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叔鱼公梁鳣儿子的两个问题

梁鳣,字叔鱼,是孔子的七十二(一说七十七)弟子之一。
有家谱说梁鳣的儿子名骢,号赎(一说名赎号骢),字子襄,为曾子首徒,梁骢和父亲(梁鳣)皆祀孔庙。
由于牵涉到曾子、孔子两位大名人,兹事体大,不能不谨慎对待。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①梁鳣的儿子是不是曾子的弟子,②梁鳣的儿子有没有从祀孔庙。
①关于梁鳣的儿子是不是曾子的弟子的问题。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杨伯峻译文: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从孔老师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理论: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对方纵是卑贱的人,我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关于子襄,所见最早的注解即东汉中后期赵岐的注解说:“子襄,曾子弟子也。”自赵岐而后,北宋孙奭《孟子注疏》、南宋朱熹《孟子集注》、南宋蔡模《孟子集疏》都说 “子襄,曾子弟子也” 。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史次耘《孟子今注今译》、金良年《孟子译注》、万丽华等译注《孟子》也都以子襄是曾子的弟子。而清代焦循《孟子正义》在引用赵岐注解后说:“子襄,薛应旂《人物考》以为南武城人,未知所本。”薛应旂,明代中后期学者、藏书家,著有《四书人物备考》四十卷等。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而清代朱彝尊《孔子弟子考》则说:“鲁颜子相(《史记》作祖),字子襄,唐赠临邑伯,宋大观中补赠富阳侯,司马贞曰《家语》无此人。按:《孟子》‘昔者曾子谓子襄曰’,或是语颜子亦未可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颜祖字襄。”唐代司马贞《索隐》:“《家语》无此人。”唐代张守节《正义》:“鲁人。”今本《孔子家语》说:“颜相,字子襄。”清代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十八:“颜祖字襄。按:《家语》作‘颜相字子襄’,未知孰是。《正义》曰‘鲁人’。”
以上说法,基本都是说子襄是曾子弟子的,但都没有说到子襄的姓氏,不知道他姓氏是什么,所以无法判断这子襄是不是有的族谱上说的梁鳣的儿子梁子襄。朱彝尊怀疑这子襄可能是孔子的弟子颜相字子襄,如果属实,则这子襄是曾子的同学而不是弟子,是颜氏而不是梁氏。
总之,梁鳣的儿子是不是曾子的弟子或首徒,除个别族谱的说法外,还找不到其他书籍的说法支持。
②关于梁鳣的儿子有没有从祀孔庙的问题。
梁鳣作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从祀孔庙容易理解,那么梁鳣的儿子是不是也从祀孔庙呢?

自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汉明帝祭祀孔子及72弟子后,截至最后一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大总统令追加东两位先儒(颜元、李塨)从祀孔庙为止,一千八百多年年间,孔庙里的配享从祀最终发展成为四配十二哲16人、东西两庑先贤先儒156人,共计172人。这配享从祀的人数是不断增加、调整的过程,大体轨迹如下。(以下东汉至明代的情况,基本参考自清康熙五十八年国子监刊印的李周望编辑的《国学礼乐录》。)
永平十五年(72年)二月,汉明帝开始东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这里的“祠”是指祭祀,这是后世祭祀孔子弟子的开始。
三国魏正始二年(241 年)二月,齐王曹芳因初通《论语》,五年五月讲《尚书》通,七年十二月讲《礼记》通,皆遣太常到辟雍祭祀孔子,以颜回配享。(《三国志·魏书·齐王纪》、《晋书·礼志上》)这是颜回配享的开始。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下诏,每年太学祭祀时,将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等二十二位为经书等作过出色的注释的学者,作为传播儒学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传注之功。(《通典·礼十三·孔子祠》、《旧唐书·礼仪志四》)这是后世以先儒配享的开始。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赠颜回太子少师、曾参太子少保,以颜回、曾参一并配享孔子。(《通典·礼十三·孔子祠》)这是后世追赠孔子弟子的开始,也是曾参配享的开始。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加赠颜回太子太师、曾参太子太保,并皆配享孔子。(《新唐书·礼乐志五》)
