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本质是军法治国

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国才重新实施标准的法家治国政策。秦始皇之所以具有法家思想,是因为他读到了法家写的书--‘韩非子’。战国末期那个时候宣传法家思想的书籍可以确定已经出现了,虽然其传播范围还很小。

从秦惠王到秦始皇灭六国的100多年时间,秦国一直处在没有法家思想的国君统治之下,也一直没有遵循法家的政治路线,所以秦国一直没有任用法家出身的官员。(可能那个期间七国之内也很难找到这种人)。商鞅之后,秦国下一个重要的法家官员就是秦始皇时期的李斯了。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26:00 +0800 CST  
现在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古代,各国是用什么办法来限制君主的权力
的?

除了古希腊的一些城邦,还有罗马共和国时期有公民大会,赋予平民权力
来限制独裁者的出现,其他时间和其他国家,是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有独裁
者的?毕竟象秦始皇那样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很少
出现的,即使是在专制主义盛行的东方国家。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知
道商鞅变法的潜在意义。


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礼。有一句俗语,上帝的事归上帝,恺撒的事
归恺撒。礼来源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宗教信仰,也就是上帝(也可以换成
天,道,安拉,佛祖等等)。而法来源于这个民族的权力系统,也就是恺撒的
命令。(皇帝,国王,可汗,酋长,等等)礼制的内容并非由政府的权力
所规定,是君主管不着的,所以他的权力就不是无限的。由此可知,礼的
约束实际上就是宗教的约束。秦国没有礼制的约束,所以他的君主拥有的
权力应该比六国君主大。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30:00 +0800 CST  
进入现代以后,学术界出现了一个新说法,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清末,这两千年时间里,中国的政治体制实际上是儒表法里。这个观点我难以认同,儒家和法家思想在根本原则上就是针锋相对,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短时间内调和它们都很难,更不用说调和2000年了。准确的说,这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不是儒表法里,而是礼法并用,礼制和法制同时施行,两条腿走路,上帝管上帝的事,恺撒管恺撒的事。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是这种礼法并用体制,和法家思想并没有任何关系。在儒家实行过程中如影随形造成问题的,不是法家思想,而是人性本身的缺陷。任何思想都是靠人来执行的,而人本身总是具有各种缺陷的,愚昧,贪婪,无知,短视,自私,怯懦,莽撞,虚伪,等等。不管你的思想有多么正确,多么高明,由人来执行它就会出问题。并不是说一旦推崇某种正确的思想,就可以把每一代出生的人的人性都改造了。中国就可以像开了外挂,有了金手指一样,从此就可以坐享其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永远都成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是金手指和外挂,这一点需要谨记。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33:00 +0800 CST  
经常看到这样的观点,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儒家的德治过于理想化,而法家的法治更务实。这样的观点对不对呢?我认为是不对的。


因为这是近现代人编出来的一种错误说法 从一开始就不能这样去比较。我们仔细去看诸子百家的书,会发现古代人的观点是很清晰的,他们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儒家从未主张过德治,儒家认为,道德是用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是用来治国的,治国应该用礼治。礼和法都是具体的行为规则,是同一层面的事物。德是礼的核心,就如同刑是法的核心。什么是刑呢?暴力,如果有人敢违法,敢不听话,那就用暴力打到他听话为止,德和刑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物。我们不能随便找两个事物就进行比较,至少要同一层面的事物才有比较的意义。如果一定要说儒家主张的是德治,那么法家主张的就是刑治了。



儒家不象法家那样走极端,法家只要法治,不要礼治。而儒家尽管推崇礼治,但也并未彻底排斥法治,它主张礼先法后,在礼治为主的前提下,再用法治来辅助礼治。孔子说过,“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儒家还主张仁本刑末,德主刑辅,道德就像是树干,刑罚就像是树枝。这两者的意思就是刑应该依附在道德之上 法治应该建立在礼治的基础之上,这才是儒家的主张。

德是礼的核心,所以它是简略的,抽象的,原则性的,用它去和法家的法治比较,自然显得不务实,实际上,当你这样去开始比较的时候,就已经上当了。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35:00 +0800 CST  
我举个例子,荀子很重视法治,但是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儒家,而不是法家,这是为什么呢?从他的文章当中可以看出来,荀子无论有多重视法治,他也始终认为礼治的重要性大大超过法治,所以荀子仍然是儒家。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只推崇法治,全面不要礼治,才是法家。


把儒家思想中的礼法关系给梳理清楚,我们就可以明白,有些人举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和部分政治人物重视法律的例子,来证明所谓中国历代的政策一直都是儒法并用,这是错误的,儒家思想里面本身就包括了法治,只要历朝历代的政策没有把法治摆在礼治的前面,没有认为法治比礼治更重要,那它就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围,它就仅仅是在实践儒家,而不是儒法并用。像汉宣帝说的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宜进行过度放大的解读。


