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的民族

现在网上关于朱元璋民族问题说的很多,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朱元璋民族问题的资料,将在近期整理后发上来,供参考。以后我还会发一些关于朱元璋的资料,请关注。

为使资料位于前面,请暂时不要跟贴,跟了也会删的,请见谅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06 22:22:00 +0800 CST  
首先要说明,据历史的记载,朱元璋按历史的说法是汉人,即现在的汉族。

后来,有人研究考证出朱元璋为回族(回回),据目前所知,最早的研究是台湾马明道据明正史、野史、史学家的评述、回民口碑传说,对明朝王室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于1973年写出《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一书。 确认朱元璋、马皇后及其家族和亲戚均为回回。(1935年,马明道先生……到凤阳考察访问)。也许有更早的,请知者补充。

另外,可能回族民间的传说是最早的,但不等于考证,只能是旁证,需要其他相关证据互为佐证。

下面先将回族说的证据理由列如下。

海内外数位学者证明:明朝的朱元璋是“回回”人 
 一。民间的传说,正史,野史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而元末时,政治空气是很敏感的,为什么一个回民集团会团结在他周围呢?朱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安徽地区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被朱棣篡位后枭首的兵部尚书铁铉就是色目人。 
 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1。朱元璋十七岁时的“特殊”葬亲仪式: 
 《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明史》没有说明是如何克葬的。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中《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按汉族的传统习惯,富户人家所用棺材一般以杉木制成;中等家庭则使用普通木材制成;贫户人家庭则使用薄皮棺材;赤贫者则使用芦苇包卷,抬往旷野埋葬。朱氏一家如是汉族,为何一反汉族的传统习惯而改用白布呢?况且白布的价格比薄板、芦苇昂贵,朱氏一家属赤贫,为何舍弃廉价之物不买而去买昂贵的白布呢?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亡者须穿“克凡”(白布殓衣)后土葬。由此可以推断朱家并非穷得买不起最简单的棺材才用白布,而是按伊斯兰教的规定处理丧事。 
 
 2。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 
 《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黎东方的《细说明朝》记载:“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 
 但是,皇觉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佛道教的寺庙,而是一座清真寺,朱元璋出家为“僧”实际上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经堂学生,西北地区称“满拉”),皇觉寺这一名称则是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所赐的名称,意为皇帝在此寺中觉醒。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而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因为中国穆斯林做礼拜时,须朝向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天房,皇觉寺正好坐西朝东,且其建筑形式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 
 
 朱元璋称帝后,对“僧”、“光”、“秃”等的同音字非常忌讳。尉氏(河南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在奏章上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这两句话是千年以前的古文,但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于是许无被处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等语,朱元璋牵强附会,说文中的“光”指光头,“生”是“僧”的谐音,徐是在借进呈表文骂他当过和尚。德安府训导吴宪的表文中有“望拜青门”之语,朱认为,“青门”是指和尚庙。这些犯了忌讳的,都被“诛其身而没其家”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丧了命。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19:37:00 +0800 CST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的忌讳和尚? 原因很明显拉。 

 朱元璋对待佛教的态度。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和尚"经历应该让他对佛教有种特别的好感,但是明朝的法律却极力限制佛教的发展:废除大量的佛教寺院,每县最多保留一座大观寺;逼迫大量的僧尼还俗,并规定男40岁以下,女50岁以下不得出家。 
 而对于当时势力并不太强大的伊斯兰教和回族却采取怀柔政策,敕建了很多清真寺。 

 朱元璋登基后敕建清真寺于南京、西安及滇、闽、粤等地区。南京清真寺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赞颂了真主和穆圣,并褒扬了伊斯兰,如果对伊斯兰没有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写不出如此杰作。《百字赞》收录于清代刘智著作《天方至圣实录》内,其全文如下:“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另外还依据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在位)对各宗教的评论和《御制尊真主事诗》。武宗评论各宗教日:“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尊真主事诗》日:“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 
 
 二。郑和七下南洋不是去经商和搞殖民地的,而是去追寻其回回阿拉伯老祖宗的迁移史,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肖宪论证. 
 郑和七下南洋途中在东南亚的传播伊斯兰教。郑和航海之前的中国,伊斯兰已有很大的发展。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守信仰,建立了经常教育制度,发展了中国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并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宏伟、体现中阿艺术融合的清真寺。而同时期的东南亚,由于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还流行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在大多地区仍无影响,只有极少数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 
 当郑和远航经过东南亚诸国时,每到一地都要与其随从穆斯林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随着郑和在东南亚对伊斯兰的宣传,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迅速地发展起来。 
 之后,郑和七下南洋的资料被明朝自己销毁。明朝为什么自己销毁? 

