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自我校正指南

写的很复杂,硬着头皮看吧,对口吃者解开心结应该有帮助,那些嫌复杂嫌啰嗦的可以在本吧选择那些简单易懂的去看看,我这只是把我知道的东西平铺直述的说出来,我没有本事写的更复杂,也没有本事叙述的更简单。

楼主 风也凉  发布于 2015-09-28 17:44:00 +0800 CST  
草稿,有错字及不通之处,待修改

楼主 风也凉  发布于 2015-09-28 18:05:00 +0800 CST  
发声状态,肚腹气息直抵唇舌及声喉,随着咬字过程的开展,肚腹气息的发放也在同时流出;
当前实现的咬字过程向前的细微动作,是整个字型表达的一个必要构成;
当前丹田微量气息通过声喉形成的细微声音段,是整个字声表达的一个必要构成;
说话的每一个瞬间就是由这样一个细微的咬字过程和细微的声音段共同组成的。
咬字过程形成的字型(空间造型在某时间段上的变化)使得当前字音和其他字音区别开来,气息流经声喉发出的声音是表达语言的载体,字型和字音是环环相扣不可分离的。已经进入口吃状态时,口腔包裹着饱满的气息按照字型表达的标准动作向前推动,但同时声喉处稀薄的近似不可察觉的气息流经声喉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字音,所以咬字过程有一个细微的向前移动后就因为受到牵制而不得不停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到肚腹气息直抵唇舌,使得咬字过程中唇舌发放的气息和肚腹涌出的气息是一股气息,这样口腔的每一个细微咬字动作都是字型表达的必要构成的同时,每一个细微咬字过程发放的气息也会形成相应的字音。其实口吃的最基本原因就是声喉至口腔区域控制的为说话而到位的气息和肚腹集聚到声喉部位用于发声的气息不是一股气息,两股气息的运行不能息息相关,形成的矛盾造成了紊乱。
说话其实就是对于气息的运用,我们对气息的控制是通过肚腹的呼气功能和声喉以及口舌的拦截发放功能协调到一块来实现的。两股气息的现实存在导致现在这些发声器官兵分两路,一部分控制口腔里的气息去完成咬字过程,一部分控制胸腔气息冲击声带完成发声过程,甚至如声带的运用在同时为两边服务。两股气息的动态是不同的动态,我们不可能控制两个动态同时正常运行,在你试图控制口腔部分的动态行进时,胸腔声喉部分的发声动态就处于停滞状态,并配合口腔的动态而静态的默默用力配合;在你控制胸腔声喉部分试图发声时,口腔部分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并配合发声的需求默默用力。为了能比较正常的发出声音,我们只能学会变通学会将就,要么强迫口腔舌头尽量放松,并尽量保持口腔内气息稀薄,让咬字过程脱离发声状态的力感,勉力让口舌动作成为发声过程的一个额外附属,在努力挤兑气息流出发声的同时尽力捎带额外的完成咬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口舌只是为了完成咬字过程而勉力去完成标准动作,不参与声喉以及胸腔对气息的运用,造成对气息的运用过程在近乎失控中非常勉强。要么我们也会以咬字过程为主,在咬字过程的同时附带让肚腹勉力压制气息流出,声喉用力呕气,在咬字过程很勉强的呕出声音。在正常发声的咬字过程,口舌和声喉在拦截中是和出气形成平衡的,前后强弱变化一致,而这种口吃状态因为没有正常到位有意识的拦截,肚腹的流出气息消耗量很大,尤其是在咬字发声完成,口腔包裹着口腔内的气息完成咬字动作后,因为发声完成,口舌以及声喉在放松的情况下完全放开,缺乏拦截的向外挤压的肚腹气息就如同短路的电流一样瞬间流失,这样在发声过程就会经常有气息不够用的情况。
正常说话时,口腔声喉所感受到的所有外溢之力都来自肚腹,口腔和声喉只是出于拦截或发放的状态,所谓发放就是减收拦截的力度达到加大气息外流量的目的,因为有了肚腹气息的外流才有了声喉唇舌的拦截,拦截是因为外流而存在,两者之间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为依存的关系。那种口腔气息饱满而肚腹空虚无为用不上力的发声状态只要口吃者才会拥有,随着肚腹排气力度的减少口腔拦截力感也会减少,肚腹排气力度停止消失唇舌声喉的拦截形成的力感自然也会消失,那种肚腹排气力感大幅减少直至停止,而口腔力感仅仅少量减少直至尚有少量存在,也是不正常的现象。在肚腹气息涌出的同时,声喉和唇舌两者或同时拦截、或同时发放,或者一个拦截另一个发放,但是拦截和发放感受到的力感合到一起完全等于肚腹气息涌出的强度,而且气息的涌出和拦截之间的平衡力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化,我们就是通过气息的涌出和拦截的变化以及平衡力大小的变化去表现语言或歌唱的千变万化。