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2】我从隐太子妃及隐太子巢剌王诸县主墓志看到了什么?

一楼百度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1 23:59:00 +0800 CST  
一、隐太子妃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家族显赫,但其所属支系最晚从其高祖父开始就人才凋零,庸碌无为。

墓志所载其高祖、祖父、父皆无料可查,无事迹可考,因此,他们在武德年间所获官爵当是受益于外戚身份,不是由于自身有什么功勋才干。

有网友认为墓志铭只说“妃讳观音,荥阳人也”,不能确定为荥阳郑氏。但是,姓郑的荥阳女子中能嫁给唐国公嫡长子为妻的应只可能是荥阳郑氏的姑娘,没有抠字眼的必要。

二、推测郑观音为李建成续弦。据墓志记载的卒年和享寿倒推,郑观音生于599年,和李世民同龄,15周岁嫁给李建成,此时李建成已25周岁,目前找不到资料探究这位国公继承人初婚异常之晚的原因,只能暂且认定,李建成原配早逝,续娶郑观音为继室。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00:16:00 +0800 CST  
三、李建成好宴饮,尚奢华;郑观音崇俭克己,但对丈夫的生活方式无可奈何。
墓志铭“内切忧勤,至如夕宴宣华,朝游博望,凤舞鸾歌侈其欲,翠舆雕辇导其欢”的记载,如无臻网友考证后所言,和武德年间担任李建成太子少保的李纲劝谏李建成的上书“窃见饮酒过多,诚非养生之术”相互印证,可并为史书佐证,可看出历史上对李建成奢侈好酒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当然,我觉得单就这一点,对一位储君而言不是大过,虽说也绝对不是加分项。如果其他方面的才望过硬,就是小事一桩;反之,则折射出其人盲目乐观,过度自信,自我约束不强,忧患意识缺乏,不够谨慎,迟早要出大问题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郑观音对此 “忌满嬰怀,流谦轸念,恒在贵而思降,每骄奢而侚约”,她是居安思危的,是一位安分守己的贤良女子,自己坚持了俭朴严肃的生活作风,“宁窥宝匣,唯取鉴于缇缃;罕御芳铅,独庄情于礼训”,不爱妆饰,喜欢读书,恪守礼教。

然而,她对丈夫有所匡正吗?我们看不到。我相信她至少是有心劝谏的,至于李建成为何没有发生积极的改变,可能的原因有二:1、劝谏无效;2、不敢劝谏。

无论如何,从现有资料来看,与她那位小字也带“观音”的老二妯娌长孙氏相比,郑观音对自己丈夫的影响力要低得多,几乎可以说为零。

要强调的是,不能因此质疑郑观音本人的才德,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妻子是否有能力、有胆量引导丈夫,是丈夫的性情如何、双方性格是否相辅相成、夫妻感情厚薄及妻子的见识与情商高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方面责怪郑观音,是不公平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节俭守礼是当时推崇的妇女美德,储妃、皇后若具此美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社会正能量,并不是她那位二妯娌长孙氏的暗器。如今有些人,为什么要就这相同的德行,一边赞美郑观音,一边嘲笑长孙氏?我百思不得理解。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00:18:00 +0800 CST  
四、李建成也有数目不详的小妾,郑观音大度能容,对小妾和善,从无嫉妒。
墓志铭记载“嘒彼小星,且流三五之咏”。据《毛诗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

显然,李建成也纳妾了,从其他资料可知,包括一位姓杨的前隋皇族女子,现在资料不足,出身无从判定,但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都不足为奇,乃效法历代惯例的正常举措。一如曹丕一手礼待前汉献帝(达到许其立天子旌旗的地步),以示新朝对前朝的仁厚;另一手又不让汉献帝两个女儿按公主待遇下嫁良人,而是纳为自己的小妾,以示前朝对新朝的臣服。何况,做太子的妾挣一个正一品四妃的前途还是颇有保障的。按照李渊注意维护嫡长子地位、平衡诸子利益的一贯做法,以及武德元年兄弟二人功劳还未拉开距离的客观形势,我认为,李建成的杨姓妾也是隋炀帝某个无宠未封的庶出女儿的可能性很大。

