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繁荣】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28:00 +0800 CST  
张雅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日本上古史研究领域中,日本民族(即今天的大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学说林立、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人类学、特别是体质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的体质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日本人群种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作一番回顾和分析 。

日本出现人类应该在至少3万年前,但人骨化石发现很少。迄今为止比较可信的早期人骨化石,仅有日本冲绳县港川采石场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的港川人(Minatogawa)。
大约1万年前左右,冰河期后海平面的上升将日本岛屿从亚洲大陆分离出来后,日本岛屿发展出一支独特的文化传统,称为“绳文文化”(以陶器上装饰有绳纹而得名)。绳文人的基本经济生活主要依赖狩猎、采集和捕鱼。绳文时代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300年前后,随后转为弥生时代,这个转变时期以来自亚洲大陆的稻作农业、金属工具及与绳文人不同形态特征的人群的出现为标志。弥生时代历时约600年(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在大约公元300年前后进入日本的古坟时代。
日本人群的体质形态特征在绳文时代末和弥生时代初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弥生时代以及其后的古坟时代、历史时期乃至现代人群(不包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的形态特征基本相近,属于一个形态群体,他们具有较平坦的眉嵴、浅平的鼻根、高狭面、圆而高的眼眶和相对的高身材等,与亚洲大陆的朝鲜、中国和其他蒙古人种人群类似。这样的特征与日本新石器绳文时代人群有很明显的差异,绳文人具有发达的眉嵴、突起的鼻骨、低宽的面部,低宽的眼眶、粗壮矮小的身材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岛琉球人和现代大多数日本人不一样,他们和绳文人的形态特征比较相似。
正是由于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构成以及文化面貌上表现出的复杂性,导致出现了围绕日本人起源问题的大量研究和讨论,涉及体质人类学、考古学、遗传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关于日本人群种族历史演变的理论概括起来有5种,即“代替说”、“二重体形说”、“杂交说”、“连续说”和“移民说”(即日本学术界的“渡来说”)。
“代替说” 主张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被其他人群所替代后形成现在的日本人,这一假说在19世纪被提出。“二重体形说” 强调现代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上的异质性。“杂交说”认为,绳文人与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产生现在的阿伊努人,与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形成现在的非阿伊努日本人。“连续说”则认为,从绳文人到现代日本人的血统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任何的混血。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铃木尚(H.Suzuki)。
但是以上这些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反映出的变化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日本人群体质中包含的地理差异。比如,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岛的琉球人与大多数现代日本人并不一样,但是与绳文人相类似。
“移民说”的提出弥补了前几种学说的不足,该学说认为在弥生时代有相当大规模的移民来自亚洲的东北部的地区,这一学说由日本学者金关丈夫(T.Kanaseki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金关丈夫认为,弥生时代人群具有的高身材和高面特征在早期绳文时代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些新的特征来自亚洲大陆,最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同时,他还指出这些移民还将新的文化,如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带到了九州北部和本州岛的最西部地区。这些移民与当地绳文系统的人群混合,他们的后裔在弥生时代末期或者古坟时代向东扩散,并逐渐到达日本的其他地方。
“移民说”提出后,得到头骨形态学研究、牙齿人类学研究以及血型、耳垢、指纹、血液成分遗传因子等多方面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都说明,从弥生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群存在形态上的连续性。同样,他们与绳文人之间形态上的不连续性说明有来自日本岛以外的基因。现代人基因研究和古代人母系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病毒学的分析也反映出日本有原住民和外来移民两种分支人群的存在。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29:00 +0800 CST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结果已经使人们广泛接受了“移民说”的观点,即认为绳文时代以后的日本人群的体质形态上的巨大变化是因为有来自大陆移民的强烈的基因和文化的影响。
1975年美国学者克里斯蒂.托纳(Christy G. Turner II)第一次对日本人、绳文人、阿伊努人、史前中国人群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后提出了关于日本岛屿人群的“二重起源-混血说”。他认为在日本列岛居民中同时存在巽他型( Sundadonty)和 中国型(Sinodonty)两种牙齿形态类型的人群,绳文人和阿伊努人属于巽他型,弥生人及现代日本人属于中国型。他进一步指出,巽他型牙齿特征形成于距今大约3万-1.7万年的东南亚地区,那么,拥有巽他型牙齿类型的早期东南亚人群沿亚洲大陆架向北迁移,一直到日本的北海道,在日本形成绳文人和其后代阿伊努人。在距今大约2000年的弥生时代,具有中国型牙齿特征的东北亚人类从亚洲大陆抵达日本,与当地绳文人发生部分融合形成了现代日本人。两种不同时间到达日本的人群发生混血并留下了后代,阿伊努人有较多的岛外基因的混血,而现代日本人只有少量为本土基因的绳文系阿伊努人的混血。简言之,现代日本人血统存在一个二重起源,大多数是大陆中国型人群的基因,少量来自巽他型的阿伊努人的基因。
之后,埴原和郎(Kazuro Hanihara)根据包括日本、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贯穿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人类学的研究资料总结出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在日本主要存在两个人群分支演化,一是从绳文时代人到现代阿伊努人;二是从弥生人到现代日本人。同时他指出,绳文人的祖先来自更新世晚期的东南亚古人类,弥生人的祖先则来自亚洲大陆东北部,包括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部和蒙古地区,他们到达日本后,与原住居民发生混血而形成现代日本人的主要成分 。
换句话说,日本人群至少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南地区,这些人群通过微进化过程演变成为现在的阿伊努人和琉球人;另一种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两种成分的差异从弥生时代开始明显,并将这种差异一直保留到现代日本人群。该模式的提出者还指出“二重结构模式”不仅适合于日本人群的体质特征分布,也适合于日本的一些文化上的关系。
此外,一些动物学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于人群的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例如,日本东北部地区的犬和老鼠是在绳文时代或更早的时期从亚洲南部被引进的,而在弥生时代或更晚时期,日本西部地区出现了来自亚洲北部的犬和老鼠。
过去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的数量非常少,以至于几乎可以忽略这些移民的影响。但现在各种证据都显示出外来移民对日本原住民的巨大影响。根据人口每年增长的速率和头骨形态长期变化而做的计算机模拟显示,从弥生时代开始到8世纪的1000多年间,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的整个数量被估计为从40万到超过100万。因此推断来到日本列岛的外来移民的数量是相当大的。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29:00 +0800 CST  
二 日本旧石器时代人的来源

