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还原孔子



《论语》中,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远比另一句,我们同样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对于不懂的,都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这道理,说的多接地气,多在理!于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师把这,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但是,这,并不是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我们不能因为从古至今所有的老师都是这么教的,大家也都觉得挺在理的,就把这种解释强加到了孔子的头上。
那样,是大大看低了孔子。
……
我们在之前的文中,和大家分享过:《大学》是“动态入定”的功法。《六艺》是“动态入定”的用法与练法,而“慎独”是“动态入定”的心法。
从本质上来看,孔子就是一位传授“动态入定”的教练。
这,是我们能够还原那个真实的孔子,能够重新认识孔子学问的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论语》,就可以下一个判断:《论语》是孔子在传授“动态入定”过程中,对弟子们的讲解与点评,以及一些弟子的心得。
把这理清了,我们回头再来看这段话: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段话,是孔子给学生子路讲解,在“动态入定”状态中,对“道”的认知模式。

在解读之前,有几个地方还需要重新认识一下。
1、“知之”的指向
“诲女知之”的“知”,是在“动态入定”中的认知。“之”,是认知指向的认识客体。
这个认知客体,是指《中庸》开篇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道”。
2、“为”的意思
以往,这个“为”字被解释为“是什么的是”,这是误解。
这个“为”字,在这里表示原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后面的“知之”与“不知”,表示前面的“知之”与“不知”的原因。
3、“是知”的意思
这个“是”字,在这里不是“是什么的是”,而是“是”字的本意:“正”的意思。
“是知”是“正知”的意思。“是知”是区别于一般心智状态中的“知”,是“动态入定”状体中“知”的特指。“是知”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专用名词。
把上面几个地方理清了以后,下面我们来重新解读这句话: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先把这句话解构一下,把其中的主体内容找出来。
这段话的主体内容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另一种断法:“女知之”,意思一样,更有趣味。)
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子路,我教你在“动态入定”中如何认知“道”。这需要用“是知”,而不能用一般心智状态下的“知”。
那么,在这句话中,为什么要加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
这是为了加强说明,用一般心智状态下的“知”认识“道”的局限。
翻译成白话就是:你在一般心智状态下能认知到的“道”,是因为你有能力可以认知到这部分“道”(知之为知之)。而你所认知不到的“道”,是因为“知”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认知到完整的“道”(不知为不知)。
这其中隐含的意思是:并不是说,你的“知”认知不到,那些“道”就不存在了。那个“道”依然存在。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些“道”呢?这就引出了后面的“是知也”。
大家可能对于“是知”这个专用名词比较陌生,“是知”是种什么状态呢?
答案就是在《论语》同一篇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知”是“动态入定”状态中的认知模式,与我们一般的认知模式是不同的。
我们一般的认知模式需要先有认识记忆,然后才会有行为的发生。
“是知”并不需要先有认识记忆,而是由心智系统直接对“道”进行感应,在感应的同时,行为自然而然的发生,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
其实,老子的“无为”也是“是知”的结果。王阳明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知行合一;致良知”。也都是“是知”的结果。
……
随着我们对那个历史上真实的孔子的还原,孔子的价值越来越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孔子真正的价值是对人类的价值,他将引领人类开启自己更具智慧的生命状态……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0-31 17:23:00 +0800 CST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间正好”的意思。《中庸》也不是教人如何不偏不倚做事的书。
要把《中庸》的真正意思搞明白,我们先要把一些相关的儒学概念理清。
在之前的文中,我们已经与大家介绍过一些儒学的概念,在这里,再回顾一下下:
1、儒学的核心:是教人“动态入定”的。
2、孔子的本质:是人类源头文化中“动态入定”的发现者、恢复者,孔子是位传授“动态入定”的教练。
3、《大学》:是部“动态入定”的教科书。从原理、方法、过程到最终结果,以及推广的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借用中国功夫的说法,《大学》属于“动态入定”的功法。
4、六艺中的“礼”:是“动态入定”的用法。其他的五艺:是“动态入定”的练法。
5、"慎独":是“动态入定”的心法。是《大学》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具体运用。
6、《论语》:是孔子在传授“动态入定”过程中,给弟子们的讲解与点评,以及一些弟子的心得。
把这些概念理清,我们就可以来分享“中庸”真正的含义了。
从总体的角度来看:
儒学的核心是教人“动态入定”的,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按照《大学》所提供的步骤,运用《大学》中的方法,让自己“动态入定”。这整个过程就叫“中庸”。
换言之,上面的那些儒学概念,都是部件。“中庸”就是把这些部件组装后的整件。
再从具体的字意来看:


