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逆向翻译的探究】——孤陋书生

大纲:
一、 文言的概念
二、 文言逆向翻译的概念
三、 文言逆向翻译的分类
四、 文言逆向翻译的方向和举例
五、 经典翻译举例
六、 总结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3:00 +0800 CST  
一、文言的概念
《说文》曰:“文,错画也。”《周易》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从这些我们能发现,“文”最初指的就是名词花纹,用作动词就是“画花纹”、进而引申出“修饰装饰掩饰”的意思,譬如“文过饰非”这个词就是用了此意。可以这么说,“文言”的字面含义是等价于“饰语”的。“文”字就是“修饰”的意思,“文言”指的就是把口语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加工修饰后的形成文字。文言在古代区别于口头语言,和现代的“书面语”是一样的。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4:00 +0800 CST  
二、文言逆向翻译的概念
文言翻译,就是把文言文通过训诂手段解释,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述出来。
文言逆向翻译,就是反过来把一段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用文言去表达。
文言翻译很简单,只需要有一本词典,查一查翻一翻,或者百度一下,然后组织一下语言整合下句子就可以了。而文言逆向翻译则不是查字典百度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翻译者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6:00 +0800 CST  
三、文言逆向翻译的分类
在进行文言逆向翻译前,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文言”本身的特点。文体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按照其功用和写作对象可以分“诗、赋、序、铭、诔、表、章、诏、论、书”等,按四库书目类型又可分入“经史子集”的各部,按照语言的组织形式又可分为韵文、散文。(如果“韵文”定义为狭义的“押韵”,则骈文可从韵文中分离出来)。不同的文体它们各自的特点也不一样。
翻译者的侧重点不同,翻译的风格也会各有所异。有的侧重于训诂的精确、用词的简练,有的侧重于行文的雅正、韵律的和谐,有的侧重于句式的均齐、结构的明了……侧重训诂的精确,就可能会忽视文学美感;侧重文学美感的营造,就可能有语言表达准确的障碍。这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无可厚非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说在某个场合侧重哪些方面比较合适。
下面介绍几种文体的规律:
1、记叙、论对、说理之文侧重精炼。娓娓道来,辞以达意,流畅如语,容易让人接受。唐宋八大家力倡“古文运动”,它们的作品大部分也都是叙事说理之文,主张“文以明道”。以“古文”去说大道理、去针砭时弊是比较容易准确表达意思的。但并不是说记叙、论对、说理之文只能用“古文”,比如庾信《哀江南赋》、班彪《北征赋》属于记叙型,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属于议论型,贾谊《鵩鸟赋》、阮籍《猕猴赋》属于寓言说理型,但它们都是韵文。唐宋的“古文运动”所提倡的写法和前人的“散文”写法是有区别的,下文“局部齐言”部分会讲到。
2、移檄、书奏、诏令、祭祀之文为公文,宜用齐言和平仄。排比对偶的工整、平仄的铿锵能增强语势、给人震撼,如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骆宾王《讨武曌檄》;陆机《演连珠》,孔融《荐祢衡疏》;李旦《立平王为皇太子召》,李治《崇奖王友贞诏》……
3、描摹、抒情、述志之文宜用韵。押韵的朗朗上口、声律的回环交错是文字美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如江淹《恨赋》《别赋》、曹植《洛神赋》、陶潜《归去来兮辞》、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
这只是常见的规律,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排比、对偶、押韵、平仄等艺术手法都是混合着出现在一篇文章或翻译中的。行文既能悉心达意、又能突出一定的文字驾驭水平、有一定的文学美感,这样的文章或者翻译就是一篇上乘的文章或翻译。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6:00 +0800 CST  
四、文言逆向翻译的方向和举例
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以“信、达、雅”为基础,按照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拟古逆向翻译。这种拟古逆向翻译的方向大概有这几个:
1、精炼(简约美)——最基础
2、藻饰(文采美)——较容易
3、齐言(建筑美)——有难度
4、押韵(韵律美)——较困难
5、平仄(节奏美)——随缘
初学者作品一般只达到【精炼】或【藻饰】其中一个,慢慢往后学习就会向【精炼+齐言】或【藻饰+齐言】发展,学会声律后还会加入【押韵】或【平仄】。能加入平仄的文章一般都具备了前面的一些特点。
【平仄】多用于骈文或骈赋律赋,这种文体对平仄对仗、辞藻典故、甚至押韵限定都有严格的要求,不是一般初学者能驾驭的。在齐言散文中每一小句的末尾如果平仄能呈马蹄交替,读起来感觉也是不错的。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7:00 +0800 CST  
(一)精炼(简约美)
精炼,顾名思义就是把意思浓缩化、精确化、简洁化,这要求翻译者有扎实的训诂学功底。文言讲究一字一译,追求字寡而意丰。如果逆向翻译出来的文字比白话文原文还要长,那这就不是逆向翻译了,这是扩写句子了。
(1)在文言逆向翻译中,尽量不要出现现代常用的复合词。比如“灭亡”、“断绝”、“创立”、“尊崇”、“杜绝”、“开启”、“提倡”、“捍卫”等。一是显得俗,二是意义相同显得啰嗦。本身“灭”就是“亡”,“亡”就是“灭”,两个都用就重复了。不要用现代的语气去进行文言创作或者翻译。文言是一字一译的,要摒弃累赘字词。但有些情况也是可以用的——如果这个词影响到押韵、齐言或者语势的时候就可以用。
比如:“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这个“灭亡”是可以存在,因为它是服务于押韵和语势的),“亡”与“茫”字相呼应作为韵脚,去掉“亡”就不押韵了。还有一个就是如果留下“亡”,变成“千古转头归亡”,即使押韵,整个语势也不稳了,就显得结句非常匆忙,不流畅。
又比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个“灭亡”也是可以存在的,它是服务于“齐言”的,如果只要一个“灭”或者“亡”,“国乃灭”与其他句式就不构成“齐言”了,读起来语势也不流畅,显得意犹未尽,节奏不对。我们创作玩后一定要读一遍,看是不是通顺。古文中那么多虚词、语气助词就是服务于读起来通顺流畅的。
这些用意义相同的字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被创立,很大程度上是把其中一个作为语气词来使用的,这样使句子读起来语势更加流畅。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7:00 +0800 CST  
(二)藻饰(文采美)
魏晋以后的文风呈现出追求华辞丽藻的趋势,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极大促进了骈文辞赋的发展。“藻饰”指的就是辞藻典故的运用。
