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念琅琊】从林殊到长苏,试看胡歌如何演绎外梅内林

此局另一个关键人物是纪王。纪王作为皇上幼弟,能安然活到今天,实在是因为他是个远离朝局,诗酒琴歌的妙人。加之天然一段呆萌,所以深得皇上宠爱。就是这样一个人,若是站出来说点什么话,必然让人深信不疑,根本没有人会联想到党争。而引导纪王看到他需要看到的事情的人,是豫津。如前所述,豫津其人,外表放浪不羁,内心智慧通透。他作为流行音乐爱好者,当代著名歌手音乐人宫羽的忠实粉丝,去看望宫羽的另一个忠实粉丝纪王。这两个粉丝凑在一块儿讨论探望宫羽,就如同胡椒们聚集在一起商量探班,岂有不一拍即合之理?纪王又怎会怀疑豫津有任何不可告人的动机?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2 10:31:00 +0800 CST  
除却这些布局,苏兄还需要一个能稳得住夏江之人,他选择了那年轻时也是叱咤风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言侯爷。言侯真是个经历过大事,上得了台面的人。他的谋略胆识,他的从容沉稳,皆不输于夏江。他邀夏江出来,夏江一来觉得很是自信,认为这定是梅长苏调虎离山之计,但二来凭他的直觉又隐隐感到可能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而且言侯邀他的原因又事关他最最关心的儿子,他真的很想知道言侯这个隐遁红尘之人此时出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去赴约。会面之时,言侯用他云淡风轻,若即若离的言语反复撩拨着夏江的自信与疑心。因为他自信,所以就是知道了靖王会行动也没急着赶回去。因为他疑心,所以得知了悬镜司被袭后急急赶着去大理寺看看卫峥是不是还在。如此这般,正中苏兄下怀。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2 10:32:00 +0800 CST  
这些布局再精巧,苏兄也还是需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来为他实施真正的营救行动。此时苏兄立场已是人尽皆知,所以江左盟直接出面,并不合适。于是苏兄选择了药王谷。选择药王谷,至少有三个好处。其一,药王谷与景琰并无瓜葛,但救人动机明确。即使被获遭擒,也不会直接牵连景琰。其二,药王谷实力雄厚,即使行动失败,亦可隐遁山林暂避风头,逃过官府的制裁。其三,药王谷武力强大,且不说那些人武功如何,就凭他们所拥有的那么多领先于当世的生化武器,也足以给悬镜司制造巨大的麻烦。即使是这样,生性谨慎的苏兄也还是不放心,还要与他们反复推演。他之所以把行动推演得这样细致,一来因为他本就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擅长于此,二来,他成败在此一举,没有任何退路,根本输不起。后来营救卫铮的过程虽然顺利,但每一步都有精深周密的计划与细致入微的筹备,所以并无丝毫开挂之感。事情做到了这个程度,真是想不成功都很困难。
综上所述,救卫铮一役,苏兄知彼知己,神机妙算,终于凭借他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在夏江设下的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之中,生生地撕开了一道裂缝,真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置之死地,又绝处逢生。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2 10:33:00 +0800 CST  
生死攸关—峰回路转
当所有的布局都已安排妥当,长苏与景琰所能做的,只剩下了等待。所谓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两人坐了下来,点了一炷香,等待着命运的裁决。此时的悬镜司,正是腥风血雨激战正酣,而苏宅里静悄悄的,烟雾缭绕,弥散着滴水成冰的紧张。终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黎纲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大声地报喜:“宗主,宗主,我们得手了。”可是宗主的脸上甚至没有闪过一丝欣喜,因为他知道,救出卫峥远远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真正对决的开端。他迫不及待地问卫峥被关在了哪里,高手过招,他想知道对手的每一个想法。大理寺?!好个夏江,果然心思机巧,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看到这里,我总觉正是如此时不可解,濒临绝境的危局,才激发出了林小殊的争强好胜之心。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最能让人爆发出潜力。这种刀头舔血步步惊心的对决,任凭是谁都会紧张,然而在见惯阵仗的林小殊,历尽千帆的梅长苏脸上,我却隐约看到了一丝兴奋之色。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6:50: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6:56:00 +0800 CST  