儒家对于礼法关系的观点梳理清楚后,我们就会明白,所谓李悝,吴起是法家的传统说法是错误的,他们的情况和荀子类似,看到了法律的具体作用,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认为法律的重要性超过礼制。儒家思想里面本身就包括了部分法治,所以,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的法治思想和儒家是矛盾的。他们都是儒家曾申的弟子,而且他们也从没说过自己反对儒家,是后人强行把他们划分到了法家学派里面,至于后人把子产,管仲也划分到法家里面就更没谱了。法家直到商鞅,申不害这批人的时候才刚刚出现,到了韩非子的时候正式形成,在商鞅和申不害之前并没有人可以称之为法家。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37:00 +0800 CST  
我们去读明清皇帝的起居注和诏书,就会发现,古代政治完全沉浸在儒家的语汇里面,我前面说过,儒家和法家思想是针锋相对,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如果儒表法里的状态真的存在,一个人成天说着儒家的话,却干着法家的事,这有多难受?这不是精神分裂了吗?儒家对于礼法关系的观点梳理清楚后,我们就会明白,各朝各代对于法治的运用没有超过儒家思想的范畴,皇帝们也没有精神分裂。所以,儒表法里是个伪命题,儒家和法家不能共存,推行法家的秦始皇就会打击儒家,而推行儒家思想的各朝各代里面并没有法家政治路线的存在。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1 12:39:00 +0800 CST  
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也没有反对商鞅军法治国这一点,看来这个观点还是有一些说服力。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3 07:38:00 +0800 CST  
比如,许多书里面都说李悝是法家。我认为不对。我总觉得现代人把法家的定义范围定的太宽松太模糊了。战国几乎所有重视政策实用性的政治人物都被强行划入法家范围。虽然商鞅入秦的时候带着李悝的法经,但是这个只能证明李悝对商鞅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不能证明李悝就是法家。正因为李悝制定了法经,所以他不是法家。因为法家不会去制定一个固定的法典。永远不可能出现诸如商鞅法经,商鞅法典,或者秦孝公法典之类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法经是李悝制定的,所以他不是法家。

李悝从来就没有反对任何一个儒家观点的迹象,他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法家。其实从常理看应该这样说,他的个人信仰是儒,但在政策制定的时候重视实用性。

不是中国的儒家,法家这些思想派别出现了,每个历史上出现的政策就一定要划分到非儒即法的范围,因为世界不是除了黑就只有白。有很多事物既不属于儒也不属于法,甚至也不属于任何一个诸子百家的思想学派之内,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包括郡县制和制定法令,这些都是中立的政策。都可以看做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不能认为使用这些工具的就一定是法家。李悝的尽地利之教,和制定法经就属于这些事物的范围。

吴起的情况也和李悝类似。由于‘吴子’这本书流传了下来,可以对吴起的思想有更确切的了解。总有人斩钉截铁的说吴起是法家,好象这个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一样。可吴子书的开头就写的是吴起’儒服’而见魏文侯,很明显,与后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自己是把自己当做儒家的。

书中写到,“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什么意思呢?国家要先治理好才能出兵打胜仗,只有国家内部和谐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军队内部和谐了,军队才能打胜仗。把和谐提到这么高的位置,这个是儒家观点应该没有疑问。

还有这句话:“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这些是儒家的观点应该也没有疑问。吴起对儒家的基本主张,包括道德,礼仪,仁义等,都是很明确的赞同的。

吴起对魏武侯说的那段比较著名的话,在德不在险,也是典型的儒家论调,和孟子的地利不如人和很相似。

书中所表达的儒家观点还有很多,总的来说,书中吴起对于治国治军的原则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文德和武备不但不矛盾,而且文德还可以扶持,促进武备。

这个和商鞅,韩非的基本观点有明显的冲突。我们知道,商鞅,韩非认为,文德和武备是矛盾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要提高武备,增长国家军力,就要消灭文德,文德没有的国家最强大。道德,礼仪,仁义,文化修养,对于治国治军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起到妨碍的效果。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5 20:49:00 +0800 CST  
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完全符合某一学派的纯粹思想。但是,即使不把吴起看作纯粹的儒家,不把他划为儒家的一部分,(因为他被曾参开除了),也只能把他看作一个有很多儒家影响痕迹的实用主义将军或者杂家。说成是法家就太武断了。因为他和儒家一致的观点比和法家仅仅是沾边的观点还要远多的多。

李悝,吴起都不是法家,魏国的强大也和法家没有任何关系。后人把他们说成是法家,甚至还有人把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也说成是法家,我估计,如果这些人他们自己知道了这个事情,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只能说明后人的不严谨,武断,或者是为了达到政治宣传目的的居心叵测。

