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之风云六十年 中原大决

白起死了,给赵国君臣吃了一颗定心丸。王陵是靠不住了,换上来的是老对手王龁。王龁有发动了反攻,廉颇决定回防。秦国增兵二十万, 这样秦国就有了四十万之众,而赵国不到二十万,且老弱居多。原来了计划,是依据险地坚守,然而秦军迅速攻占武安要塞,邯郸一马平川了。赵孝成王知道,赵国独木难支了。就这样,赵国苦苦与秦军相持了一年,谁也压不过谁。而外交是突破僵局的唯一办法。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2 23:06: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4 20:27:00 +0800 CST  
能对赵国施援手的,最有可能就是楚魏。先说魏国。魏国在中期长期萎靡,但在五国攻齐后领土有了扩展,加上秦国近年来与赵国相争,魏国渐渐喘过气来。魏国毕竟是老牌大国,国力恢复了,大国地位也要恢复。而救赵则是最佳良机。而楚国,在迁都后国力有所上升,春申君当政,此人不是庸才,自然要创一番大业。赵楚魏中原三驾马车只有并在一起,才能彻底击败秦国。
魏国派大将晋鄙越过黄河,救赵。赵国君臣本来大喜,但秦军却传言:那个国家敢救赵,秦国灭赵后就先灭了谁。这一出吧魏安厘王吓坏了,他急忙命令,魏军驻扎在邺城,不得移动半部。这无疑是给赵孝成王泼了一盆冷水。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5 22:00:00 +0800 CST  
信陵君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5 23:17:00 +0800 CST  
楚国也暂时不出兵。而秦国有一支大军开来,准备一举灭赵(这一章结尾)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6 23:14:00 +0800 CST  
第十二章 反击的号角吹响了
(转眼间更到了十二章,大坑填了一半多了,不容易啊)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6 23:16:00 +0800 CST  
秦国增兵五万,大将郑安平。这郑安平其实是个酒囊饭袋,就因为救了范雎一命,便拜为大将。赵孝成王决定,自己亲赴前线,让平原君去楚国搬救兵,这就有了毛遂自荐的故事。那么,楚国原来真的不愿救赵吗。我们可以看看数十年前的马陵之战。齐国为了削弱劲韩,故意看韩魏互掐,最后双方疲软,自己坐收渔利。楚国想最大国,秦赵两国缠得越死,越对自己有利。但是,眼看赵国要坚持不下去了,楚国终于发兵了,春申君为统帅,领兵十万,北上救赵。而魏国,也发生了一场大变。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6 23:28:00 +0800 CST  
说回赵国,此时的邯郸,就在崩溃的边缘,楚国的援军还在路上,远水解不了尽渴,平原君从楚国回到赵国,路过魏国,催促信陵君赶快出兵,他想,这姐夫太不够哥们了。信陵君知道,赵国面临亡国之为,援军再不到达,赵国一亡,魏国也不远了。可是魏安厘王吓破了胆,于是信陵君决定剑走偏锋,冒一次险。盗取兵符,暗中赴邺,击杀晋鄙,这一切,说明信陵君的老辣。终于,魏国信陵君为统帅,
统领原来的八万魏军救赵。赵军在这之前发生了一场战斗。平原君门客李同率领三千死士突击秦军,王龁的数万军队竟然撤退数十里!这场战斗给邯郸军民极大的鼓舞。赵军还有十万之众,魏楚联军十八万,兵力接近秦军,而秦军苦战两年,十七低迷,强弩之末了。赵孝成王相信,反击的时刻要到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7 21:19:00 +0800 CST  
