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逝的罗衣:正在消失的服饰

刚刚逝去的这一百多年,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转型一—真正的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随之带来的是,那些与农业文明风雨同舟,与刀耕火种相伴的,原始的、素朴的、结实的、笨拙的、粗糙的、手工的、费时的,同时传递着深情厚谊的服饰的自然消亡与流失。是要顺其自然地让这些服饰成为农业文明的殉葬品、工业文明的牺牲品、未来世界的嘲笑品,还是让它们在后人心目中有些“真切”的活的记忆?
作为文明的衍生物,服饰就有相应的表现。农业文明的以手工为主的服饰虽然在形制上没有工业文明服饰的多姿多彩、花里胡哨,但它所蕴集的“千层底”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亲情、爱情、友情,对今天看来恶劣生存环境的正视、思考、适应,对浩博的大自然、不可知命运飘渺的神灵的敬畏,对新生生命的百般呵护,对长者的祝福与祈祷,对美好、祥和生活的期盼等等,都是现代金碧辉煌的商城中玻璃橱窗里,那些面无血色的、冷冰冰的,主要以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其好坏的华美服装所没有的。
为此,尽我自己的所能,在自己的记忆中,在他人的记忆中去搜寻这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亡的服饰,从而给过去这一百年的历史做一个小小的注脚,给历史的细枝末节做一个记号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而每天人们都得裹覆自己裸体的衣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作者: 岳永逸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19 21:48:00 +0800 CST  
苏公笠
鞠 躬尽瘁的诸葛亮走了以后,川西坝子的男男女女从此在头上缠上了白布帕子,目的是悼念在锦官城外与松柏为伴的这位智者、公仆。同样,因为以文、诗、词、书、画及烹饪闻名、风流倜傥的东坡居士曾贬官惠州,在现在的惠州、梅州、潮州及赣南地区,偶尔还能看见客家妇女头上戴的称之为苏公笠的帽子。
苏公笠是一种凉帽。它是用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周围用布条或绸帛或五纱罗布缝住,所用布条有疏纹可通风。帽子戴在头上时,在露出的发髻上用毛锸或竹片横插,从而使帽子稳定,人面也就被垂下的“面纱”遮住。
据说这是起源于东坡疼爱小妾王朝云的风流之举。
传说苏东坡被贬官惠州后,常常携爱妾王朝云莅临花园,日日与芬芳的鲜花为伴。为了使自己心爱的女人鲜嫩的肌肤不遭受南国烈日的暴晒和夏日浊气的侵蚀,多才的子瞻就为爱妾特制了中开一孔的竹笠。中开一孔是为了使王朝云向上的发髻在戴上帽子时没有阻碍。苏公笠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
民间关于王朝云的传说没有更多,但一直生活在孤独中放荡不羁的才子苏东坡是绝对怜香惜玉的,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已经把他对结发妻子王弗的哀思表达得回肠荡气。早逝的王弗有福,来做小妾的王朝云也同样的有福,喜爱苏公笠的女人们,但愿也有福。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19 21:56:00 +0800 CST  
白缠头
气 候温和,少有寒风的川西坝子的人为何头缠白帕子?民间的百姓到今天还是认为这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关。与今天很多“腐败分子”不同,位及人臣的诸葛亮临死时也就“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为此,在诸葛丞相死了之后,眼睛雪亮的老百姓们心甘情愿地为两袖清风的诸葛亮披麻戴孝。由于一米多长的白布三年拖在身后劳作很不方便,渐渐地人们就把这孝布缠在了头上,其方式也渐渐有了“顶羊肉”、“卷盘盘”、“缠三转”等不同。同时因为白色的缠头帕脏的较快,在川北的山区与陕西汉中接壤的广元等地,就有了黑色的头帕,并且质地也有了丝帕和粗布料、洋布料的不同,但多数都是中老年妇女缠饰,男性则甚少。在川北,这种农村中老年妇女缠黑色头帕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在二三十年代出生妇女的减少而渐渐消逝。