辞藻能体现一个人字句雕琢的能力,典故能彰显一个人学识的渊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辞藻”等同于“生僻”。辞藻的特点并不是生僻,而是华丽、工巧、典雅的词汇。我们现在使用的所谓“成语”,很大一部分就是古代人文章中的“辞藻”和“典故”。“成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前人文章里就已经有了的、既成的词语词汇”。因为古人写的太好太工巧,于是后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就成了“成语”,记住古文是一字一译的,很多工整秀丽的“成语”都是古人一字一字雕琢而成的。
以《滕王阁序》为例,以下这些对嘱工整秀美的词语都属于“辞藻”,它一点也不生僻: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紫电青霜”、“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闾阎扑地”、“钟鸣鼎食”、“舸舰迷津”、“云霄雨霁、彩彻区明”、“渔舟唱晚”、“天高地迥”、“兴尽悲来”“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这些都是辞藻,他们的特点是非常雅正秀丽,多运用夸张手法,对嘱工整,节奏顿挫,在字词雕琢中营造出一种或雄浑壮阔、或静谧幽远、或凄凉苦楚、或励志奋发的意境。大家去看看自己以前学过的成语,是不是很多都是平仄交替的呢?比如“三山五岳、地久天长、万紫千红、春暖花开、坐井观天、否极泰来、厚积薄发、醉生梦死……”这些词在造出来的时候都十分讲究词性的对应、平仄的和谐,对嘱的工整。但“乱七八糟”为什么不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呢?这样才工整啊?因为它的意思就是“很乱很乱的样子”,所以它的词序也附和它的意思“很乱很乱”。因为意思是“乱七八糟”,我的词序也“乱七八糟”了。
平仄和押韵的应用是很广的,有事没事就学学格律吧,不要摆出一副不想学也不屑学的样子,于汝何益?徒增笑耳。别人说“我崇尚清新自然不拘泥格律”,他不懂什么是格律也跟着说“我崇尚清新自然不拘泥格律”;别人说“我不喜欢堆辞砌藻”,他连辞藻和生僻都分不清也去附和迎合,那岂不是很可笑?在文言逆向翻译或创作中,尽量不要出现太多生僻字,生僻字不等于辞藻。少量生僻字可以作为点缀体现你的积累,但是大量使用生僻就会显得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是大忌。
同样是《滕王阁序》它的典故如下:
腾蛟起凤、紫电青霜、仙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邺水朱华、临川之笔、四美二难、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怀帝閽、奉宣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酌贪泉、处涸泽、北海扶摇、东隅桑榆、孟尝髙洁、阮籍猖狂、终军请缨、宗悫长风、谢家宝树、孟氏芳邻、叨赔鲤对、喜托龙门、杨意不逢、钟期既遇、兰亭、滓泽……
典故的作用是彰显自己的学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人读过哪些书,所谓“引经据典”也。辞藻是自己雕琢的,而典故是前人已经有了,我化用来当做自己的。用典故的含义去表达我的思想。因为我与典故中的人的遭遇或思想相同,所以我表面是在言他,其实也是在说自己。
典故一般有“人典”“事典”“物典”和“文典”。
人典: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髙洁、阮籍猖狂、终军请缨、宗悫长风、杨意不逢、钟期既遇
事典:腾蛟起凤、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怀帝閽、奉宣室、酌贪泉、东隅桑榆、孟氏芳邻、叨赔鲤对、喜托龙门
物典:紫电青霜、睢园绿竹、邺水朱华、临川笔、谢家宝树、兰亭、滓泽
文典:白云遏、气凌彭泽、四美二难、处涸泽、北海扶摇
这些典故我们只是知道他大概有这几种就可以了,真正翻译或创作的时候分类是用不上的,只要知道前人这些是典故就行,只要会用典故就行,不必理会用那种典故。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8:00 +0800 CST  
(三)齐言(建筑美)
齐言即全部统一句式或者局部统一句式,使句子均齐有序,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茅屋院落,它建筑形式基本都是对称的。
【1】全部齐言:
1)全部三言:如宋词中的《三字令》以及后世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等
2)全部四言:《诗经》中部分诗篇,魏晋部分古体诗,《千字文》《百家姓》等
3)全部五言:基本就是五古、五律、五绝
4)全部七言:基本就是七古、七律、七绝
4)四六齐言:骈文
《三字令》:三字填词式齐言
《春欲尽》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诗经》:四字复沓式齐言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格律诗:五言格律式齐言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骈文:四六对仗式齐言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
逆向翻译时要看准不同的文体,去了解他们的特点,比如:复沓的《诗经》体用韵为先秦韵上古音;格律诗用韵为《平水韵》中古音;填词用韵为《词林正韵》中古音(《词林正韵》只是《平水韵》的韵部合并,还是属于中古音);骈文内部平仄节奏分明,尾字平仄顿挫呈马蹄交替……只有懂了文体的特点,这样在翻译成这种文体时才能得心应手。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8:00 +0800 CST  
【2】局部齐言:
很多时候,在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上,全部齐言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很难把意思表达准确,于是便有了局部齐言:一部分三字句齐言,一部分四字句齐言,一部分其他句式拼凑在一起。运用对偶和排比是局部齐言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也是很多古代文学作品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唐宋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散句单行、自由书写”的新散文,它的“散文”跟前人的散文是不一样的。前人的散文,只是全局散,局部并不散。比如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孟子》,他们就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的“齐言”句式。
在文言逆向再创作型翻译中,齐言是最容易做到的一个翻译方向。
如《道德经》开头就是对偶齐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大学》开头就是排比齐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又如《中庸》开头就是排比+对偶: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又如《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又如《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又如《列子》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能出所位……”

