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言復興學會弟子習作集(即時更新)

六藝文言023號學員“祭親友先賢文”習作8

祭许祭酒文

维丁酉年某月某日,後學某某謹備清酌庶羞,恭祭於漢博士祭酒許君叔重靈前,其辭曰:
嗟乎許君,五經無雙,字聖百代。誠篤好學,見識乎馬融;說文注經,被用乎鄭玄。繼孔孟之述作,啟後儒之幽賾。性篤誠,識賅博,學者覽君之書,可以此知君也。始一終亥,異義五經,學者析君之理,可以此繼君也。茲漢學復興,文字盈於塾堂,存亡繼絕,黄發與垂髫共學。盛矣哉,非君之勤,何以能至此哉!伏惟尚享!

六藝文言022號學員“祭親友先賢文”習作8
祭錢宾四先生文

維丁酉正月廿九日,後學遠志謹以玄酒蔬果致祭於賓四先生錢君靈前,辭曰:
君生清季,值世運衰頹,列強環侍,內憂外患。當其時也,國人震懼,或師夷以求強,或革新以求變,然师夷败于甲午,革新终于百日,卒去帝制至於民國,然新文化運動,矫枉过正,直欲棄舊學,效夷狄,“全盤西化”。彼時學界,疑古風作,從異雨起。君獨信古,对圣教每多回護。抗戰軍興,君流轉西南,撰《國史大綱》,激揚民志。國朝立,君徙香港,創新亞書院,接引學子。播迁至臺,猶講學著述不輟。君著作等身。通經明史,憂懷天下,不愧一时大儒也。近世西風肆虐,異教猖獗。而興復漢室,重振斯文,责在我等,君其無憂焉。伏維尚饗!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2-26 18:54:00 +0800 CST  
文言试学綠色通道,不會再畏难!

六艺文言網絡大學(小學班)自今年元旦举办以来,取得了積極地進展,截止2月底,經考察,共招收了50餘名學員,完成了10篇習作,約240篇,共6萬餘字。學員們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由忐忑不安、些微興趣到文章出來、信心滿懷。
如何做到了呢?我們建立了高效快捷的學習模式,深層次克服掉自己的惰性,全方位調動自身的積累,同時在眾多同學的不同進度同群習作共享中迅速提升寫作的經驗及詞句的積累,迅速寫出效果樹立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學員堅持了下來,度過了初期的不知所從,上了第一個學習台階,實踐證明了,培訓模式的有效性。
但是,一些尚在外面的同志同仁,雖有心,但畏於先入為主的文言難學習的認知,畏於自身基礎差的不自信,終難以進入文言學習的隊伍。我一再對同學們說,不要畏難,一歲孩子,學走路,畏難了嗎?學說話,畏難了嗎?何況,學文言的難度,遠没有嬰孩學走路說話,他們付出了天天練習,天天跌倒,天天糾正的努力,才終於可以站起來,說出話!
為此,為讓一些塾界同仁朋友其它學文同志,能感受已走過來同學的學習激情、狀態,了解六藝文言的培訓模式,近距離進入文言學習軌道,我們為大家開辟了登機綠色通道,不管有無意願,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學歷學問,不管天南海北,我們提供二個習作周期的免費試學期,先期提供30個觀摩試學學位。試學完畢,自願選擇是否留下繼續學習。
報名微信:gz61shuyuan(加微信請注明,文言試學)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2-27 08:36:00 +0800 CST  
學文大綱


一、自介文
二、大人小傳
三、致諸兄弟姐妹書
四、與夫妻書
五、誡己書(臨《誡子書》)
六、祭祖文
七、祭孔文
八、祭先賢文
九、微群銘(臨《陋室銘》)
十、述志文
十一、仁論
十二、義論
十三、禮論
十四、忠論
十五、信論
十六、仲尼弟子論
十七、先秦諸子論
十八、歷代宰相論
十九、歷代帝王論
二十、民間私塾、科舉論
二十一、序跋
二十二、書表
二十三、詔令
二十四、說
二十五、史傳
二十六、山水遊記
二十七、名勝遊記
二十八、碑銘
二十九、墓志銘
三十、師道論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2-27 08:37: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03號習作10
述志文


愚生欣華有幸拜仕隱君先生,桃源堂先生門下,蒙先生教文誨諭,始有長進。曩者餘無心學文,然先生孜孜不倦,深受感染。兩月有餘,雖冥思苦想,實心醉神迷,享宜苦宜樂其中矣!
昔門生因生計故,欲教學繪畫,以安身立命。與二友創辦學堂,盼能有成。曆三載,同事不愉,不可調和,遂分道揚鑣。次歲,受雇於人,教學一載,勤勤懇懇,勞而無功。因不善辭鋒,無變通處事之能,固不得上司賞識。且上司口惠而實不至,終至悻然離去。幸有學子視弟子為兄,依依不捨,稍可慰也。長歎曰:涉世尚淺!
後學生轉至京都,欲開闊眼界,累足成步,為良工巧匠也。似天賜良緣亦緣份所至,遂得知漢服運動。遂著漢服,熱淚盈眶,始知我華夏滄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興華夏大業,餘亦有責焉。始讀論語,習書法,行涿鹿,祭奠三祖。方悟此身,從何而來?何處為歸?雄心壯志,一腔熱血,憂華夏之未來。然略素位其行,無安身之實,亦不能久遠。輾轉回鄉,欲求一職,然又不得如意,複值祖父仙逝,萱堂臥病,累年不愈,悲痛欲絕。母恩如天,無母何恃?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陪護兩載,身心疲憊,欲能感天,祈天佑之。祈天佑之。
因欲傳華夏之道,且欲生計有托,交遊幫複開班教字,惜鮮有來者。然追隨先生以來,深知不下苦力,不成大功。假以時日,必當口碑載道。
學生聽聞,靜以修身,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欲立此五志,然後可以行於世。學生雖駑蹇,功在不舍。當期有為,以不負先生教誨!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03 08:48: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02學習體會報告

文章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承載著人生的真理;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寄託著作者的真情。我學習古文大概有七年的時間了,這兩三年來也嘗試着用文言文來寫文章。但因為一直沒有良師指導,所以進步緩慢,又沒有興趣相近的朋友可以互相切磋探討,所以斷斷續續。
2016年冬,無意中得知廣州六藝書院的仕隱君先生將對外招收學生,進行文言寫作教學,便欣然報名。仕隱先生博學於文,有志於傳統文化之復興,在文言寫作上更是多有建樹。
在短短的幾個月學習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先生教風嚴謹,對自己和學生要求都相當嚴格。先生的課程安排深合儒家教學之道,除第一節課教導自我簡介外,接著就是大人小傳、家慈小傳,然後是致諸兄弟姐妹書。古人有言:教也者,長善而就其失者也。又言:百善孝為先。教育最重要的莫過於長養孝心孝行,通過練習寫大人小傳、家慈小傳,讓我們去重溫父母的恩情,從而升起感恩之心,通過揚父母之善,提升對父母的恭敬之心。接下來的致諸兄弟姐妹書、與夫妻書,則讓我們能夠對兄弟姐妹,夫妻,講出平時不好說出的話語。現在的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凡是有德行有智慧之士無不對這一現象感到憂心,因為君子之道肇端於夫婦。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夫婦關係是否和諧更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教育,可以說夫婦關係決定一個社會的未來。通過這封信,我回憶了我們夫妻結婚這幾年來,太太的付出,表達了我對太太的愧疚和感恩,太太看後也非常感動,這是我的一大收穫。在後來學習的祭祖文、祭孔文、祭先賢文這三次課程中,譲我學會了對韻,學會了祭文要質樸情深,不可走馬高論。學習了桃源先生如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融入真情之後,成為感動自己又感動別人的好文章。體會了“祭如在”的那種戰戰兢兢,提升了對先人的恭敬之心。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先生教學有次第,有高度、有深度,融匯了儒家的道在其中,古人說的“文以載道”,先生可謂深得其味。

