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焕平研究文章:梁克家八世祖范公身份初探

梁克家八世祖范公身份初探
梁克家八世祖范公,是充满谜团一样的神秘人物,梁克家修谱时断自范公,理由是重始迁祖也。
奇怪的是,当事人不知道的事,别人知道。《福建南安象云谱》是明崇祯年间梁朝挺花50年时间修成的,是目前福建、台湾、广东和浙南地区家谱的祖谱。这部家谱不仅有梁克家先世范公的世系,而且范公是南安梁氏的旁支,两支梁氏堂号都一样,都是梅镜堂,更为奇怪的是该谱还有梁克家的履历和一些其他有关梁克家的材料。根据近期浙江苍南梁奕川老师公开的《清咸丰十年温州平阳县仪山八岱、三垟、蒲门乾溪岚安定郡梁氏宗谱》中《梁氏系谱原序》一文记载:“自遐十三世孙曰选,为南安令,因居焉,子孙又为泉州南安人;次曰逸,闽县令,移官於莆,居於莆之下梁,次子范,讳福,析居於惠安之黄淡村。范三子济,济子政,始卜居郡城之行春门外,遂为晉江梁氏。……自文靖六世祖政葬母朱氏於晉江鸾歌里袈裟塔之原,而六世祖亦葬其域,故文靖公之先世,皆葬鸾歌里,而世居皆在州治之东郭也。”从上文中可知,南安梁氏是东平丞相梁选后代,唐末从河南固始迁来。晋江梁氏是闽县令梁逸后代,梁逸和梁选是亲兄弟关系,但不知从何处迁来?梁逸的次子梁范,讳福,就是晋江梁氏梁克家的八世祖。世系如下:1遐-2庚-3祖-4琨-5德-6闽-7秩-8仕饶-9璞-10玄策-11诞-12超-13逸(闽县令)-14范公-15济-16政-17文有-18格-19熙嘏-20汉光-21克家。
这样子梁克家是闽县令的后代。这个谱系被梅镜堂梁克家嫡系后裔完全接受。福建永春梁天成宗长修谱时,就采信了这个谱系,突破了长期以来梅镜堂谱系断头谱的局面。但诗山梁克家的嫡系后裔修谱时仍不采信,一仍其旧。
但《梁氏系谱原序》一文最后又说:“初晉宁康安固令始作宗谱,然其载先世多讹谬不合。又自安固以后,谱不知续於何世?凡十七世至宿而谱亡,自宿至五郎,又不知凡几世?闽县令以来始可考者焉。因效欧文忠公谱法,作梁氏谱图云。”
宿至五郎之间不知是几世,被《台湾桃源梁氏族谱》补起来了。《按谱旧本安定梁氏避寓吳越乘序》,也就是邳州梁隆讲宗兄命名的《隋唐五代梁氏族谱序》云:“超生三子,选、逸、儒。选,讳護,字阳夫,知武荣州,福州人(注:祖籍固始,东平人,此处福州人错),东平丞相为南安令,李炳之婿,暨李氏夫人,乃李肃之妹(注:《八闽通志》曰,梁公頀,字汤夫,李邴之婿,南安人)。选子除,字子卿,娶邱氏,其闽越作贻燕祖。除生文仲、文臻。仲居象山。乃臻生功庭(梁守谦墓志铭载,其父就是庭,祖父是希倩),庭生三子,宿、宏、宗。宿,字文华生福礼、福范。范,字守谦为十常侍宦,乃唐宪宗之世。礼为榜眼,白笔陈同科。宏,字文幕生福祿,号递。幕、范徙居惠安黄淡村。递子:任、儆、享、文。儆又曰京,字冀忽,为十常侍宦令,乃唐宪穆之世,出嗣范,生形、娇姑。少子曰文,仕番禺知县,生三子,添财、添寿、添丁,父子一家,黄巢时而亡。儆生娇姑,其赘入高伋高氏者,生有:颀、震、季昌、季盛(注:按照中国伯仲叔季的传统,震和季昌之间应该还有一子,如果颀公是五郎的话,可能娇姑有六子,依次为:伯震、仲巽、叔艮、季昌、季颀、季盛。这和武夷山梁氏梁肇生六子:遥、还、逾、迈、遘、逊,又高度一致了)。颀承形之后,震承文之后也。季昌、季盛,乃高伋之子。颀,号范,字天福,谥五郎,至唐僖宗李克用擒黄巢时也,为唐宣德府君,娶黄氏十四娘,生三子,溥、济、浓。至府君而亡,黄氏、济母子徙居顺德。溥、浓分为上梁、下梁。其先唐祖选族谱牒因散,世系不明,今考实可续之。”该序就是晋遐公十六世孙孟涓公序,被梁光荣教授称为梁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
根据阳江梁运和宗长考证,此序撰者孟涓,系伪托。以时间推断,克家先祖政公,系康伯59世,而涓公系康伯52世,灏公系康伯57世。涓公是五世同堂,见灏公。而到晉江的政公是康伯59世,此时涓公怎么会知道晉江梁氏是三范同墓呢?政公未出世,而涓公已薨,怎知死后的晉江梁氏情况?所以推断,本篇序文可能是桃源谱的修撰者孟坚公作序,在以后不断传抄过程中可能误写到孟涓了。我十分赞同梁运和宗长的观点。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很容易得到梁克家先世的世系如下:13选-14除-15文臻-16庭-17宿-18福范-19儆-20形(立)-21颀(立)-22济-23政-24文有-25格-26熙嘏-27汉光-28克家。这个21颀公,号范公,字天福,谥五郎,才是梁克家真正的八世祖范公。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我认为大宦官梁守谦可能不是梁福范,而是梁儆,二代宦官梁承敏不是梁儆,而是梁形。如果这样,立子的程序才会对。

