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各种科技上的只是科普

【14】男人真会消失吗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证明未来Y染色体不会消失,男人还将继续存在,地球不会变成一个“女儿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呢?那是因为有许多科学家声称: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在退化,1000万年后将完全消失。

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载体,人类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和Y染色体,决定人类的性别。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Y,而女性为XX。

在过去十年里涌现的关于Y染色体的奇谈怪论中,有一条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遗传学家布莱恩·塞克斯提出的特殊理论,这在他的著作《亚当的诅咒:没有男人的未来》中有所论述。塞克斯认为:Y染色体无法重组而只能不断积累有害的变异,所以它有被遗传垃圾取代的趋势;Y染色体有一些重要的功能区,例如决定雄性性别的SRY,但这些功能区也是引发性染色体疾病的原因。根据基因衰退所引发的必然趋势,塞克斯做出了如下推断:人类男性将在不远的将来完全消失。

澳洲国立大学的名誉教授杰妮·格雷夫斯也认为,由于“设计不良”,Y染色体正在迅速退化,人类男性将会消失,即使人类依然会存在。她说,人类男性消失的危机可能会在未来500年内发生,但个别人类群体可能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了。

Y染色体主宰着男性的睾丸功能,制造精子。格雷夫斯认为睾丸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因为那里不断进行着细胞分裂,每一次分裂都可能造成基因突变或丧失。格雷夫斯说,Y染色体在3亿年前诞生之初大约有1700个基因,但演化到今天只剩下45个,而且大部分都是没用的。

上面的这些观点,似乎都在为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做准备。然而对于这种论断是否正确,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传学家朱迪斯·曼科教授研究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如何世代遗传的,以及它们与生育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Y染色体在过去数百万年里确实收缩了不少,失去了许多原始基因,但剩余的基因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曼科表示,Y染色体不会消失,会存在很长时间。

美国怀海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比较了人类和大猩猩的Y染色体上所独有的基因后发现,黑猩猩的染色体中有5个基因已经退化,而人类染色体中却没有这种现象。他们认为在人和黑猩猩走上各自进化道路的这600万年中,即使人类Y染色体有基因流失也是极少一部分。因此,对于Y染色体将在1000万年后消失的说法可以不予理会。

不管男人是不是真的没有遥远的未来,世界是否真的会变成一个“女儿国”,那都将是我们看不见的未来,不过科学家的描绘却让我们有了更多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42:00 +0800 CST  
第117号元素被确认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5月2日说,他们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




综合媒体5月3日报道,背诵元素周期表的学生可能又要再多记忆一个元素了。一个国际科研小组2日说,他们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
117号元素是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的。但此后,只有2012年曾成功重复这一实验。
最新实验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进行,欧洲、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他们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元素。117号元素很快又衰变成115号元素和113号元素。
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物理学评论通讯》上。研究人员接下来将把成果提交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审核,该联合会将会决定是否还需进一步验证。如果审核通过,该联合会还将决定哪个机构拥有117号元素的命名建议权。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序号在92以后的重元素在自然界中难以稳定存在,104号及以后的元素被称为超重元素,寿命更加短暂,迄今所有的超重元素均为人工合成。不过按照已提出几十年的“稳定岛”理论,随着新合成的元素越来越重,它们会变得更加稳定,存在寿命也随之延长。
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超重元素,第114号和第116号元素已正式成为元素周期表的新成员。而成功合成117号元素,按照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科学主管霍斯特·施托克尔的评价,是“通往生产与探测位于‘稳定岛’上的超重元素的重要一步”。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44:00 +0800 CST  
【16】穿着牛仔裤登陆火星有什么后果
果你只穿一条牛仔裤和一件体恤衫登火星的话,数分钟就能要你小命。