总之,以上的一切,绝不是建成或世民任何一个人的独特行为,既不能以此推定什么感天动地的奇情,也谈不上悖理败德。相反,可以说李渊遵守伦常,有同情心,因为,如果前朝帝女们不是他的表侄女,他应该效仿曹丕,把她们纳为己妃。

还有,雅量宽宏、善待小妾是当时上层妇女应有的素养,郑观音也做到了,亦非长孙氏的专利。不过,有些人一面褒扬郑观音为美德懿行、大家风范,一面贬斥长孙氏为压抑献媚、缺乏自我。这也是我无法理解的。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00:19:00 +0800 CST  
五、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女儿都住在宫中,由皇室恩养,物质优渥,安享天年,但受到一定限制。

郑观音墓志记载,玄武门之后居于宫中“长乐门内、归仁门东”, “遽沐殊私”,得到皇帝的照顾,“桑榆迟暮,汤沐优隆,犹执敬姜之勤,不懈母师之礼”, 到了晚年,待遇优厚,但她依然谨慎守礼。据云卧恣天行网友的提醒,她还生了一个遗腹女,“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估计就是后来为她送终、操办后事的第五女归德县主。这个意外的惊喜对她一定是莫大的安慰。

李元吉女儿归仁县主墓志铭记载,嫡母‘’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生母某姬“以生我之亲,从萦内閤”,即归仁由嫡母和生母共同抚养在宫中,而墓志也肯定了归仁对嫡母和生母都很孝敬的德行。元吉另一女儿新野县主的墓志铭也记载皇帝宽仁为怀,对她这个孤儿开恩供养(“恩加鞠养”)。

在郑观音去世后,当时的皇帝下诏致哀,并明确要求丧事“礼加优隆、务令优厚”,派太府少卿、太子洗马监护丧事。往前追溯至贞观21年,归仁县主的嫡母或生母去世(原文“丁某忧”,究竟是嫡母杨氏还是生母某姬,我不敢定论),皇帝下诏致哀,似由归仁县主担任丧主,主持丧事,极尽孺慕之哀,但对于丧事规格,则只字未提,在现有资料范围内,结合唐朝墓志铭惯有的贴金作风,推测丧仪应属公事公办,并无破格待遇,与后来郑观音的哀荣不能相提并论。

多份墓志互为印证,可见建成元吉的遗属都住在宫中,受到恩养,并非其中某一家的特殊待遇,而丧仪规格的差距,以隐太子妃地位之高,也是合乎情理的。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00:20:00 +0800 CST  
郑观音和归仁县主的墓志铭也不约而同的讲述了宫中荣养生活的另一面:精神上寂寞孤凄,行动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或监视,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前者表达为“泰钟则否,福极生灾,祸构春闱,刑申秋宪”,后者描绘为“诚周于造次之间,行满於危疑之地”。

参照李世民的女儿通常8岁册封、13/14岁出嫁的情况,建成元吉的女儿们受封县主和出嫁的时间都很晚,看来,虽然物质供给优厚,但在册封和结婚的大事上,还是因各自父亲之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对于这个问题,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李世民对建成和元吉的女儿一视同仁,没有偏向;
2、她们的婆家都算是门当户对;
3、这不是她们独有的境遇。李世民自己的女儿临川公主迟至18岁才获封,后嫁人,婆家连玄武门遗孤们的婆家也不如;另一女儿常山公主到了20多岁也没嫁就去世了。李治和萧淑妃所生的两个公主也晚封、晚嫁,等等。唐代早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父母有了问题,身份敏感,暂不宜册封、出居宫外,如玄武门遗孤和萧淑妃的女儿;二是因故被皇帝忽视甚至遗忘。而临川公主和常山公主属于上述哪一种原因呢?本文不作评论。

