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纳斯AAA的作品——流传甚广的六大错误科学观念》之解构

哲学的“训练”其实就是掌握思维论证的“能力”。通常来说,哲学其实就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大杂烩(在中国的哲学系尤其如此),哲学的学科内部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范式,不同的哲学传统大概会强调不同的哲学“训练”(能力)。比如中国哲学可能会认为哲学能力是对中国古代语文的熟悉,现象学强调的哲学能力是对被现象学传统认可的现象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的文本的熟悉。需要强调一下,即使是目前在英语世界流行的所谓分析哲学,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范式。在分析哲学这个家族中,不仅存在哲学取向迥异的哲学家,而且分析哲学流行的哲学取向也会经常(随着时代)转变。比如在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分析哲学会强调哲学对数理逻辑的运用,哲学应该做到像数学一样严谨。那个时代的哲学系出了不少数学家,逻辑学家还有计算机科学家。而在战后的一二十年,分析哲学则十分强调对日常话语的分析,哲学研究就是研究概念在日常话语中是如何被使用的。那个时代哲学系出了不少语言学家。而随着自然主义逐渐成为主流,不少分析哲学则提倡哲学应该与自然科学进行交流,哲学家应该借助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解决或者深化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所以现在的哲学系出了不少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1 09:43:00 +0800 CST  
【注解:——“实观物质”,它是由柳艺城自创的一个哲学术语,首先,这里的“实观”是“确实地,毫无疑问地‘非他者的观念’”,而这里强调的‘非他者的观念’就是‘必然的自我确定的实在’;也就是说,主体的直观先验与其经验材料相符合的实体;即(哲学)“质料”如何可能的不被决定、不可转移的“非他性(自我)的实存”;而“物质”在这里是“纯粹实体”,即它是“固有的、而且不能被摹状的实有之物”,这个“实有之物”可以“不被认识”(未知),但它肯定是“绝对的物”,“绝对的物”就是“物自体”,“物自体”与“自我观念”统一形成的必然性就是所谓的“实观物质”,也是《老子》哲学的“名实观”所倡议的“无名之道的实在”(我本人在22楼中有过诠释)。】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1 12:04:00 +0800 CST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1 15:00:00 +0800 CST  
【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而且由于缺少一个公认的标准,每个人都要随心所欲地塑造他自己类型的形而上学。至今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任何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的要求;然而完全放弃它又办不到。这样一来,就必须试探一下对纯粹理性本身来一个批判;或者,假如现在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批判,那么就必须对它加以检查并且来一个全面的实验。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比满足这一纯粹是求知的渴望更为迫切的需要了。
……
因此,在纯粹理性的思辨科学——形而上学上,我们永远不能求助于良知,除非我们被迫放弃它,抛弃全部思辨认识(这种思辨认识必须是一种理论知识),从而抛弃形而上学本身和它的教导(在某些场合上),以便采取一个合理的信仰,一个对我们来说唯一可能的、唯一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的(也许比知识本身更为有益的)信仰。因为那样一来,问题就完全两样了。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否则它就什么也不是;因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辨来说,所根据的只是一些总的看法,在形而上学以外,盖然性和良知固然有它们有益的、合理的使用,不过这种使用是根据一些完全不同的原则的,而这些原则的权威有多大,则永远取决于它们对实践的关系上。】
