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游记——西湖心境】湖光醉山色 江潮入禅音

【说明:本游记写于2013年国庆节期间,是对周边次要景区与西湖主景区对比游览之后的一些个人感悟】
一、
径取古渡踏江潮,绕阶山寺润禅音;折返湖堤赏暮柳,伫望断桥洗凡心——假期出行,乐在山水!
山水之趣,抒心寄怀,乐在其中,妙哉妙哉。闲暇之余,品鉴山水,寓身心于其内,实乃人生之大乐,天赐之鸿福!
趁此国庆长假,诸事统统放下,何不吟赏烟霞,处处风景如画。选了一个假期当中最明丽的日子,秋阳煦煦,金风拂拂;含上几颗最冰爽润心的薄荷糖,丝丝入喉,清爽悠悠,然后,背上旅行包——向快乐出发!






二、
沿着宽阔的大道,一路向南,由城入村, 渐行渐远,触目是清新雅致的江南民宅,重脊高檐,昂然丁栱,鹰嘴瓜柱,都是三层以上的大庭院,临水而居,竹林蔗林相绕,石桥木桥相连,独具水乡情韵。此行的第一站——东江嘴村,就是一典型的江南渔村,因地形独特,恰若一钩诗意弯月循江而卧,又似一柄鸟之长嘴直触江心,故名“东江嘴”。此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恰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交汇处,三江竞流,各展其姿,至此交融,壮美如斯,所以村子也被叫做“三江渔村”,以其独具特色的“三江汇流奇观”和别具风味的“江鲜沼虾美食”而成为城郊休闲游的首选之地。上午九时许,我正在东江嘴村沿着一位村民指点的“通江大道”阔步前行,据称此路尽处即是江景,只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特意加快了飞奔的脚步,十几分钟后,果然——闻名遐迩的钱塘江大堤已经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跃步向前,伫堤而立,极目天舒,大堤宛若巨龙卧岸,傲然威挺,以蜿蜒之势岿然雄镇,以卓拔之姿固若金汤,锁住了滚滚钱塘江潮;举目远眺,只见三江并流,白鹭翩跹,江岸边芦苇蓊郁,江面上渔船点点,钱塘江第五大桥凌然飞架,如虹悬挂,一头落在东江嘴村之南,一头坠在隔江对岸萧山。江对岸恰有一座宝塔,依江而立,塔影倒映水中,丽日炫彩,江面祥光跃金,别有一番禅境。循江漫步,闻浪拍堤沙、鹭戏苇丛、渔歌互答;赏水鸟旋回、长桥卧波、宝塔矗挺,时而江风拂面,顿觉气爽神清。沿堤徐行,江岸边有十几家“农家乐”休闲农庄正在彰显着“三江渔村”的独特魅力——引钱江之水沃庄内池塘,江鱼漫溯,游人尽享垂钓之趣;亭台楼榭,绿柳周垂,庭院廊桥,曲径通幽;橘柚垂柯,琼珊翠蔓,烂漫金秋,佳韵悠悠;择一处古色古香的木椅石凳,品一壶地地道道的西湖龙井,香气氤氲沁心脾,禅茶一味意无穷。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6:46:00 +0800 CST  
三、
想着还要渡江去看彼岸的风景,农庄内也不能作过多停留,索性拍照留念,定格这份难得的惬意与闲情。返回了钱塘江大堤,穿过了好多告诫游人切勿下堤弄潮的警示牌,就到了渡江之处“袁浦渡口”——钱塘江最后一渡。在曾经没有桥的日子里,渡口坐船成了钱塘江两岸百姓唯一的通行方式,而现在钱塘江上的桥早已多了起来,从钱江一桥到钱江九桥再到钱江铁路新桥,另外还有“钱江”和“庆春”两条隧道直通天堑,畅通无阻。现代化设施极盛的背后,恰恰就是渡口的退隐,而硕果仅存的袁浦古渡口,就成了我寻迹一睹江景,渡江探幽萧山的最佳选择。中午十二点整,一张两元钱的船票,送我登上了一览钱塘江潮的“浙钱江客渡008”号客船,起锚的刹那,潮水涌动;加速的瞬间,劈浪斩波。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在安徽芜湖二坝渡口横渡长江那一刻,和那次一样我还是喜欢翘立在客船最前头,展开双臂,顶着江风,享受那份被大潮大浪簇拥相迎的感觉,人这一生,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逆风而行”不也照样可以笑傲大江,横流沧海吗?心念及此,竟有几分雄浑气魄传遍全身,怎料轮渡早已卯足了劲地向前冲,十几分钟之后,随着一声鸣笛,已经到达钱江对岸的萧山闻家堰渡口。闻家堰地处萧山西部,与杭州市区隔江相望,江边古镇,历史上素有“三江活码头”之称,登岸前行,是一个渔村小集市,触目皆是渔民刚刚捕捞而来的“水特产品”,许多品类是在城里市场上很难见到的,尤其是白鲦、黄尾鲢、江鳗、沼虾、野鳖、江鲚等,各种美味食材,生猛江鲜,应有尽有,展现着这一方水域的活力与富饶。有水的地方,大多物阜民丰,何况这里是“三江汇流”之处呢?怪不得北宋词家柳永一股脑儿想为这里免费撰写广告词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6:59:00 +0800 CST  
四、
水秀其韵,山展其姿,我喜欢水,但更迷恋山。沿着闻家堰此段的钱塘大堤继续前行,就有一座山映入眼帘,隐约可见山上有座寺,寺旁还有座塔,恰与在东江嘴村看到的隔江对岸的宝塔两两相对,相映成趣。原本我只是打算沿着江堤欣赏一下钱塘江潮,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神秀之地近在咫尺,真个是喜出望外!在刚才江对岸等轮渡的时候,我已经在东江嘴村的一农家饭馆里,品尝了一大盘最地道的钱塘醋鱼,早晨的时候还在学校附近的包子铺里一口气干掉了六个热气腾腾的“天津灌汤肉包”,两餐饭凝结而成的力量此时此刻终于爆发了——向着前方神秀处奋力前行!