“中庸”的“中”字,并不是“中间”的“中”的意思。
在《中庸》里,有提到“用中”,在开头就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个“中”字,从字意上来讲,是“入内”的意思。
具体到“动态入定”来看,这个“中”字就是指慎独: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时刻运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智系统。
这是“中”字的真正意思。
那么,“庸”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庸”字,在这里是“日常行为”的意思,再具体一点,就是指人的日常生活、工作。
把“中”字“庸”字合起来,意思就是,用慎独的心法去生活与工作,这不就是“动态入定”吗?
如果,我们把《大学》看作是“动态入定”的教科书。那么,《中庸》就是像一本“动态入定”的辅导教材,对“动态入定”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讲解……
我们后续将开始与大家分享对《中庸》的解读。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1-22 16:33:00 +0800 CST  
还原《中庸》的本来面目,必须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的语言
此文解读《中庸》第一章(刚才全文发送后不见了,现分段重发)
如果说,《大学》一开头讲的是“动态入定”的原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那么,《中庸》一开头讲的是“动态入定”的原因: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
如果,用传统儒学的语言来解读,这,基本上就是连解读者自己也搞不明白的玄学。
但是,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换一种"科技语言"来解读,会发现:这是非常清晰的,关于人为什么要”动态入定“的原因。

这种现代科技手段就是
虚拟现实(VR)技术!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选了一段虚拟现实的影片,只有十几秒,大家先仔细看一下……


这段影片很简单,在房间地板上,有一条狭长的木板。
虚拟现实的设计者要求参与者,从这条木板的一头走过去,把另一头的一只小猫抱起来。
这在现实中,是件很容易完成的任务。
但是,当参与者带上虚拟现实头盔以后,所感受到的视觉、听觉都变了,整个场景也发生了改变:
地上的小木板延伸到了一幢摩天大楼的高层窗外,小猫下面是几十米的悬空!
从参与者的感觉来看,简单的任务变成了要走到高楼的窗外,去救小木板尽头的那只小猫。
参与者都知道,自己看到的是虚拟现实的影像,并不是真实情景,可是依然吓得够呛。
不过也正因为知道眼前看到的是虚拟现实影像,所以,才敢走出去。否则,在真实的场景中,这几个人都不可能干这么危险的事……
这种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电子游戏中,电子游戏虚拟现实化能让游戏玩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1-23 15:00:00 +0800 CST  
现在,我们就以虚拟现实游戏为对象,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虚拟现实游戏的构成情况: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在虚拟现实游戏还没有开始运行的时候,有这样几个元素组成。
1、虚拟现实设备的制造者,虚拟现实游戏的设计者
2、虚拟现实游戏的头盔、手套,虚拟现实游戏的程序
3、游戏玩家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早期电子游戏的任务、内容,往往都是单一结局的,属于直线结构的。
而现在的电子游戏的任务、内容要复杂得多,是多种结局的,所以,整个游戏的构成是一种树状结构。如下图:


游戏的入口只有一个,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你知道攻略、秘笈、武器、宝藏、帮手之类的,就能玩到高分出口,甚至是终极完美出口。
如果不知道这些宝贝,只会自己在游戏里面瞎撞的,很多场景、环节、道具、任务都是玩不出来的,最后能玩到低分出口,通关,就已经不错啦。
这些
大家如果都理解了
我们就可以来解读《中庸》了
……
游戏的设计、制造者 = 天
游戏设计者对游戏整体的设计,细节的设定 = 天命之
设计出来的游戏程序 = 性
游戏程序的运行 = 性之
游戏程序运行的过程 = 道
获得玩出高分出口的方法 = 修道之
学习获得玩出高分出口方法的过程 = 教
……
第一次来本博的网友,看了可能会有种“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觉得很荒谬”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真实的、完整的世界与人,就是类似“虚拟现实游戏”这种结构。
这种认识一点都不新鲜,好莱坞已经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在银幕上表现了人类世界虚拟现实化的情景……
我们现在依然把这看作是科幻。这其实并不是现代人类的进步,而是落后!
中国的古人,在甲骨文造字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完整的世界,是由两个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的。


