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灵魂的玩偶: 看到这里,我感觉你描述的齐国内阁 怎么好像现在的议会制
-----------------------
你不觉得秦国的外戚会议更象议会制一些吧。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3-22 23:22:00 +0800 CST  
秦国抢着把孟尝君绑票案的主要责任背在自己身上,但它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责任都抢过来。齐国高级官员们当中最流行的看法大概是,齐闵王至少需要背负一些次要责任,他还不能说已经推卸的一干二净。至于这个责任到底有多大,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官员们只能回去之后,自己慢慢的想,慢慢的去琢磨。齐闵王是国君,他愿意做出解释就算是态度很谦虚,很温和了,谁能和他较真,把事情都摆在台面上,一五一十的分辨个清清楚楚呢?


所以,秦国的努力给齐闵王增加了一些政治上的发言权,齐闵王的地位有所提高,但还没有提高到足以使得他在和孟尝君的政治角力中重新占据上风,他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下达命令制止孟尝君即将发动的战争,齐国的对外政策继续被孟尝君所掌控。对以假乱真之计产生的效果,秦国领导层感觉并不满意,到了前298年的年初,他们看到了一个令他们心生恐惧的情景,齐,韩,魏三国组成的强大联军正在朝着函谷关直扑而来,这就是函谷关之战,也被称为第二次合纵攻秦战争。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3-31 23:41:00 +0800 CST  
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函谷关之战开始时间的确切记载,凭什么我把这个时间点定在前298年的年初呢?因为我读到的史料都说,函谷关之战从前298年到前296年,一共持续了三年。古代的数字计算往往取虚数,有些夸大,但是如果一场战争只打了两年零一两个月就被说成是三年,未免有些太过分了。按照四舍五入的惯例,我们取中间数,假定这场战争实际持续的时间不少于两年半,应该是个比较稳妥的估计。而前296年,齐国远征军还千里迢迢从函谷关回到东方的海岸边,和燕国打了另一场大规模战争--权之战,因此,把剩下的顶多不超过半年时间放在前296年更合理一些,这样推论下来,时间刚刚进入前298年之后不久,函谷关之战就爆发了。


敌人向着函谷关展开正面攻势,秦国的反应是否是在这里集中所有兵力,据险而守,准备通过英勇顽强的战斗来击退敌军的进攻呢?这是通常的做法,但是,秦国的反应令人吃惊的和通常做法相背离,在这个时候,它派遣一只军队从侧面出武关,主动进攻楚国。过于反常的事物里面往往隐藏着文章,我们可以来仔细探讨一下。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4-17 23:11:00 +0800 CST  
首先,秦国在四年时间里年年都在进攻楚国,总共进攻了四次,前三次它的战果分别是:前301年,它斩首3万,没有占领楚国土地;前300年,它斩首2万,占领楚国一个城池;前299年,它占领楚国8个城池,但是没有斩首记录。而前298年这一次,它占领楚国16个城池,差不多相当于此前被它占领的全部城池数目的两倍。垂沙之战中,韩魏两国瓜分了楚国南阳盆地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最近两年秦国的进攻总共占据24个城池,这24个城池应该是位于南阳盆地的西部地区,南阳盆地原本是一块完全属于楚国的地盘,现在它几乎丧失殆尽,大概只剩下汉水北岸零星几个城池还掌握在楚国手里。


而同时,前298年的攻击行动中秦国有5万人的斩首记录,相当于此前全部斩首数目之和。这一次行动的时间和上一次攻击楚国的时间,也就是前299年的那一次感觉相隔并不远,上一次行动中秦国完全没有斩首记录,而这一次它斩首5万之多。如果楚国有能力抽调出5万大军,那它为什么上一次不派这只军队去阻挡秦军呢?如果它的目的是保存实力,没过多久,秦国又来进攻,它却改变主意,把这只军队派了出去,结果什么用都没有,这只军队很快就被消灭,丢掉的城池还多了一倍,楚国的决策是否太缺乏章法了呢?所以我认为,和前301年,前300年的情况类似,这5万人当中绝大部分都不是士兵,而是平民。被秦国无辜害死的不只是一个楚怀王,还有将近十万在史书当中没有留下名字的芸芸众生。楚国广大民众显然不了解秦楚交恶的真实原因,但是,他们对秦国的刻骨仇恨完全是正当的,是合情合理的,一点都没有冤枉秦国。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4-17 23:25:00 +0800 CST  
前面提到过,把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某场战争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杀很多的人,一种是占领大片土地,前三次行动中,秦国都只分别运用了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而这一次,秦国同时运用两种方式,双管齐下,而且两种方式都比前三次下手要凶狠的多,它下定决心,一点都不再有所保留,所以我们看到它取得的战果比前三次的总和还要超出一截。