 三。19世纪,在土耳其发现了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 
 于1516年(即回历922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 ,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一书。 
 全书共2l章,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 
 特别记述了明代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中国张至善、张铁伟、岳家明三人以英、德译本和新波斯文本为依据,编译成汉文本,并附有国际上对该书研究之论文13篇,照片和图表7幅,198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00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出于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宫廷内有皇帝专用的清真寺,有宣礼员,主麻日(星期五)皇帝到城外的清真寺做聚礼,以及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皇帝对他们的重用等。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 
 
 四。台湾马明道参照该书及明正史、野史、史学家的评述、回民口碑传说, 对明朝王室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于1973年写出《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一书。 确认朱元璋、马皇后及其家族和亲戚均为回回。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19:37:00 +0800 CST  

 五。 周有光 ,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语言学家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语言文字应用委员会研究员,他的话可是有份量的 ,以他的年龄和身份没必要哗众取崇的。他说: 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 明朝是不是外族呢? 现在新的考证说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 

 六。陈梧桐,著名明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朱立璋研究会顾问。 他对周有光 上面的话反驳,但他的反驳软弱无力,基本都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 这从反面证实了周有光说的有道理。 

 七。白寿彝先生,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 

 八。朱元璋的菜单。 “参加第10届明史学术讨论会的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邱仲麟先生首次公开了他从明人笔记中发现的这张菜单。 
 “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看着这张菜单,您一定会胃口大开。可是您也许不知道,这竟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6月某天,明太祖朱元璋的午餐菜谱。 
 
常见问题解答: 
 一。问:朱元璋为回回,明正史为什么没有记载? 
 答:按回民传说,朱元璋称帝后,讳言自己为回回,没有公开宣布自己的宗教信仰,“因言回民,不足以号召广大汉族民众也。”(薛文波《明代与回民之关系》)。而阿里·阿克巴尔在《中国纪行》中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决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分析看法与回民的传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他说,中国皇帝“已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这一点与史实不符。明朝皇帝不是“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而是他的家族原来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如果没有这个家族传统信仰的基因。在儒、佛、道思想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一个对伊斯兰教并无渊源,且十分陌生的汉族封建皇帝改信伊斯兰教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二。问:明太祖压抑来华的西域穆斯林蒲寿庚后裔。蒲寿庚在宋时任泉州提举市舶,蒙古军南下时,蒲降元。明太祖对蒲寿庚的叛宋降元极为不满,对于蒲后裔颇为压抑。《闽书》载:“皇朝太祖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宋元通鉴》载:“我太祖皇帝禁泉州蒲寿庚、孙胜夫之子不得齿于士,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禁夷之也。”《日知录》载:“明太祖有天下,治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 
 答:关于明太祖压抑蒲寿庚后裔,其因是蒲氏的叛宋降元,这是出于政治的分歧,并非因为蒲氏是穆斯林。历史上和现今,由于政治观点不同,同室操戈者大有人在。 

 三。问:朱元璋在起义前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答:关于朱元璋在起义前入皇觉寺为僧,乃是在清真寺念经做“海里凡” 

 四。问:朱元璋汉族观念极深,起义初,以种族革命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号召天下,目的是推翻元蒙,恢复汉族江山。因元代汉族备受压迫,握有权势者首为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因此,明太祖疾恨蒙古人、色目人等外族,并采取种种压抑措施。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19:37:00 +0800 CST  
 答:朱元璋要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建立帝业,如不依靠汉族,就很难来维持当时的局面。元末明初的回回与唐宋、元初有所不同。这时的回回,除保持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外,已吸收了汉族的不少传统文化,接受了汉语、汉姓;在服饰、生活习惯上与汉族略有不同,已开始中国化了,而且,朱元璋的主要革命目标是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因此,他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及“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的提法与他的身份并不矛盾,是符合情况的。 

 五。问: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谕檄北中国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割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皇明通纪》卷二)。“明太祖的汉族观念从中可见一般。” 
 答:1, 4 

 六。问: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而迫使他们与中国人(汉人)通婚,是歧视、同化包括回回在内的外族。《明律》卷六载:“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答:关于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一事,马明道先生认为:从表面看,此禁令意在同化回族、蒙古族,实则回化汉族。明太祖是十分了解伊斯兰教法的,知道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通婚,除非改奉伊斯兰教,而蒙古人并无这种严格的规定。明太祖提倡回汉通婚,其深层用意在于扩大回族人数,发展伊斯兰教。 

 七。问:政治人物的出身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代表的利益集团。就算朱是回回。So What? 不知lz想说明什么问题? 
 答:就算朱是回回?朱是回回已经早有专著和历史文献发表了. 而我们为什么对此回避?发现朱是回回是历史爱好者的兴奋点哦. 另外么, 
 看看楼下有多少个诬蔑清朝捧明朝的帖子. 证明朱是回回, 是对哪些搞狭义民族主义者的最沉重的打击喽. 

