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贴,发帖问前先把这个看了。此贴内可以回答的问题,将不再回答

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不想再看到一些快日经贴的问题了。
关于山海经的性质。
前汉书艺文志如术数-形法家(即辨别事物,如大家比较清楚的伯乐相马术就属于形法。)
后汉书又与地理性质的众书籍并列
隋书经籍志通后汉书,列入史部 地理类
四库全书 列入子部小说家
综上,除四库外,基本汉至隋基本同意山海经是一本地理学著作,纪昀将他列入小说家的理由是:“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玄部竞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总体来说纪昀的提要,有一定道理,山海经并非如水经等严格的地理学著作,有不少臆想成分在其中。

关于山海经的篇数。
刘歆上山海经表说:“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
前汉书艺文志说:“《山海经》十三篇。”
宋本山海经传目录注:海内经及大荒经本皆逸在外。(可能是郭璞的注)
另山经5篇 及海经8篇合13篇之数,并且每篇之后有校者校语,荒经5篇篇内及结尾都没有校语,这足以说明汉代校书之时,山海经只有13篇,并不是18篇,班固因向歆父子而成艺文志,应该不会产生13篇与18篇的差异。可能是后人因刘歆序不合与郭璞二次改编的18篇而妄改。当然荒经4篇年代依旧无可非议,可能远早山经及海经的创作年代。
另外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刘歆所云32篇,说明当时中秘(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中存在的山海经只是竹简,而非图卷。

关于读山海经之版本。
总体来说现在山海经没有什么可称完备的本子。
但作为初学者,我推举袁柯的《山海经校注》作为入门。此书建议读巴蜀书社出版的修订本。但此书内很多内容仅供参考,并且有脱误的现象。另外马昌仪的《古本山海经图》,收集了很多山海经的晋以后的古图也值得一看。(当然如果你古文犀利到一定程度,无视一切注解,你直接看白文吧。不过换句话说,古文犀利到这种程度的人,不会无视前辈学者。)
如果读完山海经校注,意犹未尽,想要继续深入那就建议以宋本山海经为底本,兼看山海经笺疏,到了这个层次的人,应该不需要我说读哪些了,就不谈了。
至于其他近现代山海经的注本,多数浮夸鬼扯,不看也罢。当然如果符合了你脑残的猎奇心理,你尽管看吧!

关于山海经之作者及年代。
司马迁将山海经与禹本纪并称。(山海经有时为了文辞公正可以简称为山经,所以有人根据论衡,所引成司马迁只谈过山经,而没有谈海经,是不对的。)
刘歆:山海经者,出於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王充:禹之《山经》
左思:名载於山经,形镂於夏鼎。
综上来说汉代的学者基本认同这是禹做的,但今天从今天来看,基本排除了这种可能,但山海经确实是以大禹为主角而写成的。较可信的时间是,春秋晚期至汉初。海经部分可能是类似于周礼所说的职方氏的人作品。(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关于山海经的流传推测。.
先秦至晋代的流传情况
先秦的情况弄不大清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周书-王会,其中一些内容肯能采自山海经的。
稍晚一些,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求人一篇,还完全能看到作者明显是以海经类似的文献做资料的,但书中所采用的内容,不大可能是今本海经和荒经,但较接近今本荒经。(同样求人的作者也是以禹为主角。)屈原赋一些典故也可能采自山海经。
汉代的流传情况:
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隋书)
汉初,刘安做淮南子,地形训明确采自海经,但明显与今本有一些巧妙的差异,可能表示刘安当时手中存在着中秘所没有的海经,而且极大可能是图帛,而非竹简。
武帝时期,太史公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大宛列传》这是现在可查的最早的对山海经的记录。同时的东方朔也利用过山海经。(刘歆山海经表)
之后刘向也利用过山海经。(刘歆山海经表)
然后就是刘歆领校的今本山海经13篇出炉。(实际应该是由太史令具体负责。)
进入东汉,
明帝时还曾赐给王景山海经作为赏赐。
随谶纬之学盛行,出现了外国图、括地象这种基本是改编自山海经的纬书。
王充、赵晔、许慎、张揖等学者的著作中也明称山海经。
此外汉魏之际辞赋,采山海经典故名物的还有很多(比如羽猎赋、上林赋、吴都赋,数目过多就不列举了。)
晋代:郭璞合并了类似的荒经5篇,真正完成了今本的18篇。并为之注,又作图赞。(郭璞注是现在传世的最早的注,并且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可以肯定的是郭璞前,有学者为山海经做过注,但并没有流传下来,年代及姓名也没有留下。郭璞曾经引过,璨及音义。)
此外,张骏也做过图赞,陶潜还写过读山海经诗三首。(隋书尚有山海经音,无作者。)

关于山海经图。
从刘安地形与今本海经对读来说,基本可以认为刘安所剧的本子不同于中秘的竹简,可能是真正的山海经古图,刘安手中的海经可能和楚帛书的性质很类似,是图书的性质,但很不幸,刘安的那本并没有传下来,传下来的只有由中秘竹简本所校雠出来的文字本山海经。
前章已言明,晋代有两人作图赞,包括陶潜也说流观山海图,但很明显这并非刘安那种古图,而是晋人所绘,郭璞在注中,明确说道:“今图作……”“在畏兽图中”,说明郭璞当时看的图并不是古图,而是晋人采纳了山海经所绘制的怪兽图(今天敦煌残卷中还能看到类似的东西,如瑞应图)。六朝时,张僧繇也为山海经画过图。唐人也还能看到山海经图,及大荒图,
但都并非山海经故图了。




楼主 白泽君  发布于 2011-07-15 01:37:00 +0800 CST  

楼主:白泽君

字数:2232

发表时间:2011-07-15 09: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17 18:14:46 +0800 CST

评论数:1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