没有宇航服的保护,人类数分钟之内就会被火星的恶劣环境夺取性命。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火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地方,它寒冷、遍布沙漠、几乎没有氧气,而且重力很小。火星上的年平均气温为华氏零下64度(约为零下53.3摄氏度)。而在火星时间的中午时分,赤道附近的最高温能够达到华氏80度(约为26.7摄氏度)。在火星的冬季,温度能够降到华氏零下199度(约为零下128.3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往这颗红色星球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件太空服的原因。但是我们非常好奇的是,如果有人没有穿着这种昂贵的太空服,而是只穿着牛仔和体恤衫而且屏住呼吸(人类的平均屏息时间不超过1分钟),那么他能够在火星的夏季存活多久?不出意外的话,答案就是数分钟。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Chris Webster在一封邮件中称:“最严重的即时影响将来自于低大气压,与地球相比那里几乎相当于真空。在数分钟之内,人的皮肤和器官就会破裂并排出气体,而且引发快速而痛苦的死亡。”如果你没有被低气压大气所杀死的话,那么火星上许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其它环境因素会对毫无保护的人类产生伤害。
Webster称:“任何登陆火星的人类都必须面临氧气缺乏的问题,与地球大气20%的含氧量相比,火星大气中大约只含有0.1%的氧气。此外,非常寒冷的表面温度、无所不在而且令人烦恼的尘埃、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表面化学物质和氧化剂都是人类将要面临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之后,人类才能够开始寻找食物和水源。”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45:00 +0800 CST  
【17】金字塔巨石搬运之谜揭晓
科学家实验发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秘密,利用滑橇前铺设湿沙的方法减少搬运巨石块的牵引力。图中是发现的一张古埃及壁画中描绘的搬运巨石过程。




科学家实验发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秘密,利用滑橇前铺设湿沙的方法减少搬运巨石块的牵引力。图中是发现的一张古埃及壁画中描绘的搬运巨石过程。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现已揭晓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秘密。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于古埃及人如何搬运巨大石块建造金字塔迷惑不解,现在他们发现其中的秘密在于潮湿的沙子。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称,为了建造金字塔,古埃及人必须在沙漠上搬运巨大石块和大型雕像。科学家复制了当时古人的技术,发现潮湿的沙子才是搬运巨石的关键因素。
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橇上,工人在沙漠上牵引它们。目前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很可能古埃及人在滑橇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
实验证实沙子中适当的潮湿度可提供滑橇所需的牵引力,为了测试这一理论,物理学家建造了一个实验室版的埃及滑橇。
他们发现所需的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牵引力和沙子硬度,使用一个流变仪测试沙子硬度,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能够变形一定数量的沙子。
实验显示,滑橇移动所需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适量水分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这就意味着,潮湿沙子铺设在滑橇前所需的牵引力较小,也就更容易地移动滑橇上的重物。同时,铺设的沙层数量适当,不能在滑橇前产生沙子堆积。
据悉,一张古埃及图画显示古人也懂得这一技巧,在Djehutihotep墓室发现的一张壁画中,一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在滑橇移动正前方的沙子中浇灌水。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47:00 +0800 CST  
【17】科学家发现笑让大脑进入冥想状态提高记忆力
研究人员发现,笑可能明显改善你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你大有裨益



北京时间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可能明显改善你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你大有裨益。
笑可能有助于使压力激素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研究人员表示,它应更多用作一种治疗方法。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胞,可能给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罗马-林达大学研究人员想要弄清楚笑是否改变压力激素造成的这些不利影响。这种激素可能造成众多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你承受的压力越少,你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你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海马神经元。笑增加大脑内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你产生高兴和奖励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相同。”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顾林德-辛格向一组健康的老年人和一组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分钟视频。然后,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
他们的成绩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对比。控制组的老年人也完成这个记忆力评估,但没有观看一段有趣视频。另外,研究人员还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下前两组老年人的皮质醇浓度。这个科研组发现,观看这段有趣视频的两个老年人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
相比控制组,观看视频的老年人在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糖尿病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贝恩斯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提供潜在的临床和康复好处,将来可能应用到老年人的健康计划中。学习能力和延缓回忆等认知成分随着年龄增长更具挑战性,对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老年人出现和年龄增长有关的记忆障碍,但免费、快乐和有益的幽默疗法可用于这个人群。”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48:00 +0800 CST  
【18】iPhone手机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使用技巧


