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称为「裙」的清代后妃服饰

杨紫彤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助理馆员
裙子是中国女子的爱物,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主要下装,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东汉刘熙《释名》卷第五「释衣服第十六」云:「裙,群也,联
接裙幅也。」意为把布帛群幅连接在一起,即为裙。据记载,古人穿裙的习俗始于汉代,并逐渐取代下裳成为女性单独使用的服饰。
晋代《西河记》云:「西河无蚕桑,妇女著(着)碧缬裙,加细布裳。」 《新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十·车服志」记载:「妇女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武则天的《如意娘》诗中说:「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诸多词句,都体现出裙子有着漫长而美妙的发展历史。
到了清代,裙子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百褶裙、马面裙、凤尾裙、红喜裙等,并在裙子上附加飘带、金银铃等,其风格是各有千秋,各具风情。清代满汉妇女多穿裙装和套裤,如早期流行的「月华裙」,在裙中褶裥内有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微风吹来,裙褶微展,好似月色映照下的美景,故而得名,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中期流行的「凤尾裙」则是用金银线将各裙片拼和连接在一起,宛如凤尾一般,高雅大方。
中国古代穿裙子的习俗很多。女子经常亲手制作贴身的衣裙,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化身,作为最珍贵的物品献给寺庙、供奉神佛,或者赠与亲人、情郎等。女子穿裙子讲究礼节,并不单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女子只要结婚成家,就要规规矩矩地穿着整齐的裙子,即使在家中也要如此。如果客人来访,遇到主妇没有穿裙子,就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失礼,传扬出去会遭到耻笑和白眼。
裙子是为女子所珍视的正式礼服,通常情况下女子穿袍就要搭配裙子,如唐代的大袖襦裙等礼衣。明清女裙以红色为贵,喜庆时节更是以穿着红裙为主,不但在举行婚礼时穿着,连册封、会客、祭拜时也同样要穿,以示重视。
裙装在坊间女子生活中如此丰富多彩,但在清代宫廷后妃服饰中我们却鲜少能看见有裙子出现。清代宫廷后妃服饰有很多种类,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可以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四类,其中,礼服包括朝服、朝褂、朝裙;吉服包括吉服袍、吉服褂;常服包括常服袍、常服褂;便服包括氅衣、衬衣、马褂、坎肩、便袍等。仅从服饰的称谓就可以看出,在众多服饰里,唯有朝裙一款被称之为「裙」。
朝裙的形制
朝裙作为清代宫廷后妃礼服之一,是后妃以及命妇在朝会、祭祀、万寿庆典等重大礼仪场合下穿在朝袍里面的裙子。据《皇朝礼器图册》所绘,朝裙的形制只有一种,原形制为半身,以带束腰,上至皇太后,下至三品命妇及奉国将军淑人的朝裙均分冬、夏两款;而上至四品命妇、奉恩将军恭人,下至七品命妇的朝裙则是冬、夏同款。

清 冷鉴、黄门等合绘 皇朝礼器图册之“皇太后皇后夏朝裙”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冷鉴、黄门等合绘 皇朝礼器图册之“皇太后皇后冬朝裙”
故宫博物院藏
以皇后冬朝裙为例,其原形制为上部红色四合云纹织金寿字缎,下部襞积(即衣服上的褶裥)为五彩云龙纹妆花段,饰石青色片金缘,三色金窄边,海龙皮为缘,红,色团寿四合云纹织金缎与红色素缎拼接为里衬,絮薄棉。红色织金缎腰带,左右各一条,后腰饰湖色素纺绸腰带一条。
后来为了穿着方便,就有了上连衣褂的款式。仍以皇后冬朝裙为例,其式变为圆领,无袖,大襟右祍,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用大红色暗团龙如意云织金寿字缎,下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裙边镶团龙杂宝织金缎、片金缘及海龙皮边。