 八。问:明朝皇宫御膳房里不乏猪肉吧 
 答:明朝皇宫御膳房里是不乏猪肉,但那个猪肉是给皇帝吃的么?见上文的朱元璋的午餐菜谱。下面还有垛子羊肉和朱元璋的故事,还有明史的记载。明史的记载中,除了有猪肉外,每次还有羊肉。这里明人笔记中发现的那张菜单,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无论是那一部正史,都有修史的官方或者参预修史人的主观因素在里面。而明人笔记,或者其他私人笔记则不然,比如一个当年地主的日记支持张献忠的屠杀四川人等等。 
 1。见明太祖朱元璋的午餐菜谱. 
 2。垛子羊肉合了朱元璋的口味 
  关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史料记载和很多的有趣传说,他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人们提起他来,都能说出一两段关于他的故事来。 
  据民间传说,朱元璋的妻子马娘娘是回民,朝中的文武官员也以回民居多。可朱元璋是不是回民在史料中没有记载,传说故事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点。但回民一直都说朱元璋是“老表”。 
 
 基于朱元璋可能是回民的说法,就有传说称,明朝宫廷里的膳食都是清真的。据说,皇帝朱元璋最喜欢吃羊肉,一天至少要吃上一次。宫廷里有一帮御厨专门为他做羊肉,这些御厨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做羊肉人人都有一套,有的蒸羊肉在行,有的炒羊肉有独到之处,还有的炖羊肉汤是一绝,朱元璋每天可以吃到不同花样的羊肉。然而时间久了,这帮御厨们也不免“江郎才尽”,再也做不出新鲜的口味,难免让朱元璋失望。看到皇上吃羊肉没有了兴趣,御厨们诚惶诚恐,生怕有一天朱元璋怪罪下来,他们会受到责罚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19:37:00 +0800 CST  
……另一版本的(差别部分)……

九。明朝皇帝禁止养猪,记载的有:“九月,上次保定(河北省清苑县)禁民间养猪,着为令。”《明书武宗本纪》; 
“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明实录武宗实录》 

常见问题解答: 
3. 
清朝统治者掌握的史料一定更多,也听到百姓关于明朝皇室是回回的传说。但为什么清朝主持编辑的明史克意回避,几乎没有任何明朝皇室是回回的痕迹呢?我想,这是因为明朝是回回最兴盛的时代,如果清朝揭开明朝皇室是回回的谜底,那么,大量的回回就会加入反清复明的行列中,这不利于清朝的稳定和统治。既然明朝皇室自己回避自己是回回,清朝就顺式不在明史中彻底消除这类记载。有一个外国史学者说过,正史只能相信其十之三,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回回在明朝最兴盛,而在清朝则是相反。 
4。明史的编辑,是虽然生活在清朝但原来属于明朝的学者。这些学者为了保护明朝的皇室名声,故意把明朝皇室是回回的痕迹抹掉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19:57:00 +0800 CST  
……还有……

主张朱元璋为回回说的学者认为,朱元璋要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建立帝业,如不依靠汉族,就很难来维持当时的局面。 

元末明初的回回与唐宋、元初有所不同。这时的回回,除保持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外,已吸收了汉族的不少传统文化,接受了汉语、汉姓;在服饰、生活习惯上与汉族略有不同,已开始中国化了,而且,朱元璋的主要革命目标是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因此,他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及“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的提法与他的身份并不矛盾,是符合情况的。 


关于朱元璋在起义前入皇觉寺为僧,乃是在清真寺念经做“海里凡”(这个问题待后详叙。) 

关于明太祖压抑蒲寿庚后裔,其因是蒲氏的叛宋降元,这是出于政治的分歧,并非因为蒲氏是穆斯林。历史上和现今,由于政治观点不同,同室操戈者大有人在。 

关于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一事,马明道先生认为:从表面看,此禁令意在同化回族、蒙古族,实则回化汉族。明太祖是十分了解伊斯兰教法的,知道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通婚,除非改奉伊斯兰教,而蒙古人并无这种严格的规定。明太祖提倡回汉通婚,其深层用意在于扩大回族人数,发展伊斯兰教。 


