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二战时期的骑兵作战!

骑兵是一种古老的兵种,字面意思就是骑马作战的战斗人员。在很长时间的冷兵器时代,马匹依靠速度和体重带来的动量优势一直是诸多军队精华的存在。各种刀剑长矛和弓弩是主要作战装备,战斗形式无外乎3种:
1、依靠人马高速冲击的动量撞击敌人;
2、依靠骑兵本身使用刀剑长矛杀伤敌人;
3、依靠马匹的机动性采用各种远程兵器射杀对手;


但随着近代热兵器时代的开启,骑兵因为目标过大难以隐蔽很容易遭到远程火器的重大杀伤。这种变化的极致拐点在于机关枪发明之后,密集的弹雨能够给暴露在开阔地的高大骑兵造成严重伤亡。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骑兵失去了军事价值呢?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16:00:00 +0800 CST  
骑兵的两大大特性:机动性、冲击性。冲击是传统骑兵的重要作战方式,但随着火器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直接冷兵器冲击方式几乎被淘汰(但并非完全消失),因为那和自杀没有太大区别。但马匹的机动性优势仍在。
在铁路和汽车大面积普及之前,战场机动的主要方式仍旧是士兵的双腿,也就是11路。比如一战和一战之前,尽管铁路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也仅仅只是帮助军队进行战略大范围机动,但军队抵达战场环境离开火车时,战场行军仍然需要依靠体力或者畜力。因为汽车数量极少,所以骑兵的机动性相比步兵就有很大优势。所以一战和一战之前,各国都依然保留了大量骑兵。




一战骑兵(电影《战马》)




19世纪的近代骑兵。(采用了标准的墙式冲锋)


一战时期的骑兵,已经普遍装备了大量的枪炮武器,骑兵的标准装备包括马枪、轻机枪和马刀长矛等。虽然已经装备了火器,但这个时期的骑兵依然把冷兵器冲锋能力作为保留项目,在追击溃散之敌或者特殊情况下的突袭作战时,冷兵器冲锋往往效率要高于火器射击。


但是由于火器杀伤力大,而且骑兵的训练成本昂贵,马匹也是昂贵的战略物资,因此不是太有必要的话,在一战时期,大部分骑兵也就是只是骑马机动,到达战场后选择下马像步兵一样作战。这跟近代的龙骑兵作战战术很接近。也就是说,马匹更多的只是扮演机动工具的角色,当真正交战时,骑兵都是提前下马集合成步兵单位,然后使用各种火器进行作战。这种战法后来逐步成为骑兵的主流战法。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16:11:00 +0800 CST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军队的火力大大加强,各种机枪重炮普遍装备,火器的杀伤力有了大幅的增长。而机械化车辆的不断增多,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机动性。但是由于各国的工业水准差异,汽车的产能长时间是严重不足的,所以为了增强机动性,骑兵在整个二战依然大量存在。包括以机械化战争见长的德军苏军,都编有不少骑兵部队。在日均里,骑兵还是傲娇的贵族兵种。


这个时期的骑兵,已经极少有机会施展冷兵器冲锋了,甚至不少国家的骑兵已经逐步放弃了冷兵器训练。骑兵部队的编制和装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马匹仅仅只是机动工具,而各种各种的火器被大量装备,同时很多骑兵部队还装备有不少汽车和装甲车辆用来加强突击能力。


以波兰骑兵旅而言,一个这样的旅辖有3个骑兵团(实际是营级单位),另外直属1个轻型坦克营、1个步兵营、1个骑炮营以及工兵连、自行车连等单位。一个这样的旅共有官兵6143人(7184人)、马匹5194匹(6291匹)、轻机枪89挺(104)、重机枪81挺(95)、46毫米迫击炮9门(9)、81毫米迫击炮2门(2) 所有迫击炮都属于那个步兵营、反坦克枪66支(78) 包括步兵营9支、反坦克炮14门(18)、75毫米野战炮12门(16门)、40毫米高炮2门(2)。此外还有26辆轻型坦克和14辆装甲车以及汽车若干。




波兰骑兵旅装备的轻型坦克。虽然丑陋,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装甲单位,相比来说,装甲薄只装备机枪的德军11号坦克不见得比它先进。