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控制的是从肚腹至口腔里的一股气息,若肚腹涌出用于发声和口腔控制的气息不是一股气,那么我们就是在把发声器官兵分两路同时控制两股不同状态的气息,我们不可能把发声气息发出声音的同时无接缝的转化成另一种状态进入口腔里去符合口腔里的用力状态,口腔再包裹着气息完成咬字动作,这个复杂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把两股气息合成一股气息,让你牙缝里流出的气息完全来自肚腹,唇齿气息流出所形成的结果是声喉处也同时在流出同样状态的气息,这样口型微动形成咬字过程的渐进,声喉处也有一个气息流出的微动,同样形成相应声音段的渐进,这样同一瞬间进程的渐进各形成一个微段的咬字进程和一个微段的声音进程,这一瞬间形成的咬字动作和声音互为依存,对方是自身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一方不存在另一方就进行不下去。两股气息合二为一的结果还造成各自为政的发声器官重新合并到一块共同对付同一股气息,这样对气息运用的掌控就会非常到位非常精准,对气息运用过程的轻松如意实际就是语言表达过程的轻松如意。
一些关键时候我们想努力说的更好,在你有意识不出现口吃去说的比较标准时,下意识的在稍微的紧张中会因为对口腔状态的直接关注就不自觉的对口腔状态直接控制而额外用力,出现咬字状态并会不自觉的加强,而这个下意识的咬字感觉是在肚腹对气息的正常运用前而存在的,所形成的对口腔内气息的额外加压造成了声喉至口腔的局部气息团、局部发声用力感觉,而同时段肚腹涌出气息的能力会在忽视及精神的压抑中相应降低,这样肚腹较稀薄的气息很难推动前部口腔密集的气息轻松流出,气息流出困难说话就会困难,虽然说话进展基本正常但感觉困难的发声过程会使得气息在运用上有浪费,造成语句的后半截底气不足进行不下去。这种状态就需要有意的避免对口腔内气息额外的加压、有意的放松口舌,有意的让口腔里的气息平和下来,和肚腹流出的保持气息一致。若因为肚腹气息稀薄而在保持口腔状态下蓄积气息到位,那么肚腹气息和口腔气息绝不会是一个受力状态。
严肃场合口舌处于紧张状态并不要紧,但是不要让口舌提前处于和咬字有关的紧张状态中,一般的紧张状态我们说话过程还是很轻松的,因为它不会对气息的运用造成额外的影响。而在紧张中处于类似咬字用力的状态中,就会不自觉的对口腔内气息额外加压,而这种紧张还和说话有关,又会有意无意的造成胸腔轻微屏息,使得出气的力道不足。
一般人过于紧张会四肢发凉甚至失去行为能力,同时思维紊乱没有清晰的表达内容,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好以及呼吸较紊乱而吞吞吐吐,但其表达过程本身并不感觉很费力,因为说话系统本身内部不存在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口吃者紧张的源头是说话本身,和发声有直接关系的唇舌口腔以及声喉都是我们的严密关注对象,而他们会在关注中时刻处于临战状态的控制中,紧张状态中关注控制的对象往往会失控甚至痉挛,而此时四肢手脚在我们的忽视中倒是行动自如。口吃者要说什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不但当前要说什么心里一清二楚,连下一段话要说什么也一字不落的清清楚楚,但是在当前表达中感觉到艰难的是表达语言这个过程本身,而不是思维中语言内容的编排过程。因为下意识中完全明白发声过程不可能轻易实现,肚腹中的气息就会完全处于压制待发状态,明面上口舌包裹着气息试图按照咬字过程一招一式的表现出来,而你的潜意识却让肚腹的出气能力处于逃避冬眠状态,口腔和声喉之间的气息完全没有来自丹田的推动,是一种自我推动又自我压制的特殊存在,我们总是试图让前方的口舌状态创造出一个适合发声的节点后,肚腹气息再适时跟进,而这一想法本身造成的错误行为就决定了你永远也调整不出来适合发声的节点。
生活中你和某人突然相遇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抓紧表达而感觉说话困难时,你感受下肚腹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是不是处于自我压抑收缩状态?你再感受下口舌声喉处于什么状态?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说话的标准姿势?但是气息在声喉以内就断流了,你根本就无法说下去。其实面对难发音也基本是这个套路,在瞬间唇舌口腔至声喉气息饱满调整状态准备说话的紧急时刻,肚腹却是在把气息一次性的压制到胸腔至声喉部位,本身处于紧缩逃避置身事外的状态。
完全闭嘴发出一个鼻音,这时候声喉处于发放状态,发放出来的气息因为嘴巴的完全拦截而不得不从鼻腔里流出来。这时候再模拟口吃状态,让口腔气息饱满自成系统,你会感觉肚腹气息会相应薄弱,这种情况下试图让口腔里的气息发出鼻腔音看看可能不?你只有放弃这个企图,让肚腹气息进入状态,口腔气息的密实强度完全小于或等于声喉内部肚腹流出的气息才能继续正常发声,是不是?