明王室为回回家族的依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证: 

①从朱元璋的出身和出生地考证明太祖洪武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原名兴宗,生于安徽凤阳县,古称濠州,其周围各县,如定远、寿县、怀远、临淮等为历史上回回聚居区。父名朱世珍,母陈氏,生兄弟四人,元璋排行第四,长兄兴隆,次兄兴盛,三兄兴祖,全家务农,地仅数亩,颇贫寒。凤阳城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小城,西门直对东门,两门之间为一长街,将风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称南城与北城,北城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汉民;而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有清真寺一所,位于南城中央偏西。朱元璋生于南城朱姓群内,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回回。1935年,马明道先生随其兄马宏道先生(1899一1968)到凤阳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回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②从朱元璋葬亲仪式考证《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但《明史》并未说明是如何克葬的。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著《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按汉族的传统习惯,富户人家所用棺材一般以杉木制成;中等家庭则使用普通木材制成;贫户人家庭则使用薄皮棺材;赤贫者则使用芦苇包卷,抬往旷野埋葬。朱氏一家如是汉族,为何一反汉族的传统习惯而改用白布呢?况且白布的价格比薄板、芦苇昂贵,朱氏一家属赤贫,为何舍弃廉价之物不买而去买昂贵的白布呢?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亡者须穿“克凡”(白布殓衣)后土葬。由此可以推断朱家并非穷得买不起最简单的棺材才用白布,而是按伊斯兰教的规定处理丧事。 

⑧从朱元璋出家当“和尚”说起《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细说明朝》曰:“…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 


根据回民世代相传,所谓明太祖在起义前曾到皇觉寺出家为僧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皇觉寺原是一座清真寺,出家为僧乃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经堂学生,西北地区称“满拉”),皇觉寺这一名称则是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所赐的名称,意为皇帝在此寺中觉醒。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而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因为中国穆斯林做礼拜时,须朝向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天房,皇觉寺正好坐西朝东,且其建筑形式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这不可能是偶然的。皇觉寺的方向和建筑形式就是回民父老传说正确的佐证。 


佛教自中世纪盛行于中国,故中国汉族知识阶级和史学家对佛教比较熟悉,或他们自己就是佛教徒,而对伊斯兰教比较陌生,他们有意无意地用佛教的术语描写伊斯兰教,如把清真寺写成“寺庙”,把宣礼塔写成“佛楼”,把阿訇、“满拉”写成“僧”、“和尚”等。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中国的汉族知识界又对基督教熟悉了,于是他们又开始用基督教的术语描写伊斯兰教了,如把清真寺写成“教堂”,把礼拜写成“祷告”,把阿訇、伊玛姆写成“神父”、“牧师”或神职人员,把朝觐写成“朝圣”等等。回族虽说汉语,但不重视学习汉语,汉文化水平远远不如汉族,知识分子稀有,所以用汉文阐述伊斯兰教的著作极少,史学家和用汉文介绍外国宗教或翻译外语著作的学者均为汉族,他们对伊斯兰教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是中国史藉和介绍宗教的著作中往往把伊斯兰教与佛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0:11:00 +0800 CST  
……下面就是汉族说。……

主张朱元璋为汉族说的学者依据明正史的正统观点,认为朱元璋是汉民族的英雄,其理由是: 

①朱元璋在起义前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②朱元璋汉族观念极深,起义初,以种族革命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号召天下,目的是推翻元蒙,恢复汉族江山。因元代汉族备受压迫,握有权势者首为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因此,明太祖疾恨蒙古人、色目人等外族,并采取种种压抑措施。 


③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谕檄北中国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割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皇明通纪》卷二)。“明太祖的汉族观念从中可见一般。” 


④明太祖压抑来华的西域穆斯林蒲寿庚后裔。蒲寿庚在宋时任泉州提举市舶,蒙古军南下时,蒲降元。明太祖对蒲寿庚的叛宋降元极为不满,对于蒲后裔颇为压抑。《闽书》载:“皇朝太祖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宋元通鉴》载:“我太祖皇帝禁泉州蒲寿庚、孙胜夫之子不得齿于士,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禁夷之也。”《日知录》载:“明太祖有天下,治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 