六藝文言003號學習體會

進群學文二個月,剛開始是抱着玩的心態,老師佈置下來的作業也是不緊不慢地完成,沒有很放在心上。兩位老師批改作業只是關注自己的,其他也不閱讀。寫到第五課《誡己書》的時候,也沒有認真聽課,真到被老師拒收四次後才端正了自己的態度,開始對文體的型式、字數、規範有了體會。開始認真領悟要領。第六課祭祖文,我寫成了祭顏魯公文,老師給修改過後,讀起來震憾之極,差距天壤之別,此後不敢有怠慢之心,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寫了“祭外祖父文”。
感到痛苦之極的是第七課——祭孔文,要求押韻,這是之前從沒有接觸過的文體,上網查閱也是不懂,諮詢了好幾位學兄學妹也是越聽越糊塗,只感覺自己已無能力完成作業,對完成此習作絕望,曾一度想要放棄,恰此時老師公佈了考勤記錄,自己沒有一次記錄,此刻也許是對自己的倔強,一種好勝心佔據了內心,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強硬地套韻,完成了作業。此後一周桃源先生又一次講解怎麼押韻,在此次整理課件時明白了押韻的讀音、用法。
心理非常地清楚,肚裏本無多少的墨水,根本無法支撐下面的寫作,購買了豎版繁體《古文觀止》開始閱讀,對於基礎薄弱的我,讀起來又是頭疼不己,第一天非常艱難地看下一短章文字、第二天、第三天,直到一個星期下來,首先對繁體字轉換輕鬆了不少,讀起來也順暢了很多,此時翻書已不是頭疼心躁的狀態。
現在已不再是懼怕、沒信心的心態。之後的課時都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做大量課前閱讀。差距固然存在,積累需要沉澱。急,是積極準備;不急,是放平心態;自己做到全力以付,收穫自會豐滿心腹。有二位老師的指導,更應信心滿滿,面對挑戰!

先生點評:該同學可謂基礎薄弱,最初學習態度與意願也異常薄弱,但他經歷了一個轉變甚至是蛻變過程,當有些基礎比他好,看起來更比他有意願與態度的同學都因考記陸續離去的時候,他10篇作業沒有一次考記,堅持了下來。由起初的什麼都不懂,連淺近的文言文也看不懂,到能自己看懂文言,找到方法學文言,不再頭疼心躁,對寫文言開始樹立信心,對學習逐步堅定。作為先生,我們甚感欣慰,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轉變,或許,目前,文言還没有完全置入進去,但我們相信,在這個轉變的基礎上,當初級班學業完畢,文言一定會在他身上,生根發芽,從此固有,從此帶動他各方面的學習進步。文言的引領性、籠罩性與內在促進性(癮),在這位同學身上,初步體現出來了。祝賀他,度過了最艱辛、又最考驗的第一階段。反而,我們看其它一些同學,很多就止步於此,或不勤學,或無誠意,或輕慢怠惰,或無尊師重道之心,對比之下,甚有蜀鄙二僧之感。

六藝文言004號學習體會

2015年初,我曾報名參加了六藝書院為期一月的塾師培訓,但未等到習作的階段,便因個人原因而終止了學習。其時,我對文言文的寫作有很大畏懼心,不知從何下手,但確實又很嚮往。2016年12月下旬,偶爾在微信群中注意到仕隱君發出的學文資訊,這次是通過微信授課的方式進行,暗忖:時機到了。便向老師申請跟隨學習。至今二月有餘,習文十篇。
記得剛入群時,還沒弄清楚情況,老師便佈置了作業:用文言寫一篇自介文,通過後才給學號。就這麼著,稀裡糊塗開始文言寫作之旅。從2009年開始,我便讀文言經典原文,七年多的時間也讀了不少。如今要下筆寫篇100多字的自介文,卻犯難不已。沒辦法,只能臨老師的,憋了兩天,總算寫完了。用如釋重負來形容當時的感覺真不為過。這剛想輕鬆兩天,老師馬上又佈置了第二篇,寫大人小傳,五天后交。這回更是犯難,因為我發現就算用白文來寫,竟也寫不出什麼東西來!唉,我真是不孝啊,對父親的關注和瞭解真的太少了。七拼八湊寫完了交貨,老師給了個評語:對大人經歷善跡瞭解不夠,評判多,敘事少,顯空洞。真是文如其人,在老師面前,一切都是明擺著的,老師的評語更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問題。
接著是與兄弟姐妹書,這幾天,剛好是書院寒假班的時間,我全天要工作,一日做三餐加上課,真的比較累,這時節,惰性出來了,不想再寫下去,想著等空閒一點再跟老師學,便發資訊給老師說明情況,老師當時也同意了。但第二天一早給我發資訊,“不過,真希望你能持恒,前10篇是個考驗,過了這個坎,你就不覺得困難了,你就會樂在其中,甚至癡迷其中,反而是你辛苦工作的調劑,比如我現在給你們改文,再累,再花時間,也快樂其中。不要輕言放棄,我們這樣要求家長與學生,我們自己做到好學,苦學,堅持學,是最好的案例!你們都讀了很多年經典,也都雜七雜八學了好多,也解了一些經,可真到私塾教育的核心文言寫作時,才發現,無論是水準,意願,還是心志,都太缺乏。就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在這一塊上起得來。我們文言培訓,是一個體繫,是從傳統教育核心出發的體繫,它對自己成長與辦學,都是核心支撐也是持續促進的關鍵。”老師的話說中了我的要害,我確如老師所言,在心志上出了問題,耐受力不夠,累一點就想打退堂鼓。老師的話點燃了我心中的活力,內心的力量瞬間起來了,我馬上給老師回資訊說聽老師的,爭取按時交作業。這時候,心裡有種幸福感冒出來,“有老師這樣管著自己真好”。後續的文章完成得比之前要輕鬆不少。
在寫與長姐書的過程中,我又看清了這些年姐妹之間的疏離感,手足之情很淡。唉,這些年我學傳統文化都學什麼了呢?孝悌之道,於我而言,竟都是紙上談兵。自此開始更多地關注家人。
老師給我們的習作安排真的很妙,從自己出發,然後是孝悌之道,接著是夫婦之道,第四、五篇依次是與夫(婦)書,誡己書。寫到這兩篇,感覺不大費勁,因為在夫妻道和修己這一塊我已經通過其他學習途徑有所改變,有內容可寫。只是在語言組織上要費神。之後老師開始教我們認祖歸宗,第六篇寫祭祖文。祭祖,我寫給哪家的祖先呢?我已嫁為人婦,為人媳,為人母,要祭祖自然應該要寫給夫家的祖先才對。女子出嫁曰歸,夫婦正位則家道成,是的,就是應該寫給夫家的祖先。剛好這幾天把兒子的資料補充進家譜,帶著他一起寫家譜的封面,做完這事,寫祭文的感覺也出來了。
第七篇祭孔文是我好幾年前就想寫的,每次帶孩子們祭拜夫子時都想念自己寫的祭文,但每次都是無從下筆,只得在網上抄一些內容了事。老師規定,寫祭孔文要看《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論語》等資料。帶著任務去看這些資料,感覺真不一樣。
總而言之,跟老師學習兩個多月,收穫甚大。概要為以下五點:
一、 克服了寫文言文的畏難情緒,文言表達比之前順暢很多。有寫就有,不寫就沒有。
二、之前看文史資料總看不進去,現在有了親近感,可以愉悅地去閱讀,還逐漸懂得欣賞一些好文。
三、明白寫文章最珍貴的是心有所感,真性情才能有好文章。反之,通過寫文章可以説明自己認清狀態,找回真性情。體會到寫文言可以讓人變得內斂,純粹,清明。
四、 明白以文促學的妙處,寫文章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加工,反過來又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促進自己更多地去學習,去提升。
五、體會到師承的重要意義。無道之教育,流弊無窮。兩位先生慈嚴有度,讓我學習如何去做一個好老師。
最後,我要衷心地感謝仕隱先生及桃源先生,能夠聆聽兩位老師的教誨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謝群裡共學的同學們,大家的好學和用功常激勵著我,大家的好文也讓我看到自己的無知和膚淺。學文之路漫漫,吾將和大家繼續前行。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08 16:54: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06號學習體會
求學記