楼主 风也凉  发布于 2015-10-03 10:17:00 +0800 CST  

发声过程,声音的粗细轻柔是随心所欲的,这中间就包括对声带的控制,对声带的控制并不用有意的采取什么措施去控制,它是随心而动的,就像我们控制自己的手指头,你怎么去想手指头就会怎么去动,这中间没有额外的操作程序需要我们去掌握去学习。日常生活中双手的灵活如意对我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就应该这样,但是要是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些牵涉到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可是汗牛充栋,你若试图学习这些庞杂的知识,然后根据这些理论知识去控制手指头或声带的动态,那可是近乎疯狂的痴人说梦。
声带发声最基本的条件是充足的气息在该处正常流出,就好像鱼儿要自由活动就必须浸泡在水里一样。口吃者想要努力表达却发不出丁点声音,原因是肚腹内流经声喉的气息稀薄无力且近乎凝滞,但口吃者却总喜欢把原因直接归结到声带上,老是妄图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控制程序直接掌控声带去产生声音,这就好像强迫巧妇去做无米之炊。在气息没有正常流通的基础环境下,试图控制声带发出声音,这种反常结果若能够实现其本身就够骇人听闻了,所以说请不要在研究声带及控制声带上去花费那些多余的精力了。你只要能做到像唱歌一样气息能自由的流出,那么就一定也能够自由的发声,口吃校正的方向是实现气息可控能够正常如意的流出,而不是直接去控制声带及周边肌肉如何用力到位的配合。



