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存货一览

大凡新朝替旧朝,统治者都要干些摧残文化的勾当,《汉书六艺志》中存货有五百九十多家,一万三千多卷,很多书也消失了。现在专业录一些尚保留的书。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0:35:00 +0800 CST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主要是三教九流。在下的分门别类中,将主要的内容分为道,儒,实用,非主流,专业技这几种。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0:38:00 +0800 CST  
道家
《鬻子》一卷,二十二篇,今留世十四篇。楚祖鬻熊撰。汉书艺文志列为道家。主要内容是与周文王、周公的交流和对五帝禹汤等的评价,很多人认为是伪书。
《老子》二卷,《道经》、《德经》各一。凡八十一章,五千七百四十八言,周柱下史李耳撰。内空是些韵文哲理的诗体。
《文子》十二卷,八十八篇,老子弟子所撰,不知氏名。有三个说法:宋国葵丘濮上人辛计然,晋国公子辛文子,越臣计然,内空主要是解说老子道德经。
《关尹子》一卷,九篇,周关令尹喜所撰。内空以道家玄谈为主。
《子华子》十卷,程本撰。本字子华,晋人,与孔子同时代人。后世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内容是道家养生的的学说。
《庄子》十卷,三十三篇,战国时宋国蒙人漆园吏庄周撰。道家思想和文学著作。
《列子》八卷,凡二十篇,十万多字,郑人列御寇撰。大部分内为寓言故事,道家文章。据考证,原版的《列子》已经失传,现在所看的是西晋人在原基础后来附会的。
《鶡冠子》,汉书记录是十五篇,但现在存的是十九篇,楚人撰,不知姓名,内空主要是偏向道,里面有庞子和他的问对又偏向兵家。
《亢仓子》五卷,凡九篇。相传老子弟子,陈国人庚桑楚撰。内容以道家玄谈为主,疑为伪作,汉书、隋书均无记载,最早见记载是唐书艺文志。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0:39:00 +0800 CST  
道家,基本上分为两派,黄老派和老庄派,老庄派政治上无所作为,思想上消积没落,在春秋战国战乱的时局下格格不入,相对来说黄老派道家比老庄派道家较实用些,特别是在经历大规模,长时间历史战乱后的统一,统治者用黄老派思想“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促进人口的增长,农业,各行业自然滋生,为下步社会改革做基础,然而春秋战国时道家多没什么用。以上道家名人也没有什么政治作为。
道家,大约上古不可考时期就有了,大部分托黄帝之名的专著,起源要传到传说中的老祖辈伏羲身上,事实上上古三大仁君尧舜禹在很多做派上接近于道家。因为商之前历史不可考,可考的历史中,后世周文王接近于道家,周文王师鬻熊是道家祖师之一,道家广泛的宣传也许是开始于老子、老莱子这一批,春秋时期许著名道家人物辛文子、喜、庚桑楚、子华子、环渊被归为老子徒弟,道家之人也多以老子为宗师,春秋战国道家我分类就是按前面说的,黄老派和老庄派,至于如何形成这两派,我读《道德经》时,就觉得有较矛盾的地方,译著的人可以把《道德经》译成黄派,也能译成庄派,老庄一派消积无为,黄老一派偏向按“道”办事,后世之中黄老派占据上风。
春秋战国时期,失传的道家作品《老莱子》《田子》《黔娄子》《公子牟》《绢子》《接子》,根据派系分的话,稷下先生田骈,环渊,曹接,及魏公子牟等人偏于黄老派,老莱子,黔娄这些不活跃隐居人士是老庄派。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0:49:00 +0800 CST  
儒家
《曾子》,十八篇,留世十篇,孔子弟子鲁人曾参所撰也。儒家作品。
《子思子》七卷,二十三篇,大部分散失,是子思后人汇集所著,记录子思的思想言行。
《中庸》三十三章,孔子孙子思作,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孝经》十八篇,传说是孔子作,亦说是曾子作,内容以孝为名,讲述儒家思想。
《论语》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世系所作,内容是孔子和门生的语录。
《孟子》十一篇,传世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作,儒家的著作。
《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赵国人荀卿撰。儒家学派,
《易经》又叫《周易》,包含《经》《传》两部分,传说是周人作品,孔子编订,实际成书应是战国至秦汉间。传为儒家作品,内容驳杂,难于理解。到西汉时,《易》有十三家学说。
《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章,成书年代没有定论,大约起于周公旦,终于战国时期都有编订。是一部官制详细治国方案书。
《仪礼》,传周公作五十六篇,孔子定十七篇。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0:53:00 +0800 CST  
儒家把诗,书,仪,礼,乐,春秋,易差不多都放在了自已的名下,周朝的文化大部分被儒家拿来整理修订,如果把把这些非原创的改编拿过来,那儒家的东西就太多了,所以我把一些认为是春秋战国期间儒家人士自已原创的东西拿出来了。