如前文所述,日本出现人类应该在至少3万年前,但化石发现很少,仅有日本冲绳县发现的约1.8年的港川人。通过与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人的对比可知,港川人和中国南方的柳江人非常相似。
关于港川人的起源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通过把港川人和中国及东南亚岛屿的旧石器时代人化石对比后认为,港川人和中国南方的柳江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要比他与中国北方山顶洞人接近,因此推测港川人更可能来源于中国南方而不是中国北方或东南亚地区。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港川人和柳江人在并不久远的过去有着共同的祖先 。另一种是根据牙齿形态的调查指出,港川人是在3万年至1.7万年前由具有巽他型牙齿类型的人发展而来,港川人和马来-爪哇人、泰国人以及波里尼西亚人和密克罗尼西亚人等都是巽他型人群,他们的直接祖先在东南亚岛屿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29:00 +0800 CST  
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的来源

与现代日本人的形态特征不同,绳文人或绳文-阿伊努类群的形态在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和以后的人群中是相当少见和孤立的,他们依然保留着欧亚大陆旧石器时代人的古老特征。绳文人的体质特征主要包括长而宽的头颅,发达的眉嵴,低宽的面部,深陷的鼻根,较突起的鼻骨,低宽的眼眶,钳子状的前齿咬合关系,明显的咬肌痕迹,相对严重的牙齿磨耗,短而较粗壮的肱骨,较长的前臂和手骨,长而扁平的胫骨,较大的脚骨。
关于绳文人种族来源大致有三种假设,即认为绳文人是由(1)亚洲北部、(2)东南亚或太平洋地区、(3)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人进化而来的。
其中,支持亚洲北部来源的研究不多,仅有对阿伊努人的某个位点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项调查成果显示绳文人具有北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的特征,因阿伊努人与绳文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推测绳文人可能与北蒙古人种有关 。另一方面,也有来自考古文化研究的推测,认为绳文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亚洲东北地区的“薄片石器”文化。
绳文人起源于东南亚且和太平洋人群存在密切关系的研究结论包括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牙齿形态特征研究认为,绳文人起源于距今约14000±3300年具有巽他型的早期东南亚人群,他们沿着亚洲大陆架向北移民到达日本的北海道并发展成现在的阿伊努人。基因的研究也显示了绳文人与太平洋人群之间的联系。埴原恒彦(Hanihara.T)的牙齿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也指出日本绳文人和太平洋人群都起源于共同的东南亚人群,不过否认了在绳文人和太平洋人群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 。
绳文人起源于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人的观点源自对旧石器时代人的比较。根据头骨形态,相比山顶洞人,绳文人更近似于港川人和柳江人,同时也比较接近中国南方的新石器时代人群以及现代的阿伊努人。凿牙和拔牙风俗的调查也显示了这样的关系。日本学者沟口(Mizoguchi)在1986年指出,在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初,中国和其南部的旧石器时代人可能通过中国南方的扬子江来到日本九州地区,并逐渐扩散到日本各岛屿。中国的吴新智先生认为,原蒙古人种的柳江型分支向东扩散,产生港川人和之后的绳文人,而绳文人和遥远的太平洋人群之间某些牙齿特征出现率的相似是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不一定就暗示了是由同一直接祖先遗传而来。更合理的认识应该是,绳文人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日本大陆和九州群岛等地区的旧石器时代人的后裔,他们与中国南方邻居共享着头骨和文化特征,而与东南亚岛国人群共享着牙齿特征 。头骨的非测量特征也指出绳文人和太平洋人群之间没有直接的亲缘性 。
在现代人群中,阿伊努人与绳文人最为接近。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0:00 +0800 CST  
日本弥生时代人群的来源

弥生人在形态特征上可以划分出三种类型,一种在骨骼形态上相似于绳文人群,如短身材,低宽面部,方形眼眶,明显凹陷的鼻根和突出的眉弓部位,他们主要出现在西北九州沿海地区、南九州、四国等地区,代表了当地的原住居民。另一种明显不同于绳文人群,主要出土于北九州地区和山口县境内,具有高身材,高狭的面部,高眼眶,很浅的鼻根,明显平坦的眉弓部位等。这些人群经后来的多方面研究后被认为是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第三种表现出以上两种类型的镶嵌形态。
大约距今2300年,一批具有高面、圆眼眶、扁平鼻骨、高身材的人群突然出现在日本北部九州和本州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这些来自亚洲大陆移民的基因优势逐渐超过了日本不同地区的原住居民,成为从古坟时代逐渐向现代日本人演化的直接祖先。人类学上很多证据都指出这些渡来系弥生人与史前和历史时期的日本人很接近。这些与绳文时代人完全不同的人群和他们的后裔后来在弥生时代或者古坟时代向本州岛东部扩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原住居民发生混血,逐渐演变为现代日本人群。他们向北和向南扩散速度很慢,致使北海道阿伊努人和西南岛屿的冲绳人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了绳文时代原住居民的体质特征和文化元素。同时,这些移民也将稻作农业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等大陆文明带到日本列岛。
来自亚洲大陆的弥生人祖先的源乡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未有定说。把学者们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向: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地区,朝鲜半岛、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
一些人类学研究指出亚洲大陆的基因,特别是朝鲜和中国华北人群是引起日本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人群体质形态迅速变化的最可能的因素之一。骨骼测量学研究也反映了渡来系弥生人和中国北方人群和朝鲜人群之间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对现代日本人的基因分析也发现了出现频率较高的通过朝鲜来自亚洲大陆东北部的基因 。但一些牙齿研究者主张弥生时代移民来自中国南方。
对中国大陆来源地的探究,也有一些新的骨骼人类学上的证据,将在后面专门讨论。
此外,也有个别学者提出和以上观点都不同的看法,认为现代日本人的头面部形态显示了与东南亚岛屿人群的接近关系,可能暗示日本与太平洋人群是一个共同的群体,并指出东南亚可能是现代日本人的最初的故乡 。
绝大多数的人类学研究都显示,从弥生时代(2300-1700BP)到现代,日本人群(不包括阿伊努人和琉球人)存在体质形态上的连续性,而他们与绳文人形态上的不连续性说明这样的特征来自日本列岛以外的基因。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0:00 +0800 CST  
阿伊努人、琉球人