機緣巧合,我遇見了仕隱君老師,他帶我走進古文寫作的殿堂。回望在文群學習的足跡,一路走來感慨頗多。
看著螢幕上“不能”二字,我的眼淚差點掉下。前幾篇的習作我尚能輕鬆寫來,臨近年關,俗事一多,心靜不下來思考,但又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和家人準備好年夜飯後,趁著還未開飯,我在書房敲擊著“祭祖文”。當我完成這篇習作後,淚真的決堤了!我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慎終追遠”!我理解了“不能”的含義,對學生的嚴格,正是體現了治學的嚴謹,如果老師沒有這樣要求我,我不會改變“偷懶、拖拉”的習慣;如果不能克服“惰性”,可能就沒有我的第七篇,第八篇……我的夢就會離我更遠!我必須堅持!堅持著的淩晨兩點,當我還在伏案寫作時,雖是疲累,但內心無比歡喜。
堅持的過程是辛苦的。工作的繁重,生活的瑣碎,尚且不說。光是在寫作上,就遇到了困難。看着同學的習作,我自慚形穢。無論是提交的速度,還是產出的品質,我自歎不如。我用光了儲備的知識,深知“胸無點墨難成文章”。我的意志出現了動搖,甚至覺得我這樣基礎的學生會不會把老師拖累了。每一篇習作,老師都是毫無保留地教授我們,精心批改作業,我寫的“祭先賢文”,老師幫我動了“大手術”,他們花費的時間遠比我們多,工作量可想而知。仕隱君老師一次次鼓勵我,“沒事,堅持下去就轉變了”,“堅定信心,有先生在前面帶路,就沒有闖不過的關”。桃源先生知無不言,不厭其煩地講解如何寫好“祭文”。諸位同學尤其是003號王同學的勤勉激勵了我。我必須堅持!堅持着消化老師上課的內容;堅持着擠出時間啃下老師精選的範文;堅持着繼續填充自己的知識寶庫。
最近我的生活又異乎忙碌了起來,我不知道我的第十篇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是的,“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會一直堅持的!

先生評點:真情實感,道出了堅持的不容易,道出了克己之後的喜悅。同學們互相勉勵促進,前拉後推,還會想到掉隊嗎? 每個弟子堅持的背後,就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為先生,有責任把她們帶好!

六藝文言008號學習體會

週末,恰適大學老友來訪,他剛辭職準備轉行,我與之談笑說:“我今生估計也只能做個教書匠了!”是的,從小學每天一篇日記開起,仿佛跟文字有了不解之緣。中學時,大冷天躲被窩裏看《三國演義》。秋天,夜裏寫完作業,聽到秋風掃落葉之聲,就寫了篇作文,裏面很多描寫和體會竟然跟歐陽修的《秋聲賦》如出一轍。淩晨聽到村裏雄雞鳴叫之聲,繼而群雄舞歌,連綿不絕,此起彼伏,公雞們似乎都不謀而合,配合的天衣無縫,鳴叫的分和節奏竟讓我感受到:“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樣的歷史規律,真是腦洞大開。
高中時,就在地攤上買過一本《古文觀止》,現今都十三年了,都沒有通篇精讀,更別說背誦了。說起來,真想找個耗子洞鑽進去。大學畢業前夕,才知道當代還有私塾,那時就下決心加入其行列。長久以來,對於古文習作,雖然情有獨鐘,但一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本以為這樣的寫作技法已經滅絕失傳了。今生有幸,得識仕隱君、桃源兩位先生,竟發現原來斯文未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呀!也暗自下決心從此跟著先生們潛心學習。奈何,學堂工作上事情太多,也沒有及時每日給自己充電,只能吃老本了。幸好,去年把四書讀得較熟了,否則早就被踢出群外了。
教之嚴,師之勤。在字裏行間和微課語音中,深深的感受到先生們良苦用心。前五次課就有兩次考紀,真是羞愧難當,第一次,磨磨唧唧遲交了一日,第二次記錯了交作業的日期,之後便一直誠惶誠恐,雖然只有在最後的時刻才敢下筆,好在沒有再次出現烏龍。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第八篇習作《祭文天祥文》,自己把以前寫的關於《過零丁洋》的教學論文,啟發自己的寫作思路。加上搜索相關的文字記載,到擠出這篇粗稿的時候,都快十二點。其間,先生還專門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時間。提交作業後,長舒一口氣,回去洗腳休息,臨睡前大約一點多鐘,翻閱微信資訊,我的文章已經被拯救完畢了,“沛沛塞蒼冥”、“熠熠生光輝”、“凜凜威儀,錚錚文章”,這些鮮活跳動、格調激昂的字符使他像換過血一樣充實飽滿起來。學生都要休息,先生還在為病患療傷。先生是白求恩,醫治的是我們的靈魂,乃至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這份情懷,讓我看到了日月之光,讓我知道從此走向何方。
有這樣的大方之家不遺餘力地傾囊相授,聽著先生殷切的叮囑,更堅定了自己走下去的決心,雖然五經都還生疏,傳世的名作也學得少得可憐,但只要意志篤定,躬行此事,一定不會辜負先生的期望。

六藝文言009號學習體會

學習文言文,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因自己底子太薄,加上沒有老師指導,一直徘徊在讀經的初級階段。年前參訪誠敬郭老師,他把我拉進說文解字群。在群裏有幸遇到隱君先生,並加入此文言學習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文言寫作學習。
平時還覺得自己好像一個有文化的人,可是進群之後發現,老師同學都比我強,很多同學的文言基礎很牢,老師的底蘊更加深厚。自己冥思苦想寫出來的文章,被老師改過之後,天壤之別。被老師改了大半之後,根本看不出自己的痕跡,慚愧加上失落,佩服加上退卻。幾次冒出停下的念頭。但每每這個時候,都感到自己很失敗,也很自私。老師們這麼辛苦這麼無私地為大家批改作業,對我們從來不批評,只有鼓勵和引導,為的就是讓我們繼續下去,將來能夠把文言文復興起來。我們應該做敢死隊,衝鋒隊。我們應該你追我趕,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只有這樣,才不愧對幾位老師的一片婆心。這樣想過幾次之後,退縮的念頭就不再起現行。
自2007年開始推廣傳統文化開始,我就一直有一種責任感,要把傳統文化復興起來。辦過講座,辦過論壇,辦過書院,一路走來,其中冷暖滋味,只有經歷者才能體會。如果不是為民族為文化的這份責任心,可能我早就重新回到社會的大冶洪爐中去繼續鍛煉去了。隨著學習的深入,越來越發現我們跟古人脫節太多,我們沒有文言文學習基礎,對於古人的理解就太少,要想真正恢復傳統文化,就必須從文言復興著手。今日得遇幾位先生,真的是三生有幸!
通過學習,自己雖然沒有更大的進步,但總算按照老師的要求,憋出相應的文章出來。老師說這是作好文言文的基礎,以後會慢慢提升上去的。我雖然不知道以後是什麼樣子,但我卻很相信老師,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學的幫助下,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最後,向老師保證,一定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學生!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08 16:57: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02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述志文

或謂予曰:佛言財施得財,法施得慧,無畏施得康壽。今子學佛近十載,弘道宣德,普勸行善,放生食齋,倡慈導悲,見貧施財,遇富釋理。誠以為財施法施無畏施,無所不施。然竭智盡力,心膺體行,而身不見碩,貌不加美,智明而複闇,財積而曆艱,是佛說無稽歟抑子有過行歟?
予曰:唯唯,否否,子但知其一,未知其二。昔者禹均行善,五龍登科。玄通爭鴆,世代長榮。是孟子所謂修天爵而人爵從之者也。然則李杜常顛沛,劉白多貶謫。太史尚義,而有宮刑,武穆盡忠,猶見屈殺。是天之報人有遲有速,有顯有微。故天者,夫子所罕言,吾等所不能知也。
吾想夫青雲之志初立,學聖賢之道,效君子之行,潛心修學於經史,意欲行化在一方。其發如猛虎出林,潛龍升淵,身苦而不厭,心勞而不倦。春秋奮進,四時無休。學聖教而明道,閱典籍以達理。孜孜矻矻,樂此不怠。自謂聞道行道若此,雖死不足惜矣。
而後,遇土木之緣起,歷三秋,盡嘗世事炎凉,始知人心昏暗。困於事,擾於中。容體漸衰,勇猛日退,頸項病作,書畫漸廢。沉沉浮浮,進進退退,時明時闇,若行若随。如此之者,皆源紮根未深,德修不足。又好为人师,躬行不力。佈施不真,持戒不嚴。人譽則喜,聞謗則怒。是故積而有漏,修而愈損。虧於堂上,有愧膝下。如此過者,不可勝舉。天不見罰已是仁慈,更何敢復望於他乎?今予修道學文,心足意滿矣,若得有成,可以兼濟,皆賴先祖之福蔭耳。夫財智修短者,天也,予所不知也。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08 17:00: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10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愚生拜师,礼曰:鄙女子蒙昧,投师学文二月又余,提笔习作仍心有恐惧。昔,鄙女子执教幼童,自觉才疏学浅,乃自修汉语言文学,及至文言文处,如遇猛虎拦路,止步停前,转攻乐艺,后凭艺执教,财源广进,乐此不彼,一逾十载,方觉己之俗也,才感心有戚戚。一日,忽闻人曰:朝闻道,夕死可以。惊忖:道者,何物也?愚要觅道。遂离故土,一历三年,偶至蓉青城山下私塾,“子曰”之声不绝于耳,大以为道定在此,乃搁才艺,弃已学,虽夫散子离亦未动求道之心。然求索三载,身未修,道未成。鄙一女子,眼见高堂在上、孺子在下,皆翘首盼归。虽捶胸顿足,亦归来兮,归来兮,再为生计奔波兮。鄙虽女子,当如木兰之巾帼不让须眉。痛乎?憾乎?正值xx年岁末,偶遇仕隐、桃源二先生建微群,千里雕栋梁,万里引蒲轮,其兴文之壮志、推贤之笃诚,动天地、叹鬼神。群里藏龙卧虎,诸位同窗志投道合,互相牵引提携,如源泉滚滚。鄙女子向学之心日坚,为道之志益诚。昔孙权劝学,蒙令人刮目相待;程门立雪,终得厚爱成就伟绩。果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之力行,则难者亦易,学有所成,道在其中也。料百日之后再笔,不复惧耳。书不能悉意,鄙女子略陈固陋,谨再拜。