甲骨文“天”字,表现的就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上面的“方框”表示现实世界,下面的“大”字:四肢伸开的人体,表示虚拟现实世界。这种不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重叠世界】的关系。
甲骨文造字中的“上、下”结构,表示一种主从的关系,也就是说上面的现实世界决定着下面的虚拟现实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武、医、音都是建立在这种【重叠世界】的物理学背景下的。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1-23 19:07:00 +0800 CST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戴上一套非常先进的虚拟现实装备,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又看到了一个自己(游戏角色)。真正自己的肉体上所有能感受到的感觉,都被虚拟现实中游戏角色的感觉所覆盖,一点都感觉不到现实世界以及真正的自己。而且,也没有了之前在现实世界中的记忆……
一个人处在这样虚拟现实环境中,TA还能自己离开虚拟现实游戏吗?
当然不能的!
那么,这个人如果觉得这个游戏不好玩了,想换个其他的游戏,或者说,在游戏中自己改变游戏的程序,这有可能吗?
当然,也是不能的!
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的含义。
深度沉浸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的玩家,是不可能自己改变游戏的,也不无法自己从游戏中离开!
(大家看,换一种语言,《中庸》是不是变得非常通俗易懂了?)
……
既然,谁也不能自己离开这个虚拟现实游戏,也不能自己改变游戏,那怎么办呢?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话,我们还是要用虚拟现实游戏的语言来解读。
君子,就是希望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玩出高分出口的游戏玩家。
这段话的意思是,既然谁都没法自己离开这个游戏,游戏玩家就希望能玩出高分出口。对游戏中隐含的道具、秘笈、装备、任务、剧情(道)高度重视、非常紧张,唯恐遗漏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使隐蔽得再好,也要去发现;做得再小,也要找出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但是,这个“道”是需要用专门的方法才能被发现的,用一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没法感觉到的。这种独特的方式就是“慎独”(故君子慎其独也)!
我们在之前解读《大学》的文中介绍过,“慎独”就是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时时刻刻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方式,感知自己的心智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智系统。心智系统调整到位,就“动态入定”了。
人在“动态入定”中,就能感应到“道”。
人获得“道”的方式,是一种很特殊的认识方式,不是我们平时一般的认知,而是感应。“道”对于人来说是不可知的。
SO,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说“无为”,王阳明说“所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些说的,都是对“道”的感应。
人要能感应到“道”,就必须让自己“动态入定”,而“动态入定”的的方法就是“慎独”。
后面这一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对“慎独”做了更为详细的讲解。
把“慎独”分为了,没事情的时候在静态中慎独,与有事情的时候在动态中慎独。并讲述了在静态中慎独与在动态中慎独的关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里的"中"是指,君子在没事情时的静态中慎独。也可以理解为:忽略外部环境的,纯慎独概念。
君子,一个“动态入定”的学习者,在没事情的时候,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感知自己的心智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智系统,所以,身心处在极度的平静中,是没有任何情绪表现的。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和”是指,君子在有事情时的动态中慎独。“动态入定”的奇妙之处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动态”,TA并不是不让人的外表一直保持那种极度平静的样子,而是让人根据环境的情况,该喜的喜,该怒的怒,该哀的哀,该乐的乐。
但是,这些喜、怒、哀、乐的表情,与我们平时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在本质上,已经根本不同了。这些喜、怒、哀、乐,是在慎独中的表情,而非情绪的抒发。所以说“发而皆中”,是在“慎独”的状态下发的。这个“中”字在这里是“慎独”的意思。
后面这个“节”字,是对前面“发而皆中”的进一步的说明,是节制的意思。所以,这段话的断法是这样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前面这两句,定义了什么是“中”、“和”。后面继续介绍“中”、“和”的性质与作用。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句话,我们依然要用虚拟现实游戏语言来解读,才容易理解。
“天下”,表面意思是指,虚拟现实游戏中的环境。其实是指,在这个虚拟现实游戏环境中,所有希望玩出高分出口的游戏玩家们。
“大本”是最根本的意思,这个“大”字与《大学》的“大”字是同一个意思。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事情的时候,在静态中练好慎独,是希望玩出高分出口的游戏玩家们的基本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道”就是通向高分出口的攻略、道具、任务、剧情。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在动态中运用慎独,就能获得到通向高分出口、甚至终极完美出口的攻略、道具、任务、剧情……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其实对游戏玩家们走向高分出口的过程的描述。
意思是,当一个游戏玩家,在静态中练好慎独,又能在动态中运用慎独,那样就能玩出高分出口,而且玩的过程也会与游戏环境高度和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们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语言解读《中庸》,是不是发现,孔子留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以往认识的那样,那些都是后人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正确强加给了孔子。
孔子真正留给我们的,是对世界最为本质的认识,以及给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类指引了一条完成完美人生的道路。
孔子真正的价值是对人类的价值
……
(下一篇将解读《中庸》第二章,彻底搞清什么君子、什么是小人)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1-25 18:09:00 +0800 CST  
今天,我们解读《中庸》的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在这章中,有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重要概念:君子、小人。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孔子赋予这两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这对认识孔子、儒学的真正内涵,会很有帮助。!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1-26 08:06:00 +0800 CST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儒家重义轻利,孔子讲君子固穷。给人感觉,学儒就不能追求人生成功,弄得孔子好像是专门教人守穷的一样。