——选自康德作品《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1 16:14:00 +0800 CST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要想去佐证这个“同一性”问题也不难,因为水在不停地流逝,正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然世界处在流变中,那有没有真正的永恒呢?从一方面来说,没有真正的永恒,所有的一切都会在一瞬间随风飘远,而我们呢,也不过匆匆的过客;从另一方面来说,永恒又是存在的,然而,这种存在并不是亘古如斯的,也不会天荒地老,因为所谓的永恒,就在“刹那间”。其实,古人早就领略了“瞬间即永恒”的妙谛。在有限中有无限,所以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粒沙里就有一个天国;在短暂中,就有永恒,所以“刹那含永劫”,“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真实意义上讲,人们是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因为人们是有限的存在。人生不过百年,又何必怀有那么多忧虑呢?但是,人又总在追求超越,也就是有限的存在,想达到无限的永恒。但是,无限的永恒,又有什么意义呢?千年不变,亘古如斯,实际是很无聊的。如果人们能够达到永生,那生命就不再具有意义。人的生命的所以具有意义,也只在于人生苦短,并且最终却难逃那一天。
在哲学上,虽然辩证法早已对形而上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它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形而上学呢?这就在于人们都有形而上的诉求,都有终极的关怀,都有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任何一套哲学,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其实,形而上学就好比哲学的头颅,一旦砍去,这哲学就成了怒触不周山的共工了。但是,有太多的人因为辩证法,而去回避形而上学。然而,他们不想一想,若是没有形而上学,又何所谓辩证法呢?坦率地讲辩证法,也是一种形而上学;而且是克服了教条形而上学局限的崭新的形而上学。我们必须注意一个事实,在愈是富有辩证法精神的著作里,愈是深蕴着玄之又玄的妙理。看一下老子的哲学,就懂得这一点了。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正是玄学与辩证法的统一。一方面,他在讲“玄之又玄”的妙理;另一方面他又在讲“福祸相倚”的辩证法。我们可以这样讲,正是玄学或者说形而上学孕育了辩证法。辩证法的精神是永恒的,但是它的具体运用却需要条件。没有了必要的条件,辩证法也会蜕变为教条形而上学。辩证法,当然是正确的;如果它不是正确的,我也不会拿它去改造形而上学了。但是,正确的辩证法,不能给我们心灵安慰。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人死如灯灭,死后不过是一把灰,但是,我们却需要造一个天堂,来安慰死者,也安慰生者。人,需要一个终极,当然,哲学的理论更加地需要终极。这个终极,可能并不存在;承认它,也许不过是认同欺骗。但是,这种欺骗,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心灵的渴望。其实,辩证法只能改造教条形而上学;但是,关于终极的形而上学,却没有法子改造。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终极的存在呢?也就是在我们出发的时候。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1 16:36:00 +0800 CST  
【在分析哲学中,所谓的“范式”是要建立起(哲学)方法论的体系,这种体系主要是对“语义”的分析进行格式、同化、顺应的结构应用。“范式”在逻辑上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各种要素的剥离和提取,最终总结出一个非常绝对性的理论。比如大家熟知的,牛顿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然,这个理论可能是错的,但是从指称的外在意义来说,我们的现实社会只要在顺应的经验范畴内具有价值的作用性、知识的实用性,那么,我们在正常探讨一个社会性应用的时候,相对能够参照的科学是可以允许有一些“误差”,也就是说,科学理论的“模糊性”在可量化的情况下能够归纳、推理、证伪即可,也就是人类认识范畴中的“实践真理”)。
把牛顿定律看成是“实践真理”这就是所谓的范式,即通过“公意的约定信息”(共同成员意向的共识信息)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普遍性集合;“范式”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验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经验能够实践规范化,“范式”也是科学研究者集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我们对生活中的知识现象的获取,虽然我们完全无法描述引力的来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取得一种数学上称之为“线性回归”的方式来验证“牛顿所指称的引力”。就好像我们分别采取不同的摩擦面考察一个物体运动,虽然最终这个物体一定会停下来,但是当我们不断减少阻力,就发现这个物体的运动形式越来越趋向牛顿定律描述的形式,那么我们将其提取出来,称作“范式”。