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科普】古风知识漫谈

入古风五年多了,从最开始满口红衣情殇的小新人一步步成熟起来。
读的书比较杂,什么都知道一点,所以开个贴子,把一些比较常识性的东西记录下来。
主要内容包括:
1.各朝代服饰简介
2.各朝代天文历法和度衡量简介
3.礼制相关简介
4.农业地理医药
5.各种神话杂谈
东西很多也很杂,会分为一章一章地讲。每一章讲一个主题。
纯扫盲!
纯扫盲!
纯扫盲!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讲的很浅,只能说是把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东西记录一下。
我是椤勒,有问题的话也可以直接在贴子里问,我会尽量解答。
欢迎纠错,也欢迎共同探讨。
拒绝无脑黑,如果觉得我讲的太浅没有存在必要的,您可以直接点右上角叉叉,不谢。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18 14:32:00 +0800 CST  
——1.皇帝的称谓——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国家元首的正式称号,始于建立秦王朝的嬴政,迄至清朝末代皇帝,均沿用不废,然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皇帝别名,却为数不少。除了史籍中常见的“陛下”,还可列举出几十个,诸如:
【自称】
朕——《尔雅-释古》云:“朕,身也。” 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
寡人/孤——《史记-项羽本纪》陈余寄章邯信
予一人——《礼记-玉藻》
【臣称/民称】
陛下——出处无考。“陛”是丹陛,即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是指皇帝设在丹陛之下以防不测的近臣。后来,陛下转变成了对皇帝的称谓。
万岁——《事物纪原》卷一
皇上——《睢州志·袁可立传(明)》
大家,天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私称)
至尊——《铁围山丛谈》卷一(私称)
官家——《泊宅编》卷一(私称)
【史称】
予一人——《礼记-玉藻》
天子——《汉书.史丹传》
上——《资治通鉴》卷128《宋记》十
县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六龙——礼拜《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
大行——《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
国家——《后汉书.窦宪传》
飞龙——《宾退录》卷五
官里——《云麓漫钞》卷三
乘舆,车驾,架——《系年要录》卷二十
人主,圣人,圣——《系年要录》卷十四
陵——《笔记文选读.癸辛杂识》
庙,祖——《裎史》卷十一《王荆公》
此外,皇帝的别名还有衮,衮职等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者,诸如永乐,崇祯,康熙,乾隆,光绪等。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18 14:36:00 +0800 CST  
忘记说了
长期贴,日更
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大纲......
欢迎提问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18 14:37:00 +0800 CST  
——2.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
皇太子,又称皇储,储副,储君,在封建时代,皇太子是国家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皇帝一旦驾崩,太子即可即位称帝,成为新的封建统治者。
皇太子一般都是立嫡长子,嫡长子废弃或者死亡可以立其次,例如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就是唐太宗第九子。
但是历史上有皇太子废弃或者死亡,而直接立皇太子之子为“皇太孙”的。例如晋惠帝时皇太子死,而立其子威为皇太孙。文惠太子病卒,诏立其子昭业为皇太孙。
这都是在皇太子不在的情况下立的皇太孙,唐代则有皇太子在而立太子之子为皇太孙的。例如高宗永淳元年,因为皇太子生了儿子,高宗一高兴,诏命“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吏部郎中王方庆力谏,可是除了被高宗一顿嫌弃以外根本无济于事。于是一个刚过满月的婴儿,就被立为皇太孙了。
除了皇太子,皇太孙之外,我国的历史上尚有皇太弟和皇太叔。
他们也是储君,具有继承皇位的权利,是合法的继承人。
据《旧唐书》卷六四《李元吉传》载,太子建成在与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曾对其弟齐王元吉许愿:“正位以后,以汝为太弟。”
据《旧唐书》卷七《睿宗纪》记载:“神龙元年,以诛张易之昆弟功,进号安国相王……其年立为皇太弟,固辞不受。”睿宗是中宗之弟,故中宗立其为皇太弟。
以上所举,皇太弟并未成为真正继承人。其中有的人虽然也做了皇帝,但不是以皇太弟的名义即位的。在唐代,真正以皇太弟身份极为的皇帝是唐武宗和唐昭宗。
根据《文宗记》,《武宗记》记载,开成五年春正日,唐武宗被文宗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武宗即于柩位之前继承皇位。在登基之后,则立即杀死了皇太子成美。
另一位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是唐昭宗。与唐武宗相同的是,唐昭宗也是在柩位之前即位。直到即位完成,真正登基之后才起驾回朝。
有趣的是唐代有叔叔做侄子接班人登基做皇帝的。例如唐宣宗即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
在封建专制时代,立皇储当然没有妇女的份。但是皇储的地位,也确实使一些梦想当皇帝的妇女垂涎。例如唐中宗爱女安乐公主就曾被立为皇太女。只可惜安乐公主终因骄横放纵,在唐玄宗发动的夺权事变当中,和韦皇后一同被杀。皇太女没有做成,反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18 15:10:00 +0800 CST  
——4.古代宗庙制度简述——
宗庙,是古代社会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宗庙之设,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历代的通知阶级都极力维护宗庙制度,并将宗庙与社稷并列,成为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周朝以前,天子的宗庙成为五庙。所谓五庙指的是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和太祖庙。
父亲死后,将其神主(又称桃主,即牌位)奉祀于庙,即谓考庙。王考庙为祖父庙,皇考庙为曾祖父庙,显考庙为高祖父庙。以上四庙合称四亲庙。太祖庙又称太庙,奉祀的是始封之君。始祖以下,四亲庙以上的各代祖先的神主则陪祀于太祖庙当中。
可是到了周朝中期,随着世系的延续,周文王,周武王已不复属四亲,按制不应当再在昭穆庙中受祀。鉴于周文王,周武王为周朝建立的煌煌功业,故又增设了文武二世室庙,并将文武以下,四亲庙以上的诸祖先主神主藏于二世室当中,这样便成了七庙。
即如《礼记.王制》所言,“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七庙的布局,也是很有讲究的。根据古时候的宗法制度,始祖以下逐代递相排列为昭,穆二辈,昭居左,穆居右,太祖庙居中。
左为三昭,即武世室,显考庙和王考庙。右为三穆,即文世室,皇考庙和考庙。中间为庭,与太祖庙相对为“都宫门”。
按照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无庙之制。
秦代沿用天子七庙之制,宗庙设在咸阳一带。汗初在长安设有宗庙,并且各路诸侯王国也设有祖庙,后被取缔。
汉高祖死后,设立高庙之后又别建“原庙”。汉光武帝刘秀死后,明帝为他建了世祖庙。而明帝死后,就没有再建寝庙,而只在世祖庙的别室里设位供奉。此后,独立昭穆之庙制被破坏。
宋朝以后的很多朝代,都是采用这种在一庙之内依世次别为若干室加以祭祀的方法,也就是采用同堂异室庙制。
先秦的祭祀活动很多,有“月祭”,“四时之祭”和“殷祭”等。
月祭于每月初一举行,又名朝庙。需宰羊。
四时之祭的名称不同,按照《礼记.王制》的说法,春日约(春日祠),夏日禘,秋日尝,冬日烝。
殷祭是规模盛大的宗庙祭礼,包括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宗庙禘祭,和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袷祭。
上述这些祭祀活动都有一套繁琐的礼仪,一般要由精通礼仪的“相”来但当赞礼和司仪的工作。
根据《左传》,《史记》等书的记载,天子以及诸侯外出或会盟,出师攻伐等大事的时候,出行之前要祭告考庙,或者一并祭告太祖庙,并派谴祝使祭告其余的宗庙;返回,又需亲自祭告于庙,这叫做告庙。
过去,历代帝王都“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妄想“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出于维护其“家天下”的目的,他们自然要把体现宗法通知的宗庙制度视为命根子而抓住不放。在统治阶级看来,宗庙是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国家权利的重要标志。
宗旨阶级对于宗庙的尊崇也反映在宫室的建造上。诸侯建造宫室,要首先建造宗庙。即《礼记.曲礼上》所谓“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宗庙与社稷一般要按照左宗右社的制度建在王宫的前面。即使到了明清,也依然沿袭了这个制度。
古代的宗庙还有一个附属建筑,称为“亡国之社”。周灭殷以后,认为殷纣无道,自取灭亡,于是便在周人宗庙的南墙外仿建了一座毫社,并将殷人宗庙中的神主移到毫社中。战胜国的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告诫国人要居安思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19 12:30:00 +0800 CST  