又如《三十六计》几乎全部都是齐言: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类,以杀其势。”
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齐言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艺术手法,无论是韵文和古代散文都讲究句式的均齐,这使得文章在读起来的时候流畅通顺、有条理性和艺术性。“文言”必定是有一定艺术加工的,如果文言平白如话,那就不叫文言了,叫古白话。像四大名著明清小说里的文字,那就是古白话。有一些文群动不动就标榜什么“入者必以文言相对”,结果全是模仿四大名著电视剧和小说里面的语言,这就很尴尬了。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39:00 +0800 CST  
(四)押韵(韵律美)
押韵是韵文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翻译中提高翻译层次的一个亮点。诗、词、曲、赋都属于韵文、都强调押韵。用韵后的散文原则上也可以称为“赋”。
押韵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文字驾驭能力的体现。这种翻译的作者需要对用韵的特点、取韵的技巧有一定了解。比如《水平韵》:
一东韵宽洪,二冬韵稳重。三江韵爽朗,四支韵缜密。
五微蕴藉,六鱼幽咽。七虞细贴,八齐整洁。
九佳舒展,十灰潇洒。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
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十五删隽妙。
…………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
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
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
莫草草乱用。
押韵使得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这也是古代蒙学读物追求齐言和押韵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便于推广和诵记。
在文言逆向再创作型翻译中,押韵是一个普遍而又稍微有点难度的翻译方向。
我们来看看押韵在各种文体上的的应用:
【诗】《乌衣巷》
刘禹锡(平水六麻韵)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词】《一剪梅》
李清照(正韵第十二部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中原音韵鱼摸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赋】《阿旁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蒙学】《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姓氏】《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

