为乌尔禾文化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2 12:31: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2 12:32: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2 12:32:00 +0800 CST  
《行者双骑环游记》第二百七十
今天是四月十一日,我们回乌尔禾已经一周了,这一周过的挺愉快的,和欧阳一起去看房子,看了几处院房,只有二处比较理想,一处是一个蒙族家的房子,一共十间房,前后院大约五六亩地,后院可以改造成停车场,前院可以改造成葡萄园,结构挺理想的,价格也挺公道,可惜房东要求十年一次性付清房租,一共十几万哪,哪儿来这么多钱呢,只好慢慢跟他磨,希望他能接受二年一付,欧阳还能接受。另外一个院房,也是蒙古族人的房子,这蒙古族人皮肤很黑,跟农民一样,但见多识广,去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人,而且思维敏捷,能言善道,这样的新疆人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不简单。他的院房价格还算合理,但只有四间房,太少了,只够我们自己住的,不过他的院子很大,也有四五亩地,可以考虑在院子里搭二个大型蒙古包,既有格调,又有民族特色,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二处房子还没最后定论,还在继续交涉!

去年,在乌尔禾我们认识一个wei族大哥,叫阿布力孜,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气爽,爽貌不减,依旧风度翩翩。他会说维汉语 意思是他的普通话是wei族风格的,听他说话要仔细,否则很多会听不懂。维族人长相偏向于俄罗斯,跟外国人一样 ,脸庞轮廓清晰,脸骨消瘦,浓眉大眼,鼻梁很高,地阁方圆,很有特点。说话不紧不慢,面带微笑,很耐看,如此相貌,想必他年轻时非常英俊!这位阿不力孜大哥在乌尔禾生活了几十年,早年丧妻,独生一人,有七个儿女在外打工。他性格简单,热情好客,去年的时候,就曾经邀请我们去他家玩过,今年听说我们又回到乌尔禾了,非常开心,又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他家也是院房,六七间房,房里有炕,烧煤的,很热!有很大的院子,有葡萄,瓜果和蔬菜,还养了十几只羊,去年还有过一头驴子,后来卖了。这么大的院房就他一个人住,忙不过来,所以有一点乱。今天我们三人应邀去他家做客,他炖了一锅羊肉,里面有胡萝卜和苦瓜,味道很正中,没有一点肉腥味,肉也很酥,容易上口。这羊肉就是他自己家养的,一只羊够他吃三四个月。除了羊肉还有他女儿做的油饼,也很好吃,脆脆的,口感很好。另外他还预备了一盘水果,简单的三样东西,羊肉、油饼和水果,突出了wei族人的饮食习惯。欧阳还买了啤酒和白酒,结果阿布力孜因为胃不好,不喝酒了,不过他年轻时非常好酒,如今年纪大了,他的儿女不让他喝酒。不喝酒就以饮料带酒,一样气氛。我们就盘腿坐在他的炕上吃饭,他的炕上还有一把很长的冬不拉,是一种新疆的琴,二根弦,这种乐器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配合新疆舞蹈很好听。阿布力孜很高兴,他希望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到了末尾,他兴然跳起了新疆舞蹈,别看他年纪大了,在狭小的房间里,依然阻挡不了他优美的舞姿,这家伙很会跳舞,跳的很好,弄得我们也情不自禁跟着一起跳,好开心呀,到了这个时候我霍然有所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不需要豪华的环境,不需要丰盛的酒宴,只要内心没有禁锢,放开自我,想吃就吃,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完全放松,内心没有压抑,没有装逼,没有恐惧,没有戒备,敞开心怀,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美妙的!

