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国志: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中华上古史(已出版)

州来国

国名:州来
方位:今安徽凤台
姓:?
建立:?
灭亡:约春秋时期灭于吴

我们在讲述徐国历史的时候,提到了州来这个淮夷小国,有学者认为州来是山东的州国南迁所建。楚共王初年,吴王寿梦在晋景公的唆使下背叛楚国,先后征伐楚国和小弟徐国、巢国、州来等,很可能在这次或不久之后,州来为吴所灭。前542年,州来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吴王之弟延陵季子的封邑,故季札又叫“延州来季子”。但是州来作为吴楚边城,几年之后又被楚国抢走,但吴国旋即又抢了回去。州来百姓从此成为吴楚之间更换身份证和门牌号最勤的人口。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1-28 23:02:00 +0800 CST  
英国、六国、蓼国

国名:英(非大不列颠)
方位:今安徽金寨、霍山
姓:偃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前646年灭于楚成王

国名:六
方位:今安徽六安
姓:偃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前622年灭于楚穆王

国名:蓼
方位:今安徽霍丘、河南固始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前622年灭于楚穆王

六国和英国,虽然名气不大,但据说却是皋陶的嫡系后裔,在淮夷中是偃姓正宗。《帝王世纪》说:“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六国在现在安徽六安市(六安瓜片产地),英国在现在六安西边的金寨县到霍山县一带。蓼国是高阳氏颛顼“八恺”之一的庭坚之后,在英国北边的现在霍丘县到河南固始县一带,临淮河。这三个国家都在大别山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英国和蓼国应该是得名两种植物,六得名比较有趣,我们知道秦国以六为进制,所以在东夷国家里,六应该是最大的数字,可能和“陆”通用,代表陆地。所以“六安”的“六”现在还读“陆”。
我们在前面徐国的历史中也讲到过,齐桓公与楚成王对峙的时候,齐国通过徐国指挥淮夷将楚国从北边和东边两个方向封锁。但是在楚国这头汉江大鳄的利齿下,远离齐国的淮夷集团无法和楚国对抗,纷纷被楚国啮碎。楚国先扫灭北边的弦国和黄国,再往东挺进大别山区。前646年,楚成王攻灭英国,正式威胁淮夷盟主徐国。齐桓公援助徐国,并和徐国一起进攻英城,但同年齐桓公病逝,以致英国没有复国。楚成王北上打败宋襄公,但又被晋文公击败;楚国只好重新拾起东线战略,收拾随风两边倒的淮夷国家。
前622年,楚穆王派大夫成大心和公子燮兵分两路,成大心和仲归进攻英城东边的六国,公子燮进攻英城北边的蓼国。两个可怜的小国都在当年被楚国所灭。皋陶的嫡传六国和庭坚的嫡传蓼国亡国,时人臧文仲不禁感慨道:“皋陶和庭坚没有人祭祀了。不建立德行,没有帮助,可悲啊!”其实,面对强大的楚国,可怜的小国难道仅仅建立德行就能挽回宿命吗?臧氏的言论主要是规劝君主施行仁政罢了。庭坚是什么人呢?据说是颛顼时候的“八恺”,也就是当时比较显赫的八大氏族之一,有说庭坚就是皋陶,个人认为不是。
英、六、蓼三国就这样灭亡,此后都成为吴楚两国争夺的区域,吴王夫差在即位前也曾在蓼地附近镇守过一段时间。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青铜簠上有镌刻“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辔乍(作)其妹勾郚夫人季子媵簧”的铭文,被认为是夫差夫人(宋景公妹妹)的墓葬。六和英的后人也都留下了国名作为姓氏,汉初猛将英布是六县人,应该就是英国后人吧,六姓就真没印象有什么名人了。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1-28 23:03:00 +0800 CST  
萧国