即使只把管仲,子产,李悝,吴起说成是法家先驱我认为也是不恰当的。比如,儒家说周公是先驱,那是因为孔子全盘继承了周公的思想观点,很难找到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把管仲,子产,李悝,吴起放在商鞅所在的秦国,由于他们和商鞅思想之间的巨大冲突矛盾,他们能否活下来都是个疑问。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5 20:50:00 +0800 CST  
很多人说秦惠王实际上是尊重商鞅的,所以虽然杀了商鞅这个人,但是没有废商鞅之法。如果秦惠王仅仅是不得已才杀了商鞅,他为什么要把商鞅五马分尸呢?这个仇恨不是一般的大。秦惠王真的没有废商鞅之法吗?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21:00 +0800 CST  
商鞅变法内容当中,郡县制,十五保甲制,这些是各国通用的制度。真正有商鞅个人特色的,是严刑峻法,全民耕战,还有斩首授爵制度。我认为,后来被秦惠王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斩首授爵制。这是因为秦惠王不认同商鞅军法治国的变法原则。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26:00 +0800 CST  
秦惠王时代,不像商鞅时代那样在历史当中留下了执法严苛的名声。他没有一日论囚七百人,没有继承弃灰于道者刑,步过六尺者者罚之类的法令,所以,他做的是把军法和国法再次做了区分,他认为两者混淆是不对的,把军法运用在民政领域会出现各种问题。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31:00 +0800 CST  
秦国以前是用布帛作为交换媒介,秦惠王时代开始发行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工商业发展的标志。如果秦国人只从事耕战,没有工商业,它拿货币有什么用呢?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34:00 +0800 CST  
秦惠王时代有大批墨家人士进入秦国。墨家有自己的独特思想,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有自己的内部法律和赏罚原则,在韩非子五蠹中,它排名第二,仅次于儒家。竭力推崇集中统一指挥,全国只能有一个声音的法家和商鞅怎么可能容的下墨家呢?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39:00 +0800 CST  
所以,秦惠王没有废商鞅之法是个大而不当的说法,秦惠王作风非常低调,和商鞅,秦孝公喜欢大张旗鼓,惊天动地的行事风格正好相反,他在内部对商鞅变法做出的重大修正措施外人不容易注意到。他不赞同军法治国的原则,所以他只保留了斩首授爵制,因为这个只和军事有关,只在战争时期起作用。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07:48:00 +0800 CST  
既然秦惠王大幅度改动了商鞅变法的措施,那么,商鞅变法致使秦国统一天下的说法就漏洞百出。秦国后来的成就是应该归功于未经秦惠王改动的那一部分,还是经过他改动的那一部分呢?秦孝公时期实行的政策是最标准的商鞅变法政策,这个时期秦国战绩很差,说明商鞅的政策降低了秦军的战斗力,可是到了后来却能够提高秦军的战斗力,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所以应该不是未经改动部分起到的作用。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22:55:00 +0800 CST  
现代人重视制度和法律的作用,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制度和法律的作用范围过度夸大和。有些历史事件的确是制度法律的区别造成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重要事件,包括秦国统一天下都和这个有关。因为越往后,各国的制度和法律就越相像,不足以造成各国在战斗力上的明显区别。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23:06:00 +0800 CST  
还有,秦献公改革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后来的战斗力完全有可能是继承了秦献公的遗产,不一定是继承了商鞅的遗产。秦献公一战就能斩首六万,秦惠王即位后进行的河西战役两年时间里斩首八万,也有说是四万五千,折中一下,也就是六万左右。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没有在秦献公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提高。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6 23:14:00 +0800 CST  
有些人认为秦献公的改革不如商鞅全面,彻底,所以他的胜利一定是竭尽全力,非常辛苦才获得的,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看看秦献公的实际表现。前366年,秦国击败韩魏联军,前364年,秦军在石门斩首六万,大败魏国,赵国派军援助魏国,迫使秦军撤退,前363年,秦军进攻少梁,又是赵国派兵帮助魏国守住了城池。前362年,魏国和韩赵闹翻,公叔座击败了韩赵联军,然后他转移到少梁进攻秦军,大概是为了挽回石门战败的耻辱。结果被打的大败,自己也被俘。这样看来,秦献公时期魏国经常和韩赵组成联军对抗秦国,如果秦国的对手只有魏国,它几乎有把握必胜,它打的并不辛苦。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8-10-27 09:37:00 +0800 CST  
商鞅的评价。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9-02-13 18:24:00 +0800 CST  

楼主:再论秦

字数:26909

发表时间:2018-10-21 00: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0 23:08:27 +0800 CST

评论数:18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