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还是怀疑,这是个问题。

原因起于《好吧,青蒿素不是中药,但请kk屠呦呦在诺奖典礼上怎么说》帖子中29楼与光洋吧友的争议:
芣苢56: 回复 名月光洋 :选择相信你或者怀疑你,有2种情况。一是你过往的口碑,即你以前在贴吧的发帖水平高不高,可信度大不大,这需要长期观察;二是接受者本身的知识积累,如果可以相互应证,那么会倾向相信你,如果冲突,那么就会怀疑你。。。即便没有条件去验证信息来源,仍然可以有相信与怀疑。。。
名月光洋: 回复@芣苢56:基本没有第二种情况。。。大多时候都是,你敢理直气壮怀疑我,因为你认识一个比我更强的人。同样,你相信我说的话,是因为你还没见过比我更强的人。


俺另开一层楼答复明月光洋,因为,要说的比较多。。。
好吧,俺承认光洋的这个观点太好批驳了,就让俺稍微发挥一下,呵呵。。。


先从爱迪生与斯特拉说起吧。爱迪生作为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在电学领域的权威无可置疑。当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名叫斯特拉的小辈却对他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用交流电理论冲击爱迪生直流电应用领域。开初,人们完全相信爱迪生说的话。原因很简单,爱迪生过往的成就显示,爱迪生是电学权威,这就是口碑的影响力。后来的事实进程表明,斯特拉是对的,而爱迪生是错的。这个事例说明,权威并不总是对的。。。更有无数过往事例表明,没有小人物对权威产生质疑,社会就不会有进步。


前面我们可以看出明月光洋吧友对权威十分地盲信,他说:”谁强就相信谁,基本没有第二种情况“。这种观点大谬,竟然赤果果毫不掩饰地将真理摁在”权威“之下的位置,实在是极端的错误啊奴婢思想严重啊。。。但俺并不想对此嘲笑一下就算了,抓小辫子也不是俺的目的,俺的底线不允许不是。。。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俺比较痛心的是,很多人将这至理名言早丢到爪洼国去了。。。


如何正确对待”我师“,相信还是怀疑,这是摆在我们普通吧友面前的一个不普通的问题。
对第一种情况,俺个人的态度是,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相信权威比相信普通人更靠谱一点。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验证或许我们一生都用不上的知识(比如古代皇帝是否随意杀太医之类)。那么,相信”我师“是比较明智的做法,谁过往的口碑好相信谁,谁更具权威相信谁,谁更优秀相信谁。既然书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就相信书籍吧。既然有人比我专业就相信其专业观点吧。。。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盲信是我们的大敌。。。你可以选择相信,但你如果排除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排除个人质疑的可能性的话,那还不如不信,真的。



下面说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独立思考。孔子早就曰过:”学而不思则罔“。其重要性不必赘述。。。当你面对权威观点时,如果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一片空白,那么你思不思关系不大,当其观点与你所积累的知识相互印证,那么你将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但当权威观点与你平时积累的知识相左或冲突时,那么就是你开展独立思考的时候了。如果你的无数次亲身经历或观察或感受,能够印证你的观点比权威观点更切合实际时,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质疑权威(或者”我师“)的资格。。。


相信还是怀疑,还是个问题吗?
以上是俺的答复,光洋同学,你怎么看?

楼主 芣苢56  发布于 2015-12-09 14:19:00 +0800 CST  
明月光洋:你说司马迁一定选择了最接近事实的资料,不也是猜测吗?
--------俺的猜测是有根据的,而你的猜测不怀好意。同样是猜测,高下立现。
俺的根据是:1,司马迁没必要在上古帝王的年龄上造假,没好处。2,当时汉初时代,必然流传有上古帝王的传说故事的多个版本,如果司马迁毫无依据乱说一气,会马上穿帮,此智者不为也。3,司马迁连开国皇帝刘邦的丑事都敢记载下来,有此风骨的人会屑于造假吗?

楼主 芣苢56  发布于 2015-12-11 22:27:00 +0800 CST  
明月光洋:我虽然不知道可口可乐的秘方,但我可以说可口可乐不好喝,这不算蚍蜉撼树,这是作为一个客户在行使他的选择权。我只是历史学这个行业的客户,不是从业人员。我没有必要对历史学领域的专家表现出虔诚。我不喜欢某个历史学家的话,我会换个更喜欢的,而不会试图超越他。同样,作为一个客户,我也没必要追求最高档的产品。我只会选择适合我的产品,然后循序渐进。以免既浪费我的精力,又浪费作者的心血。还是回到起点: 如果你不打算改行进入历史学的话,你在历史学家面前就不是小人物,而是客户,客户就是上帝。如果他写的书让你费脑筋,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的问题。当然,客户里面常常有一种特例,叫做脑残粉。脑残粉与票友的区别是,票友只是在专业能力上低于从业人员,仍属于花钱买服务的范畴。而脑残粉在身份定位上也低于从业人员,类似供奉与布施的关系。
----------以上你说这么多,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你与历史学家的关系,是商家与客户的关系。其实你完全曲解了这层关系。
因为历史学家提供的,是历史知识,而不是服务或者商品。提供商品服务的,是出版社,你与出版社才是商家与客户的关系,你在出版社面前,可以充大爷可以当“上帝”,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历史书籍。如果是活着的历史学家,你购买书籍的行为或许会间接的给予支持。但对于早已作古的历史学家,你的买单跟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孔子撰写《春秋》,是为了让后来的乱臣贼子惧,他不仅没有从这本书得到实际的利益,反而付出大量精力并自费抄送。这是为了钱吗?
司马迁有他自己的职业,领的是汉朝的薪水,呕心沥血写出的《史记》,不是为了买钱,其志向在《报任安书》中坦白表明了心迹。
司马光主持修纂《资治通鉴》,开宗明义就说,是帝王的教科书,作为一面充满教训的,镜子让帝王引以为鉴。这教科书也不是拿来卖钱的,是为了国家社稷与民生疾苦,为了少几个昏君,为了高尚的目的,来编纂历史,你可明白?

二十四史,一大半为官方主持,修史的目的是为了钱吗?真是太过搞笑。
在这些前辈史家面前,你有什么资格冒充客户?
你有权利不喜欢读这些历史书,但你没有权利鄙视他们的心血。

楼主 芣苢56  发布于 2015-12-11 22:28:00 +0800 CST  

楼主:芣苢56

字数:2161

发表时间:2015-12-09 22: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3 19:24:26 +0800 CST

评论数:18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