其实,不是这么样的。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孔子如果真的是教人守穷的,而且,还尽教一些诸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经常复习很快乐”之类幼儿园小班的知识。他凭什么,在三十岁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显赫背景,就开了一所贵族弟子趋之若鹜的高等学府呢?
是那时候的贵族子弟,钱多人傻吗?
对于孔子、儒学的认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明,不管是宗教、哲学、科学、艺术。但凡,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最后成为一种文明的,在其兴盛之初,一定是给某些“人生不成功”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人生成功,让这些人成为了人类社会中权利掌控者,财富拥有者。
受这些人的影响,又有更多的人开始信奉这种文明,也获得了人生成功。于是,就会形成一种信仰的“涟漪”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在信奉这种文明后获得了人生成功……
结果,一种新的文明就在这种“获得人生成功的涟漪”中诞生了。
儒学的产生、发展,在本质上也是如此,TA让很多学习者获得了人生的极大成功。
有人说,孔子在仕途上并不成功,周游列国这么多年,也没有获得过成功……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出生很一般的孔子,能带着一大群弟子,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周游列国多年,到哪儿都有诸侯王优待,管吃管喝,问这问那。遇到事儿了,还有人去搭救。
你真觉得这是失败的人生吗?
所以,在认识孔子、儒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
儒学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真正的价值是,获得人生成功!!!
儒学不但能让学习者自己获得人生成功,还能留给子孙后代,帮助子孙后代也去获得人生成功。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有“诗书传家”的传统。
明确了这个大前提之后,我们可以来认识孔子赋予君子、小人的真正内涵了。
君子、小人的相同之处:都是追求人生成功的人。
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任何想法都没有,安于庸庸碌碌、苟且偷生,这样的人,其实连个小人都算不上。
君子、小人的不同之处:对于人生成功的定义,以及获得人生成功的手段的不同。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有另外两个概念需要重新认识一下:
1、对于“完整的人”的认识
先仔细看一下这张“完整的人”结构图:



从禅宗六祖的体验来看,人拥有三层身体:化身、报身、法身。
完整的 人也确实拥有三层身体,而且,每层身体还各自拥有意识。
化身,也就是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的肉体,有欲神意识。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本我意识。用《唯识论》的九唯识的说法,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报身,这是我们感觉不到的身体,有识神意识,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是自我意识。用《唯识论》的九唯识的说法,就是末那识。
法身,这是真正我们的所在,有元神意识,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是超我意识,用《唯识论》的九唯识的说法,就是阿赖耶识,阿摩罗识,元神意识受欲神、识神意识影响的,是阿赖耶识。不受影响的,是阿摩罗识。
“完整的人”的结构,超出了我们常规的认识,需要大家回头好好感受一下……
先别急着往下看。
2、对于人的命运的认识:

