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意识体验方法论——IOS整合式》

现实世界中的每个事件都包含内在和外在两种分识和“我”、“你/我们”、“他者、他们、它”这三个认知模式和视域维度。
显然,主体可以从“我”的视角去看待事件,我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主体也可以采用“我们”(或你)的视角来看,即所谓我和“在场的此在者”(一定是可对象的语言记录的实在者)如何怎样看待事件;同时还可以采用“它”的视角来看,即所谓事件的客观的、规律的、公共的、约定的真实。
“内在→外在→怀疑→还原→结构→悬搁→内省→视域→时空成就的绽放”这样的求索并验证的能动性过程是将所有视域维度:——“我”、“我们/你”和“它(他/她,或他们)”来考量知识的本意出自自我、文化及其自然都需要整合的IOS的交互纳入,因此而能得出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实现观念体验及其建立价值体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28 22:02:00 +0800 CST  
接着来看看柳艺诚的“多元智能观”,“它”是共相联结并实践结合的整合式完形视角:
★认知→路径(觉知事物的现象学之本质直观)
★道德→路径(觉知事物的道义逻辑的模态如何可能)
★感情→路径(“内外三维意向流”的心理学建构)
★人际关系→路径(我与他者的社会民俗学的关联)
★需求→路径(建立波普尔的“世界3”与库恩范式的联系)
★自我认同→路径(领会“我知我不知”——苏格拉底的“助产法”)
★审美→路径(鉴赏自身的文艺范,达到自我表达、美、艺术以及意义的路线)
★性心理→路径,在其最宽泛的意义上包含了爱欲的全部层面(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到福柯的性史过程)
★灵性→路径(这里“灵性不只是基础或者最高阶段,也是其自身的开展路线、要求的目的是实有冥想和达观) ★价值→路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新制度经济学如何实践的问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28 22:05: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4465

发表时间:2017-02-03 08: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6 06:10:51 +0800 CST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