自从iPhone在2007年问世后,人们对于这款智能手机已经相当熟悉,并找到了许多不同的玩机方法。然而,许多人不清楚的是,苹果其实还是在这款设备中植入了数量可观的“彩蛋”。日前,美国科技媒体《商业内幕》就为我们整理出了“12个鲜为人知的iPhone使用技巧”,具体内容如下:
在打开飞行模式后,iPhone的充电速度会比平时更快。而且在最新的iOS 7操作系统中,用户打开飞行模式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屏幕下方向上滑动打开控制中心,然后点击飞行模式的图标即可。
双击iPhone Home键可以查看最近的应用使用记录,之后iPhone屏幕上就会出现以时间顺序排列的所有已打开应用。
用户可以对Siri说“阅读邮件”,然后Siri就会为你读出发件人、时间、日期以及邮件正文这些内容。如果你希望进行回复的话,Siri也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些工作。
用户可以对Siri说“阅读短信”,然后Siri就可以为你读出发件人、时间、日期以及短信正文这些内容。
在撰写邮件或者短信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快速摇晃手机的方式取消前面所撰写的内容。
在短信界面向左滑动便可以查看每条短信的发送、接收时间。
如果你因为时常接到骚扰电话而烦恼的话,iPhone其实内置了非常简单的来电黑名单功能。用户需要做的就是打开通讯录或者通话记录,找到对方号码,然后点击屏幕最下方的“屏蔽此号码来电”即可。
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没问题!打开设置中的勿扰模式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而且该功能还可以保证用户不会错过任何重要来电,因为如果同一来电号码在短时间内连续来电来两次的话,iPhone将会以铃声和震动的方式提醒用户接听这一电话。
不喜欢Siri死板的声音?没关系,用户可以前往设置——通用——Siri中进行设置。在这里,用户不但可以改变Siri的发音,甚至还可以改变它的性别!
打开内置的应用商店应用,点击最下方的“我的附近”图标便可以查看当前位置附近最热门的一些应用列表。
在iOS 7中,此前的Spotlight搜索功能已经被转移到了主屏幕中,用户可以在主屏幕的任意窗口做出下滑手势进行搜索。而且,如果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星号键”的话还可以查看该设备上所有已安装的应用程序。
在使用Facebook或者Twitter这些应用时,用户只需要点击最上方时间窗口的位置便可以快速回到页面的最上方。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53:00 +0800 CST  
【19】英国大学生设计出《星战》中的激光护盾
英国莱斯特大学三位大学生最新设计一种星球大战类型的“偏导护盾”,由强大磁体激活形成超热等离子壳



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太空飞船受到偏导护盾的保护,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即将成为现实!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星球大战类型的“偏导护盾”未来将成为现实!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偏导护盾能够保护卢克天行者和太空飞船免遭激光武器攻击。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利用现有材料可制造一个偏导护盾,由强大磁场激活。但该项研究成果并非像科幻电影中那样精确,这种偏导护盾不可能透视星际战机,同时很难点燃任何武器。
三位莱斯特大学物理系大学生证实类似医用领域使用的强大磁体可维持偏导护盾,阻止对方激光武器发射。同时,他们指出,这种类型的保护盾已存在于地球大气层顶部。
复制版偏导护盾可由磁场中的等离子壳(带电的超热粒子)形成,在研究中他们采用60特斯拉的磁体,形成的等离子层可作为一种保护盾——现已存在于地球大气层顶部,它将有助于保护地球免遭太空残骸和辐射的攻击。
虽然这项技术不会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但可用于包含核反应堆等危险能量的区域。另一种可能应用是捕虏等离子壳中的辐射,而不是排放辐射,它可用于难以置信的高温环境,例如:实验聚变反应堆。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09:54:00 +0800 CST  
【20】人工智能给人类生存造成的影响
硅谷的实验室中可能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危机,这就是人工智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有益的智能技术,但一旦站稳脚跟,这种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造成人类的终结。



霍金警告称人工智能最终或许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他说: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