任何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既定的,不是人自己可以改变的,这就是《中庸》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但是,任何一个人的命运都不是一条单一的直线,而是上图这种树状结构。在这种树状结构中,既有低分出口、也有高分出口,甚至完美出口。
每个人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命运之树”,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高分出口、终极完美出口。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只会走到低分出口,而不知道怎么找到高分出口。
……
把上面这两点搞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认识,孔子所说的君子与小人的内涵了。
小人对自己的认识:只能认识到作为肉体的自己。所以,小人的思维主要是欲神意识与识神意识的思维。
小人对命运的认识:根本就认识不清命运是怎么回事,认为人生目标可以由自己的意志设定,人生的成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君子对自己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内在真正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君王,要让这个君王重新作主。所以,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君子的思维主要是元神意识的思维。
君子对于命运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于属于自己的树形结构命运中,只有让自己的元神意识发挥主导作用,自己就能走到树形结构的高分出口,甚至是终极出口。
用通俗的说法来说:
所谓的小人,其实就是追求人生成功的业余选手。而君子就是追求人生成功的专业选手。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庸》这段话: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翻译成大白话是这样:孔子说(仲尼曰),追求人生成功的专业选手,会用专业而科学的方法去追求人生成功(君子中庸),而业余选手用的方法都是违反科学原理的(小人反中庸)。
专业选手对于“追求人生成功的科学方法”的运用(君子之中庸也。“之”不是“的”的意思),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按这种科学方法要求自己(君子),并且时时刻刻都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慎独)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智系统(而时中)。
业余选手追求人生成功所运用的方法(小人之中庸也)。完全被自己的欲望、以及社会环境对TA的影响所左右(小人),而且对于自己的命运,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有任何的忌惮,以为人生目标是可以自己设定的,人生成功是可以由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而无忌惮也)。
结语:
读懂这段的意思,对于我们理解、学习儒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个生命,作为人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追求自己的人生成功,本身就是作为一个人的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既不用回避,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问题在于,我们在这种追求人生成功的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而不能用自己的欲望、以及从社会环境中模仿来的标准,去自己设定人生成功,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成功。
这才是孔子《中庸》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启迪……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2-27 12:26:00 +0800 CST  
这篇,我们将解读《中庸》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在上一篇文中,我们给大家解读了《中庸》的真正内涵:
《中庸》是帮助人,真正获得人生成功的成功学。两千多年以来,《中庸》已经帮助过很多中国人获得了人生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族也因为这些人的成功而获得了成功。
君子、小人都是追求人生成功的人。
君子用科学的方法,追求人生成功的专业选手。
小人用自己的欲望,追求人生成功的业余选手。
中庸之道虽然从原因、原理、方法、步骤、过程,阶段目标、终极目标,都进行了非常科学而又清晰的讲述,但是,即使是这样,中庸之道学起来,依然是非常、非常的困难。
《中庸》第三章的这段话,就是孔子在感叹中庸之道的难教、难学……
这种难度,我们可以从一组孔子的数据中看出来: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如果,我们把“贤人”看成是,孔子的学成弟子。那么,在孔子亲自教学的情况下,也只有2.4%的学成率。
这个学成率是非常低的。
中庸之道为什么教、学起来这么困难呢?
这其中,有两方面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完整的人”的结构造成了这种困难
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人”的结构。