儒家分类,最主要的还是韩非子所说的八大派,我从社会属性角度分成了六个派。分别是:
一、大宗师儒,善教育,治典籍,学徒众多,受统治者尊敬,却不重用,政治报负难实现,最著名的是孔子,子思,子夏,曾参,孟子,荀子(我个人认为春秋战国被称为宗师级的也就这六个)。是儒家思想和学术的主要创作者,大宗师儒之人,多才艺,博学,文字创作力强,长期教育之地会形成学风学气,如孔子在卫鲁,子夏在西河,曾参在鲁,孟子在稷下,荀子在稷下兰陵。后期到两汉,这些地带大量出文化名人,他们的徒弟包含众类,上至君王下至罪犯罪,学成的人中,儒道法兵杂家各类皆有,大师儒多长寿,以上几位中,寿命最短的曾参也70岁。平均寿命85岁多。儒家重视诗书礼乐射御,结合他们的超长年纪,想必大宗师儒身体素质都属于一等,而且多才多艺。


二、道儒,虽儒似道,静休忘返,也不喜欢为官,像颜回,田子方,颜回和师父孔子传说共同修订过《乐经》,《乐经》最后被楚霸王烧了。所以孔子第一高徒的一些创作算是找不到了。
三、墨儒,虽儒似墨,出身低微,像个普通百姓,如子张,
四、侠儒,好义任侠,性情直爽,代表人物有子路,漆雕开,宓子,世硕,公孙尼子。汉书艺文志中他们都有著作,然而不到西汉著作就大多失传,我想这可能是秦始皇干的,历代官府都禁侠。儒侠和墨侠有什么区别呢,以金庸里的人物说,郭靖偏于儒侠,胡斐就像墨侠,侠者,都是正直,勇敢。儒侠之人,有政治力场,忠君爱国尊师孝母,要重道。墨侠,就像胡斐一样,他和红花会交往,也和清庭里的人交往,他没有政治力场,没师父,个人的行为更强,扶危济贫,出于正义。
五、纵横儒,能说会道,子贡,鲁仲连,后期的郦生算是代表。《鬼谷子》这样的书里,纵横家要放弃礼义道德,追求个人名利,择主而适。纵横儒则要守道,这是主要区别。
六、法儒,子夏和荀子弟子中,法家众多。但子夏和荀子是很多法家的启蒙者,而自身则坚守儒家礼义孝悌。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1:04:00 +0800 CST  
实用家(法、兵和纵横三家)
兵家
《孙子》八十二篇,图九卷,现存十三篇,吴孙武撰,兵家经典学说。
《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也叫《孙膑兵法》,现存的是1972年出土整理,一万多字,内容主要是和齐威王,田忌讲兵法。
《吴子》二卷,四十八篇,留六篇,卫人吴起撰。兵书,主要是与魏文侯和武侯两个人的对话。
《尉缭子》五卷,二十九篇,留二十四篇,魏人,一是认为是梁惠王时代,原作中开篇是梁惠王问的,一是认为秦始皇时代,兵家学说。
《司马法》一百五十五卷,留世五篇,齐国王宫在司马穰苴著作上的开发。兵书。
《六韬》六卷,六十篇,佚名,假托姜太公吕望作,成书于战国末期,兵书。
《三略》三卷,佚名,假托黄石公作,成书年代不详,大部分认为成书于西汉。兵书。
法家
《管子》二十四卷,九十六篇,留世八十六篇,齐大夫管夷吾撰。内容包罗很大,农兵法道思想俱全。
《慎子》一卷,四十篇,留世三十七篇,慎到撰。到,赵人,内容是法家学说“势”一派。
《申子》六篇,我现在看到的有三篇,韩相申不害作,内空是法家学说“术”一派。
《商子》五卷,二十九篇,留二十八篇,也叫《商君书》,秦公孙鞅撰。也有的认为是后世托做或根据商君遗作来著的。法家文。
《韩非子》二十卷者,五十五篇,十万余字,韩非所撰。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纵横家
《战国策》三十三篇,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整理,大部分为纵横家和策士的活动。
《鬼谷子》三卷,战国时隐颍川阳城之鬼谷子撰,颍川战国时属韩地,鬼谷子国别不详。也有人认为部分内容是苏秦写的,偏纵横类学说。后卷有《本经阴符七书》。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1:06:00 +0800 CST  
实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赢家,诸侯的宠儿,其特点上,就是与儒家相反,实用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代表,《公孙鞅》《庞援》《张子》《苏子》《魏无忌兵法》《李子》《法经》等很重要的书已失传,然而公孙鞅,庞援,张仪,苏秦,魏无忌,李克是积极的活动者,社会改造者。