能够取得这么突出的战果,看来,这一次秦国派出的兵力不少,而且花费的时间也不算短。既然前298年的年初函谷关方向就开战了,那么,这一次秦国进攻楚国的时间肯定和函谷关之战的时间非常之接近,完全有可能是重合的,函谷关之战开始之后它才去进攻楚国。比起三国联军,秦军的数量本来就处于明显劣势,它却很大胆的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另作他用,自己遭到猛烈进攻的时候它还去进攻别人。



这些情况加起来说明了什么呢?它们说明,秦国急红眼了,连楚怀王都被它抓来,也没能化解正在降临到它头上的灭顶之灾。它想不出其他新鲜招数,只好把以前用过的旧招数又一次拿出来运用到极致。它想用对楚国发动的猛烈攻势来让齐国官员们再度回忆起孟尝君当初说过的秦楚钢铁同盟的话是一个多么荒谬的错误,其荒谬程度比大家以前所认为的更严重。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秦国还是把它的希望寄托在齐闵王身上,而不是它军队的战斗力上,为了通过借势策略来打击孟尝君,它真的做到了不遗全力,孟尝君遭到打击后声望下降,齐闵王的权力就可以得到相对提升。秦国仍然抱有某种侥幸心理,也许,齐闵王所差的就只是这么一点权力呢?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4-20 23:16:00 +0800 CST  
可惜,秦国只能又一次品尝失望的滋味。垂沙之战后孟尝君意识到秦国在实施借势策略,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自己再往枪口上撞,秦楚钢铁同盟这档子事从此他是绝口不提。孟尝君对国际形势走向的判断曾经出现过重大失误,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不能把人家几年前的失误始终挂在口上,揪住不放,这是不厚道的。所以,对楚国的进攻可能使得孟尝君损失了部分权威和声望,但是损失并不大,这一招的效果远没有垂沙之战刚结束的时候那么好。


这也是秦国能够用来帮助齐闵王的最后一步棋,它已经尽力了,问题在于,它从外部采取行动,产生的效果不够直接,齐闵王自身作为国君具备的政治能量才是关键,而事实证明,齐闵王自身具备的政治能量还不够大,加上秦国的帮助后也不能压倒孟尝君,这个时候,被逼无奈的秦国不得不转变思路,开始在借势策略的范围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4-20 23:27:00 +0800 CST  
秦国寻找到的是什么办法呢?上一年,也就是前299年,赵国派遣大批使者到许多国家积极活动,试图组建一个反齐联盟,它把动静闹得很大,这件事也被秦国注意到了。所以,秦国的办法是,它主动派人去对赵国说,秦国对赵国倡议的这个联盟很感兴趣,愿意加入, 而且它的姿态还摆的很低,很谦卑,它表示联盟成立以后,秦国将诚心诚意的尊奉赵国为这个联盟的领导国家。


这么多年来,在秦国实施借势策略期间,我们总感觉它的行为非常诡异,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当它开始超出借势策略的范围想办法,我们终于感觉它的行为模式变得“正常”起来。一个国家面临着一对三的局势,寡不敌众的时候,它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去拉拢其他国家,组成联盟和敌人对抗。紧接着一个疑问又产生了,赵国和秦国过去的关系即使不说是紧张,那也绝对是很冷淡的,秦国很可能是在对楚国的攻势结束后,它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续效果,发现效果不好,到了这个时刻秦国才开始去交好赵国,而这时战争已经开打相当长时间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秦国还来得及吗?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4-23 23:16:00 +0800 CST  
答案是,来得及,秦国一下子改变了它的对外政策大方向,各国都觉得这件事很突兀,但是赵武灵王看到,赵国的国际地位将会因为秦国加入这个联盟而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他决定同意秦国的请求,前298年,赵武灵王威风凛凛的以盟主身份公开宣布,楼缓去秦国做丞相,仇赫去宋国做丞相,一个和齐,韩, 魏联盟对峙的赵,秦,宋三国联盟正式成立了。秦国临时抱佛脚,却依然来得及的原因,我前面提到过,函谷关之战持续时间特别长,根据史书的记载是三年,根据我比较保险的估计是超过两年半。我们对比一下,战国时代各国发动的合纵攻秦战争一共有五次,第一次发生在前318年,由公孙衍指挥;第二次发生在前298-296年,由孟尝君指挥;第三次发生在前287年,由苏秦指挥;第四次发生在前247年,由信陵君指挥;第五次发生在前241年,由赵将庞谖指挥。除了孟尝君指挥的第二次合纵攻秦战争用时长达两年半到三年之外,其他四次都是当年开始,当年结束,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为什么孟尝君攻打一个函谷关会显得这么不慌不忙,慢悠悠的,给了秦国另外拉拢盟友的机会,而不是抓紧时间,快速行动,几下子就把函谷关给拿下来呢?


