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周瑜吧文史资料入门

《卷十九·南直一》:按南直以江、淮为险,而守江莫如守淮,昔人论之详矣。宋吴氏师道曰:“吴据荆、扬,尽长江所极而有之,而寿阳、合肥、蕲春皆为魏境。吴不敢涉淮以取魏,而魏不敢绝江以取吴。盖其轻重强弱足以相攻拒也。故魏人攻濡须,吴必倾国以争之;吴人攻合肥,魏必力战以拒之。终吴之世,曾不得淮南尺寸地,故卒无以抗魏。及魏已下蜀,经略上流,屯寿春,出广陵,则吴以亡矣。”唐氏庚曰:“自古天下裂为南北,其得失皆在淮南。晋元帝渡江迄于陈,抗对北寇者,五代得淮南也。杨行密割据迄于李氏,不宾中国者,三姓得淮南也。吴不得淮南而邓艾理之,故吴并于晋。陈不得淮南而贺若弼理之,故陈并于隋。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矣。”刘氏季裴曰:“自古守淮莫难于谢玄,又莫难于杨行密。淝水之役,谢玄以八万人当苻坚九十万之众;清口之役,杨行密以三万人当朱全忠八州之师。众寡绝殊,而卒以胜者,扼淮以拒敌,而不延敌以入淮也。孙仲谋以江守江,杨行密以淮守淮,晋人以淮守江,胡氏安国曰:守江者必先守淮,自淮而东以楚、泗、广陵为之表,则京口、秣陵得以遮蔽。自淮而西以寿阳、历阳为之表,则建康、姑孰得以遮蔽。长江以限南北,而长淮又所以蔽长江也。”又曰:“淮之东根本在广陵,而山阳、盱眙为门户,淮之西重镇在合肥,而钟离、寿春为捍蔽。自古未有欲守长江而不保淮甸者。淮甸者国之唇,江南者国之齿。”叶氏适曰:“自古保江必先固淮,曹操不能越濡须,苻坚不能出涡口,魏太武不能窥瓜步,周世宗不能有寿春,以我先得淮也。”王氏希先曰:“三国鼎立,南北瓜分之际,两淮间常为天下战场。孙仲谋立坞濡须,曹操先计后战,不能争也;谢幼度师于淝上,苻坚拥众山立,不能抗也;沈璞守一盱眙,佛狸倾国南向,往复再攻,其城不能下也。”张氏虞卿曰:“前世南北战争之际,魏军尝至瓜步矣,石季龙掠骑尝至历阳矣,石勒寇豫州至江而还,此皆限于江而不得骋者也。周瑜谓舍鞍马事舟楫,非彼所长,赤壁之役,果有成功。至于羊祜之言,则以南人所长惟在水战,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用。有如瑜者为用,则祜之言谓之不然可也;无如瑜者为用,则祜之言不可不察也。胡氏宏曰:昔人谓大江天所以限南北。而陆抗乃曰:此守国末务,非智者所先。何也?杜预尝袭乐乡矣,胡奋尝入夏口矣,贺若弼尝济广陵矣,曹彬尝渡采石矣,则其险信未足恃也。虽未足恃,然魏武困于居巢,曹丕困于濡须,拓跋困于瓜步,苻坚困于肥水,皆不得渡,则其险亦未可弃也。设险以得人为本,保险以智计为先。人胜险为上,险胜人为下。人与险均,才得中策。王氏彦恢曰:“建康自古用武之地,然必内以大江为控扼,外以淮甸为藩篱。夫大江以南,千里浩邈,决欲控扼,非战舰不可。大江以北,万里坦途,欲扼长驱,非战车不可。至于舒、庐、滁、和,良畴百万,并力营田,措置军食,此又战守之先资也。”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3-30 19:46:00 +0800 CST  
《卷二十五·南直七·镇江府》:蒜山,府西三里江岸上。山多泽蒜,因名。或云吴周瑜与诸葛武侯谋拒曹操于此,因曰算山。晋隆安五年,孙恩浮海奄至丹徒,楼船千艘,鼓噪登蒜山,刘裕率众奔击,大破之,恩狼狈还船。唐上元二年,田神功击刘展于京口,遣别将先自白沙济江趋下蜀,神功自将军瓜洲,将济江,展将步骑万余陈蒜山以拒之,为下蜀之师所败。南唐徐知诰尝游蒜山,除地为广场,大会僚属,其下为漕渠所经,宋庆历中疏蒜山漕渠达江。旧志云:山宽广可容万人,宋、元间沦入于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

《卷二十六·南直八·庐州府》:○周瑜城,在县西十八里。志云:瑜从孙权举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因筑此城。今为净梵寺。

