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福州语独特的人称词前缀「依」及闽东系闽语词头(转)

福州语闽县话的人称词前缀是「依」,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它可以加在亲属称谓前面,比如哥哥称「依哥」,弟弟称「依弟」,父亲称「依家」,母亲称「依老」,舅舅称「依舅」等

   它也可以加在人名的最后一字上,表亲近;但是多数情况下,直接将其作为姓名用字来使用,所以福州中年人里面很多「依强」、「依华」、「依国」

   它也可以加在单字形容词前面,组成对人的昵称或谑称。
   昵称方面,比如某人性格倔强,或者身体一贯很强壮,就称其「依强」;某人在同辈中排行最小,就称其为「依西(i-sar)」,(「西(sar)」为「细 (sár)」的改调形式,不称「细」是因为「sár」在闽县话的读音跟「sá」一样,而「sá」有「交媾」之意);某人是小店的老板,就称其为「依板」。
   谑称方面,比如某人老实憨厚,就称其为「依憨(i-ngâung)」

   它也可以加在人称辞前面,表亲近;比如遇到陌生的妇女称「依姐」或「依姨」,陌生的老头称「依伯」,陌生的老太称「依姆」,陌生的青少年称「依弟」或「依妹」。

   我的古文能力上是很差,看的古文又很少,所以我不知道这个「依」在古文中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年代,故其的来源,我并不清楚。如果此字不来自古闽越语,则我猜想「依」可能和第三人称词「伊」有关,或是其词意的延伸,或就是「伊」字的俗写。
   查国家语文综合连结检索系统。「伊」在古文有做发语词,但是它是否可以用在人称上,就不得知了。「伊」也有「你」的暧称之作用,这个又跟「依」的作用吻合,福州语闽县话人称词添加「依」基本都是用於亲近对方,同对方拉近距离。  
   对於这个猜想,我提不出很充足的古文用词证据,所以仅作猜想而已。

   之前,我一直都以为「依」是闽东系闽语的用词习惯及特徵,用以同闽南系闽语的「阿」相区别开。可是最近在整理「蛮讲词汇表」的时候,发觉「不妙」。

   我整理词汇表的时候,发现蛮讲的人称词很多都用「阿」作前缀。为此我很不解,一种闽东系的语言怎麼会用「阿」作前缀。接著我自解道,可能是受了闽南语的影响,泰顺以及周边的苍南也有闽南语的使用人群。

   后来又发现不对,因为在整理词汇表的时候,虽然有发现极少量的闽南语词汇,且不说这些词汇存在著「共同闽语时代的区域性遗留」的可能,单就数量而言,就明显感觉当地的闽南语对蛮讲的影响力不足。人称辞前缀是一种文法表现形式,又是很高频的现象,蛮讲话的闽南语的辞汇那麼少,那麼闽南语又怎麼会影响到文法且是相当高频的文法现象?

  泰顺一半以上的人使用蛮讲,全县人口前五名的乡镇除去县城,都是蛮讲的地盘,且(据泰顺网友称)其对县城的罗阳吴语又有替代之势,可见蛮讲在泰顺的强势。当地的闽南语使用人群仅在县域东南角两个镇,是苍南县闽南语的延伸,这样的情形,很难让人相信闽南语能对蛮讲带来很大的影响。

   蛮讲的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脑海里,直到最近偶然查看福宁府诸县志方言卷的时候才得解。

   寿宁县在福建福宁府北部,同泰顺县相邻,两县语言在边界地带存在交错情况,但寿宁县既不存在闽南族群,城关话亦不受非闽语的影响。寿宁话在闽东系闽语中属福宁片,同侯官片在词汇文法明显有差但不多,算是相当正统的闽东语。发现寿宁县志里面,存在以「阿」作词头的人称辞:
   祖父   阿?   a-dàu
   祖母   阿婆   a-bo̤
   伯父   阿伯   a-bah
   伯母   阿奶   a-nai


楼主 福清哥走天下  发布于 2010-10-12 20:45:00 +0800 CST  
   叔叔   阿叔   a-cuh
   弟弟  阿弟   a-die
   哥哥   阿哥   a-go̤
   姐姐   阿姊   a-ci  

   接著看曾为福宁府城的霞浦县志的方言卷,又发现霞浦话的人称辞也用「阿」作词头。霞浦县位於福宁府东部沿海,虽然县内的闽南话占了百分十五,但是城关话比起福鼎话也是较正统的闽东语,并未很受县内闽南语的影响。县志里面也存在著以「阿」作词头的人称辞:  
   姑丈   阿丈   a-tiong
   舅父   阿舅   a-gu
   嫂子   阿嫂   a-so̤
   婶婶   阿婶   a-sing
   祖母   阿妈   a-ma
   曾祖父   阿太公   a-tai-gung
   曾祖母   阿太婆   a-tai-bo̤

   再看周宁县的城关话。周宁县位於福宁府西南部,县境在闽东山区,历史上没有闽南语移民,周宁话同霞浦话、寿宁话一样,都是福宁片的闽东语,但是周宁话由於地理环境的制约,受外来影响很少,保留不少其他闽东语已经不存在的特色。周宁县志所载的周宁话里面也有不少以「阿」作词头的人称辞:
   祖父   阿翁   a-e̤ng
   舅妈   阿妗   a-gen
   弟弟  阿弟   a-di
   妹妹   阿妹   a-muai
   婶婶   阿婶   a-sin
   伯父   阿伯   a-bak
   叔叔   阿叔伯   a-cak < a-cuk-bak
  