我认为,为了克服进攻秦国本土过程中遇到的两大困难,孟尝君拟定的作战计划,其要点就在这个“慢”字上,当你走进一块危机四伏的沼泽地,你必须一小步,一小步,慢慢的挪动,在安全通过沼泽地之前,你都不能快,快了就会坏事。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2 22:50:00 +0800 CST  
进攻秦国本土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两大困难是什么呢?第一大困难我不用说,大家都很清楚,秦国有一座闻名天下,易守难攻的函谷关。而函谷关之所以这么难攻克,除了它本身城高池深,防御工事修筑的好之外,另外一个因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在它前面还有一条崤函山道。崤函山道的显著特点是,线路很长,《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潼关,凡四百八十里”的记载,还有道路狭窄险要,《水经注》里描述其险至“车不并辕,马不并列”,这条山路上不少地方,两辆马车都不能并行。


可以想象,由于崤函山道的存在,进攻函谷关的军队很难排成整齐和密集的队形,也很难在一次进攻中投入大量军队,只能使用添油战术,把军队分成一只接一只的轮流上,它们以多打少的数量优势发挥不出来。函谷关和崤函山道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秦国号称“百二之地”的天险,它只需布置两个人就能挡住敌方多达一百个人的进攻。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2 22:59:00 +0800 CST  
张万龙1234: 咦?竟然更了
------------
希望不要在正文下回复。谢谢。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2 23:42:00 +0800 CST  
为何不从武关打蓝田....
----------------
走武关路线又会变长,总体而言差不多的、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5 22:59:00 +0800 CST  
两个人能挡住一百个人,算下来,一个人就能挡住五十个人,既然一个人能挡住五十个人,那么,秦军在防御作战的过程中做到用一个人去交换敌军三个人的战果,问题应该不大,这样的话联军方面人数上的优势就完全被抹平了。因此,孟尝君认识到,如果进攻函谷关的方式是正面强攻,损失会很大,同时效果却会很差。


比起其他几次合纵攻秦战争,孟尝君发动的函谷关之战,还有一个仅仅属于他个人的特殊困难。我们先弄清楚一个问题,函谷关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齐国为什么要进攻秦国?孟尝君始终坚持的理由是,身为当世最强的两个国家,齐国和秦国天然的就具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齐国先打倒秦国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但是,这个理由并未得到齐国领导层的普遍接受,特别是孟尝君关于秦国将通过楚国这条唯一道路来进攻齐国的推测被事实给彻底否定了之后。引发函谷关之战的导火索是,秦国悍然违反国际外交准则,想对孟尝君下毒手,孟尝君的身份是齐国丞相,也是齐国的宗室贵族,他在齐国的地位之高仅次于齐王,秦国的做法严重危害到孟尝君的人身安全,也对齐国的国家威望和尊严造成了严重损害。还有,孟尝君是应秦国自己提出的要求,作为两国结盟的友好使者来到秦国的,秦国决定在此期间对孟尝君下手,等于是当着天下各国的面肆意欺骗,戏弄了齐国一顿。秦国的做法这么过分,说明它压根没把齐国放在眼里,所以,齐国的感觉是简直不能忍,理应采取行动报复秦国,替孟尝君找回公道,也替国家赢回威望和尊严,这才是得到齐国领导层普遍接受的理由,也是孟尝君可以发动函谷关之战的真正原因。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5 23:17:00 +0800 CST  
毋庸置疑,秦国的做法非常过分,可是话又说回来,整件事情完全是起因于孟尝君一个人的遭遇,而孟尝君毕竟最后是毫发无损的逃出了秦国,公道,威望,尊严又都是些相对虚幻,抽象的东西,如果攻打函谷关的战役造成了比较大的人员伤亡,很多人就会想,攻打一个函谷关损失都这么大,那么,孟尝君后面还想和秦军主力展开决战,又有多少人会因此而伤亡呢?齐国就为了一些虚幻,抽象的东西付出这么多人员伤亡的实际代价,值不值得?