——4.汉代察举制度(官制)——
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和方便统治,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吏选拔制度。在隋唐之后到清灭之前,主要用的是科举制度。而在科举制度之前,被主要使用的是汉代察举制和魏晋九品中正制。
所谓的察举制,实际上是一种推荐制度。即州郡等地方长官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秀才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央政府推荐合乎相应标准的人才,经过适当的考核,授予官职。察举制的形成,大约是在西汉文帝到汉武帝期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察举制仍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九品中正制衰落后,察举制在隋唐逐渐演变成科举制。有的学者认为,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前身和母体。察举制作为主要选官程序的时间,达七八百年之久。
汉代的察举,一般先由皇帝诏定科目。
当时科目名类繁多,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科,即常行或者经常性的科目,常科是指岁举性科目;另一类是特科,即特定或者特别指定的科目。
常科主要有孝廉,察廉,光禄四行和茂才(秀才)。特科则主要有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冾剧,勇猛知兵法以及明阴阳灾异等等。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在此详细介绍。只是简单地说一说最主要的孝廉,茂才和贤良方正。
按照孝子,廉洁之士的标准察举人才的科目,称为孝廉。孝廉是两汉最主要的察举常科。它起源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由董仲舒奏请而兴起。西汉时每郡举孝廉两人。但因为每个郡的人口差距很大,所以后来改成了按口率岁举的方法。全国每年所举孝廉数约为228人。(参看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简述》第98页)孝廉本人的身份以儒生为主。被举的孝廉,一般先在郎署供职。然后由郎官升迁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迁县令,丞尉,再迁刺史,太守等。(至于这些官职其中的性质和工作在讲完这一章之后会详细解释)
其次看常科中的茂才。西汉时称作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才。察举茂才,也始于汉武帝时。西汉时为特举,东汉改为岁举。与孝廉不同的是,孝廉大多是从未仕者当中选拔,而茂才中既有已仕官吏,又有州郡吏与被察举的孝廉以及太学生,平民等。茂才是比孝廉高一级的察举,所以每年的人数也是很有限的。全国总共也就20人左右,还不到孝廉的十分之一。
现在我们谈谈特科中的贤良方正。它是特科中最主要的科目。所谓贤良方正,意为德才兼备的人。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询问政事得失,中者即授予官职。贤良方正作为科目,从这时开始,整个察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也以此作为标志。两汉贤良方正科大多是在遇到月食,日食或者地震之后举行。因为古人认为各种灾害是上天对人间天子的谴责,遇到灾害天子就要开始招贤纳士,广开直言进谏之道,以匡正自己的过失。
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两汉的察举制度与后来的科举制度相比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
1. 它与学校教育没有紧密的关系。
2. 以察举为主,考试为辅。先选拔后考核,经过测试也只有高下之别。
3. 没有设立选官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4. 入仕,铨选,升迁,课考常常混为一体。
察举制虽然对两汉社会的政治稳定,官僚阶层的更新换代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本身以及实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缺点。
比如一些人为了出名而被举荐,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一些人钻察举制缺乏严格考试程序的空子,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一些人利用被举人和举主之间门生,故吏的私人关系,组成大大小小的私人集团,进而发展为各种门阀士族集团。所有这些弊端都严重威胁了封建选官制度本身的,初始的开放性和相对公正性,使面对一切吏民中贤者的察举制度最终被少数特权阶级的人所垄断。尤其是东汉后期,君王昏庸,外戚宦官专权,察举制度日益腐败。
正如《抱朴子.审举》所批评的“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而产生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针对这些缺点而创造的。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20 10:06:00 +0800 CST  
5.——九品中正制(官制)——
产生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东汉后期的察举制弊端而设定的。它企图打破汉代大族名家主持州郡评议,控制选举过程的局面。所谓九品中正制,又称做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后开始实行的。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根据杜佑《通典》和学者们的研究,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个州,郡,县设置大,小中正。
所谓中正,是掌管某一地区评选人品的负责人。大小中正,都由中央选派当地有实鉴才能的官员担任。中正对自己所管辖的人物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中央政府根据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授予相应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是中正的人选和职责。曹魏时,郡中正都由各郡长官推选。到了晋代,州,郡的大小中正都由中央选任。
中央政府不仅控制着中正的选任之权,而且有的朝廷官员还兼任中正。另外,还有一个人兼任数州中正的情况。
中正的主要职责是评品人物,向中央政府提供被评品人物的各项材料作为授官的一句。有关的评品材料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的资历和仕宦情况。家世的记载材料称作“簿世”或者“簿阀”。中正一般都详细掌握所管辖地区士人的家世谱碟,以便随时查考呈报。
二是状,即行状,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的评价。选举过程中要参考被选人的行状,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施行,不过汉朝的行状叙述很具体,而魏晋的中正行状评语却极为简约概括。显然,这和魏晋玄谈崇尚简约含蓄的风气有关。
第三个就是品。也就是定品级。之前我们已经说过的九品的名字,用九品来给人物进行分类,其法由来已久。品是根据状来决定的,同时又必须参考家世,而且越到后面家世就越成为品第高下的主要依据。
中正品第人物与官位级别有直接的联系。升品意味着升官,降品意味着降官。由于品第与官位的密切关系,所以中正对人物的品第,需要定期调整。魏晋时期三年一次调整品第是常例。
不过,中正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升降品第。
中正评定的品级,要用黄纸写好,收藏在司徒府。如有升降变化,都应上报司徒府改写黄纸。
所谓黄纸,其实相当于一种注明记载品第的簿册。人物的品第虽然可细分为九品,但据当时的时尚可以把九品看做两大类别:即上品和卑品。
上品包括一品(上上)。二品(上中),三品(上下)。
一品一直徒有其名,无人能获得。二品就是最高级。三品以下则算作卑品。中正自身也有品第,一般来说,中正应该是二品。如果是品第比较低的人出任中正,就要升品。中正如果给人物定品不当,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九品中正制在实行初期,对于选举制度的专职化,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一,它设立专门负责选官的中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人才规格与标准的统一;其二,按人物德才优劣定品,有利于量才录用,人尽其才;其三,定品写品状,有利于人才的考核,开创了人事档案的先河;其四,定期升品或降品,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进取心,发挥创造力。
但是,它在实行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却产生了类似察举制甚至比察举制更严重的弊端。
比如中正本身多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搞裙带关系。中正职位大多被门阀仕族所垄断。中正评品人物,专重家世,崇尚虚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最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极为不公正的局面。
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极为有利与门阀仕族,它在晋代不可能被废除。从曹魏时兴起到两晋时鼎盛再到南北朝时衰落,九品中正制前后实施了近四百年之久。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21 17:06:00 +0800 CST  