阿布力孜生活很简单,对物质要求不高,每天忙于自己的葡萄园和羊圈,不厌其烦,但他活的很开心,很轻松,经常晚上回来小马哥烧烤店里坐坐,吃吃小马哥烧的羊肉,再喝一点啤酒。有的时候,他会拿出香烟请周围毫不相识的人抽烟,我们去年就是在小马哥的店里认识他的, 算是非常有缘了!阿布力孜脑子很简单,很直接,不善于思考。他有一个收音机坏了,放不出音乐了很急,欧阳帮他修没修好,就跟他说,过二天送一个新的给他,因为这种收音机不贵,阿布力孜非常开心的,不假思索的就说“好呀!”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脸红的,不好意思的补充一句“怎么能让你送我东西呢!”其实,他后面那句话不说会让我感觉他更加可爱!

乌尔禾当地的新疆人虽然受汉人的影响,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但大部分的观念和人生价值观还是没有多大改变,与内地汉人相比,他们更喜欢自由、简单和粗矿的生活方式!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3 22:50: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3 22:50: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3 22:51:00 +0800 CST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3 22:51:00 +0800 CST  
《行者双骑环游记》第二百七十一

今天是四月十四日,再过二天,四月十六日就是我的阳历生日,今年是我五十七岁生日,想想人这一生过的真的很快,我感觉自己的心里年纪还没完全成熟起来 反复还在朦胧之中,很多人生道理还没弄懂,可生理年纪就已经快到了暮年。人生真的很短暂,一生就这么稀里糊涂瞬间就过去了,如同赵本山说的:眼睛一闭再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生过去了。就是这样,逝者如斯夫,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短暂而无常,所谓无常就是谁也无法担保自己是否能健康的活到老,实际上,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一生平平安安善终的,一个人一生能够做到没病没灾是很不容易的,这可是一种很大的福报,是累劫修来的!

回到乌尔禾之后,一切都开始逐渐回复生活常态,要找房子搬家,然后安居乐业。要捡玉石加工,然后赚钱生活和还债。接着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购置家居日用品和消耗品,然后一日三餐,一切日常生活需要的条件,都要慢慢具备,然后不停的赚钱,不停的消费,这就是生活,无论在哪里,或者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在北疆西北边荒地区,只要停下脚步,来面对生活,都是一样的,只是对生活的标准不同。在乌尔禾的生活质量会比内地沿海城市要低很多,我就是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闺密在乌尔禾的生活尽量保持简单朴实的方式,保持路上的生活作风,得过且过,知足常乐,能吃的饱,别热着冻着就行了,如此这般才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轻松!

回顾这二年多来,一路上受到太多朋友们的关爱和支持,没有这些热心朋友们的关心,我们是坚持不下来的,因此内心十分感恩,难以报答。这当中有二个人一直让我内心惦记的,时时想起的,一个就是成都的点滴源,另一个就是闺密在金华的表妹莎莎,她们二个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由衷的真诚和情感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内心,让我刻骨铭心,几乎时时刻刻都会想起她们,尤其是成都的点滴源,她给我内心影响可能更多的来自她对学佛虚怀若谷的,谦虚谨慎的态度,每每想起她,我就会特别关照我的内心和言行,我是不是懈怠了?是不是我慢之心又升起了?是不是又华而不实了?点滴源的修为成了我内心的一面镜子,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她不仅内心修养很好,且一瓣心香,赤诚相待。所谓雨露之恩,当永思相报,祝愿她一家三口平平安安,早日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菩提!

而闺密的表妹莎莎,给我最大的触动来源于她的温柔似水,十分温和的性格,她待人大方柔情,她和她的母亲曾先后自助过我们很多次,让我最为感动的人是去年一月份我们回金华,她请我们吃饭,带我们逛街,最后还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件衬衫,她的温情让我感觉如同母亲给自己的孩子买衣服一样,体贴入微,这种情深意切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最能触动对方内心深处的莫过于真诚和温柔,如同慈母父爱的情感,能够触动和感化任何有情生命的内心,这种功德无以伦比,至高无上!