缠头的白帕子不光表达了对诸葛武侯的怀念之情,白帕子在善于信手拈来就地取材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多种功能:抽烟的人常将烟杆插在白帕内;妇女也常将针头棉线之类的卷在帕内;出门时,如果没带包,白帕子还可以用来包东西;干活时,人们可以用它做护腰等等。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用处,在红白喜事时,它度也是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19 22:04:00 +0800 CST  
霞帔
霞帔在宋代以来,一直就是朝廷命妇的礼服,随品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云“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帔就是这种形式。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苏,是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纹样图案,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唯独武官的母、妻不用兽纹而用鸟纹。
凤冠霞帔是今天人们很熟悉的一个词汇,但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这些实物,可能将来的老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释这个词了。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19 22:16:00 +0800 CST  
国人戴毡帽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了。在《儒林外史》的开篇中,吴敬梓就给那位一度与范进一样可怜的老童生周进戴上了一顶毡帽。毡帽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总是破落的苦命。鲁迅不但让他那爱大于恨的阿Q头上加了一顶这样的东西,也给他许多美好的回忆的少年闰土和给他带来过无尽感伤的老年闰土头上带上了这东西。
在毡帽很流行的时候,其颜色大多是黑色,所以乌毡帽也就成了毡帽的代名词。乌毡帽是尖顶、圆边,前沿摊成簸箕形。它是用低档羊毛反复锤炼,制成毛毡,再上浆、洗练、染色后套在模型上制成能拉开象“长油豆腐”那样的帽坯,再经造型,成为尖顶圆边的乌毡帽。农民买来后,一般都是自己再折成簸箕形,使雨水能从帽子的前沿流下,同时还可以在帽子上边放香烟和票据等东西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0 19:33:00 +0800 CST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0 19:33:00 +0800 CST  
老风帽
与 城市人崇尚形美或意义不同,农村人的衣帽在传统氛围还很浓,即农业文明还占主导地位时,与农村人一样的朴实、明确、实用。但这些一般都会被城里人或自认为高雅的人斥之为“老土”或者“乡巴佬”。中原地区八十年代还能见到的老风帽就属于这种服饰。
因为兜头盖脸,密实暖和,老风帽又叫老兜帽。这种帽子并非近代才有的产物,它作为典型的农业服饰,也是农业文明延续的标志。在宋代,有名的诗人范成大就曾徐徐吟道:“雨中风帽笑归迟
老风帽由帽头、帽尾、帽耳巴和帽带四部分组成。帽头和帽尾用一块大布做成,两块小布做成两边的帽耳巴,耳巴缀以帽带儿,便于束缚,中间都套上棉花,长而且宽的帽尾披在肩后,护住脖子两边的帽带儿交叉一系就盖住了大半个脸,上边的帽头又遮住了上半个额头。头顶上留有核桃大的一个窟窿,女人戴上后露出些头发,男人因另外加有帽垫儿,所以露出的就是一个大枣般的疙瘩。帽垫儿街上有售,硬盔,外束黑色头巾,上缀一个用布裹实的硬疙瘩,年轻人戴的是红色,老年人戴的是黑色。男人们戴风帽时,先戴上硬质的帽垫儿,再裏以软胎儿风帽,帽带儿一系,或红或黑的疙瘩就钻出帽顶,高踞头上。男女有别,女性的风帽就仅有风帽,没有帽垫儿,而且帽尾巴短。
很难以说这种风帽戴上后能增加人的美丽、气质或者雅俊,但却因为它的实用性,在中原地区,文革时都还有不少人戴,在改革开放后才渐趋消失。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0 19:41:00 +0800 CST  
火车头帽又叫雷锋帽,这曾经是代表一个时代精髓的帽子。
火车头帽最初是部队军人们冬天戴的一种麻绒帽,属于军队制服。在它产生后不久,确切地说从五十年代开始,便迅速地在全国各行各业中盛行开来。火车头帽是机制帽,一般是黑色、蓝色或者绿色,硬质帽盔,麻绒耳巴,耳巴上缀有宽宽的带子,以便从下颌处束缚。在寒冷的冬天,这种帽子一戴上,就可以遮住大半个脸和耳朵额头。就象万金油可以医治不同的病,万能钥匙可以开不同的锁,由于它的造型比老风帽等帽子要好看得多,火车头帽子可以适应不同的脸型,长脸戴之显得俊俏、挺拔,方脸戴之显得端庄、严肃,圆脸戴之则现憨厚、和蔼,所以在那时基本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男人世界中,火车头帽子曾有着经久的魅力。