清康熙 红色织金缎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夹朝裙
裙长一〇七厘米 腰高一七厘米 腰围九八厘米 下摆宽二〇〇厘米 带长七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据档案记载,此朝裙应为皇太后或皇后的冬季礼服。上衣为红色四合云纹织金寿字缎,下部襞积为五彩云龙纹妆花段,饰石青色片金缘,三色金窄边,海龙皮为缘,红色团寿四合云纹织金缎与红色素缎拼接为里衬,絮薄棉。左右各饰铜鎏金錾花扣一枚、红色织金缎腰带各一条,后腰饰湖色素纺绸腰带一条。
此朝裙织造精细,花纹清晰,整体构图饱满规整,配色华丽庄重,是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唯一依原形制织造的系带式皇后朝裙。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8-03-15 13:07:00 +0800 CST  
朝裙由于穿用者的等级不同,形制亦有所区别。据嘉庆朝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二「礼部·仪制清吏司三」记载:
皇后、皇太后朝裙:冬,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夏,片金缘,缎纱惟时,皆正幅有襞积。皇贵妃、贵妃、妃、嫔朝裙之制皆同。
公主、福晋下至辅国公夫人、乡君朝裙:冬,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缎,下石青行龙妆缎;夏,片金缘,缎纱惟时,皆正幅有襞积。
民公夫人朝裙:冬,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缎,下石青行蟒妆缎;夏,片金缘,缎纱惟时,皆正幅有襞积。镇国将军夫人、辅国将军夫人、奉国将军淑人皆同。
四品命妇朝裙:片金缘,上用绿缎,下石青行蟒妆缎,余如。三品以上命妇,奉恩将军恭人,及五品、六品命妇皆同。七品命妇,蟒袍五蟒,余如六品以上命妇。冬夏之用。

清康熙 红色织金缎接石青色云龙纹妆花缎朝裙
身长一四六厘米 肩宽三三厘米 中腰六五厘米下摆宽三四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朝裙圆领,无袖,为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衣用大红色织金寿字缎,中段为绿色团龙四合云纹暗花缎,下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镶片金缘海龙皮边。裙上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枚,内饰红色暗花缎,内絮薄棉,后背饰两条腰带。黄条书“嘉庆五年二月二十日收包衣昂邦呈石青缎织金边袷朝袍一件”。
此朝裙配色沉稳庄重,纹样富丽,织造工艺精细,体现出清早期庄重大气的装饰风格,为后妃夏季款朝裙。

清乾隆 大红色暗花纱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夹朝裙
衣长一三四.五厘米 肩宽三一厘米 下摆宽三六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朝裙圆领,无袖,为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衣用大红色暗花纱,下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裙边镶团龙杂宝织金缎、片金缘,内饰湖色素绢为里。裙上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枚,后背饰腰带。此朝裙整体配色简洁大方,为后妃夏季款朝裙。

清咸丰 红色金缎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夹朝裙及黄条
身长一三七厘米 肩宽三六厘米 下摆宽二〇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朝裙圆领,无袖,大襟右祍,为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衣用大红色暗片金缘海龙皮边。裙上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枚,铜鎏金錾花扣二。裙上部丰十年四月初四日收金环交海龙边夹朝裙一件”。此朝裙为后妃冬季礼服,织工精细,提花清晰,设色沉静秀丽,整体端庄大方,不失皇家风范。
团龙如意云织金寿字缎,下接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裙边镶团龙杂宝织金缎、内衬湖色素绢里,中部为单层,下裳为夹层,后背饰两条腰带。黄条书“咸

清光绪 大红色素江绸接石青色缂丝彩云蝠金龙纹棉朝裙
衣长一三三.五厘米 肩宽三六.五厘米 下摆宽一六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朝裙圆领,无袖,为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衣用大红色素缎,下接石青色彩云金龙纹缂丝,饰万字曲水纹织金边缘,片金缘,内饰红色云纹暗花缎,内充薄棉,裙上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枚。此朝裙为后妃夏季款朝裙。