日本有两种人群在种族上不同于内陆的日本人,他们是生活在日本列岛北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和生活在西南部冲绳岛的琉球人。体质人类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都指出阿伊努人和琉球人与内陆日本人不同的体质成分。
由于阿伊努人形态近似绳文人,如深陷的鼻根、突出的眉弓部位等使他们曾被误认为是高加索人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包括牙齿、基因、血液等都将阿伊努人很清楚地划分到蒙古人种中。
很多人类学研究都指出了阿伊努人和绳文人之间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且阿伊努人还保留着与绳文人一样的“狩猎-捕鱼-采集”的生活方式。一般都认可绳文人演变成了阿伊努人。有的学者强调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包括绳文人的微进化和与其他人群的混血过程,认为现代阿伊努人有较多的现代日本人的混血。但是,另外一些学者也指出在阿伊努人和琉球人的形成过程中,似乎极少或根本没有受到来自亚洲东部的移民的影响 , 。从历史上看,阿伊努人和琉球人几乎在政治管辖上直到近代一直是独立的。政治和地理上的隔绝有利于他们保持自己的基因池。
阿伊努人和琉球人虽然形态上很接近,但是二者是否拥有共同的祖先,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坚持肯定答案的不在少数,大量的研究包括人体学、皮纹学、头骨和牙齿形态学以及基因的研究都反映出阿伊努人和琉球人相似性,甚至“二重结构模式”理论也提出他们有共同的来源,即都是由绳文人演化而来。
但是,也有的DNA研究却指出,现代阿伊努和琉球人群的祖先是不同的人群,他们在大约距今2300年发生的弥生时代移民过程前就存在了很长时间。这一研究结论与日本人进化的“二重结构模式(Dual structure Model)”的说法不一致,后者认为在弥生时代发生移民前,只有一种绳文人占据着所有的日本群岛。持否定观点的证据也有来自头骨非测量特征的调查 。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0:00 +0800 CST  
三 从中国古人类材料探究弥生人移民的故乡
根据考古学文化上的联系,西日本的弥生人祖先从中国大陆向日本迁移的路线有三种可能:一是从中国的江南地区直接渡东海到达日本;二是从中国的山东半岛渡海到朝鲜半岛经朝鲜海峡到达西日本地区;三是从中国沿海地区沿渤海湾到辽东半岛经朝鲜半岛渡海到日本列岛。从最方便的地理位置来考虑,经过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的看法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只是一直缺乏相应时期的出自朝鲜半岛的人类学材料。 前几年,一些日本人类学者来到中国,和中国体质人类学者共同对中国的古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研究,对日本弥生时代移民的故乡地提出了新的认识。
日本渡来系人群的源乡可能地区之一: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人类学研究资料主要包括山东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人群(约6300-4500B.P)、山东周-汉代的人群(人骨资料来自临淄、后李官、鲁中南地区等遗址)。 牙齿人类学的研究显示,大汶口人群的牙齿形态与现代日本人群都属于中国型的形式,而在这个时间,日本的绳文人是完全不同的巽他型牙齿类型人群。这个事实说明至少3000年前,没有或极少有跨越日本海或中国东部海域的人群接触,即便有接触,也几乎没有对绳文人产生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日本海和中国东部海域很长时间以来是影响基因漂流的重大阻碍。这种隔离状态一直持续到弥生时代开始。不过,不能排除大汶口人群的后代对日本弥生时代及以后的人群有基因的贡献。 从新石器时代到周代和汉代,山东地区的人群在形态特征上产生了一些变化。从山东周-汉代临淄地区和鲁中南地区人群的骨骼测量研究看,周-汉代人群和西日本弥生人的基本特征相近,他们共同和时代更早的中国黄河流域青铜时代居民之间存在过相当密切的关系。由此推测,渡向西日本的弥生人最直接祖先的源乡所在地理区域应该主要在中国大陆的华北地区,山东可能是一个重要地带,弥生时代移民很可能源出于黄河流域青铜时代的某一部分人群 。头骨非测量特征的调查也支持“西日本弥生人最初的故乡可能在中国大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观点,并进一步说明他们在不同时间层次上,或直接渡海或经朝鲜半岛,最终在日本的西部海岸登陆,尤其可能是北部九州至山口地区 。 