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之风云六十年 中原大决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3 18:49:00 +0800 CST  
破千再更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09:51:00 +0800 CST  
顺利破千,感谢助攻@失落小孩6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11:06:00 +0800 CST  
第三部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11:23:00 +0800 CST  
第十五章 赵匈之战
先来说说秦国。
秦庄襄王时期,内政掌握在吕不韦手里,军事掌握在蒙骜手里。此时的秦国,已经从低谷中缓慢回升,渐渐恢复了实力。秦国决定发动一场战争,来打击山东列国,提升自己的地位。就有四个目标:赵魏韩楚。最后秦国将重点对准了赵魏,顺带攻略韩国。那当时楚国也有一定实力,为什么不是楚国?
楚国地域广袤,可以被击败 但很难打垮。如今秦楚交接知道河湖纵横,一旦陷入久战,赵魏叩击函谷关,则本来就虚弱的秦国会更加不堪了。
秦国出动蒙骜,对三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次行动让三晋措手不及。秦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上党,然后分兵两路,北方进攻赵国北部了榆次之地,最终竟然瞬间占领了三十七城,赵孝成王大惊,赵国再次陷入危机之中。而后另一路东进,击垮了河内的魏军,于是,秦国在关东的失地失而复得了。秦军长驱直入,威胁到了大梁的安全。
魏安厘王大恐,国内无良将,怎么办?他想到了逃亡在赵国的信陵君,也不管往日矛盾了,去召唤他。
信陵君知道后心里是矛盾的
祖国安危
他不能坐视,但一想到他救魏之后可能的下场,脊梁骨就发冷。他决定,不救。这时,毛公,薛公就过来劝,说你信陵君的声威都是强大的魏国做基础。魏国没了,信陵君又会如何?信陵君一下子想通,立马会魏国,组织合纵。这次合纵五国,由信陵君为统帅,是历来合作中人心最齐的一次。
战果是骄人的。联军一口气将秦国赶回函谷关,秦国的计划有失败了。但时候,信陵君就被闲置了,他终日歌舞为伴,四年后抑郁而终了。伴随信陵君死去的,是魏国的中兴。魏国在短暂崛起后直线下落,在几年间不断衰落,最后几乎就剩下大梁了。
而赵国摆脱了秦国,将目光投向了北方。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13:02: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16:58:00 +0800 CST  
咱们说说匈奴。当是之时,秦晋为彊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於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镕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
自是之後百有馀年,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翟,戎翟朝晋。後百有馀年,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其後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其後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於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
可以看出,匈奴在战国中后期崛起。赵武灵王,燕昭王,秦惠王三代,北方胡人实力大减,而这匈奴便显强大 长平之战后 ,赵国将部分主力南下抗秦,北方也无暇顾及 于是 匈奴屡屡进犯长城,威胁赵国北方。
赵国北方大将是李牧。史记记载,开始就只是“赵北之良将”可见没有那么显赫的家世。很有可能直接被赵孝成王看重,让他防守匈奴,可是却不尽如人意。匈奴进犯,他不组织反击,反倒避守不出,而且边军拿着俸禄 富得留油。赵国中原兵团看不下去了,自己在南部苦苦抵抗秦军,到没有那么多奖赏 那李牧何德何能,一仗不打,缩头乌龟一个,还那么多俸禄。赵孝成王想象也对,于是就撤下了李牧,改派乐乘去。乐乘在中原战场战功卓著,可是在北方确实一短。他发动了全线反击,可是却无功而返, 损失惨重。赵孝成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请人叫李牧出山。可这李牧呢,耍脾气,就是不肯。我们说赵孝成王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错能够,请自去请李牧。国君都这样了,李牧不答应也不行,但他开出了条件,按他在任时的规则做。这就是桀骜不驯的李牧。赵孝成王自然答应。匈奴见李牧重新挂帅,不放在心里,他们筹划了对赵国的一场大战。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21:30:00 +0800 CST  
