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的民族

说到这里,好像被篡改是最有力的,又一个万能回答!

所有是汉族的都被篡改了,不论是地上地下,几百年前,是实物还是史籍,都被篡改了。

所有可以被理解为回族的,都是真的!哪怕是传说,也是真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7 00:53:00 +0800 CST  
在朱吧,不拒绝回族说的一切证据理由,欢迎大家补充。

下面我将对回族说的证据理由逐一进行分析。

欢迎大家特别是回族说者也来分析。

真理越辩越明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7 01:01:00 +0800 CST  
下面是逐一分析,按照前面的回族说顺序进行。
——————————————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
朱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
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
安徽地区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 
 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
明朝以前还没有完全形成回回,当然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这也是证据?

“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科学考证靠一个汉族早2000年就有的姓和大脚就“说明一切”,一切考证都可以不要了了。
缠足是在读书人、较有地位的人中较多,很多要劳动的民女也是不缠足的,何况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一个孤儿缠什么足。
“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如果说“十个姓马九个回民”,那我还有点可以相信,可惜不是,本来回民姓马就是汉姓,喧宾夺主了,汉族马姓不比回族少吧,何况还早2000年。还有,后面要说的所谓十个回回将领,怎么没有一个姓马的呀???呵呵,要用“十个回民九个姓马”,证明马皇后是回回,又要用没有一个姓马的“十回保一朱”证明朱元璋是回回,回族说不觉得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
“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忘记了回回是与外族通婚才产生的,忘记了那时还是回回形成期,这种断言怎么来的?

“大量的色目人”,别忘了,还有更多至数十倍的汉人。“十回保一朱”不过是传说,传说过程中不知走了多少调,才变成了“十回保一朱”,其意义可以有多种解释,如:十次(回)保朱(脱险、胜利等),这样的情况在打天下时多了,如果朱元璋是回回,还有必要说“十回保一朱”吗?还一种可能是朱元璋有十个回回保镖,却演化成十个将领,但将领应该是“帮”,不是“保”。
就算有所谓十个回回将领,是在首先认定其是回民的基础上的,但是却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中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这更是用结论来作论据,因果关系都反了。所谓十个回回将领,由于其地位远低于朱元璋,其历史史料等更少,难于证明其是什么族,马皇后史料更少更是难于证明。
所谓“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是先认定众多的人是回回,才产生的,可实际上那些人是不是回回还没有证明呢,哪来的“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先定下一个结论,然后用这个没有得到证明的结论证明另一个结论,知道在逻辑上叫什么吗?
我在网上还看到,甚至说郭子兴等也是回回,与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等也是回回,感觉当时起事的都是回回,于是朱元璋肯定也是回回了,要不然谁“拱卫一个汉人登基”,问题来了,这么多了不起的“回回”拥护,有了“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还有必要称自己是汉人,“号召汉族民众”吗?这不又自相矛盾吗?

在这第一段就有两个自相矛盾:“十回(保朱)”无一马和“十回九个马”;“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不可能拱卫一个汉人却还要称汉人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7 23:34:00 +0800 CST  
靠传说、脚的大小、姓氏论证一个历史问题,本身就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06 23:54:00 +0800 CST  
1。朱元璋十七岁时的“特殊”葬亲仪式:

2。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
——————
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父母大哥,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否定“买不起三口棺材”,肯定“用白布裹起”,证明是按回回风俗,于是就是回回。

同一篇文章中,不需要的否定,需要的肯定,这是什么证明方法?世界独创。


——————
黎东方的《细说明朝》记载:“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 ……朱元璋出家为“僧”实际上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
——————————


“《明史》没有说明是如何克葬的。”数百年后,黎东方的《细说明朝》成了“记载”,但“当和尚”又不对,是入了清真寺。



一篇文章,其中的内容作证据,但要“按需取舍”,这种证据我不知怎么评价,黎东方本人也会目瞪口呆吧。

认定了朱元璋是回回,然后把符合的“证据”往上套,这种证明方法可以把天下所有的人都证明成回回!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07 00:17:00 +0800 CST  
《细说明朝》我没有看过,最近在回族吧(终于可以自由讨论了)一位网友说他看过,其中不是“用白布裹起”,而是“用破布裹起”。

“用破布裹起”,与其他数种文献史籍记载的“被体恶裳”,就是用破旧的衣服(布)包裹身体的说法相一致。

也许,由于某些地方语音的原因,听到“用破布裹起”(不是看到),误以为是“用白布裹起”。(破,po;白,bai,但有的地方音是bie或bo,近似)

《细说明朝》到底是说的是“白布”还是“破布”,我没看过说不准,即使是“白布”,黎东方又是根据什么考证的?为什么与朱元璋自己说的“被体恶裳”不同?

但是,对同一份用作证据的文章“按需取舍”的方式,毫无疑问是极其荒唐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07 20:27:00 +0800 CST  
还有说《细说明朝》中是“用旧衣裳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07 21:06:00 +0800 CST  
朱元璋出家为“僧”实际上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皇觉寺……是朱元璋……所赐的名称,……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而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因为中国穆斯林做礼拜时,须朝向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天房,皇觉寺正好坐西朝东,且其建筑形式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 
——————
先认定朱元璋做什么“海里凡”,再认定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
依据是什么?是传说?