清康熙 绿色素绸接蓝色寸蟒妆花缎夹朝裙
裙长一四〇厘米 肩宽三〇厘米 裙腰四三厘米 下摆宽二〇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朝裙圆领,无袖,为上衣下裳式,有襞积。上衣用浅湖色素绸,下接绿色素绸裙身加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裙摆,饰石青色片金缘海龙皮边,内絮薄棉,裙上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四枚。后背饰浅湖色素绸腰带。从清代对朝服颜色搭配的等级制度规定来看,此朝裙似为四品至七品命妇的朝裙。四品至七品命妇的朝裙无冬夏之分,但很明显此朝裙是冬季款。另外,此件朝裙的裙摆为石青色寸蟒妆花缎,并不是制度规定中所说命妇所应当穿用的行蟒妆花缎,从纹样的装饰风格来看,其更应属于后妃服饰。清早期的服饰制度中对于后妃服饰的配色和纹样的使用还未有较明确的规定,仍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
此段文字详细地记录了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关于穿着朝裙的要求,也很好地体现了清朝严谨复杂的服饰制度,以及对穿用者身份等级严格的划分。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8-03-15 13:07:00 +0800 CST  
朝裙的穿着场合
清代后妃在穿着整套礼服的情况下,如在很多后妃礼服的画像上是看不到朝裙的,或者说朝裙并不是那么的明显,但并不代表朝裙在后妃服饰里不重要。因为朝裙并不能单独穿着,必须和朝袍、朝褂一起配套穿用,三者皆属礼服,是一个依照制度的整体搭配,缺一不可。如清人绘《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即如是。
礼服是清代后妃和命妇最隆重的服饰,它的穿着构成复杂。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要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胸前所垂彩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内。清制,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按等级递降。
清代后妃的礼服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从皇后朝袍两肩的饰缘、袖口以及披肩的装饰上,能够找到满族的马鞍、马蹄和弓的象形的身影,清代「马上得天下」的辉煌历史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

清人绘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礼服是清代后妃们在重大典礼以及祭祀活动时所穿用的配套服装。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等重大典礼,此外还用于先蚕坛祭先蚕这也是清代制度中唯一一项由皇后主持的祭祀活动。
礼服中的朝裙自然也要在这种重大场合中一起配套穿着。
据《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六记载:

清雍正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正、背)
身长一二九厘米 袖长一七六厘米 袖口宽二二厘米下摆宽一二〇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凡大婚之礼,行礼各官皆朝服。……恭侍二品以上命妇十人朝服,豫诣交太殿外祇俟。……皇后御礼服,引礼女官恭导,出迎于内中门道右立,后母以下朝服跪候过随入。皇后受册,受宝之后,诣交太和殿,行合卺礼。越日,皇帝御太和殿,王公中外百官上表庆贺行礼。皇帝御中宫,皇后礼服行礼。

清雍正 石青色缎绣彩云金龙纹夹朝褂(正、背)
身长一三二厘米 下摆宽一一六厘米 肩宽三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册立皇后之礼……送册宝于皇后宫,皇后礼服出内宫,迎于宫门内。翼日,皇帝御太和殿受贺,王公百官进表庆贺,颁诏布告天下。是日,皇后礼服诣皇帝前行礼。
皇后亲祭先蚕坛:祭日,辰正,初刻皇后升舆出顺贞门、神武门,进北上门,由西栅栏进陟山门,陪祀之妃嫔从至坛内墤东门,降舆。……赞引女官、对引女官奏请皇后具礼服出具服殿,妃嫔从至坛下,赞引女官恭导皇后升坛诣拜位……典乐女官唱迎神,皇后等跪上香行礼。
恭上皇太后徽号册宝,甲午,皇上诣安佑宫行礼。恭上皇太后徽号册宝,奉册宝于龙亭。上礼服乘舆,由圆明园至绮春园大宫门,降舆。皇太后礼服御迎晖殿升座。

清人绘 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贴落
绢本设色
纵二一九厘米 横二八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生母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庆典时的盛况。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于慈宁宫为母亲庆贺八旬寿辰。画中殿内崇庆皇太后着礼服端坐宝座之上享受筵宴,乾隆皇帝侧坐陪奉,东西次间所绘者为乾隆皇帝的妃嫔与亲王福晋,均身着礼服或坐或站立在两侧。画中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清代后妃们着礼服时的场景。
从这段记载来看,皇后在大婚典礼当日行册立礼、参与祭祀活动的时候,以及皇太后接受徽号册宝时,都要身穿礼服(朝服)。而像这样的典礼服饰穿着情况的记载,在《钦定大清会典》与《国朝宫史》里皆频频出现;而且在众多关于清代宫廷典礼仪式的宫廷绘画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后妃、命妇们参与庆典活动时身着礼服(朝服)的样子。
朝裙在清代繁琐华丽的众多礼服中可谓低调,但其因应样式以及颜色、纹样的变换,体现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和复杂严谨的仪式流程的初衷依然未变。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8-03-15 13:08:00 +0800 CST  

楼主:公疼旧衣

字数:4593

发表时间:2018-03-15 21: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2 21:09:06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