因而现实中,没有一个物体完全表现出范式所规定的运动方式,但不代表范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因为现实中存在其他因素在制约着范式,或者说,我们所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无数组范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当我们提取范式越全面,越精确,那么我们即能越精准的把握事物的实质,某种意义上称之为“事实的说法”——“公理摹本说”。】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2 15:01:00 +0800 CST  
对“@O地球村O”(本贴第123楼)的注解和补充:
【1982年,法国的量子力学实践家、实验物理学家、高能物理科学家艾伦·阿斯派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基本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直积集合)的关系。通俗点解释是,在量子力学中,通过光源产生的两个不同“光子”(光子就是光量子,所谓的基本粒子,为了方便阐述,后面我使用基本粒子来表达)之间存在相同本质的叠加态的波函关系,这种关系“不受限于时间维的定域”。简单说,就是受相同作用的任何两个基本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基本粒子扰动,另一个基本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纠缠在“阿斯派克特实验
”的成功激发下,许多有过同样研究的科学家也证实了“基本粒子纠缠态”;也就是说,量子纠缠被业界认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表明,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是有严重缺陷的。从笛卡儿、伽利略、牛顿以来,西方科学的主导世界观是,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没有意识,没有目的,宇宙的组成部份相互独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时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可以通过研究个体来认识整体,整体是个体之和。现代科学是实证科学。实证科学就是在这种世界观的前提下发展的,把物体分割成越来越小的个体,认为通过研究这些个体就可以认识整体。典型的例子是机械制造,一个机器的整体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实证科学甚至把人也当成象机器一样来处理,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是存在的。量子纠缠超越了我们人生活的四维时空,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是非局域的,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3 18:10:00 +0800 CST  
@司马骧苴:@赵哲先:@荷尖舞者:@O地球村O:@莉莉帕克:@维纳斯AAA:@所有吧友们:
——
【爱因斯坦说:“谁要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用哲学反思科学本来就体现批判性思维,尼采说:“我们必须像母亲一样不断地从痛苦中分娩出我们的思想,同这种思想一起分享我们的热血、心灵、激情、快乐、情感、痛苦、良心、命运和不幸。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将我们的全部,连同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不断地化为光明和烈火。”
显然,从你们反映出来争论,我要具体普及。
科学的进步条件来自于反思,它并不是权威,当然普及的科学事实是最重要。
在科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悖论,某种意义上科学的历史也就是悖论的历史。那些在当时与科学理论不和谐的悖论,后来成为了新思想、新观念得以产生的土壤。因此,关注并研究科学理论中出现的悖论,应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对论作为一个受到无数观测与实验支持的理论, 具有极为坚实的经验基础, 但科学上的任何理论都不是金科玉律, 相对论也不例外。 只不过探索一个科学理论的缺陷, 或推翻一个科学理论, 必须使用 科学的方法, 其它手段则大都徒劳无益。 那样的手段若是个人使用, 导致的通常只是个人闹剧——就像如今仍屡见不鲜的民间 “科学家” 们的闹剧一样, 但若得到国家机器的支持而被强制推行, 则会使科学蒙难, 国家蒙羞, 历史蒙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7 07:51:00 +0800 CST  
