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市场营销的真谛

我从不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无用”的专业。亲近大众,门槛不高,这并不能说明其“无用”。谁人喜欢,都可以加入,而其中真正的市场规律,营销真谛,又有多少人懂?这好似一句话:“我家里很多老鼠到处跑,进而推出——我家有很多野生动物”



既然它存在,那就是合理的。既然每个国家都有“市场营销”专业,那它的存在就必定非常有意义!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5 12:09:00 +0800 CST  
目前很多很火的专业,例如:金融类专业、师范类专业、旅游类专业、医疗类专业等等。 他们被人们认为是最好找工作的专业,最“吃香”的专业。这些专业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可量化、证书越多就越厉害。所以看得着、摸得着。而如果我们眼光放长远,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吃香” 我想可以用这里几个经典的词来描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方正无隅,大器晚成。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5 12:15:00 +0800 CST  
我们国家的文学类最顶级教授,其书一定不是最畅销,最让人接受的。我们国家的金融类最顶级教授,其财富一定不是最饱满,最让人惊呼的。
话说回来,市场营销属于是一个需要放低身段,潜心修炼,积聚力量,然后迸发出来!如火山爆发,瀑布飞泻之势!

在这样的专业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用心干,用心经营,积蓄力量,然后一一向身边的人诠释,什么叫做市场,什么叫做营销!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5 12:16:00 +0800 CST  
拒绝教条主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时刻从零开始的态度为力量。多闻、多学、多践行。
我很希望借这个帖子的“场地”,在一个和谐的氛围里,相互讨论,共同进步!————————市场 · 营销

只要有人,那么我将一直更新下去,直至无人理睬。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5 12:18:00 +0800 CST  
开贴第一回:
源于日本人的优秀品质————匠人精神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5 12:18:00 +0800 CST  
上周末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寿司之神》。现年近90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 他在日本地位崇高,更以“寿司第一人”的美誉享誉世界。作为这么一个牛逼的人物,却并不在什么五星级大酒店任职,而仅仅在东京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开了一家小店,仅能够容纳不到10人同时用餐。而且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终其一生,小野二郎都在握寿司,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他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缜密计算。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 他在采访里说,他时常在梦中捏寿司,并从中获取诸多灵感。
七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并且以此为乐不知疲倦,这是典型的匠人精神。如果他想,凭借着他的名气和地位,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迅速扩张,攫取大量的金钱,但他的乐趣仅仅在于寿司,至于赚钱,那已经是乐趣之外的副产品而已了。
为了钱做事和做好事顺便赚钱,一般人很难从结果上看出其差别,但若真的做到极致,细心的人是可以体会到的。苹果和三星是这两个方面的代表,这两家公司尽管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但细细品味他们的产品,你最终会发现前者更像是艺术品,并且一直在向传奇迈进,而后者不论外观和细节做的多么精致,却仍然仅是一件商品而已。
坦率的讲,中国缺少做到极致的产品。究其原因,是中国缺少拥有匠人精神的企业。我们的企业更多地在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更多的资源来扩张自己,如何赚取更多的钱,至于产品,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瑞士以军刀和名表享誉世界,但瑞士本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只有几十人或者十几人的微型企业,却都有百年的历史。随意在一些西欧的小巷里面闲逛,也常常发现上百年的书店、咖啡店、肥皂店等各种手工店。抛开中国近几十年形成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换一个角度来想,或许企业可以做强但并不一定要做大,保持着一种匠人的专注精神来不断传承和完善产品本身,并享受这种精益求精的快乐,不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么?
不要被风险投资、商业基金、IPO、整合兼并等等金融词汇蒙蔽了头脑,现代大多数的企业想的都是这些赚钱的金融手段,却已经没有几个企业在考虑产品本身了。同样,具体到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能够进一个稳定的大单位,如何能够旱涝保收地获取自己生活的资本,但真正寻得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之钻研奋斗的匠人,为数何止太少!
【在咖啡馆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我以后也想开个这样的店!”但真正能够开成的寥寥无几,一方面是勇气和技术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你究竟是真正喜欢咖啡本身?还是想借此赚很多的钱?亦或者压根只是想享受一种不上班却拿钱的工作状态?心态的不同完全决定了做这件事情的快感和结果,切不可没有想清楚这一点就贸然行动。这个年代确实存在很多这样小的机会,让人可以真正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享受不一样的人生,但归根结底要直面自己的内心,要知道,寻得自己真正的兴趣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梦想中的生活,恰恰是在这样一种简单专注的小企业中工作。以一种匠人的精神,抛开所有的纷杂繁复的干扰和诱惑,集中精神专注于产品本身,以此为乐,并能够以此为生。