六藝文言009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述志文
余少時狂狷不羈,未嘗澡身浴德,致諸事不順。後遇佛法,方悟世事無常,人身易隕。又見人心澆薄,遂發願弘文施教,以挽世風。於是乎辭公職,絕商旅,離青島,下徽州。做義工,辦論壇。悠忽十載,猶覺德之未修,學之無成,深以為憾!
目今天下,熙熙攘攘,皆名利之客。所謂事功者,皆以資財論之也!然古今聖賢之事,無非教化而已矣。《禮記·學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欲興教化,必倚文言之復興。而文言之興,非明師為導不可得也。幸有嶺南仕隱君與桃園兩先生,欲大興文教,廣納弟子。余幸甚,拜投其門下。無奈腹中空空,所成之文,詞枯句蹙,索然無味。一經先生雕琢,即文蔚煥然。讀之暢快之餘,不禁赧然。深知為文之道,既須廣學多聞,又須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余因怠惰,每有逃脫之心。然思及文化衰殘,迨不忍言。世亂時危,時不我待。聖賢教誨,如對目前。遂蘧然振作,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故常勉勵自己,勿因循而輕略,勿畏難而退縮。荀子云:螾無爪牙之力,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佛家亦有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真積力久,自然功成 。

六藝文言008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與俊研書
相識僅旬,猶似多年老友,剪燭西窗,掩寢意猶未盡。舞勺之年,君毅然退學,迷途知返,慷慨從文,此等壯舉,大勇也!而兄卻怯懦從眾,桎諸蒙昧之囚,毀諸應試之俗,自愧弗如也!
初,少不經事,誦仲尼之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小子輕狂,遂以“弘道”自號。待年歲漸長,方知路漫漫兮,道之廣大精微,鼠輩安可窺見全貌?
自為人師,飲食起居,皆與幼童相伴,事務繁多而細微,破費心神,學問無甚長進。蒙童養正,聖功也。生有疾病,餘心癕然不適;生有進益,欣欣然若己有之。餘雖未為人父,猶有骨肉之親者,三也。且食人俸祿,理當鞠躬盡瘁矣。昔者子路食人食,而不避其難,竟結纓而亡;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終餓死首陽。傳道受業,誨人不倦,為師之道也。而今,餘無性命之憂,亦無口腹之患,且猶怨懟不已,大過也。
民國以降,軍閥混戰,道統不復,以致白話大興,斯文漸亡,嗚呼哀哉!彼時,仁者以死明志,義無再辱,梁濟、王國維是也。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響徹寰宇,發人深省。
夫道,若通衢之大路然。道不遠人也,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儒者之道,仁義而已矣。邦有道,以道殉身,邦無道,以身殉道。吾雖不敏,願終身事之,寧從血薦軒轅之魂,不飲丹青負我之恨,待蓋棺之際,捫心而無愧,庶幾安然瞑目矣。

六藝文言006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若冰有幸拜於先生門下,從師學文,逾二月矣。先生不吝賜教,授業解惑,余雖愚,尚無雄辭閎辯,亦無清音幽韻,強成數文,卒獲有所聞,曩者黮黯學路,先生啓以光明。
余好阅读,自詡文青。舞文弄墨,自娛自樂耳。某日,竊喜於新縐小詩,飄飄然。友閱之曰,「此乃詩邪?」,余大窘,雖讀易安,話陶潛,蓋所學不精也。後嘗入詩詞群以學,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其間,聞得山中學堂,欣然前往。仰夫子之行,慕聖賢之道,有志光大,時六年矣。書墨香,吟古韻,讀經誦典,說哉樂哉!
余杏壇執教,苗圃耕耘,恐負眾托,不敢怠慢。願竭駑鈍,教書育人。目睹怪狀,今之學子,多識少智者甚矣,余心惶惑!文以載道,何道之不存焉?遂於丙申辦學社,以蚍蜉撼樹之力,螂臂擋車之舉,種經典之種,以期傳統碩果。
余聞得:博學致遠,篤行明志。若無精進修學,何以教人?若無志在千里,何以傳道?余不當只張空弮,停滯不前,宜持恆學也。幸遇仕隱及桃源先生,繼絕學,振斯文,授徒講學。從師於先生,此乃余之福也。余當勤勉,不辱師恩。

六藝文言004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述志文
愚生自幼鄙賤,樂清淨,喜讀書,奈何無緣聖書明師,所惑不得解。困頓之餘,漸悟斯文之喪,遂棄工從教。自是學而時習,逾三載,漸明興教之要,恐誤人子弟,幾欲中棄。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愚不敏,惟以此自勉。
又三載,國學之風日盛,然讀經者眾,開蒙者稀。愚甘俯首於蒙學,識文字,究訓詁,再作黃童。書信文章,亦不可或缺,嘗叩先生之門,力未能及而自棄。今重投先生門下,勉力為之,方得初窺端倪。
韓文公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誠哉斯言!愚為孩童師,竟無道可傳。嗟夫!師道之不存久矣。
從先生學文,自介始至於述志,凡十篇,一以貫之。每篇習作,先生必閱而改之,釋疑解惑,傾囊相授。某日,愚讀群中文字,聆聽先生語音,忽有所感:此誠吾師也,道在是矣。道之所存,師之所在。愚心豁然,惟願尊師教誨,循道而行,力續斯文。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08 17:02: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36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余幼喜讀書,古人忠義之事,常嚮往之,欲效法,奈何生不逢時,體制教育日久,所學盡為考試之用,深惡痛絕,而无如之何,至于學問不張,斯文不舉矣。大學畢業,授英文,卒遠於讀書習文。然尚古之心依舊,值小女進學,乃與之共。後遇貴人,聞聖教,往而習焉。然性怠惰,不能恆久。
孔明以不世之才,當亂世,避僻壤,存高遠,憂元元。及歸先主,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卒三分天下。先主歿,扶後主,南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才比管樂,其德齊周召。感後世多矣。
及遇二先生,乃知作文之事,嗚呼!文如其人,古士君子之風矣。余天性愚鈍,習作常不堪,先生不嫌,細心修葺,常曰:動手術,訖,對照前後,迥然。初,時有退意,恨己之不學,憂業之不成。及朝夕與師友處,雖只語片言,亦感動不已。壯懷漸生,志氣益長,讀馬遷報少卿書,心有同戚。遭辱猶不泯貴後之志,若我等,茲所陟不過屋前小丘,安有躓踣?蜀鄙二僧,愚公智叟。前人之所記也。當勉之,不負師尊。謹述竊志,以備察焉!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0 10:26: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36號學員“祭親友先賢文”習作8