波兰二战骑兵。这名骑兵背上背的是反坦克枪,对付早期的装甲较薄的坦克有不错的杀伤效果。


所以,总的来说,在30年代后期,各国骑兵的建设实际就已经向“马匹机动 火力作战”的方式转型了,这从各国骑兵的编制、装备都可以看的出来。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16:27:00 +0800 CST  
即使是以闪击战著称的德军,实际也编有大量骑兵。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只是少数精锐单位,大部分德军仍旧是缺乏足够机动车辆的步兵师,铁路和骡马是主要的物资输送方式。在很多步兵师的早期编制里,骑兵部队都是重要的侦察单位。


成建制的德军骑兵部队也有,比如著名的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这个师拥有SS第1~3骑兵团、SS炮兵团和自行车侦察营和工兵营、通信营、高射炮营等支援部队。后来又加入1个3号突击炮连、1个坦克驱逐连(“黄鼠狼”II和牵引式反坦克炮)。全师兵力为领袖(军官)161人、低级领袖(军士)677人、队员(兵)5471人,其中80%是从巴尔干各国招募的日耳曼人志愿兵。


以该师下辖的SS第15骑兵团为例,该团拥有6个连,共装备重武器是75毫米反坦克炮3门、81毫米迫击炮14门。该师的SS第8炮兵团:共3个炮兵营,每营拥有18型105毫米轻榴弹炮12门。该师下辖的突击炮营还拥有30辆3号突击炮。这种火力配置即使是很多步兵单位都眼红羡慕。




骑马机动的二战德国骑兵。


而这个第八骑兵师的前身,是于1941年夏天成立的“骷髅”骑兵团,后来更名为党卫军骑兵旅(SS Kavallerie Brigade),辖两个骑兵团和一个自行车侦察营。骑兵团下属两个营,第一营由4个骑兵连组成,第二营是炮兵部队, 包括迫击炮、反坦克炮、榴弹炮和工兵各一个连。骑兵旅共有官兵3,500人,战马2,900匹,机动车375辆。骑兵团下属的炮兵比例已经明显超过了步兵同级单位,体现了德军“突击部队”的建军理念。


可见,在机械化车辆不足的情况下,马匹是加强机动性的最好代替品。而且马匹有很多汽车没有的优点,比如轮式汽车离开了公路几乎就无法机动,而马匹可以在很多缺乏公路的地形上自由驰骋,尤其在山地地形上有更好的适应性。其次,马匹尽管要消耗大量草料淡水等,但比起消耗宝贵油料的汽车,也可以一定程度起到节约战略资源的目的。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16:37:00 +0800 CST  
在很多人眼里,骑兵就是骑着马的士兵高举马刀大喊冲锋的样子,似乎除了这个形象就没有其他形象了。这种思维误区,就是忽视了马匹最重要的优势——跑的快。


兵贵神速,机动性往往是一支军队作战实力衡量的至关重要的指标。无论是波兰军队还是德军还是苏军日均,受限于各自机动车辆的产能不足,都不约而同的采用骑兵来加强自己军队的机动性。而像在东欧的森林、沼泽以及像中国这样山川河流纵横缺乏交通建设的地区,骑兵的机动性优势甚至要高于机动车辆。


马匹的机动性+枪炮的火力,二者完美结合,就是新式的快速突击部队理念。而且在各国的单位建设里,无论德军波军还是日均,骑兵的地位都明显较高。无论是兵员选拔还是装备划分,骑兵都有较大的优先权。由于成本的昂贵和训练代价较高,各国都把骑兵这种今天很多依旧认为是落后的兵种作为精锐部队存在。尽管在很多二战骑兵眼里,挥舞马刀冲锋依然是一种情怀,但由于时代的变动,确实很少有机会进行这种战法的施展,最终就真的只能作为骑兵的一种古老情怀存在。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16:44:00 +0800 CST  
正好我开了这个新帖,就论论这个“波兰骑兵马刀砍坦克”的真假概率。反正你N大也就只有一个没有权威说服力的回忆录片段,而我能找到的只有百度百科和那个谁发布的微博。既然我们手里的资料都没有足够权威的说服力,也不要跟我扯什么证明力了。各自也不是小白,就来论论这个真假性,你想讨论也成,你想单挑也罢,只要你敢接这个题,我奉陪到底!是在这个帖子继续,还是新开贴,我听你的,你是吧主