你梦想中的生活呢?明确这一点,正是很多事情的起点。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7 00:44:00 +0800 CST  
匠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木匠,会把正在制作的家具做得尽善尽美;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机械工程师,会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精密部件内最小的瑕疵,消灭在出厂之前。
在德国,尽管许多享誉全球的大型跨国公司实力雄厚,但是,德国制造业得以青春永驻被世界市场广泛信赖的基石,却是那些虽然隐身偏僻乡间,却在本领域拥有世界第一名号的中小企业。这些众多的世界第一,构筑了德国企业德国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在众多类似德国优秀中小企业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人都具有优秀的手工艺传承,所有工人都具有着令人尊重的匠人精神。在德国,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距,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匠人精神的认可和赞赏。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上世纪东西方冷战时期国际腕表界丝毫没有知名度的东德制表行业,在东西德合并后短短数年,就以做工精湛功能卓越的朗格和格拉苏蒂腕表品牌而迅速蜚声世界,对百达翡丽为代表的瑞士顶级腕表品牌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原因无它,腕表技艺薪火相传而已。
1747年出生于瑞士的宝玑大师,尽管是世界腕表界百年难遇的天才人物,尽管自幼就显示了对复杂机械的非凡天赋。但是,他从15岁到凡尔赛学习钟表制造,还是整整学习了5年。宝玑勤学苦练,很快脱颖而出,成为钟表业中的新秀。由于他对机械设备渊博的知识,对钟表特点及技术的过人才能,使他吸引了整个制表行业最优秀的工匠纷纷投身其门下,并在他耐心教导下锻炼成才。宝玑毫不懈怠并屡创新作,他丰富的想像力在众多优秀的工匠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划时代的产品——定速擒纵结构、宝玑摆轮游丝、三问表盘旋式打簧系统、陀飞轮标准时计……
从令人尊重的宝玑大师的经历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5年勤奋的学徒生涯,使得宝玑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制表匠人。而之后的种种发明,也是得益于追随者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
在当下,弘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应该是我们所有企业所有行业努力不懈、持之以恒、薪火相传去做的事情。唯有此,表界巨擘劳力士的成功,才可以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得到复制,从而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7 00:48:00 +0800 CST  
就比如曾经在江苏的一个小作坊工人。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道工序的精致,味道的纯正。。。。。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17 00:54:00 +0800 CST  
接15楼,继续哈。
在我们周遭,匠人不是一个特别受人尊重的称谓。评价一个人油画水平的时候,前辈一句:稍显匠人气,似乎该画作者就和才华横溢天赋异禀完全无缘了,匠人精神自然也鲜有提倡。这自然是我们脑海中想当然的错误定义。真正的匠人精神,其实不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欲望。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1 23:22:00 +0800 CST  
每次写帖子之前,我都会在本子上作草稿,所以会写得比较慢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1 23:26:00 +0800 CST  
这是一个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的“豆腐干”老师傅,他很平凡,专注。至始至终地雕刻着一件事。
几十年前的小作坊式生产路子如今已经被各种标准化的现代工艺替代,并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做了一辈子豆腐干的伯民在鉴定成品。


