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第十二章 马陵—一个时代的终结

阳谋的胜利带来的是阴谋的黑手,这个结局孙膑预见到了,但他的老搭档田忌却没有这样的政治觉悟,等待他们俩的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孙膑的风光时刻,而忽略了他风光之后的一段灰色岁月。从根本上讲,人生没有大团圆,不是此处有缺陷,就是彼处有遗憾。这种情况,连半人半神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都不能幸免。咆哮战场的奥德修斯攻克坚城特洛伊之后,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的妻子生活在求婚者和谣言的包围之中,害得荷马老先生在写完了回肠荡气的《伊利亚特》之后,不得不再以相当的篇幅来讲述一个由阴谋、爱情和复仇交织而成的《奥德赛》。
在回家的路上,齐军因得了胜仗,全军上下,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地向临淄返回。田忌、田盼都在兴头之上。只有孙膑一个人闷闷不乐。田忌问孙膑为什么不高兴。
孙膑却反问田忌:“将军对干大事有信心吗?”
田忌道:“愿闻其详。”
孙膑道:“将军最好全副武装地返回齐国,分派疲惫老弱的士兵来把守‘主’这个地方。‘主’地道路狭窄,车辆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过。即便老弱士兵在此防守,也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将军背靠太山,左有济水,右有距防,然后率精兵劲旅直抵高宛,只需一支轻兵就可以冲进临淄的雍门。如此,将军便可将齐君控制于掌,而成侯邹忌必定逃跑。否则,将军就回不了齐国。”
这个计划太大胆,太超前,完全出乎田忌的意料。田忌道:“有这个必要吗?何况同是忌字辈,成侯邹忌为什么要陷害我呢?”
田忌不听孙膑的建议,往国内走去。待在国内的邹忌听说田忌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对魏的大胜,眼睛有点发红,酸水开始溢出,便把当初给他出主意的公孙闳找来,道:“田忌不但没有战死沙场,还取得了完胜,回国之后,必然会加官晋爵,他的地位就会超过我,这该怎么办?”
公孙闳道:“此事好办,交给我好了,我管保田忌进不了临淄大门。”公孙闳找了个嗓门大,咋咋呼呼的下人拿着10两金子到大街上找人算命。那人来到街上找了个支桌算卦的,把10两金子往卦桌上一放,大声嚷道:“我是田忌的下人,我家主人为齐国出征,三战三胜,震动九州,想成就大事,烦劳你算一下能不能成功。”算卦先生看见桌子上的10两金子,眼睛睁得老大,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巨额预测费用。按照预测业内的不成文规则:怎样赚钱就怎样算。算卦先生本想假装算卦然后装模作样地告诉对方:卦象大吉,大事可成,再把10两金子揽入怀中,从此销声匿迹。这样做对算卦先生来说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因为算卦是个很专业的事情,预测者和预测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但是,算卦先生转念一想又发现这里面另有商机,只要略施小计将会得到更多金子,并且还有官府的表彰,可谓名利双收,对自己以后的预测事业发展好处多多。这个买卖做起来很简单。算卦先生稳住下人之后,回头就向官府报了警。官府一听田忌竟然要造反,便派人将那个下人抓起来扭送到了田因齐面前。那个下人在田因齐面前按照事先安排一五一十将田忌的造反动向作了汇报。田因齐听后没有立即表态,但还是给算卦先生以重赏。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3 12:41:00 +0800 CST  
这个风波被还在途中的田忌听到了,此时田忌已经解散了齐军,只率领本部人马往临淄赶路。齐国的行政结构比较特殊,其他国家已经纷纷实行郡县制,而齐国依然沿用齐桓公时代管仲制定的五都制。全国被划分成五块地方,每一块地方为一都,都既是行政单位也是军区,对外作战时齐王任命将领将五都兵士召集起来统一行动,战罢归国之后,五都兵再各回本部。
这个消息让田忌很是担心。阴谋虽然弱智,田因齐虽然英明,但所涉及的问题过于敏感,“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漏掉一个”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田因齐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事情无疑对田忌是不利的,一旦入临淄,便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田忌此刻非常后悔当初不听孙膑的话,但事已至此,后悔是没有用的,最后田忌决定率领仅剩的一点儿兵马冒险进攻临淄。但是,田忌的部队到了临淄发现田因齐早有防范,临淄城大门紧闭,城上士兵严阵以待,四方的勤王军队也已经开拔。田忌见谋反罪名已经成立而又无成功的可能,只好和孙膑一起向楚国方向逃去。
战争中的英雄本应该享受风风光光的凯旋仪式,结果却是不光彩地逃离故国。历史中总是充满了这样的讽刺。然而这个讽刺还没有结束。
田忌和孙膑走后邹忌独掌齐国的大权。田忌和孙膑由于他们的才能和英明在楚国赢得了熊良夫(楚宣王)的尊重,邹忌非常担心田忌借助楚国的力量再重返齐国政坛,对自己的地位形成威胁,故意将齐楚之间的双边关系搞得非常僵硬,同时派出杜赫当说客以保证田孙二人永久地留在楚国。