开元八年(720 年),唐玄宗诏国学祭祀孔子,以孔门“四科”中的“十哲”即德行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冉求、仲由,文学言偃、卜商配享。又以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通典·礼十三·孔子祠》、《旧唐书·礼仪志四》)(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 年,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称为“四配”,而以颛孙师补十哲之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补朱熹配祀孔子,形成十一哲。乾隆三年1738 年,升有若位居朱熹之上,形成十二哲。)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赠颜回一人为公,赠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九人为侯,赠曾参、颛孙师、澹台灭明、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皙哀、曾点、颜路、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寮、司马牛、樊迟、有若、公西赤、巫马期、梁鳝、颜柳、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夏守、公良孺、后处、秦冉、奚容蒧、公肩定、颜祖、鄡单、句井疆、罕父黑、秦商、申党、公祖句兹、荣子期、县亶、左人郢、燕伋、郑子徒、颜之仆、原亢、乐欬、廉洁、颜何、叔仲会、狄黑、邽巽、孔忠、公西舆如、公西蒧、蘧瑗、施常、林放、秦非、陈亢、申枨、琴牢、颜哙、步叔乘、琴张七十三人为伯。(《通典·礼十三·孔子祠》)这是孔子封王,孔子弟子封公侯伯的开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颜回、闵损等十人为公,曾参的六十二人为侯,先儒左丘明等二十一人为伯。这是后世从祀先儒有封爵的开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一、《宋史》卷一〇五)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立孟轲、扬雄像于庙庭。元丰六年(1083年)诏封孟轲为邹国公。(《宋史》卷一〇五、《刚鉴》)元丰七年(1084年),以孟轲配享孔庙,位在颜回之下;封荀况、扬雄、韩愈为伯并从祀孔庙。(《宋史》卷一〇五、《刚鉴》、《阙里志》)这是孟子配享的开始。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以王安石配享孔子,位次于孟子。(《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宋史·徽宗本纪》)宋钦宗靖康元年(1226年)罢王安石配享,而仍从祀孔庙。(《宋史·钦宗本纪》)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诏孔伋(字子思,孔子孙子)从祀。(《文献通考》卷四十四)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王安石子王雱为临川伯,并从祀孔庙。(《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宋钦宗靖康元年(1226年)撤王雱从祀,而画像犹在。(《刚鉴》)南宋宋孝宗淳熙四年(1197 年)去王雱画像,移出孔庙。(《宋史》)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诏邹县孟子庙以乐正子配享,追封侯;万章、公孙丑、公都子等从祀孟子庙并追封伯。(《文献通考》)(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孔道辅为兖州太守,开始兴建孟子庙。)
南宋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追封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人为伯,与徽国公朱熹并从祀孔庙,黜王安石从祀。(《刚鉴》)这是周程张朱从祀的开始。
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张栻、吕祖谦为伯,并从祀孔庙。(《刚鉴》)
南宋咸淳三年春(1267 年),度宗诣太学,拜谒孔子,行舍菜之礼,同时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四配”人选从此确定;并升颛孙师为十哲;又以邵雍、司马光从祀孔庙。(《宋史·度宗本纪》)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以许衡从祀孔庙。(《元史》)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九月,诏董仲舒从祀孔子,位列七十二子下。(《元史》)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 年),罢孟子的配享。次年又恢复了孟子的配享之位。(《明史·礼志四》)
洪武二十九年(1366年)三月,诏罢扬雄从祀。(《明史·礼志四》)