五、
二十分钟之后,我已在山脚下。听山下村子的老人们讲,此山叫做老虎洞山,此村叫做老虎洞村,顾名思义,皆因山上有一洞——老虎洞而双双得名。老虎洞,名字还真挺吓人的,难道真有老虎,或者曾经有过老虎,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有一个人,相传曾在此进行了一次“凤凰涅盘”式的新生,后来他“破洞而出”,挥师北伐,荡平仇雠,扭转乾坤,成就霸业,名垂千古——那人,越王勾践——那事,卧薪尝胆。浸透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传说与遗迹,再仰观老虎洞山,更觉雄姿独具,神韵不凡,此山东接湘湖,西揽钱塘,襟江带湖,虽海拔不高却山势陡绝,佳木葱茏,石奇洞幽。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山径两旁依次布列着一些“禅家妙语”牌,如“误解时能微微一笑,委屈时能坦然一笑,吃亏时能开心一笑”、“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内外一如,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大小一如”、“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孝敬父母,宜早不宜迟”、“有信心,有希望,就有未来”……语言质朴,诚挚而温润,亲切而感人。山间“觉海亭”处,有这样两副对联:“众生未悟之佛,佛已悟之众生”、“来此礼佛洗心涤我尘垢;须知祛邪积善仰尔归真”。此两联道尽了佛家之根本——普渡众生,芸芸众生营营扰扰,如溺苦海,从未觉悟,佛家指点迷津,慈航普渡,教人向善,挣脱名缰利锁,归返真我本心,实在是“救出苦海,觉悟归真”,至此,我才深刻品悟出“觉海”二字的妙处。继续向上攀爬,不远处又有一亭子翘然矗立——“三江亭”,两边亭柱上的对联是:“龙腾潮涌珠溅玉泻三江口,虎去洞留天火岚影一潮中”,毋庸置疑,此联是风景联,道出了登临此山的独特感受——山麓俯瞰,见三江汇流,大潮竞帆;绝顶远眺,赏两湖旖旎,碧水连天。只因山下就是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流之处,而此山又恰好位于西湖和湘湖两大风景区之间,故有此联。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7:21:00 +0800 CST  
六、
穿过“三江亭”就到了莲华古寺的“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如守城大将,凛凛威武,紧扼入寺要道,依次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里面的禅柱上分别有两幅佛联:“圆悟藏性道通天地有形外,慈起无缘恩遍尘沙含识中”;“五蕴皆空即众生而观自在,六度齐修惟菩萨亲见如来”,佛家至理,清心见性。殿外即是钟楼和鼓楼,庄严肃穆,晨钟暮鼓,广传佛音,祈愿世人消尽一切世间烦恼,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再往上走,迎面就是那座在山下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得到的七级浮屠宝塔——千佛塔,宝塔矗然高耸,巍然壮观,飞檐斗拱,似欲翱腾,佛家有云,镇寺之塔可使一切魔障望之远避,使一切恶煞悉皆逃离。