霍金对约翰尼·德普的最新电影《超验骇客》进行了评论,认为忽视电影中所设想的可能性将是人类犯下最大的错误



在短期和中期的时间尺度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自动武器系统,而与此同时联合国却正致力于禁止这类武器的应用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硅谷的实验室中可能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危机,这就是人工智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有益的智能技术,但一旦站稳脚跟,这种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造成人类的终结。
这是近期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发出的一项严肃的警告,他警告称人类正面临来自智能技术的威胁,随着技术体自身开始学会自我思考,并学会适应环境,我们人类将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在《独立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名物理学家对约翰尼·德普(Jonny Depp)的最新电影《超验骇客》进行了评论。这部电影主要探讨的是未来计算机的能力超越人类之后发生的种种可能性。霍金教授称仅仅将这部电影中所描绘的情景以科幻为理由而不引起重视将是人类在历史上犯下的最大错误。
霍金表示,智能电子助手如Siri,Google Now,以及Cortana等都仅仅是一个开端,在将来将会出现的技术面前这些都将显得苍白无力。不过霍金也承认这类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将对人类产生助益,甚至可以帮助根绝战争,疾病以及贫困。
他表示:“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除非我们能学会如何去规避这种风险。”
在短期和中期的时间尺度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自动武器系统,而与此同时联合国却正致力于禁止这类武器的应用。霍金表示:“如果进一步向前看,技术几乎是没有极限的。”他说:“物理学上并没有定律来限制粒子的排布方式,使其无法达到较之人脑更加高级的方式。”
事实上,IBM公司已经开发出一些智能芯片,为构建模拟人脑感知,运行乃至思维能力的智能网络铺平了道路。有朝一日,科学家们将可能开发出一台拥有比人类大脑更加先进的智能系统控制的机器。霍金表示:“拥有超级大脑的机器将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霍金指出,专家们目前尚未为这样的情况做好准备。他还举了个例子作为对比,他说假如外星人告诉我们说他们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抵达地球,那么我想我们的科学家们现在就绝对不会干坐着不动。他说:“尽管我们可能正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好或是最坏的时代,但如果做一些严肃的研究或许将会有所帮助。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最终趋利避害。”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0:30:00 +0800 CST  
有没有人看啊 吱一声啊!!这个节奏难道我要单机333个?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1:00 +0800 CST  
【21】汽车要开多快才能飞起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在未来社会,因为交通实在太拥堵,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可能看到汽车都是飞在半空中的,那将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那么,汽车到底要开多快才能够飞起来呢?
我们平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开个150千米每小时(也就是150码)的时候,会觉得汽车开始发飘,似乎快要飞起来了,但它还是没有飞起来,这说明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简单的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存在所谓第一宇宙速度,只要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汽车一定会象卫星一样飞起来。那么,第一宇宙速度有多快呢?第一宇宙速度就是绕地球公转的速度,是7.9千米/秒,这个速度太大了,不飞起来是不行的。现在,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我们看飞机要起飞的时候,都是要加速冲刺的,加速到900码的时候,飞机就飞起来了。这个已经是事实了,那么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答案当然是因为飞机受到的气体给它的升力大于其本身的重力。对于汽车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加速汽车,速度越快,它的升力越大——这个力量是可以计算的,物理公式叫做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
此定理表明:升力与空气密度成正比,与汽车外形有关,也与汽车速度成正比。前面2个因素是我们不能改变的,空气密度是不会变的,汽车因为不是变形金刚,外形也不会变,所以只能改变汽车的速度了。那么,汽车要加速到多大才能飞起来呢?计算表明,汽车加速到900码的时候,也是可以飞起来的,但是,它飞起来以后,轮子脱离地面,就没有继续加速的能力了,所以又会掉下来。
因此,为了让飞起来的汽车不至于又掉下来,我们还需要给它装一个螺旋桨。这个是必须的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2:00 +0800 CST  
【22】人类为什么会有各种怪行为




