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古代文化,常识等等…

冕,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19:00 +0800 CST  
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22:00 +0800 CST  
簪:是笄的发展,同样起固定发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纹饰,雕刻成植物(花草)、动物(凤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并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23:00 +0800 CST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与簪主要区别在于簪是作成一股,钗则作成双股。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24:00 +0800 CST  
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30:00 +0800 CST  
钿【diao】: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31:00 +0800 CST  
扁方: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形制与作用与汉人妇女髻上的扁簪类似。清代贵族妇女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装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发髻使其不散落下来。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初是把真头发分成两把,依靠扁方来固定。到了晚清“两把头”改成青缎制作,安在头顶上,这时与“两把头”与真头发连接梳成头座的工具也是扁方。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于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31:00 +0800 CST  
梳篦【bi】:古代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梳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齿部,梳子的齿粗而稀,篦子的齿细且密。梳篦多为木制或竹制以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43:00 +0800 CST  
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妇女出嫁时也可佩戴。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46:00 +0800 CST  
华盛,即花盛、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46:00 +0800 CST  
好了 关于服饰的差不多就完了 接下来来点传统文化!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0:59:00 +0800 CST  
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1:01:00 +0800 CST  
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楼楼比较相信第一种说法 毕竟历史上不止诸葛亮戴那样的帽子吧 纯个人观点】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1:01:00 +0800 CST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楼楼只会剪“囍”…】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1:07:00 +0800 CST  
中国五千年文化 不是别的国家可以媲美的 怎么说呢 西方国家比中国人更加尊重传统文化 楼楼去美国的时候 天天汉服 很多美国人都来问关于汉服文化 而且他们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起码我在大街上走的时候 百分之八十都知道那是汉服 是汉族的服装
【他们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尊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1:08:00 +0800 CST  
我要不要回复破2000爆照?【算了 还是不作死了 万一吓到吧友没人来了怎么办我找谁哭去】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1 11:14:00 +0800 CST  
接下来说说中国的陶瓷!陶瓷嘛 就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啦 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西方国家不过百年历史 我们都有陶瓷了】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China”除了中国还有陶瓷的意思 也就是说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3 17:52:00 +0800 CST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3 18:00:00 +0800 CST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3 18:26:00 +0800 CST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楼主 苦涩DE淚  发布于 2015-05-03 18:26:00 +0800 CST  

楼主:苦涩DE淚

字数:13629

发表时间:2015-04-26 00: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06 22:52:35 +0800 CST

评论数:255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