国名:萧
方位:今安徽萧县
姓:子
建立:前682年宋萧叔大心建立
灭亡:前597年灭于楚庄王
主要人物:萧叔大心、还无社、萧同叔子

王亥服牛

萧姓和肖姓,是两个不太扯得清关系的姓(类似的还有付姓和傅姓),一般认为其实本来只有萧姓,但是随着简化字改革又冒出了肖姓;但也有人举出古人有肖姓的例子,所以我们暂且还是认为肖姓的绝大多数是萧姓演变而来,当然不排除有古代肖姓的传承。那么萧姓又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萧姓的主体应该是来自先秦的萧国(当然也有契丹大姓萧氏)。现在我们就来侃侃萧国的故事,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国家。
为什么特殊呢?一来它是先秦古国里较年轻的一个,于春秋时代的前682年才由萧叔大心建立;二来它又是个短命的国家,持续不到百年;三来它不是周天子封的国家,而是宋国封的国家。宋国是殷商之后,殷商又是子姓少昊之后,同样流传着感生神话。《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据说有娀氏的公主简狄在和女伴外出的时候,吃了个鸟蛋,然后就怀孕生下了契。历史的真相应该就是有娀氏和高辛氏两族群交野合,契自己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只好都算到高辛氏老大帝喾头上。这种群婚制其实在原始社会很正常,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说在他们的时代,还能看到在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的一些民族有定期节日,“在一个短期内重新恢复旧时的自由性交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据说舜让契为司徒,参与大禹治水,所以被赐子姓,这个子旧说是燕子或者凤鸟。子契集团因为分布在漳水流域一带所以国号叫漳(商)。契五传至冥,据说冥担任夏的水官,水没治好反而自己给淹死了,后来“玄冥”就成了水神。商族在当时可能还是游牧阶段,据说契的孙子相土“作马”,冥的儿子王亥“服牛”。王亥和弟弟王恒驱逐着牛马迁移到易水流域,和有易氏毗邻。有易氏的君主绵臣非常贪婪,杀害王亥后抢走了商族的牛马。王恒带着王亥的儿子上甲微逃出,上甲微依靠河国国君河伯灭亡了有易氏,为父亲复了仇。《国语》说:“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把上甲微视为先商的中兴之君。
不过这个传说还有另外一个桃色版本。根据屈原的《天问》与后人的注疏看,其实是绵臣的妃子和王亥私通,从而被王恒所嫉妒,于是王恒派遣刺客用大斧杀害了兄长;结果兄弟相争肥了绵臣,王恒被赶走,牛羊都被老易据为己有。不过,在出土的殷墟卜辞中王恒享有和王亥平等的祭祀,所以这个版本应该是周朝时期才流传出来的假八卦,说不准就是为了黑商人的。上甲微六传到天乙,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商汤。商汤往西攻灭亲夏的葛、顾、韦、昆吾,然后一举伐灭夏朝,建立商朝。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04 03:28:00 +0800 CST  
商朝经过六百余年,周族崛起。商王文丁册封周王季历为西方诸侯之长,季历和西洛鬼戎作战一战就擒拿了二十个酋长,然后又先后攻伐燕京、余无、始乎、翳徒等地的戎族。文丁一看,怎么都从陕西打到河南了?于是把季历骗到商都关起来杀了。季历的儿子昌即位,就是周文王。文丁的儿子帝乙即位后,为了缓和和周族的矛盾,把公主嫁给周文王,《易经》“帝乙归妹”说的就这件事。但是商还是没有视周为心腹大患,因为有更强大的敌人东夷。周文王乘机又攻灭昆夷、密须、黎、邘、崇等国,降伏虞国和芮国。文王同样引起了帝乙之子帝辛(纣王)的猜忌,于是纣王也把周文王囚禁起来,但被闳夭和姜子牙一帮人用金钱美女行贿救走了。
后来周文王病死,子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州)会师,凑热闹的据说有八百诸侯。于是周武王就带着这支鱼龙混杂的大军灭了主力正在征伐东夷的商朝,商纣自杀,儿子武庚继承了殷国国君。后来管叔、蔡叔、霍叔又煽动武庚造反,周公东征杀武庚和管叔,平定“三监”与东夷之乱,并将“殷民六族”赐给长子伯禽建立鲁国。这殷民六族包括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这六个氏族可能是经营手工业的,萧又是艾草的意思,萧氏就可能是住在艾草聚集地并以编织艾草为生的氏族。这个萧地大概就在现在的安徽萧县,也就是后来萧国建国的地方。
周公杀武庚灭殷后,把纣王的两个兄长微子启和微仲封到宋国,仍然对殷民实行统治。宋国都城在现在河南商丘,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萧地当时也是宋国的城邑。据说微子对纣王的政策非常不满意,天天担心西周灭商,于是去问太师和少师,自己劝谏没用那该怎么办,那两人说,你死了也劝不了大王,赶紧走吧。微子一溜烟就走了,等到周武王攻入朝歌后,微子一眨眼又冒出来了。他让左边侍从牵着羊,右边侍从拿着茅草,自己带着祭器,反绑双手跪在地上,这副作死的样子就是表示臣服了。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04 03:28:00 +0800 CST  
宋闵公棋品不佳