不过,有的学者也指出,山东类群与日本山口地区弥生时代类群的近似关系并不如他与日本古坟时代以后类群的类似性强,因此认为把山东作为山口地区弥生时代类群的直接源头来考虑还缺乏强有力证据。生活在中国北部和南部、蒙古、黑龙江、贝加尔等地区的任何一个类群都可能对日本人群有遗传影响。 近几年对中国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研究有了新的结果和认识: 稻谷在山东半岛出现时间大约在距今8000年,在距今6000年前后已经处于发达水平。而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出现稻谷的时间。根据对遗址出土水稻的研究,虽然稻谷在北方出现时间上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其成熟和发达时期要早于南方(目前研究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的发达时期不应该是河姆渡,而是良诸时期,约距今5000年前后)。另外,除稻作农业外,弥生时代早期在日本出现了小麦,而小麦在同时期的中国长江流域还没有发现。因此,从弥生时代的农业特点、稻作文明出现的时间以及中国大陆和日本岛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来考量,有些学者认为,日本的农业起源更可能是从中国山东半岛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1:00 +0800 CST  
日本渡来系人群的源乡可能地区之二:中国长江流域及江淮区域
日本弥生时代人已经拥有较发达的稻作文明,这使人们很自然将弥生人的祖先与水稻文明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南方联系起来。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水稻文化的发现,更加强了这种印象。之后,在中国的江淮地区乃至黄河下游的山东沿海陆续有新的水稻遗迹发现,苏北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了大量水稻遗存,其年代可追溯到7000-5000年前。
由于长江流域的人骨遗存保存状态一般较差,可用于研究的人类学资料并不多,主要有江南的金坛三星村和江北的龙虬庄两组新石器时代人群。实际上最理想的材料是和弥生时代初期相当的长江或江淮流域的人骨资料,遗憾的是,目前还缺乏这一时期的人骨材料。
在已经研究过的中国大陆新石器时代人骨中,三星村人骨与日本渡来系弥生人最接近,这个结果把日本弥生人的大陆来源的地理范围由黄河中下游扩展到长江南岸地区 。但龙虬庄人群与日本弥生人头骨形态并不一致,可能不存在体质上的渊源关系 。
另外,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曾对早期日本文化的大陆根源从旧石器、陶器、农业、金属制品及丝绸和手工艺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他的主要观点是:
(1)过去认为的细石器文化起源于接近贝加尔湖的地区,是北亚的典型特征,但在中国广泛地区都被发现,从黄河流域到黄海,甚至中国南方也有发现。因此,日本细石器很可能起源于中国,而且不止一条路线。
(2)日本绳文时代的陶器和磨制石器的出现明显与大陆有密切的关系。其“螺旋上升纹路”的陶器也出现在中国。而在陶土中掺杂纤维的方法也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3)日本发现的饰有绳文文化特征的鬲形陶器,与中国的鬲很相似,可能是中国样品在日本的复制品。而鬲在朝鲜根本没有,不可能经朝鲜带入日本。
(4)早期绳文的玦状耳饰和漆器也可能来自中国,它们起源于扬子江流域。这些证据连同在绳文时代晚期稻谷的出现都说明绳文文化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
(5)日本出现的具有弥生文化特征的有灰坑围绕的聚落也时常在中国发现。同时,弥生时代为储存或居住所建的打桩高台结构建筑在扬子江以南的区域也很普遍。因此推测,它们与稻米种植一起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越海到日本。
(6)弥生时代的坟丘墓在中国北方和朝鲜都没有发现,但它们的类似物出现在扬子江南部,这也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一些渊源关系。
(7)弥生时代的手工艺也相当繁荣,在日本的玻璃器和丝绸上有很明显的中国东南沿海的各种元素。
日本与大陆的渊源关系,以安志敏先生的话一言以蔽之,即“尽管日本岛处在一个巨大的海域之中,但事实上它从未与东亚的其他地区分离”。