普通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从孔子那个时代起,到今天是一样的,都是基于对自己肉体的认识:我的肉体就是我,我就是这个肉体的我。
但是,“完整的人”并不只有肉体这一个体,而是由三层体组成!
第一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的肉体,上图用甲骨文“人”字表示肉体。
第二层是普通人感觉不到的一个体,上图用甲骨文“身”字表示,我们就称之为身体。甲骨文“身”字本来的意思,就是表示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体。
第三层更是普通人感觉不到的一个体,上图用古汉字“思”字表示,这个体是真正我们的本体、真体。
这后面两层体,普通人感觉不到。但是,禅宗六祖慧能感知到了,他说人有三身:化身(肉体)、报身(身体)、法身(本体)。
这三层体,每层体都还自带意识。
肉体带有欲神意识(本我的意识),身体带有识神意识(自我的意识),本体带有元神意识(超我的意识)。
这里有点费脑子,我们需要借用虚拟现实(VR)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来帮助我们认识。
肉体与本体的关系,就好比是虚拟现实游戏中,游戏中的角色(肉体)与游戏玩家(本体)之间的关系。
而身体是游戏玩家(本体)的游戏装备。
也就是说,本体(游戏玩家)需要进入身体(游戏装备)中,才能操控肉体(游戏中的角色)。
“人生”是个非常先进的、极度沉浸的虚拟现实游戏,为了保证游戏中角色的感觉能够全面覆盖游戏玩家的感觉,让游戏玩家能够彻底沉浸在游戏中,单靠一幅3D头盔、一把手柄是远远不够,需要一件“把游戏玩家从里到外彻底覆盖”的体感衣,(借用下面这件潜水衣想象一下……)。

游戏玩家穿上这件体感衣之后,游戏内、外所有的感觉、行为就都一致了,游戏玩家彻底感觉不到真正的现实世界,也感觉不到真正的自己。这样就实现了虚拟现实游戏的极度沉浸。
“人生”是一个超先进的虚拟现实游戏,远比现在的虚拟现实游戏要先进得多得多……
先进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需要引进人工智能(AI)技术的概念。
我们现在的电子游戏中的角色是被动式的,完全由游戏玩家来操控的。
等游戏技术继续发展,游戏中的角色也可以获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让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最终实现游戏角色的主动运行,不需要游戏玩家的操控,TA就能自主运行了。
肉体(人生游戏中的角色)就自带有这样的人工智能,这个人工智能就是肉体的意识:欲神意识(本我的意识)。
游戏中的角色自带人工智能,游戏装备(身体)上,也自带有一套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这套人工智能就是内在身体的意识:识神意识(自我的意识)。
这两套意识,都不是真正我们的意识,而是人工智能意识。TA们的作用是:帮助我们阶段性的“人生”(虚拟现实游戏)任务:从胎儿到成人,这一阶段。
这也是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道理。
问题在于,“人生”是个极度沉浸的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被我们当做了“真实”的人生,我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被我们当做了“真实”的自己。这两个人工智能占据了意识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肉体的欲神意识,更是成为了普通人的生存智能。
真正我们的意识:元神意识,在完成整个虚拟现实游戏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最后,完全被欲神意识与识神意识给带跑了。一个人成人之后,已经很难自己摆脱这两个人工智能的控制……
孔子中庸之道做的就是,让本体的元神意识重新恢复主导作用。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就是好比,让一个重度沉迷游戏的小孩子戒掉游戏一样,是很困难的。而且,这比戒游戏更难。
游戏重度沉迷的小孩,至少还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而极度沉浸在“人生”这个虚拟现实游戏中,所有的游戏玩家都意识不到真正自己,都把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当做了自己。
要从这样一个极度沉迷的虚拟现实游戏中摆脱出来,恢复真正自己(元神)的意识,这得多困难!!!
所以,对于孔子的弟子而言,即使理解了老师所说的内容,按照老师说的中庸之道做了,也很难从欲神、识神意识的惯性中跳将出来。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过有几个游戏重度沉迷的小孩,是自己戒掉游戏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鲜能久矣,大家是不是能体会到孔子心里的苦?
但是,这还是好的情况。能理解孔子说的是什么的弟子,都是悟性极高、天分极高的。
还有一大部分的弟子,是根本就听不懂孔子在说什么……
原因之二: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共同经验背景
想象一下:一个老师走进教室,你告诉TA不能用文字、语言教TA想教的东西。
这个老师会不会懵了?
没有文字、语言,这个学怎么教呢?
中庸之道的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根本就没法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这也就是孔子经常说要行“不言之教”的原因。
因为用文字、语言教学有个前提:
老师所教的内容,在师、生之间必须要有共同的经验背景,没有这种共同的经验背景,师生之间是没法交流的,学生根本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而孔子教授的内容,普通人很难用TA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双方没有共同的经验背景。
孔子那个时代,没有今天由《量子论》带来的重叠世界原理,也没有虚拟现实技术、没人工智能技术、更没有弗洛伊德心理学、甲骨文,佛教经典。
所以,不是天分超群、悟性极高的学生,很难通过孔子的语言去理解老师意识中的内涵。
即使今天,已经有了重叠世界原理、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弗洛伊德心理学、甲骨文、佛教经典,依然,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孔子。
要建立共同的经验背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种的情况下,孔子想了一个办法:
既然听不明白,那就让学生到,由古代圣贤制定的礼仪、规制中去,慢慢体悟感受中庸之道。所以,我们看到孔子一生都在极力恢复古代的礼乐制度。
其实,都是让笨学生给逼的。
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强制自己按照某种古代的礼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是很累的。就好比,你让小孩子在不理解书中内容的情况下死背书一样,也是没法坚持的。
SO,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鲜能久矣。
中庸之道,在孔子那个时代教、学起来都很困难,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中庸之道呢?
……
像老克勒一样生活
像老法师一样工作
虽然,孔子那个时代不管是教中庸之道,还是学中庸之道都很困难。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反而变得容易了。
一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量在孔子那个时代所没有的知识背景,重叠世界原理、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弗洛伊德心理学、甲骨文,佛教经典……
有了这些知识作为背景,孔子的学问将会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二则是因为海派生活方式,就是中庸之道最好的学习方式。
中庸的实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用心:格物、诚意、正心。
中庸之道的实质,就是真正用心地去生活、工作。
那么,什么是真正用心地去生活呢?
那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品位、活出艺术、活出精致。也就是孔子说的"知味"。
上海的老克勒就是这样的生活“知味者”。言行举止优雅得体,待人接物周到细致,日常饮食粗粮也细作,平常衣着亦精心保养,欣赏文艺就和呼吸氧气一样……
把生活当做一种信仰一般用心操持。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用心去工作呢?
那就是,在普通的工作中,安心本职,用心钻研,钻研出一番自己的职场天地。
上海的老法师就是这样的工作钻研者。
在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意识中,并没有什么做老板的传统,做一个老法师级别的老师傅,却是大多数上海人的理想。老法师在上海人的生活中是很受尊重的人。
这种脚踏实地的用心生活、工作的人生态度,正是学习中庸之道最好的起步。
用心地生活、工作,并在生活、工作中,感受自己内心、调整自己的内心,这不就是中庸之道了吗?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6-12-29 20:29:00 +0800 CST  
把这张图看懂了,就能理解儒、释、道的内涵。