   但是在福安志里面我只发现「阿爹」一词有用辞头「阿」,其余的称谓词均不加词头。但是应该可以推断出福安话不用词头「阿」。宁德志所记的称谓词中均无词头「阿」

   这样,基本可以确定福宁片的闽东系闽语中,人称辞头用「阿」。

   现在看侯官片的情况,侯官片即福州府,共有十个县邑,虽称语言统一,但是人称辞头的用法却有分歧。

   我在文首提过闽县话是用「依」。除闽县话外,还有侯官话(即闽侯)、长乐话、连江话以及永泰话使用「依」,我们且称这些使用「依」的县邑话为「府城派」。其余五邑的使用情况则同闽侯派不同。

   闽清县位於福州府西部,境内有城关的平水腔以及县南的阪东话两种闽清话。平水腔受闽县话影响很大,阪东话则基本没有受到外来影响。闽清县志没有记载阪东话的辞汇,所以阪东话的词头使用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基於平水腔的情况,多少可以推断出阪东话的情况。
   平水腔的人称辞头不用「依」,而用「阿」:
   伯父   阿伯   a-báh
   伯母   阿母   a-mū
   叔叔   阿家(家叔)   a-ga
   表兄   阿?<阿表兄   a-bing

   屏南县位於福州府最西北端,长期以来经由丘塍同府城来往,其语言虽受丘塍影响深刻,却自成一派,其语言面貌反而同府极东南的福清话相当神似。屏南话的人称辞头不用「依」,用「阿」(例子略)
  
   福清位於福州府东南部,人称辞头的使用情况相当有个性,「依」、「阿」并存,但鲜用「依」,而多用「阿」。目前我的推想有两种:一种是「依」可能是受府城话影响才引入;一种是「依」、「阿」原本就有,但后来使用的过程中受闽南或兴化的影响,造成「阿」占优势(闽南语对福清话是有影响的,但是可能是在兴化语独立之前。也可能是兴化语独立之后,兴化同福清的交流中将兴化语中的闽南词汇植入福清话中。)。用「依」作词头的辞汇在福清志里面的记载只有三项,另外两项是从朋友处得知。而「阿」作词头的辞汇则相当多。比较令人注意的是父亲的辞头用「阿」,而母亲的辞头却用「依」。


楼主 福清哥走天下  发布于 2010-10-12 20:45:00 +0800 CST  
   公公   依官(官郎)   i-guang
   阿姨   依姨   i-ì
   婆婆   依官娘   i-guang-niòng
   母亲   依?   i-nā̤/i-nā
         依乜   i-miéh
   ------------
   婆婆   阿娘   a-niòng
   舅舅   阿舅   a-gêu
   哥哥   阿哥   a-go̤
   祖母   阿妈   a-mā
   姐姐   阿姊   a-cī
   伯父   阿伯   a-báh
   父亲   阿爸   a-bâ
   祖父   阿公   a-gung
   小老婆   阿?   a-ci
  
   罗源城关话基本不用人称辞头,但是起步镇则用「阿」做辞头

   丘塍话的情况不得而知,县志的记载中,人称辞均无词头。

   现在归纳下福州府的情况
   「依」派:闽县(福州)、侯官(闽侯)、连江、永泰、长乐
   「阿」派:闽清、屛南、福清、罗源
   未知或不用词头:丘塍

   众所周知,闽南系的闽语使用「阿」作人称词头,而其与福州语的过渡语言兴化语也用「阿」作词头。倘若看看闽北,沙溪的闽语,就会发现闽语里面,「阿」用作人称辞头是很普遍的。

   关於闽北语的资料很少,从「闽语研究」中查的建瓯话以及南平县峡阳话的人称辞头用「阿」的辞汇
   建瓯:   阿娘    /a nioŋ/
   峡阳:   阿伯    /a pa/
           阿姐    /a tsia/
           阿叔    /a sy/
   沙溪闽语的材料也来自「闽语研究」,沙县话的人称辞头「阿」的使用率比较高,而永安话和三元话(今三明)的人称辞头使用情况则无记载
   沙县:阿伯   /o pa/
         阿叔   /o sy/
         阿姐   /o tsia/

   现在问题出来了,为什麼闽江下游至闽江口的五县不用「阿」却用「依」?
   「依」是如兴化语的声母「ɬ」那样在发展过程中顽强保留下来的古闽越语或原始闽语或江东吴语的特徵辞?还是在某一个时期,府城话基於某种原因产生「依」了,并且藉由府城的威望和辐射力影响到了两个附郭县(闽县、侯官县)以及三个郭下县(永泰县、长乐县、连江县),并且彻底改变这五县百姓的语言使用习惯?

楼主 福清哥走天下  发布于 2010-10-12 20:45:00 +0800 CST  
福清位於福州府东南部,人称辞头的使用情况相当有个性,「依」、「阿」并存,但鲜用「依」,而多用「阿」。
——————————————————————————-————

这个只讲对了一半,我感觉福清的依与阿应该是并存的,使用的情况,以我个人的经历和感觉,应该是感觉“阿”字用于亲人之间,“依”字多用于外人,陌生人之间为了拉近关系才加上去的。

但是有趣的是亲人间的阿和依也是混用,比如文章所说的,叫爸爸是“阿爸”,叫妈妈则是“依妈或依Na”,叫奶奶可以是“阿嬷”或“依嬷”,叫爷爷却多为“阿公”,亲人间的“依”“阿”混用,并且“阿”要多于“依”,如阿舅,阿妗,阿婶,阿姆,阿伯

而陌生人之间多用“依”,比如买东西时,称依弟,依妹,依姊,依姐,依哥,依姆。。。

总之,在福清这两个字应该是混用和凭自己感觉用的。

楼主 福清哥走天下  发布于 2010-10-12 20:52:00 +0800 CST  

楼主:福清哥走天下

字数:6219

发表时间:2010-10-13 04: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11 14:50:26 +0800 CST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