苏兄神色郑重地问景琰:“殿下,您准备好了吗?”景琰颔首:“我知道,接下来,就是我的战场了。”他的脸上写满了坚定,让苏兄看了很是安心。在进宫之前,苏兄还是叮嘱了景琰几条。第一,无论夏江说什么,一口咬定自己与此事并无关联。第二,若静妃娘娘被牵连,要沉得住气。第三……苏兄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了,他本是要提到自己。苏兄他早就明白,夏江深知他是景琰帐下的谋策之士,此次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必然不会放过他。况且以他梅长苏病弱孱孱的身子骨,多么适合成为阴森恐怖的悬镜司的座上宾?可是这些要不要告诉景琰呢?告诉他,是怕他会在御前回护自己,失了方寸,惹皇上疑心。可是一方面,若景琰真有回护之心,那么恐怕听到他的计划之后就会立刻阻止他独闯悬镜司,更加坏了大事,这是苏兄万万不想看到的。另一方面,若景琰对自己并无回护之意,那么也就不必担心景琰在御前露出破绽了,于是他也更加不必提及此事,徒惹自己伤心。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多说无益。于是便有了那句淡淡的“没什么,以后再说吧”,和那个意味深长的,带着一点点叹息的温润浅笑。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6:59: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1:00 +0800 CST  
景琰带着苏兄满满的期冀进了宫,他没有让苏兄失望,曾经的那个诚实耿直有一说一的萧景琰,如今也在残酷的夺嫡斗争中锻炼得城府深深唇舌如剑。面对夏江的指控,景琰声色俱厉地驳斥,言之凿凿地反问,常常把夏江逼入死角。更加绝妙的是,他把夏江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及与誉王不同寻常的关系不着痕迹地抖了出来,轻轻撩拨着他父皇陛下的疑心。待到皇上从静妃娘娘宫中回来,已经大感此事蹊跷,很可能与党争有关,于是对景琰的态度大为和缓,此时景琰似乎已经逐渐取得了上风。可正当事情趋于平缓之时,夏江一句话又让情势急转直下。他说他要提审一个要紧之人,江左盟宗主梅长苏。景琰听闻此话眼睛都快瞪出来了。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是有那么一丝欣慰的,苏兄呕心沥血为了景琰奔忙了这么久,终究在他心中还是有份量的。景琰的情绪有点激动,是啊,长苏那么弱的身子,要去悬镜司那样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想想就觉得毛骨悚然,九死一生,也不容他不激动。皇上敏锐地察觉到了景琰情绪的变化,心中的天平又一次向夏江的方向略略倾斜。他准了夏江提审梅长苏的请求,又将景琰禁足府中。又一场狂风暴雨,已是在所难免。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2: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3:00 +0800 CST  
生死攸关—临危不惧
宫内唇枪舌剑激战正酣,宫外苏兄一动不动坐于廊前。影影绰绰葱葱翠翠的竹林之前,是一个萧索沉静的背影,从模糊到清晰,转至正面,苏兄面沉似水,那深不可测的眼睛,从朦胧到凌厉。此时此刻的苏兄在想什么呢?又带着怎样一种心情?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5: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6:00 +0800 CST  
为了解读此时的宗主的心境,这里我不得不尝试着触碰一个困扰了自己很久的问题,苏兄去悬镜司前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乌金丸这样奇葩的神药呢?
原著中苏兄是早有准备的,而剧中给出的信息则更为模糊,在悬镜司的那番折腾似是偷梁换柱,可后来又说中过火寒之毒的苏兄百毒不侵。直至最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仍然是开放性的,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种模棱两可,在我看来反映的是编剧内心的犹豫。苏兄虽然是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但是海宴姐姐还是尽量避免把他写成一个多智近乎妖的形象。他判断的准确大都是基于情报的翔实以及逻辑的缜密,所以纵使做事情进展顺利也少有开挂之感。可是悬镜司这样一个神秘的特务机构,它的祖传秘药都能如此轻易地被人知道底细,这皇家还有什么威信和神秘可言,如此一来故事情节的紧张激动也会跟着打折扣。编剧很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剧情的含糊与反覆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海宴姐姐处理此段剧情时内心的挣扎。对此我十分理解,想要把这样一个复杂跌宕的故事讲得滴水不漏又扣人心弦,真不是一般的难。
后来我忽然想明白了,作为一名观众,其实我们纠结这些细节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似乎更加应该从大处着眼。让我们假设苏兄知道有乌金丸的存在,并且已经做了准备,即便是如此,他就知道自己一定会毫发无伤地走出悬镜司吗?显然不是。以苏兄之通透聪明,深知悬镜司是龙潭虎穴,九死一生之地。虽然夏江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理智,应该不会首选让他死在悬镜司,但人心如此的变幻莫测,万里有个一的冲动,便可以分分钟要了他的命。那么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只身闯悬镜司呢?后来在悬镜司里他不得不面对乌金丸的时候,他对夏江说:“早知道我跑了多好呀?”这句话其实纯粹是哄夏江玩的,事实上,他根本退无可退。他太了解他的皇帝舅舅了,子虚乌有的事情尚要琢磨半天,若是在此节骨眼上他跑了,皇上会怎么想?所以为了景琰也为了赤焰,悬镜司这火海,他必须去跳。