【新月派现代诗】《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歌词】《东风破》
方文山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不同文体对押韵的方式和用韵宽严要求都不一样,一般诗词曲用韵较严,辞赋用韵较宽。(格律诗要求一韵到底,词、曲已规定了韵脚的位置和平仄;辞赋有押邻韵的情况,律赋限韵除外)现代诗新月派用韵较宽,(现代诗不宜用古韵,故韵部多有出入)现代歌词用韵更宽。(歌词基本以拼音或注音入韵了,由于服务于歌词的表达,基本不区分平仄,有时候还会出现前鼻音和后鼻音混用的情况。歌词不求韵的精确,而求的是唱的“感觉”,形式上也不一定连韵,而是多跳韵)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40:00 +0800 CST  
(五)平仄(节奏美)
平仄运用在文中最重要也最典型的就是对仗。不说逆向翻译,就连创作都很难。平仄运用到文言中是更高层次的翻译了,一般很难做到,基本上是偶尔在翻译中掠得一两句工整的对仗就不错了。运用平仄最典型的文体就是骈文和律赋。
一个个对仗集合起来就是骈文了。能翻译成骈文那真是凤毛麟角,难度极高,需要有一定水平。对仗型翻译要求翻译者要熟练掌握语言的整合的能力、熟悉平仄的运用、有海量的辞藻典故的积累。能写出这样的翻译的人,骈文水平是非常不错的。
骈文是【藻饰+齐言+平仄】的组合,而入韵的骈文就是律赋了,它是【藻饰+齐言+平仄+押韵】的组合,可以说律赋几乎囊括了所有“文言”美化的亮点,是艺术性极高的一种文体。诗赋在唐朝时开始成为科举必考的科目。而最难、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律赋了——考官出两个四字词,要求以这八个字为韵作赋。我们可以从一些律赋中去窥探当时科举所限定的韵为何:
《日月如合璧赋》——贾餗——(以“天地交泰,日月贞明”为韵)
《庆云抱日赋》 ——滕迈——(以“云日辉映,精彩相耀”为韵)
《姮娥奔月赋》 ——蒋防——(以“一升天中,永弃尘俗”为韵)
《天河赋》 ——路肇——(以“天空色际,宁见浮槎”为韵)
《曙观秋河赋》——王损之——(以“寥天晓清,景曜昭晰”为韵)
《小雪赋》 ——林滋——(以“寒律变时,因风有渐”为韵)
《秋色赋》 ——黄滔——(以“雨作愁成,然知兴起”为韵)
《日观赋》 ——丁春泽——(以“千载之统,平上去入”为韵)
…………
这种考试就真的靠才华了,根本不会像现在的高考一样能够套作的。现在的高考状元或者诸位才子扔到唐朝考科举肯定就懵逼了,首先平仄过关不过关?裁对过关不过关?辞藻的雕琢过关不过关?在限韵中,又可以考察你对这些韵部的了解程度,能否基于这几个韵去组织文字?在对仗中,又会涉及到天文、地理、花草、虫鱼、鸟兽,你对这些有没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在用典中,又可以考察你读过多少经典?知道多少历史名人典故?唐朝的科举取士,选的目的也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取各方面都有涉猎、都比较优秀的人,从文辞中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说写散文考察你这个人对某事某物的看法。这样说吧,很多规律就连七八十岁的大学士都不一定能参透,出个题目给你这些一二十岁的黄口孺子让你们纸上谈兵侃侃而谈,这样能取到好的“士”吗?大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这个道理是你创的还是拾人牙慧的无法去证实,要考察能力去取士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察他嘱文的技巧性,从技巧的基础上去窥探他的思想性。
《律赋衡裁》开头是这么说的(翻译后):
“唐朝初年进士考试题,特别重视试贴经典和策论,也有考箴文、论、表或赞的。因而不考律赋的时候,专门攻读研究律赋的人很少。大历、贞元的时候,用律赋取试的风气渐渐兴起,到了大和八年杂文科专门用律赋作考题,在律赋方面成为独树一帜的大家,也很多。李程、王起是当时最擅长律赋的;随后出现了蒋防、谢观;这几位的律赋大致是以清新典雅为正宗,而别开生面,不受约束的,是元稹、白居易。贾餗的工整,林滋的静细,王棨的隽秀,都能自成一家,独树一帜,独步文坛。而陆龟蒙以深沉广博华丽的词语,独开深奥突兀之风,成为唐代律赋之魁首。下到周繇、徐寅等人,严谨而工致,真气充沛,表达淋漓尽致,而这时唐朝也衰亡了。选择这些人的好,出色的律赋,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不下一百篇,而这些就是律赋的正宗,词场的至宝。”
逆向翻译成骈文律赋的话,尽量在“信达雅”基础上求骈、求韵。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40:00 +0800 CST  
一、经典翻译举例
一个好的文言逆向翻译,一定不是单纯的文字替代,而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把文字整合加工后的一种再创作行为。它是基于原文内涵思想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文言化、对体式进行拟古化、甚至格律化。文章无外乎两个要点: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原文已经给出,那么文言逆向翻译要做的就是艺术性——把行文的技巧完善、把文章的简约美、文采美、建筑美、韵律美、节奏美等外在美做好。思想性一定要有,技术上也不能马虎。