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年)三月(宣宗于正月驾崩,英宗继位),以元儒吴澄从祀孔庙。(《明史·英宗本纪》)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以宋儒胡安国、蔡沈、真德秀从祀孔庙。(《明史·英宗本纪》《吾学编》)成化二年追封董仲舒及这三人为伯。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追封宋儒杨时为将乐伯,从祀孔庙。(《明史·孝宗本纪》)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罢公侯伯封爵,四配称某圣某子,十哲及门下弟子七十二人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等二十九人皆称先儒某子。罢祀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吴澄十三人。改祀先贤林放、蘧瑗,先儒郑玄、郑众、卢植、服虔、范宁其人于其乡。进后苍、王通、胡瑗、欧阳修、陆九渊从祀。(《会典》)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诏薛瑄从祀孔庙。(《明史·礼志四》、《阙里志》)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诏罗从彦、李侗从祀孔庙。(《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
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 年),升为朱熹、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为“先贤”。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补朱熹配祀孔子,形成十一哲。
乾隆三年(1738 年),升有若位居朱熹之上,形成十二哲。
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颁定《文庙正殿两庑位次图式》,乾隆十八年(1753年),东西庑从祀的先贤达到七十七人(东庑三十九人、西庑三十八人),东西庑从祀的先儒为四十六人(东庑二十三人、西庑二十三人)。其位次是清朝颁定,故成为文庙礼制,为后世继承,这在各地清代多数地方县志中均有记载。
清末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三“从祀圣庙”:“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以宋范仲淹从祀文庙。(从江南学臣余正健请也。)嗣后雍正二年(1724年),诏以林放、县亶、牧皮、乐正克、万章、蘧瑗、秦冉、公都子、公孙丑,从祀两庑先贤;郑康成、范宁、陈淳、何基、赵复、金履祥、陈澔、罗钦顺、陆陇其、诸葛亮、尹焞、黄干、魏了翁、王柏、许谦、蔡清,从祀两庑先儒;张迪从祀崇圣祠。乾隆二年(1737年),诏以吴澄从祀先儒。道光二年(1822年)诏刘宗周,三年(1823年)汤斌,五年(1825年)黄道周,六年(1826年)陆贽、吕坤,八年(1828年)孙奇逢,二十三(1843年)年文天祥,二十九年(1849年)谢良佐,从祀先儒。咸丰三年(1853年),诏公明仪,七年(1857年)公孙侨,从祀先贤。元年(1851年)诏李纲,二年(1852年)韩琦,九年(1859年)陆秀夫,十年(1860年)曹端,从祀先儒。七年(1857年),诏孟皮从祀崇圣祠。同治二年(1863年),诏毛亨、方孝孺、吕柟,七年(1868年)袁燮,从祀先儒。(按:光绪初,准从祀者,又有张履祥、陆世仪、张伯行三人。)”《清史稿·礼志三》:“(同治)七年,以宋臣袁燮、先儒张履祥从祀。光绪初元(1875年),增入先儒陆世仪。自是汉儒许慎、河间献王刘德,先儒张伯行,宋儒辅广、游酢、吕大临并祀焉。”据《清史稿·德宗本纪》游酢、吕大临分别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二十一年(1895年)从祀孔庙。
民国八年(1919年),大总统令追加东两位先儒颜元、李塨从祀孔庙。至此,孔庙里的配享从祀最终发展成为大成殿内四配十二哲16人、东西两庑先贤先儒156人(其中东庑先贤40人,西庑先贤39人,东庑先儒39人,西庑先儒38人),共计172人。
孔庙主神是孔子,配享从祀有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四配”,第二级是“十二哲”,第三级是东西两庑从祀的“先贤先儒”。
四配、十二哲共16人,除了孙伋(孔子孙子)、孟子和朱熹之外,另外13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先贤泛指古代贤人,主要有孔子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颛孙师弟子、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家,共79人。
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共77人。
孔庙里配享从祀的172位历史人物,除了孔孟弟子之外,都是著名的人物。

今将孔庙配享从祀的172人及排位罗列如下:
大成殿内:
孔子。
四配:(4人)
东——颜回、孔伋。
西——曾参、孟轲。
十二哲:(12人)
东——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
西——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东庑从祀先贤:(40人)