信陵君春申君的十八万联军大举渡河,对秦军阵地发动了猛攻,秦军在南线的防御土崩瓦解了。廉颇,平原君里应外合,集结所有的军队,对王龁,郑安平发动了猛攻。王龁自知不敌,留下数万郑安平军西撤,以防止被联军包围。信陵君乘胜追击,一直追击到赵惠王时期与秦国拉锯的汾水,将秦军重创,王龁惨败逃回咸阳。而赵军对困在邯郸南部的郑安平围攻。郑安平经受不住,很快就投降了,这也是秦国百年来的最大耻辱。邯郸之战的主题基本上结束了。赵国让廉颇出兵西进,收复了重镇武安,然后北上,攻占了故都晋阳。不久后,赵国将再次中兴。不知我们的老亲王怎么想,长平之战,理应秦国无敌于天下,灭赵易如反掌,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却在邯郸城下如此大败,自己也深入危机。秦昭王答应妥协了,他将近年来攻占的赵国故地,悉数还给了赵国,将河内部分还给了魏国,将上党坏给韩国,将北楚之地还给楚国。秦国积攒的在河东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也陷入了低谷期。而山东,却发生一场大变。
赵国,虽然摆脱亡国之危,但国力已经大损,首要任务便是恢复国力,军力。不久后,赵国的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又一次击败秦军,为自己的回复提供了条件。
燕国正在图谋一场攻赵战争,其规模不可小觑,齐国尝试着在这盘棋中扮演新的角色。魏国吞下了秦国的陶地,中兴了魏国,楚国春申君北上灭鲁,楚复强,准备逐鹿中原……而秦国的变动,却还要大。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7 23:29: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7 23:34: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7 23:35:00 +0800 CST  
第十三章 秦国的低迷与中兴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8 16:49:00 +0800 CST  
这时的天下,七国都呈疲软之势,秦国邯郸之战,损失惨重,被赵魏楚一路反攻,被迫割地求和,并且处死了王稽,范雎归隐了,也有人说他死的年份太蹊跷,便猜测他也被处死了。不管怎么说,范雎为推荐郑安平,王稽,馋杀白起付出了代价。赵国则是在长平邯郸两战后国力一落千丈,几年内缓不过来,很空虚。魏国信陵君走赵,也是人才凋敝,楚国也没能补上这一空位。这样一来,竟然没有一个强国。秦国此时将相由范雎白起组合换成了蔡泽蒙骜组合。秦昭王一代枭雄,当然不能坐视秦国衰落。这是,在遥远的巴蜀之地,一个好消息传来了,都江堰竣工了。这貌似和秦国兴亡没太大关系,但都江堰一成,蜀中大治,这天府之国也发挥了用途,给秦国日后发动统一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秦昭王下一步棋就是出兵灭周。此时的周王室,固然名存实亡,灭与不灭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为了告诉天下,秦国没有衰落,强调自己的存在感。周,这个中国国祚最久的王朝,在秦国的铁蹄下,灭亡了。周的衰亡,无疑是一个历史悲剧。不久后 秦昭王的生命也走到了重点。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29 18:55:00 +0800 CST  
先顶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31 22:57:00 +0800 CST  
秦昭王的一生, 很有传奇色彩。他在位五十六年,是战国在位最长的国君,知道千年后的康熙才赶超。但是,他的前四十年权利却不再自己手里。伊阙,河内,鄢郢,华阳,长平,秦国曾经在他的手里变强变大,他一生中打败了两个大敌,齐国和赵国,统一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他桀骜不驯,出兵占领洛邑,东周灭亡。但他也葬送了秦国统一的第一次良机。他刚愎自用,攻邯郸,杀白起,最后秦国由胜而衰,走向低估,十年后才重新崛起。
秦昭王走了,儿子嬴柱即为,也就是秦孝文王。他爸在位时间太长,而他,有人说三天,有人说三个月,也跟着他爸的脚步撒手人寰了。这对父子,当真奇葩也。
然后上位了是秦庄襄王子楚,而说道子楚,就要说的吕不韦,以后慢慢说。这时的秦国,政权更迭,陷入低估,而这对赵国,则是天赐良机。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31 23:15:00 +0800 CST  