为了在政治斗争中重新占据上风,齐闵王会抓住孟尝君暴露出的每一个漏洞去攻击他;为了从危机当中拯救秦国,秦国间谍也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阻扰孟尝君。他们领头下对这件事发难,函谷关之战就很可能被中止了,孟尝君的计划就最终失败了。所以,孟尝君不仅要完成攻占函谷关的作战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还必须做到让本方的人员伤亡非常非常小,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没有明说但却客观存在的限制条件。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5-15 23:22:00 +0800 CST  
这是摆在孟尝君面前的第一个大困难。其实还有第二个大困难也在等着他想办法去克服,而这个困难知道的人不多,那就是后勤方面将会出现的困难。我们看看中国地形图,按照海拔高度中国地形大致可以划分为从西往东不断降低的三个阶梯,青藏高原是第一阶梯,秦国本土所在的关中地区位于第二阶梯上,联军的出发点则位于第三阶梯,第二阶梯比第三阶梯高一截,它们的分界线就在崤函山道一带。假设联军攻占函谷关之后不再向前推进,停在那里就不动了,在战争的紧急时刻,通过一个狭窄山道向高处运送几十万大军的后勤物资,以当时交通运输技术的水平,每天运送的数量够它每天用的吗?我可不敢打包票。



而且只要秦国不是特别的蠢,它就不会在以寡敌众的明显劣势下选择和联军在函谷关前立即展开主力大决战。它会怎么做呢?孟尝君预计,它会边打边撤,不断向西撤退的同时,途中利用一些有比较好防御设施的城池和渭河一些比较宽阔的支流进行逐次抵抗,消耗联军现有的后勤储备。同时实行坚壁清野,把沿途地区的人口全部迁移走,粮食也全部搬走。还有,在侧翼留下一只部队,等联军经过之后再去攻击它背后的后勤运输路线,由于周边都是秦国领土,联军想捕捉和消灭这只部队难度很高。联军能否也留下一只部队来专门保卫后勤路线呢?随着战争的进行,联军往西推进的越远,它的后勤路线就延伸的越长,而秦军只需攻占一个地点就能把整条路线都切断,你不知道它会在哪个地点发起进攻,如果在整条路线上都布置军队进行防守,被牵制的兵力又太多,划不着,所以这件事相当麻烦。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09 22:47:00 +0800 CST  
孟尝君还在考虑一个问题,秦军会退到哪个地点后就不再后退,和联军展开决战呢?最容易想到的答案当然是秦国的都城咸阳,秦军连都城都无力防守,很快丢失的话,秦国全国的民心士气将遭受极大打击。但这并不是一个让孟尝君感到很有把握的答案,咸阳没有修筑城墙,周边又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在这里决战对秦国是比较不利的。孟尝君认为,在咸阳不太合适的情况下,魏冉有可能会发狠心,命令秦军继续撤退,一直撤退到渭河平原的尽头,秦国故都雍城附近,在这里背靠六盘山脉进行防守,然后再寻机和联军决战。