居巢城,县治东北五里。古巢伯国,成汤放桀于南巢,即此。《春秋》文十三年“楚人围巢”;襄二十五年“吴伐楚,门于巢”;昭四年“楚薳启疆城巢以备吴”;二十四年“吴灭巢”;二十五年“楚子使熊相谋郭巢”;皆此也。《史记》:“吴公子光六年,大败楚军于豫章,取吴之居巢而还。”秦为居巢县,亦曰居勦。范增,居勦人也。汉仍为居巢县,属庐江郡。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邑于此。建安三年袁术以周瑜为居巢长。二十二年操军居巢,寻引还,留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屯居巢。晋仍属庐江郡,寻废。志云:今县治后有卧牛山,山之北有桀王城,城之故址今为紫微观。又有亚父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以范增居此而名。县为古居巢无疑矣。

《卷二十六·南直八·安庆府》:○周何山,在县东一里。志云:周瑜及何无忌皆曾驻军于此,因名。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4-12 20:10:00 +0800 CST  
《卷二十七·南直九·太平府》:芜湖城,县东三十里。古鸠兹也。《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汉置芜湖县于此。一名祝松,亦曰祝兹。吕后时封徐厉为祝兹侯,或以为松兹也。后汉仍属芜湖县。建安初孙策破刘繇,太史慈遁芜湖山中,自称丹阳太守;十五年,孙权迎周瑜之丧于芜湖;皆此城也。

《卷七十五·湖广一》:夏口在今武昌府城西,今府城即古夏口城也。亦曰沔口,亦曰汉口,亦曰鲁口,或以夏水名,或以汉水名,或以对鲁山岸为名,实一处也。应劭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夏水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名曰夏。”《水经注》:“夏水本江之别出,自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华容,见荆州府监利县。〕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今见承天府沔阳州。〕谓之暏口。自暏口下沔水通兼夏名,而南至鲁山下会于江,谓之夏汭。《春秋传》昭四年:“吴伐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五年:“蘧射以繁扬之师会于夏汭。”杜预曰:“汉水曲入江处,即夏口矣。”亦谓之夏州。《左传》宣十一年:“楚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史记》:“楚考烈王元年,秦取夏州。”车胤曰:“夏口城北数里有洲名夏州。”孔颖达曰:“大江中洲也。”李吉甫曰:“鄂州,春秋时谓之夏汭,〔杜佑谓夏汭在江陵,误。〕汉为沙羡东境。后汉末谓之夏口,亦名鲁口。”刘表以黄祖为江夏太守,始于沙羡置屯,扼夏口之险。建安十三年孙权西击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矢石雨下,权督军力战夺沔口,诸军水陆竞进,傅其城,克之,尽俘其男女而还。未几曹操败先主于当阳,先主渡沔,与刘琦等俱到夏口。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周瑜言于孙权,请得精兵数万屯夏口是也。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4-17 21:37:00 +0800 CST  
《卷七十六·湖广二·武昌府》:赤壁山,城东南九十里①。一作“赤圻”,亦曰赤矶,俗以为周瑜破曹操处,误也。详见嘉鱼县。

赤壁山,〔县西七十里。〕《元和志》:“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时未置嘉鱼也。其北岸相对者为乌林,即周瑜焚曹操船处。《武昌志》:操自江陵追备至巴丘,遂至赤壁,遇周瑜兵,大败,取华容道归。”《图经》云:“赤壁在嘉鱼县。”苏轼指黄州赤鼻山为赤壁,误矣。时刘备据樊口,进兵逆操,遇于赤壁,则赤壁当在樊口之上。又赤壁初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则赤壁当在江南也。操诗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地是矣。今江、汉间言赤壁者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也,当以嘉鱼之赤壁为据。

散花洲,在西塞山侧,临江。相传周瑜战胜于赤壁,吴王散花劳军,亦名散花滩。

《卷七十六·湖广二·汉阳府》:临嶂山,府西六十里。层山临江,盘基数十里。晋于山下置沔阳县。宋绍兴四年岳飞击贼曹成于汉阳,平之,移师次临嶂。咸淳中德安府尝迁治此。今亦名城头山,山南有峰曰乌林峰,俗谓之赤壁,盖传讹也。○百人山,在府西南七十里,相传周瑜与黄盖诈曹公大军所起处也。南滨江有百人矶,今置巡司于此。又大军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府西南四十五里又有小军山,昔吴、魏相持,陈兵于大小两山之间,故山以大、小军名。志云:府西南八十里有尉武山,相传唐武德初尉迟恭与朱粲战处。

《卷七十六·湖广二·黄州府》: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汉川门外。屹立江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赤鼻矶。今亦名赤壁山。苏轼以为周瑜败曹公处,非也。向有赤壁矶巡司,今革。