1.眨眼
眨眼睛并不奇怪:这项持续时间仅有十分之一秒的动作主要是用来清除尘埃,并把润滑液涂抹到整个眼球上。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并未意识到每隔2到10秒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一次黑暗。科学家发现,人脑具备忽略这一短暂陷入黑暗状态的能力。当人眨眼睛时,大脑中负责对视觉输入作出反应的那些区域的脑细胞活动被抑制了,因此你不会感觉你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中断了。
2.笑
当你被笑话打动,或者感觉很有趣时,你会突然抑制不住笑出声来。笑很奇怪,我们为什么会笑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向他人传递积极情绪、具有减压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出于相同原因,黑猩猩和猩猩在社交互动时,也会微笑或者大笑。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笑是从喘息进化而来的。当我们的早期祖先相互摔跤打闹时,他们都会发出扑哧扑哧的喘息声,最终这种声音转变成笑声。
3.放屁
放屁产生的气味确实很不好闻,但是我们吃的和喝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在我们体内产生气体。事实上,每天排放多达半加仑(1.9升)或者排气15到20次,均属正常情况。肠胃气胀是由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造成的。在把食物分解成有用营养物质时,这些细菌会产生带有臭味的副产品——硫化氢气体,变坏的鸡蛋也会发出相同气味。跟我们人类一样,这些细菌也喜欢吃含糖食物。牛奶、水果和豆类等食品里所含的糖分会在人体内产生更多气体。
4.接吻
彼此交换唾液似乎很浪漫,这不免让人感觉有点奇怪。研究显示,接吻是一种生物本能。人们通过接吻的方式,利用气味和味道确定对方是不是潜在的配偶。人的呼吸和唾液携带的化学信号,反映了一个人是健康还是体弱多病,如果是女性,这些信号可反映出她们是不是正处于排卵期,所有这些重要信息都与潜在的配偶的生育能力有关。
此外,鼻子和嘴巴周围的皮肤上的一层油脂包含信息素,它们传递的是与一个人的生物构成有关的信息。双方通过热吻接触到对方的信息素时,他们的发现会令对方的吸引力变大或变小。接吻期间除了交换化学暗示以外,心理学家认为,接吻这种身体接触还有助于加深情侣之间的感情。后叶催产素(一种能增加人的社交、爱和信任感的激素)的研究支持这一理论。科学家发现,接吻时大脑会大量分泌这种物质。
5.脸红
研究发现,如果大家都注意你,你的脸颊会变红,这是人类的一个普遍反应。每个人都会脸红,只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频繁。引起脸红的原因包括:遇到重要的人、受到称赞和在社交环境下经历了较强的情感波动。脸红的生物学原理如下:面部血管扩张,致使更多血液流入脸颊,使皮肤微微泛出红色。为什么会脸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
6.视觉的3D效果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两个眼睛是如何产生3D视觉的?其实这是大脑玩的一个小把戏。首先,我们的大脑利用了“双眼像差”——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像之间的轻微差异。大脑根据图片的差异,重新安排它们的深度。在看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物体时,大脑会记下眼睛的“会聚”程度,或者它们在看这个物体时的旋转角度,以确定它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在看一个物体时,会下意识地通过“视差”测量物体的距离。当你从物体前面经过时,距离我们更近和较远的物体的移动速度是有差别的。
7.死亡
从学术上来说,死亡并非日常活动。然而,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经历这个过程。我们会死,是因为我们的细胞在死亡。尽管在70余年的时间里,细胞会不断更新自己,但是它们并不会永远更新下去。每个细胞里的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所含的遗传信息会随每次细胞分裂而减少。端粒会慢慢变短,直至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逐渐失去很多“修剪”能力,最终它们会丧失它们携带的所有信息,细胞再也无法分裂。科学家目前正在努力寻找延长人类生命的办法,他们认为,总有一天他们会使平均寿命延长一倍。
8.睡眠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没人能连续很多天一直保持清醒状态。然而在我们的所有活动中,我们对睡眠的了解最少。进入梦乡其实是身体进行大量的“维修工作”,例如产生化学物质,供清醒时使用,或者正在发育的大脑里的神经元自我组织。快眼动(REM)睡眠时,神经元很活跃,在大脑生长时期,每晚这种睡眠方式持续时间会更长。几种理论指出,睡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记忆和学习状态。它可能有助于把情景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
9.打嗝
打嗝是横膈膜(胸腔里的肌肉薄膜,对呼吸至关重要)的无意识痉挛造成的。横膈膜受到刺激,就会反复痉挛,让人不断打嗝。胃里的食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刺激横膈膜。非常奇怪的是,打嗝对人并没有什么显着的作用,因此经常被忽视。一种假设认为,它们可能是原始吸吮反射的残余。不管远古时期它们起什么作用,现在它们非常讨人厌。不过利用一些民间偏方就能摆脱打嗝的困扰。
10.哭
悲伤竟会使水从眼睛里流出来,想一想,这难道不奇怪吗?在所有动物中,只有我们人类会因为情绪变化而落泪。科学家认为,哭不仅是一种表达悲伤情绪的方式,而且通过流泪还能排除在身体感觉有压力时产生的不必要的激素和其他蛋白质。所以,“大哭一场”其实具有泻药的作用。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3:00 +0800 CST  
【23】催眠状态真的存在吗



芬兰和瑞典一些研究者表示他们发现了催眠状态(hypnotic state)存在的证据。大众文化中,被催眠的人的眼睛是呆滞无神的。然而,这个状态在研究者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也从没有人进行过对这个现象的研究。
发布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统合》(PLoS ONE)的这个研究中,科学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非常容易进入“状态”的,只需要一个单词的提示,实验对象就能进入或脱离催眠。因此催眠状态和非催眠状态的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生多次。
研究者发现,这种目不转睛的呆滞眼神,伴随着客观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自动、反射性的,无法被非催眠状态的人模仿。在催眠研究领域,这个结果意味着催眠不能再被视为有意识清醒状态下发生的心理意向。换句话说,研究结果可能有更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上的影响,因为这个结果首次提供了一个证据,即人身上存在之前没有被科学证实过的一种意识状态。
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中,催眠有着长期而饱受争议的历史。研究者很长时间都在争论催眠状态是否存在,或者它是不是仅仅是利用了正常清醒状态下人们的认知策略和心理意向。迄今为止,催眠状态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证实,因此很多研究者将催眠状态视为仅仅是心理学中流行的神话。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4:00 +0800 CST  
【24】返老还童的妙招:血液替换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研究小鼠中发现,利用年轻的血液替换掉年老的动物血液可逆转衰老的迹象