⑤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而迫使他们与中国人(汉人)通婚,是歧视、同化包括回回在内的外族。《明律》卷六载:“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陈梧桐先生认为,目前一些认定朱元璋是回族的论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有人认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据了解,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画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貌端正,和蔼慈祥,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皇家标准像,与真实的相貌并不相符。另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画像,则迥异于一般的汉人。不过,依据相貌特点来确定族属,有失草率。陈先生说:“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谁又能说出哪种相貌肯定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第二,有人提出,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姓马,马姓是回族的姓,与回女结婚也就成了回民。陈先生认为,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民的,因为汉族也有马姓,而且其历史远比回族的马姓更为久远,汉代汉族的马姓之中就已涌现出马援、马融等著名的历史人物了。 


第三,有人列举,朱元璋后世子孙是回族的一些“论据”,认为可以作为朱元璋是回族的旁证。比如有人说,建文帝(朱元璋孙子,明朝第二代皇帝)在燕军攻入南京后出走,是赴天方(麦加)伊斯兰教圣地朝觐,这可以表明他是回族。然而,建文帝南京城破之时,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还是逃亡在外,是桩历史疑案,至今未有定论。 



著名的回族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但白先生对此并未作过考证,他撰写的有关伊斯兰教和回族史的诸多论著,从未把明太祖、建文帝和明武宗列为回族人物,他主编的《回族人物志》,也没有这3个明朝皇帝的传记,可见他对那些传闻是持有疑义的。 


大量的史实证明,朱元璋不是回族而是汉族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不信奉伊斯兰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一些回族的家规明确规定:“家禁用道、释教”(晋江《郭氏家谱》)。但朱元璋及其前辈、后裔都不信仰伊斯兰教,而是崇信佛、道。朱元璋“曩者父母因某自幼多病,舍入皇觉寺”(郎瑛:《七修类稿》卷7,《朱氏世德碑》),自此就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后,他成为一名白莲教徒,但并未改变佛教信仰,攻占应天等地,不仅广交戒德名僧,还同许多道士建立密切的联系。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1:15:00 +0800 CST  


登基称帝后,朱元璋在大力提倡尊朱崇儒,确立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同时,更是大搞神道设教,扶植佛教和道教。他不仅拨出巨资,修缮、重建一批寺院和宫观,并授予大量田土、芦荡,免除其税粮和差役。还多次召集名僧举办法会,自己头戴皮弁,腰插玉圭,亲率群臣顶礼膜拜;或征召道士,举办祈雨斋醮,自己“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中,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明太祖实录》卷53)。他还应僧道之请,设立善世院、玄教院,后改为僧录司、道录司,以名僧、道徒总领全国佛、道事务。为了扩大佛、道的影响,朱元璋又命四方名僧点校《大藏经》即《浩武南藏》,令宗泐、如?等僧人重新笺释《般若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亲自为《心经》作序;并仿效唐宋君主,亲为《道德经》写序,撰成《御注道德经》二卷,还撰写《周颠仙人传》,


当然,在大力扶植佛、道的同时,朱元璋也在南京、西安及西北、闽粤等地敕建一些清真寺,并御书《至圣百字赞》,称颂伊斯兰教有“协助天运,保庇国民”(刘智:《至圣天方实录》卷20)之功用。这并不是由于朱元璋信奉伊斯兰教,而是出于他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因为当时不仅明王朝的辖境内居住有回族,明朝的军队中有众多的回民将士,而且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包括回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尚待统一,他实施这种“因俗而治”的政策,目的在于争取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支持,以推进全国的统一事业,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正由于朱元璋没有伊斯兰信仰,所以伊斯兰教尽管受到朝廷的保护和扶持,但其地位却无法同佛、道相比,有明一代始终未见朝廷为之设置机构,委任官职,也未曾采编刊刻过任何有关伊斯兰教的撰述。 