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坚信“自然实在”(亦或是实体物自身)都是“有序性”的,并以客观的数据来还原所谓的“有序性”;科学家总是孜孜不倦的通过实验来发现“有序性”,并用“数理符号的函项作用”(函数公式)的量化来解制物理世界,而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定律:——换一种方式说,大自然有序性的近似真实反映了整体实在的“绝对自相”(本体),并通过数学抽象的纯粹演绎而能够公理化的恒常;也就是说,越是完备的科学理论越倾向于物理结构的一般性推理。物理事态的内涵和外延能够通过实验定律化——在质料的微观观察之间所建立的科学范式能够必然对应于宏观认识之间的事态论证。
其实,科学家并不害怕“非确定性假设”,科学家所“预设”的不稳定性和“混沌学”的现代理论也是在数理逻辑的同一性条件下而完备。就算在辩证科学的体系中,科学还具有应用和技术的事实能力来分离形而上学、分化独断论。通常情况下,哲学的“悬搁判断”搁置的是其“元论”(元哲学),而把科学理论摆在了桌面:
即如,科学实验的“标准模型”和“广相”(广义相对论)无法交融,而这如是科学观的范式在“天天向上”的证伪而“延异”(解构主义用词,我这里所指的‘延异’是——延缓的踪迹)了“超弦”:
——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与描述宏观引力的广义相对论在根本上有冲突,广义相对论的平滑时空与微观下时空剧烈的量子涨落相矛盾,这意味着二者不可能都正确,它们不能完整地描述世界。当下,弦理论家们普遍相信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一些小而又小的振动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所有粒子都可由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来得到,从本质上讲,所有的粒子都是质地相同的弦。这一听似奇怪的想法能够解释标准模型的许多粗犷轮廓和特性。这里的弦与道的意思在哲学上是一样的,因此,超弦理论被定性为(科学)“统一场论”的认识路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7 21:03:00 +0800 CST  
科普:
【奥伯斯佯谬,简单点说就是,“夜为什么是黑的?”——
1721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皇家学会上提出了一个当时听起来很古怪的问题:“如果不是恒星的数量有限,那么天空就理应非常明亮的。”而后到了1826年,德国天文学家威尔海姆·奥伯斯又一次提出了这个“黑夜”问题,由此,这个问题被称为了“奥伯斯佯谬”,也叫“光度学佯谬”。
简单介绍奥伯斯的推理过程,他提出了4条假设:
1、空间是无限的,恒星在不同程度上均匀分布其中;
2、时间是在无穷尽地流逝着,无论在多么遥远的过去,宇宙空间都充满着恒星,而且平均而言,它们的光度没有什么变化;
3、光的传播定律,在整个宇宙都是一样的,如同光在我们房间传播的情形一样;
4、宇宙作为整体来说,没有大尺度的、系统的运动,即宇宙从大尺度来看是静态的(这个重要假设奥伯斯提的十分含蓄,以至于他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了这样的假设)。
请看如下这个(佯谬法)方程:
假设,有一半径为r的巨大球壳包围着地球,球壳厚度为dr,球壳体积为4πr^2dr,微分元dr虽然相对于宇宙尺度而言是一个微分量,但实际上在这个体积内仍然包含了大量的恒星。再假设单位体积里恒星数量为N,每颗恒星发光的平均亮度为L,那么这个球壳里全部恒星发光亮度为NL4πr^2dr。由于这些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因此落在半径为R的地球上的亮度为:πR^2/4πr²·NL4πr²dr=NLπR²dr
这样整个宇宙发射到地球的光亮程度就应该为:——这个积分结果趋于无穷大的。这就意味着无论在哪个方向上,地球看到的天空都应该是无限亮的,不但黑夜根本不会存在,而且整个地球都会燃烧起来。这个结论很明显与事实不符,地球上夜是黑的,白天也不会是无限亮的。
奥伯斯佯谬说明,理论预言和观测实际不相符。因此,理论所依据的4个前提假设必然存在错误。早在1610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讨论过,并且把这个问题作为反对宇宙是无限的和宇宙中包含无数恒星的观点的论据。尽管后来很多人都做过很多的尝试,比如瑞士天文学家奇西奥克斯认为光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微小的损失,德国数学家兰伯特提出了等级式宇宙学模型等等,但都被相继否定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基本很小去修正第四个假设,即他们似乎都认为宇宙从大尺度上看是静态的,认为这个假设是不证自明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8 07:45:00 +0800 CST  