——6.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part.1——
科举,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开科取士的办法,从隋朝开始,逐渐形成制度,唐朝日益完善,宋朝通过改革获得发展,明朝达到鼎盛,清朝日益衰亡,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实行了1300多年,可以写成专著,咱们在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隋:春还秋往
南朝时期,高门士族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他们崇尚清谈,没有实际处理事物的能力,并且赞扬纵情潇洒,国家日益腐朽。隋朝统一全国后,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充实到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是当务之急。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
科举制在隋代,仅仅是萌芽状态。
隋文帝设秀才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同时,开始控制家族门阀插手选官流程,大大限制了门阀的发展和权势,用科举来代替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官的权利收归中央。
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二年(585年)正月,隋文帝诏举贤良。开皇七年正月,“制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七月,“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志行修谨是有德,清平干济是有才,以德才分科取士,这是隋文帝想变更以往以文章取士惯例的措施。
这些虽然都是临时取士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已经具备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设进士科。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其本意为可以进受爵禄的意思。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进士科从创立开始取士就从以推荐为主变成以考试为主,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代表着科举制的诞生。
《选举论》曾题:“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鸟聚云合。”
所谓秋往,指的是州县贡士,秋季到朝廷应试;春还指的是考试完毕,春天返回原地。
隋朝虽然创立了科举制,并不经常考试,效果尚不明显。

唐:春闺,秋卷
唐代继承并且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几十种,其中主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科目约有百种,较重要的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科。
常科考生的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和州县学馆的学生;二是乡贡,即在家读书,经州县考试(解试)合格者(举人)。州县设宴招待赴京应试的举人,称为鹿鸣宴。
生徒,乡贡都到尚书省受试(省试)。考官最初由吏部担任,后改为礼部,所以省试亦称礼部试。如临时由其他官员主持考试,称为权知贡举。
礼部试毕,须送中书门下详覆。
录取,谓之及第,擢第,登第,登科。
常科考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故称春闺。闺,就是考场的意思。朝廷张榜公布录取名单则称为春榜。
考试的内容,明经科主要考帖经,进士科主要考诗赋,难易悬殊。朝野都重进士,轻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称为举进士。及第后,称为前进士。新进士很荣耀,当时视为登龙门,誉为一品白衫。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头。
新进士有许多活动,比如探花宴(设宴于杏花园,以少年俊秀者二人为探花使,折花助兴),曲江会(设宴于曲江亭子,亦称闻喜宴),提名会(提名于慈恩寺塔)等。
常科(明经,进士等科)考试及第的人,尊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考官自称门生,同科及第者互称同年。
常科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考试(选试),合格者才予以授官。
选试的内容是“身,言,书,判”四样。
身,取其体貌丰伟。
言,取其言辞辩正。
书,取其楷法遒美。
判,取其文理优长。
至于皇亲,公卿子弟,可以不经过常科考试,直接参加吏部考试而得官。
唐人称新进士为白衣公卿,有人认为,这个称呼的意思是,新进士可以与公卿弟子并试于吏部;也有人认为是指新进士将来可以位至公卿。
制科是用来网络人才的。白衣,公卿弟子,常科及第,已有官职者都可以应试,合格者即授官。
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内容日益丰富,条规趋于严密,科举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在科举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应试者不受门第限制,不必由官员荐举,皆可投碟自荐,这是和察举制最重要的区别。考试规则明确,如考试日期,内容,考官,录取等等;考试科目增加,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但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贞观年间,基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
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是在唐朝并没有形成制度。公元702年,设武举科,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为了打击仕族,开始大量增加录取人数,形成了新兴由科举出身的庶族阶级为主的新势力。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比如王维,王昌龄,岑参,张继等等。并且在736年,将主持科举考试的单位由吏部改为礼部。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出现了行卷和纳省卷的风气。
卷,就是应试的士人,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南部新书》乙卷:“长安举子,自六月之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以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亦有十五人醵率酒馔,请题目于知己朝达,谓之“私试”。七月后,投献新课……”这里的夏课,新课,就是行卷和纳省卷的卷。由于是七月后投献,故称秋卷。
唐代科举考试不完全依据试卷的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向考官推荐(所谓关节,还往)。行卷就是将秋卷投献给当时名人,求得他们的赏识,为之吹嘘,以增加及第的希望。
纳省卷是在考试之前,按照规定向礼部交纳秋卷,叫做“观素学”,来观察一个人的文采。
唐代进士科,主要以文词优劣来决定录取与否。行卷和纳省卷者,主要是应进士科考的人。这种社会风气,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24 15:55:00 +0800 CST  
找到了高中时候的历史笔记,那时候的自己好可爱啊哈哈哈,今天更科举制下w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27 09:01:00 +0800 CST  
——6.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part.2——
宋:春秋两试
宋比隋唐两朝更加重视科举,进行改革。
宋朝科举虽然仍旧分常科,制科两类,但情况与唐朝有所不同。常科的科目,比唐朝减少,进士科最受重视,进士科以外的科目,统称诸科。宋神宗时,罢诸科。哲宗时,将进士科分为经义,诗赋两科。
所谓经义,指经书义理,改革了唐朝明经科偏重记忆的考试方法。
宋代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相当于唐朝的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礼部试(相当于唐朝的省试,第一名称为会元)和殿试三级。宋太祖为了直接控制科举,施行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这样,录取的人便成为了“天子门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自称门生,以防止形成宗派。)殿试后,皇帝赐钱在琼林苑设宴,称为琼林宴。
宋太宗时,殿试分为五等三甲放榜:一甲(一,二等)称“及第”,二甲(三等)称“出身”,三甲(四,五等)称“同出身”。按照第等,立即授官,取消了唐代吏部选试一关。
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统称状元。南宋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考试的年限,宋初不固定,英宗时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州府试的时间,一般在八月,被称为秋闱。礼部试的时间,一般在次年二月,仍称春闱。(殿试的时间,一般在四月。)合称春秋两试。
