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路之所以是路,首先占了一个始终的道理。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1:09:00 +0800 CST  
道是自由的 与道越接近的人其自由度越大。与道合一的人是与道一样自由。于物无碍,无所不在。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7:51:00 +0800 CST  
那个本是唯一。superstar。
惟有此本能引导人类通向真正的自由之路。是唯一的标准。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7:53:00 +0800 CST  
道一千道一万还是这个道。这个道谁也发明不了,谁也改变不了。无论认识不认识否认还是承认,他都在那里,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活泼泼自在在。
道惟一,本惟一。除此道外,此本外,天下再无二道,再无二本。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9:03:00 +0800 CST  
人学的是这个道,修的是这个道 用的是这个道。人在这个道中了,就是中庸之道,无为之道。
人和天的差别在哪里、
天,道性自在,自具,无需修。
人则不一样,需以天为本,为榜样,先去修这个道,才能入这个道。人不去修这个道,就不能如这个道。
人不去修这个道,这个道就会远离人,人就被情意也罢,情欲也罢,都被这个情控制,左右。所获得的都是情识情见,偏识偏见。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9:09:00 +0800 CST  
这个道虽然在人心那里,但被蒙蔽住了,被情盖住了。
致中和就是把这个情化去,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也是把这个情化去。化去并不是化掉,是让性控制这个情,让性主导这个情。
性长一分,情就少一分。情多一分,性就不明一分。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9:23:00 +0800 CST  
情性就好比阴阳。
情是阴 性是阳。
阳长阴就消。性长情就消。


人所要做得就是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这个中节的节就来自性。让性节制情。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9:25:00 +0800 CST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人莫不饮食,鲜有知味者也。
这个道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的。道不远人,人远道的。
只因为人心惟危,情性混杂,人会分分秒秒被那个情左右控制,很容易离开道,忘了道,脱离道。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19:39:00 +0800 CST  
哎 到现在就看到一个明白人。
知我者希矣,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7 20:34:00 +0800 CST  
其它人的论调其实都在我意料之中。但我估计有些人是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有些人虚心点,或许还有机会。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20:00 +0800 CST  
其实素位而行就是君子所为。君子所为都是中庸之道。但前提一定是君子。不明白这点,中庸之道都是无稽之谈。。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21:00 +0800 CST  
无论儒学还是道学易经,他们所用的概念都是花费了很高的智力的。所选择的概念都是洁净精微的。不是世俗的理解。
洁净精微四个字对于概念的定义很重要的。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32:00 +0800 CST  
只有精准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真正的指导人生。指导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世俗化才有意义。就好像公司的战略规划理解差了,那么以后公司员工的所作所为都可能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35:00 +0800 CST  
我不愿意回复的原因是很多人的层次还处在纠结文字的阶段。还没到理的阶段。也就是没通。纠结文字在于文字背后的理没搞清。这个理就是逻辑的基石。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37:00 +0800 CST  
因为儒学周易都是入世的。所以刚才一位吧友也意识到这点了。很多吧友就想知道如何洒扫应对。其实儒家没那么麻烦,礼更没有那么多道道,那都是形式。
但有一点,我要表扬的。应对二字说的很好。
儒学周易就是让人知进退有据 行止有则的。
一个人知进退了,何愁事业不成。这就是儒学的精义。小可以立身从而立业,大可以平天下。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43:00 +0800 CST  
其实很多人都难以转变的。尤其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总以为凭借自己的智力所理解的是没错的。但我说,自古很多研究周易的人都是智力多余的人,但依然没读懂。都是执念太深,太相信自己。
道家为何讲损之又损。其实就是把心中的执念损去,更好的东西才能入心。这就是虚心的道理。虚心就是心中有空间了,才能容纳更多更好的东西。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48:00 +0800 CST  
我的东西不是求标新立异,而是正本清源。这是我的本意。让更多的人在这样的文明下去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51:00 +0800 CST  
就比如人性善恶论。为何千百年来争论不已。唯一的原因就是不知那个本。知道了那个本。就没有争论了。
这也是我为何一遍遍的提醒那个本的象就是三爻乾卦的道理。人心是如何由乾卦成为离卦的。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8 12:58:00 +0800 CST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能中庸者,惟君子。这是其一。为何只有只有君子能中庸,因为君子能时中。时中是何意,至始至终,时时刻刻以中为用。以本为用。
小人不能中庸。有没有这个反都不重要。有,那么反则是相反。和中庸之道相反。小人为何反中庸。小人无忌惮。小人不忌惮啥呢?不忌惮那个中,那个本,在人心而言,就是不忌惮那个本性。小人为何无忌惮呢?因为小人被利所左右,被情欲左右,。正是因为小人容易被情欲利益诱惑,所以做不到至始至终。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9 08:59:00 +0800 CST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句话理解得味的甚少,皆是因为不能明白儒学是一个体系,有着完美的框架和逻辑。
从这两句话来看,依然是对比者来说的。对比出效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个中庸其至矣乎。其实就是上一章的进一步延伸。君子能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做到至始至终。那么到了这里,便不说君子了,直接定义中庸。
中庸的这个至矣,就不会理解差了。这个至就是至始至终的至。始终都中庸就是至,时刻都中庸就是至,时中也是至。至就是那个至始至终的意思。至始至终则能久。
民很少能长久的。就在于民被情欲左右,利益左右。常常朝三暮四,民的行为目的都是以利益判断为导向。这样就忘记了那个本,所以不能长久。不能长久就是不能至始至终。

楼主 国学正解  发布于 2020-07-19 09:07:00 +0800 CST  

楼主:国学正解

字数:5665

发表时间:2020-07-17 00: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21 14:57:16 +0800 CST

评论数:10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