“1935年,马明道先生随其兄马宏道先生(1899一1968)到凤阳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回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实际上“所见”不过是1935年“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有清真寺一所,位于南城中央偏西。”“所闻”是“回民父老所说”。

我们现在设其所见全是事实,那么,这些朱姓回民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拿确凿的依据来)?后代(依据)?或者同一系的(依据)?

根据原文只说到“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看来不会是后代或者同一系(族人),仅仅只是与朱元璋没有紧密关系的朱姓回民,要不然还不大书特书,别的所谓证据都不用说了。

如果真是如此,奇怪的是朱元璋的军队中再无一个朱姓“回民”。除朱元璋以外,朱姓还有其侄儿朱文正(不能用后辈证明前辈吧),还有朱升(福建人,提出“广积粮,缓称王”的)等几个非凤阳朱姓人,也就是说,朱元璋占“绝大多数的朱姓回民”老乡,没有一个跟朱元璋起义,但朱元璋手下却有所谓十大回回,并且都是“从小相识的同乡把兄弟”,这就像“十回保一朱”却无一马一样的奇怪。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所见所闻”根本不存在。

根据凤阳政府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回族来凤阳定居最早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由河南、山东两省迁来部分回民。清……又陆续迁来一部分,太平天国时期……迁入,……凤阳回族人口只占0.8%,而且居住分散、城乡各异。根本不足以构成拥有凤阳城之半的人口比例。虽然马明道是在1935年前往凤阳做的调查,但凤阳属于中小城市,人口流动并不显著,虽经半个世纪,人口变化也不应如此之大。 
凤阳政府列出的凤阳回族大姓:安、锁、李、王、常。朱姓不在其中。因此马明道所说“其中绝大多数姓朱”令人怀疑,有叙述失实之嫌。 

如果说“凤阳属于中小城市,人口流动并不显著,虽经半个世纪,人口变化也不应如此之大。”不对,就是说马明道所说“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是对的,那么仅仅过了几十年,就变化如此之大,而马明道调查时与朱元璋时期相差600多年,那变化更大,其结果怎么能说明问题呢。


关于皇觉寺。“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

如果那里有这么一座这样的清真寺,根据什么说就是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有朱元璋的题词吗?有任何与朱元璋和皇家相关的文物吗?

现在实际的“皇觉寺”和“龙兴寺”情况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时在皇觉寺当和尚,其寺址就位于凤阳南六公里处。朱元璋当皇帝之后,想把皇觉寺恢复兴建,但旧寺附近已建皇陵,不宜拓展,便于洪武十六年(1383)在“第一山”(凤凰山,位于安徽凤阳县西北隅)前兴建龙兴寺,并赐名“大龙兴寺”,亲撰《龙兴寺碑》文,设僧官住持,颁降龙兴寺印。寺占地面积约1282亩,寺宇楼阁规模极为宏丽壮观。据《大明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寺内原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及铜佛” 
“明万历诗碑等文物,至今完好。” 

那个“位于凤阳城西门外”,“坐西向东……与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的皇觉寺,是“亲撰碑文,占地面积千亩以上,寺宇楼阁规模极为宏丽壮观,有殿、堂、舍三百八十一间”,“至今完好”的宏丽壮观的皇家寺院吗?有寺碑等文物和《大明洪武实录》等相互印证吗?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4 11:12:00 +0800 CST  
朱元璋称帝后,对“僧”、“光”、“秃”等的同音字非常忌讳。尉氏(河南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在奏章上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但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这些犯了忌讳的,……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的忌讳和尚? 原因很明显拉。 

我始终没有明白这段作为回族说的证据是要证明什么,没有当过和尚?还“如此的忌讳和尚”?看来看去都只有一个结论:朱元璋当过和尚。“原因很明显拉”。

找证据找急火了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4 11:22:00 +0800 CST  
本贴所有——作者:亲兄弟——的分析论述,均为亲兄弟原创版权。

原创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其他人的分析论述(海纳百川),尤其欢迎反面意见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4 11:40:00 +0800 CST  
想办法到台湾的网站看看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5 18:24:00 +0800 CST  
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以内相继去。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大哥三人的尸首,用旧衣服裹了,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
这是大陆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5 18:44:00 +0800 CST  
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中《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
这是 同济网论坛BBS 一位回族说支持者说的,说是台湾原文。

当然,《细说明朝》记载:“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他没有否认其中的“当和尚”不是台湾原文,却否认“当和尚”,就是说,一篇文字作证据,按需取舍来使用。

其实,我认为,《细说明朝》是不能作证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墓、碑、文物、当时的洪武实录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5 18:55:00 +0800 CST  
我会对所有意见逐步详加分析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15 20:10:00 +0800 CST  
我一直希望有人对我的分析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

因为,真理在辩论中得到印证。

有一位“lovesue”,在网上广为传播“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明朝的朱元璋是“回回”人”一文,我在某一站转了本吧部分分析,主要是那个网站争论多的黎东方《细说历史》中到底是白布还是破衣裳,台湾版和大陆版的区别。

于是我引用本吧

——否定“买不起三口棺材”,肯定“用白布裹起”,证明是按回回风俗,于是就是回回。 但“当和尚”又不对,是入了清真寺。

同一篇文章中,不需要的否定,需要的肯定

这一段话,并说最有力的证据是当时的洪武实录,或者是皇帝墓、碑、文物。

结果,此位回避了为什么会矛盾的问题,说:

“最有力的证据绝对不是当时的洪武实录,或者是皇帝墓、碑、文物
因为政治人物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什么干不出来?”