出气过程就是发声过程,发声过程有一个咬字过程,咬字就是通过口舌的一个特定动作过程表达出一个特定的字音,为了吐字的清晰到位,会要求加强唇齿舌尖位置的力感,但不管发声过程是声喉用力还是唇齿用力,这个过程中只要气息同时顺畅的流通出去,那么这个气息流出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正常的发声过程。正常的发声过程是个一次到位一次完成的一次性过程,而不像口吃过程那样其实是个二次性过程。口吃者在避免口吃的心理下开始启动发声过程,发声过程已经启动处于进行中,实际却是在前进的行程中寻找或者创造适合发声的时机,在这种心理下我们并没有真心的去实现发声效果,既然没有真心的去实现发声效果声音就绝对不会如期而至,虽然气息流经声喉,但也只是像平时的呼气过程一样,完全不会产生声效。在我们的咬字过程行进到发声点时,口吃者的为实现发声的第一次过程也就完成了,直至第一次过程全部完成也没有等来期待的适合发声点,结果就是从启动进入动态开始,逐渐再恢复到完全的静态,在这个静态中试图重新启动去实现发声就是第二次过程的开始,第二次过程就是在保持已有成果的情况下努力把现有成果转化成字音,就是调整已经到位的口型和已经到位的气息打破沉寂,努力的启动起来运行下去,尽力让出气过程和咬字过程同时启动同时前进实现正常发声,出气过程实现发声效果,咬字过程表达出应有字音。口吃挣扎状态的开始其实就是第一动态过程顺利完成进入静态的时刻,挣扎就是因为第二过程不能正常启动顺利进行。往往出气但不能发声,气息从嘴唇里“哧哧”外喷但却没有丁点声音,因为咬字过程不能脱离发声过程独立运行,所以嘴巴只能保持一个动作进行不下去;或者声喉发出短促的“咔”声后,因为咬字过程不能随之同时起步,发声过程只能灭火,重新调整重新启动,启动的频繁了就 “咔咔”声不断。以上矛盾使得口吃者都面对一个难题,在临界发声点时如何实现发声和咬字的结合,如何解决出气发声和咬字过程的同步是一个老大难,但是对于正常人不存在结合点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发声过程是一次性的实现过程,自始至终就不存在分离也就无需去结合。
口吃就是心理障碍,这个障碍在时刻伴随着你,它会随着你心态的好坏而严重或轻微,但绝不会消失,对口吃没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只要你关注说话状态并试图去正常表达,就会出现口吃。心理障碍必然引起行为上的差异,说话实质是对气息的运用,在发声过程启动行进中你却没有真心实现发声效果,必然导致实现发声的气息运用处于停滞中,气息停滞等待或者无意识的随着咬字过程挥发流出,这个阶段你控制的不是气息,而是口舌的动态,运行到发声点位置后,口腔的语感十足,支撑口感的口腔内气息饱满,但声喉部位却气息薄弱,气息的分布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状态;气息的状态需要口舌声喉的拦截以及肚腹的收缩排斥,但是口吃状态肚腹处于使不上劲的闲置状态中,肚腹的排斥和口舌的拦截根本形不成对应的互动,所以说眼前身体的硬件协调配合方面也不是我们需要的状态。另外对口吃结点的事前关注,对下步在结点将要出现的挣扎,都使得力道的集聚和气息的汇集都是为了实现下步的突破而到位,力道和气息向着挣扎点汇集的过程,使得实现正常发声逐渐不现实,所以我们开始往往是试图去正常发声,但随着目标的不可实现就不得不被迫的放弃目标实现,不得不行进到发声点后停止,在静态中去试图调整到正常的发声状态。

在第一次过程完成的基础上实现第二次过程的正常开始,我们就已经深陷错误当中,面对困难就要解决困难,虽然有很多方法对于当前的困境能有所缓解,站在当前局部立场看问题,这些方法有它的合理性,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全局的立场看问题,这些立足在错误基础上的合理方法绝对是错误的,你若坚持这些方法其实是在坚持口吃。