沿宝塔左侧的山阶前行二十几步,就到了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莲华古寺,“华”作为”花”的古代异体字,二者相同。莲华古寺时为“湘湖八景”之一,坐落于老虎洞山的山腰处,据传初建于宋,大建于清道光年间,后来毁于战火,现在的主体建筑都是近些年重修的。设计者匠心独运,依山建寺,殿宇之间错落有致,风格独特,尤其从山下远看古寺恰似一件精美绝伦的浮雕艺术品,金灿灿地矗立于苍翠蓊郁的嘉树密林中。关于莲华寺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曾为越王勾践屯兵之所,山下的湘湖曾是他操练水师的训练场,后因被吴王战败而受尽凌辱,被赦归返国后,勾践又在此山的老虎洞内卧薪尝胆,铭记耻辱,涅盘重生。后人为了纪囘念勾践的这种雪耻精神,就在此建庙,并称之为“越王庙”,后来越王庙在群雄逐鹿的岁月里,渐渐地销声匿迹,竟至毁于兵燹。也许正是由于越王庙的消失,让此山失去了镇山之宝,所以群兽倾巢而出,下山害民,其中尤以老虎为害最烈。山下村民不得已只得举村迁徙,远遁他乡,故而此地成了人迹罕绝的荒野之地……很久很久以后的有一天,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从普陀山寻游去灵隐,经过此地,发现此处山明水秀,真个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却荒无人烟,一片萧条,心中奇怪,于是掐指一算,乃知原来是老虎作祟。于是,便用法力收摄了各种猛兽,并留下一朵莲花以作镇山之用。后人为了感念观音菩萨之恩惠就在此处建庵堂,取名莲花庵,后来香火日盛,寺庙也随之日趋庄严,到道光年间,已建成了天王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等……以上传说就是“三江亭”那副对联中“虎去洞留”一词的出处,更是“老虎洞”、“老虎洞山”、“老虎洞村”等名称的本源之所在。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7:49:00 +0800 CST  
七、
走进寺内,只见宝殿内法相庄严,红烛焱焱,佛香袅袅,香客云集,僧众正在举行一场法事,我也恰好有机缘现场聆听佛号梵音,诵经声,声声入耳;有缘人,人人洗心。环望殿宇禅柱上缀满了佛家妙联,蔚成大观,这些对联形式工整,平仄协调,内容多为修持劝诫,清心见性又不失妙笔生花——“圆通宝殿”前廊柱联为:“钟声佛号醒觉世界利名客,晨经晚趺极拔苦海梦迷人”;“三圣宝殿”柱联为:“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上乘”;“大雄宝殿”柱联为:“无力放生须戒杀,有心为善莫欺天”。这些宝殿皆气势恢宏,飞甍翘檐,红墙黛瓦,光影琉璃,与前面的七级浮屠宝塔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翠峰青嶂之间,真个是:三昧融心,宝塔聚灵,四壁婆娑大德影;妙法莲花,光明觉路,一帘般若菩萨心。当我走出佛堂的时候,在寺旁的护栏上有这样一句温馨祝福:愿你同登彼岸。是啊,心安的地方其实就是彼岸,不管你是不是依旧在外漂泊……