維丁酉二月初四,後學某某謹以玄酒蔬果之奠,謹致祭於故漢丞相、武鄉侯諸葛孔明先生之靈。其辭曰:
嗚呼,先生!公以不世之材,身當亂離之世,避難僻壤之間,早懷普濟蒼生之念,故隆中草廬之對,早成於胸也。及歸先主,經綸大業,赤壁破曹之後,先收荊襄九郡,再定兩川,卒成鼎足三分之勢。先主即位,受任為丞相,為政有惠聲。先主歿,公受托孤之重,重修聯吳抗曹之策。南渡瀘水,安定南中,出民水火。復又揮師北伐,飲馬渭水。六出祁山,誓以恢復中原為念。不意天心已改,運屬奸邪。大星墜落,公終以身故五丈原,卒葬定軍山。公之治蜀也,嚴明法令,制約豪強。開誠布道,事從簡約。恩威并濟,撫恤百姓。後世贊曰:“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故公之沒也,蜀民如喪考妣,物故近兩千年,廟祠猶完,廬墓無改。遺愛淵深,何其遠也。嗚呼!古來有仁心者,未必有經世之才,有經世之才者,未必有忠貞之節,此事古之所難全也。公獨能兼之,真無愧於天地者也。三者之間,忠貞為大。既務權謀詭譎之道,孰無過失?公或有微瑕,大節不辱。為報三顧之恩,不顧身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數十年,鄧艾破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戰死綿竹,并赴國難。瞻,公之子。尚,公之孫也。
嗚呼!瑯琊諸葛氏滿門忠烈,可昭日月。今日思之,猶墮淚也。尚饗!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1 16:08: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25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與季父書
不孝侄女叩拜于季父尊前:揖別尊嚴,瞬經月余。臨別之語,猶在耳邊。承蒙季父厚愛,囑余珍重身體。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余自當善護。侄婿亦此言,勸余相夫教子,修身養性。此言不謬。皆為婦人本份,天職所在,平治之基。然適閑兩年余,卻終日惶惶,度日如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求衣食乎?求富貴乎?求名望乎?求安逸乎?皆非吾愿。余生世坎坷,幼失所怙,家境貧寒,因善讀書,家萱苦志栽培,賴大父、伯、季父等諸親,舉家族之力全之,然造化弄人,終失學為憾。十年寒窗,非僅為賢妻良母,志在成事成仁,以不負諸親栽培之恩。幼,遇一蒙師,待余甚厚。因家貧故,所著舊衫皆為人贈,同窗皆笑之。唯師不笑,反以為美,曰:衣雖舊,卻也凈。彼等比衣食乎?當效其才,效其儉。余轉悲為喜。自此,欲效師之愿根植于心。因失學之故,成師之愿不得遂。后子六歲時,得聞圣教,憑幾共讀,失學之憾償矣。數載后,設塾授教,成師之愿亦償。然,力小而任重,德薄而位尊,雖乾乾終日,亦心力憔悴。生存艱難,勉力維持。家計重任,全賴侄婿。且愛生之故,長住塾堂,為妻之責多有疏漏。侄婿頗為惱怒。生產時受風寒,本素體弱,又整日讀誦,消耗氣血,至雪上加霜,競長期臥床。侄婿心疼不已,勒令余返家。身雖返,心仍系之,左右矛盾,抑郁不歡。
《易經》云:蒙以養正,圣功也。蒙師一職,雖卑微,薪亦薄,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舉凡賢圣,孰人不賴蒙師?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雖如喪家之犬,其化育之功,卻成就素冠之王,萬世保之。當世之人,汲汲于名利,家不成家,父不為父,子非為子,圣教之復興,當如星火之勢燎然。余非不敏,愿效其誠。幸得舊年,侄婿憫余赤誠,默許重返教壇。余定當不改初衷,慕圣效賢,九死而無憾。書不盡意,略陳固陋。謹再拜。

桃源先生點評:以書信形式述志,古已有之。如太史公《報任安書》。是文能紹繼古法以行文,足堪嘉美。初學者作文,若能先於古聖先賢遺文之中,擇其適當文體及作法適用之,即為大善也。書信格式亦得體,寒暄問候,足見深摯情懷。次段以設問自答開端,立意已高矣。以下以生活瑣事以述往事,婉轉引出本人志向,此桐城派技法,甚好。初學者能依據古法而行文,深足稱道。結構尚可,文末收束亦有力。然其敘事冗長,稍見繁複,行文轉折多見白話痕跡 ,此筆力不足之故也。良。
不足:閱歷功力尚淺,用詞造句皆顯稚嫩。文章總體稍顯冗長,個別地方用詞繁複,首段寒暄似可壓縮,次段尤顯臃腫,請自行揣摩修改,使之圓潤。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1 16:09: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22號學員“述志文”習作10
述志文
庚午岁,某生于粤东乡野。值开放初期,工商未兴,农业犹盛。种作生产,依于天时;开渠灌溉,巧用地利。插秧割稻,种菜施肥,与天地相近也。劈柴烧火,煮饭做菜,与人世相亲也。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物产未富,民生维艰,而家给人足,祥和安定。
且王化未衰,美俗留传。戏曲八音,尽是礼乐。冠婚丧祭,都寓教化焉。吉日佳节,普天同庆,四时祭祀,敬天畏人。某生其间,沐华夏文明之余辉,濡染熏陶,修身养德,何其幸哉!古云:礼失求诸野。盖言此乎?
及长,求学在外,满眼繁华。大城市高楼林立,路网密布,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工商迭兴,人口荟萃。竟无以观其风俗教化,而有吐故纳新,兼容并蓄之大气象也。某惑于此,乃考诸史,求其前因后果。始知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升平盛世,物质丰富。惜乎山河破碎,竭泽而渔,苍生共业,势成骑虎。又惊于士族消逝,圣学凌夷,纲常解纽,家道中衰。青壮发奋,老弱失怙,城市膨胀,乡村没落。易云: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其此之谓乎!
古云:天道好还,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近世读经运动风起,塾教渐兴。仁人君子共谋兴复,继绝存亡,功亦大矣。某虽不才,愿效绵薄之力,记以为志焉。

先生點評:述志之文者,敘述志向也。文體必為議論文,當以論述說理為主。而此文大半篇幅描述鄉野城市情狀,又感歎聖道凌夷、王化不再,抒發傷感情懷。文末乃稍言志向。名為議論,事為記敘文也。文章多用排比之句,又多對偶,短句用四字,排列整齊,頗富辭藻,望之蔚然壯觀,然此為駢文技法而非古文特色也。差。
建議:自古文無定式,本無拘泥之理。此種寫法新穎,亦不失為作文之一途,描述細膩真實,亦見學力。然其主要篇幅與主旨幾於無涉,讀來有文不對題之感。於初學者而言,當對自我應有嚴格要求。宜重寫。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1 16:10:00 +0800 CST  
與家兄書
丁西年二月十四日,妹昕銘謹拜兄長座前:前相見,言未盡意,今尊師命以書聞。嗚呼,妹自小進學,冉冉二十餘載,時蒙兄長提攜,乃有成長。曩者,妹怠學廢書,兄長或以父言,或以賢教,妹每念此,手足同胞之義,自中而至也。近得同窗薦,遇良師,習文言,復聞孝悌之道,文章之大。廿餘載音書不通,如今一朝可達,非此,妹不可以剖心腹,沾襟袂也。茲世道衰微,人心不古,斯文淪落,滿目瘡痍,凡識者皆有所不忍也。修己治人,舉措天下,古士君子之風也。妹雖不敏,猶以自期也。《大學》云:知止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孔明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之為德,大矣哉!妹以婦人之身,尤有不可及者。奔育恃勇,烏獲任力,皆不得其死所,性躁故也。妹常以此勉諸友,多有易者。另姪已長,宜時讀史書,使知禮儀,或免於憂。近氣候多變,宜適時添衣,尺素有盡,切切。妹再拜。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1 19:15:00 +0800 CST  
六藝文言復興事業顧問團(排名不分先后):


文禮書院季謙王財貴先生:此事志在必行,至若宣導廣告之事,有我可效棉薄者,則情義之當然,必當遵囑尽戮力,共扶大業也。
古小學海印先生:文字與文章是國學之基礎,此兩塊不過關,終究是門外漢。
广东私塾联谊会唐元平先生:吾當鼎力相助!
儒家学者赵宗来先生:仕隱兄大作,其情其志,堪比賈生、昌黎,宗來敬佩。雅言之倡,亦是當務,兄倡雅言,功德亦不可小覷 。
儒家學者余東海先生