@Notung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5 21:09:00 +0800 CST  
必须讲一下,二战时期相当部分的骑兵部队都是各国的精锐部队。原因也不奇怪,尽管缺乏机动车辆,但马匹同样是相当昂贵的战略物资。尤其是耐力和速度都非常出色的优质战马,成本并不低。能够拥有这些优质马匹的部队,无论是兵员选拔还是训练还是装备,相比普通步兵部队都有较大的优先权。波兰骑兵旅实际是作为一种机动打击部队存在的,重在机动突袭和战场侦察,性质类似于德军的轻装师这样的单位。而像德军的党卫军骑兵师,其装备和训练强度都高于普通的步兵部队,尽管实际作战时都是下马集合成步兵进行战斗,但马匹这样昂贵的物资并不是普通的步兵可以随便获取的,即使有也仅仅只是一些骑兵侦察队之类。


在日均里,骑兵则是长时间作为贵族兵种存在的,日均骑兵的兵种自豪感很强。在日俄战争里,秋山的骑兵队就击溃过不可一世的哥萨克而一举扬名,奠定了日均骑兵之后很长时间的荣誉自豪感。日均的马匹是吸收了阿拉伯马和西方马种改良后的马种,高大有力。骑兵编制一般是骑兵旅团和骑兵联队,同样是使用骑枪、马刀、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火器作为主要装备,还有轻装甲车。按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日均一个骑兵旅团:一般下辖两个骑兵联队,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共有兵员5600人。共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而日均一个标准的甲种野战步兵联队是3800人,有24-36挺重机枪,4门41式山炮 8-12门92式步兵炮 4门37毫米速射炮。这种对比可以看的出来,日均骑兵部队的火力配置丝毫不亚于普通步兵单位。

亮剑中 和尚 使用的枪,就是缴获的日均骑兵使用的四四式骑枪,性能非常不错。




楚云飞从和尚那借了这把四四式骑枪去清理门户。





日均骑兵标配:四四式骑枪。


不过本子就是本子,特别热衷于冷兵器,对冷兵器有特殊情怀。加上骑兵在日均里属于贵族兵种,兵种自豪感很强,更有西竹一这样的奥运马术冠军的光环加持,所以显得非常豪横。日均骑兵虽然火力配置相当不错(在东亚来说),但依然非常重视马刀。很多时候,他们更乐意使用马刀冲锋和肉搏来解决战斗,似乎这样更能体现自己的兵种优越感。从东北到内地,日均骑兵一直很豪横,而国内的骑兵无论是火力对决还是马刀对决,极少有能与之匹敌者。但是按史料记载,彭雪峰的骑兵曾经在对砍中教过日均骑兵做人。另外就只有东北的吉鸿昌将军麾下的骑兵有能力和日均骑兵在正面刀术上一较高下。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6 13:01:00 +0800 CST  
谈谈苏军的骑兵。


苏联和德国同时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等生,各自发展出了闪击战和大纵深战略。多数人对于苏德战争的印象停留在虎豹坦克和T34的相爱相杀,MG42和波波沙的你来我往,但实际作为2个机械化战争的优等生,这2个国家的军队却保留了相当规模的骑兵部队。由于战争的规模太大,双方的工业产业根本无法满足全面的机械化要求,除了作为精锐部队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外,大部分步兵单位缺乏机动车辆,绝大部分步兵都靠双腿行军,军队的后勤补给也非常依赖骡马畜力。


苏军在这方面情况更严重些,因为苏军的规模更大,而战时产能又严重偏科。为了大量生产坦克和火炮,苏军的汽车和装甲车产能很低,主要依靠各种魔改或者盟友援助。比如美军就根据租借方案援助了不少M3半履带装甲车给苏军。但仅仅是这些仍是远远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为了扩大部队的机动性,苏军是整个二战中骑兵规模最大的军队。仅仅是1944年苏军就组建了超过30个骑兵师,用于配合装甲部队作战。


苏军骑兵的基本单位是骑兵师,一般辖2-4个骑兵团和炮兵等单位组成,其中也包括了数量不大的汽车和装甲单位。事实上,苏军向来是擅长也乐于使用骑兵的军队。由于东欧广袤平坦的地形,同时又交杂着各种沼泽、森林等复杂的地带,加上交通道路建设落后于西欧,所以骑兵在东欧有很大的存在价值。曾经苏军元帅布琼尼麾下的第一骑兵军就是一支著名的劲旅,甚至还有专门的电影讲述其故事。苏军里同时也有大量高级指挥员都是骑兵出身,可见骑兵在苏军里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第一骑兵军麾下的马拉机枪车。这种战术在类战时期得以发扬。