就如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著名的诗《自由与爱情》。有几种译本,一种是殷夫先生的翻译。
【匈牙利语诗歌翻译】
《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一种是孙用的:
自由,爱情!
我要的就是这两样,
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
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
按照翻译的精确度来说,孙用的更接近的。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殷夫先生的版本,原因很简单,就是殷夫的翻译在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加入了再创作,有“齐言”、有“押韵”,句式均齐、意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再来看一首古代最早的翻译作品:
【越语歌翻译】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我们都知道这首《越人歌》,却很少人知道它其实是作者把越人所唱的那首歌用文言翻译过来的作品。刘向书中对歌词的古越语记音用了三十二个汉字,如下: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楚译人把它译成“楚语”,用了五十四个汉字,就是我们上面那首了。其实它直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这样的:(《语言研究论丛》第七辑第57-65页)
夜啊,欢乐会晤的夜晚!
我多么害羞啊,我又很能摇船。
慢悠悠地摇船横渡啊,满怀喜欢!
污秽的我啊,尊敬的王子殿下竟然相识了。
藏在心底的,是我始终不谕的思恋。
我们可以看出,楚人在翻译成《越人歌》时,也加入了“齐言”、“押韵”的艺术手法对原文进行再创作,“词采声调,宛然楚辞”,非常具有文学性艺术性。

还有两首很经典的藏文诗同样如此:
曾缄版本:
【藏文诗翻译1】
(平水八庚韵)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于道全版本: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同样是翻译,于道全版本的翻译可以说是最贴切最接近原文意思的,但我们却几乎不曾听说了他的版本。反而是曾缄版的“不负如来不负卿”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它加入了“齐言”——七言绝句、“押韵”——平水韵八庚韵、还加入了“平仄”——仄起入韵式、“藻饰”——“倾城”指代其心仪的女子,李延年《北方有佳人》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正因为曾缄版本的翻译加入了再创作,加入了艺术手法,于是我们读起来才感觉到震撼。这一首诗可以说集翻译的大成,既是一首好的翻译作品,又是一首优秀的七言绝句。下面这首也一样就不多说了。
【藏文诗翻译2】
(平水四支韵)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41:00 +0800 CST  
六、总结
再次强调一遍。一个好的文言逆向翻译,一定不是单纯的文字替代,而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把文字整合加工后的一种再创作行为。它是基于原文内涵思想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文言化、对体式进行拟古化、甚至格律化。文章无外乎两个要点: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原文已经给出,那么文言逆向翻译要做的就是艺术性——把行文的技巧完善、把文章的简约美、文采美、建筑美、韵律美、节奏美等外在美做好。思想性一定要有,技术上也不能马虎。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16:43:00 +0800 CST  
【习作1】
《核心家庭》
在傳統的東亞、臺灣給予了同性戀們最溫暖的懷抱。總統馬英九在職臺北市長時曾自誇道他使臺北成為了最同性戀最友好的城市,甚至花費一部份市政府預算去推動同性戀法案。臺灣每年會定期舉行的“同性戀尊嚴大行進”規模為東亞之冠,最新的一次人數多達六萬。近期一份允許同性戀結婚并領養小孩的法案在立法機關通過了首次宣讀。
然而此舉卻使這個國家的自由主義傾向面臨考驗。根據TVBS調查,40%的人支持此法案,45%的人反對此法案。11月15日,超過十五萬臺灣人聚集起來表示反對。人群揮動粉色藍色的標語牌,上面畫着核心家庭。他們表示非常擔憂傳統家庭模式的下降:例如兒童可能會為同性戀父母的性別表示困惑、此舉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出生率等等。
支持同性戀婚姻的人說大部份出場者都是基督徒,剩下的是口无遮拦者。然而集會組織者聲稱:基督徒只是一部份,大量的國民黨立法者也在其中。
該法案能否通過迄今未可知,但是為之奮鬥的許,臺灣公民權利聯盟的首腦,表示非常樂觀。海量的反對者只會激勵支持者們—一个以學生和學者為主的團體。
反對者堅持要求舉行全民公決來決定是否通過此法案。這可能會使中國很困擾。中國並不讚成同性戀,同時一直宣稱臺灣是其領土而且不讚成全民公決,因為它帶有某種自治的意味。看來以小心謹慎而名的馬英九必須反覆考慮究竟選擇支持者還是反對者。
【翻译】 《核心家庭》
故俗东亚、台湾移化,分桃对食、抚以暖舍。马英九知台北而诩曰:“断袖斯常、磨镜无诧。”(驾韵)且拨府银以资其法也。岁行之聚、东亚称甲。“行进”侪众,六万不乏。而立法院近宣:“龙阳磨镜,婚合当允、领嗣可洽。”(洽韵)
然斯举将行,自由临判。台媒TVBS所按:挺者四成、非之四成有半。(翰韵)十一月十五日,逾十五万人聚以抗之。粉、蓝标语示其声,“核心家庭”显其辞。所忧者:纲伦衰、惑童儿、繁衍亏。(支韵)
且夫挺之者,基督教徒实繁,而余者皆为哄喧。然聚者言:“基督徒固有,立法员亦存。”(元韵)
斯法之去留未明、权盟之元首作声:“奋臂而争、乐其可成。”非之之人愈众、挺者之气愈盈。以其朋侣皆研士学生也。(庚韵)
非者固言、公投以判,然公投斯举、中国所惮。中国不许同性之事、且称台湾其属而必捍,以公投所隐自治之幔也。马英九谨行慎举,当三思以择其畔焉。(翰韵)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20:54:00 +0800 CST  
【习作2】
《曼德拉》
在曼翁的諸多成就中,有兩項極為傑出:一、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集勇氣、包容、面對壓迫的不屈於一身的典型代表。為了堅持他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在監獄中度過了27個春秋。在他被囚禁在羅本島上的淒慘年代,他的耐心、幽默和寬容使他看起來要比那些把他關進去的人更自由。事實上,看他的獄卒們最後變成了最仰慕他的人群之一。二、奇蹟般的、是他成功設計并預見了南非由一個「骯髒」、「狹隘」的代名詞變成了一個任何種族的人都能受到同等尊重的彩虹般的國度。
不論是作為政客還是作為平民,曼翁都有他的自相矛盾之處。他既不是天才也不是聖人﹣﹣就如他反覆強調的一樣。一些他早年的文章充斥著平庸且雜亂無章的馬克思學說和純粹的憤怒﹣﹣這也情有可原。然而他的獨特魅力也顯而易見。他是一個生來的無所畏懼的領袖,不會像任何人低頭,而且一直保持著幽默感。他的膚色使他非常帥氣和諧。在一個種族主義被法律堂而皇之的文飾的國度里,他從未懷疑自己的權利:所有的同胞都應當同等視之。
也很了不起的是,即使當國家的少數民眾(黑人)掌權時,他也從未否認白人同胞的同等權利。他在白人種族主義者中飽受折磨到1990年,卻從未因此而湧動復仇的慾望。因為如此的毫無偏見,他成為了全世界容忍和公正的楷模。

