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方山京故乡---翁方村,河姆渡边的世俗生活

翁方村,河姆渡边的世俗生活2014-03-30 05:01 我要评论0字号:
3月26日上午9点00分,我自杭州东站乘坐动车至余姚北站,打车到河姆渡镇翁方村,将近中午。
从余姚北火车站下车后,向东驱车约四十分钟,便到了河姆渡镇境内。再跨过姚江,前方就是翁方村。
三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缓缓流淌的姚江上,泛起粼粼波光。姚江是翁方村的母亲河。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在这里发源。
河姆渡遗址在翁方村东南方向,距离8.8公里。
河姆渡遗址以水稻文化闻名,而翁方村的经济早已不再以农业为主。从村头走到村中心,不再是歌里唱的那样的“乡间小路”。马路两旁,只有零星的几方农田,鲜有作物,更未见到有人在田间务农。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工厂、公司——这才是翁方人工作的地方。
翁方村的村中心是村民们的活动中心,老年人在这里或是在打麻将,或者谈天;中年人在一旁活动室打台球;年轻的家庭主妇则聚在一起看电影。白天的运动场上,空无一人。到了傍晚,这些篮球场、网球场、运动健身设备,就成为了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偶有老人,在太阳下打盹。他们觉得,这是平和而骄傲的日子。他们抽烟。抽那种劣质的烟,很好很贵的烟,他们抽不起也抽不惯。说是淡而无味,没有浓重的霸气。
烟火明灭里,是记忆中,他们娴熟地察看田里的水深水浅,或拨开一颗稻禾察看秧田的健康状态。
孩子们都在上学。校园里,有上体育课的小朋友,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翁方村已经没有一丝江南古镇的遗韵。村中心周围的住宅是统一修筑的小别墅,朱红的外墙,一幢挨着一幢。
但村里的人,是固执的,固守着四时八节老规矩;他们自信,认为自己的村子最好……他们活在村里,就是村里的活字典。

状元方山京
翁方村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南侧,南滨姚江,北临慈江,7000年前,河姆渡文明在这里发源,翁方村村民们谈起河姆渡,脸上都有一份骄傲,“以前,都说水稻是日本传到中国的,河姆渡被发掘以后发现,其实水稻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翁方村家园馆设在村办公大楼一楼,白墙青瓦,翠竹映衬,有几分江南古镇的味道。家园馆的墙壁上张贴着33幅展板,展示着这个村的历史、教育、文化和未来蓝图。
家园馆建成于2013年,占地140平方米,“取名‘家园馆’是想让这里成为翁方村民的精神家园。”翁方村文化员杨群解释说,“记住过去,展望未来。”
在南宋时,翁方村曾出过一个状元,叫方山京。
他为人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在朝为官时,因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弹劾,最后“拂袖东归”回到了老家翁方村。
方山京“拂袖东归”的故事,流传至今。回归故里后,在亲友们的帮助下,“筑室继廪”,杜门教子,贫困寒儒,种花养草,箫然自适。他曾自题诗曰:
有田力可耕,有书勤可读。
人生宵壤间,故为图利禄。
名堂曰可已,知此万事足。
桃李罗前庭,子孙常在目。
受享百年期,更无荣与辱。
笑彼趋炎徒,扰人空相逐。
“一门二进士”,到现在也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方山京的父亲方季仁,也曾进士及第,后受聘塾师教授乡邑。方山京师从其父,从小好学不倦,于景定三年(1262)考中状元。
相传方山京高中状元后,于端午回乡省亲,县令用方粽赠予民众,以表示庆贺。方粽,谐音“方中”。从此,慈溪便有了馈赠亲友方粽的习俗。

一盒桃酥
宋徽宗赵佶旌表方氏一门孝悌,曾题义门诗:“甘田美宅九华东,斑白熙熙定巷通,仓廪甚虚无异爨,衣冠虽变有淳风,儿孙绕膝称堂寿,羔酒堆盘乐岁丰,文章制书旌孝悌,为君敦欢闾里中。”
方氏一族在明朝时,由河南甘田迁至浙江。以孝闻名于天下。
在家园馆的展板上,有这样一句话:“出门在外,遇同姓,如对得上义门诗,便是本支同门,地主方要尽地主之谊,免费提供一宿三餐,必要时还须提供路费,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
“尊祖敬宗,不忘根本,孝顺父母,恭敬师亲。妯娌和睦,兄弟宽忍,夫唱妇随,一门和顺。”这也是翁方村的村训。
去年重阳节,翁方村举办了一场“重阳敬老礼仪”活动。13位老人统一穿着朱砂红的唐装,并排的端坐在台上。晚辈们则依次给老人们鞠躬、敬茶、送礼物。
“有一个环节,是子女给台上老人送礼物,有人送了一盒桃酥给老人。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送桃酥,因为这个太拿不出手了。”家园馆讲解员杨群说自己感动于这一幕,“老人的儿子就说,他小时候,桃酥是很好的东西,妈妈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他。这代表着他儿时的记忆,代表着他妈妈对他的爱。”
翁方村以这样的方式,将传统礼仪、习俗传承。

抬阁和鼓亭
翁方村的鼓亭和抬阁,是余姚县的文化遗产。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字听起来像是亭子和阁楼,而实际上却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翁方村历来有举行庙会的习俗,村里有座郭墩庙,供奉“虚空菩萨”,每年二月二十二日是“虚空菩萨”的生日,要举行三天盛大的庙会活动。人们寄神灵保佑平安和幸福,于是创造了“鼓亭”和“抬阁”这样艺术表演。
抬阁用精致木料制作而成,中间一根竖杆,四周有扶栏,阁上有金童玉女扮饰的各类喜剧人物。大抬阁需要由二十四人肩抬,小抬阁只需要四人即可抬起。
鼓亭形似亭子,四面画龙雕凤,装饰华丽,亭柱挂有七音云锣等响器,亭子由四人抬起,后紧跟乐队,亭中有鼓手一人,司锣一人,边巡游便敲锣鼓。
82岁的方长土老人回忆说,他小时候就已经有抬阁和鼓亭了。这样的表演形式,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楼主 方兴方  发布于 2014-05-01 10:17:00 +0800 CST  

楼主:方兴方

字数:2134

发表时间:2014-05-01 18: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8 08:07:52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