老年小鼠的大脑血管重建(左)和老年小鼠接收到年轻小鼠的血液

难道制作青春的灵丹妙药如同在年轻的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蛋白质一样简单?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研究小鼠中发现,利用年轻的血液替换掉年老的动物血液可逆转衰老的迹象,并且,一个研究团队在去年发现了血液中的一种生长因子,他们认为在该生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特定组织——心脏的抗衰老作用。现在,这个研究团队表明,这个生长因子也能够使肌肉和大脑返老还童。
“这是首次展示了一个返老还童的因子”,并且是天然产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能够逆转多种类型组织的老化,投身于分离和研究这个蛋白质的领导者、干细胞研究员艾米·韦杰斯说。此外,另一个独立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抽取年轻小鼠的血浆注入老年小鼠中,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基于过去十年的研究,这项研究将两只老鼠的皮肤缝在一起,以及缝合它们的循环系统,并研究各个组织的影响。“人们在会议上谈论吸血鬼,这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令人毛骨悚然。”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托尼·韦斯·科雷说。但,他和韦杰斯及其他人认为,这种不安反而会令人兴奋。他说,“试图从血液中分离出可能影响整个身体单独的因子,这项新的工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在抗衰老研究领域中,希望和炒作很热门。其他研究人员告诫说,工作是初步的。“这是激动人心的论文”,但“这是一个起点,”纽约市伦斯勒神经干细胞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莎莉·坦普尔如此说道。华盛顿大学研究老化的生物学家Matthew Kaeberlein补充道,“若该治疗方式对人类有用,那么其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百万美元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解决了。”
缝合老鼠的循环系统的实验技术可以追溯到150年前。公元2000年左右,博士后艾米·韦杰斯以及斯坦福大学欧文韦斯曼和托马斯兰多的实验室的其他研究人员,当时他们采用一种称为“异种共生”的复活方法研究造血干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命运。令他们吃惊的是,他们发现,当年老和年轻的小鼠缝合在一起时,老年小鼠的肌肉干细胞恢复了活力。此后,包括韦杰斯在内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半打的论文显示,年老与年轻的异种共生体可以改善老化小鼠的肝脏,脊髓和大脑的健康。
最近,韦杰斯联合心脏病专家理查德·李的实验室和波士顿妇女医院,从小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他们认为这可以解释某些影响。这种蛋白质,称为生长分化因子11 ( GDF11 ),众所周知,它是调控干细胞活性的因子,富含于年轻小鼠中,但其水平会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去年,韦杰斯和李的实验室在Cell杂志报道,注入GDF11可以减轻心脏的增厚,一种伴随小鼠衰老的症状。现在,在科学快讯纸,韦杰斯的实验室表明,GDF11几乎与异种共生一样,能够帮助衰老小鼠恢复肌肉损伤,并提高跑步能力和握力测试。
在另外一项注入GDF11的小鼠研究中,博士后Lida Katsimpardi和哈佛大学神经学家李鲁宾的实验室的其他研究人员发现,GDF11还促进新血管和小鼠大脑嗅觉神经元生长。他们在科学快讯报道,动物获得更为敏锐的嗅觉。GDF11在肌肉和脑中,恢复了一部分干细胞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干预措施- 药物雷帕霉素和热量限制,已经充分证明,可以减缓或扭转多种组织的老化,Kaeberlein说。韦杰斯指出,GDF11可能比药物更安全,因为它是血液的天然产物。哈佛大学已经申请了GDF11专利,韦杰斯说,她和她的同事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关于它治疗疾病的商业化,如老年痴呆症和心脏疾病。GDF11本身“将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 韦杰斯说,这有助于使用修饰后的形式或用不同的分子靶向GDF11途径。“这些都是容易处理的问题, ” 韦杰斯说“最重要的障碍是找出一种追求的途径。 ”