回族不仅信仰伊斯兰教,而且在风俗习惯上也受到伊斯兰信仰和文化的影响。例如在饮食习惯上禁食猪肉,在丧葬习俗中主张速葬,停尸不得超过3天,并实行土葬,不用棺材,尸体冲洗后以白布缠裹,由阿訇主持殡葬。但不论朱元璋本人还是他的前辈、后裔,都未见有这种风俗习惯。有明一代的宫廷御膳,从未断过猪肉。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要用30100头牲口,其中就有猪18900头(万历《明会典》卷116)。祭祀祖先,猪也是必备的供品,如祭祀太庙,洪武二十六年定议,所供祭品需用“豕十九”,万历初年又规定时享用“豕三十一”,袷祭用“豕三十五”(同上卷86)。丧葬则完全遵循汉族而非回族的习俗。如停尸时间,除朱元璋的父祖和在“靖难之役”后不知所终的建文帝、在“夺门之变”后被废的景泰帝情况不明外,明朝皇帝死后的停尸时间都大大超出3天的期限。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死后,停尸时间算是最短的,但前后也达7天。停尸时间最长的是明成祖,长达5个月之久。再如安葬的方式,虽然实行的是土葬,看不出民族习俗的区别(汉族和回族都实行土葬),但全不用白布缠尸,而是头戴皇冠、身着龙袍,使用棺椁装殓下葬的。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后殿,摆放着明神宗和孝端、孝靖皇后的3具棺椁,棺椁中有皇帝的皇冠和龙袍,皇后的凤冠和礼服,就是最好的物证。朱元璋的父母死后“殡无棺椁”,并非出自回回的习俗,而是由于当时朱家太穷,穷得连坟地都没有,更不要说置办棺椁衣衾的银两钞币了。幸得邻居刘继祖给了一块坟地,朱元璋和二哥、大嫂才得以为双亲换上洗干净的破旧衣服,将他们草草埋葬。朱元璋称帝后,为他们修建高大壮观的皇陵,在《皇陵碑》中还无限悲伤地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殳浆!”(《高皇帝御制文集》卷14)此外,明朝的陵墓,从江苏盱眙的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到江苏南京的孝陵和东陵、北京的十三陵和景泰陵、湖北钟祥的显陵,碑刻都只有汉文而没有阿拉伯文字,雕饰也都是传统的汉族风格而非伊斯兰风格,陵制也都是在唐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伊斯兰风格的回族坟墓迥然有别。 


最能说明朱元璋民族成分的,当推吴元年十月他命将北伐时发布的《谕中原檄》。檄文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斗争口号,并说明他出兵北伐旨在“复汉官之威仪”,还宣布:“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皇明诏令》卷1)在古代,“中华”是个多义词,含义与“中国”相当,以地域论,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中原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以文化论,一般是指古人所说的“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以民族论,一般是指汉族,即华夏族类、中夏之人。“色目”一词初见于唐代,意指各色名目、各种等类,又指姓氏稀僻之人。元朝征服西域诸地,因其部族、国家很杂,又多姓氏稀僻,便称该地区的降附人口为色目人。常见于元人记载的色目人,有唐兀、乃蛮、汪古、回回、畏兀儿、钦察等。朱元璋将蒙古人和包括回回在内的色目人都蔑称为“胡虏”,同列为驱逐对象,只有“纯知礼义”即认同中原文化,“愿为臣民”即归附于他者,才可“永安于中华”,“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说明他本人不是回回,否则岂不是自己驱逐自己?朱元璋打出“恢复中华”、“复汉官之威仪”的旗号,说明他是汉族人,否则岂不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面对辽、宋、夏、金、元以来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吸收元朝统治者推行歧视和压迫汉族的政策加速其灭亡的教训,继承唐太宗等开明君主“以文德绥海内”、“爱之如一”的进步思想,强调“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明太祖实录》卷53),要把“以德怀之”放在其“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之首位。但是,由于朱元璋是汉族人,作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他仍未能摆脱历代汉族王朝统治者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少数民族仍持歧视的态度。洪武元年二月,他下诏复唐式衣冠,即禁用“胡服、胡语、胡姓”(同上卷30)。许多蒙古、色目人入仕之后,纷纷改用汉姓汉名。后来,他觉得此举有悖“先王致谨氏族之道”,才又下令“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同上卷51)。朱元璋还禁止蒙古、色目人在本民族内部自相嫁娶,《大明律》规定:“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指汉族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1:15:00 +0800 CST  
下面是本人在网上查的资料及分析。

————
大明皇陵之碑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建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属罹殃,皇孝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史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器,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展品路,衣恸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予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爷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见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眄兮家邦。已而既归,乃复业于於皇。

住方三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祥。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智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智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少顷获释,身体安康。

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缰,出游南土,气舒而光。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渡清流戊守滁阳。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姐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枉,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

暂戊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孰,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为乎声教,戈予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亲征刑、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芒。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既定,市巷笙簧。元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

依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欲厚陵以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臧。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渝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

对于此,回族说的解释:朱元璋称帝后写的碑文不足信。因言回民,不足以号召广大汉族民众。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决定的。

还有一种回族说的解释是:被篡改了(一位支持回族说的人士在网上的留言)。

还有很多如祭祀用猪等多个确证非回族的证据,也是因为: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

回族说中,说陈梧桐:“对周有光 上面的话反驳,但他的反驳软弱无力,基本都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

但是,“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被篡改了”,这是万能的回答,因为任何事务都可以按这种方式否定,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那才是真正“软弱无力”,并且完全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

还有,“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和“被篡改了”,到底是那一个?如果是前者,那么回族说是承认现存的大明皇陵之碑的真实性的,如果是后者,那碑上应该说的是回族,和前者是不是矛盾呢?持有一种观点的人,提出的论证却是矛盾的,是不是证明了自己的错误?