前720年,也就是史学名著《左传》中的第三年,宋国第十四任国君宋穆公去世,嘱咐司马孔父嘉辅佐自己的侄子与夷即位。原来与夷的父亲是第十三任国君宋宣公。九年前宋宣公临终之际,却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国君,而是传位给弟弟宋和(穆公),还说:“兄终弟及啊!这才是天下大道!”可以想象,当时正是春秋初期,诸侯之间暗流涌动。宣公为宋国整体利益考虑,让弟弟接班;而且,弟弟的性格,他应该也是清楚的。果然宋穆公把自己的儿子宋冯和宋勃赶去郑国,让忠诚的孔父嘉辅助侄子,宋与夷是为宋殇公。
宋国和卫国本来是中原两大强国;但是春秋初年,陕西的郑国跟着周天子一起东迁,郑国一下就成为中原诸侯之星,这是宋卫两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宋殇公还包含杀机——想通过战败郑国除去宋冯,但是郑国国君郑庄公却是一时雄杰,宋殇公在位十年打了十一仗,却是败多胜少,老百姓怨声载道,天天在市民中心骂政府。终于有一天,有个人带领他们造反了。这个人就是太宰华督。
华督恨宋殇公吗?不见得。爱宋殇公吗?当然更不会。他爱的人是人妻熟妇——孔父嘉的妻子魏氏(应为隗氏)。隗氏是赤狄女子,别有一番异域风情。有次上街的时候迎面碰到,老色狼感叹道:“美而艳啊!”华督是个歹人,要夺妻必先杀夫,于是心生了一条毒计,去向官民们宣布:我国连连败战都是孔父嘉挑起来的,也是他造成的,大家跟我去杀了他!有太宰带头,大家就一哄而上杀了孔父嘉。华督自然就抱得美人归了。但是宋殇公当然就不乐意了,于是华督一不做二不休煽动官民把国君也一起杀了,然后把宋冯迎回,是为宋庄公。值得一提的是,孔父嘉的儿子逃到了鲁国,孔子就是他的后人。
宋庄公是个较有作为的君主,在位十九年去世,儿子捷即位,是为宋闵公。宋闵公手下有个大夫叫南宫长万(一听名字武功就很好),这个南宫长万虽然在宋国也是个猛人,却在和鲁国的交战中被小帅哥鲁庄公射倒并抓获,尽管鲁庄公放回了南宫长万,但宋闵公从此却看不太起南宫长万。有次下棋的时候两人杀得难解难分,老宋棋品不好,赢不了就咆哮:“以前我敬重你,现在你不过是鲁国的俘虏!”不作死就不会死。南宫大侠是个血性汉子,直接抄起棋盘一下就拍死了老宋!(对领导有意见者请勿模仿。)
都已经弑君了,干脆杀出一条血路吧。南宫长万杀到宫门,碰到大夫仇牧拿着兵器,南宫大侠一掌拍过去,仇牧立即毙命不说,牙齿还飞出几颗嵌到门上,这是何等神力!(大力金刚掌?)结果又碰到华督,估计华督这种小人还想投降,但南宫长万等不了他说话了,又一掌拍死了这个恶棍。于是南宫长万入宫宣布子游为国君,宋闵公的弟弟们作鸟兽散,公子御说逃到亳邑,其他弟弟逃到萧邑,跟着萧叔大心混。萧叔大心当时还只是宋国的大夫,不是国君。
萧叔大心当机立断,号召公族们去向曹国借兵,共同反抗子游——南宫长万伪政权。宋曹联军杀了围攻亳地的南宫世子——南宫牛,并攻入都城杀了子游,拥立公子御说为国君,是为宋桓公。南宫长万逃到陈国,被陈国人用佳人作陪美酒灌醉引渡回了宋国;党羽猛获逃到卫国,也被赶了回去。南宫长万和猛获都被砍成肉泥。宋桓公为了表彰萧叔大心的功劳,允许他独立建国——萧邑从此成为萧国,那年是前682年。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04 03:30:00 +0800 CST  
可见周朝除了天子可以封国,诸侯也可以封国,不过诸侯的封国级别低,没有爵位。萧国虽然独立成国,但毕竟实力太弱,还是只能依靠宋国来生存。前597年夏,晋楚邲之战,此战楚庄王打败晋国确立霸主地位;同年冬季,楚庄王又迅速围攻萧国。宋国大夫华椒带兵联合蔡国军队去救援。本来萧国可能还有机会的,但在对待俘虏的错误处理上,终于被灭。怎么回事呢?原来萧国军队囚禁了楚国大夫熊相宜僚和公子丙。这两个人都是楚国公族,楚庄王非常重视,愿意以释放他们为条件退兵。但萧国人不知道是太一根筋,还是不相信楚庄王的话,总之把这两个人给杀了。
杀人质真是最笨的决定,因为这会最大限度激发敌人的斗志。楚庄王大怒,逼紧对萧国的攻势,萧国终于摇摇欲坠了。萧国大夫还无社通过楚国司马卯联系到楚国朋友申叔展,申叔展用哑谜提示他躲在井里并放绳子在井边,自己到时候哭了就是来救还无社,别被其他人暗算了。正在萧国大夫商量逃跑的时候,楚军那边因为是南方人怕冷,申公巫臣观察到告诉了楚庄王,大首长亲自到军营安抚慰勉子弟兵,让大家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第二天楚庄王就把萧国攻破了。还无社是逃了出来,但是萧国就这样结束了。
萧国虽然灭亡,但是远在齐国的萧国公主和她的宝贝儿子,在五年之后又因为一起闹剧而引发了一场战争。原来萧国公主萧同叔子嫁给齐惠公,生下儿子后为齐顷公。前592年,晋国、鲁国、卫国、曹国都派大夫出使齐国,齐顷公一看这阵容乐了,为什么呢?因为晋国使者郤克是个独眼龙、鲁国使者季孙行父是个秃头、卫国使者孙良夫是个跛子、曹国使者公子首是个驼背,不懂的人还以为开残奥会呢。齐顷公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想了个妙招,顺便叫老母萧同叔子来看。
齐顷公的招数是什么呢?原来是派四个同样独眼、秃头、跛脚、驼背的人去引导这四位使者入堂,这四个外国哥们一下就囧了,可萧同叔子在楼上却笑得前仰后合,齐顷公也是强掩笑容。但这四个外国哥们就不乐意了,这样明目张胆地侮辱人,不报此仇,誓不罢休!尽管第二年齐顷公送公子强做人质表示服从晋国,但过两年又开始欺负鲁国。这下终于把各国的积怨全部引爆了。郤克、季孙行父、孙良夫、公子首这几位老朋友在鞍地和齐顷公作战。齐顷公被生擒,多亏保镖逢丑父冒名顶替,老齐才成功遁去。
战完后开始签订不平等条约了。郤克咬准两条,一条是把齐国的田亩全部改成东西走向,这样便于列国进攻;另一条有点滑稽,让萧同叔子到晋国做人质。只听说有要人女儿做人质的,哪有要人家老妈的!齐国使者国佐苦口婆心说了一番话,什么大家都是兄弟啊,我们老妈就是你们老妈,你们让自己老妈做自己的人质吗?还有,南北走向的田制是天子规定的,我们也不敢违背啊之类的。反正在关键时刻压榨出了名存实亡的周天子之剩余价值。再加上鲁国和卫国求情(毕竟离齐国近,怕被打),郤克这才罢手。萧国的公主和其儿子的一场闹剧也就这样给萧国历史画上一个啼笑皆非的句号。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4 14:52:00 +0800 CST  
胡国