在二战时期,机械化战争逐步普及。由装甲单位和机械化步兵组成的快速突击集群成了主要的机动打击力量。对苏军而言,由于其汽车和半履带车辆始终不足,尤其缺乏半履带输送车。而卡车运输又离不开公路,当装甲纵队进行野战突击时,缺乏半履带装甲车的苏军士兵为了跟上坦克的行军速度,很多人只能选择坐在坦克上的无奈办法。但这种做法会大大增加步兵的伤亡。




乘坐在坦克上的苏军士兵。 旁边是配合坦克的骑兵。






坐在坦克上跟随冲击是无奈的办法,虽然让坦克部队可以及时得到伴随步兵的支援,但会大大增加步兵的伤亡。


为了减轻步兵不必要的伤亡,也为了增加步兵跟随坦克的速度,苏军使用大量骑兵来配合坦克作战。也就是说,相比七八个人挤在一起坐在坦克上,单个骑兵分散跟随的方式会明显降低伤亡率。同时,马匹的机动性是完全可以跟得上坦克的野战冲击的。在这种情况下,骑兵实际就扮演了机械化步兵的角色,只不过由乘坐半履带装甲车改为骑马了。




在坦克部队前面引导冲击的骑兵单位。




苏军为此专门组建了多个机械化骑兵集群。通常是一个机械化军搭配一个骑兵军。在实际作战时,通过将坦克营(团)和骑兵团(师)互相混搭的方式,形成快速突击纵队。这种机械化骑兵集群实际就是一种缺乏机动车辆的情况而诞生的山寨版机械化部队。


但骑马毕竟比不上坐半履带车,无论是防护还是火力,都不是一个层级。但没有那么多半履带车,骑马是最好的选项。而且骑兵也有自身的优点,那就是马匹消耗的是淡水和草料,却可以节省机械化部队宝贵的油料,一定程度减轻后勤负担。而在东线的地形上,草料和淡水的获取相比油料的补给相对要容易的多。另外,在一些装甲单位难以展开的地区,比如沼泽 森林等地区,骑兵单位反而有更好的适应性。



苏军自行研发和魔改的一些装甲车,性能都很一般。





乘坐M3半履带装甲车的苏军。依靠美援的部分半履带车,缓解了苏军的难题。但也仅仅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有机会拥有这种装备。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7 11:57:00 +0800 CST  
聊聊德军的二战骑兵。


和苏军类似,德军作为机械化战争的优等生,但也受限于工业产能,其坦克和汽车装甲车的产能从来就没够过。我们看几个数据:


1、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始终保持大概100万-110万匹马(战马和骡马)的数量级别,这些马匹承担起了大量部队机动和后勤运输的任务;


2、在1943年11月,所有322个德国陆军和党卫军作战师,其中只有52个师实现摩托化或装甲化;而到1944年11月,所有的264个作战 师,只有42个师完全摩托化或装甲化。德军1943年之前的旧型德国步兵师,每个师拥有大约5300匹马、1100辆马车、950辆汽车和430辆摩托 车;


3、在1943年,由于东部战线的广泛延伸,德军遇到了严重的供给和机动车辆维修困难,各师的机动车辆减少到约400辆汽车和400辆摩托车,而马匹数量增加至约6300匹。在旧型步兵量师里实现完全摩托化的单位只有反坦克营,绝大多数师作战行动的实施要依靠马匹;


可见,虽然机械化战争时代,坦克装甲车和各种机动车辆才是战斗力的有力保障,但是因为各国工业产能的差异,缺乏机动车辆的情况长期存在。为了弥补部队机动性的不足,也为了维持后勤补给,大量的骡马被用来执行运输物资的任务,在很多步兵师里骡马甚至是主要的勤务力量。而很多骑兵单位也被组建,作为补充机械化部队不足的机动部队存在。