宋代制科考试,称为“大科”,科目不多,废置无常。宋高宗以后设博学鸿词科。
宋朝的科目比唐朝大为减少,王安石改革,废明经诸科,专以进士科一科取士。这个方法被元明清在一直沿用。
常科,制科都算是正科。宋太祖时,对于连续十五场不中的,用“特恩”办法,赐予出身。此后屡试不中者,别立名册,经特许附试,谓之“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都能录取,故称恩科,恩榜。
为了防止舞弊,宋朝采用弥封,誊录的方法。
弥封法是:试卷写姓名处,由弥封官反转折叠,用纸钉固,糊名弥封,录取后才拆封查看姓名。
誊录法是:试卷由誊录所用朱笔誊写,以誊本送考官阅评。由于宋朝采用弥封,誊录;行卷和纳省卷已经没有必要,真宗时明令停止。
综观宋代科举,考试手续简化(取消选试),录取的标准放宽(文章合格,不论门第),录取的名额增加(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近一万人),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出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位”的局面。

元:右榜,左榜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科举专为汉人而设。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女真人与汉人分别考试,前者录取人数较多,入仕较为简单。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公元1271年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政权。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把当时四个等级的人,分为两组考试。蒙古人,色目人(包括哈喇鲁,唐兀,阿速,秃八,康里,维吾尔,回回,乃蛮,汪古,甘木里等等)为一组;汉人(北方的乣汉,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为另外一组。
前一组考试内容比较容易,考试录取标准比较宽松,授予的官职职位比较高;后一组则相反。前一组为右榜(蒙古族以右为上)。如蒙古人,色目人自愿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录取后官加一等。
国家的重要官职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上层分子担任,因此科举考 试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各级考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都与汉人、南人分开考。在乡试、会试时蒙古 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而汉人和南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四种人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 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和南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蒙古人、色目人的题 目比较容易而汉人、南人的题目比较难。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意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 取中后授予的官职可以提高一等。这些规定都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在科举制度中推行的是民族 歧视政策。
考试的内容重经义,轻诗赋。元仁宗规定,经义在四书中出题,答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从此,朱熹的唯心主义哲学与科举结合在了一起。

明清:春榜,秋榜
明清两朝是科举制度由盛极走向衰亡的时期。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四级进行,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是童生试。凡入学之前,无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亦称儒童,文童。童生为了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叫做童生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士合格后,称为生员,亦称痒生,俗称秀才或者相公。县试,府试,院试的第一名称为案首。凡是被录取的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朝时可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
清代生员还要参加两种考试:
1. 岁考(岁试)——各省学官巡回各所属州县,举行考试,考察生员平时的学业。
2. 科考(科试)——乡试之前,各省学官巡回各所属州县,举行考试,意在选送优等的生员参加乡试,称为科举生员。
生员中有三种名目:
由官方供给膳食的生员,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岁试,科试成绩优秀的生员,补充为廪生,称为补廪。
在定额的生员之外,增加录取的生员,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地位次于廪生。
于增生之外,再增加名额录取的生员,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后来,凡是入学的生员,都称为附生,经过岁,科两试,成为成绩优秀者,递补为增生,廪生。
此外还有贡生,监生的名目:
1.贡生。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贡生有四种名目,清代有六种名目。
明: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
清:岁贡,优贡,拔贡,恩贡,副贡和例贡、
明清每年从府州县挑选“食廪年深”(十年以上)的廪生充贡,称为岁贡。岁贡大多挨次升贡,故有挨贡之称。
明代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的生员充贡,称选贡。清代的拔贡和优贡也是由此而来:每三年在生员当中选拔一次,叫优贡;每六年(后改为十二年)在生员当中选拔一次,叫拔贡。
明清遇皇室庆典,根据府州县的岁贡常额,特许加贡一次,称为恩贡。
生员通过捐纳,取得贡生的,明代称为纳贡,清代称为例贡。
在清代,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五种贡生总称“五贡”,都算正途出身,例贡不算正途,所以在五贡之外。生员取得任何一种贡生资格之后,脱离其本府州县学宫,经过“录科”录取,才能参加乡试。
3. 监生:指在国子监肄业者。因为来源不同,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名目。后来,仅存虚名,不被重视。一般所称监生,多指通过纳捐而取得的,称为例监,也称为民生。未入学者,如果想要参加乡试,必须要先报捐监生,作为一种出身,而并不一定要在国子监学习
下面来介绍一下乡试,会试和殿试的情况。
乡试在首都和各省,每三年一次,称为正科。国家有庆典的时候,在正科之外,加试一次,称为恩科。如恩科正科两科合并举行,则称为恩正并科,按照两种名额录取。
生员,贡生,监生均可应考。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前五名称为五魁,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后的第二年,在首都礼部举行会试(礼闱)。如果乡试有恩科或者恩正并科,次年则有会试恩科或者恩正并科。各省举人,均可参加会试。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的时间,一般是二,三月,故称春试,春闱,春榜或者杏榜。
紧接在会试之后,举行殿试。由皇帝对贡士进行考试,录取的叫做进士。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故而又称鼎元。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明代二三甲第一名都称为传胪,清代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进士榜用黄纸书写,叫做黄甲,称为金榜,中进士谓之金榜题名。分别授予各种官职。
进士称为甲科,举人称为乙科。清代由举人而中进士,称为两榜。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清代的八旗子弟,除了参加上述考试以外,还有翻译科,分满洲翻译,蒙古翻译两种。
生员,贡生,监生考不中举人,举人考不中进士,还可以参加其他的科目,比如:
拣选——清初,会试三次不中的举人可拣选知县,会试一次不中的举人,可拣选教职。
大挑——乾隆时定大挑制。每六年大挑一次,在会试发榜之后举行,会试四次不中的举人,大挑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学正,教谕用。
誊录——招考时,生员,贡生,监生都可以应试,举人愿意参加的话也可以。“文理优长”者“撰文”用,“字画端正”者以“办事”用。
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八旗官学教习——由举人,贡生应考。
笔帖式——由八旗举人,贡生,生员,监生应考。(笔帖式:官名。清代在各衙署中设置的低级官员。掌理翻译满汉文章奏文书)
清代也有制科。康熙,乾隆两朝举行过博学鸿词科,光绪举行过经济特科。
最后来说一说明清时代科举制的最大弊病。
明清的科举专门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为题目,应试者要用古人的口气,依据经书上的说法,贯穿成文,即所谓“代圣贤立言”。
文章的结构,字数,句法都有硬性规定。这种文体,被称为八股文,又叫制义,时艺,时文等等。