儒、释、道的经典,站在孔子、如来、老子、庄子的角度,一点都不玄,而且就怕人听不懂,都讲得非常直白又浅显,可是我们为什么就是看不懂呢?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世界、认识的人、认识的自己,都是基于【单一世界】基础上的肉体感觉经验。



而孔子、如来、老子、庄子讲的内容,都是建立在【重叠世界】基础上的,与我们的感觉经验是不一致的。

儒、释、道的世界是【重叠结构的世界】,在【重叠结构的世界】中,人有三层人体,就是上图中分别用古汉字“人”、“身”、“思”表示的三层人体。

每个人都有三层身体,通过我们的肉体感觉是感觉不到的。而禅宗六祖慧能感知到了,他把这三层肉体定义为化身(人)、报身(身)、法身(思)。

我们不但有三层人体,而且,每层人体都还有各自的意识,也就是说有三种意识。

化身(人)上有欲神意识,弗洛伊德把这种意识定义为本我意识,佛教《唯识学》的第一到第六识,就是欲神意识的产物。

报身(身)上有识神意识,弗洛伊德把这种意识定义为自我意识,佛教《唯识学》的第七识,就是识神意识的产物。

法身(思)上有元神意识,弗洛伊德把这种意识定位为超我意识,佛教《唯识学》的第八、九识,就是元神意识的产物。

儒、释、道经典背后的物理、生理、心理背景,与我们平常的感觉到的物理、生理、心理背景,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是我们很难理解儒、释、道的根本原因所在。

