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残酷的现实:
《死亡实验》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由一个骇人听闻的实验开始。 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电影是关于心理学的,实验中的人物心理都有描述,其中最清晰的是Forest Whitaker演的角色,一个中年男人长期独身,跟母亲住在一起,心理的变化,刻画的比较深。内心的孤寂,表面的内向,见陌生人自作外向的交谈,以及在离开家后自己领域的脾气怪异,变态的心理表露无遗。科学家找来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随机分成两组,由几个人扮演"狱卒"来管理别人扮演的"囚犯",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犯人77号”带领“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直到代表实验结束的红灯与警报声出现。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5:34:00 +0800 CST  
故事原版如下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有些装备与真实监狱中的不同,是为了让志愿者能迅速进入囚犯的角色。和真实监狱类似,囚犯志愿者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充当看守的志愿者,没有进行培训如何做狱警,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看守3个人一组,每组工作8个小时,三组轮换。



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晚上,看守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已经竖立在囚犯志愿者心中。他们惩罚囚犯的时候会命令囚犯做俯卧撑(在真实环境中用的最普遍的一种体罚措施),为了增加惩罚力度有时候还骑在囚犯身上。第二天一早,囚犯们就开始抗议,他们把监狱小隔断打通,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看守进来。换班的看守看到以后非常气愤,认为是之前一轮的看守对囚犯过于仁慈。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囚犯衣服,揪出带头捣乱的囚犯关禁闭,并恐吓其他囚犯。但看守很快意识到问题,3个人无法妥善管理9个囚犯,于是他们找了反抗活动中3个罪过最轻微的人,单独把他们放到一个隔间里,给他们比其他囚犯更好的待遇,可以穿正常衣服,可以刷牙,吃更好吃的饭菜。半天后把他们放回到其他监狱中,再把带头捣乱的三个也放到优待的隔间里。囚犯于是相信这三个人因为告密才得到好处,不信任开始在囚犯中传播



期间,有一位囚犯因精神濒临崩溃,教授不得不释放他。后来,看守无意中听到囚犯们有越狱的传言:之前被释放的囚犯会带领一群人来解救他们。于是看守和教授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先把犯人脑袋套住,转移到其他地方,然后一个人守在腾空的监狱,等待解救者,并告知他们实验已经结束,然后再把囚犯转移回来。从这以后看守对待囚犯更加严酷,经常不让他们休息,做各种卑贱的工作,想出各种方法来惩罚他们。有时候看守不让犯人上厕所,只能他们使用小屋里的水桶,而且还不按时清洗,让各处气味充斥在囚房里。

有个编号#819的囚犯生了重病,见到教授的时候痛哭流涕,说他不能再坚持。实验者无奈只好打算放他走,并让他现在旁边房间休息,去帮他取个人物品。这时,看守把所有囚犯叫到走廊排队开始喊口号:“819是个坏囚犯,因为他死了。”教授回来时看到#819正在低头哭泣,教授让他走,但是被他拒绝,他对教授说,他不能走,因为要向别人证明他不是一个坏囚犯。教授告诉他,你不是819,你的名字是xxx。这时志愿者才恍然大悟,离开了模拟监狱。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5:37:00 +0800 CST  
简单总结:人会以自己为中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1:社会给予我的权利,好像是我本身具有的力量一样的,我即权利(影响他人能力的大小),我也就可以随意去改变他人,2,人冒犯我,我就可以害他,诬陷他,甚至轻视他人生命,你不信嘛?看你生活中是否会这样?
1,如果一个人以前欺负过你,比如打过你,甚至只是简简单单的批评过你,背后说你坏话。问题是,当他遭遇不幸,比如被撤职,车祸,。。。你是否感觉到高兴,或者最少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同情。而且,可怕的是,这种效应可以被放大。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5:45:00 +0800 CST  
实例二:
从一段巴黎地铁的监控录像中,我们可以看见,巴黎一位醉酒的旅客在等地铁时睡着了,一位小偷正在偷偷拿走他口袋里的东西。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5:58:00 +0800 CST  
过了一会儿,小偷得手后溜走,却发现被偷的旅客站了起来,正摇摇晃晃地走向地铁,当时旁边还有另一位等车的乘客。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5:59:00 +0800 CST  