由于帽子中夹有的棉絮和麻绒耳巴使帽子的清洗不是十分方便,农民在冬天戴的时候就常常做一个帽衬,缝在里面。冬天
一过,就把帽衬取下来,只洗帽衬,而把火车头帽子本体晒透,用纸或布包起来搁放。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0 19:49:00 +0800 CST  
蓑衣
很 久以前,蓑衣就是人们雨天出行必备之物。由生长在少有尘土的岩石或生长在贫瘠峭壁上的淡绿色线形蓑草编织而成的蓑衣,一般呈草绿色,而用棕编织成的蓑衣则成棕褐色;前者稍微有些蓬松,后者则较瓷实。
在中原地区,蓑衣则是由高粱叶子“勒”成的。高粱在中原俗称“秫秫”。制作蓑衣的秫秫裤儿必须干燥。秫秫裤儿是秫秫快成熟时,在太阳初出,秫秫叶子潮湿柔韧的时候,农民匆匆地钻进地里,在秫秫底部的第三四节处,猛力提秫秫叶,秫秫叶所带下来的秫秫杄上的皮就是“秫秫裤儿”。编蓑衣时,地上攒一个矮矮的木撅,栓上细密的麻线做经线,把干透的秫秫裤儿三个一把、四个簇地压在上面,每压一把,手中的纬线便死死地绕上一匝。
一把一 把地续,一圈一圈地绕,很快一搭蓑衣就勒成了。四搭五搭之后,蓑衣就可以上身了。
当人在雨天披上蓑衣时,雨水就自然地顺着蓑衣表层滑下,不会浸人蓑衣的里层。这样,在稍微有些寒意的雨天,蓑衣不但防雨,还有御寒的功效。在江南,人们一直相信穿蓑衣能辟邪。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当放牛娃时就穿过蓑衣,宋高宗赵构也是因为在金兵的追击过程中穿蓑衣,装作放牛的而侥幸躲过金兵的追捕。无论是乞丐出身,还是逃跑,朱元璋和赵构两人都当上了皇帝。因为皇帝是天子— 天的儿子,所以皇帝也就成了人间至高无上的神。
那么他曾经穿用过的衣物也就因他而具有了神奇的法力,一般的小鬼见了也就退避三舍了。这就是民间的逻辑,依照这种逻辑,蓑衣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也就有了神性并成为珍爱之物
除了植物的自然芬芳,纯天然制品的蓑衣没有其他任何异味。可是,自从雨衣、雨披等塑料制品相继问世以来,蓑衣因其略微有些笨拙”的身材,渐渐地为人们忘却,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0 20:16:00 +0800 CST  
草绿色军装
草 绿色军装,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身军装就曾经使在军阀战争中游刃有余的蒋介石头痛不已,以至于他一度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同样是这身服装,在六七十年代风行于社会上所有的阶层、行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学生、中学生、军人。都以穿这身服装而自豪。军装在那个年代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主。
现在,这身曾经记载着历史荣光与辉煌的服装,这身曾经使大众跟从、一个民族没有性别的服装随着改革开放,像钱塘江潮水退潮一样迅速地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军队的服装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在城市的大街巷,在广阔的乡村,我们很少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们身着这身服装了。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1 20:00:00 +0800 CST  
套裤
套 裤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农村妇女们冬天穿的衣物,它是因北方冬天的严寒而产生的种实用性很强的服饰。
因套裤主要是防寒的,所以一般都是棉的。虽然叫裤子,但套裤又不是完整的裤子,穿的时候,它套在其他裤子的外面,所以叫套裤。套裤仅有两个裤腿,没有普通裤子的上半段,一般裤子的上半段在套裤这里就被几条带子所代替。但与后来很时髦的从西方传进来的背带裤不一样,穿套裤的时候,把两条裤腿套在裤子外面,将带子系在裤腰带上,然后再扎好裤脚的裤脚带。裤腿上端的带子固定裤腿,下端的裤脚带是为了凉风不从脚下面灌上去,从而尽可能地使老人少动、血液循环较缓的腿部不觉寒冷。
套裤主要是帮助老年妇女过冬的裤子,因此在套裤还盛行的时候,它并不是所有妇女的必备之物,年轻女性穿套裤是很少的,当然这与年轻的女性需要多的活动不无关系。那时,普通的套裤因为穿在外面,所以很少有用粗布的,多数都是用洋布做,也有用洋缎子的,但很少。套裤的颜色以青色最为常见。虽然套裤没有上半段,但因为面料比较考究,所以它的造价与棉裤差不多。