形成‘光’在大自然大宇宙中传播速度绝对最快性、有限性和不变性的机理就是天理。她以绝对极快速度一点一滴均衡着大自然的一切势力,在均衡自然一切势力过程中始终保持时时刻刻处处相等不变平等对待,并作证大自然的一切存在都具有事件因果律。‘光’的天使使命就是时时刻刻始终不渝的提示着人们:大自然大宇宙的一切事实存在都由她(光)传递给人类感观,尤其是她(光)实实在在的告知人们:在‘真空中’、‘水中’、‘玻璃中’虽然传播速度值不同有一定的数值差别,但是,都没有加速和减速过程,都体现出传播速度的不变性质,环境因素对微细理论逻辑分析定论是有巨大影响力的,然而公(天)理是不变的,时时刻刻处处都是一样的,微观物理的‘量子场’行为规律实质就是绝对公理性质的体现,所以常人容易误解微观物理的‘量子’规律。
为什么说‘光’的各种自然传播特性的自然成因是天理天规的呈现?理由还有:‘光’无一点人为因素影响存在,具有大自然绝对性、广泛性,彰显天性(大自然本性和本能),如:‘光’的波粒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带有一点点隐晦 和猜疑;‘光’的绝对极快传播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带有一点点累赘;‘光’的交叉传播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带有一点点偏差;‘光’在宇宙中的贯穿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带有一点点省略;‘光’的传播速度不变性质(没有加速和减速过程——常数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带有一点点瑕疵与纰漏;‘光’的传播速度与光源运动无关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混淆黑白、指鹿为马。‘光’‘电’相互转换性质成因绝对不容许在理论逻辑结论上不明不白无视关联和环境的重要性;这些就天理天规绝对行为的呈现。
对于人类来说,实验得出的‘光’的各种自然传播特性(天性)如同理论逻辑分析过程中的密实界桩,容不得理论逻辑结论有一点点偏差,确保理论逻辑结论绝对天然性、公平性、唯一性、有限度性、不变性、实在性、相关性、数字(单元)性,这些就是‘光’传达天命时天理天规的核心内容。可以说,这些天性行为内涵是人文科学理论的基石是人性主导所在,是实现物理大统一理论必经之地,一切起源于此。纯数学理论也会对此结论给出严密证明,那就是‘圆’的性质和‘π’的无理数性质内涵。‘光’的自然行为性质和‘光’在大自然中自行做圆(如:日晕、彩虹、牛顿环)提示着大自然与纯数学严密理论中的‘圆’定义、‘π’的无理数性质及数学理论的公理性有着不可质疑的连带关系,提示着科学理论公理的统一性和人类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圆锥体的实效性的存在。根据卡瓦列里不可分量原理,线由点组成,面由线组成,体由面组成,组成线的点又可以以自然数无止尽的一一对应,由此原理我们可示为:圆锥体是圆从绝对极小(点)到绝对极大依次顺序罗列叠加而成,形体可无限大,这是绝对纯熟简单毫无悬念理论的逻辑结论事实,这个圆锥体始终有圆的性质、‘π’的不变性质及无理数性质存在,当然,圆锥体尖即绝对极小圆(点)的极限确定又是当今所有的理论科学人梦么以求非常棘手的理论科学问题,如果大自然大宇宙存在这个极限点,大自然大宇宙一定会有体现,数学理论一定会给出严密证明。‘光’传播性质中的速度绝对极快性质、不变性质、有限性质及交叉传播性质和贯穿大宇宙性质就能毫无悬念非常严密的确定这个圆锥体尖的极限和尖顶性质及尖顶界面(点)性质和状态。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圆地方’。中国的老祖宗早就预示着‘天理天规’的存在,只不过理论科学人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理论阐明。今天我要提示影响天下人的物理学大家及有志之士:‘光’的各种自然传播性质是天理天规的体现,是大自然大宇宙原本性即本能与本性的体现,是人类科学理论发展圆锥体实效性的体现,是大自然大宇宙两个极点性质的体现即圆锥体体尖和体尖顶界面(点)性质特点区别的体现,她(光)将作证牛顿是第一位从理论上获得大自然大宇宙一个极限点(圆锥体尖顶界面点性质)的人(从我看过的书中还没发现有人这样评价过牛顿)即物质体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正因牛顿获得大自然这个极限点,牛顿力学解决了千百万个为什么,成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理论科学基础,而我们将从这个证明中获得大自然另一个极限点(圆锥体体尖的极限及性质的确定)即圆锥体尖极限和性质的确定,大自然这个极限点性质定论也将从纯数学理论中圆的性质和‘π’的无理数性质给予佐证,这一点,从其它路径前行的物理学家是办不到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9-08 22:54: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33775

发表时间:2017-08-29 06: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21:26:27 +0800 CST

评论数:4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