人对所有有情生命应当温柔敦厚,对事对物同样要赤诚相待。我们经常去戈壁滩捡石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在地上躺了上亿年,饱经风霜,日晒雨淋,每一颗石头都吸收了天地精华而富有灵气,无论我们与这些石头有没有因缘,都应该尊重它们,捡来的石头无论好坏,更应该以诚相待珍惜它们,它们代表了戈壁滩千亿年演变的历史,代表了戈壁滩震撼人心的宏大的自然景观。每一块石头上似乎都记载了久远历史的年轮。在戈壁滩有一种石头叫树化石,这种石头的形状和纹理和木头很像,它就是久古以前的树木经过千亿年演变而来的,木头已经石化,有的甚至玉化,非常漂亮,这种树化石在戈壁滩可以经常见到,大部分都是很小的碎石,成形的比较少见!

在戈壁滩,有一半的石头已经玉化,由普通石头演变成玉石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历经千万亿年才能逐渐形成,尤其那些玉质透润细腻,如同月光一样散发这光晕的宝石光,是经历过上天的造化,孕育天地之灵气,才会富有十分诱人的质地光泽和柔美的外形。宝石光是戈壁滩金丝玉审美的象征,假使有人遇见一块如同西红柿体积一样红润的宝石光,不仅质地透光迷人,其外形也很独特迷人,这块玉石代表的就是戈壁滩玉石文化和财富。实际上,乌尔禾过去确实有人巧遇一块巴掌大的红色宝石光,如同西红柿一样,他是一位石油工人,这块宝石光被石油公司老板以九十万元收购,然后在拍卖会上又以上亿元出售,神乎其神,如同神话一般,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如果是今天,这块玉石就价值连城了!除了宝石光,那些接近宝石光的玉石也是很动人的,它们质地同样细腻柔和,在透过阳光下,同样可以看见迷人的光效,这一类玉石叫细光料。接下来还有细料,质地细腻柔和,但透光性较弱,如同和田玉一样,同样十分迷人!除了玉石,还有戈壁滩的魁宝泥石,也是非常珍贵的石头,其珍贵在于它有着及其细腻的质地,有着十分迷人的肉感,且可塑性很强,适合雕刻塑造任何创作,塑造出来的作品感染力极强。前几天,我们三个人去找房子,就在一个蒙族人家里看见一块巨大的红泥石,顶部有部分已经玉化,这块红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12:00 +0800 CST  
泥石在今天如果有人十万二十万来收购,也会被他拒绝的,因为他要收藏。收藏玉石就跟收藏古玩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样的,代表的都是人文历史,都会不断增值。收藏玉石古玩,比收购房子和存储黄金更加可靠而有意义!

在乌尔禾有一个笑话,假使有女性要嫁人,男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二百吨石头的囤货,要有房,要有车,退一步说,假使没有房没有车,只要有几百顿囤石也行。假使男方既没有房没有车,也没有囤石,只要有一块西红柿般的宝石光就足够了,即使随夫浪迹天涯也在所不惜!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说明在乌尔禾,戈壁滩的玉石,如同圣物,已经深入民心,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中,形成了金丝玉石文化,难分难舍,难解之缘!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14:00 +0800 CST  
自己去戈壁滩捡石头难度很高,好东西很少,捡几天也捡不到一块像样的料子,这块小小的彩石已经很不错了,上面有很多种色,也是挺难得的...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19:00 +0800 CST  
这是黑泥石,属于奇石,上面有玉化的白色部分,如果巧雕也会创作出一块很不错的作品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23:00 +0800 CST  
这就是树化石,是远古时期得活化石....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27:00 +0800 CST  
这些玉石质地虽然有一点疏散,但雕刻好一样很不错的,雕刻有一句行话:玉好工来点缀,玉不好工来补,用工弥补玉的不足...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31:00 +0800 CST  
这是泥石,特点是质地细腻,肉厚,可塑性较强,这几件作品充分表现了泥石的特点,很有感染力....











楼主 绒绒时尚  发布于 2017-04-15 20:36:00 +0800 CST  

楼主:绒绒时尚

字数:352961

发表时间:2015-12-15 06: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8 08:17:03 +0800 CST

评论数:957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