东周公孙侨(1857年从祀)、林放(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原宪(739年从祀,下凡不书从祀时间均为是年从祀)、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鄡单、罕父黑、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公西舆如、邽巽、陈亢、琴张、步叔乘、秦非、颜哙、颜何(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县亶(1724年从祀)、牧皮(1724年从祀)、乐正克(1724年从祀)、万章(1724年从祀),宋代周敦颐(1241年、1313年两次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程颢(同上)、邵雍(126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
西庑从祀先贤:(39人)
东周蘧瑗(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恤 、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伋、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丘明(64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秦冉(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公明仪(1853年从祀)、公都子(1724年从祀)、公孙丑(1724年从祀),宋代张载(1241年、1313年两次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先贤)、程颐(同上)。
先贤中,公孙侨是春秋时期政治家,蘧瑗是春秋时卫国大夫,都是孔子推崇的人物。公明仪是颛孙师的门人,乐正克、万章、公都子、公孙丑是孟子的门人。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是宋朝理学大师,其他均为孔子弟子。
东庑从祀先儒:(39人)
东周公羊高(647年从祀),汉代伏胜(同上)、毛亨(1863年从祀)、孔安国(647年从祀)、毛苌(同上)、杜子春(同上)、郑康成(647年从祀,1530年改祀于乡贤祠,1724年复祀),蜀汉诸葛亮(1724年从祀),隋代王通(1530年从祀),唐代韩愈(1084年从祀),宋代胡瑗(1530年从祀)、韩琦(1852年从祀)、杨时(1495年从祀)、谢良佐(1849年从祀)、尹焞(1724年从祀)、胡安国(1437年从祀)、李侗(1619年从祀)、吕祖谦(1261年从祀,1313年从祀)、袁燮(1868年从祀)、黄幹(1724年从祀)、辅广(1877年从祀)、何基(1724年从祀)、文天祥(1843年从祀)、王柏(1724年从祀),元代刘因(1910年从祀)、陈澔(1724年从祀),明代方孝孺(1863年从祀)、薛瑄(1571年从祀)、胡居仁(1584年从祀)、罗钦顺(1724年从祀)、吕柟(1863年从祀)、刘宗周(1822年从祀)、孙奇逢(1827年从祀),清代黄宗羲(1908年从祀)、张履祥(1871年从祀)、陆陇其(1724年从祀)、张伯行(1878年从祀)、汤斌(1823年从祀)、颜元(1919年从祀)。
西庑从祀先儒:(38人)
东周榖梁赤(647年从祀),汉代高堂生(同上)、董仲舒(1330年从祀)、刘德(1877年从祀)、后苍(1530年从祀)、许慎(1875年从祀)、赵歧(1910年从祀),晋代范宁(647年从祀,1530年改祀乡贤祠,1724年复祀),唐代陆贽(1826年从祀),宋代范仲淹(1715年从祀)、欧阳修(1530年从祀)、司马光(1267年从祀,1313年从祀)、游酢(1892年从祀)、吕大临(1895年从祀)、罗从彦(1619年从祀)、李纲(1851年从祀)、张栻(1261年从祀,1313年从祀)、陆九渊(1530年从祀)、陈淳(1724年从祀)、真德秀(1437年从祀)、蔡沈(同上)、魏了翁(1724年从祀)、陆秀夫(1859年从祀),元代赵复(同上)、金履祥(同上)、许衡(1313年从祀)、吴澄(1435年从祀,1530年罢祀,1737年复祀)、许谦(1724年从祀),明代曹端(1860年从祀)、陈献章(1584年从祀)、蔡清(1724年从祀)、王守仁(1584年从祀)、吕坤(1826年从祀)、黄道周(1825年从祀),清代王夫之(1908年从祀)、陆世仪(1875年从祀)、顾炎武(1908年从祀)、李塨(1919年从祀)。

从上可知,孔庙配享从祀的人物,加上曾入孔庙后来被移出的荀况、扬雄、王安石、王雱等人,其中和从祀孔庙有关的梁氏人物只有梁鳣一人,并没有梁骢或梁赎或梁子襄,除梁鳣之外也没有第二个梁氏人物和从祀孔庙有关。
个别族谱上梁鳣和他的儿子父子皆从祀孔庙的说法,未知所本。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8-02-20 22:56:00 +0800 CST  
山东的大宗祠快要落成了,而且就在离孔庙不远,而孔庙在古代的国家祭祀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叔鱼公的儿子是否也从祀孔庙这一问题,也不算是小问题吧。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8-03-03 15:58:00 +0800 CST  
关于曾子的弟子