李牧冷笑,匈奴真的以为他怯懦。匈奴松懈了。战争终于爆发了。李牧抛出了大量装备引诱匈奴,匈奴果然上当,骑兵南下进入赵国圈套。李牧见时机成熟,便决定,用左右翼迂回包抄匈奴大军两翼。这个战法,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第一次成功的应用。匈奴瞬间就被包围,李牧三面出击,在长城下包围了匈奴。“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匈奴被斩首十余万,天下震惊。从此,匈奴在二十年内一蹶不振了。李牧北上乘胜追击,一举收服了三个草原大族,这种其实,在汉武帝时期是绝无仅有的。匈奴损失惨重,其蒙恬破匈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赵国对匈奴的这场歼灭战。这战开创了步兵大兵团歼灭骑兵大兵团的先河。三十年后,秦国以全国之力攻打虚弱的匈奴,才得意获胜;四十年后,大汉天子刘邦兴师伐匈奴,结果被围白登,最后只能和亲;百年后,汉武帝倾全国之力以为战,虽然大获全胜,但损失惨重,国库消耗殆尽,西汉王朝从此衰落…而李牧的赵国,则是在长平之战后江河日下国力远不如秦汉的赵国,在几乎完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打破匈奴,可见其伟大。
此战,诞生了赵国第一将星——李牧。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4 23:11:00 +0800 CST  
第十六章 困局
秦庄襄王在为三年,也撒手人寰了 即为的,便是千古一帝—嬴政。“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他的秦国 ,对于山东列国来说,都是一个误解之谜。当时,列国在邯郸之战后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击垮秦国,终于,秦国坐大了。
第二年,秦国变向赵国发动进攻,攻占并永远占领了赵国故都晋阳。从此,赵国在太行山以西的土地几乎丧失了。一个强大的秦国回来了。
第三年,心力交瘁的赵孝成王赵丹逝世,年不过四十,再次应证了赵氏家族的诅咒。赵孝成王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国君。在他手里,赵国由盛转衰,坠入无底深渊,但也是他,伐燕韩,守邯郸,破镐代,逐匈奴。他又将赵国从死亡线中拉了出来,赵国政局清明,人才济济。他的功过,任后人评说吧。
秦国扣押了太子春平君,不让他回国即位,赵孝成王临死前当机立断,立赵偃为太子,继承王位。这便是赵悼襄王。赵悼襄王时期,赵国的悲剧开始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5 12:10: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7 20:22:00 +0800 CST  
赵悼襄王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兵伐魏,以压制魏国。于是,年过七旬的老将廉颇挂帅,攻打魏国。战斗很顺利,可是赵悼襄王却做出了一件错误的事:让乐乘替代廉颇。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赵国下一个危机。廉颇性情刚烈,曾经就容不下蔺相如,现在乐乘要来抢自己饭碗,当然不乐意了。我们说,冲动是魔鬼,廉颇竟然进攻了乐乘的部队!乐乘见廉颇气势汹汹地来到 自知战不过,有有损赵国,于是就逃跑了。可是等到廉颇清醒过来 才发现事儿闹大了。廉颇知道这事件后自己就算免去一死,在赵国也无立足之地,于是逃向了魏国。
赵国一时间失去了两大顶梁柱,李牧远在北方,赵国腹地一时间竟无大将。廉颇乐乘,这对在镐代之战创造辉煌的将帅关系,终于决裂了。几年后,赵悼襄王想重新召回这位名将,但是由于“大秦战神”郭开的阻挠下,“一饭三遗矢”的廉颇,终于没有在踏上他的祖国。最后,他来到了楚国,可是再也没有重振往日虎威,后来,终于在“我思赵将”的遗憾中长逝,结束了他辉煌又多舛的一生。赵国无名将,那还是赵国吗?赵悼襄王苦苦寻找新一代名将,无意间,一个几乎被忘却的老人出现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7 21:07:00 +0800 CST  
走进赵悼襄王视线的就是庞暖。史载,庞暖在赵武灵王时期就向赵雍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收到赵武灵王的赏识。这点很诡异,我不知道他是在赵武灵王几年提出,但保守估计,到赵悼襄王也有六十年了,庞暖至少有八十岁了,这在那个时代几乎是极限寿命,更别说统兵了。所有,有误记的可能。庞暖隐居在楚国几十年深造,估计连他都想不到,自己有重出江湖的机会。
赵悼襄王亲自去拜访他,他的才能吸引了赵悼襄王,终于,他直接被拜为大将,掌管赵国南部军权。
燕国自镐代之战后一直愤愤不平,想着复仇。赵国君臣商议,对燕国发动一次战争,摧毁这个潜在的威胁。计划是,李牧的北方集团军东进 对燕国西北展开突袭,吸引燕国兵力,庞暖的南方集团军趁机进军东北,与燕军决战。
李牧军团完成任务很顺利,攻占武隧,方城 ,然后迅速撤离,返回北部。其实赵国北方部族大多被重创,李牧的军队的作用,是自北向南牵制秦军,防止秦军对赵国腹地进攻,所以,李牧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以南下,不然,赵国优势就全部丧失了。
燕国的主将叫剧辛。这人也挺老的,和庞暖有旧交,但他认为,庞暖这人,只是在邦交,纵横术有些成就,而军事却一窍不通。于是,他对燕王说:庞暖易与耳。他不知道,庞暖在几十年内,彻底地变了。而剧辛,虽然在燕昭王时期也是一代名臣,但昭王死后遭到排挤,此刻急于证明自己,于是就急着和庞暖对阵。
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燕国战死两万人,剧辛在包围中羞愧自杀。不知他死前怎么想,是想自己早死些,一挽留自己的名臣地位,还是疑惑庞暖的变化?一切都太迟了,燕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有一次迫使燕国割地。赵国的军事结构,从廉颇乐乘组合转化为李牧庞暖组合。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8 19:43:00 +0800 CST  
