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化诠释学》

《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化诠释学》
第一章:文本的意义?
第二章:理论的兴起?
第三章:后结构主义思潮?
第四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相对主义科学观?
第六章:“索卡尔事件”反思——人文主义的底线?
第七章:全面升级——文化的互联网统一性?
第八章:人工化和语境学?
第九章:“翻译”和“解释”——感觉思想被掏空?
第十章:全面否定——“修正”还是“迷失”?
第十一章:滚粗吧“艺术”?
第十二章:“美学”还是“没学”?
第十三章:“实验”还是“试错”——“非理性”的意义?
第十四章:“文学”特征——意向思想?
第十五章:“文化”解构——意识本相?
第十六章:“后现代”的自觉——“主体性”的本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3:21:00 +0800 CST  
第一章:文本的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3:23:00 +0800 CST  
语言学的意义主要是对文本范式的提出并加以规律构造的各种教条解释。因此,柳艺诚认为文本语言仅仅是在描述客观物象。文本首先是作者赋予了思想感情的意象和意境,因此,文本并没有“真理”的诠释,只有精神的思想意向,哪怕对于文化的诠释方向来说,作者所表达的文本仅仅是和读者在合理语境下产生的共鸣。
文本交流就是要达到尽可能简约的情景交融——所谓的“至简无垠”的境界。但意向的特征又不止于情景交融,它必须突破和超越具体的构造,从单一达到多元,从能指到所指;具体说,文本阐述了作品无垠的意指,皆在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文本所创造的那个丰富和广阔的思想中,去体味和领悟作者所隐喻并寄寓在语境中产生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08:00 +0800 CST  
如果我们从“后现代主义”扩大到所有的语言文本,或者说我们把所有的语言文本都当作“文学”,就会发现,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它必然借助意象、意境、故事、象征、暗示、借喻等情境手段来“寄寓”作者“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为读者,解读文本,也就是要倒过来,通过阅读文本,通过想象和联想,通过体味和领悟,“发现”隐含在文本中的“意义”。换言之,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从本质上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揭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20:00 +0800 CST  
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文本所包含的意义是深邃的、丰富的,魔幻的、抽象的甚至是“无限”的,开掘不尽的;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也都会选择一种特别的角度和方法来“感悟”并“发掘”文本的意义;而且随着读者阅读情境的变化,读者常常会有“新的发现的喜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27:00 +0800 CST  
自然,我们要真正“发现”文本中的深厚的“意义”,就必须从文本之中去感悟,去发掘。新批评强调细读文本,就是要“仅仅面对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反复阅读”中发掘文本中多蕴含的“多面的全体的意义”来对文本作出“丰沛的阐释”。这说明,我们解读文本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回到语言本身,发掘文本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解析“意象”和“故事”,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深厚内蕴;寻找文本的隐秘处,发掘其中隐藏的深刻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28:00 +0800 CST  
解读文本,首先就要面对文本,要回到语言本身。这与中国阅读传统所强调的“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仔细地读,咬文嚼字,悉心琢磨,潜入文本,全身心地跟文本去接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可见,阅读文学作品就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文学语言,理解作品,即是理解作为文学语言存在的基础的语言,文学阅读与欣赏需要从文学语言中找到根据。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32:00 +0800 CST  
例如,在卡夫卡的《变形记》里,格里高尔·萨姆沙则是在“有一天”变成了“巨大的甲虫”。这“故事”是荒诞的,其中所蕴含的意涵却是现实的,也是深厚而沉重的。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失去了“人形”,但是他却保持着或坚守着正常的美好的“人性”。具体地说,小说中的人物作为“表意之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格里高尔代表的是善良,坚韧,宽容;格里高尔母亲萨姆沙太太代表的是软弱,庸俗;格里高尔父亲萨姆沙先生代表的是自私、偏执、狡诈;葛蕾特小姐代表的是乖巧、自私、冷漠、虚伪;秘书主任代表的是冷酷、奸巧;格里高尔的老板则代表的是虚伪、奸猾、专断、冷漠。而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最终死亡这一荒唐怪诞的“故事”作为“表意之象”,也象征着一种深刻的主题——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人性的戕害,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境;人性的丧失与变异,是现代人的精神的沉沦与衰落。
很明显,这样的“解读”只是一种阐释,文本内蕴的丰富多义决定我们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将可能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39:00 +0800 CST  
像《变形记》这样的较为深邃晦涩的文本,我们常常会因为读不懂而变得格外的小心谨慎,从而总是努力地从文本中去发掘深义,对于那些看起来“通俗易懂”的文本,我们就常常自以为一读就懂而掉以轻心甚至轻视文本。其实,那些看起来很“通俗易懂”的文本中也常常隐藏着很丰厚的意义。