杜赫的口才是一流的,来到楚国便对楚王阐明了利害关系:“邹忌之所以故意不和贵国搞好双边关系是担心大王把邹忌的政敌田忌、孙膑二人送回齐国。我有一个让二忌都感激您的办法。大王不如给田忌一块地方养老,以表明不打算让田忌返回齐国。邹忌便会由此感激大王,田忌也会感激大王为他解决了住房问题。”
熊良夫果真按着杜赫的说法去做了。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3 12:41:00 +0800 CST  
邹忌已经死去多年后,继位的田辟疆知道了田忌和孙膑被诬陷的真相,把他们从楚国召回,而这时两人都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回国之后的孙膑开始伴着青灯写他那部光耀百世的《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一本好书,它不仅讲兵,而且讲道,甚至还包括法家和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特别是其中“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贯穿全书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非常具有进步性。可惜不肖子孙竟让它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失传了(曹操就没见过)。于是从隋唐起学问家们开始质疑孙膑和孙武是否为同一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孙膑兵法》残简440片30篇共一万余字在山东银雀山出土,千年聚讼,终于大白天下。由此可见孙膑不仅是个优秀的名将、军事理论大师,也是一个出色的哲学家、思想家,在这一点上他比庞涓强太多。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3 12:41:00 +0800 CST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魏国就是第一个死在沙滩上的霸主。但魏国不是被别人推在沙滩上,而是自己爬到了沙滩上,本来它有许多种活法,但魏国的几代君臣偏偏执著地往死地挺进。
魏国的自然条件我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优势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劣势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前进的策略是合理地选择盟友,最好能开发一块安全的根据地。核心是重视人才。
魏文侯的对内对外政策堪称魏国政策的范本,对内重视人才,通过改革发展经济和军事,对外联合赵、韩,对齐、楚、秦三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但魏文侯一死,魏武侯、魏罃开始抛弃这个政策,具体表现是:一、人才流失,商鞅去秦,孙膑奔齐。二、同盟瓦解,与赵韩交恶。三、外交运作不得要领,导致四面受敌。
魏国的政治制度延续了华夏政治的传统,贵族势力非常强大。在魏文侯的变法之下,一些贵族失势了,另一些贵族通过自我改造,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参与到了魏国的建设当中,实际上魏文侯将贵族势力和平民势力一碗水端平,能者上,庸者下。但贵族势力和平民势力毕竟是互相排斥的两股政治力量,和平共处是暂时的,明争暗斗是永恒的。他们之间的斗争贯穿魏国称霸时期的始终,在魏国始终没有出现过一种势力独大的情况。魏文侯的成功在于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两种力量,使之共同为魏国服务。魏武侯、魏罃无法做到这一点,不是倒向贵族,就是倒向平民。倒向贵族时,平民出身的人才流失,倒向平民时,贵族图谋不轨。魏国始终没有形成像后来秦国那样的以平民人才为主的制度。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3 12:42:00 +0800 CST  
另外,魏国的对外战争中还能看见春秋战争的影子:过分地追求霸主形象,而忽视了土地城市的得失。只要对方告饶,魏国一般就会住手。
最后的结果是,周围所有的国家都对魏国产生了敌意,并联手将魏国的霸主地位推翻。
公元前341年5月,齐将田婴伐魏东境,围魏平阳(今河南滑县南)。九月,秦卫鞅伐魏西境;十月,赵国伐魏北境。魏军皆败绩,魏大将公子卬亦被秦军所俘。
公元前前338年,秦魏战于岸门(今山西河津南),魏军再次大败,主将魏错被俘。
马陵大战一结束,原霸主魏国马上变成了各大国竞相攻击的目标,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要谁一旦摔倒,就立刻会被群狼撕碎。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3 12:52:00 +0800 CST  
本章完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6:59:00 +0800 CST  

楼主:墨雨唯珣

字数:3

发表时间:2016-06-30 1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00:49:32 +0800 CST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