看了以上分析,大伙应该明白完成某个字音的动作正常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动作,这个动作从启动、加速、保持、减缓、最后停止;而非正常状态,是从启动,加速、减缓、在停止中保持、努力启动、因启动困难造成气力集聚、猛然迸发,在停止中保持用力状态,说话不结束,这种费力的保持状态就不会解除。
要正常表达某个字音,就要把正常套路动作正常完成,避免中间停止、两次启动,要保持正常动态过程中的正常运行惯性,努力让动作完整、中间不减缓不停止,能克制住心结中间不停顿不去调整,那些所谓的难发音也就能正常的发出来了。另外从开始的启动,就要有必须发出来这个字音的心态,若有试探性心理,必然会因为内心根本就没有去真实的实现发声而导致当前气息不可能正常到位,气息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正常作用,甚至在一心控制口舌标准到位的心态下,会排斥气息的正常运用正常到位,导致起始动作过程,胸腔保持气息处于停滞状态,旁观等待口型动作的正常调整到位。在表现声音的口型到位后,支撑口舌力感的气息也会随之到位,但是这个气息只是来支撑口舌的造型使之具有语言状态的力感,它和正常的发声目标没有关系,气息流动就会产生声音,但口腔里密实气息的流动根本不会产生声音,因为声喉部位薄弱的气息行进根本不足以产生声效。