看来有点科学头脑的研究者还否认不了现在仍然完好保存的大明皇陵之碑的真实性,所以,就算“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这个万能回答是正解,那么我也给一个万能回答,就算朱元璋原来是回回,但他自己都不认了,你们还操什么心哪?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1:55:00 +0800 CST  
另一朱元璋自己亲撰的碑文。(查自某台湾网站,原文为繁体,为便于阅读,以转换,不知是否全文,但大陆的更少,只有其祖籍地一段。)

太祖尝自叙朱氏世德之碑。其文曰。

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二公。其季百六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二子。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初一公配王氏。是为祖考妣。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即先考讳世珍。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方。以先祖初一公困于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先伯考五一公十有二岁。先考纔八岁。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及卒。家日消。由是五一公迁濠州钟离县。其后因至钟离居。先伯考性淳良。务本积德。与人无疾言忤意。乡里称为善人。先伯娶刘氏。生子四人。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生盱眙。重五公生钟离。先考君娶徐氏。泗州人。长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先伯考有孙六人。兵兴以来。相继寝没。先兄重四公有子曰文正。今为大都督。重六重七俱绝嗣。曩者父母因某自幼多疾。舍入皇觉寺中。甲申岁。父母长兄俱丧。次兄守业。又次兄出赘刘氏。某托迹缁流。至正二十四年。天下大乱。诸兄皆亡。淮兵大起。掠入行伍。乃招集义旅。兵力渐众。因取滁和。龙凤三年。帅师渡江。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尝言。世为朱巷人。宗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朱巷距城四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四十余人至。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但朱氏世次。自仲八公之上。不复可考。今自仲八公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唯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钟离。此我朱氏之源流也。
(按他书皆云太祖母陈氏。惟世德碑言徐氏。)此为原台湾网站注。

此碑文与现存的盱眙的明祖陵、凤阳的明皇陵相互证明,“历世墓在朱巷。唯先祖葬泗州(盱眙)。先考葬钟离(现凤阳)。”

按照“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的说法,朱元璋要说明自己的身份,在数百年前就煞费苦心,下了一番“真功夫”说明自己是汉人,连“五世祖仲八公”直到其亲生父亲都认成汉人。并且念念不忘“为念先考君尝言。世为朱巷人。宗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朱巷距城四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四十余人至。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当然,他没有明白的说是汉人,但在中国汉族的汪洋大海中,“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有回族说者认为“风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称南城与北城,北城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汉民;而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朱元璋生于南城朱姓群内,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回回。”———请再考证“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为回回聚居地,或者用万能回答“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2:58:00 +0800 CST  
兄弟,敞姓朱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3:01:00 +0800 CST  
此碑文与现存的盱眙的明祖陵、凤阳的明皇陵相互证明,“历世墓在朱巷。唯先祖葬泗州(盱眙)。先考葬钟离(现凤阳)。” 

回族说者有没有这样的——证据链——证明朱元璋是回族?

当然万能回答“言回民不足以号召汉族民众”也可以,根据这种回答,朱元璋下了这么大的一番造假“真功夫”说明自己是汉人,你们非要说他是回族,能给回族增光吗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3:10:00 +0800 CST  
回族说者有没有这样的——证据链——证明朱元璋是回族? 

要实在的,像碑、墓、文献直接的明确记载等,不要根据某文、某传说(不要说比史书更准,当然拍戏说之类的电视剧也许可以)“推测或者主观上”得到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3:22:00 +0800 CST  
传说比史书更准,这种情况也有,还不少,但是要有相关证据证明,不过如果相关证据也是传说(?言重复多次就成了真理),或者可以有多种解释的推论,那么你就自己相信吧,说好听那是一边偷着乐,可以提升一下自豪感(哪怕是传说证明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自欺欺人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4 23:34:00 +0800 CST  
北伐檄文,原文较长,节选。