行进中的二战德军骑兵。


而从历史上来说,德国也是骑兵大国。条顿骑士团的传统被保留了一下,德意志骑士的武德也被传承至今。比如三十年战争里,德意志地区出产的黑衫骑士就是著名的雇佣兵之一,其名气丝毫不亚于名操一时的瑞士长矛兵;而在近代战争里,普鲁士胸甲骑兵和头顶骷髅的普鲁士骠骑兵也是对手始终不愿意碰到的强悍战士。




德意志黑衫骑士。这种骑兵身穿厚重的四分之三甲,主要使用骑兵剑和簧轮手枪。通常每名骑兵都有4-5把手枪,使用一种叫做“半回旋”的战术作战。




追击法军胸甲骑兵的普鲁士骠骑兵。注意其帽子上的骷髅标志。


而整个二战期间,德军骑兵继续发扬祖辈的荣耀。国防军里比较有名的是第一骑兵师,该师由第一骑兵旅改编而来,在1941年11月这个骑兵师被改编成了装甲师,从此国防军里就没有再出现师级编制的骑兵单位。后来的党卫军里,先后成立了3个骑兵师,分别是第八、第22、第37骑兵师。也就是说,一共38个党卫军师级单位里,有3个骑兵师,骑兵单位的比例接近10%。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7 17:40:00 +0800 CST  
以国防军第一骑兵师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军总参谋部组建新的国防军。10万人的国防军由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组成。每个骑兵师5500人,其中包括6个团(实际相当于营级)和1个炮兵营。在1934年到1939年之间,德国陆军扩大到52个师,而其中的4个骑兵师,基本实现了轻型机械化。1939年9月19日,德国取消了骑兵兵种,组建“快速部队”(包括所有侦察、坦克、反坦克、自行车、摩托车和装甲步兵部队)。但第一骑兵旅仍旧被保留下来,作为二战开始时国防军唯一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单位。


该旅包括2个骑兵团、1个混合(部分机械化)骑兵团、1个炮兵营、1个机械化侦察营和1个自行车营。总兵力6200人、4200匹马。这个旅参与了对波兰的战役。波兰战役后,第1 骑兵旅扩编为第1骑兵师,辖有多个无线电、工程和反坦克营。1940年5月,编归第18集团军指挥的第1骑兵师,在亚琛地区参加西线战役。在战役的第二阶段(追击阶段),第l骑兵师利用自己的高机动性配合装甲部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每天45~60英里的速度推进,曾在一次战斗中摧毁了34辆坦克。


我们看下这支国防军骑兵单位的详细编制:


第一骑兵旅时期


1个骑兵旅指挥部;2辆装甲汽车、3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机枪
3个骑兵团:每个团2个骑兵营,每个营3个骑兵连(每个连9挺机枪)、1个重武器连(8挺重机枪和4门80迫击炮);1个摩托化步兵炮连(6门75毫米步兵炮)、1个反坦克群(3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机枪)
1个自行车营:编制与骑兵旅时代大致相同;
1个反坦克连:编制与骑兵旅时代大致相同;
1个炮兵团:2个炮兵营,每个营3个炮兵连(每个连4门75毫米野炮和2挺机枪);
1个工兵营:1个自行车工兵连(9挺机枪)、1个摩托化工兵连(9挺机枪)、1个摩托化舟桥连;


在波兰战役后,第一骑兵旅升级为第一骑兵师。而在苏德战争开始前,第1骑兵师又做了火力强化,给每个骑兵营增设了2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6门75毫米步兵炮;炮兵团也增设了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4门火炮);师直辖的反坦克连也扩充为营(36门37毫米反坦克炮)。这样的火力已经算相当不错了,虽然比起很多一流野战步兵师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师属重炮单位火力偏弱,主要以75毫米野战炮为主,10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较少。但考虑到骑兵部队主要是机动作战,携带口径过大的重炮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会大幅限制骑兵部队的机动性,也就情有可原了。








由马匹牵引的德军野战火炮。


苏德战役初期,第l骑兵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6个团,随着德军的全速推进,第1骑兵师在战线中央地带行动。在德军到达二战的战绩顶峰时,该师被辙回到后方去统治占领的法国,并改编为第24装甲师。1943年第24装甲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歼灭。除了这个第一骑兵师,德国国防军就没有其他师级骑兵单位了。而在1941年该师被改编为24装之后,整个国防军也不再有成建制骑兵单位。但很多步兵师依然保有不少骑兵连(营)级单位,作为侦察、掩护等任务的执行单位。