庞暖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合纵伐秦,挽救山东。其实这时的秦国已经恢复了,山东最后良机如果没有抓住,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响应的诸侯,是楚,魏,韩,卫。燕国刚刚被赵国排斥,而齐国也因为偏安政策没有参加。韩国失去上党后暴露在秦国的威胁之下,不管联军战败后的秦国的报复,准备赌一把;魏国在信陵君死后衰落,时常受到侵略,为了挽救危亡,也欣然加入。而楚国,在近几年没有遭到侵略,有着较为强大的实力,又有春申君执政,可以说与赵国达到了同等地位。为了达到振兴楚国的目的,楚国也加入。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8 21:43:00 +0800 CST  
这样一来,联军就齐集了。而纵长,确实楚考烈王。赵国的目的,就是将秦国的怒火转向楚国身上。楚国派出的,便是春申君。
接下来就是进军问题了。走哪条路呢?历来进入关中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函谷关。汉代以前,函谷关一直都是关中通往中原的要道。几十年前,齐国孟尝君,匡章率吴国联军叩击函谷关,这个天下第一关竟然阻挡了联军数年之久才陷落,而且,联军伤亡惨重,无力西进。当时齐赵楚魏实力都是很强,也是如此,如今四国皆弱,走函谷关胜利简直渺茫。第二条是武关。数十年后,沛公刘邦走这条路灭秦。武关虽然较函谷关而言轻松些,但道狭路远,远在秦国腹地,需要翻越数座大山,显然不可。
庞暖发现了第三条道,走河内,出黄河拐角,渡河到达关中北部,秦国故都栎阳和蕞一带。这条是最可能实现的。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9 21:47:00 +0800 CST  
庞暖的大军出动,使秦军始料未及。联军越过蒲阪,穿过黄河,一路急行军,神出鬼没地出现在了蕞。吕不韦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老将庞暖会铤而走险,深入秦军腹地。但他冷静了下来,命令蒙骜出击迎战联军。吕不韦又想出一手:联军主力就是赵楚,楚国目前战心不强,若能使楚国退兵,联军实力就会折损近半。反正在一系列幕后操作后,春申君向庞暖提出楚国撤兵。庞暖感觉不妙,楚国一去,联军基本解散。但楚王毕竟是纵长,不好为难,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此时,蒙骜的军队对联军发动猛攻,在楚国退兵,秦军猛攻的情况下,庞暖终于决定,撤出关中。这位老将望着远去的关中,不知心里如何想。这是赵人最后一次踏上秦国的土地,却功败垂成。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9 22:55:00 +0800 CST  
庞暖为了维护赵国的威望,有率领联军向东攻打齐国,占领绕安。此后齐国无战。
秦国对列国展开了报复性进攻。蒙骜先进攻楚国,包围了陈,楚考烈王迁都寿春,楚国也一天天地衰落;而后长驱魏国,对魏国北部发动猛攻,打穿魏国,秦国从此与齐国接壤。山东似乎又只剩下赵国了。
赵国决定继续向燕国进攻,以弥补损失,可见,赵国国策已经不甚开明,这也是赵悼襄王与赵孝成王的差距。赵军顺利击败燕军,而秦国蒙骜趁虚而入,度过黄河,突袭邺城,安阳并攻占,陈兵邯郸南部。另一路,长安军的军队从上党出发,猛攻武安,赵国有一次陷入了危机。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10 11:13:00 +0800 CST  
第十七章 最后的辉煌 山东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而赵国面临着几十年来的最大困局,濒临崩溃的边缘。赵悼襄王与庞暖商议,在庆都打一场反击战。
庞暖和蒙骜,在蕞之战中,两位名将可惜没有正面交锋,这次,机会来了。
庆都之战,有一次震惊天下了。赵军射杀了秦国一号人物蒙骜,大破秦军!另一路击败长安君,并包围了秦军,长安君走投无路,效法十年前的郑安平,向赵军投降。这场战役延缓了秦国东出了时间。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10 18:59: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13 14:27:00 +0800 CST  
挖了那么大的坑,快填平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14 17:47:00 +0800 CST  
秦赵会盟,赢得了短暂的和平。可是此后的秦赵两国,将走向不同的道路。
赵悼襄王又一次让庞暖出征,夺取了燕国的上谷三十六邑,而后赵悼襄王撒手人寰了,儿子赵迁继位。人们都说赵迁是个大昏君,但真的是这样吗?看看年龄。赵惠王寿命是四十二岁,死后赵威后三年,赵孝成王亲政,所以说,赵孝成王继位是不超过十八岁,死时四十岁不到。赵悼襄王差不多二十岁而死,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二十岁的男子留下的儿子多少岁呢?
其实,此时的赵国,权利把握在春平君,倡后和郭开手中,庞暖也随着赵悼襄王而去了。赵国陷入了最黑暗的时期。此消彼长,秦王政亲政,开始培养新的统治集团,厉兵秣马 ,为一统天下
做准备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14 18:03:00 +0800 CST  

楼主:张万龙1234

字数:15615

发表时间:2016-04-25 20: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4 09:45:34 +0800 CST

评论数:126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