曾子的弟子有多少人,不得而知(《孟子·离娄下》说沈犹行说“昔沈犹有负刍之祸”跟随曾子的“七十人”都早早走开了),而被古人认为是曾子弟子并且有姓名或字留传于世的,则有十一人,即:孔伋(字子思)、阳肤、子襄、沈犹行、单居离、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高、公明宣、公孟子高、孟仪。
(1)先看看古代文献和注家的说法。
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哲学家。相传曾受业于曾子。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子思是否从学于曾子或子游,先秦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争论不止。《孟子》、《礼记》多次提到子思,而东汉中后期的赵岐、郑玄都没有注解说子思是曾子弟子;《史记·孔子世家》提到子思,只说“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当是八十二之误),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生白,字子上”,而三家注也只提到子思冢在孔子冢南,都没有提及子思的师承。至唐代韩愈《送王秀才序》说:“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韩愈的观点被宋儒进一步发挥,形成思孟学派出于曾子的说法。程颐说:“曾子传之子思。”(《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不过子思从学于曾子的说法在南宋就受到叶适的质疑,而清代、近代持否定观点的则有戴震、章太炎、钱穆等人。)
阳肤。《论语·子张》:“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东汉前期包咸注:“阳肤,曾子弟子。”
子襄。《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东汉中后期赵岐注:“子襄,曾子弟子也。”(明代中后期薛应旂《人物考》说子襄是南武城人,未知所本。光绪《嘉祥县志》卷三“人物·儒林”说:“子襄,南武城人,曾子尝与言大勇,语见《孟子》。”)
沈犹行。《孟子·离娄下》:“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赵岐注:“沈犹行,曾子弟子也。”
单居离。《大戴礼记》之《曾子事父母》、《曾子天圆》篇都有单居离和曾子的问对,南北朝卢辩注《曾子事父母》说:“单居离,曾子弟子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
乐正子春。《礼记》之《檀弓》、《祭义》篇都提到乐正子春。东汉中后期郑玄注《檀弓》说:“子春,曾子弟子。”《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九年东汉中后期何休注说:“乐正子春,曾子弟子,以孝名闻。”
公明仪。见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以及《礼记》之《檀弓》、《祭义》篇和《孟子》之《滕文公》、《离娄》篇,郑玄注《祭义》、卢辩注《曾子大孝》都说:“公明仪,曾子弟子。”《礼记·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郑玄注:“志谓章识。”)……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唐代孔颖达疏说:“公明仪是其弟子,亦如公西赤为章识焉。此公明仪又为曾子弟子,故《祭义》云‘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是也。”赵岐注《孟子》说云:“公明仪,贤者也。”又说;“公明仪,鲁贤人。”(光绪《嘉祥县志》卷三“人物·儒林”说公明宣是公明仪之弟,公明高是公明宣之弟。)
公明高。见于《孟子·万章上》。赵岐注:“公明高。曾子弟子。”
公明宣。刘向《说苑·反质》:“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
公孟子高。《说苑·修文》:“公孟子高见颛孙子莫曰:‘敢问君子之礼何如?’颛孙子莫曰:‘去尔外厉,与尔内折,色胜而心自取之,去三者而可矣。’公孟不知,以告曾子。曾子愀然逡巡曰:‘大哉言乎!……’”有说公孟子高即公明高。
孟仪。《说苑·修文》:“曾子有疾,孟仪往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知也。’曾子曰:‘坐,吾语汝。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若夫置樽俎、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有说孟仪即公明仪。有说孟仪是《论语》里的孟敬子。《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何晏《论语集解》引东汉前中期马融注:“孟敬子,鲁大夫仲孙捷也。”(《礼记·檀弓》“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郑玄注:“敬子,武伯之子,名捷。”)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说苑》作‘孟仪’,疑‘仪’是字。”