国防军之外的党卫军,却组建了不少骑兵部队,而且很多都是一致存在1943、1944年。比如著名的党卫军第八骑兵师,其前身是骷髅骑兵团,本是作为一支治安部队存在的。该骑兵团团长费格莱因原任党卫队骑术学校校长,并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式组织马术表演(著名的西竹一是1932年奥运会马术冠军)。1939年9月,德国侵占波兰。由於波兰军队被迅速击溃,散布在乡村各地,给当局造成很大的威胁,希姆莱下令组建党卫军“骷髅”骑兵团(SS Totenkopf Reiterstandarte),负责波兰占领区的治安。费格莱因顺理成章地成为该部队的指挥官。


后来以骷髅骑兵团为基础,组建了SS第一骑兵旅(2个骑兵团和直属单位,3,500人,战马2,900匹,机动车375辆)。这个旅最终于1942年6月升级成师级单位,就是第八骑兵师。这个师由3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机械化供给团组成,并有1个机枪连、1个重武器连、1个警卫连,总兵力约1万人。武器装备包 括:32门105毫米加农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20门37毫米高炮、35门75毫米/88毫米反坦克炮。步兵武器包括31门81毫米迫击炮/4门俄 式120毫米迫击炮、213挺轻机枪和42挺重机枪。这样的火力配比,比很多二流步兵师都要强大了。


在实际作战中,德军骑兵的马匹仅仅只是作为机动工具存在。虽然德军骑兵一直保留了马刀冲锋的训练科目,但基本整个二战期间也极少有机会施展。大部分战斗都是骑马机动,抵达战场后下马作为步兵参战。这也是二战时期骑兵的主要战斗模式。


以SS骑兵旅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区的战例来说。1941年7月29日开始,党卫军骑兵旅以连为单位从普里皮亚特沼泽西端出发,向东进行拉网式清剿,而德军第252步兵师由东向西攻击前进。一路上各骑兵连几乎都同小股苏军游击队发生战斗。8月5日,骑兵旅的前锋营在萨波罗杰(Sabolotje)遭遇苏军游击队。次日早晨,前锋营会同德军第45步兵团向萨波罗杰发起进攻,苏军被击溃,被俘400人,阵亡200人。8月16日,第二骑兵团的一个连到达图罗夫(Turov)镇时,遭到苏军游击队伏击,伤亡十几人。这支游击队大约有8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苏军正规部队。他们火力强劲,拥有重机枪、掷弹筒和几门步兵炮,并且频频发射信号弹同东面的其他苏军部队联系。费格莱因立刻命令第二骑兵团其他各部以及侦察营向图罗夫集结,准备围歼这股苏军。由於该地区道路条件恶劣,分散在森林里的各连队花了4天时间才陆续到达指定攻击位置。8月21日凌晨4点,德军发动总攻,以猛烈的炮火为突击部队开路,而突击队每前进一定距离,就发射红色信号弹,指引炮火延伸。苏军部队同入城德军进行激烈巷战,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德军才攻克图罗夫。图罗夫战斗中苏军阵亡600余人,仅有10人被俘。德军损失为6死18伤。根据党卫军骑兵旅的报告,在8月份的清剿作战中,骑兵旅一共击毙苏军游击队15,878人,俘虏830人,缴获各式火炮20多门,机枪30多挺,步枪500余支,战马约900匹。这一地区的苏军游击队因为接连遭受重创,士气低落,苏军大本营不得不空降数十名政治委员以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从这一系列战斗可以看出,党卫军骑兵旅在战术上同传统骑兵大相径庭。党卫军骑兵符合欧洲近现代的步骑兵(Dragoon)概念,骑马是为了增强机动能力,战斗时依然采用步兵战术,基本不会象古典骑兵那样集团冲锋。党卫军骑兵旅各骑兵团的炮兵比例之高超过了步兵团,体现了一种“突击部队”的建军理念。在清剿游击队的战斗中,党卫军骑兵旅的伤亡要明显低于协同作战的其他德军部队,费格莱因把这归功于常年坚持不懈的高强度训练。