把这张图看懂了,你会发现,中华民族的儒、释、道是一种古老而又超前的科学!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1-09 09:35:00 +0800 CST  
这篇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中庸》第四章的解读: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1-11 12:17:00 +0800 CST  
孔子的很多话,往往被后人解读成幼儿园小班式的知识。比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经常复习很快乐……


这样的解读,对于让儒学占据中华文明的历史时空是很有帮助哒,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能听懂,也谁都能教。可是,这样的解读却很难还原孔子的本意……


以往,对于孔子这段话的解读,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那么,孔子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1-15 15:18:00 +0800 CST  
理解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把这四个概念理解了,自然也能明白为什么最后会说到饮食、知味。


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这“四位”,不管是知者,还是贤者,其实,在孔子眼里都与愚者、不肖者是一票货色。知者,贤者甚至还不如愚者、不肖者。所以,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智者、贤者与孔子的知者、贤者并不是一回事。


SO


我们要搞清楚,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是怎么回事。依然需要来认识“完整的人”的结构,见下图: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1-16 12:50:00 +0800 CST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1-16 20:05:00 +0800 CST  
顶一下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3-24 17:15:00 +0800 CST  
在之前的文中,我们多次介绍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完整的人”有三层人体:肉体(用甲骨文“人”字表示)、身体(用甲骨文“身”字表示)、本体(用古汉字“思”字表示)。


而且每层人体还都有自己的意识,肉体的欲神意识、身体的识神意识、本体的元神意识。


普通人平时主要是以欲神意识与识神意识来掌控人体的,元神意识基本不起作用。(初次看本博的博友,请看之前的文,这里不展开赘述了……)


理清这些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解读孔子这段话了。


当一个普通人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价值与意义以后……


用识神意识去对待、认识中庸之道的,就是知者、贤者。


用欲神意识去对待、认识中庸之道的,就是愚者、不肖者。


中庸之道的本质,是让人用元神意识去感知世界以及自己,所以,认识中庸之道也需要用元神意识,而不能用欲神意识、识神意识。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4-28 10:52:00 +0800 CST  
为什么呢?


因为,与欲神意识、识神意识相配合的,是无意识中的前意识(不是潜意识),前意识负责人的所有经验、知识、偏见之类的记忆。


也就是说,在欲神意识、识神意识发挥作用的时候,人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外界的,所谓的认识,都来自于已有的认识:知识、经验、偏见。


因此,知者、贤者会因为自己的虔诚、理性而过之。而愚者、不肖者会因为自己的固执、懒惰而不及。


那么,孔子最后为什么要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我们可以用“内思”感受一下,孔子当时说这话时的内心,是不是感受到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心情:


学习中庸之道,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你是个智者,也不需要你是个贤者。只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用中”(格物、诚意、正心),去感知每一样生活、每一件工作,这就是中庸之道了。



在这话中,大家能否体验到孔子那种很无奈的心情?


孔子好像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岁月中,他的学问会被后世历代的智者、贤者异化成,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东西……


对此,孔子即使是遇见到了,也是很无奈的。


这种无奈不仅是孔子的无奈,而是,所有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无奈。


东方的儒、释、道,西方的上帝信仰、古希腊哲学,在TA们产生的源头,都是一种让人自信、自觉、自悟的文化。
但是,在历史的跋涉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智者、贤者,或出于虔诚、或出于崇敬、或出于理性、或出于正确,统统被异化成了他信、他觉、他悟的文化。


这种被异化了的文化,虽然依然被冠以源头产生时的名,但是,其实质却早已不复存在了……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04-28 12:32:00 +0800 CST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10-10 15:00:00 +0800 CST  
孔子后来周游列国时,开的并不是““麦肯锡”公司,而是“贝恩”公司,“麦肯锡”提供的就是中规中矩咨询服务,而“贝恩”公司则不同,TA们提供的是类似托管的咨询业务,就是让“贝恩”公司的咨询人员直接当客户公司的CEO,孔子后期,其实也是这个思路,带着一帮学生想托管人家的国家管理,周期三年。

楼主 海派文化解读  发布于 2017-10-16 17:11:00 +0800 CST  

楼主:海派文化解读

字数:4240

发表时间:2016-11-01 01: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08 09:20:52 +0800 CST

评论数:7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