这是目前我得到的唯一回答,也是一种“万能”回答。(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否定)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5-22 21:04:00 +0800 CST  
很久没有更新,下面继续。

朱元璋对待佛教的态度。一段。

仅看到好像对佛教的不好的一面,没有看到还有大量的对佛教崇尚的一面。

如朱元璋为每一位皇子都配有一名和尚,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其众多的谋臣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俗名姚广孝,法名道衍的和尚,于1385年即洪武18年,由朱元璋从民间选拔,分封给朱棣(同时分封的和尚有十名)。太子原来就有。

还比如重建皇觉寺,即龙兴寺。

这方面,各种事例很多,但无论是那方面的,都只是朱元璋政治的需要(回族说也说过),不能作为判断朱元璋是什么民族的直接依据。

所以关于这方面,不再过多的论证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6-12 18:46:00 +0800 CST  
论证一个历史问题,应该是着重看尽可能直接的证据、文物、史料,等,过多的用一些没有直接证明力的事,来进行推测,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只会掺入一些 人为 因素,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再加上一些先入之见,则更是尽凭主观因素来证明,那将大错特错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6-12 18:53:00 +0800 CST  
"郑和下南洋……是去追寻其回回阿拉伯老祖宗……中国,伊斯兰已有很大的发展。……随着郑和在东南亚对伊斯兰的宣传,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迅速地发展起来。 "

印尼和马来的伊斯兰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不知道,但仅因为郑和下南洋(应为下西洋,不要以为改为南洋,就能和南洋的伊斯兰连起来)几次,就从佛教等转为伊斯兰,知道南洋还有多少国家吗?紧靠中国的几个国家为什么不是?中国本土为什么不是伊斯兰国家,根据上述说法,皇帝及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是伊斯兰,并且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奇怪,为什么没有伊斯兰化呢?

皇帝所在的地方和紧邻的国家都没有伊斯兰化,一个宦官使臣,走马观花了几趟,就使另外的相隔重洋的国家伊斯兰化了,想象力太厉害了。

也许有人说那是政治原因,那么,具有绝对权威的皇帝在本国尚且要隐讳其身份,没有多少权威的外来宦官使臣,却在短时间内,就使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发生根本变化,郑和比朱元璋厉害。

郑和下南洋的路上有几个伊斯兰国家,就成了郑和是去追寻其回回老祖宗的证据?就成了朱元璋是回回的证据?

作为猜想还勉强。但猜想的结果应该有很多种,不能一厢情愿吧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6-12 19:18:00 +0800 CST  
15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年生。1382年因为家乡发生战乱,被掳进明军阉割,后进入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一名侍卫。当时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懂航海,又担任内宫大太监,因此,明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率船队出海。
从1405年到1433年的几十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早在7世纪,西亚穆斯林商人来华贸易,大部分以海路经东南亚,无形中将伊斯兰教传入。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是在13世纪,从此根深蒂固。

13世纪未,伊斯兰教经印度传入苏门答腊北部(印尼),再传至马六甲。
伊斯兰教是由阿拉伯、苏门答腊与巴塞等地的商人传入马六甲的(马来西亚)。马六甲第二 代王伊斯干达沙是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六甲统治者。他是在1414年与一位 信奉伊斯兰的巴塞公主结婚后,便信奉伊斯兰教。随他之后,许多马六甲的长官与人民也跟随他皈依伊斯兰教。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也就是说,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要早于郑和下西洋至少100年。实际上相当于中国元朝时期,和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当。

回族说,好好学习历史吧。不要把不相干的东西拿来当证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关公战秦琼,要闹笑话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6-14 15:58:00 +0800 CST  
“19世纪,在土耳其发现了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 于1516年……, 特别记述了明代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 ”


根据引用的内容,“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 ”,可是,回族说者直接说其实不是“已信奉伊斯兰教了”,而是本来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由此来说明,明武宗的先辈是回族。

以上三个理由,态度、航海、外国人的记录,都是可以有很多原因的,都不是实实在在的证据,只能是现在一些喜欢好大喜功、搞怪出奇、追求轰动效应的不严肃的所谓学者喜欢的方式。

实际上,在前的一些所谓证据,如大脚、姓氏、传说,基本都是这样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6-15 19:26:00 +0800 CST  

楼主:亲兄弟

字数:26422

发表时间:2006-04-07 06: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03 20:39:56 +0800 CST

评论数:12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