解放前,在因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而在全国很有名的定县,
当地 的老年妇女不但穿套裤,还有穿套袄的。套袄比里面的棉袄要肥大、宽松得多。一般的套祆都是大襟,用洋布做,青色最多,蓝色次之
在寒冷的北方,不论是套裤还是套袄都是很让人感动、留恋的衣服。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下,它真切地寄托着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和体贴,让老人在寒冷的冬天心里、身体都春意融融。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1 20:08:00 +0800 CST  
笼裤
现代的渔民一般都穿雨衣、水鞋等防水的衣物了,但在这些东西能被大面积使用之前,沿海的渔民,尤其是舟山群岛一带的渔民,下海捕鱼时经常穿的是土布做成的笼裤。
笼裤是单裤,厚并且耐穿。与渔民的生活相符,笼裤的腰宽松并左右开叉,前腰褶皱成纹。在裤腰的开叉处缝有四条带子,便于穿时束缚,十分的方便。有的叉口两旁还饰有“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图案。与当今盛行的紧身的牛仔裤不同,笼裤的裤裆非常宽松,双腿下蹲、上抬都没有任何障碍。笼裤的裤管是直的,裤脚大在海上作业时就把裤脚束紧。笼裤的颜色一般是深蓝色或者玄青色,少数的也成酱黄色。
因为笼裤对渔民是如此的重要,在舟山的渔村流传下一条规矩。
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丈夫做一身合适的笼裤。但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当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纺线机、织布机被当做古董一样舍弃后、也就很少有人再做笼裤了。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1 20:20:00 +0800 CST  
木拖鞋
从李白一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与一句宋诗“应怜屐齿苍苔”,就知道在我国,很久以前就有木屐了。直至清朝,木屐还照样地盛行。贾宝玉就常常穿木屐。通常是在下雨雪时当套鞋用,即将它套在所穿鞋子的外边,以防把所穿的鞋子打湿了。为了穿得长久,木屐一般都用质地坚硬的木头做成。
但曾几何时,木屐似乎成了日本人的专利和日本文明的象征。其实不用追溯到遥远的宋朝,就在几十年前,无论是江南的宁波,还是中原的乡下,木屐还在广阔的中华大地此起彼伏地“哒拖哒—哒”作响
木屐在中华大地上最持久的样式就是木拖鞋了。木拖鞋应该是勤劳节俭的中国人最经济的一种服饰,它就象李商隐笔下春蚕和蜡烛,木拖鞋真正为人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从乡间老者的嘴中不时还冒出这样的话:“木拖,三年好拖,拖了三年还可生火”。木拖鞋一般是以一到三厘米厚的硬木板做底,木板一般用松木或者质硬的杂木制作。在似脚的硬木板上系上带子,要么是绳带,要么是帆布带子,要么是橡胶带子等等。这样的拖鞋基本上是只能在夏日穿着的。那时,还有人在木拖鞋的鞋底钉上鞋钉,可想而知,那声音走起来就更响了,尤其是在石板路上。于是,中原人又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呱嗒板儿。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也越来越忙碌的今天,木拖鞋就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吧嗒—吧嗒”的声响中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1 20:34:00 +0800 CST  
在 布伞、洋伞还没有普遍盛行的时候,中国人使用的伞主要就是油纸伞。那时在广漠的客家地区,油纸伞、包袱和要出门的我一-样重要。因此,在一个客家男子出门办事或者是走亲访友时,家人或者邻居长辈都常爱说一句玩笑话,叫他带好“包袱、雨伞和我”。
其实,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一般都还见过这种东西。那时,油纸伞是一家人的心爱之物,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在雨天出门做客时,才会很小心在意地带着它。或者与油纸伞偏重有关,小孩子一般是没有资格在雨天用它的。油纸伞多数是用竹做支架,用沙纸蒙顶,再用桐油漆之,油纸伞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因为油纸伞的伞蓬一般较大,又是竹架,其伞柄也就是长柄了,并且伞柄不能象今天的折叠伞那样收缩。在雨后初晴的日子,人们尤其是那些年老的人常常用油纸伞做杵路的拐杖。与农村不样,城市人用的油纸伞要小巧、精致些。在二三十年代,城市的姑娘同样喜欢把油纸伞作为自己出行的装饰品。