他很难确定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悬镜司,但他比较有把握的是,无论他还能不能活着,此次布局之后,夏江誉王必败,那时便再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挡景琰了。他大业未成,当然充满了求生的欲望,但是为了大局,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苏兄一贯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常常让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所要做的事情有多么凶险。很多时候,其实任凭是谁,也根本没有万全之策,而能够凭借的,便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苏兄得以安全走出悬镜司,除了得益于他意志坚强与机变无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运气确实是不错。这无关乎他的谋略他的水平,自古成王败寇皆如此,七分靠人谋,三分乃天定。
毫不过分地说,长苏只身去闯悬镜司,其实就是在拿着自己的性命,去换景琰的一个锦绣前程。于是,在他静坐廊前时深深的眸色里,我读到的,是他视死如归的一腔孤勇。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7: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8:00 +0800 CST  
苏兄心意已决,其实早在决定救卫峥之时,他就已经想到了会有今日。他换上了那件素日里最常穿的蓝衫,披上了厚厚的毛领。飞流像往常一样奔过来,递给苏哥哥他刚插好的花,苏哥哥也像往日一样脸上绽开宠溺的笑容,温暖得如同冬日里和煦的阳光:“苏哥哥喜欢。”一切如旧,可是细心的甄平察觉出了异样,他把视线定格在了宗主手里那个殷红的瓶子上,护心丹,那是蔺少阁主留给宗主的救命药啊,连上次病中惊起拦阻靖王的时候都没曾用过,今天宗主这是要干什么?苏兄敛去了笑容,低眉看着他手里的瓶子,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凝重。是啊没错,他今日就是要去悬镜司搏命。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09: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0:00 +0800 CST  
他云淡风轻地交代着苏宅的诸般事宜,又特意叮嘱要把飞流送他的花照顾好,那轻描淡写的语气,似乎他只是要去一个熟悉的地方出几天差而已。只是那瓶中倒出的药丸殷红如血,在他苍白的手掌上显得那么触目惊心,就如同前方,他即将面对的命运。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1: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4:00 +0800 CST  
那是个暖阳高照的冬日,天空碧蓝如洗,可是空气中弥散的,却是与天气截然相反的,令人窒息的阴森。往日的苏宅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其实今日人也不少,但无人言语,于是充斥着更为肃杀冷冽的气氛,悬镜司的人马一字排开,把苏宅的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好个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苏宅两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晃晃的,刺痛着夏江的眼睛,也撩拨着他此刻复杂的心情。他一方面害怕梅长苏会逃跑,茫茫江湖,他再上哪儿去抓这么个神通广大的江左盟宗主?另一方面,他似乎 更害怕他不跑。因为逃跑,至少代表一种姿态,说明他怕了,服软了,心中有鬼。若是激烈厮杀一场倒还罢了,可要是这个有通天入地之能的麒麟才子真的乖乖束手就擒,夏江还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可是想来想去,夏江还是觉得长苏再智谋过人也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进了悬镜司还能不任其摆布?想到此处心中大定,他一声令下:“进!”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5: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6:00 +0800 CST  
事情出人意料地简单,印象中铁桶一般的苏宅此时大门上连个门栓也没有,门一推开,他们就发现他们要抓的人,正负手静静立于阶前,脸上挂着令人捉摸不透的神色,似乎是已经等了他们很久一般。他的外表,仍是那个一袭长衫文质彬彬的白衣秀士,然而眉宇间的凛然之色,眼神中的决绝之意,却让人无法逼视,连见惯了血雨腥风的夏江也觉胆寒。满院的肃杀萧瑟里,他一步步走去,带着魏晋名士临危不惧刀斧胁身而不退的风骨;一片刀光剑影中,他一步步走来,带着铁血将军处变不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泰然。此时此刻,他步伐沉稳,行走刚劲,神威凛凛,光彩照人,直让日月无光,天地失色。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5 07:17:00 +0800 CST  

楼主:雪珊春晓

字数:33941

发表时间:2016-01-27 20: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1 06:48:22 +0800 CST

评论数:9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