国名:胡
方位:今安徽阜阳
姓:愧
建立:?
灭亡:前495年灭于楚昭王
主要人物:胡子髡、胡子豹

楚灵王杀庆封

一般认为,先秦时代有两个胡国。一个在河南漯河,为姬姓胡国,为周族的一支;一个在安徽阜阳,为愧姓胡国,为赤狄的一支,如杨伯峻先生即持此观点。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存在姬姓胡国,安徽胡国实在是河南胡国南迁建立,如金荣权先生即持此观点。我们这里暂且认为存在两个胡国,这一节讲的是愧姓胡国,姬姓胡国见中南古国部分。“愧”在文献中一般写作“隗”,拆开来就是“女鬼”,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愧姓国在商周也确实是华夏的心腹大患。我们知道北方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狄”,其中又分成赤狄、白狄、长狄和众狄,赤狄与白狄可能和其衣服颜色有关,再往上推则可能和萨满宗教创立五行有关。南部的狄人尚赤,西部的狄人尚白。
赤狄就是愧姓,在商朝又被叫作鬼方,鬼方和商朝时有冲突。大概在商朝后期,一部分赤狄人南迁到淮水以北建立胡国。胡国屡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一般写作“害夫”,从中可以得知周初胡国就与周室有战争;在周穆王期间,淮夷(当以徐国为首)侵略洛邑,周穆王派遣大臣防御反击,又在胡国附近打败淮夷。当时胡国大概臣服了周王室,后来可能还与姬姓的芮国通婚。之后胡国一直比较沉寂,到春秋中期逐渐步入历史舞台。胡国和鲁国颇有交情。胡国的公主叫敬归,嫁给鲁襄公做夫人,生下太子子野;本来这位胡国的外孙可以顺利做国君,但是这小子也是可怜,居然在为父亲守丧的时候活活哭死了。
前546年,晋国和楚国召开了弭兵会盟,内容就是签订晋楚停战协定,宣布晋楚两国的小弟要认两个大哥。弭兵的第二年,胡国国君胡子(这名字)和齐、陈、蔡、燕、杞、沈及白狄等国的国君一起朝见晋平公。但是楚国国君楚康王死后,他的弟弟王子围杀死康王之子郏敖即位,是为楚灵王。楚灵王是个非常疯狂的国君(就是企图侮辱晏子被打脸那位),他不满意和晋国平分霸权,派死党伍举出使晋国,要求自己召集小弟们主持盟会。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小弟们只听楚国的不听晋国的,也就是让晋平公让出这二分之一的霸主地位!
面对楚灵王这样赤裸裸的疯狂请求,晋平公在大臣司马侯的劝说下居然答应了。司马侯的理由是:“就让他做盟主,那又怎么样?如果他积极行善,那我们肯定是要侍奉他;如果他趁机作恶,那么他不是要把自己玩完吗?”《圣经》曰:要让他灭亡,先让他疯狂!得到晋平公默许的楚灵王,于前538年在申地开始大肆举行国际盛会。这次会议包括蔡、陈、郑、许、徐、滕、顿、沈、小邾、宋、淮夷和胡国参与,就是之前我们说的逮捕徐国国君那次(参见“徐国”)。因为徐国太后是吴国公主,楚灵王召开这次会议的用意实在是司马昭之心。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4 14:52:00 +0800 CST  
会议之后的楚灵王,就下令大夫屈申带着胡国等一帮小弟,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杀奔吴国的朱方(今江苏镇江),也有说是钟离,反正目标是吴国大夫庆封的据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多国联军终于攻克朱方,捉住庆封。楚灵王忽然想,就这么杀了他并不好玩,要不先押着游街示众,让他自己承认错误,岂不是更好?原来这个庆封是齐国以前的宰相,先是和前宰相崔杼一起害死齐庄公,后来又害死崔杼逆袭上位,再后来被齐国人赶到吴国避难。
楚灵王此举实在是想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没想到却闹出一个大笑话。他指挥法警往庆封背上插上两把斧头,要把他押往诸侯盟会中示众。先让人拿着供词逼他背:“大家一定不要像我这样,杀死我的国君(齐庄公),控制幼君(齐景公),自己去和齐国的大夫会盟!”要他当着诸侯的面宣布自己的罪状,庆封估计挨了不少打,只好答应了。但等到他被法警推出去示众的时候,这个不靠谱的小子却大喊道:“大家一定不要像这位狗头楚王,杀了他的侄子篡位,自己来和诸侯会盟!”
楚灵王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气得老脸一阵青一阵白,赶紧让法警把庆封拉下去毙了。围观的胡子等国君想笑又不敢笑。楚灵王一口气憋着不爽,只好又回头灭了躺着也中枪的赖国泄愤。此后胡国一直当楚国的小弟,前531年,伐吴屡战屡败的楚灵王转而北上,灭亡陈国、蔡国、东不羹和西不羹,并把胡、许、沈国向楚国迁徙。后来楚灵王弟弟公子弃疾又杀死楚灵王即位,恢复陈、蔡且把胡、许、沈又迁回原地。因为晋国大夫内斗厉害,对诸侯有心无力,所以胡国这段时间也一直唯楚国马首是瞻。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4 14:52:00 +0800 CST  
鸡父之战