日本渡来系人群的源乡可能地区之三:中国东北地区
这个结论来自于对弥生时代不同人群和中国北方河南、南方福建新石器时代人和东北地区青铜时代人群的头骨形态测量学比较研究的结果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种族特征上,弥生时代的大多数移民可能来自中国古代的东北部地区,一部分可能来自黄河流域。
应该注意到,日本西部出现的外来移民主要发生在距今约2300-1700年之间。这个时期大致和中国的东周至秦汉时期相对应。那么,西日本地区突然出现与原住民很不一样的人群,很可能与中国大陆当时的战乱分争的不平静的生活状态有关,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人群连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和习俗等都带到新的安居地。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1:00 +0800 CST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对日本人群的起源和分布概括如下:
1.至少在3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日本出现了人类,但化石仅有冲绳岛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港川人。
2.大约在距今至少10000-2300年以前,日本列岛生活着拥有低面、低眶、低身材和巽他型牙齿类型且依靠狩猎、采集和捕鱼为生的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他们可能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日本大陆和九州群岛等地区的旧石器时代人的后裔,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他们通过微进化过程和一定程度的与其他人群的混血发展成为北部北海道阿伊努人,同时发展成西南冲绳岛的琉球人。
3.从大约2300年前的弥生时代初期开始,一批高面、圆眼眶、扁平鼻骨、高身材和中国型牙齿类型的人群从亚洲大陆登陆日本的北九州地区和本州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与日本原住民共同混杂生活。之后,这样的人群从古坟时代末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向本州岛东部扩散,他们向北和向南扩散很慢,致使北海道阿伊努人和西南岛屿的冲绳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绳文系统原住民的体质特征和文化元素。在移民的扩散过程中,虽有混血发生,但来自亚洲大陆移民的基因优势超过了日本原住居民,逐渐演化为现代日本人。从中世纪早期至今的600年间,日本人群基本没有来自海外的重要基因。