賢達點贊
儒家學者蔣慶:汝发大愿復兴文言,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唯望汝尽人力而得天助,大愿终克有成!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5 08:06: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02號學員“仁論”習作12
仁 論
世有至不仁者,其言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有至仁之人,其言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三才者,天地人,人所以列乎其間,以其能仁也。非獨堯舜禹湯能之,孔孟周朱亦有之,至於閭里庶民,聞聖人之道,親親至於天下國家者,亦有之。然則有之而不寶之,又尋乎聲色貨利,懼乎窮通得喪,遂至於不仁矣。或潔身自處,徒虛名而怯實績,懼詆燬而守蕃籬,若長沮桀溺者,何有於仁哉。至若烈士殉名、忠直死節,如魯公史公,則又近也。
人之生,歷七十而稀,至於塵滅,惟循前仁之跡,留修名於後,或可達乎無窮。其難乎,其易乎?嗚呼!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5 08:12: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23號學員“仁論”習作11

惻隱之心,人所以異於禽獸者也。仁義之守,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也。釋之慈悲,儒之寬恕,耶穌之博愛,其用心一也。由惻隱及於辭讓,由辭讓及於是非,由是非及於羞惡。是故聖人慎始,親親而有孝悌,孝悌而至仁也。文帝嘗湯藥,李密陳人情 ,虞舜感天,黄香温凊。史之所載,坊之所傳,其所昭昭於世者,大也。若使人君懷此,則天下和順,疆吏懷此,則澤被封域,百姓懷此,則上和下睦。
今者,貪墨時有所聞,犯逆常載報端。官民寇仇,夫子陌路,室家不安,人倫道喪,蓋始之不固,而存心失也。傳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之謂乎!

六藝文言022號學員“仁論”習作11

人之生也,三年免於父母之懷,然後群居雜處,接於人事,五倫生焉,八德至矣。然其始不出於親親,聖人言親親為仁,蓋取其近且惠莫大於人,情義所在而有報方能及於他也,不然悖德悖禮,其詐偽多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推之鄰里鄉黨,君臣上下。則人人秉彝,咸有懿德,而國不治,家不寧,服美不安,聞樂不樂,未之有也。聖人曰:仁者無敵。其義大矣哉!
曩者舜以孝感天下,父頑、母嚚、弟傲,而不改其德。及其命禹,擔罪萬方,此古聖王之至仁也。後王君子,莫不引以為範,言必稱之,行必准之。是有志士仁人,前僕後繼,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轍履四海,聲及蠻陌,人文化成,柔邇而懷遠矣。張子四教,范文正憂樂,司馬溫公之辯才德,其仁心中發,澤被後世遠矣。後之學子,其有欲臻於仁者,捨此何求?

六藝文言010號學員“仁論”習作11

愛人者人恆愛之。故堯舜禹湯,浚諮文明,文武周孔,澤潤生民。道洽政治,明德惟馨,夷夏萬方,罔不咸賴。仁親以為寶,史之所傳也,邦以民為本,書之所載也。是故,聖人曰 :仁者,人也。此位居三才而異於物者也。
然能愛人,亦能惡人者,天下鮮也。宰予晝寢,子惡之糞土之牆,季氏聚斂而求附之,子惡非其徒,三恆作亂,子惡而去魯。愛惡之道,惟君子仁人能盡其誠,倘不能。為王,則禍亂起,畔孽萌;為師,則教不嚴,誤子弟;為親,則忤逆作,根基懷;為人,則小人進,百事壞。若乎小人之惡,不出於善,而出於惡。則忌妒生,奸邪起,餘殃至也。
書曰: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此之謂也。

六藝文言009號學員“仁論”習作11

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何謂“親親?”孝悌是也。為君者以此率天下,上行下效,民莫遺其親。為民者以接人事,左平右和,鄉黨莫不聞其聲。
是故舜五十慕父母,文王三載嘗湯藥,老萊七十而斑衣,黃香九齡而溫席。自天子以至庶民,無不以修身為本。
夫仁孝之教,擴之五倫,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民吾同胞,物吾與矣,如此,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人饑己饑,人溺己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傳曰:“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此之謂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聖人發其端,而推演至於大道,上感於君王,下及於百姓。非惟見機之教也。茲吾與群儕,謹為塾師,教之以孝悌,訓之以禮義,發之以仁愛,成之以倫理。亦孔孟之餘緒,君子之端明也。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19 12:04:00 +0800 CST  
習作練習十二:義論

義者,宜其事也。寬柔守慈,不陵於下,是謂仁君;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是謂忠臣;宜爾室家,良方教子,是謂慈父;晨昏定省,冬溫夏凊,是謂孝子;若乎長幼有序、夫婦有義、朋友有信,治乎內,而達乎外,至於安邦定國,非義不能至也。
夫臨事而決,人之所難也。禍起倏忽,患作隱微,不為不多也。商鞅知近而不圖遠,吳起趨功而殺妻,李斯畏禍而卒不能免。皆有所違也。於父子則骨肉相乖,於君臣則上下相猜,於兄弟則手足相殘,於夫婦則家離子散。何其莽莽不能盡乎?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仁禮智信,民之五常。聖人法天則地,觀乎人文,察乎人事,以此綱紀,其來自也。遵之則明,守之則久,各適其所,各安其分,用其用,行其行,而國不泰民不安,至於祀不享祚不延,孰其信之?

六藝文言009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夫“義”者,氣之主也。得之則凜凜昂立,失之則碌碌苟且。蘇武得之,夷不能害,李陵失之,漢不能歸。文天祥得之,以一氣浩然抵七氣,洪承疇失之,兩朝領袖歸貳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士夫之節操也,合陽友娣,魯孝保母,婦人之節義也。至於臨危遭難,如張許之守雎陽、閻典史之守江陰、王銘章之守滕縣,士庶人死義者多矣。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存義於前,留名於後,簡冊所載,金石所銘,其義大矣哉!
時人仿利而行,淫奢多欲,廉恥盡失,禮義全無。上不思報國之恩,下不思造家之福。究其故,不事詩書一也,疏於家教二也。不事詩書,則聖道不明,心識昏昧,不辨是非,不別善惡,隨波逐流。疏於家教,則倫常不修,縱情任意,輕慢長上,狎猊鄰朋,敗家亡身。何以易此?必教之以孝悌,申之以禮義,陳之以忠信,喻之以廉恥,而後可以去人欲,存天理,鐵骨錚錚,獨立於天地之間矣。

六藝文言002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夫國家治亂,非君子無以治小人。君子尚義,小人重利,尚義者輕己,重利者輕人,輕己者公,輕人者私。昔者武侯出師,諫親賢而遠小人,歐文忠上表,進君子以去不肖,司馬溫公之論才德。蓋為此也。
夫士大夫尚義,則憂社稷,患蒼生。庶人尚義,則知孝悌廉恥,而鮮作亂。是故庶人知義可保其身,君子行義以達其道。人人知其宜,則取予有度,紛爭不起,訟獄不興,而風俗不厚,天下不治,未之有也。是以,子產鑄刑書,叔向有譏。以其棄禮義而徵書辟也。
然則世事人情,崇利者眾,尚義者寡,縱聖人之世,小人亦多於君子者,何也?蓋利可以足溫飽,致華屋美食而逸其身炫於人也。義者不然,常有苦勞之事,甚至於生死以之。雖然,利,義之和也。非義不可以生利,非義,利不可久持。小人惑於淺近,君子明於長遠。當其亡身毁族,君子維之,則國不至於傾覆也。是故聖人立政,進君子於朝,或執其柄,或待其弊,其慮也遠。
今之世,教者尚競,學者尚爭,上下交征,唯利是圖。於是乎,父子失和,夫婦離異,人心靡,風俗亂,澆漓代襲,其來有自矣。聖人之辯義利,其辭雄,其旨深,可不鑒哉!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24 08:00:00 +0800 CST  
仕隱君教學範作12——義論