前519年,吴王僚发动三军进攻楚国州来。得知此事的楚平王马上下令总理(令尹)阳匄和国防部长(司马)薳越向前线推进,同时联合胡国、沈国、陈国、顿国、许国、蔡国六路诸侯出战。但悲催的是还没开战,带病的阳总理就死在岗位第一线,薳部长摇身一变成了联军最高领袖。但是,老薳这个人由于缺乏主帅的经验,联军一下子人心躁动,大家都窃窃私语,纷纷怀疑这位部长大人的能力水平。当时吴军分三军,吴王僚率中军,僚的弟弟公子掩余率右军,而左军元帅正是公子光(后来的吴王阖闾)。公子光非常冷静,在阵前开始对吴王僚逐一分析起来。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列国部队浩浩荡荡不可一世,但是各国基本都是被楚国逼着来的,这样一来他们肯定各自心怀鬼胎,人心不齐!”然后,公子光开始逐个分析列国统帅:“胡国的老板胡子髡和沈国的老板沈子逞,这两个家伙,乳臭未干,经验没有,倒是非常浮躁,这两支队伍不打紧;陈国代表夏啮(此君正是鼎鼎大名的夏姬之子夏征舒之后),虽然胡子大把,经验是有,但却老子天下第一,谁的意见都不听;顿国、许国和蔡国呢,恨楚国恨得不得了,他们不帮倒忙就不错了;最后是楚国,他们的阳总刚死,人心惶惶,薳部没啥威望。总而言之,我们很轻松地就可以击败他们!”
从公子光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把七国联军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比较好战的胡国、沈国、陈国,另一类是比较消极的顿国、许国、蔡国、楚国。因此公子光又开始分析战术:“先让战斗力差一点的囚犯在前头引诱老胡、老沈和老夏,这三个家伙急于立功,肯定会追杀上来;这时我们三军精兵在后面跟上,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三国军队一败,楚国和其他三国的部队肯定就会大乱阵脚!”吴王僚同意了。还没开战,老胡的弱点就被敌人摸清了,做人真失败啊。
七月二十九日,吴军和七国联军在州来西南的鸡父相遇。吴军派出了三千个罪犯打头阵,只见三千个罪犯混乱无序地冲向胡国、沈国、陈国部队,果然不专业就是不专业,有的罪犯跑到一半不敢跑了,掉头就走;有的罪犯跑到一半犹豫不决,站在原地;有的罪犯则冲向了三国军队,但战斗力极差,被三国轻松打败。胡子髡、沈子逞、夏啮三个家伙一看吴军战斗力居然如此之差,纷纷开开心心地去捉拿杂乱无章的吴军囚犯。但因为囚犯毫无秩序,实在太乱,三国军队因为追逐囚犯也渐渐分散了。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4 14:53:00 +0800 CST  
就在此时,吴国的精锐部队到了!凶狠的吴王僚,面对三国联军,朝自己的三军高高扬起了令旗,亲自扬起鼓槌擂鼓,吴军的精锐战车和步卒像潮水般涌上,分散的三国军队明显没料到这一招,一下就混乱了。三国军队本来战斗力就远远不如吴军,这样一来更是被吴军的弓箭射、石块砸、青铜戟钩、青铜剑刺,三军马上就崩溃,不走运的是,老胡、老沈、老夏居然在这场战斗中全部被俘。一场战斗俘虏两个国君,这是春秋军事史上前所未有之事。当然,其他四国还没这么快得知消息。于是,公子光又策划,把胡国和沈国的俘虏放到四国军队中去,将计谋进行到底!
为什么公子光舍得放俘虏呢?当然是有目的的!这些俘虏都被忽悠了,以为老胡和老沈都被干掉了。逃到四国那边,自然也是气喘吁吁地倾诉自己的两个大老板被凶恶的吴国人干掉了;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可能还把吴国人的厉害吹得上天了。许国、蔡国和顿国本来就不太想来,现在更加担惊受怕,楚国人也更是人心惶惶,三国一看楚国大兵的状态不禁窃喜:有机会回家了!果然,吴王僚亲自擂鼓,指挥三军攻击四国,四国军队还没交手就纷纷逃跑。老胡因为站错了队遭遇惨败。
前512年,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奔楚国,楚昭王把他们安置在养地,并割了近邻胡国的一部分土地送给他们。这件事让胡国人非常生气,要我们进贡可以,要我们出兵也可以,但你们楚国又不是没有土地,为什么要抢我们的?到前506年吴国攻入郢都、楚国一片混乱的时候,胡国趁火打劫,把这片地区的人口全部夺走。或许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胡国国君胡子豹有点飘飘然起来,他说:“国家的存亡都是天命决定,为什么要侍奉楚国?侍奉楚国不过浪费钱财罢了!”《倚天屠龙记》里有个假冒金毛狮王的开碑手胡豹,和这厮不但同名,也都是水货。
胡子豹明显低估了楚国恢复元气的速度,前495年,楚昭王挥师北上,老胡成了亡国之君。愧姓胡国虽灭,但后来的西方和北方民族也时常被称为“胡”,比如战国有林胡、东胡,匈奴也被称“胡”,西北引进的器具也有胡服、胡琴、胡床,植物也有胡杨、胡椒、胡萝卜等。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4 14:53:00 +0800 CST  
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19 09:53:00 +0800 CST  
沈国