每一篇八股文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明清两代的知识分子,以八股文为应举入仕的敲门砖,依样画葫芦,空疏不学。有识之士,为之愤慨。这种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的八股文,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和才能,成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最终将科举制引入绝路。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09-27 15:52:00 +0800 CST  
——7.夏商周服饰简介——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经过夏、商、周、春秋四个时期,约1500多年。这时候,出现了简单的织机,缫丝技术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平。
栽桑养蚕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成为人们重要的生产活动,丝绸成为当时奴隶主阶层主要的衣着原料。丝织物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日趋重要,并成为货物交换的中间媒介。
当时生产分工精细,专门设有官职“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之物,以权受量之,以待而颂之。”
这一时期的服装特点是等级制度严格。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宗教图腾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时期。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将其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饰除蔽体之外,更是“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章服制度。
统治阶级衣着华丽,戴冠——为编制精美的花纹顶帽,衣分上下,上为襟门相掩的合体长袖,上衣摆自然下垂过裆或过膝。有的宽带扎腰,或大襟衣拖地长裙。腰前正中有黻(前身从腰际垂下来的饰物叫做黻,后来就叫做蔽膝。也做腰前系住玉佩的丝带)并带襞。这是权威的象征。由于服装成了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以后历代统治阶层相沿如此,逐渐完善,给服装定下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这个时代,掠夺性战争趋于平凡和激烈,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武士的服装上镶有各种形状的金属片,并用金属制成冠——盔帽。是为防御保护性军装的开端。
而奴隶们则穿着低劣的麻质类衣服,或短袖,赤脚,简单的披裹扎束起来。头上戴的是植物编制的冠,陶治石凿等类的冠饰或者无冠。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01 17:18:00 +0800 CST  
——7.春秋战国服饰简介——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张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了不同地域国家的服饰各具特色。而这个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也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渐繁多。
除了秦国之外的其他六国,大多还沿袭了周代的服装形制。不过自周末开始,各国之间已经有了不全遵周礼的制度,僭越者亦有颇多。到了六国时,由于相继争霸,所谓五伯迭兴,战兵不息,这样便把周朝时候的很多礼节减损了。冕服上的佩玉韍(腹围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形的装饰物,就是韍。)废弃了。也由于地理上的关系。各国诸侯的爱好和奢简不同,产生了一些在服饰上的差异。
例如楚国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朱履(有些夸张,可能只是在履上缀了几颗宝珠);孟尝君有价值千金的狐白之裘,赵王戎服改胡服等等。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而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服装始终居于主流。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中原地区自春秋以来流行一种以带钩、皮革带束腰的习俗,在出土人像上即可见到。而腰带的束法,一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小孔内,另一种方法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所附环上。带钩材质有金、玉、铜、铁、骨、木、陶等等,形制繁简不一,做工精细的有错金雕镂嵌玉,款式极为讲究。
齐鲁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当地女性好绾偏左高髻。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异于中原三晋地区女式“深衣”,文彩分为红黄黑褐条纹。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国贵族墓所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后垂发三种;上衣为窄长袖,交领右衽,多为淡青色,亦有黄色、红色;下衣为长裙,似与上衣连属,多饰红、黑直条纹,沿直条加施白点,有束红、白腰带者。同一墓葬出土的铜鉴上的人像服饰,狩猎者为上衣短袴,挑担者为齐膝长袍,乐舞者、御者、烹人等均长衣曳地,亦有身后拖“燕尾”的,此类出土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穿着特点。
北方地区如中山国和燕国,服饰类似三晋地区。战国中晚期中山国王墓出土银首人形铜灯可见人首双目嵌黑宝石,粗眉,唇上留齐整短髯,似男性形象。头发后梳,拢于脑后为大髻,以鲡韬为蝶结,头顶又戴一填玉,有缨沿左右耳前下结颌下;衣着宽大袖口的交领,右衽“深衣”,曲据缠身多层,呈“燕尾”曳地,腰带用带钩和环配系,衣上花纹间填朱、黑色漆,有较宽的“纯”,既有齐衣晋带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调。陪葬坑内所出4个小玉人,女性发型梳理成牛角形双髻,颇似侯马晋国人形陶范上的月牙形冠饰;儿童则头顶结一圆形髻;衣式或矩领右衽,或上衣下裙齐足,下露内裙一部,有腰带,裙上均有大小相间方格纹。
西北秦地服饰,厚实而便用,但逊华丽韵味。当然权贵例外,雍城秦公大墓即出土玉鞋底一副。陕西铜川枣庙6座春秋晚期秦墓,出土8件泥塑彩俑,衣式均为紧袖右衽束腰长袍,有黑色而领边及衣襟饰红点和黑红色的两种,衣长或齐膝,或垂至足面;鞋分黑色圆头履和方头履两种。秦咸阳宫发现炭化丝绸衣服一包,有单衣、夹衣、绵衣、分锦、绮、绢几种,大多为平纹织物。秦人服饰着重实用。秦人服饰又因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通常有三重,依次为汗衣、袍茧、长儒,右衽交领,衣领上雍颈,以应气候寒冽之变。其长襦也仅短至膝上,束腰带,利于行动便捷。
吴越地处东南隅,位于长江下游,服饰拙而有式,守成而内具机变。当地人长期保持着因地制宜的服饰风格。单以发式言,当地以剪发为主且善梳理。据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时吴国大墓出土鸿杖蹲部的跪坐铜人,可知所谓吴人“发短”,乃指其发式是将额顶及两鬓头发剪短,并非为一律髡成短冲式,其余维持原状,经梳理盘束脑后为椎髻。要保持这种短发形,恐怕每隔一段时期得加以剪理。
楚国位于江汉地区,势力跨过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楚服素有轻丽之誉。在地区上楚国的服饰较为短小,各地楚墓相继发现的皮手套、皮鞋、麻鞋与大量彩绘木、陶、玉俑,包括“遣策”所记种种衣袅,如与《楚辞》中对服饰的描绘相参照,无不可领会到楚人衣服的轻盈细巧,冠式巾帽的奇丽,款样的纷繁华艳。
江淮之间小国林立,受南北大国的掣肘,其服饰时尚亦深受影响。如姬姓曾国,为南部楚国的附庸,服饰鲜中原风格而有浓厚楚服特色。又如地处淮水南的黄国,则与北部大国的服饰风格接近。
这个时期虽然列国割据,征战不休,而各国习俗又不尽相同,但冠服制度根据地位等级的严格区别却是一致的。贵族阶层的男女服饰,长裙肥袖或者窄袖,腰身较为得体,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衣上或绘或绣有各种龙,凰,花草,几何纹或者云纹。边缘多使用较厚的织锦,领襟比较一致,并流行襟摆旋转到背后扎进宽腰带里的形式。女装则多下衣褶裙,外套长衣,衣袖厚缘渐缩,腰带扎在靠臀处。平民的基本装束则为窄袖短衣,短袖长裤麻鞋或裸膊赤脚。
而戎服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战争,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而在形式上则仍旧沿袭了周朝的风格。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用于保护头部的叫做胄,用于保护身体的叫做甲。周代以前,士兵的战甲多用犀牛,鲨鱼等动物的皮革制成,上面绘有彩色图案。而在周朝,除了沿用皮甲之外,已经和出现了练甲和铁甲。练甲产生的比较早,多用缣棉加厚棉制成,属于布甲一类;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因为铁甲颜色黑,又称玄甲。它的前身是青铜甲(一种简单的胸甲,甲的四周有孔,可以钉缀在皮甲或者布甲之上,配合使用)。从河北省易县出土的实物来看,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用铁片制成鱼鳞或者柳叶形状的甲片,穿组连缀成甲衣,以便于四肢活动,有效抵御敌人的进攻。也有在甲外身披外衣(名衷甲)的。