燕国大军来了,不怕吗@失落小孩6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5-31 23:24:00 +0800 CST  
第十四章 大破燕国 血色中兴
秦昭王死后留下的战国格局,很复杂。
秦国前面已经说过了,咱们单看六国。楚国正是春申君执政时期,刚刚灭鲁,国力回升,司马迁用了“楚复强”来形容,这也为后来项燕破秦提供了基础。楚国与秦国保持着亦敌亦优的状态,可以说,春申君的谋划,帮助楚国暂时摆脱了战争。韩国不用多说。虽然收复来上党,但很快又陷入秦国手里,秦灭周后苟延残喘。魏国一度强盛了一段时间,但由于信陵君在赵国,魏国也严重受到秦国威胁,于是加紧与赵国的联合。期间,魏楚有爆发了召陵之战,最后魏国胜利,但也削弱了魏国国力。赵国在邯郸之战后重建,如今已经恢复了实力,但表面上仍然示弱。我们马上要提。齐国一直抱定了不卷进列国的牵连中,等待时间来临,而燕国,第一个坐不住了…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2 19:41:00 +0800 CST  
赵孝成王度过了赵国最艰难的时刻。十四年,赵国做了三十年相国的平原君赵胜死了。这可以说,赵国失去了最后一位良臣。这件是对赵孝成王打击不小,之后的赵孝成王失去一位可靠的叔叔,六年后的他,也心力交瘁,早早地撒手人寰了,这是后话。燕国的相国粟腹接吊丧之名查看虚实。燕国图赵很久,平原君死了燕国高兴还来不及了,于是,赵孝成王开始戒备他。粟腹看到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赵国,一个即将灭亡的赵国,而他看不到的,是赵国同仇敌忾的士气。
粟腹回报燕王喜,认为伐赵时机已到。而燕王喜目光短浅,决定兴全国之兵伐赵。当然,也有人反对,第一个反对的是乐毅之子乐间。他认为,就算燕国以数倍之兵攻赵,也未必胜利。燕王喜很气愤,但念他是乐毅之子,就没有追究。可当出征是,将渠也来反对,燕王喜彻底恼了,一脚踢开将渠。燕国军队,史书记载六十万,不可信。燕国首先发全国之兵应该可信。此时燕国,东胡基本平定,齐国也不接壤,只和赵国接壤,没有后顾之忧。但燕国的人口稀少,一战出动六十万,谁种地?所以,兵力应该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之间。大将分两路。一路偏师,卿秦率领,攻打代地,一路主力粟腹,攻打赵国腹地的槁。赵孝成王动用的大约十五万人的兵力,也分两路,乐乘对卿秦,廉颇对粟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兵力悬殊如此之大,自古除了孙武,吴起,还有谁可以做到?但赵孝成王相信,绝对可以。这场战役对赵国来说意义重大,赢了,赵国重新崛起,重振地位,而输了,秦燕夹击赵国,赵国灭亡就不远了,因此,这是一场堵上国运到战争。
最后的结果令人震惊。
廉颇,乐乘利用燕军轻敌的情绪,乘其不备,大破之,杀粟腹,禽卿秦,乐间逃赵,而廉颇乘胜追击,包围了燕下都武阳!燕王喜内心
是崩溃的。终于,燕国各地求和,镐代之战结束。至于燕国为什么败那么惨,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就是主将无能。总之,燕国从此一蹶不振。而赵国,终于重新崛起了。
廉颇受封信平军,乐乘受封武襄君。燕国这一波刚平,北方有燃起了烽烟…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2 23:37:00 +0800 CST  
好了,第二部分结束了,撒花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2 23:37:00 +0800 CST  


楼主 张万龙1234  发布于 2016-06-03 00:02:00 +0800 CST  

楼主:张万龙1234

字数:15615

发表时间:2016-04-25 20: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4 09:45:34 +0800 CST

评论数:126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