虽然是纸做的,但油纸伞有着现代的很多雨伞所不可比拟的优点。雨天撑着现在那些精巧的雨伞,不但雨水会经过伞蓬飘下来,就是一个人撑着也捉肘见襟、顾此失彼。可在一把油纸伞下伫立两个人也是绰绰有余的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2 20:29:00 +0800 CST  
云肩
这 同样是差不多快被现代年轻女性忘记的东西。云肩主要是披在妇女肩上的装饰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元朝仪卫及舞女穿的一种服饰,一般多披在肩上。
《 元史服 舆服志一》有记载:“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绿,黄罗五色,嵌金为之。”到明朝时,一般妇女已经无法抵制这种实在能增加女性美的服饰,云肩因此也就成为一般妇女礼服上的装饰了。清朝,云肩的地位已经提高,汉族妇女会在新婚这种盛大的典礼时及其重要时节才穿着云肩,日常生活中没有妇女优雅地披着云肩下田劳动。直至光绪年间,因为江南妇女多低髻垂肩,为了不使发油等油腻沾染衣服,江南的妇女们才较多地使用云肩作为装饰物。
云肩有大小之别,不论大小,上面都常常绣有图案,或华美的花朵、或民间戏曲中大家熟知的人物、或神仙宗教人物等等,其四围所缀的颜色各异的丝穗更增添其飘逸之韵。或者是由于它始终是中上层妇女在重要场合才穿戴的衣饰,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它没有能够迅速地普及开来。而当洁白的婚纱所向披靡时,云肩也就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情调与雅致,出现在一些中年妇女的肩头了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2 20:58:00 +0800 CST  
肚兜
西方文化的浪潮已经快两个世纪了。但在我国乡村,很多人还是更熟悉抟土造人的女娲一中国人心目中的始祖。按照传说,兜肚可能是唯一一种与女娲有牵连的衣物.可以驱邪免灾,保佑人吉祥。正因此,曾经是人们必须穿戴的兜肚,在乡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有的人从生到死都一直穿着兜肚
兜肚,又叫肚兜或暖肚,是挂束在胸间的紧身小衣,具有暖胃护胸的功能。常见的肚兜有菱形和四方形两种。菱形肚兜上角钉布条,攀在脖子上,下角护下部,左右角钉布条,系在后腰上。与昔日人们穿的很多小衣物一样,肚兜同样是女性一展其女红本领的小块天地。细心的女性们会在肚兜上绣各种花草,有的绣蛇蜘蛛等五毒,以求免灾、如意、吉祥。四方形肚兜多是粗布印花,儿童通常穿在外边。它的上端在脖下,下边到肚脐以上,左右到胳肢窝。因为是小孩穿,前边肚脐上开有很大的布袋,袋口四周用红布条缝作修饰。这样,不但使小孩装、取东西都很方便,也可避免很快地弄脏衣服。四方形的肚兜身后还常搭下布穗子,十分美观。
在相当长的时期,在关中人迎娶新娘的花轿前,充作护轿符兼充当嫁妆幌子的就是一对高挑起的花肚兜,其中绣有大蛤蟆的肚兜是新娘的“开路神”。另外,关中人过毒气甚重的端午节时,娘家
给女儿送的最有代表性的礼物就是手绣蛤蟆纹的花肚兜。
肚兜就 这样在传统生活氛围很浓的时代和区域中为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它象征着对新娘及其家人的幸福和平安的祝福。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3 20:14:00 +0800 CST  
长命缕
银 项圈、长命锁和百家衣都是医疗条件不是很好的岁月或者偏僻之地,父母们为他们的孺子们编织的“护身服”,祈求神灵在冥冥之中能保佑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缕也是类似之物,但它是在特定的时节为孩子穿戴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舟、在自己的家门口插艾蒿、悬符等都是端午节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大人们祈求通过这些方式使在虚空中漂浮的,日将活跃的五毒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灾难。心细如发的父母们在这特别的日子不会忽略抵抗力比他们脆弱得多的小儿女,因此就有了长命缕。长命缕在河北天津等地尤为普遍、盛行。