坦普尔认可,GDF11有治疗的前途,但她说她会保持谨慎,直到更多的了解GDF11的机制。她还指出,哈佛大学脑研究中的一些“老年”小鼠还只是中年而已,以及是否会影响老年人,目前还不清楚。“这是需要一步一步进行的,” 她说。也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经过治疗的小鼠能够活的更长。
目前, GDF11有一个潜在的竞争治疗对手。斯坦福大学韦斯科雷的实验室于2014年5月4日的《自然医学》上报告,异种共生可以恢复称为海马体的小鼠大脑的一部分区域的活力,这个区域是产生和存储记忆的。在那里,异种共生的老年小鼠形成更多新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虽然韦斯科雷的团队目前还没有从血液中分离出任何一个恢复活力的因子,但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可替换的途径。韦斯科雷的团队尝试一个比异种共生更简单的实验,他们将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浆注射给老年小鼠,他们发现海马体神经元有与异种共生类似的反应。在学习和记忆中的测试中,老年小鼠比未经处理的动物显著得到改善。
血浆通常是提供给患者的,所以这种方法的试验,不像测试一种新的蛋白质,不需要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韦斯科雷说。他的研究小组已开始规划一个小型临床试验,给老年痴呆症患者注射来自于年轻捐赠者的一些血浆。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小鼠模型中,他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说。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5:00 +0800 CST  
【25】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研制出新型神经网格芯片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模拟人类大脑研发出一种新的电路板,它的运行速度超普通电脑9000倍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电路板,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他们自己大脑的真正力量。这种神经网格是以人类大脑为模型的,它能够模拟一百万神经细胞和数十亿突触,远超其它模仿大脑的设备。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进行的BRAIN项目,就是为了研发出测量大脑活动的新工具。神经网格的大小与iPad相当,而且有着16个特制的“神经核心”芯片,这些芯片与普通电脑更高效,而且速度提升了9000倍。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副教授Kwabena Boahen称:“从纯能量角度来说,大脑非常难以匹配。”但是Boahen和他的生物工程师同事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为机器人学和计算机领域的进步铺平道路,并且找到了解大脑如何工作的新方法。
目前只有了解人类大脑的个人才能够为神经网格编程,但是Boahen计划创造一种“神经编译器”,它能够使那些没有神经生物学知识的科学家们也能使用这种设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们现在也在合作研发一种由类似于神经网格的芯片控制的假肢,这种芯片会将大脑信号直接解码为运动。
Boahen称,神经网格是目前为止研发出来的最合算工具,但是每个循环电路仍然耗费了大约400美元,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不管怎样,模拟人类大脑的研究仍然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Boahen称:“人类大脑拥有的神经元数量是神经网格的8万倍,但消耗的能量只有它的三倍。达到这种能效水平是一项终极挑战。”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6:00 +0800 CST  
【26】新理论称宇宙或为液态超流体:粘度近于零
一项最新的理论认为时空本身可能是一种“液态的超流体”。而如果最终这一点被证实,它将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时空是一种流体吗?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它的粘度应当接近于零