【翻译】 《曼德拉》
曼德拉者,炳勋实繁而二绩尤甚。一者曰:“勇、容咸集,刚、直兼任。生民同等、奉之罹禁。虽廿七载孤岛幽圉,然容、忍并诙谐共枕。囚者似自由无削、狱夫则畏慕积浸。(沁韵)”再者曰:“污狭弹丸、昔日之贱谓皆去;虹霓国度、今朝之南非已成。国人不论肤种、敬同弟兄,曼德拉之荣也。(庚韵)”
庙堂江湖,居之矛盾。彼非圣贤,雅所声引。前文“马学”之庸碌不缜、愤忿倾尽,亦当允也。(轸韵)然金镛雷鸣、其声显阜。其生也无畏,屈首之举不作、诙谐之心常驻。肤色和谐尤致美、典律饰非而觉悟:爱育黎首、肤色毋顾。(遇韵)
伟哉斯人!纵黑族持权、其势不欺。虽经年遭刑、其善不移。仇雠何苦?相逢作揖。以此美德、寰球赞之。(支韵)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20:55:00 +0800 CST  
【习作3】
《小議民主》
民主不是政治家們的誇誇其談,也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選舉制度有多麼反應民意,因為民意本身就不可捉摸。況且民粹主義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暴政,多數人的暴政。
民主其實就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國家認識到,達成共識需要妥協,而且時常無法達成共識。用聖雄甘地的話說:"不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暴力,是妨礙真正民主精神發展的障礙。所以,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應該是允許多元化存在的,是有不同的聲音的。
美國並不是“民主”的發源地,其總統也是由間接選舉產生的,但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公認的民主國家,是因為民主的概念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隨處可見。在文化產業,媒體可以對政府冷嘲熱諷,可以歌頌“反美鬥士”,甚至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還會頒給揭露美帝國主義種種劣跡的“憤青作品”。在生活中,政府完全以服務者的姿態出現,低價回收家內的垃圾;為退休者、失業者、殘疾人、兒童提供安全網絡;為貧窮的人提供食品券保證其溫飽;如果財政收入盈餘較多,還會返稅於民。在社會事件中,一次次的礦難推動了相關技術的進步和一系列法律和安全條例的通過;藥品的虛假宣傳則迫使生產商為廣告中的資訊提供科學依據。框架固然重要,可正是這些細節,讓民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很多中國人所認識的民主,僅僅是一種人民的投票活動罷了。中國人對於西方文明的瞭解大多數還是僅僅停留在了一種物質層面,但是那種看不見的思想層面例如思想價值觀念,就瞭解的甚少了。
【翻译】《小議民主》
夫民主者,旬非政客之溢辭,不唯黎首所訴期。以民意之難窺、民粹之可嗤。唯苛政易移、衆庶相施耳。(支韻)。
況民主實滲于微細也。容忍在乎心、合作顯於行、妥協擇諸勢,而求同之諸誠難濟焉。梵聖甘地云:“無恕則暴,民主之滯。”是故民主之國,當容百家之說。
美利堅實非民主之源,極位不經黔首而替。(霁韻)。然每享民主之稱,以其民主之廣而無不布也。辱國之辭可吐、逆國之行可歌、毀國之作不懼。執事者舉民生之義,收居室之汙。使弱民居之久安、貧者衣食無顧。(遇韻)。倘餘財之可觀,辄返利於黎庶。礦難之頻則湛其技、善其法;僞藥之宣則責其賈、出其據。(禦韻)。其形固重矣,然正以細末而成民主之榮也。
國人所謂民主,止於票據之輸贏。而民主之爲民主,知者微聲矣。(庚韻)。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20:57:00 +0800 CST  
【习作4】
《化身孤岛的鲸》
我是只化身孤岛的蓝鲸,有着最巨大的身影。鱼虾在身侧穿行,也有飞鸟在背上停。
我路过太多太美的奇景,如同伊甸般的仙境。而大海太平太静,多少故事无人倾听。