那么,秦国有没有可能性干脆连雍城都不防守,军队就在周边的高原和山地里转悠,一直避免和联军决战呢?这个可能性很小很小。渭河平原是秦国的核心地区,最富饶的土地,秦国大部分的农业生产都依靠渭河平原来进行,大部分的人口也都聚居在这个平原上。一旦秦军退到雍城,就意味着整个渭河平原都被它放弃了,在这么大块地方上实行坚壁清野,强迫这么多人背井离乡,任务过于艰巨繁重,秦国竭尽全力也很难办到,而且秦军自己的后勤供应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孟尝君判断,秦国撤退行动所能够承受的最远地点是雍城,到了这里之后不久决战应该就会爆发了。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12 22:01:00 +0800 CST  
后勤供应接济不上,饿着肚子的士兵没有力气打仗,他们人数虽多又能发挥出什么战斗力呢?就算仗打的顺利,突破了函谷关防线,接下来能做的也只是在秦国本土转一圈,走过场而已。孟尝君亲自上演了一场绝地大逃亡的戏码,好不容易才换来了进攻秦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不想只是走过场,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发出致命一击,把秦国彻底打翻在地。根据他对魏冉水平的评估,魏冉有不小的几率能够想到上述放大联军困难的办法,他觉得自己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敌人想不到这些办法的基础之上,自己必须事先做好最周全的准备,尽量防止在发出最后致命一击的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这就是函谷关之战中孟尝君采用了‘慢’字诀策略的原因,只有‘慢’字诀才能有效的帮助他去同时解决两大困难。我估计他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当联军推进到函谷关跟前的时候,不急着开始攻击,反而进入防守态势,在函谷关前就地修建起来一条坚固的防御工事。修建防御工事的目的,是为了打消掉秦军从函谷关里冲出来反击联军的念头。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15 23:13:00 +0800 CST  
如果采取通常的策略,一抵达函谷关就急着开始正面强攻,不仅很难攻克它,而且秦军还可以这么做:等联军久攻不克,精疲力竭,伤亡惨重,士气受挫,队形也变得有些散乱的时候,突然派军队主动冲出关口,出其不意的发起反攻。由于秦军位于高处,比起联军由下往上的仰攻,它居高临下的俯冲攻击势头要凶猛的多,难以阻挡的多。一旦联军的前锋部队阻挡不住向后逃跑,那就会和后方部队自相冲撞,发生一场大规模的人挤人踩踏事件,甚至连带造成大军溃败之势,损失会相当可观,公孙衍就是吃了这个亏。


虽然孟尝君指挥的这场战争没有攻击动作,但是联军将在函谷关前驻扎两三年时间,这么长时间里每天都担忧秦军会不会一下子冲到眼前来开战,精神上会觉得越来越疲惫。另外,联军在防御工事的背后需要集中精力去做很多事情,有了这条防御工事也可以避免秦军干扰到这些正在做的事情,所以,先修一条工事还是有必要的。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15 23:25:00 +0800 CST  
那么,躲在防御工事后面的联军又能做些什么事情呢?首先,它们可以在齐,韩,魏三国内部寻找最好的土木工程师,在他们的规划和指导下修建一条绕过函谷关的栈道。函谷关的选址肯定是堵在最要害的地点,周围的山峰陡峭险峻,难以攀爬,通过。但是,联军的目的只是绕过一个函谷关,这条栈道不需要修很长,而且联军方面有着充足的时间和充足的人手,他们一点一点的,稳妥的把栈道工程往前推进,这个任务其实并不是很难完成。


还有,同样在这些土木工程师的规划和指导下,在靠近函谷关的地方,选择山峰之间一些比较宽阔的山坳,开始平整地面,也就是先把凸出的地方铲低,然后用多出来的泥土把凹陷的地方填高,地面平整之后再在上面搭起木架子,干什么?用来做预先囤积后勤物资的场所,这些后勤物资的数量要多到足够供应联军打完整场战争。而后勤物资当中,武器装备,营帐衣物这些都好办,难办的是粮食,因为即使不打仗,几十万联军每天也要消耗大量粮食,只有多余的粮食才能囤积起来,所以需要的时间不会短。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19 23:08:00 +0800 CST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和其他的战役不同,从头到尾,函谷关之战的全过程里,联军都不额外征召专门负责后勤工作的民工,所有的后勤工作都由联军士兵自己负责完成,也就是说,突破函谷关之前两三年时间里预先囤积后勤物资的工作是由联军士兵来负责的,在突破函谷关之后,也将由联军士兵负责随军携带此前囤积好的后勤物资行动,直到发起决战打败秦军主力为止。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特殊安排呢?为几十万大军提供后勤保障,需要的民工人数显然也相当多,他们来来回回运输粮食的过程中,自身就会耗费大量粮食,而这时多余的粮食都是有用的,宝贵的,为了未来的战事应该提前囤积下来的。而突破函谷关之后联军往前推进的行动中,民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也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所以,这场战争的后勤不能像往常一样依赖民工。

楼主 再论秦  发布于 2016-06-19 23:42:00 +0800 CST  

楼主:再论秦

字数:180537

发表时间:2014-12-31 19: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18:16:00 +0800 CST

评论数:192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