国名:沈
方位:今安徽临泉或河南平舆
姓:姬
建立:鲁炀公之子沈子建立?
灭亡:前506年灭于蔡昭侯
主要人物:沈子揖初、沈子逞、沈子嘉

《史记》记载周文王有十个嫡子,分别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和冉季载。因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冉叔季,字子揖,食采于沈”,所以长期以来沈国和冉国被当作一国。实际上《新唐书》虽然是正史,但《宰相世系表》一章却多采自家谱,而家谱其实是不能作为正式史料的。自从1931年的沈子也(或它)簋在洛阳出土,大家对沈国的族源终于有了新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根据金文最早提出沈子也是鲁炀公的儿子,而杨伯峻先生则认为沈国虽然是鲁炀公儿子建立,作器者的沈子也却是第二任沈子。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沈子也簋和沈国无关,如陈梦家先生。这里我们暂时还是依众论,以沈国为鲁炀公的儿子所建立,那么我们就从鲁国说起。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地,统率殷民六族,与徐国、淮夷做斗争。鲁侯伯禽死后,鲁考公酋即位;考公在位四年挂了,弟弟鲁炀公熙即位。应该出于防御南淮夷和荆蛮的缘故,鲁炀公的一个儿子被封在安徽临泉(或河南平舆)一带的沈,建立沈国。沈地之前应该是东夷领土,“沈”可能和饮鸩止渴的“鸩鸟”有关。
沈国比胡国位置更邻近楚国,很早就加入了楚国的阵营。前624年,沈国就因为依附楚国而被晋国联合宋、鲁、陈、卫、郑攻破过一次。前583年,晋国宰相栾书先侵袭楚国属国蔡国;然后又侵袭楚国,俘虏大夫申骊之后撤退;等到前来援助的楚军回去,狡猾的晋军又跑出来侵袭沈国,俘虏了沈子揖初。晋国这几招虚虚实实、声东击西的战术,让楚国和沈国吃尽了苦头。
前538年,楚灵王在申地召集蔡、陈、郑、许、徐、滕、顿、小邾、宋、淮夷、胡和沈国开会,沈国成为楚国附庸;同年楚国大夫屈申指挥联军攻克吴国朱方,杀吴大夫庆封(详见“胡国”)。第二年,楚灵王又带蔡、陈、许、顿、徐、越和沈国攻打吴国,这次没有先开会,多国部队陆续集结。所以吴国趁机偷袭鹊岸(今安徽铜陵)楚国薳启强部驻军,楚军大乱。不久吴王派弟弟公子蹶由和大夫沮卫来求和。暴虐的楚灵王二话不说,要把两人当牲口杀了用血祭鼓。
楚灵王幸灾乐祸地问:“你们俩来之前,难道没有占卜过,来这里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呢?”楚灵王的暴虐是天下闻名的。但蹶由却是临危不惧旁若无人口若悬河地回答道:“占卜了,当然是吉利啊!我们大王听说贵国要出兵,特意占卜了一下,结果是说我们胜利与否是能够预知的,所以就派我这个使者来了。”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27 21:13:00 +0800 CST  
“如果您可以高高兴兴地接待我,让我们两国共享和平,这样我国防御松懈,也许我们很快就会被贵国灭亡了;可是现在不是要杀我们吗?所以啊,您杀了我们之后,我们国家肯定就会做好防备,修筑城墙,囤积粮草,这样呢,可能贵国进攻我们就有一点麻烦啦!所以呢,大王您杀了我们,但对我国肯定是吉利的!”伶牙利嘴的蹶由弄得楚灵王一下子还真的想不出杀他们的理由,以为吴国又已经准备妥当,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蹶由和沮卫走,就把他们带回了楚国。多国联军又一次雷声大雨点小地不了了之。
前529年,楚国灭亡陈国、蔡国,又把沈国向楚国内迁,沈国已经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权。之后沈国又被楚国绑架参加了前519年的鸡父之战,沈国的年轻君主沈子逞与胡国君主胡子髡都参加了战斗,被吴国公子光用计俘获(详见“胡国”)。但沈国还是不敢和强邻楚国公开翻脸。直到前506年,因为邻国蔡国的反水,沈国终于迎来了灭顶之灾。原来在三年前蔡昭侯朝见楚昭王时,楚国令尹囊瓦勒索不成,居然把蔡昭侯关了三年才放走。愤怒的蔡昭侯去寻求晋国的援助,晋国和蔡国等十八国在召陵开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自然是对付楚国,但蔡国要脱离楚国就要立投名状,晋国总理(中军将)士鞅要求蔡国灭亡不听话的沈国。陈国、蔡国、许国、胡国等,虽然经常投靠楚国,但也有反抗的时候,只有沈国这个铁杆粉丝坚定不移地追随楚国。蔡昭侯正好一口闷气无处发泄,当年就派大夫公孙姓攻入沈国都城,活捉沈国国君沈子嘉;甚至违反当时灭国而礼其君的惯例,将沈子嘉杀了。沈国从此灭亡。当然楚国对小弟沈国的灭亡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出兵伐蔡。蔡国寻求晋国帮助不成,又转投吴国,并会合唐国在柏举大败楚军并攻克郢都,此是后话,详见“中南古国”之“唐国”。
沈国灭亡后国人自然以沈为氏,但是现在沈姓人多认自己为另外一个沈。原来楚庄王时代有个沈尹(可能是楚庄王兄长),他后人便以沈尹为氏,有沈尹寿、沈尹赤、沈尹射、沈尹戌等,其中沈尹戌有个儿子叫诸梁,从他开始沈尹氏简化为沈氏。他担任楚国叶县县公,所以我们一般都叫他叶公,没错,就是好龙的那位,他是沈姓的先祖、叶姓的始祖,历史上的叶公也实在是一代名臣,是楚国唯一兼任令尹和司马的人。至于为什么被黑成好龙,个人猜测可能和孔子入楚不仕有关。怎么说呢?
当时孔子在华夏列国到处投简历也没人要,只好跑到被视为南蛮的楚国。但是令尹王子申却反对楚昭王录取他,叶公和王子申关系不错,《论语》也记载了楚国一个人举报自己父亲盗窃,叶公主张的是大义灭亲、孔子主张的是子为父隐。楚国有败将自刎的传统,也有不少令尹死于屠刀下。所以楚国是不太提倡尊尊亲亲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叶公因为喜爱人才却不肯用孔子,被后世说成“叶公好龙”。另外还有一个沈国,是金天氏之后,在山西汾水一带,为晋国所灭,详见华北古国之“沈国”。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27 21:14:00 +0800 CST  
彭国