千万别忘了,山上还有一处“老虎洞”,这是必去的!进入莲华古寺正殿,从后门抄一条小道,沿着陡峭的山径拾级攀爬,在一番大汗淋漓之后,就会发现有一处山洞赫然入目,此洞由两块天然巨石相切而成,为上下贯通式,深约五六米,洞口极窄,仅容一人爬攀。洞前方有一处较为宽敞平整的空场,洞壁周围则青草碧翠,洞上方有人工浇筑而成的“猛虎”一只,只见它吊睛白额,凶面獠牙,血口大张,神态威猛,栩栩如生,虽是假的,但望之仍会使人倒吸一口冷气。关于此洞的历史传说,以及此处这一系列以“老虎”命名的山、洞、村的来历,据说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惊心动魄的版本: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纷起,勾践之父越王允常在位时,与吴王阖闾结仇而相互攻伐。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越王允常去世、勾践继位之机,出兵伐越,图谋一举吞并越国。面对势不可挡的吴军入侵,大夫范蠡向勾践献计,准备出奇制胜。于是,范蠡率越国水师到檇李(今浙江嘉兴)拒敌,先以三百名死囚为前阵,分队跪在吴军阵前,口称自己有罪,然后一排排自刎而死。阖闾统率的吴军虽然征战无数,却从未见过交战方会以这种极端“无厘头”的自虐方式来对阵,吴军先是窃窃私语,继而哄然大笑,纷纷挤到阵前想一探究竟。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敌军疏于防备之时,范蠡亲率的越国将士突然从左右两边杀出,吴军顿时阵营大乱,竟然毫无招架之力。慌乱之中,吴王阖闾被越国大将灵姑浮以戈击中身体下盘,脚拇指被齐刷刷砍掉,继而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后终因伤势过重并发感染而死。阖闾之子夫差继位以后,日夜操练军队,誓报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亲率十万水犀军,一路追杀越军,勾践带领残兵五千余人,退回到钱塘江,正在走投无路之际,范蠡率水犀军前来,接应勾践上了固陵城(今萧山湘湖村北的越王山)。夫差见勾践向固陵城撤退,立即分兵遣将,而亲率吴军主力包围了此山,他决定以吴国十万水犀军在此处团团围困越军,迫使勾践投降。据《会稽地志》载,当时越王在此山上曾发生过“馈鱼退敌”的故事,越军被吴军围困在山上多日,吴军以为越军早已缺水断粮,撑不了多少时日了,“乃赠之以盐”,没想到山顶上面有井,不仅有水还有活鱼,越军于是就往山下送还了两条活蹦乱跳的“锦鲤”。吴军知道城中不但有水,甚至还有美味佳肴,于是满腔的希望顿时化为了泡影,怏怏然退兵而去,这则“馈鱼退敌”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当时越王勾践在成功“馈鱼退敌”后,带着一干得力随从寻找安全之处研究兴国大计,行至现在的老虎洞附近时,忽然间有一只猛虎从洞中跃起,老虎死死对望勾践良久,终为越王神勇所慑,竟至乖乖退下……这个传说经后人传播和渲染,影响日益广泛深远,该洞于是也就被称为“老虎洞”了,更有后代学者认真地考证出勾践在后来兵败为奴、赦归返国之后曾隐居此洞卧薪尝胆,在经历了一番“洞中自虐”之后,终于发愤图强,成功逆袭,反败为胜,终成一代霸业,千秋名垂!在老虎洞前方有个古朴的亭子,明代学者刘宗周在这里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男人,是用来雪耻的!说得委婉一点,那就是——“有信心,有希望,就有未来!”——竟然和上山时在山道两旁所看到的一条宣传语的内容不谋而合,看来有梦想的男人才是最帅的!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7:59:00 +0800 CST  
八、
“老虎洞”后面的山峰也别有一番景致,我一个人在没有山道的杂树丛中“披荆斩棘”,攀爬穿梭,终于绕到了一处高崖之上,登高必抒怀,临崖俯瞰,只见远处三江汇流,水阔山青,对面营盘山上的三江塔,临江而立,凌然飘逸,江面上波光粼粼,水色渺渺,在烟霭浮漾中,钱塘江第五大桥隐约可见,天堑变通途,蔚为壮观。近处,阡陌纵横,烟村如画,山茶凝碧,古寺掩映,湘湖之秀与三江之美无缝对接,融为一体,一副江南写意山水画活生生就在眼前!