古代礼俗,在战场上,士兵见到长官时必须要免胄,否则会被视为不敬。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地区间的服饰形制有交互影响、互有所取之处,但总有其固自的风格品位。从宏观看,大概可以说,中原周地和三晋服饰的质朴,东方齐鲁服饰的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饰的矜夸,西北秦地服饰的厚实,东南吴越服饰的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的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的宽松,汇为一时代服饰的洋洋大观。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05 06:55:00 +0800 CST  
——8.秦代服饰简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霸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国繁乱的制服也趋于统一。
秦始皇奉行“五德始终”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他常服通天冠,废除周代六冕之制,祭祀时只着袀玄(玄衣纁裳);秦始皇对于妃嫔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因此秦代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以衬托它;皇太子常服远游冠;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而其中冠制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制度的服饰是服饰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所指应是由征服颁布的各种法令所规定的服饰穿着形式。按照当时的观念,头部是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称为“元阳之府”。另一方面,头部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身体部位,冠巾因此成为了最便于展示身份的服饰。汉代人说“冠者尊服”,“在身之物,莫大于冠”,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秦汉是其,冠是社会地位的标志,一定样式的冠与特定的人群阶层相对应。文献保留了若干秦王朝戴冠的等级规定。例如《晋书.舆服志》云:通天冠为秦始皇“乘舆所常服”。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将六国国君所戴冠式赐给近臣,以显示凌驾于六国之上的至尊地位。这些冠就包括高山冠,法冠和武冠。
冠是社会身份的象征,一般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是不着冠的,因此秦汉文献当中常用“衣冠”,“冠盖”之类的词语代指社会上流阶层。而普通百姓则多戴巾帻。奴隶和刑徒最明显的标志是红色,是史书上所说的“赭衣徒”。这些人都不得戴冠饰,只允许戴粗麻制成的红色毡巾。
此外,绶也具有代表社会地位的作用。绶具有政治权利和社会身份的双重象征,就前者而言,绶带是区分官场中级别差异的最明显体现;就后者说,当时只有皇族和入仕者可以佩绶。对于绶带这一特殊意义,当时人们有着清楚的认知。
绶制是秦王朝的一项创造。就绶本身而言,不同的级别就有着不同的长度,颜色,绶穗和数量。在长度和绶穗上,绶带越长,绶穗越多,绶穗越多,地位就越尊贵。在颜色上,秦和西汉时由高到低的色彩依次为黄绶(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绿绶(诸侯王),紫绶(丞相,太尉,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列侯),青绶(御史大夫及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黑绶(六百石以上官员),黄绶(比二百石以上)。
而秦朝的官服,因为大量文献失传,规定比较模糊,主要是服色制度。秦汉时期服装的颜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影响,还深深打上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进而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秦尚土德,黑色成为主要德服装颜色。秦王朝官服情形不明,新发掘的秦始皇陵园六号陪葬坑出土多件陶俑,佩带刮削简牍用的硝和砥,发掘者推测其身份为廷尉属吏。尽管这种说法证据似有不足,但这类陶俑与以往发现的将士俑大不相同,将其定为秦朝的文官较为接近实际。陶俑的基本着装时双版或者单版长冠,冠带系于颔下,身着长襦,腰束革带,下着长绔,活在腰间佩削和砥囊。
此时的男子服装,贵族阶层的穿着为领,袖和衣襟有缘边的大袖宽衣,腰上扎大带。下穿裙或者肥裆裤,也有穿满裆的三角短裤“犊鼻裈”,头戴高冠帽或巾。平民男子服装则为黑色巾或者小帽,上穿覆腰或者过膝的儒衫,短袄,腰束带,下穿裤。仆役则穿着白色或者黑色长衣,或两臂缚臂套(用来系袖以便动作),腿绑“行膝”(绑腿布),或将衣裙掖在腰间,或将裤腿卷在膝盖部位。这种服装因为劳动方便,而成为平民服装。
这时的男子短衣主要有内衣和外衣两种。内衣的代表是衫和禣衫,又称单襦,就是单内衣,它没有袖端(没有袖子的叫汗衣,形状像今天的马甲)。禣,是夹内衣,外形与衫相同,又称“短汗衫“。此外,还有帕腹(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帛),抱腹(在帕腹上缀有袋子,紧抱腹部,即后世所称的肚兜),心衣(在抱腹上另加”钩肩”和“裆”)等只有前片的内衣,以及前后两片兼备,既当胸又当背名为“两当(意为遮拦)”的内衣。
外衣主要有禅衣,袍,袭,襦,半袖以及裘衣。代表服装是襦和袭。襦是一种着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长度仅及膝,所以必须有裆裤配穿。当时的显贵多用纨(细而白的平纹薄绢)作裤,故有“纨裤”之称,后来逐渐演变成浪荡公子的代名词。袭,又称褶,是一种不着棉絮的短上衣。
秦汉时期古代女子的服饰普遍身穿大袖宽衣,下着长裙,脚穿高头丝屐,这是秦汉时期女子服装比较普遍的风格。贵族女子的肩壁上缠巾帼,裙,襦上外用丝绣,丝屐上绣花。庶民女子壁上不缠巾帼(围巾)只用一块布覆上,衣袖没有贵族女子的那样宽大,裙也没有那么长,为了劳动方便,裙外还要架一条围裙。到了秦汉,女子服装有了一些变化,“上短下长”,上衣之裙只到胸部并且窄小,袖子仍宽大,即所谓“窄衣大袖”。下裙之长曳地,尤其贵族女子的裙更长,甚至走路时要用两婢提携。
秦代女性还佩戴面衣,帔,帍手巾等饰品。文献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说法。能与之对应的是面巾或者面衣。但是,我们在秦末汉初的影音图像资料当中却并没有发现女子有戴面衣的习惯,只能推测“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礼制是的确存在的,但是只出现在上流社会当中,换言之,当年这种着装习俗或许并不常见。
而履在秦王朝依旧是受到等级限制的。
最普通的履使用麻或者草制作的麻履和草履,这两种履因为制作简易,价格低廉,故在民间又被称为“不借”。它是秦汉时期普通百姓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的日常鞋履。丝织品制作的履显然是履中的上品。秦汉时期锦履多为上层社会和富裕人家所穿着,在重农抑商时期,商人是不允许穿着的。
秦汉时期履式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履头和履底上。当时的履头有圆头,方头岐头和笏头(鞋尖上勾)等样式。当时鞋履的主要颜色是黑色和白色,与多彩的服装颜色相比,较为单一。
着袜是秦汉人的生活习惯,颇为有趣的是,袜子也成为亲朋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根据出土实物,秦汉袜子长一尺有余,约在30厘米以内。袜的形制与后世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上端有带子,穿着时绑在腿上。
顺带提到的时秦汉时亦有手套,西汉称之为“绮尉”,后称为“手衣”。马王堆曾出土实物,直筒露指,外用丝罗缝制,内填丝绵,制作颇为精美。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07 17:08:00 +0800 CST  
老实说还是有点高估自己了啊,想要总结出一个时代的服装真的很难。服装这一块有时间的话估计还会单开贴子细说,毕竟实在是太笼统了。我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哈哈哈。
秦汉按说应该一起做,但是那样的话篇幅就拉的实在太长了,想了想似乎还是分开做比较好吧。没太敢往深了写,主要是曲裾这方面老实说我也了解的不是很多,准备回去先好好补补课之后再说。
之前有妹子私信问我能不能直接开一个单子,说明哪些朝代都有哪些衣服,直接把衣服名称列出来。首先,衣服不管叫什么名字,都必然要归进某个类别当中。是衣,是裳,内衣,外衣等等。哪怕我把单子列出来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衣服是归在哪一类的,这一类又是干嘛的,一样没有任何用处。到最后反而可能闹出笑话。
总之,欢迎提供建议。
p.s:想要个合伙人,有兴趣的妹子汉子可以来敲我w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07 17:15: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决定,古今地名对照表单开贴来说。数量太过庞大。本贴当中已有内容将会删除。抱歉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08 06:13:00 +0800 CST  
——汉代服饰简介——