法家,大约要分为“礼”法和“刑”法这两在类,《管子》是偏“礼”法,后面的差不多都是“刑”法,总之说来,“礼”法是道家影响和性善论指导思想下,教民礼化,不损坏贵族利益,统治者效仿传说中的圣贤。“刑”法是性恶论指导下,主张弃礼,定法,加强王权,按功劳升迁,严重损害贵族利益。在战国,犯上作乱司空见惯后,君王多采用“刑”法了。韩非子是“礼”“刑”都兼具的学说。
所以兵家、纵横家、法家主张的严刑竣法,君王威权,诡诈术,阴谋阳谋,战争技术,弃礼义是与儒家的各类主张背道而驰。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1:23:00 +0800 CST  
非主流家(史家,诗家,名家,墨家,杂家)
史家里
《春秋公羊传》十一卷,传为子夏弟子,齐人公羊高所作。内容以问答的方式记录历史事件。也传为后人传。
《春秋谷梁传》十一卷,传为子夏弟子,鲁人谷梁赤所作。采用问答体解答春秋。但也传是后人作。
《左传》三十卷,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邱明作,中国首部编年体史书。
《国语》二十一卷,疑为著名史官左丘明撰,也被认为是诸多史官的合集,是中国第一部国别史。
《尚书》有虞、夏、商、周四书组成,历史传言为孔子编订,后世多次损坏,又多次修订,现存尚书应是伪书。
《越绝书》十五卷,隋书认为是子贡作,但现在学者多推论是汉朝时的袁康,吴平写的,是吴越的历史文化和外交等。
《竹书纪年》十三篇,从黄帝记到了魏襄王,


诗家
《诗经》三百零五首,传为周臣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分为四,《毛诗》是现在看的《诗经》,是西汉鲁国和赵国两位毛氏传下来的,《齐诗》辕固,《鲁诗》申培,《韩诗》韩婴。
《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一篇,楚三闾大夫屈原著,诗歌。
《九瓣》、《招魂》等辞赋十三篇,楚国辞人宋玉著,诗歌。


杂家
《黄帝书》原书已失传,1973年出土版本内容有四篇,偏向于多人作品,多种思想,成书于战国时代。
《尸子》二十篇,商鞅的客卿尸佼作,尸佼,汉书记载鲁国人,汉刘向说是楚人或晋人。其内容以杂家为主,儒墨道法兼具。
《吕氏春秋》十二卷,一百六十篇,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作品,内容偏道的杂家作品,对诸子学说兼收并蓄。
《言子》三卷。言子名偃,字子游,吴人,孔子弟子。后世人托名而作的,其内空接近于很多名人语录摘抄。
《燕丹子》三卷。丹,燕王喜太子。疑为秦汉间人所作。


