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朝数学

图挂了,补发: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17:22:00 +0800 CST  
n—1层立方体的三倍体积
3∑(n-1)²=(n-1)²n+n(n-1)/2,
黄色四棱锥体积的3倍为(n-1)n,
故单倍立方体减四棱锥为(n—1)n/6
对原图形来说,
n-1=下底-上底;
n=高
嘛,把这一部分补全,就得到了整体的公式:
1/6{[(上长x2+下长)x上宽+(下长x2+上长)x下宽x高+(下长-上长)x高]}
长宽相等,即边长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17:26:00 +0800 CST  
看着很像原方法的步骤, 唯一问题是,原方法压根没提这个平方和公式怎么得到的,因此三个叠加只是一种猜测。
如果他有这个平方和公式,为什么就想不到两个平方和相减, 或许是因为没有代数思想,只局限于图形罢?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17:28:00 +0800 CST  
太乱了。打算自摸一精,整理如下: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20:08:00 +0800 CST  
四棱台的体积公式
现代:abn+(A-a)bn+(B-b)an+4/3x(A-a)(B-b)n
古代:1/6{[(2a+A)a+(2A+a)A]xn}

————————————————


古代数学名词:
广:宽
袤:长
阳马:四棱锥(尤指直角)
堑堵:三棱柱(尤指直角)(在《梦溪笔谈》里是指梯形截面的柱体,此处不取)
刍童:四棱台(尤指上下底面中心连线垂直于两底面的)

——————————
刍童的计算,早在汉代《九章算术》就已经有了,但并未描述其形状。查《梦溪笔谈》可知:“有刍童,谓如覆斗者,四面皆杀。”就是说,像倒过来的斗,四面都是斜的。

两书的计算方式一致,分别为:
其法倍上长加入下长,以上广乘之;倍下长加入上长,以下广乘之;并二位,以高乘之,六而一。(《梦溪笔谈》)
倍上袤,下袤从之;亦倍下袤,上袤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若深乘之,皆六而一。(《九章算术》)
其公式均指向:1/6[(2x上长+下长)上宽+(2x下长+上长)下宽]x高

现代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可将四棱台切成1个长方体,四个三棱柱,四个四棱锥。计算步骤较多,但其实古代这一简洁的刍童算法公式,遵循了相同的的基本思路。
其做法原理是先观察底面积:


以上是将(2x上长+下长)上宽+(2x下长+上长)下宽以图形太来表示。设底面长A宽B,顶面长a宽b。
红色为长方体底面;蓝色和绿色为三棱柱的底面;黄色为四棱锥底面。
其中蓝绿黄同一颜色在下底面上的分布,是可以随着红色长方形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但同色面积总和不变。

axb 为中心长方体底面积,
AxB包含了一个这样的长方体,四个锥形底面积,一对短边上的三棱柱和一对长边上的三棱柱底面积,
Axb包括了一个长方体,一对短边上的三棱柱
axB包括了一个长方体,一对长边上的三棱柱。

故整个底面积计算里,长方体算了六次,长边上的三棱柱算了六次,短边上的三棱柱算了六次,锥形算了八次。
又,底面积乘高锥体的三倍,三棱柱的两倍。
1/6x6x三棱柱底面积x高即两个三棱柱体积;
1/6x8x四棱锥底面积x高即四个四棱锥体积。
将以上加起来除以六即 长方体体积+2短边三棱柱体积+2长编三棱柱体积+4锥形体积。

虽然是十分朴素的思想,但此算法经整合后的公式,却比现代数学口算更便捷。

《九章算术》原文例题:
此术假令刍童上广一尺,袤二尺;下广三尺,袤四尺;高一尺。其用棋也,中央立方二,四面堑堵六,四角阳马四。
倍下袤为八,上袤从之,为十,以高、广乘之,得积三十尺。是为得中央立方各三,两端堑堵各四,两旁堑堵各六,四角阳马亦各六。
复倍上袤,下袤从之,为八,以高、广乘之,得积八尺。是为得中央立方亦各三,两端堑堵各二。
并两旁,三品棋皆一而为六。故六而一,即得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20:08:00 +0800 CST  
小立方体堆积(隙积),平方和公式

a²+……+A²的平方和公式
现代:1/3A(A+1)(A+1/2)-1/3a(a-1)(a/2)
古代:1/6{[(2a+A)a+(2A+a)A]xn+(A-a)xn}

这一现代公式并非高中所常见,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会束手无策,若要求隙积图形体积,则可能用诸平方挨个累加。

————————————————
在上一篇中,我介绍了古代刍童的计算。这一算法从汉代开始,到宋代并未有所改进,但沈括却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隙积算法。其本质是从某一正整数的平方开始开始的平方和公式。