经过秦末战乱,汉代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纺织和印染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织布交易的盛况。纺织机出现了,纺织品种类繁多,有绢,绡,冰纨,缣,布帛,台布及织锦等等。西北地区的毛纺产品也进入中原地区。那时汉朝使者不断出使西域各国,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汉代服装开始讲究起来。样式,绶带,冠戴均严格按照等级和职业制作。贵族阶层穿着袍服(有里衬),禅衣(无里衬),“衣作绣,锦为缘”并且大量在服装边缘上衬以锯齿状纹边。衣着上衣为宽衣阔袖,质地多为丝,棉,缎等高级材料,而且服装分类十分细致,有官服(曲裾禅衣),便服(直裾禅衣)等。服色则按照制度来定,四季有五时服色:春季青色,夏季红色,季夏(立夏到立秋前18日)黄色,秋季白色,冬季黑色。百官上朝则黑色,王者之流红色。除了拖地裙袍外还有绕襟而下的结构。在外礼服以及贴身衫中间还有中衣相衬,一般系大腰带。另外冠戴与配饰也十分华美与讲究。汉代把冠帽,饰物以及佩挂作为区别官级的标志。所佩绶带原是秦和战国时期系印用的绳子,后渐渐演变成装饰物品,且专为男子所用。有的垂于身后,有的结于腰间,垂于前而或挂于胸部,亦有显示权利的意思。
平民服装,不允许有花纹,艳色。直到西汉后期,才允许穿青绿麻衣。其着装简单实用,一般为左右挽襟长袍似的衣裳,大带束腰。劳作时将袖子挽起即可。还有短上衣以及长裤。据《汉书》记载,高祖刘邦为了抑商倡农,曾明令禁止有钱富商穿着丝绸华贵服装:“贾人毋得衣锦,绣,绮,毂。”
汉代女服,为大袖宽衣,下穿长裙。贵族女子,高发髻上还要饰巾帼,裙襦上多用丝绣。肩披长带,带如燕尾,并流行穿旋襟裙——即裙摆旋绕而下并下摆拖地。穿着这种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紧,且用一条绸带系扎在腰间或臀部。
还有一种服装叫做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因为它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像刀圭的装饰,故而得名。
此外,汉代女子也穿襦裙。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有句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就是对一个身着襦裙的美丽采桑女的写照。这种裙子大多用四幅素绢拼合而成,上窄下宽,呈梯状,不用任何纹饰,不加边缘,因而得名“无缘裙”。它另在裙腰两端缝上绢条,以便系结。这种襦裙长期为中国女子服饰中最主要的形式。东汉以后穿着的人虽然一度减少,但在魏晋开始重新流行之后,历久不衰,一直沿袭到清代。
汉代女子也有穿裤的。但大多仅有两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扎。后来宫中女子有穿前后有裆的细带裤名为“穷裤”的,后来传到民间,逐渐被人们所效仿。
庶民女服,衣袖不及贵族女服宽大,裙摆只及足,腰部还要再加一条围裙。到了汉末,女服有些变化,“上短下长”是这个时期的特点。但袖子仍旧宽大。贵族所谓的“窄袖大衣”,下裙之长,拖在地上甚至走路时还要两婢提携。
汉代胄甲,主要为铁质铠甲,并附有皮甲。样式大致为三种:
1. 一为札甲。长方形甲片,胸背两甲在肩部用带相连,有的加披膊。
2. 鳞片甲加袍服,为武官级穿着。
3. 袍服上镶嵌金属泡钉,但防护意义已不大。头戴金属制的兜鍪作为头盔,盔甲内穿絮衣与长裤,裤红色,上衣赤黄色,并且行袒肩。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细亚,从昆仑山脉或天山,往西穿越葱岭到达波斯,罗马等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在世界舞台上推往中心。并且还将其他几国的服装和民俗带入中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民族服装。因此在汉代的出土俑中,多见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的裙子下摆,领口用波浪形花纹装饰,并且头上歪戴小帽。
汉代也实行配绶制度。达官显贵佩挂组绶。组,是一种用丝带编织成的装饰品,可以用来束腰。绶是用来系玉佩用的印纽或者绦带。有红,绿,青,紫,黑,黄等色。它是汉代官员权利的象征,由朝廷发放。按照规定,官员外出,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用皮革或彩锦做成的鞶囊之内,将印绶露在外面,向下垂搭,即所谓“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于是人们就可以根据官员所配绶的尺寸,颜色以及织工的精细程度来判定他们身份的高低了。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局面初步安定,生产渐渐发达,当时的织机已经有120条经线,用120镊牵动,足踏镊可以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当时的纺织业发达,有织绣,绘画等。有的纱料,质地轻薄,和今天的乔其纱差不多。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坑出土的素纱禅衣,衣长1.28米,袖长1.90米,而重量只有49克。出土文物中还有绢,罗纱,锦绣,绮等。花色有茶褐,绛,红,灰,黄,棕,浅黄,青绿,白等。花纹有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变形云纹,菱形几何纹等。当时的服装业有“官营”和“民营”之分。长安有专门为皇室做华贵服装的场所,在临淄有三服官专门为统治阶级做春夏秋冬的服装,陈留郡也设有服官为官吏和贵族们做各种礼服。当时的服装业规模也就可想而知了。
汉代的鞋履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皮革制成,也叫鞜;一种是上面有裱饰花纹的织鞋,叫锦履;一种是麻鞋,就是之前说的“不借”。
除了单鞋外,还有复底鞋,就是舄和屐。屐是用木头制成的,下面装有两个齿,形状与今天日本的木屐相似。也有用帛作面的称作帛屐。屐比舄稳当轻便,多用于走长路时穿。女子出嫁,常常穿绘有彩画系有五彩丝带的屐。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15 15:13:00 +0800 CST  
今天开始继续更。这两天真是玩疯了。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0-30 07:21:00 +0800 CST  
——9.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由于战乱接连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人们的立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秦汉时期的旧制。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一种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的执政者,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熏染,仰慕峨冠博带式的汉族服饰,热心提倡穿着汉族服装,以至于形成“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的状况。北魏孝文帝元宏为表明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继承者所推行的汉化运动,禁止胡语胡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祸,天灾和瘟疫肆虐,广大北方人民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南方,出现民族错居杂处的状况,形成一种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生活习俗日渐融合的趋势。汉族男子开始穿起紧身窄袖短衣,蹀躞(有环和加饰金银)腰带和长筒皮靴的胡夫;汉族女子的服装样式也由褒衣博带,上长下短变成紧身适体“上俭下丰”。从而出现了深衣形制在民间渐渐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局面。关于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讥惑》中有过如下概括:“丧乱以来,无复一定,冠履衣服,袖袂裁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琐事无常,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仿效,所谓京辇贵大眉,远方皆半额也。”可见,这是一个追求新奇时髦,款式层出不穷,奇装异服盛行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平民穿不起绫罗 ,所穿之物一般用麻织,称之为白衣,又称布衣。史载三国孙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白衣乃是商贾常服,是普通百姓穿的衣服,所以关羽才会中计。
三国初年,服饰风尚比较节俭。史载曹操一生,生活“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其妻也是“性约简,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和洽曾言:“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可见当时的衣着风气确实是十分朴实的。
魏明帝统治时期,服饰趋于奢华。西晋时期的服饰,也是很奢侈的。
东晋初期,服饰从简,丞相带头穿麻布单衣。苏峻之乱,建康危急,尚书左丞孔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及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孔坦等人因为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掩盖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在动乱中免于一死,并且最终脱险。
东晋末年与南朝时,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开发,士大夫生活优裕,衣服款式越来越趋向于博大,加上玄学清谈风气的影响,雅士追求自然奔放,更是加深了影响。