虽然现代日本人起源的“移民说”基本得到认可,但对这些移民的来源地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因为人骨材料涉及的出土地点和时代都有限,比如缺乏与弥生时代初期相当的长江或江淮流域的人骨资料,而对朝鲜半岛的人骨研究也不是很清楚。尽管人骨形态显示江苏三星村与日本渡来系弥生人最接近,但时代上有2000年的差距。此外,还缺乏古代人骨DNA的研究结论。所以,从目前对中国大陆和日本弥生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对比分析结果看,也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认识,还不能肯定地说出中国大陆的哪些古代人群对现代日本人种族形成有过重要的基因贡献。

在探讨现代日本人群与中国大陆的渊源关系时,考古文化上的联系、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对农业起源的研究结果可能更为重要,因为种植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必须通过掌握这种技术的一批人群来实现。相信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加、随着研究领域和手段的增多,对现代日本人群的源乡在哪、他们因为什么原因和通过什么途径到达日本岛等等问题都会逐渐明晰起来。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1:00 +0800 CST  
结论为日本人是大陆移民的后代,阿伊努人和琉球人是土著的后代。日本人与后两者在人种上存在明显区别。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2:00 +0800 CST  
欢迎吧友前来讨论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32:00 +0800 CST  
@埃里温的不死鸟地理吧第一帖。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8:52:00 +0800 CST  
顶起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6 19:29:00 +0800 CST  
我希望某些吧友把全文看完了再来讨论

楼主 帝斯特罗伊  发布于 2016-12-07 18:19:00 +0800 CST  

楼主:帝斯特罗伊

字数:9752

发表时间:2016-12-07 02: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12 13:14:55 +0800 CST

评论数:12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