夫人之情,逐利而去損,趨易而怯難,就安而避危,適近而忽遠。雖道之至明,事之至理,臨之不能決也。義之為難。
曩者,晋惠公非不知忘恩也,楚商臣非不知弑君也,秦檜,非不知害忠也,和珅非不知貪墨也。然,卒不能守者,何也?貪愛粟黍而不予,夷吾之逐利也;懼於廢黜而走險,楚穆之就安也;執權而難卻,钮祜禄之適近也;迎君以息兵,秦谬丑之趨易也。是故,利,易,安,近,小人之友,君之子仇也。小人友之,不以生拒之,君子仇之,敢以生拒之。舍生則利無所逐,易無所趨,安無所就,近無所適。是以聖人,以生守義,非至於舍生之境而義不可持也。
龍逢之諫暴桀,比幹之諫殘紂,聶政之殺韓傀,荊軻之刺秦政,曹劌之劫齊王,相如之抗秦庭,洪皓之入虎口,魯公之使狼穴,皆不避死亡者也。死亡之不避,何念乎利之不多,安之不逸,難之不迎,近之不久乎?故子產曰:苛利社稷,死生以之。則義存矣。不然,恶貫滿盈,不善累積,不伏其罪,則醜萬斯年也。
武穆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義之於國,豈虛言哉!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3-24 16:42:00 +0800 CST  
習作練習十二:義論

六藝文言023號學員“義論”習作12

義者,宜其事也。寬柔守慈,不陵於下,是謂仁君;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是謂忠臣;宜爾室家,良方教子,是謂慈父;晨昏定省,冬溫夏凊,是謂孝子;若乎長幼有序、夫婦有義、朋友有信,治乎內,而達乎外,至於安邦定國,非義不能至也。
夫臨事而決,人之所難也。禍起倏忽,患作隱微,不為不多也。商鞅知近而不圖遠,吳起趨功而殺妻,李斯畏禍而卒不能免。皆有所違也。於父子則骨肉相乖,於君臣則上下相猜,於兄弟則手足相殘,於夫婦則家離子散。何其莽莽不能盡乎?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仁禮智信,民之五常。聖人法天則地,觀乎人文,察乎人事,以此綱紀,其來自也。遵之則明,守之則久,各適其所,各安其分,用其用,行其行,而國不泰民不安,至於祀不享祚不延,孰其信之?

六藝文言022號學員“義論”習作12

人之生也,三年免於父母之懷,然後群居雜處,接於人事,五倫生焉,八德備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各安其位,各行其宜,則上下序,內外睦也。
義者,宜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長惠幼順,君仁臣忠,此先教之十義也。當其言行舉止之時,進退出處之際,衡之准之,則其大其小,其舍其得,其生其死,皆昭昭然無有所惑也。孟子曰:義者,人之正路也。舍正路而不由,必至乖舛,若野馬失馭,鴻鵠離群,安有不亡墜乎?
茲于歡案發,賊人辱母,萬夫所指,義子抽刀,大快人心,有司判令,違仁與義,然則,皇皇盛世,何以至此也?政教不行,至於上下不序,內外不睦,一也;逐利乖義,至於官商勾結,循私枉法,二也;棄禮惟法,至於室家崩解,賊人弄法,三也;去聖就夷,至於先王不法,宵小是從,四也。君不君,臣不臣,何以至於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也?空言無實,南猿北轍,非先君子祖述王聖、憲章賢良之道也。如此施政,國安能治,民豈可安?
夫天下尚義,則多忠直孝悌,天下不義,則遺奸邪犯逆,有國有家者,不可不裁察焉!

六藝文言021號學員“義論”習作12

甲午中,執政訪韓,諭之以義利。常人重利而輕義,非不知義也,知而不行,見利而忘之也。《易經》云:“利者,義之和也。”仲尼曰:“禮以生義,義以生利。”蓋義之於利,大矣哉,不可不明也。
昔者,陶朱公遣大子至楚,惜千金而失義於莊生,卒奉屍歸。近者,徐郭貪賄於軍中,失其領軍振武之義,卒陷囹圄,身死名裂。義之所至,其來也速,義之不至,其失也速。利之生也,或奪人之財,或納人之財。奪人之財者,必啟人之怨,怨積則惡生,其財惡可久?納人之財者,必予人以惠,惠多則恩生,其財可久也。故為富不仁,鮮有其終者,為仁而富,多有可頌者。子貢家累千金,子儀侈窮人欲,而議者不之貶。儒者富貴之道,豈虛言哉!
故《大學》曰:“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此之謂也。

六藝文言014號學員“義論”習作12

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以後學所見,義是人間之正途也。聖人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以義為利,心懷天下,是為大義。中華五千餘年,文明教化之美,享譽世界。其國緣何歷久而不衰也?以余忖之,蓋以歷代雖有興廢,而終能以此大義行於天下之故也。《礼》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昔者唐尧虞舜,推位让国,同心致太平;周發商湯,弔民伐罪,遵義以安民。文丞相舍生取義,岳武穆精忠報國。圃君治渠,裕祿造林,克儉勤政,雖死猶生。諸賢何能行此大義之事耶?以其皆深懷羞惡之心、行事但出於公心之故也。故孟子曰:“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人之不義,皆因羞惡之心漸失,見利忘義也。夏傑商紂,荒淫無度,秦檜敬瑭,殘忠賣國,皆因私慾迷眼,義之泯滅矣。今西學東漸,教化久失,乃至物慾橫流,道德淪喪,民風潰爛至於不可名狀。固如先賢所言:“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顧亭林先生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值國學復興之際,吾輩當不負先賢教誨,淡泊自守,窮不失義,以義为利,恪盡職守,潛心修習,以期恢復道統,重塑民德。若使我邦再現雄漢盛唐之風,使其卓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則非但為吾國之幸事,亦世界之大幸也。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4-01 15:16:00 +0800 CST  
六藝文言012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夫義者,德之宜也。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五倫八德非義莫能成,父子無義,瀆倫事興;君臣無義,僭亂俱作;兄弟無義,蕭牆禍起;夫婦無義,離異兆萌;朋友無義,失誼絕交。故義,人之正路也。行義以達其道,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故君仁臣忠,有馮諼建絞兔三窟。父慈子孝,有范文公义田養族之義遺其子。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捨生而取義者,丹心報國之文丞相也。孝道取義者,虎口救父之楊香也。朋友取義者,德化盜賊之荀巨伯也。師生取義者,為師收尸之雲敞也。是故君子之行于天下,義字為大,無它可匹。嗚呼!而今之世,以利为義者多矣。士農工商諸業莫不如此,墮壞敗亂,或至難以奔救。欣聞近歲政府倡導國學,以求大治。或引諸葛丞相、鄧嫁先、楊利偉、秦玥飛以為義行楷模,頗有成效。余以為此風若能樹立,可謂以義為利矣。

六藝文言012號學員“義論”習作12

《釋名》云:“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由此觀之,義之所用大矣哉!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子,古之壯士也。除暴安良,蹈死不顧。捨生取義,千秋可稱。太史公為之立傳且贊曰:“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余每讀《刺客列傳》,必掩卷而嘆息也。觀以豫讓行刺趙襄子事,欲自使魂魄不愧於舊主者,或變名刑人,入宮塗廁,或漆身為厲,吞炭為啞,自殘形狀。一旦為襄子識破,而請其衣三擊之者,是為報智伯國士之恩遇也。然趙襄子前釋而後賜其自為計者,其義亦大矣。至如曹子匕首,魯獲其田;專諸擘魚,以刺王僚;易水荊卿,笑罵秦庭,此皆能蒙大難,建大節,申天下萬世公理之義士。能為義士者,奈何今世鮮有也。嗟夫!古來可稱義士者多矣。同為刺客俠士,其義逾於此五子者不可勝計,而史家自班固以下,常不為之立傳,寧不傷乎!因惡遊俠之輩多有奸猾,遂使忠義死節之士失載姓名,不能盡褒。寡鮮廉恥者招搖簡冊,史不絕書。閭閻無俠士,遂使鄉里惡徒橫生,暴如虎狼,橫行無忌,而黎元孱弱,任人宰割。余每聞之,無不痛憤。嗚呼!大義之道凌夷,今至於此。撫今追昔,不勝慨然。

六藝文言010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夫君仁由義,備於大人。大人者何?明明德止於至善者也。仁,正心也,義,准行也。伊尹放太甲,疾其不明,三年歸,嘉其改過。馬遷作史記,疾史之不傳,忍刑辟,表文采於後。仲尼作春秋,疾亂臣賊子之不懼,微言大義,使後世之君臣之義。其所居心也仁,其所行為也義。故仁者,義之府也,義者,仁之舟也。非仁,義不可聚,非義,仁不可行。倘使伊尹居操莽之心,何有歸政之義?馬遷存鴻毛之輕,何有一家之言?至於仲尼,其仁汲惶於列國,其義不忍於禮樂。非大人之具,何以至此?
故孟子,尽心惟論仁義之事,後之君子法諸聖賢,舍仁義而無他。何也?心既備矣,行亦至也。今中國,犯弑猖狂,回邪四起,仰不事父母,俯不蓄妻子,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任意妄為,行不則義,心不依仁,內外失據,而航於駭浪驚濤,未可以抵也。幸有仁人,憂以天下,凜然而起。前有南老,後有季謙,奔走於南北,呐喊於東西,倡讀經之教,復聖賢之文,以申孝悌之義,長仁義之風,卅載以來,蒙孔孟之靈,稍見春曦。彼之所為,乃時之所宜,然時之所宜,何久而不行?朱子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蓋云聖賢不世出,大仁必有大義。此之謂乎?先生以義命,久思不能得,忽忽精神曠怡,若有所出,遂揮毫識之。是為論!