——————
明太祖朱元璋奉天讨蒙元北伐檄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失君臣之道,……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 
《明太祖实录》卷入21, 《鸿遒录》五《北伐中原》 
————————
这里,明明白白说了,“复 汉 官之威仪”。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胡虏可是包括了构成回回的那部分西北地区的人。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色目,包括回回的称呼,也包括现在部分回族引以“骄傲”的阿拉伯人的后裔,(注意,回族说还特别说,“确定他们是元代来自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其中多数为回回”),但是朱元璋说“非华夏族类”

对于以上证据,回族说仍然是类似“号召汉族民众”的万能回答,来说明朱元璋是回族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6 23:12:00 +0800 CST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营建,次年葬入马皇后。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洪武十六年建成,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后葬入。建筑大致分两组。第一组为神道,从下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门、红门和西红门(此两门已毁)、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到石刻止。石刻由12对石兽、1对石柱、4对石人和1座根星门组成;随着山麓的起伏排列成一条长约800米的神道石刻·,颇为壮观。第二组是废的主体建筑,从石梧起,包括正门、碑亭、享殿、大石桥、方城、宝城。


凤阳·明皇陵

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凤阳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但是神道上那排列整齐的石像和那巨大的皇陵碑……神道上排列着31对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石人、石兽、石马,……历经六百多年依然形神具备。
 

盱眙·明祖陵

江苏省盱眙县城西北约十公里,有明祖陵,又称明代第一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 

北京十三陵本人去过两次,定陵下过两次,神道去过一次,不用说,中国汉族传统形式。


顺带说一下徐达墓(因为有说徐达是回族)。南京钟山北麓太平门外板仓村,有明初赐葬的中山王徐达墓。徐达墓园规制宏伟,坐北朝南,面对钟山,近靠玄武湖,山水相依。神道长约300米,有牌坊、神道碑各一,石马、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二,石雕精致,神态逼真。徐达夫妇合葬墓封土堆直径约14米、高2.4米。 汉族的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6 23:32:00 +0800 CST  
神道、石人、石兽,伊斯兰教可以建吗?塔利班炸佛像大家还记得吧。

我再帮回族说说一句,“号召汉族民众”,万能的。座天下以后,还要造的更像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6 23:37:00 +0800 CST  
以上古迹均为现存,有的我实际去过。

众多的古迹、古墓及碑、地下发掘的文物,以及众多不同的史料记载等,相互都是环环相扣的,用一个法律上的词,就叫——证据链!

传说和证据链,相信那一个?

关于地下发掘的文物,哦,这也可以说是假的,或者是为了“号召汉族民众”,不过号召到地下看不见的地方,号召力真强,还有一种类似的万能解释是政治目的,但其政治目的到了地下,还是强。

朱元璋为了“号召汉族民众”和“政治”,煞费苦心“造假”(假汉族),不仅他一人“造假”,在世“造假”,而且还给先辈“造假”,死后还“造假”,借其他将领大臣“造假”,后代子孙也“造假”,看的见的靠“造假”号召,地下看不见的也“造假”来号召,其“反侦察”能力真是太厉害了!!!!!!

还有人说:

所谓"明史"是清人及其追随者所书 在着所谓的"陵墓" 和历史"遗存"有大量被篡改的。

被篡改的依据呢?用无限怀疑的思维方式,中国乃至世界有很多现存的古迹陵墓,都可能被后世篡改了,那就不要研究了,按传说写历史就行了。

如果真被篡改了,前面证据链的篡改可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清人真了不起,也是“反侦察”超级高手,只有用“无限怀疑法”来识破其篡改罪行。

如果被篡改的说法成立,原来的真实情况就是朱元璋是回回,记载和陵墓、石碑等就明说了,那还需要“号召汉族民众”和“政治”干吗?前面已经说过这是矛盾的,请回族说的人统一一下,那些古迹实物到底是不是被篡改了。

说到这里,好像被篡改是最有力的,又一个万能回答!所有是汉族的都被篡改了,所有可以被理解为回族的,都是真的!妙!服了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7 00:34:00 +0800 CST  
总而言之,只要遇到硬梆梆的证据,就采用“号召汉族民众”或者“政治”之类的万能回答来作理由。

以及另一种万能回答“被篡改”,尽管两种万能回答互相矛盾,但不妨碍回族说认定朱元璋是回族。

——————————

说一个题外话。我家一个小孩,5岁,如果你要让他作一件事或听你一句话等,如:把你的糖给我一个,明天我给你买一袋。但当他不愿意时,他有一句永远的真理回答:反正我不想
楼主 亲兄弟  发布于 2006-04-27 00:47:00 +0800 CST  

楼主:亲兄弟

字数:26422

发表时间:2006-04-07 06: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03 20:39:56 +0800 CST

评论数:12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