国名:彭(大彭)
方位:今江苏徐州
姓:彭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约西周时期灭于徐国
主要人物:彭祖、老彭、彭伯寿、巫彭

小时候我们听民间故事,知道一句很有名的话:“彭祖活了八百八,有话莫对妻子说。”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民间传说中,三皇五帝的颛顼有个玄孙,叫作彭祖。当时阎王爷手上有本生死簿,掌管人的生死。有一次阎王发现生死簿松了,就顺手撕了一页做纸捻子,也就是现在订书钉的效果。这下就把彭祖的名字撕掉了,彭祖也就死不了了。后来大禹建立夏朝,过了四百年汤又建立商朝,这八百年慢慢悠悠过去了,可彭祖还没死。阎王也注意到了,就派两个小鬼去彭祖家,想办法套出彭祖不死的秘密。
两个小鬼就在彭祖家附近河旁洗炭,一边洗还一边说:“洗黑炭,洗黑炭,洗白黑炭去卖钱。”这时彭祖的老婆(第五十任)来洗衣服,一听乐了,说:“我老公活了八百八呢,怎么没听说黑炭能洗白?”两个小鬼故意装傻:“人怎么会活八百八呢?”彭祖老婆就照实说了。这下可好,两个小鬼马上禀告阎王,阎王就找出了纸捻子,这下彭祖马上被牛头马面抓走了。所以这句俗语也就慢慢流传了出来。当然,这种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我们现在应该坚决摒弃。
在道教传说中,彭祖长寿的原因又是一个版本。我们知道道家有丹鼎派和符箓派,其中丹鼎派最讲究延年益寿,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就不幸被道家抓住,供奉成丹鼎派的先驱人物了。实际上也正是道家经典《列子》传出彭祖八百岁的:“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从《庄子》开始,到西汉刘向《列仙传》、西晋葛洪《神仙传》等书更是越传越离谱,把彭祖刻画成精通烹饪或者房术的道家先师,还有伪托彭祖的作品《彭祖养道》、《彭祖经》等,甚至网络上搜“彭祖”还会出现相关推荐《彭祖房中术图解》、《彭祖御女术十三图》呢。不信您试试。
当然,这些都不是历史的真相。清人孔广森就指出:“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可谓一针见血。上古很多人名实际上应该看成一个原始部落,或者商周王国的祖先神。实际上历史上就有个存在八百年的“彭国”,从时间起止看也和彭祖的年龄对应,彭国在《国语》、《史记》等历史文献中都是有记载的。原来祝融氏族长陆终娶了鬼方公主女嬇(愧),女嬇怀孕三年都没有生子。后来剖开左胁滚出三个肉球,剖开右胁又滚出三个肉球,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陆终六子”。
“陆终六子”后来分化成八个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又叫“祝融八姓”。彭祖是当时左边第三个肉球,所以是老三。他被尧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所以得姓彭;后来又分为三个国家:嫡系仍然叫彭国,另外两支分别建立豕韦国(今河南滑县)和诸稽国。至于为什么是彭姓,可能和彭族造鼓有关。《世本》:“巫咸作鼓。”彭就是鼓声,比如《诗经·大雅·大明》说“驷騵彭彭”。《山海经》多次提到“巫咸”、“巫彭”等大巫师,直到商代卜辞还有“贞人彭”,《离骚》又多次“彭咸”连称,巫咸、巫彭很可能都是彭国的先祖,彭祖的后人。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27 21:14:00 +0800 CST  