大江,县南六十五里,过江即江西九江府城也。志云:县南七十里有太子洑,旧传梁武帝于此得子,因名,非也。宋苍梧王元徽初使王奂镇夏口,舟过寻阳,时桂阳王休范刺江州,恐为所劫留,自北岸太子洑竟去,是宋时已有此洑矣。旧有太子驿,唐改为临江驿,今亦名太子洑。又有散花洲,亦在县南六十里江北岸,相传周瑜犒士处也。

校勘记:
①赤壁山城东南九十里,此赤壁山即今武昌县之赤矶山,在武昌府城(今武汉市)西南,非东南。《大明一统志》卷五九作“在府城东南九十里”,本书盖因其而误。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4-23 22:21:00 +0800 CST  
《卷七十七·湖广三·岳州府》:巴丘山,在府城西南。后汉建安十五年吴周瑜卒于巴丘,既而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蜀汉建兴三年吴主闻武侯卒,增巴丘守万人。汉人闻之,亦增永安之守。宗预使吴,所谓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者也。

《卷七十八·湖广四·荆州府》:江陵城,今府治。春秋楚之渚宫地。文十年,子西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郦道元曰:“今江陵城,楚船官地,即春秋之渚宫。秦时改郢,置江陵县于此,为南郡治。”项羽封共敖为临江王,治江陵,汉亦为南郡治。后汉因之。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自当阳进军江陵,既而败于赤壁,引军北还,留曹仁等守江陵。明年仁等屡为周瑜所败,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江陵。明年瑜卒,孙权始以荆州假刘备。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吴将吕蒙袭取江陵。晋咸宁五年分道伐吴,遣杜预出江陵。明年预克江陵,沅、湘、交、广皆来降。

公安县,府东南七十里。西至松滋县一百五十里,南至澧州安乡县二百里。汉武陵郡孱陵县地。建安十四年孙权表刘备领荆州牧,分南郡之南岸地以给备,备营油口,改名公安。《荆州记》:“时备为左将军,人称为左公,故曰公安。”二十四年关羽使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众攻曹仁于樊。既而吕蒙来袭,士仁遂降。吴徙南郡治焉,往往以重兵驻守。

油河,县西北三里。源自施州,流经松滋县界,至县西南又东北合于大江为油口。孙权使周瑜败曹仁兵入江陵,因领南郡太守,而表刘备为荆州牧。瑜分备南岸地,立营油口,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是也。

夷陵废县,今州治,故楚西陵邑也。《楚世家》:“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白起拔郢,烧先王墓夷陵是也。”秦置夷陵县,汉因之,为南郡都尉治。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曰夷陵。”更始二年汝南田戎攻陷夷陵,自称扫地大将军。后汉仍为夷陵县,建安十四年曹操置临江郡于此。及周瑜等追操至南郡,甘宁请径取夷陵,往即得其城。曹仁遣兵围宁急,周瑜等驰救,大破仁兵于夷陵。吴黄武元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初复曰夷陵。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12 22:06:00 +0800 CST  
《卷八十七·江西五》:○栖梧山,在县西南三十里,绵亘数里,岩谷殊胜。志云:山前濒河,有石曰河皋石,昔周瑜尝憩此,今呼为河皋寨。

巴丘城,即今县治。旧志:在新淦县南八十里峡江之东,孙吴分石阳县置巴丘县是也。按汉建安五年孙策下豫章,留周瑜镇巴丘。梁大宝二年陈霸先讨侯景,自南康趋寻阳,屯于巴丘。由晋、宋至陈,县皆属庐陵郡,隋并入新淦,唐以后因之。明初置峡江巡司于巴丘故城,去新淦阔绝,危溪峻岭,巨盗出没不常。嘉靖五年守臣钱琦始建议立县,仍因峡江之名,拓巡司故址为治所,负山阻江,称为岩邑。《舆地志》:“巴丘故城南有周瑜埭,始瑜入寻阳破刘勋,讨江夏,定豫章、庐陵,遂留镇巴丘,即此。”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12 22:06:00 +0800 CST  
《三国志集解·周瑜传》
卢弼集解
文本来自百度三国志吧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29 21:53:00 +0800 CST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29 21:54:00 +0800 CST  
历代周瑜诗词
@兴平建安 整理
吧内原贴已佚,请自行搜索。
现存【诗词汇集】周郎顾曲相关的诗词https://tieba.baidu.com/p/953178815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29 22:06:00 +0800 CST  
————————————完————————————

楼主 拖鞋含笑  发布于 2020-05-29 22:07:00 +0800 CST  

楼主:拖鞋含笑

字数:46467

发表时间:2019-06-14 06: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2-01-14 11:03:25 +0800 CST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