有些科学家相信,一些中子星可能拥有超流体性质的内核



在我们的现在物理学体系中,量子力学可以解释所有基本力,除了引力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空间是什么?它是空洞的,亦或是充斥着某种介质,因此光子,电磁波和其他物质可以从中穿行?
这是一个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解答的问题,而现在,一项最新的理论认为时空本身可能是一种“液态的超流体”。而如果最终这一点被证实,它将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这一新奇的理论名为“超流体真空理论”(SVT),但其实它也并非完全算是新的理论,因为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便已经有人提出这一理论了。
不过来自意大利国际先进研究院(SISSA)的斯特芬诺·立波拉蒂(Stefano Liberati)教授以及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卢卡·马可尼(Luca Maccione)是第一批对这种设想中的流体的粘度性质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这也就是说,他们试图了解这种“流体”究竟有多么粘稠,结果是,他们发现这一粘稠度几乎为零。在一篇名为《普朗克尺度下耗散现象的天体物理学约束》的论文中,他们探讨了有关宇宙流体论的相关问题。他们所做的尝试是建立一个模型,将引力与量子论相结合,构建一种“量子引力”。
理解宇宙的一大难题是要了解物质是如何在其中穿行的。想象一下波是如何穿过水体的?波会在水中扩散,它利用水作为一种媒介或载体。就我们目前所知的情况,能量的传递需要借助某种媒介,比如说声波的传播需要空气,热的传播需要通过金属等等。那么像电磁波,光子等究竟是如何穿越宇宙的?如果那里什么也没有的话?
关于空间中的媒介,更为人所熟悉的说法是以太,但证明它的存在或是否定它的存在都将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在立波拉蒂和马可尼的研究中,他们提出所谓的以太实际上就是一种超流体。他们表示时空就像是某种“经典”物体,是一种整体。但我们应当将其视作仅仅代表了流体“可见”的一面。
请考虑,我们是如何看待水的?我们感觉到它是一种流动的液体,但实际上它是由大量H2O分子构成的整体。他们表示,时空也是类似,拥有自己的H2O分子,尽管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性质我们仍然不甚了解。
围绕他们这项理论的核心问题便是自然界的4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以及引力。量子力学可以解释所有这些力,除了引力。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最终统一量子论以及引力的模型中,这种超流体理论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要想构建一个流体的模型,你就要知道其粘度,也就是它有多粘稠,而研究人员的估算结果是接近于零。立波拉蒂表示:“如果时空是一种液体,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其粘度以及其他与扩散效应有关的因素,而此前这些都从未得到认真的考虑。”
立波拉蒂指出:“我们可以看到从数百万光年之外的距离上传递过来的光子。而如果时空是一种流体,那么根据我们的计算,它必须是一种超流体。这就意味着它的粘度将会极低,接近于零。”
他说:“我们同样也对其他影响更弱的扩散效应进行了测算,我们预计未来的天体物理观测将会证实这些预测。如果这些得到证实,那么我们将获得支持这一时空新理论的强大证据。在现代天体物理学技术的帮助下,时间正逐渐将量子引力从仅仅是一种猜测性的设想逐渐转变为一种更加现实的可能性。现在是研究引力学的最好时机。”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19:00 +0800 CST  
【27】乌鸦智商竟胜七岁儿童




新西兰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乌鸦是唯一能够使用工具的非灵长类动物,而且通过多种实验可以证明乌鸦的智商超过七岁儿童。实验结束后,萨拉总结性地说道:“乌鸦的聪明才智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能显现出来,违背它们自然习惯的实验往往以失败告终。

为了测试乌鸦的智商,奥克兰大学的专家萨拉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找来六只以聪明才智而著称的新喀鸦进行了因果反应理解实验,并重现了伊索寓言中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果然,乌鸦们不负众望地通过重物提高水位来获得漂浮的食物。不仅如此,在拼图实验中,乌鸦可以在两分半钟内拼好八块拼图。不过,其中的两个实验,由于乌鸦区分不开普通管子和U型管而失败。

实验结束后,萨拉总结性地说道:“乌鸦的聪明才智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能显现出来,违背它们自然习惯的实验往往以失败告终。”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22:00 +0800 CST  
果然看得人很少啊 是因为看不懂吗-.- 下午继续更新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1:23:00 +0800 CST  
自己顶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3:18:00 +0800 CST  
开更啦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6:27:00 +0800 CST  
【28】日本研制出智能美女机器人
在5月5日开幕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4上,日本科学家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石黑浩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美女机器人”。



石黑浩对话智能美女机器人


综合媒体近日报道,在5月5日开幕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4上,日本科学家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石黑浩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美女机器人,不光智能功能令人称奇,这位“美女”的外贸也堪称惊艳,酷似林志玲。该产品具备感知和情感功能,可以对语言和肢体动作作出回应。
在演示中,机器人可以与石黑浩进行顺利的对话,并有相应的眼动和头动。当他触碰机器人时,机器人会适应对方的动作而有相应的肢体反应,包括情感的表达。据石黑浩介绍,该机器人基于安卓开放系统,未来还将具体研发例如讲故事的安卓机器人、展示窗前的机器人、可以唱歌的机器人、销售员机器人和对话机器人等。
“为什么会有机器人社会呢?因为我们人类有大脑,去识别人类本身,因此我们想与人沟通,而不是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我们没有这样一种功能去识别出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但我们大脑有很多功能,可以让我们识别出人的特征,因此在将来的机器人中,我们可以通过与这样一种系统互动来识别人体。在我的研究中,我研究了怎样去实现人的运动、人的外表,还有整体的组合搭配。我们希望,将来这样一个机器人能够更接近于人,这是我研究的一个主题,但同时我们需要去了解人体本身。神经科学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标准答案,人和人类的眼中仍然是个开放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因此我们首先要去研究人体,最终创建这样人形的机器人。”石黑浩说。

楼主 只为你影  发布于 2014-05-11 16:28:00 +0800 CST  

楼主:只为你影

字数:316195

发表时间:2014-05-11 04: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13 14:46:54 +0800 CST

评论数:13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