10月25日,党卫军骑兵旅接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新指令东进500公里,负责保护托罗佩兹和拉谢夫(Rshev)之间的德军后勤补给线。以后的几个月里,骑兵旅和苏军游击队发生几十次战斗,又有数千苏军部队被歼灭。入冬以后,德军其他部队的机械化装备损坏严重,举步唯坚,这时骑兵旅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一份报告显示,这段时间党卫军骑兵旅共有战马3,138匹,在10月最后的一个星期里仅有4匹马因疲劳而死,另有51匹马患病需要治疗。11月第一个星期又有3匹马死亡,而随军兽医治疗了102匹病马。这样低的战损率使党卫军骑兵旅一直保持很强的机动性。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7 18:04:00 +0800 CST  
看有人对日均骑兵也感兴趣,稍微讲讲。


日本本身不是个传统骑兵国家。多山多森林的岛屿地形,本身也不是太适合骑兵作战。在很长的历史里,日本本土的马匹都比较偏矮,原产的日本马有8种:托加拉马、御崎马、木曾马、野间马、北海道和种马、对州马、与那国马、宫古马,多数是典型的草原马种,与蒙古战马相似,平均体高120~142厘米。这种马匹耐力较好,生存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作为近代骑兵的战马是有些差强人意了。


明治维新后,为了加强近代骑兵建设,日本先后引进了阿拉伯马、盎格鲁诺尔曼马以及西方纯血马等优良马种,还得到了一些顿河马。通过本土马和这些引进马种的不断培育,日均骑兵的马匹质量不断提高。在所有的马种里,阿拉伯马是最受日本人欢迎的马种。大正、昭和天皇的座骑都是阿拉伯马。公开场合昭和天皇阅兵时骑的都是白色的阿拉伯马。天皇的近卫骑兵和马车所用的也是阿拉马。但由于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国留学骑兵,所以秋山好古也极力向陆军省推荐盎格鲁诺尔曼马。最终大部分日均骑兵的战马都是盎格鲁诺尔曼马。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东洋马”。




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赤备骑兵(这是真田信村复兴后的赤备而非怨武田赤备)。武田家的骑兵在历史上纵横日本,但根据后来的历史考证,赤备骑兵也受限于日本本土马匹的矮小,基本也是骑马抵达战场然后下马持刀矛步战。这种冲击形象只是发生在影视形象里。




后世所画的武田赤备骑兵进攻的场景,这应该是长蓧合战。此战织田军利用栅栏和铁炮(火绳枪)的组合大败武田骑兵。但历史考证是,铁炮并未能阻止武田军的突击,最终织田军和德川家是靠兵力优势击败了武田家。






经过近代化改革的日均骑兵,基本具备了近代骑兵应有的装备、编制和战斗力。在日俄战争中,日均骑兵多次和俄国著名的哥萨克骑兵交手,并多次占据上风。虽然有较大的吹嘘成分,但“敌后横断三百里”还是长期为人们津津乐道。日均骑兵跟哥萨克拼马刀是否有优势不得而知,但日均骑兵彼时已经有了“机动+火力”的战术体系,利用机关枪曾重挫哥萨克骑兵。虽然骑马机动加火力已经日渐大行其道,但日均骑兵始终保持了日均崇尚白刃战的传统,何况本身又是传统时代军队的典型代表,因此日均骑兵很多时候还是希望用马刀冲锋来体现自己的勇敢。








描述日俄战争时期双方骑兵交战的绘画。


二战时期的日均骑兵主要有骑兵联队和骑兵旅团的编制。通常每个日均师团都有4个步兵联队和1个骑兵联队(也有些师团只有骑兵大队)。后来很多精锐师团的骑兵联队都先后改编成装备装甲车辆和汽车的机械化搜索队。而骑兵旅团属于骑兵的独立作战编制,一般辖2-3个骑兵联队和旅团直属部队。在中国战场上,比较著名的有骑兵第一旅团和第四旅团,后来第一旅团改编为战车部队,只有第四旅团一直保持马匹为主的骑兵编制直到战争结束。




行进中的日均骑兵。身上背的正是我上面发布过的四四式骑兵枪,性能相当不错。电视剧《亮剑》中和尚使用的就是缴获的四四式骑枪。


日均的骑兵联队一般编有4-5个骑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及其他直属编队,大约900-1400人不等;每个骑兵中队装备步骑枪119支、轻机枪2挺;重机枪中队装备重机枪4挺(有些会配备2-3门迫击炮)。骑兵旅团编有2个骑兵联队、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共有人员5000-6000人左右,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