比如《聊斋志异》,大多是记述“花妖狐魅”的“故事”,多有“异趣”,似乎特别地适合大众阅读。其实,真正地读进去了,我们自然会发现,这“花妖狐魅”其实正是“人世间”的象征或反射或对比。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透过“故事”读出作者的“别有用心”和深刻的悲痛。《促织》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最主要的原因似乎是它讲述的历史故事,针对的是现实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这一深刻的“主旨”也是读者很容易读懂的。其实,透过这现实性和批判性的一面,我们还可以从“故事”中发掘更为丰富的“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4:44:00 +0800 CST  
接着,柳艺诚想从哲学上来探讨文本的意义!
柳艺诚认为,至于后现代思潮起于文本构造,这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至从索绪尔从语言学上提出文本构造论以来,对文本的“破坏”达到了一种思想的高度——这简直就是对时代的发泄,而用“后现代”情境来意指,函向进入了多元解释的构想。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5:00:00 +0800 CST  
早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文本中,我们就“发现”了解构一词的使用。
解构本身就在文本中,尤其在文学文本中。解构不是现代性技术工具,从发生观念和文艺来起作用。解构是文本自己在解构自己,要记得这一点或这些文本就行了。德里达说:“文本陈述是一项生动的隐喻,它表示着历史本身就象他阅读的所有的文本一样,本身是解构的,解构就存在于历史中。”
历史作为文本记录自身是自在的解析和构造。显然,文本没有总体性,更没有本质,文本是延异、替换和非中心化的过程。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1 15:16:00 +0800 CST  
什么是哲学史呢?
首先,“史学”是当代人类社会对过去的文本文献做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哲学的“史学”,即所谓的哲学史
是我们通过感性现象背后的
理性本质来对“史学”文本做解蔽和揭示,并做出普遍抽象的思维和透视性的精神建构来要求一种“自由文本”。
当下,“历史”已经死亡,如同坠入万丈深渊;一切以“史学”为研究的体系必然消亡。
因此,正如霍金在《大设计》中所说:“宇宙和万物的演化不只经历一个历史,它们经历所有可能的历史。……于是因果的差异就消失了。过去和将来一样不是被确定的。”
柳艺诚认为,人类历史是从神话的朦胧中走向理性的澄明,哲学能够意识到的就是对“自身的死亡”,一切产生理论的文本都是自然规律所制约。文本意义仅仅是被经验的认知在构造“因果”,并且形成了“现实”的有效模型。
很明显,所谓的“物理论(唯物主义)”就是对心灵的各种机制做一种自然制约的逻辑构造而产生的有效模型——即所谓的“科学文本”,人类的“自由意志”就是这样被“科学文本”所镶嵌,从此诗意栖居世间,情感抚慰人心,艺术之花绽放。
如今,文本被科学“绑架”,因此“自由”遭到了被理解的东西所驳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5 20:36:00 +0800 CST  
【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元稹】
庄子曰:“夫子,物之尤也。”
当下哲学之病固在“无心之识”,即所谓的客观破坏了哲学的精神之境。认知事物或现象怎么会有“意识之外”的概念,简直是对“爱智”的割裂。哲学之本乃柏拉图所隐喻的“彩虹之识”,由此产生了对一切存在的“惊奇”,如此把“惊奇之问”镶嵌上所谓的客观,乃是对哲学的爱和智产生了脱逃,所以,客观破坏了哲学自在的澄明。是对哲学文本的研究极不负责任。显然,客观就是对事物观的破坏。客观产生敷衍,是哲学诠释学认识下的“中二”观念。
诠释下的客观认为:——认识世界不因为人类的精神而存在,不依赖人类的意志而转移,乃是实时运动而实存。
如此的——“客体反映之观念、独识物质之中心乃尤在也”,“尤在”是特异而突出的存在,即所谓的客观物质的“任在(任性的存在)”。
因而,“尤在”性癖也,革了人本思想,欲使惰性而谓之“客观”。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6 21:52:00 +0800 CST  
刻奇的上升沿寓意——在此投射社会的强加个人的影像,即权力意志的表达;刻奇的下降沿寓意——个人突围社会本征符号的行为,即中二。
道德客观实在下的伪善,都是理智的刻奇。人类自发的对意志使用泛滥,中二就是在这种泛滥下的自媚。人类本能的自媚,就说明了社会环境总是不会让自我处于“完美”。因此,有的人恶意渐长,有的人犬儒苟活,有的人糟糕颓势,有的人自贱形移,有的人奴性羡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7 07:40:00 +0800 CST  
“我是谁?”
有人说,这是一个生物学意义的问题,因为你可以以一幅漂亮的基因图谱作答;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因为它关乎人存在的意义,能够回答这一问题被认为是哲学家的最高智慧;也有人说,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答案将由一连串人与人的关系组成;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宗教问题,因为经过无数轮回转世才有了每一个个体,而现世的肉身经历的所有痛苦就构成了人;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史学问题,因为人创造了历史,也承载着历史;它当然还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因为只有剖析了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明了外化的人的行为。
归根到底,“我是谁”这个问题询问的是人的“身份”。 那么,在“智能4.0时代”,机械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我是谁”还具有“做人”的背景和意义吗?
从“我是谁”的意义来说,“后现代”(未来)的世界观可否颠覆?——导致人类意识的“无奇”、知识的“创奇”、以及认识的“离奇”呢?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2-17 20:23: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3887

发表时间:2016-12-11 21: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21:18:09 +0800 CST

评论数:9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