由于祖上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大宦官梁守谦,梁克家羞于承认自己是宦官后代,所以他在修谱时,断自范公,也就是颀公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中国古代经常标榜自己是官宦之家,也就是祖先是宦官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相反还是一件荣耀的事。梁克家时代是不会避讳这个事的,但他修谱确实断自范公,确有隐情。
这就涉及晚唐历史上一件重大案件——孟日红事件: 梁宦公,号福范,字守谦,侄梁儆为嗣男。唐宪宗晉升神策军中尉,凡梁家子孙娶亲暖寿纳福,高掛彩灯显贵彩荣。梁儆公,号梁京,字冀忽,妣赖氏。唐宣宗时晉封为相,直至懿宗、僖宗,因女婿高伋之前妻孟日红事反,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事件是这样的,梁儆公长女梁娇婚配高伋,不知其已有妻室,待其妻孟日红寻至,方才大悟。因仆女梅香施下拙计,欲将孟女加害投於井中,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刹那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孟女始醒,返阳后擂鼓告衙。梁儆公被判死罪,长女梁娇哀告求情,愿削发进入空门以赎父罪,按察使为其孝心所感,死罪可免,但罢相撤职,贬为庶民。梁娇生四子:颀、震、季昌、季盛。颀承形嗣,震承添财嗣。季昌、季盛承高氏。孟日红事件绝非小说家言,案中真相值得深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本事件中梁儆公特别像高安的梁彦昭的身份。
以上带出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高伋,他原本梁家家奴,由于聪明伶俐,梁儆公就把他招为上门女婿。高伋的儿子高季昌就是后来建立荆南国(又称南平国)的开国皇帝。高季兴(858-929),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人。由于梁震公是他的亲兄弟,所以他在长安中进士后,没有为朱温效力,来到荆南国为高季昌和其子高从诲服务。史籍记载,梁震中进士不愿为朱梁政权效力,回四川老家途中,被高季兴截留,要他做丞相,但他开始不愿为荆南国效力,但又摆脱不了高季兴的控制,只好答应以白衣的身份为荆南国效力。于是历史上称梁震为“白衣丞相”。事实上,这是误解。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梁震既然和高季兴是亲兄弟,为荆南效力有什么名份是不重要的,关键是愿不愿意出力?历史给出了答案,梁震不仅是高季兴的高参,也为第二代国君高从诲竭尽所能,同时退休之前安排自己得意门生孙光宪继续辅佐高从诲。如果梁震不是诚心诚意来为荆南服务,那他中进士后为什么不直接从长安回四川老家,偏偏是“上扬州绕湾头,倒孤十八里”来到荆州自投罗网呢?
还有一种可能,范公就是震公。根据高安锦溪梁斌宗长提供的材料,梁彦昭之子梁震,字子范,号公仪。由于历史时间过长,谱牒传抄过程中误记,梁克家的八世祖就是梁震这一重大历史事实被湮灭,致使后世搞不清了梁震就是范公这一事实。如果范公就是震公,那么梁娇生三子,震、昌、盛。这和高安锦溪祖上震公三兄弟是:震、巽、艮,是一致的。这里提醒宗亲注意,随着大宋政权的崛起,荆南国短命政权的垮台,中国进入新的大一统时期。作为皇族高氏后裔只有改姓一途,别无他法。如果改姓,改为梁氏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不仅改姓,先祖的名讳都进行了修改,例如季昌改为巽,季盛改为艮,并通过谱牒而流传下来。
梁克家之所以隐瞒自己的范公身世,就是血统的原因。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世,他在中状元后,一个风水的故事也流传开来。故事是这样的: 迨我艺祖范公者,居於泉之惠安麓,与胡长者别院为邻。时长者欲择地葬亲,出一难言与勘舆师云:“必状元宰相地,方来回信,二者得一不用也。”师选择一、二年,寻至惠之文笔山下一穴,究心细勘曰:“此真状元宰相地矣。”再就穴场精详体认,不觉神疲假寐,忽闻福神喝曰:“此状元宰相梁地也。”顿醒起,以“梁”为“良”字,遂奔报长者。适长者在别院燕贵客,令仆从引到榖庄上安宿,明日会晤。欲行间,天降大雨,沟渠水涨,艰於步趋。我祖延师抵家,蔬食安顿。家乏嘉肴,无可佐酒,乃杀守卵之鹅,取以供师尽欢。欲睡,访问姓氏,答曰:“贱姓梁。”师始悟“良”为“梁”字。此地属梁无疑。初心亦有怪长者怠慢之意,越早,公与十班求地,十班欲入县纳租,忙迫之际,师口诵四句与十班曰:“文笔山头有一窝,送与梁公葬梁婆。日后子孙若争执,是我曾收一隻鹅。”后葬范公,八世而生文靖,果状元宰相,封郑国公,诰封三代,一时簪笏多人。