楼主 风也凉  发布于 2015-10-03 10:19:00 +0800 CST  

思维产生意识,意识形成的指令生成刺激遍布肌体生成及控制行为过程。说话就是对气息的运用过程,说话过程中的行为以及伴生的力感分布完全是因为维持当前的气息状态而存在。开始积累以及控制运用气息团的过程也就是说话行为状态出现以及展现的过程,气息的积累过程也是行为及力感从无到有自然加强的过程,绝不会出现说话的行为及力感脱离气息的运用而提前独立诞生并自然强化。气息运用的消弱直至结束也是行为及力感逐渐消弱并自然退出的过程,绝不会出现因为气息消耗完了,还在强制性的控制说话进程力感十足的急于进行下去,却苦于气息的枯竭而徒劳无功。说话过程中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对气息运用的需要而到位,构成行为的肌体形成的力感以及动作惯性都是因为控制当前气息的需要而到位,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口舌灵活呼吸自然说话自由。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意识,这种意识形成的刺激都会遍布肌体,为实现目标而产生相应的行为。我们心里想的是避免口舌打结,那么就会直接控制说话的行为过程去避免可能的打结,这样就会出现对气息的运用过程还没有开始,控制气息运用过程中的口型却提前到位了;对气息的运用过程已经结束,说话的状态却依然保持并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甚至在正常说话过程中我们在灵活的说,但心里却对口舌在当前为什么灵活自如而迷惑不解,形成强烈的失控感觉,因为对自己能否把这种灵活自如保持下去而没有丝毫信心,这种茫然让自己心慌导致语速加快,忙乱中因行为紊乱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口腔内气息消散但说话状态依然保持,我们是在试图抓住并保持那种自由的说话感觉。这是一种和正常控制气息没有关系的另外一种思维形成的意识,在控制和说话相关的器官形成类似的说话行为。
为了避免口吃形成的心理逃避,总是容易让控制气息正常运用的思维意识落后一步,而让避免口吃的行为提前一步,提前一步控制口舌自然到位去避免可能的口舌打结。因为避免口吃的思维已经把口舌给提前预定了、控制了,当前状态中运用控制气息的需要而要求口舌到位时,口舌就会不那么听话,而且附加在口舌肌体上形成的力感以及动作惯性并不是控制气息的需要而生成,而是去避免可能的打结而出现,所以就算强制口舌到位试图对气息正常控制运用,结果却笨嘴拙舌僵滞不灵。很多时候因为口舌的不能正常到位,不能对气息正常运用使得正常说话进行不下去,很自然的就会控制气息填充口舌,其他控制气息的相关器官主动和当前的口舌状态结合,避免口吃的思维意识和运用气息正常说话的思维意识融合在了一起,控制当前已有的唯一行为状态试图绕过已然出现的矛盾状态实现比较正常的发声效果。当前的行为虽然受唯一思维意识控制是单一行为,但是在肌体上形成的力感分布和气息集聚及分布是完全不正常的完全错误的,不可能形成正常声效。想一想,说话是气息流经声喉才能产生发声效果,正常状态中声喉以内肺腑气息的饱满度应该大于口腔内的气息密度,可是在你试图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往往口腔内气息密集憋堵,肺腑内却气息薄弱,口腔内的密集饱满气息和发声能有一点关系吗?稍微有点常识就应该知道自己当前的状态很不正常。当前行为控制口腔内气息是不可能正常说话的,而肺腑内重新集聚气息试图正常运用的意识行为却在努力中不能实现,因为口舌行为被避免口吃的思维意识给提前占用了。在口吃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不但第一时间出现的行为不正常、第一时间的行为控制一定量的气息直接处于一个不正常的位置,而且下一步控制气息试图正常运用的行为也不正常,他不是直接控制气息试图实现发声效果,而是控制气息积攒到声喉部位等待口舌的正常到位,或者就直接控制气息积攒到口腔里等待冲击即将到来的难发结点,在口吃结点到来之前,一切都是虚拟准备过程,口吃结点形成了才是开始发力突破的时候。如上所述,出现口吃,就说说明你的行为存在错误,口吃严重说明你当前错的一塌糊涂。
很多时候完全明了口吃的机理,也会不自觉的出现口吃,有意识的放松,有意识的对气息正常运用,刺激点在肌体上的分布以及力感和行为惯性一切正常,气息的分布以及运用也很正常,可是刚说几个字却说不下去了,在你的有意运用下,说话的行为很正常,但是气息却不是很到位,说不了几个字就底气不足接续不下去了。因为气息运用的需要而自然到位的行为,气息到位恰到好处就是行为到位恰到好处,气息的运用自然消散也是行为过程的自然完结;若有意识的实现一个正常的行为,行为到位恰到好处,不见得气息就恰到好处的到位,行为过程没有完结,气息运用却提前终结。
有时候对某一个字音是否能正常说出来没有信心,结果在正式说之前口舌上就提前出现了轻微的说话力感,下一步正式说的过程,虽然气息分布正常口舌动作也正常,但是附加在口舌上的力感却不是因为对气息的运用而出现,这时候掌控气息按一定的轨迹运行就很困难。在说的过程中,口舌不得不脱离对气息的掌控只管去强制性的完成说话动作,在明显感到自己是在很勉强的强制性的完成了口舌说话动作的同时,勉力的把肺腑内的气息呵出去,把发音过程给凑活了出来,说的过程很勉强,发声效果同样很勉强的差强人意。因为气息不是在掌控状态中正常流出,而是勉强的尽力呵出去,本来还能够说出十来个字的肺腑气息,在把当前字音勉强呵出来后,剩余的气息顶多还能正常的说出来一两个字音。保持气息到位处于将说未说的临界点,若你能够掌控气息如意的完成意向中的气流轨迹过程,那么能说出来是很轻松的,你不会感受到吃感。虽然你掌控着足够的气息,但却不能控制气息完成意向中的气流轨迹过程,那么你现在就会感受到口吃的感觉。假若吃感强烈,就说明你没有能力说出来,建议你最好不要试图保持当前状态去说出来,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过程就是丢人现眼的过程。
说话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呼吸过程,我们通过特殊的呼气过程去展现发声过程,因为行为过程完全是因为呼气过程的需要而自然到位,所以呼气过程是自由的,想怎么呼气就怎么呼气,也就是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而不用额外的将就某个行为过程。为了维持正常的呼气过程,在说话过程会很自然的出现多个停顿点,这些停顿点和语句之间的间歇,就是我们及时吸气补充气息的时候,停顿是表达的需要更是换气的需要,只不过这个过程自然而然,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这些停顿存在的意义。这些停顿点不用刻意的控制出现的位置以及出现的时间,根据当前呼吸状态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出现才是正道,若要像某些校正师指导的那样刻意保持一种节奏一种节拍,那你干脆把要说的话提前背熟练,以一种三三四或四三三的节奏朗诵好了。

楼主 风也凉  发布于 2015-12-25 12:11:00 +0800 CST  

楼主:风也凉

字数:8745

发表时间:2015-09-29 01: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7 19:45:59 +0800 CST

评论数: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