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书墨香】人人都会爱牛河作品:寻隐者不遇

(开头引用《唐诗鉴赏辞典》、《三国演义》、《倚天屠龙记》部分,我有增减。)
唐代贾岛有一首诗《寻隐者不遇》是这样写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鉴赏辞典》沈熙乾解读这首诗说:
【设为童子之言,以状山居之幽。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寻访隐逸山水间的诸葛亮也是两度不遇:
【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曰: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
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
玄德曰:“何处去了?”
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玄德曰:“几时归?”
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玄德惆怅不已。
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玄德曰:“且待片时。”
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
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玄德曰:“何处闲游?”
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也写了类似的【寻隐者不遇】的场景: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
琼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作这一首〈无俗念〉词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
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
(生性清冷是什么意思呢?
清冷,一个意思是清凉寒冷。
我们通常说水、空气等清凉寒冷。
清冷,一个意思是冷清,冷落。
我们通常说环境、氛围、境遇等冷清、冷落。
比如:《红楼梦》第三一回:“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
清冷,还有一个意思是指人的风神俊秀或心地清洁。
比如: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洁其如云。” 这里的“清冷”与“皎洁”互文见义,是说心志清洁好像冰和云。
再如: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冷,风神轩举。”这里的“清冷”是说人的风神俊秀。
清冷,有时候通“清泠”,可形容声音清越。
那么,金庸先生说小龙女生性清冷,意思是说,小龙女心性清洁。
正如原文中说的:
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
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赞叹人间竟有如斯绝世美女,便写下这首词来。
这时丘处机逝世已久,【小龙女也已嫁与神雕大侠杨过为妻,】同隐终南山古墓。
在河南少室山山道之上,却另有一个少女,正在低低念诵此词。这少女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衣衫,骑着一头青驴,正沿山道缓缓而上,心中默想:“也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他。”这个“他”字,指的自然是神雕大侠杨过了。】
【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
她常自思念,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料想他夫妇当在终南山古墓隐居,便迳往古墓求见。
墓中出来两名侍女,【说道杨过夫妇出外未归,】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
【但杨过夫妇未说明归期,】郭襄便又出来随意行走,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
这一日她到了河南,想起少林寺中有一位僧人无色禅师是杨过的好友,自己十六岁生日之时,无色瞧在杨过的面上,曾托人送来一件礼物,虽从未和他见过面,不妨去向他打听打听,说不定他会知道杨过的踪迹,这才上少林寺来。】
金老借助郭襄的视角,就是要给杨龙留下一个美好的背影。
杨龙或是去世间扶危济困不留姓名,或是去完成保家卫国的秘密行动,路上或见得大山大水,也有万种风情。
金老喜爱杨过小龙女,把他们的结局写到最美满,又给他们使用了神仙人物的标准模式,写他们的背影。
我个人的意见,不愿把郭襄寻杨过当成是仅仅在寻她感情上爱的依赖的男人;
我愿把她看作是,在寻找一个精神上的榜样、标杆、参照坐标、或者说一个知己。你说对不对?
她要见杨龙,不是内心想寻求一个感情关系上的位置——并没有那个位置。即便有,我也不想要。
而是,就想看看你。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人心不古,诚如金老直言:杨过小龙女在现实中是有的,只是太少。
——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我就是单纯的想看他们一眼,
我不要影响他们的生活。
在这个世情恶人情薄的滚滚红尘里,只是让我看一眼杨龙,让我听到他们的话语在空气中振动,已经足以暖心,已经对我是莫大的安慰。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5:05:00 +0800 CST  
@翠竹幽兰鸣玉我们看过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5:06:00 +0800 CST  
@晓染清霜我们看过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5:06:00 +0800 CST  
@人人都会爱牛河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5:07:00 +0800 CST  
在我心中,此文是对金庸原著杨龙结局分析得最准确深刻而优美诗意的一篇文。
虽然很短,我却很珍视。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6:14:00 +0800 CST  
《封神演义》中写周文王初寻姜子牙也是寻而不遇:
【文王笑脸问曰:“老师在否?”
童曰:“不在了。同道友闲行。”
文王问曰:“甚时回来?”
童子答曰:“不定。或就来,或一二日,或三五月,萍梗浮踪,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6 17:58: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7 08:35: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8 09:01: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8 09:36: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8 16:43: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19 12:31: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1 09:50: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2 11:14: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3 07:08: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4 10:28: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5 10:15: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5-26 11:53: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6-01 09:18: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6-08 07:44:00 +0800 CST  






楼主 登瀛1986  发布于 2018-06-14 10:23:00 +0800 CST  

楼主:登瀛1986

字数:2671

发表时间:2018-05-16 23: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04 16:08:15 +0800 CST

评论数:6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