因此,建成元吉的女儿们晚封、晚嫁,不是李世民个人施加的苛待,而是唐朝在此类情况下的惯常做法。
最后看看墓志铭透露出的时间:
1、归仁县主:20岁才封县主并出嫁;
2、文安县主:19岁封县主、出嫁;
3、和静县主:贞观十五年嫁薛元超。薛生于623年即武德六年,可推测和静的年龄;
4、新野县主:14岁封县主,15岁出嫁;
5、闻喜县主:17岁封县主,出嫁。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00:21:00 +0800 CST  
六、郑观音是否愿意与李建成合葬?夫妻感情如何?
很多网友从墓志铭解读出郑观音不愿意与李建成合葬,推测夫妻关系不好,郑对李有怨念。不过,我觉得不能确定郑表过态不合葬(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得到指教)。即便确定,也无法因此断言夫妻关系糟糕。下面是我的一点浅见:
1.夫妻感情应该不错,但不能由此推定李建成把东宫编制庞大的群妾当空气。首先,郑观音怀有遗腹女,证明到李建成当了近10年太子的时候,两人还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并没有把郑氏束之高阁。“东望吾夫,西望吾子”,有可能郑氏有过亲生子,也可能指庶子,按封建宗法,都是她的儿子,故无法断言。
与此同时,庶出女李婉顺的存在,轻易击碎了现代小萝莉关于李建成身心专一的绮念。
‘’况乎万古长辞,三泉永隔;故以貌随心瘁,形逐魂销。‘’墓志铭如此描写郑观音丧夫后的哀痛,能和肚子里的受 jing luan互相印证,我觉得应该采信,滤去浮词虚饰,仍可证明夫妻感情是不错的。

2.但墓志把她后来淡妆素服作为痛切悲悼亡夫的依据,就是纯粹的浮华溢美之词了。因为这不是丧夫后的突变,如前所述,乃是她一以贯之的风格,李建成春风得意时,她就不要脂粉,不要珠宝,其节俭朴素的程度,本来就已经超出了人之常情,故而远甚于长孙氏。长孙氏的节约是“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即用度适量,不贪多浪费,在此前提下,选择精致优美的服饰(如遗履图所记),仍保持女性天然的审美追求,可说是具备重质不重量的理性消费观念。

所以,郑观音在李建成死后,妆饰方面依然故我,不能作为悲痛的佐证,只能说是她的独特个性。

3.夫妻关系不错与前述的郑观音不敢劝谏或劝谏无效没有矛盾。多年相处的夫妻应该很了解对方的性格品质,既然自知劝谏无用,还容易引火烧身,那就不开口,或劝说无效后就乖乖闭口,这恰是维护彼此感情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的夫妻性格水乳交融,相互有广泛而充分的沟通,丈夫乐意听取妻子的意见和劝谏,妻子对丈夫的理解、把握及沟通能力也很强,妻子不时劝谏自然不会伤害感情,反而增添了无穷情趣。例如李世民和长孙氏夫妇。

又如隋炀帝和萧后,夫妻关系看来也是不错的,但萧后不规劝不进谏,即使是宇文晶、萧钜淫乱后宫,因为隋炀帝袒护,萧后身为后宫之主,一家主母,也无可奈何,向丈夫报告一次无果之后便归于沉默。假如她对丈夫的各种不当举措坚持劝谏,恐有变成“嫌后”之虞,深知丈夫性情的萧后明智的选择了闭嘴。郑观音对李建成应该也是这样。

‘’宇文晶,字婆罗门,宇文庆孙。大业中养于宫内,后为千牛左右。炀帝甚亲昵之,每有游宴,必侍从。至于出入卧内,伺察六宫,往来不限门禁。【时人号为宇文三郎。与宫人淫乱,至于妃嫔公主亦有丑声。萧后言于帝,晶闻,惧不敢见。协因奏晶壮,不可久在宫掖。帝不之罪,召入,待之如初】。宇文化及杀逆际,为乱兵所害。
‘’萧钜,钜小名藏,炀帝甚昵之,以为千牛,与宇文皛出入宫掖,伺察内外。帝每有游宴,钜未尝不从焉,【遂于宫中多行淫秽】。‘’~隋书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2 10:20:00 +0800 CST  
七、郑观音女儿的数量
墓志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告诉我们,郑观音很可能只有遗腹女这一个女儿,其他女儿均系庶出。“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倚闾之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绝望表明玄武门之变后郑观音已无亲生子女,而建成的女儿们并未被杀,这意味着郑观音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没有亲生女儿,事变后在本已绝望的境地下,发现自己怀孕,这才激发了”旋闻解瑱之欢”的惊喜感情。

楼主 细雨丝竹  发布于 2016-05-23 21:53:00 +0800 CST  

楼主:细雨丝竹

字数:1388

发表时间:2016-05-22 07: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1 04:54:01 +0800 CST

评论数: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