旁观的乘客眼睁睁看着这位醉酒的人走着走着掉进了站台下的铁轨,他却只是插着口袋看着并没有上前去帮助,然后转身而走。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6:00:00 +0800 CST  
过了一会了,一辆列车驶进了站台,万幸的是它还暂时停了一会,避免撞到还在铁轨上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发生了想不到的转折,那位小偷疯狂地跑了回来了,他将那位醉醺醺的旅客拉出了铁轨。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6:02:00 +0800 CST  
“每一个小偷首先是一个人,而每个旁观者都有可能是一个混蛋。”巴黎警官奥纽曼在观看了这段监控视频后这样说道。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6:03:00 +0800 CST  
简单总结,警官的说法显而易见说出了该事情的深层含义:对他人生命完全漠视,任由他人死去的人,假若给他小偷这样生活条件,他说是否回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问题来啦,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是这样呢?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6:06:00 +0800 CST  
首先,我还是申明一下,我发这个并非只是为了“揭丑”,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1 17:38:00 +0800 CST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几种人性观点: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1:20:00 +0800 CST  
性本善,性本善论:
1,人会本能保护自己:因为伤害别人同时也会伤害自己,所以人因为保护自己的本能而心会向善,听起来就有点问题,不过你仔细思考,还是有点道理的,正如家庭让每个人都相亲相爱,学校让同学会存在,国家让大家一起地狱外敌,当然,一个人也会因为太爱一个集体去伤害别人,但是大体总是积极的。
2,人的文明性:不可否认的说,人的文明让我们收到比动物少的多的伤害,人有使用工具和创造工具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使人们能在短期内主动避免很多其他动物无法避免的伤害,而不是长期消极适应或者通过基因进化来避免周围环境的伤害。
3,其他还有人的集体性等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1:34:00 +0800 CST  
性本恶论其实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1,人会从自己角度同其他人产生分歧,从恶语中伤,到犯罪,到战争,无时不刻的不再诠释着人的本性,文明的程度能阻止人的恶吗?答案或许是不一定,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美国,欧洲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中心,在相对和平的环境,和良好的经济下,发展出啦及其丰富的自由文化,然而对待其他国家人民,美国导致中东危机,伊拉克和叙利亚被搞得民不聊生,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或许是建立在弱小国家的痛苦之上。
2,荀子说,人不管制必然不成参天大树,有曲性的木,有待于“矫正”才能直,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1:47:00 +0800 CST  
叔本华的伦理学观 “同情”,
相对于国内的言论,这个思想就更加深入啦,突出认为了人的善本源上只来源“同情”
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①:”利己“利己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②:恶毒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③:同情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人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叔本华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1:59:00 +0800 CST  
关于同情,我来yy下吧,如果你认真研究过哲学,肯定都会思考自己往哪去,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或许你就会一下子理解这里面同情的深刻含义
如果你不能一下子理解,我来解释下,同情关键在于对他人的感觉能有一样的感受,会有巨大的联通感,甚至会有巨大的负罪感,比如对牧师在战场做祷告,也会产生一些极端主义者,比如真正的好人:利他主义者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2:08:00 +0800 CST  
说到利他主义者,真的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最高的敬意,
比如无私支教的国内外教师,从不喜欢在媒体中曝光,默默无闻的过完这一生,其内心对山区孩子的同情是及其深刻与令人动容的,
愿他们微笑着过完这一生,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2:11:00 +0800 CST  
在现代科学实验方面:科学家的确做过不少实验证明啦幼儿会表现出善的一面,或许,这也是幼儿笑的原因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9:26:00 +0800 CST  
其中一个实验如下: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09:51:00 +0800 CST  
如果从人自身来讨论,人的欲望当然人的根本,理所当然的,人的本能即是兽性,这是否印证啦人性本恶,必须通过荀子的教化才能抑制呢?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10:08:00 +0800 CST  
或许,可以这样说,
只有在一个集体中人才会表现出善,那么就有两种说法
1,集体是善的根源,人只有理解互帮互助才有善
2,集体的善本质还是来源于人对自己的善,只有自己基于同情对他人产生共鸣,对自己的善才会转移到他人身上,当然这个结论有两个前提,同情与第一个结论成立

楼主 助人为乐enjoy1  发布于 2016-07-12 10:15:00 +0800 CST  

楼主:助人为乐enjoy1

字数:8017

发表时间:2016-07-11 23: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9 10:36:09 +0800 CST

评论数: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