墨家
《墨子》三卷,七十一篇,战国时宋大夫墨翟撰。内容全面,在政治哲学军事科技伦理等方面都包含。


名家
《邓析子》二卷,郑人邓析撰。内空名义上为名家,后世归为法家。是否古人作真疑难断。
《公孙龙子》三卷,六十四篇,留六篇。龙,赵人,平原君客也。名家学说。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1:30:00 +0800 CST  
首先,名家应该大部分是贵族,至少是高官吧,失传的《惠子》《尹文子》《毛公》等,很多都是“公孙”作品,或是相的作品。爱揪住一些点作辩论,有时候觉得真和纯哲学家差不多。
墨子留书于世了,而和他齐名,观点完全相反的扬朱,就是没留书。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1:39:00 +0800 CST  
不错,在下本来就是马教徒,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7-31 22:12:00 +0800 CST  
春秋战国,百余诸侯国,当各有史书,秦始皇独留秦史,孟子中说,晋史为《乘》,楚史为《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此外知道有郑国《志》,其他国叫法《世本》《钞》.《事略》《纪年》现在能见的《春秋》有三家。《尚书》记领导之言论,现在多认为是伪作。
诗家上两种风格,即《诗经》和《楚辞》,《诗经》从夏商开始到春秋,官方采风,乐师整理,后来孔子修订,传子夏。在汉朝时有三家《诗》。《楚辞》基本是屈原一人撑起来的。史记说屈原死后,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也好辞赋,但是《楚辞》中收录的战国时代的作家仅仅屈原,宋玉两人。
杂家专著,包括失传的《宴子》《由余》《伍子悼》等,认为集体创作的还是很多的,说法是通儒道,兼名墨,也有政治主张,结合宴子,由余等人的行为,偏向道一类,《吕氏春秋》的政治主张跟秦始皇政治截然相反。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8-01 05:11:00 +0800 CST  
技术派
书法家
《苍颉》,汉初合《仓颉》、《爱历》、《博学》3篇,断 60字以为一章,凡 55章。是书法类作品,原书找不到了,只留下部分内容。作者是李斯,赵高,胡毋敬。汉书艺文志记录,在此前书法作品还有《书籀》《八体六技》,现在原文和内容都失传了。在秦始皇前,书法种类还是很多的,除了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传统八体外,现在挖的还有金书,甲骨文,六国字,多种隶体,蝌蚪文等。
阴阳家
这些人也叫术士吧,在历史说法中,是秦始皇重点坑的对象,作品一个也没找到。邹奭,邹衍是大部头的作家。《邹衍》四十九篇、《邹子始终》五十六篇,《大圣》《主运》《五德》有十万多字,这些人写的就有接近百万字了吧。阴阳学说,五德学说,五行说法等。
农家
一般认为是重农的东西,按汉书艺文志内容找,我一个也没找到,查了一下许行,这个人也是不留书的。
小说家
基本上全消灭了,但是我觉得像《列子》《宴子》《庄子》《山海经》里很多,你把他当小说读,也是可以的。
天文数术家
《浑天图》和《石氏星经簿赞》战国时魏人石申夫所作,疑为汉代后人托名作。天文学。
《五星占》,似乎是续《天文》和《天文星占》的续作,长沙马王堆出土,有8000多字。
天文历数家,以石申和甘德最为著名,《天文》八卷,战国时魏人石申夫撰,已散失。《天文星占》八卷、《岁星经》,已散失,战国时楚国人甘德撰,天文学。两个人的肉容被多篇著作引用过。那个假托他们名字的作品,我没有找到。
艺文志中记载的著名术数家,鲁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应是会烧龟壳的吧。我把阴阳家和术数家给分开了,感觉术数家更有技术含量一些,需要占天卜地的,在历史上,天文学家和术数家是为统治者用的,向世的郭守敬,一行,张衡,袁天罡,李淳风等人都算。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8-01 06:20:00 +0800 CST  
医学家
目前只道《黄帝内经》,后人说大约成书于战国到西汉时期吧。其余几乎没有了。
医学,算是秦国人的强项了,医学老祖岐伯是陕西人,战国作品中秦缓,秦和,李醯,立句是秦国人,扁鹊也死到了秦国,晋国君有病要从秦国请医,齐国有病也要从秦国请医,晋楚得病的人更重巫。
地理家
《山海经》,大约从大禹时代就开始写了,一直到了战国时期,这部书我看的时候,是一路往南走,有什么山,山上有什么怪,什么物种。要么是一路往南走,有什么海,海里什么怪。这个实在是像神怪,然而,根据现代说法,大约向南跑到了现在印度尼西亚,向西跑到了巴比伦,等的地理志。
商家
如子贡,弦高,白圭,陶朱公,吕不韦,楚猗顿氏、魏孔氏白氏、赵卓氏、齐田氏郭氏,善于经营,富甲天下,从我们当下的观点看,他们多是红顶商人,中国历代最牛的商人都要跟政治挂钩,这里面白圭,子贡,吕不韦,陶朱公都当过官。商人有书吗,陶朱公是留有《范蠡》的,吕不韦有《吕氏春秋》,好像跟经商没多大关系,史记货值列传里,大量引用了白圭的经商理论。
匠家和铸剑师和建筑师
《周礼,考工记》中有详细记载一些做工,最著名的匠家是鲁班,到现在还用的很多木匠作品都是鲁班作,后世匠人作品也冠名《鲁班经》《鲁班营造法式》等。此外墨子也算一个匠人了。另有 铸剑师著名的是欧冶子,干将,莫邪,徐夫人。六国时的建筑能保留的大约也就是长城了,这点我国不如欧洲,六国以夯土墙建高台,木柱作支撑,瓦为盖,其中夯土遇水容易泡烂,木柱怕火。都不易保存。匠人和铸剑师的作品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他们算是留技不留书的。因为本人写的是存货,他们的发明和武器到现在有留。
水利学家
最著名的是李冰,其中我们知道的有李冰造都江堰(现仍在使用),夫差造邗沟(并入运河一段),西门豹漳水渠(废),郑国的郑国渠(废),孙叔熬的芍陂(废),孙叔熬的巢肥运河(废),魏惠王的鸿沟(废),子文的扬水(废),一直到秦始皇时的灵渠(废)。没有书留世。大部分靠近水利丰富的地区,但是只要水一干,这些水利工程就废的只留个遗址了。

楼主 好民不与官斗  发布于 2015-08-01 07:38:00 +0800 CST  

楼主:好民不与官斗

字数:6354

发表时间:2015-08-01 04:3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23 03:03:33 +0800 CST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