我爱地中海的天晴,爱西伯利亚的雪景。爱万丈高空的鹰,爱肚皮下的藻荇。
我在尽心尽力地多情,直到那一天,你的衣衫破旧,而歌声却温柔,陪我漫无目的地四处漂流。
我的背脊如荒丘,而你却微笑摆首,把它当成整个宇宙。
你与太阳挥手,也同海鸥问候,陪我爱天爱地四处风流。
只是遗憾你终究,无法躺在我胸口,欣赏夜空最辽阔的不朽,把星子放入眸。
你的指尖轻柔,抚摸过我所有,风浪冲撞出的丑陋疮口。
你眼中有春与秋,胜过我见过爱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
曾以为我肩头,是那么的宽厚,足够撑起海底那座琼楼。
而在你到来之后,它显得如此清瘦。我想给你能奔跑的岸头,让你如同王后。
我有着太冷太清的天性,对天上的她动过情。而云朵太远太轻,辗转之后各安天命。
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的声音,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
所以也未觉大洋正中,有多么安静。
【翻译】
《化岛鲸》
予名兮蓝鲸,化岛兮孤零。身巨鱼虾随,背阔飞鸟停。道景奇而异,若游伊甸庭。
海阔平且静,故事几人听?吾爱归何处?地中海心晴。西伯利亚雪,徜徉万丈鹰。
腹沿漂藻荇,恋君自多情。一旦衫褐陋,耳畔歌尤萦。柔若水中浪,伴我泛波轻。
背脊荒丘是,君反笑靥迎。珍若捧宇宙,挥手煦日兴。轻问鸥鸟往,四海同历经。
遗憾胸前暖,君未知心膺。倚看银河幕,静眸漫辰星。指尖轻抚嗅,身心疮愈平。
卿目春秋叶,胜余山川睛。雅以肩厚阔,琼楼可支盈。待尔入心怀,始觉瘦而清。
愿贻驰行岸,目汝王后瑛。吾性自薄凉,心动亦缘卿。素云因风远,辗转各自行。
未至繁华处,未闻喧嚣音。未见生灵众,未逢炽热心。未觉大洋中,还复几安馨。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21:09:00 +0800 CST  
【习作5】
《战斗宣言》
烈日和月光给我记住这种呐喊,看我铁打的兄弟来了掀起狂风巨浪 (杀)
踏过的足迹留下钢铁的力量,一个一个坚实的胸膛时刻全副武。
扣紧你的钢盔勒紧子弹袋,穿上战靴沙漠迷彩保持作战状态。
双臂摆动向前带, 双腿阔步朝前迈,誓入刀山火海的姿态继往开来。
时不我待生死关头显然已经到来,号令如山看金戈铁马一直迫不及待。
亮出你的招牌 拿出你的气概,用万死不辞再给正义一次交代。
你们怕不怕(不怕)怕不怕(不怕)只等一声令下(杀杀杀)
用天生的忠肝义胆再一次震撼,为了光荣的和平兄弟们(拼啦)
就算子弹穿过我的胸膛,使命依然刻在我的心脏。
兄弟们跟上这道光,(吼 吼 吼 吼)吼一曲血气方刚,
看勇冠三军的悍将,从这里走向战场。(上 上 上 上)
十公里的山地负重30公斤冲刺,不离不弃的枪是杀出地狱之门的钥匙。
穿梭枪林弹雨对生死一如既往藐视,昨天创造的纪录今天看我取而代。
呼吸不断在加快 ,突破自己排除障碍,肌肉酸疼才痛快 脚底血泡我挑开。
横木上肩最嗨 ,沙袋绑腿飞起来,一切负重只为战场上把敌人轻松击。
被晒黑的皮肤练就成为钢筋铁骨,被冻裂的双手依然攥紧拳头习武。
冲锋陷阵的速度化身下山的猛虎,一身铁打的功夫激发渴望出征的态。
生在这方水土誓为守护这片疆土,侵我山河一步者(虽远必诛)。
海中做蛟龙空中乘战鹰展霸气,灭了敌人的士气再插上五星红。
就算子弹穿过我的胸膛,使命依然刻在我的心脏,从中原练到边疆。
(能打仗 打胜仗)
时刻听从党的指挥,国家尊严我们捍卫,精忠报国的拳头部队,首当其冲 ,舍我其!
士气疯狂上涨 ,杀气火冒三丈,骨气固若金汤 ,底气源自信仰。
勇气攥紧天时 ,正气踏着地利,就像镰刀和斧头我们紧紧合二为一。
(和平之师)我们做祖国的卫士!(威武之师)我们是猛虎的牙齿!
(文明之师)弘扬悠久的历史!(正义之师)高举战无不胜的旗帜!
练兵千天(千天)实战千遍(千遍)狭路相逢所以我敢亮剑(亮剑)
敢做敢当因为军中无戏言,这是战斗前的宣言犹如(快马一鞭)
通过层层的考验经受一遍遍的历练,那些曾经流过的血和汗化成一道闪电!
不断频闪着信念, 不断加固这锁链,气吞山河的声音你一定听得见!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 杀)