另外,有以曾子的儿子曾元、曾华为曾子弟子的。(南宋高似孙《子略》卷一:“《曾子》。《曾子》者,曾参与其弟子公明仪、乐正子春、单居离、曾元、曾华之徒讲论孝行之道、天地事物之原。凡十篇。……”)有说曾子儿子曾申也属于曾子弟子,但这个不能确定,存在争议。有说吴起是曾子弟子,依据是《吕氏春秋·当染》“吴起学于曾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事曾子”,但学者根据刘向《别录》叙《左氏春秋》源流“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认为吴起所师者是曾申而不是曾参。又南宋胡寅以檀弓是曾子门人,而魏了翁以檀弓是子游门人,不过东汉郑玄、唐代陆德明都说檀弓姓檀名弓,以其善于礼,所以用为《礼记》篇名,而没有说他是谁的弟子,而唐代孔颖达也没有说檀弓是谁的弟子。
(2)再看看官方的说法。
《明孝宗实录》卷六十五:“弘治五年(1492年)七月……乙酉。山东嘉祥县儒学训导娄奎言:本县系郕国宗圣公曾子阙里,庙堂配享有子思、阳夫、公明宣等数人,乞视孟子庙制,惟留子思一位配享,阳肤以下悉列两庑。……以昭圣代祀典。下所司知之。”
《明武宗实录》卷二十八:“正德二年(1507年)秋七月壬寅朔……己未。……命山东修理曾子庙。从巡按御史金洪请也。”
《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一十:“正德九年(1514年)三月甲子朔。……甲戌。山东嘉祥县修曾子庙成,巡按御史李玑请以门人子思配享,而以阳夫、子襄、公明仪、沈犹行、公明高、乐正子春、公明宣、单居离列于子思后从祀,且请御制碑文以垂示无极。礼部覆议,诏曰:颜子庙先朝已有御制碑矣,曾庙亦不可无也,其令翰林院制文赐之。”
乾隆《山东通志》卷十一之六:“宗圣曾子庙。在嘉祥县南四十五里南武山之阳,创建无考。明正统九年(1444年)教谕温良以庙宇倾圯奏请,诏守臣修建。翰林学士许彬为记。弘治十八年(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疏请恢廓如颜孟制,阅七年而工竣。……宗圣曾子以子思、孟子配左右两庑(各五间),分祀阳肤以下十人。……宗圣庙从祀:阳肤,南武城人。子襄,南武城人。沈犹行,南武城人。单居离,南武城人。尝问曰:……乐正子春,南武城人。尝下堂而伤足……公明仪,南武城人。公明高,南武城人。公明宣,南武城人。学于曾子……公孟子高,南武城人。尝问君子之礼于颛孙子莫……孟仪,南武城人。曾子有疾,仪问之……”
乾隆《山东通志》卷二十一:“沂州府。……宗圣曾子祠,在府城南五里,祀曾子参及其子元、申、华,孙西。配以门人单居离、公明仪、公明高、公明宣、乐正子春、阳肤、子襄、沈犹行。”
《乾隆实录》卷六百二十九:“(乾隆二十六年正月丁卯)山东按察使沈廷芳奏:‘窃惟圣庙明禋,追崇于吾道光昌之会;儒林配享,厘定于斯文炳蔚之辰。维曾子列于四配,其及门十有二人。子襄得大勇之传。阳肤受哀矜之训。公明仪契文王我师之旨。公明高推大舜孝子之心。孟仪克修厥身,姑略夫边豆之事。檀子最善于礼,又纂夫《论语》之篇。严内厉外折之防者,公孟子高也。凛亏体辱身之戒者,乐正子春也。公明宣乐忧并挚。单居离悦学深交。至若沈犹行之从师,虽非述圣公(孔伋)之传道,溯其渊源所自,同居弟子之行。……’得旨。增祀之事,议论纷如聚讼,亦无实济政要,故不为也。”
光绪《嘉祥县志》卷一“祀典”:“宗圣庙:在南武山之阳,创建无考,明正统九年重修,宏治十八年山东巡按金洪以规制卑陋,疏请恢润。明季寇乱,庙圯。本朝顺治、康熙年间捐资葺补,至雍正十三年请帑重修。光绪三十三年曾宪祏请于抚宪发帑重修。正殿七间,中奉宗圣曾子,东配述圣子思,西配亚圣孟子。东西庑各五间从祀:东,阳肤、公明仪、公朋高、公朋宣、孟仪;西,乐正子春、沈犹行、单居离、公孟子高、子襄。寝殿五间,中奉宗圣及宗圣夫人。”

笔者按:关于曾子弟子子襄,古代注家和官方都只说“子襄”,不知这子襄是姓子(或氏子)名襄,还是字子襄。如果是字子襄,则姓氏是什么,注家、官方都没有提到,应该是不清楚他是什么姓氏的。但是曾子其他弟子都有姓(氏)和名或字(有说乐正子春的“子春”是字),为何独独子襄的姓氏没有流传?这是有疑问的地方。如果子襄是姓子(或氏子)名襄,那当然也是有可能的。商为子姓,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子姓”条说:“又秦大夫子蒲、子虎,楚大夫子疆、子捷、子骈、子孟、子贝,宋大夫子韦之类,皆子姓也。”又隋代有子玺、子宜林,唐代有子泰。有的族谱说曾子的弟子子襄是姓梁氏,名骢,号赎(一说名赎号骢),字子襄,不知道除了有的族谱的说法外,是否有其他佐证。又有说子襄是曾子首徒,也未知所本。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8-03-17 20:45:00 +0800 CST  
“名相如,实不相如。”古人有同姓同名或同字的,例如曾参杀人中是与曾子同名族者杀人,西汉后期杜钦、杜邺都是字子夏(孔光也是字子夏),为区别而称杜钦为盲杜子夏。《孟子》中的“子襄”,是某族谱或某几本族谱说的梁鳣儿子梁子襄(更多族谱没说),还是同字“子襄”的另一人?或者这“子襄”姓(氏)子名襄?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8-07-20 22:08:00 +0800 CST  

楼主:水流而长

字数:10764

发表时间:2018-02-21 06: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21 22:06:09 +0800 CST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