六藝文言009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夫“義”者,氣之主也。得之則凜凜昂立,失之則碌碌苟且。蘇武得之,夷不能害,李陵失之,漢不能歸。文天祥得之,以一氣浩然抵七氣,洪承疇失之,兩朝領袖歸貳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士夫之節操也,合陽友娣,魯孝保母,婦人之節義也。至於臨危遭難,如張許之守雎陽、閻典史之守江陰、王銘章之守滕縣,士庶人死義者多矣。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存義於前,留名於後,簡冊所載,金石所銘,其義大矣哉!
時人仿利而行,淫奢多欲,廉恥盡失,禮義全無。上不思報國之恩,下不思造家之福。究其故,不事詩書一也,疏於家教二也。不事詩書,則聖道不明,心識昏昧,不辨是非,不別善惡,隨波逐流。疏於家教,則倫常不修,縱情任意,輕慢長上,狎猊鄰朋,敗家亡身。何以易此?必教之以孝悌,申之以禮義,陳之以忠信,喻之以廉恥,而後可以去人欲,存天理,鐵骨錚錚,獨立於天地之間矣。

六藝文言008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君子言發於內,依乎仁;行系諸外,准於義。君子遵道而馳,合時而動,循理而行,取與斟酌,潔淨精微,故謂之義。義者,宜也,宜其行也。
夫義以生利,小大之際,公我之間,善擇者惟能尽其利。譬如夫概不待王命,先擊子常;子產作丘賦見謗,亦弗之遷;魏征數易其主,為民全身。此其棄小義,終成其大者也。若夫伯姬待姆,竟不避火;信如尾生,抱柱而亡,其所舍者小,其所利者大。
君子之擇,執中正,守法度,遠近親疏咸歸於一,富貴利達不動於心。石厚為虎作倀,其父殺之於陳,此為大義滅親也。魏子為政,近不失親,遠不失舉,此為循義無私也。夷齊不食周禄,介之推不貪天功,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以節為義也。皆得其宜者也,固其行後世傳之而不絕。
吾聞之,君子仁以為本,義以為干,干以固本,本以强干,其內聖也,修身慎行;其外王也,治平天下。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此之謂也。

六藝文言004號學員“義論”習作12

昔者,伯夷叔齊去殷,奔西伯,及武王克商,誓不食周粟。子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蓋言此乎?
夫義之於行也,統之於心則為一,發之於事則有別。堯舜禹湯,以民為愛,君義也。伊尹周公,勤政輔君,臣義也;黃香溫凊,老萊斑衣,孝義也;姜后脫簪而待罪,婦義也;孔子入太廟,每事問,禮義也。君子臨事思義,莫不如此。
是故,為人君者,當敬慎天命,以民為本;為人臣者,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為人父者,當修己以教子;為人子者,當恭順以事親;與朋友交,當言而有信。行之所至,義之所在也。
今之人,言必稱利,至於仁失義違,倫常乖舛,強取豪奪者有之,貪汙受賄者有之,棄母不奉者有之,孤子於鄉者有之。傳曰,“利者,義之和也”,放於利而行,可乎?

六藝文言002號學員“義論”習作12

夫國家治亂,非君子無以治小人。君子尚義,小人重利,尚義者輕己,重利者輕人,輕己者公,輕人者私。昔者武侯出師,諫親賢而遠小人,歐文忠上表,進君子以去不肖,司馬溫公之論才德。蓋為此也。
夫士大夫尚義,則憂社稷,患蒼生。庶人尚義,則知孝悌廉恥,而鮮作亂。是故庶人知義可保其身,君子行義以達其道。人人知其宜,則取予有度,紛爭不起,訟獄不興,而風俗不厚,天下不治,未之有也。是以,子產鑄刑書,叔向有譏。以其棄禮義而徵書辟也。
然則世事人情,崇利者眾,尚義者寡,縱聖人之世,小人亦多於君子者,何也?蓋利可以足溫飽,致華屋美食而逸其身炫於人也。義者不然,常有苦勞之事,甚至於生死以之。雖然,利,義之和也。非義不可以生利,非義,利不可久持。小人惑於淺近,君子明於長遠。當其亡身毁族,君子維之,則國不至於傾覆也。是故聖人立政,進君子於朝,或執其柄,或待其弊,其慮也遠。
今之世,教者尚競,學者尚爭,上下交征,唯利是圖。於是乎,父子失和,夫婦離異,人心靡,風俗亂,澆漓代襲,其來有自矣。聖人之辯義利,其辭雄,其旨深,可不鑒哉!

六藝文言仕隱君範作12:義論
義論一
或曰:“禮云:事親有隱無犯,事君無隱有犯,事師無犯無隱。”敢問,義之所出?
曰:“義者,宜也。宜其所處,宜其所為也。凡人之所處,或君臣焉,或父子焉,或夫婦焉,或,或朋友焉,或兄弟焉,此五倫所概要,經緯天下之根本也。若親者,近切己身,恩莫大焉,惠莫大焉,倫莫大焉。犯則逆,無隱則傷親,傷親則不孝,倫無所維也。若君者,天下之公者也,隱者害公,無犯則蔽君,蔽君則奸邪生,政治亂,則公無所持也。若師者,道之所在,教之所在,業之所在也,犯則負恩,隱則蔽師。負恩則狂,蔽師則棄義,道無所明也。”
曰:“然則,宜之以直如何?”
曰:“直,近於義也,無禮則絞。是故,事親以直,號泣以隨,事君以直,不從而去,事師以直,隨而去。是故孟子曰: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
或問:“敢問直與犯如何?”
曰:“直不免於犯,事君可,事師則尊之以道,循之以禮,義也。”

義論二

夫人之情,逐利而去損,趨易而怯難,就安而避危,適近而忽遠。雖道之至明,事之至理,臨之不能決也。義之為難。
曩者,晋惠公非不知忘恩也,楚商臣非不知弑君也,秦檜,非不知害忠也,和珅非不知貪墨也。然,卒不能守者,何也?貪愛粟黍而不予,夷吾之逐利也;懼於廢黜而走險,楚穆之就安也;執權而難卻,钮祜禄之適近也;迎君以息兵,秦谬丑之趨易也。是故,利,易,安,近,小人之友,君之子仇也。小人友之,不以生拒之,君子仇之,敢以生拒之。舍生則利無所逐,易無所趨,安無所就,近無所適。是以聖人,以生守義,非至於舍生之境而義不可持也。
龍逢之諫暴桀,比幹之諫殘紂,聶政之殺韓傀,荊軻之刺秦政,曹劌之劫齊王,相如之抗秦庭,洪皓之入虎口,魯公之使狼穴,皆不避死亡者也。死亡之不避,何念乎利之不多,安之不逸,難之不迎,近之不久乎?故子產曰:苛利社稷,死生以之。則義存矣。不然,恶貫滿盈,不善累積,不伏其罪,則醜萬斯年也。
武穆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義之於國,豈虛言哉!

楼主 六藝書院仕隱君  发布于 2017-04-01 15:34:00 +0800 CST  

楼主:六藝書院仕隱君

字数:80278

发表时间:2017-02-11 01: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6 20:32:22 +0800 CST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