《战斗宣言》
【旁白】(高声呼)
“目映其敌,心念其事, 肩负其重, 胸激其志。 鏖战时起,尔等可备?”

金乌烈烈,皎月幽幽。不忘其啸,声震九州。
我有兄弟,克壮其犹。风击浪吼,雄步赳赳。
赫赫战士,戈矛每修。甲兵既饬,常服履鞣。
恭武之事,岂怠岂休?结之我胫,束之我鞲。
誓师于野,共分国忧。时不我与,存亡之秋。
千钧号令,执戟执钩。金戈铁马,嫉恶如仇。
赴汤蹈火,气盛如虬。何辞万死,正义永留。(尤韵)
【旁白】
(问)“汝等惧之乎?!”(齐声答)“不惧!”
(问) “惧之乎?!”(齐声答)“不惧!”
(齐声答)“唯听号令,誓斩敌酋!”

忠肝义胆,荣耀每彰。以武止戈,猛士洸洸。
流矢贯臆,斗志犹昂。血气君子,既穆且刚。
勇冠三军,于斯启行。操练栖栖,干戈戚扬。
弓矢密利,死生何妨?昔成微绩,今谱新章。
吐纳渐促,乃进乃强。吾肌虽痛,我足虽疡。
沙囊束胫,巨木肩抗。只待战场,一鼓擒王。
我肤虽黝,骨铁筋钢。我掌皴裂,搏之冰霜。
此躯铁铸,冲锋向阳。于斯生长,誓守家邦。
犯者虽远,必诛必戕。潜蛟腾隼,灭敌枭张。
遍举赤旆,星耀东方。流矢贯臆,斗志犹昂。
中原演兵,至于边疆。能战必胜,从党指将。
卫国尊严,精忠儿郎。铁拳师旅,锐不可当。
士气沸沸,杀意洋洋。骨气坚矣,信仰弥刚。
天时既得,地利复昌。如镰如斧,璧合无双。
【旁白】(齐声)
和平之师,卫国守疆!威武之师,精忠虎狼!
文明之师,历史弘扬!正义之师,凯歌泱泱!

练兵千日,实战百场。狭路相逢,敢试锋芒。
军无戏言,敢作敢当。斯誓战前,快马脱缰。
层层砺炼,淬火成钢。血兮汗兮,化此电光。
以为恒心,固我铁缰。气吞寰宇,声震八荒。(阳韵)
【旁白】(齐声呼)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杀!!!

楼主 孤陋书生_  发布于 2016-08-28 21:19:00 +0800 CST  

楼主:孤陋书生_

字数:5427

发表时间:2016-08-29 00: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5 12:14:16 +0800 CST

评论数:9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