(这里我将以XX替代真实地名)
XX平江路中有一条巷子叫大儒巷,巷子西头林立的店铺,里面经营着一种传统老工艺“豆腐干”——这就是XX著名特产“津津”豆腐干。XX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伯民,今年56岁,是苏式卤汁豆腐干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也是XX为数极少的做豆腐的老师傅。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伯民的名字最早见诸报端,已是几年前。而今年4月,他又在北京接受隆重的表彰,这一次,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从业近四十年,伴随着“老津津”的蹒跚起步,到如今“津津”豆腐干的飞速奔跑,关于他的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而当看到他本人时,他却只是说:“ “津津”豆腐干的转型在于人,在于“匠人精神”的传承。”
无“匠心”不立业
“过去有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说的是做豆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我倒没有这样的感觉。”伯民说。
回忆起十五六岁时,一次暑假,伯民跟随父亲,第一次真正地看见了卤汁豆腐干的制作过程。
他说,因为当时产量很少,所以能做到精工细作,质量始终如一。特别是烧煮工序,在将近完成时,锅中卤汁浓缩,要不停翻拌,使油片吃卤匀落而防止烧焦。在出锅冷却过程中也要不停搅拌,使所有卤汁全部吃到成品中去。
如此精工细作的卤汁豆腐干传到伯民父亲这一辈,他们延续了上一代人的操作方法并用简单的机器代替了一些步骤,但仍然以手工为主。他们用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延续着这一手工艺产品,保持数十年如一日的鲜甜口感。
从1980年顶替退休的父亲进厂至今,伯民一直从事卤汁豆腐干的一线生产工作。进厂之后,怀着对“津津”这个老字号的一份崇敬之情,他开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刻苦钻研卤汁豆腐干的生产技术。
小小一块卤汁豆腐干,制作过程却很复杂,要经过大豆选料、清洗、浸泡、制浆、煮浆、凝固成型、压榨、切片、油炸、卤制、包装、杀菌、冷却、成品包装等15道环节。其中,油炸和卤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成品的口味。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1 23:28:00 +0800 CST  
伯民说,油炸豆腐,完全靠的是经验。一个锅子里要放入三四十斤的豆腐,然后需要不停地搅拌,让豆腐炸至金黄色。油温高,下锅的豆腐里又有水,因此,手上、胳膊上常常会被溅出的热油烫出一连串的大水泡。
一天下来,腰酸背疼不说,还有一身令人起腻的油味。夏季高温天,车间里的温度有四五十摄氏度,汗珠经常浸湿张伯民的衣服,腿上的汗滴甚至淌到鞋子里,而他却不以为然。
伯民说:“匠人精神的核心在于专注和极致,专注的目的就是要将产品做到极致。卤汁豆腐干是苏州传统老字号的特色产品,我要为它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业的转型升级一直是我国从低端制造业过渡到高端制造业的策略。那么,专注于精益求精、不赚快钱的“津津”的“匠人精神”与现代化转型升级不矛盾?
流水线、机械工具、防腐剂…
然而,伯民在继承上一辈老师傅传统技术的同时,主动思考适应新模式的创新。他向设备生产厂家认真请教,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卤汁豆腐干在质量、口味等方面均有了大幅提升。
为了做好传承工作,他还和生产技术部门一起,挖掘、收集、整理有关卤汁豆腐干制作的历史渊源、技术要点,把苏式卤汁豆腐干的传统制作特点,归纳成文字,使之理论化、标准化,为卤汁豆腐干的传承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3 22:32:00 +0800 CST  
终于,在2005年年底,“津津”公司进行转型升级,在XX城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新厂区。新建厂房二万平方米,更新了生产设备,摈弃老旧的生产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全不锈钢的模拟手工机具。
企业搬迁后,又上一个新的台阶,销售额每年大幅度上升,生产品种和生产数量的同步扩大,给生产车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对于熟悉传统生产模式的伯民来说,面临着又一个巨大的考验,他必须放弃休息时间,琢磨新设备、新技术。
在不增加工人的前提下,要满足市场销售的需求,伯民带领班组,在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实行计件考核,充分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每年为企业多盈余十万元的资金,同时又稳定了职工的劳动情绪。
2007年,卤汁豆腐干制作技艺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伯民成为该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
“以往我们说,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其实,从小企业开始甚至从只有两个人的公司开始就得做文化。”伯民说,匠人精神,需要坚守,同时也需要创新。