在山崖上一个人伫立了很久,在饱览了胜景佳处之后,就开始了下山之旅,和以前一样,下山的时候,我习惯于奔跑,享受那种在爬山胜利之后“飞流直下”的愉悦感,在下山的时候,一路上还碰到了好多正在爬山的小朋友,他们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在家长的鼓舞下,正在争先恐后地奋力向前,小朋友,好样的!其实,路就在脚下,而且好多时候,需要你亲自去征服,尽管你可能还很弱小……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8:10:00 +0800 CST  
九、
下了山,本打算原路返回,但转念一想,不如趁着国庆假期西湖游客最多的时候去看看那里的人头攒动,对比一下山寺的清幽闲情,也好在一天当中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与风景。坐上城际公交车,目标直奔西湖。当汽车穿行在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第一大桥上的时候,桥下江潮滚滚,桥体历久弥坚,让人不由地浮想联翩。此桥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截至2013年,钱塘江大桥已经“76岁”了,76年来此桥任凭风吹浪打,它自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在这样的大桥上穿梭,我们都会有一种感动乃至激动涌上心头——华夏多栋梁,国人当自强!
穿过大桥,不一会就到了虎跑寺,再看车外,游人密密,车流滚滚,离西湖还那么远,游人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了。公交车好不容易扎进了车流,顺着西湖的方向一路鸣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半个多小时之后到达了西湖白堤。下了车,请君细看白堤之上,真个是“游人如织”,这个词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到好处,因为游人“织”得实在太密,竟然没有半点空隙。顺着白堤一路到断桥,游人越来越多,在断桥上,更是绝对有一种被人群团团包围甚至是压迫着的强烈窒息感,游人们所抓取的风景照、单人照、好友照、情侣照、亲子照、全家照——统统全是西湖游客大合照!不信?回家打开照片一看便知,童叟无欺!其实,那天下午,我不是去看西湖风景的,我是特意去看人的……当然,在人潮涌动的日子里,“雷峰夕照”、“西湖翠柳”、“音乐喷泉”、“柳浪闻莺”、“断桥秋荷”等景致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后来上网查询了一下,十月三日当天西湖的游客人数在十月二日第一次突破了百万大关之后,刷新了历史新高——124.66万人!


十、
今年十月三日,我在一天之内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风景,领略了两种不同的境遇。其实,热闹也好,闲适也罢,各有各的情韵,只要能在平日的繁忙之余,借一时闲暇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领略一下或近或远的风景即可。山也好,水也好,其实身边的风景最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3年10月3日于杭州西湖)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2 18:28:00 +0800 CST  












这是在杭州西湖区西山森林公园(未完待续)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4 17:40:00 +0800 CST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4 18:12:00 +0800 CST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4-12-06 08:10:00 +0800 CST  
杭州很美,欢迎大家来这边观光旅游。

楼主 秋淙枕流  发布于 2016-10-30 20:50:00 +0800 CST  

楼主:秋淙枕流

字数:6703

发表时间:2014-12-03 00: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4 09:41:38 +0800 CST

评论数:1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