以上有关梁克家八世祖范公身份的探讨是初步的,还不成熟,请各位宗亲指正。(2015-11-20梁焕平)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3 15:45:00 +0800 CST  
继续讨论!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07:34:00 +0800 CST  
梁运和宗长的论证就有点不明白了,他是以修谱为职业的,难道他不知道在同一支派世系当中,如果不是嫡传的相差十代以上者都有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并且为数很多很多。例如本族《北宿梁氏族谱》中,老夫是康公91世、始祖积盛公21世孙,族人当中傍系的梁开琏与老夫是小学同学,他是康公85世、始祖积盛公15世孙。由此可见,撰写《隋唐五代族谱序》的康伯52世、晋遐公十六世孙涓公与康伯59世、晋遐公二十三世孙进士政公如果不是直系的,完全有可能是同一时代人。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09:23:00 +0800 CST  
2013年秋季梁氏文化研究会资料之十二<?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孟坚序》考
广东阳江梁运和
梁梅泉宗兄(QQ:梅花岛主):
你好!关于“孟坚序”考,(该序文详见梁焕平编的《忠孝堂集》一书中的孟涓《隋唐五代族谱序》被校为伪作一事)详细答复如下:
一,历史上确有梁孟坚其人,这点很重要,是前提条件,没有此人,一切免谈。在《忠孝堂集》一书中最少有四篇文章讲到他。现在,在福建他有超过万人以上的后裔。
二,孟坚的世系简述是:37世遐公——44世毗公,毗公生八子(又作生七子),其长子45世玄侃——59世政公——66世孟坚;又毗公最小的儿子45世玄粟(又作肃)——53世孟涓,孟涓后裔没有政公,详见梁焕平提供的第四版《忠孝堂集》185页至202页。这里政公的出现起决定性作用,最新的《忠孝堂集》第二篇《隋唐五代族谱序》有“政有疑祖坟”一句和“政求徙坟黄淡村”一句。这就是说能写到59世政公的只能是政公的后人,因此只能是66世孟坚,而不可能是53世孟涓。况且孟涓公与政公在45世“玄”字辈已分支了7代,其后裔已隔很远很远了,可以讲已不同支脉了。而遐公——毗公——玄侃公——政公——孟坚公则为同一支脉。当然也存在有可能孟涓因修谱而写别支脉的,但从本序文分析没有此事,53世孟涓也不可能写到59世政公。
三,哪为什么会是孟坚而不是政公的其他后裔所作呢?因为原《隋唐五代族谱序》是说孟涓所作,这就提供了孟涓与孟坚是因略近同音(有的地方语是同音)或谐音而极有可能因口头传错或其他原因而书写错了的情况,故断定《隋唐五代族谱序》是孟坚所作,而不是孟涓或政公的其他后裔所作。同样道理第一篇的《隋唐五代族谱序》也是孟坚所作。
综上三点,《忠孝堂集》两篇《隋唐五代族谱序》是孟坚所写,而不是孟涓所写。
如有不对,请多多指教。
如有其他宗兄问及此事,请代为传阅,并希各位宗兄斧正。
此致
宗亲的敬礼!
阳江梁运和敬字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21:20:00 +0800 CST  
关于孟坚公东原卷有记载: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23:01:00 +0800 CST  
梁氏通俗史话也有记载: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23:02:00 +0800 CST  
但忠集没有记载: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23:04:00 +0800 CST  
梁运和宗长主编的《阳江梁氏宗谱》,请大家帮手找一下,是否也有孟坚公: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4 23:12:00 +0800 CST  
《阳江梁氏宗谱》也还有石肯梁氏的另一个谱系: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6 21:23:00 +0800 CST  
继续讨论!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7 07:32:00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1-28 10:20:00 +0800 CST  
又顶一下

楼主 老夫姓梁  发布于 2015-12-07 07:46:00 +0800 CST  

楼主:老夫姓梁

字数:4813

发表时间:2015-11-23 23: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19 18:44:43 +0800 CST

评论数:8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