“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比同时做好几件事更容易成功。”伯民说,“卤汁豆腐干的工艺具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是我们的遗产。”
确实,从基层工人做起的伯民,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近两年来,张伯民总是每天早上7点多第一个到达工厂,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工厂,天天如此。
在工人们的心目中,他无疑也是最辛苦的人。只要哪个岗位缺人,他就主动顶岗,始终坚持在一线。2013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今年,他又成为全国劳模。
无“匠人”,不立业。沉下心来,专注品质,把产品当作品;伸手捧出,分享热情与乐趣,把豆腐干打磨成艺术品。
伯民觉得,今后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都应该更加努力地付出。要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车间工人从本职岗位做起,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来、本色、本味,对于传统食品业而言,这是始终要坚守的。而某些环节的机械自动化或者其他形式的转型升级也好,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是否传承了传统工艺。”伯民说。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3 22:33:00 +0800 CST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3 23:18:00 +0800 CST  
写到这里不禁地让我想起另一位兢兢业业的“匠人”牛根生。
他的“蒙牛”产品上附着一段简短且耐人寻味的话:
强者不在意质疑
只在乎专心做事
点滴专注
更不凡
点滴的力量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3 23:29:00 +0800 CST  
企业家都能将文化与产品柔和得如此精妙。
我想歌手、词人应该不会赖吧!


李宗盛: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
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
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
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份
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份我还是有的
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
人不能隐孤独地活着
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告诉人家
心里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所在意的
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以精工制作的物件
最珍贵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吵杂
匠人的内心绝对是安静的
面对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有得先成就它它才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工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做
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送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其它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1-23 23:33:00 +0800 CST  
人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说话
说话不是科技武器,但其力量却胜过科技武器千万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说话,说话是人的第三条腿,能在身体还未动的情况下,结果就已如己所料。说话还是一种生产力,能让人吃饱饭,穿暖衣,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么说话呢?说话有哪些技巧?
7天成就金口才、跟卡耐基学口才、78个打动人心的技巧等等等 ,这类图书,实在不会成为你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误人子弟、急功近利、完全忽视瞬息万变的社会实景 是这类书的一大特色!所谓说话的技巧,在于多说,在于多记“技巧公式”,您认为是这样吗?
我不认为是这样。多听多想(内涵)等于是吃;多说多话等于是吐;天天吐,努力吐,最后就无法吐。这好似一段情感,两个人互相爱慕,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情深似海,佳节来临时,哪怕收到的礼物只是一双普通的袜子,爱人也能在无形中说服自己,这双袜子很珍贵、特别。一句“天气转凉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即够了。不再需要额外的话语。如果我俩只是几面之缘,佳节到来之际,您送我一份礼物,只是一双袜子,但你口舌玲珑,用各种套近乎的话语向我扑来!我想,这一双袜子在我眼里,仍然只是一双袜子。没有具体的理由让我对其看法发生根本改变,也许还会被我冠个“奸诈滑头”的称号。这说明了内涵是说话的基础,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是危楼。内涵是知识积淀和思考的结晶。在内涵的基础上加几许明细的思路,这大概就可以叫做 说话的艺术了。
说到这里,各位吧友来一起讨论讨论“说话的艺术”哟!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2-01 02:44:00 +0800 CST  
第二回 说话的艺术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2-01 02:45:00 +0800 CST  
说话的艺术在于表达的恰如其分,思想的深入人心。犹润物细无声、春风拂暖般。
明确表达自己内心所想、达到自己心中所思的内容,并使人心情舒畅,何尝不会不是一个最理想的说话境界。但在许多情况下,几人一起谈话时,说话表达总会参杂进个人的感性色彩,或者被自己头脑中的“教条”所束搏,担忧一些外在的因素,从而模糊掉自己眼前说话的目的。说话的核心“发动机”就在于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和思维清晰的头脑。有了大量的相关知识积淀以后,你会慢慢的感受到这个词语的运用会触到对方的哪一条神经,哪个词语的运用会碰到对方哪一条神经。从而使自己有条不紊的,思路清晰的说话。做到有的放矢,妙语连珠。而不是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漫无目的、被冠“滑头”之称的话语。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2-01 02:46:00 +0800 CST  
ing…后续

楼主 Q1046993088  发布于 2015-12-01 02:47:00 +0800 CST  

楼主:Q1046993088

字数:15030

发表时间:2015-11-15 20: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6 09:03:39 +0800 CST

评论数:29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