沈括指出,前人已作出了多种形状的体积计算公式,但尚未有隙积之术。所谓隙积,就是由若干个小立方体加成的堆。每一层的长宽均一致,比上一层要增加一个单位。这一形状类似于四棱台,但若以四棱台求其体积,就会缺失一部分。
“隙积者,谓积之有隙者,如累棋、层坛及酒家积罂之类。虽似覆斗,四面皆杀,缘有刻缺及虚隙之处,用刍童法求之,常失于数少。”

由于将每个立方体的长度作为一个单位,则体积的数字就是立方体的数目。立方体的数目即
a²+……+A²
其中a为上层的边长,A为底层的边长,层数n=(A-a+1)
他求这一形状的体积公式是:1/6{[(2a+A)a+(2A+a)A]xn+(A-a)xn},不难发现就是在四棱台的公式上补了一项。
这也可以作为a²+……+A²的平方和公式。

现代数学的1²+……+n²平方和公式为:1/3n(n+1)(n+1/2),因为此时并没有公式作为倒推的猜想,不能使用数学归纳法,若想用代数推导出,如观察三次方相减、待定因式等证明方法,将十分复杂,因此沈括是几乎不可能通过代数方式求得该公式的。

但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沈括将他的推导过程写出,其做法只能通过一些痕迹去推断。由于他专注于图形,很可能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平方和公式,且可能已掌握从1²开始的平方和算法。
这么说的原因有二:
在现代公式的基础上,若要求a²+……+A²,显然只需求两次累加并相减即可,∑A²—∑(a—1)²,并不需要另一个专门的公式,但是他却计不出此,将原图形转换成四棱台后补足缺失部分。
况且,即使这样转换,并不能规避求1²到(n—1)²数列的求和,因此我认为他手上已有1²开始的平方和算法。
但即使如此,他也确实掌握了平方和的算法————尽管他可能仍然只看到了图形,未归纳为平方和公式。

下面我试图顺着他的思路给大家解释下他可能的做法。
无论立方体如何摆布,数量一致时,体积就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将每一层的正方形的一角重合与其他层,如图所示: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20:08:00 +0800 CST  
之后这个图形可以分成三种四部分,以类比四棱台。

台柱的顶面边长、底面边长、高均与原图形一致。注意这四部分,颜色的对应




显而易见两个红色长方体的体积都是a²·n,相等。
类比图形第二部分为三棱柱, 因为有n层,所以高为n,底边为n—1,
不难求出,两个三棱柱的底面积均为:0.5(n—1)n ;
而原图形的方块累积的截面,为阶梯形,高度是一个数列1,2,3,...,n,
每段宽度1,故截面积亦为0.5(n-1)n,
厚度与三棱柱相同均为顶面边长,因此这两部分的体积亦相等。

原图形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小一项的平方和,
从1开始,项数少一项,1²+2²+……+(n—1)²,这就与原图形的四棱锥不一样了。沈括在四棱台公式上填补的一项,正是补足两者之差。
但这一过程中, 平方和的问题并没有被规避,亦没有被求证。
也就是说,如果原本顶面是1x1,以上所有过程,都是白费劲。这些工作的实质,是以图形方式,在不用两个平方和相减的情况下,算首项不是1的平方数列和。
既然他能作出两者之差,很可能他已有从1²开始的平方算法, 但是想不到相减,于是搞出了这一套,并代入了公式。

前文说过,1²开始的平方和,用代数推导相当复杂。那么,有没有简单的、图形辅助方法呢?
既然沈括留意到这一图形和直角四棱锥相似,那么对他来说,是有可能想到用三个从1x1开始的n层的堆积图形相合的。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20:08:00 +0800 CST  


拼出来的是n²(n+1)+(n+1)n/2,或可写成n(n+1)(n+1/2)
减少一层:

3∑(n-1)²=(n-1)?n+n(n-1)/2
n—1层立方体的三倍体积
3∑(n-1)²=(n-1)²n+n(n-1)/2,
黄色四棱锥体积的3倍为(n-1)n,
故单倍立方体减四棱锥为(n—1)n/6
对原图形来说,
n-1=A-a;
把这一部分补全,就得到了整体的公式:
1/6{[(2a+A)a+(2A+a)A]xn+(A-a)xn}

因为原方法压根没提从1²开始的平方和公式怎么得到的,因此三个叠加只是一种猜测。如果他有这个平方和公式,为什么就想不到两个平方和相减, 或许是因为过度局限于图形罢?

楼主 swj2008cs  发布于 2017-08-02 20:08:00 +0800 CST  

楼主:swj2008cs

字数:5807

发表时间:2017-07-28 00: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8 21:38:20 +0800 CST

评论数:5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