总的来说,日均骑兵部队的火力配置比起同时期西方国家的骑兵部队还是相对不足的。但考虑到工业产能的差距,以及主要的作战对手问题,日均骑兵的这种火力配置基本也是够了。在电视剧《亮剑》里,独立团的一支不足百人的骑兵连遇到了日均的黑岛骑兵联队,兵力对比超过1:10,火力差距更是没法提。双方的马匹、装备、人数差距太大,八爷骑兵的技战术训练水准也远不是豪横的日均骑兵的对手。所以那场戏就看看得了,真实情况下,日均骑兵要消灭这几十号八爷的骑兵,可能不消一刻钟就能解决。不过为了突出电视剧效果,也就不必较真了。






这是电视剧《中国骑兵》里的日均骑兵形象,看这装备这军服这嘚瑟的,日均骑兵作为贵族兵种的豪横一览无遗。知道中间左边这位扮演的谁么?




对,就是这位1932年的奥运马术冠军,西竹一。这可是血统纯正的日本皇室成员,男爵之子,父亲是著名的外交家。这位兄台在当时的国际上很有名气,可能确实长的也比较帅,加上他英语很好,性格开朗,在美国有很高的人气,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网红,曾被洛杉矶授予荣誉市民称号。不过再高的人气也抵消不了战争的影响,这位骑兵军官后来成了109师团第26战车联队指挥官,在硫磺岛战役里挂掉了。据说美国人为了保留他的性命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挂了。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04-18 17:53:00 +0800 CST  
后面抽空写点西北青马骑兵的文。 西北三马一直是盘踞大西北地区的土生军阀,但与其他军阀又有鲜明的不同之处。西北三马均不是汉族人,麾下士兵胡汉交杂,其中又有相当数量是少数民族士兵,大部分又属于绿教信仰。因此,出于特殊的民族和宗教问题,马家军的士气和作战意志远非其他国军可比,尤其相比一般杂牌军,其战斗意志和作战风格都异常剽悍。


马家军赖以成名的法宝是其骑兵部队,其中又以青马骑兵最为出名。红军西路军曾经在河西走廊遭到马家军骑兵重创,之后马家军也派遣骑兵部队参与抗战,主要是马彪率领的骑兵第八师,和日均有过多次交手,有不错的贡献,但自身损失也很大,曾经有过马家骑兵遭日均围堵无路可逃,众人集体投河避免被俘的壮举,不亚于八女投江。后其部也数次和新四军部发生冲突,与彭雪峰的新四军四师有过交手,且未吃亏。


马家军再次扬名是在内战时期,重点是西府陇东战役和兰州战役。彼时一野羽翼未丰,1948年底西野仅以不足10万人之兵力进攻宝鸡,成功占领该地,破坏了胡宗南的主要后勤补给基地,缴获颇丰。但因为胡宗南麾下裴昌会部5个整编师和青马看家老本整编82师左右开弓,西野被迫紧急后撤,大量缴获物资未能带走。裴昌会和马继援居然密切配合,先后快速突破西野侧翼防线,青马利用骑兵优势快速迂回穿插,一度包围6纵司令部和教导旅,虽最终教导旅成功突围但损失极大。 最终西野成功退回根据地,但已伤筋动骨。累计伤亡被俘损失约1.5万人,歼低约2万人,大量战斗骨干牺牲,武器装备损耗极大。青马利用骑兵机动性,大胆穿插,一旦攻势极为迅猛,冲入人群肆意砍杀,让PLA再度领教了老牌西北军阀的悍勇。后西野壮大,集结20万人再度攻略西北,在兰州战役和青马整编82师 骑五师 青保一团等主力精锐进行大规模决战,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攻克兰州,但未能及时封堵黄河铁桥以致未能全歼青马。此战役虽然西野获胜,但实属惨胜,有的团刚上去不到一天就损失过半,同样青马曾一次性增援4个团至一线,不足半日就被迫撤下休整。虽未能全歼青马,但兰州战役中,青马看家主力整编82师精锐尽丧,马家军已无回旋本钱。

楼主 勤奋的大黑猫猫  发布于 2020-10-14 00:20:00 +0800 CST  

楼主:勤奋的大黑猫猫

字数:12113

发表时间:2020-04-16 00: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20:24:03 +0800 CST

评论数: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