夏朝初期的彭国国君叫彭伯寿,于夏启十五年带兵和东夷反叛的观国、扈国在甘地作战,大败夷人,威震东夷。有的书把观国、扈国当作夏启的儿子武(五)观,后来又当作夏启的五个儿子,都是不正确的。商汤代夏,彭国和两兄弟豕韦、诸稽又投靠了商朝。其中彭国和豕韦还得到重用,被封为商朝的方伯。我们现在所说“春秋五霸”,可是周朝人心目中的五霸却是夏朝的昆吾、商朝的大彭和豕韦以及周朝的齐桓公、晋文公,可见彭国和豕韦的实力相当不弱。商王河亶甲三年,彭国打败反叛的邳国;河亶甲五年,反叛的姺国攻入服商的班方,彭国和豕韦又一次代替商帝出征,大败姺人,以致“姺人来宾”,朝见商王了。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的这个“老彭”很可能就是商朝的某位彭伯。彭伯、豕韦伯的强大终于引起了商朝的猜忌。商王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是个精力旺盛、文武兼备的君主,他意识到这两个外姓国坐大终将威胁到商朝统治。于是在武丁四十三年,伐灭彭国;武丁五十年,又伐灭豕韦;失去了两个大哥的小弟诸稽国也很快被灭亡。彭国虽然被灭,但流离失所的彭氏宗族又辗转建立了一个新彭国(位置不详),对商朝的灭国仇恨他们没有忘记,后来还参加了牧野之战——《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宣誓的八国中就有彭国。不过之后彭国的历史就没有记载,可能被南下的徐国给兼并了。彭文化也融入了徐文化中,徐州就是彭城,彭城就是徐州。春秋时期楚灭申,得俘虏彭仲爽,很可能是彭族一支迁申地。之后彭仲爽还担任楚国令尹,后人彭宇还担任楚国申公。
现在徐州南郊马棚山下还有彭祖园,内有彭祖祠和一些徐州先贤雕塑。徐州铜山区大彭镇大彭村还有彭祖故里,内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当然也有不少抢生意的地方,比如四川彭山县彭祖山也有彭祖墓,还有陕西宜君、山东临清、河南鄢陵都有,其实这都是反映了彭氏族人的全国迁徙。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临安的彭祖墓,书上说彭祖名钱铿,实际上彭祖本人不姓钱,不过是后代有个彭孚在周朝担任钱府上士,故以钱为氏。可见彭钱同源;而钱姓又是临安大姓——吴越王钱镠即是临安人,北宋《百家姓》以钱为第二大姓。所以彭祖既是彭姓之祖,又是钱姓之祖。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27 21:14:00 +0800 CST  
诸稽国

国名:诸稽
方位:今江苏徐州,后浙江诸暨
姓:彭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约商周时期亡于越国

我们知道美女西施是浙江诸暨人,诸暨至今仍有西施殿、范蠡祠、郑旦亭等景点,但诸暨这个地名和周边地区绍兴、萧山、义乌等相比显得格格不入,难以理解其含义。其实诸暨的得名是先秦时代在这里有个诸稽国,后来“诸稽”又讹传成了“诸暨”。至于为什么叫“诸稽”,则很可能是崇拜《山海经》中一种叫“诸犍”的动物。《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身。一目,名曰诸犍,善吒,行则衔其尾,居则盘其尾。”原来是一种妖牛。那么,这个诸稽国又是怎么到浙江来的呢?
我们在讲述彭国的历史中提到,祝融八姓中有彭姓,彭姓又分化为大彭国、豕韦国、诸稽国,大彭国在江苏徐州,豕韦国在河南滑县,诸稽国在哪里呢?史料阙载。但在江西靖安出土了一件徐国青铜炉盘,作器者叫“徐令尹者旨型”,这个人是徐国的令尹,氏者旨,名型。“者旨”就是“诸稽”的半边,在当时应该是通用的,诸稽与彭同属徐地,应该离得不远。
商王武丁时代,大彭国和豕韦国先后被灭,诸稽国大概也是此时被灭,之后辗转到了江南。江南当时是越族聚居地,其中最厉害的一支就是越国。诸稽国很可能南迁不久即为越国所灭,越国还一度定都诸稽(后迁会稽)。安徽淮南出土的一件青铜戈,作器者叫“越王者旨于睗”,一般认为这个越王就是勾践的儿子兴夷。此外,越国还有大夫诸稽郢,也是以诸稽为氏。当然,也有学者如曹锦炎先生根据这些证据认为,越国实际上就是诸稽国南迁后,融合当地土著所建立。勾践、兴夷等越王都是彭姓诸稽氏。

楼主 林屋公子  发布于 2015-02-27 21:15:00 +0800 CST  

楼主:林屋公子

字数:32389

发表时间:2015-01-15 09: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7 11:14:38 +0800 CST

评论数:13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