这一时期的冠帻的形制颇具特色。用一块布帛包头(即“幅巾束首”),是这一时期主要的首服。这从南朝大墓砖印笔画《七贤与荣启期》和《北齐校书图》,《高逸图》等名画中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这些隐逸之士,每人头上裹得都是帛巾。
汉代的巾幘这一时期虽然还在流行,但是已经有变革。如将幘后加高,中呈平型,体积逐渐缩小至头顶之上,称平上帻,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平顶,两边有耳下垂,下面用丝带系扎),则成为“笼冠”。因为它是用黑漆细纱制成,所以又称“漆纱笼冠”。后来的乌纱帽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这种冠男女通用,是当时主要的冠式。此外,还有卷檐似荷叶的卷荷帽,附有下裙的风帽,有高顶型如屋脊的高屋帽;尖顶,无檐,前有缝隙的帢以及突骑帽,合欢帽等等。帢则是魏武帝曹操亲自设计平且率先带用的。由于当时战祸频繁,资源匮乏,他以布帛代替鹿皮,制成皮帽的样子,定名为颜帢。经过他的提倡,这种首服很快在朝野流行开来。据说,晋凉州刺史张轨临终,还叮嘱入葬时给他戴一顶白帢就可以了。足以见得当时帢的流行。
这个时期,人们改变了古人服袍外罩衣裳的习惯,去掉衣裳直接以袍衫作为外服。服装朝着宽松,舒适的方向发展。男子的主要服装为衫。衫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期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篋的约束,袖口宽大,多用纱,毂绢,布等制成。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穿着。这种大袖宽衫之所以会风行一时,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和当时的名士喜欢服用一种名为五食散的药物又关。据说这种药服用之后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但由于药材中含有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等矿物质,有剧毒。吃下去之后产生巨大的内热,皮肤会发烧,必须“散发”。因为,非得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结果,“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服都宽大,一是不吃药的人也跟着名人把衣服都宽大起来了。”当时的名士,在魏晋玄学和道教崇尚虚无,注重旷远,追求放达思想的影响下,由于个性的觉醒,还喜欢乘高舆,披鹤氅,或袒胸露怀,散发赤足,以表示不受世俗礼教的拘束。
褒衣博带之风是“竹林七贤”首倡。他们的服饰衣料柔软轻薄,上衣袖子的肘部做得特别宽,几乎可以拖地,腰间系的长带,似乎要随风起舞。他们的“褒衣博带”和汉代那种紧包身体的服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竹林七贤首倡的褒衣博带是当回事最时髦、最流行的款式。报国无门的落寞士人风格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士族阶层。不论是“竹林七贤”还是士族阶级,抑或是他们的追随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都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都在充分地追求自我。他们一反世人注重浮华外表的作风,提倡以外在风貌表现高尚的内在人格,追求内外完美的统一。这种新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改变了整个社会,开创了中国服饰史上的一个全新的风尚。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刺骄》中说:“世人闻戴叔鸾,阮嗣宗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才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或燿脚于稠众,或溺便于人前,或停客而独食,或行酒而止所亲。”书圣王羲之东厢坦腹而卧,根本没把太尉择婿放在心上,结果竟然被挑中;扬州从事顾和停车在州门口,见到朝中重臣路过仍旧搔虱而不动,因而受到其大力举荐,这两则趣事,正足以反映当时社会当中人们的心态和习尚。
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是裤褶和裲裆。裤褶是由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汉魏之际主要用于军队。这个时期虽然还在作为戎装,但已经为民间普遍的穿着。它由褶衣和缚裤两部分组成。褶衣紧而窄小,长仅仅到膝盖。它有很多种样式,仅衣袖就有宽,窄,长,短的分别。至于衣襟形式,大多采用对襟。有的还把衣服的下摆裁成两个斜线,两襟相掩,在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燕尾,很是别致。它有的用布帛绣彩,有的用锦缎裁成,有的用兽皮缝制。裤褶的束腰多用皮带,达官显贵还要镂以金银作为装饰。裤褶是用锦缎红带为三尺一段,在膝盖处将宽松的裤管扎住,以便活动。
裲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服装,用布帛缝制而成。两片在肩部用皮制的褡襻连缀起来,腰间再用皮带扎束。这种服装既可以内着,也可以外穿,有棉有夹,后世沿袭了很久。背子和马甲就是由它演变而来。
军戎服由于战事连年不断,篡夺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人们对武器装备更加重视。
加上炼铁技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这一时期的甲胄也有很大发展进步。铠甲的形
制主要有三种:一是筒袖铠。这是常用的铠甲,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用
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身甲,前后连接,并在肩部配有护肩
的筒袖,因此得名「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护耳的兜鍪。二是裲裆
铠。这是南北朝时期通行的戎装,它的形制与当时流行的裲裆相近。所用材料,大多为
坚硬的金属和皮革。锁甲的甲片有长条形与鱼鳞形两种,以鱼鳞形较为常见。穿这种甲
的,一般裹面都衬有厚实的裲裆衫,头戴兜鍪,身着裤褶。三是明光铠。这是一种在胸
背之处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圆护大多用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得很亮,就像镜子
。穿著它在太阳光下作战,会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得名「明光铠」。这种铠甲
的样式很多,繁简不一。有的仅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配有护肩
、护膝,复杂的还配有数重护肩。身甲大都长至臀部,腰间系有革带。
汉族女子的服饰,魏晋时期沿袭秦汉旧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之后逐渐有所变化。初期,女子所着衣衫多为对襟,衣袖宽大,并在袖口缀有一块颜色不同的贴袖。所着长裙,式样很多,色彩丰富,有间色裙,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等。腰间有帛带系扎。有的还在腰间缠一条围裳,用来束腰。此外,在一些女子中间,还有一种名叫杂裾垂髾女服的。这是深衣的一种变形。它的特点是在服装上饰有纎髾。所谓髾,是指在衣服下摆部位固定的一种饰物。它一般用丝织品制成,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且层层叠叠;所谓纎,是指从围裳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较长,走起路来牵动下摆的尖角,像是燕子飞翔。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所做《洛神赋图》中女神穿着的就是这种服装。她衣袂飞舞,飘带翔动,真堪称“奇服旷世”。到了南北朝时,人们将飘带去掉,加长尖角的“燕尾”,使二者合为一体。
北方少数民族,除穿着衫,裙外,还有穿裤褶和裲裆的。只是女子和男子有所不同,裲裆最初多穿在里面,后来才罩在衫袄之上。穿裤褶的女子,头上多带有笼冠。有的同时还身着裲裆,与当时男子一样的装束。
织品纹样南北朝时期随着胡风盛行,服饰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以中亚、西亚风格的纹样最有发展,如天王化身纹、宝相纹等;但这一时期的传统纹样
制作技巧远不如东汉精美。
这一时期的鞋履,与秦汉时大抵相同。但质料更加考究,有丝履、锦履、皮履等。贵妇还有穿「麝香履」的。履的颜色也有规定。士卒、百工用绿、青、白色;奴婢侍从用红、青色。屐则出现一种便于登山的,这就是传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所创制的「谢公屐」。带具由于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的革带广为流传,这种革带上有挂钩可以挂物,称作「蹀躞带」,自南北朝流行以来对中国服饰有很大的影响,唐代时无论男女都束这种革带,并流传到国外。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1-04 17:04:00 +0800 CST  
说起来,想建一个古风群,有愿意来的吗?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5-11-04 17:12:00 +0800 CST  
来,大声地告诉我,我多久没更了!

楼主 唯美080  发布于 2016-02-10 17:32:00 +0800 CST  

楼主:唯美080

字数:25247

发表时间:2015-09-18 22: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15 08:28:54 +0800 CST

评论数:3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