长命缕,又叫百岁索、续命缕,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服饰,就是红黄绿蓝橙等不同颜色的丝线做成的彩带。在端午节这天,就将它系在孩子的手臂、足腕或者是颈、背部。光绪十二年的《钜鹿县志》记载,在钜鹿县端午节时,就“以彩线系小儿足,日‘长命缕’。”民国二十五年的《南宫县志》云:“以五彩丝系儿臂,曰‘长命缕’。一曰‘百岁索”。在赞皇县,端午节时,“童子就以五色线系背,谓之‘百索’,即‘长命缕’是也”。在天津,长命缕更有特色,不但小孩系之,连在那个岁月几乎与小孩同样脆弱的闺人亦用之。
五彩的丝线今天四处都是,但已经不见长命缕了。“长命”续命”、“百岁”等用语都表现了人们对生存境遇的思考和应对之策。正是这些在今天看来很宿命的、迷信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祖辈的生活,给了他们勇气信心和精神上的慰藉。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3 20:27:00 +0800 CST  
裹肚子
她果说肚兜是小孩和女性的专利造物主也同样公正地对待了男人。裹肚子就是类似的专门属于男人的东西,这就是俗话说的“男裹肚,女兜兜”。裹肚子又叫围肚子,它曾经在陇东一带很是盛行,是当地男人们专用的宽约四寸的护身腰带。裏肚子的长一般与穿者腰围大小差不多,在二尺左右。其两端连缀的细丝绳特别长,可以在穿者的腰围绕三匝,使裹肚子牢系腰间,既提精神,又束腰,还美观。裹肚子用多层布缝制,并分隔成几个口袋,方便男人存放钱物等随身携带的物品,就相当于现在都市时髦青年们喜欢挎在腰件的腰包
在陇东地区,裹肚子一般都是女性送给男人的赠物。因此,裹肚子的表面一般做工精美,多绣有“并蒂莲开”、“鸳鸯戏水”或是“云霞绕日”等表示两情相悦的图案
一个好的裹肚子就像一个好的兜肚一样,天然就是一幅精美的手工艺品。
裹肚子作为传情达意的信物,很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心理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含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丝”即“思”,裹肚子长长的丝带蕴含着千般柔情、万种蜜意,用这长丝绳挽成的结远远胜过现在都市中星罗棋布的礼品店中贩卖的同心结,而缠腰裹肚就像是恩爱的人儿在一起相偎相依
当然,也有老人和小孩穿的裹肚子,但那些裏肚子就要相对简洁多了。有的裹肚子上绣五毒等动物以示消灾辟邪之意,无论那种裹肚子都表达了一个人对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另一个人美好的祝福。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3 20:43:00 +0800 CST  
荷包
与 香袋是人们做给小孩的辟邪之物不同,荷包一般是春情萌动的少女送给情郎的定情之物,是男子用来装钱和零碎什物的随身小包,正如民歌所唱“妹妹绣荷包,挂在郎的腰”。因为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之所系,所以美丽的姑娘们会花足够多的时间来精细地绣那小小的荷包,恨不得把一颗心全都一瓣瓣地铺撒在小小的荷包上。就象《诗经》中“关关之雎,在河之洲”这种比兴手法一样,送给情郎的荷包上一般都绣有“瓜瓞绵绵”、“凤凰牡丹”、“莲花童子”、“鱼变娃”、“如意”等等吉祥的纹饰,以此来或直白或委婉地表达相思、爱慕,愿意以心相许并白头偕老等愿望
当然有的荷包上的图案是十分复杂的,不少都宣扬的是老百姓所认同的统治者的伦理道德。在陕西群众艺术馆现藏有一个绣有《火焰驹》中的“卖水”一折的荷包。故事讲述的是北宋时,李寿家因被人诬陷而被抄了家,李寿也因此而下狱。李寿的次子李彦昌遂投奔岳父黄璋求助。黄璋见李家被抄,不认这门婚事,李彦昌就流落街头,靠卖水为生。李彦昌的未婚妻黄桂英可怜他的处境,就在自家的花园中,偷偷地赠给他金银。黄璋知道后,大怒,杀死了女儿的丫鬟梅英,并嫁祸给了李彦昌,李彦昌被判处死刑。行刑时,黄桂英到刑场哭祭李彦昌。就在这时,李彦昌的兄长李彦荣领兵返朝,劫了刑场,全家人得以团圆。另外,象二十四孝图中的“卧冰求鱼”等故事也都是荷包等饰物上经常刺绣的故事。
当真真假假的各种皮夹子肆无忌惮的横行在男女之间时,荷包也就装着情哥哥和情妹妹的心躲进了很小很小的角落。



楼主 兰l234  发布于 2018-08-24 19:27:00 +0800 CST  

楼主:兰l234

字数:8884

发表时间:2018-08-20 05:4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12 23:33:23 +0800 CST

评论数:3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