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原创)三周后上市

第五批和第六批资料,因为我周三到周日要外出不能在北京,因此,明天上传两批资料,共500兆。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09 11:08:00 +0800 CST  
大家20分钟后可到126下载第五批资料,因为周三到周日我要离京不能上传资料。所以,一次上传546兆资料。分五部分:明朝人口资料研究、明朝荒政研究、明朝商帮、明朝的文化出版业、明朝的中介经纪(部分)。
---------
希望大家喜欢,并支持兄弟。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10 17:21:00 +0800 CST  
因为这本书版权页出版日期印错了,七月份上市的书写的是5月1日出版,造成新华书店按旧书处理,不能按照新书那样放到新书展柜,对销售有影响。我考虑这个月或下月初在新华书店(北京打头)搞个活动,评书表演(本书案例故事)+对本书的批讲(本书内容)。如果吧内有朋友愿意参加,可以私下联系我。到时候见面儿聊聊。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17 10:08:00 +0800 CST  
哪个臭不要脸的把我上传的一个多G的资料给删了?
----------------
今天上传第七批资料,主要是地方志和社会风俗、民间资质管理等。请朋友们20分钟后登陆下载。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21 18:34:00 +0800 CST  
哪个臭不要脸的把我上传的一个多G的资料给删了?
----------------
今天上传第七批资料,主要是地方志和社会风俗、民间资质管理等。请朋友们20分钟后登陆下载。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21 18:36:00 +0800 CST  
如果再发现有人删除上传的资料,我只能认为这些资料对各位没用。我也不上传了,令人气愤。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21 18:42:00 +0800 CST  
真不知道,删资料的人什么心理。我记得刚有人提醒我的时候,我没在意,觉得没有这么卑鄙的人。真是TNND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21 18:44:00 +0800 CST  
近期无法回复各位朋友的问题贴,不过看了看大部分都是以前说过的老问题,看记录就可以了。下周,我将推出《以明史看今天》网络视频栏目。到时希望大家支持。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7-25 11:38:00 +0800 CST  
《以明史看今朝》1“洪武救灾体系下的雨灾和暴雨”01
2012年7月21日的大雨,让我们知道:学习古人的先进防涝技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救灾成为体系。明朝的朱元璋在体系建设上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报灾、勘灾、救灾、灾后重建上他所创立的“荒政体系”甚至有些空前绝后的意味。例如救灾公示化。明朝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政治、军事上的玩味,更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借鉴之处。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3 21:45:00 +0800 CST  
以明史看今朝:朱元璋反贪(评书)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3 21:46:00 +0800 CST  
以明史看今朝1:洪武救灾体系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3 21:46:00 +0800 CST  
读懂历史,国家或个人方能站稳脚跟。
说一段兴亡盛衰的哀婉故事,让历史不再仅仅是历史。
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明朝历史。
面对暴雨引发的雨灾,朱元璋做了什么?面对欧洲列强来到南海兴风作浪,万历做了什么?面对天量的白银,明朝的精英们都做了什么?让我们用数字与案例来解释今天与历史是多么得贴近。说一段兴亡盛衰的哀婉故事,让历史不再仅仅是历史,而是一种警醒。
历史并不仅仅只有尔虞我诈、金戈铁马,更有对当今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明朝的物价有多高?明朝如何面对暴雨等自然灾害?为什么说张居正的对手很高明?明朝在经济最强大的时候轰然倒塌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首部以经济史角度阐述明朝政治、军事、经济的著作。
四五百年的明朝与当今何其相似!经济实力最强大的时候轰然倒塌,而当今却以GDP世界第二而欢欣鼓舞。毫不知危险已经不远。四五百年前,家门口来了欧洲列强,肆意吞噬自己的藩属国,中国竟默然无视。今天的家门口全是猛虎饿狼,朋友很少很少,该怎么办?答案就在在《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中。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3 21:49:00 +0800 CST  
试播第一期节目:由0721雨灾看明朝的救灾体系建设
http://you.video.sina.com.cn/m/1226384191
http://www.tudou.com/home/mengben
欢迎在视频编辑上有功底的朋友帮忙做些特效、字幕等,非常感谢。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6 10:41:00 +0800 CST  
(转)《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小读者的读后感和批评
这几天读完此书,感慨万千。其看待,解决问题的角度,着实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就算此书臻近完美,还是有点小瑕疵:例如,文中多次提到荷兰这一国家。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对的,准确的称呼为“尼德兰”。“尼德兰”全称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大致为现金比利时,荷兰两国。因其“荷兰省”最富有,故又称其为“荷兰”。但应注意,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荷兰”是她的小名或别名。假如称呼“荷兰”成立,那么,“上海”可以指代中国,“加利福尼亚”可以指代美国,“东京”可以指代日本。可这成立吗?因此希望作者注意。
我之所以要说这么多话来纠正作者的错误,是为了提醒读者要注意“读书不能尽信书”。不过有些人却走了极端,读了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章就开始批判乃至吐槽作者。可Ta真正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观点和思想吗?同作者聊天时,他曾说过,有些读者才看几页就开始评价,批判,可他们想说的作者在后面已经说了,这令作者大呼“伤不起”。因此望诸位读者在读完此书后再做评价,或许比原先的评价更好,更客观,更引人深思。
对于此书我不敢做太多评价,因为我是略读完的,其思想内涵可能没有领悟到。但我牢记了三点:1.官员,商人不可怕,官商才是最可怕的(这点广大人民在油价中已经深刻体会到);2.中国必须保证农民的利益才会兴旺发达;3.不要对某种改革方案过于推崇,“一条鞭法”就是极好的例证。至于原因嘛,卖个关子,也为作者多搞点收入,大家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我跟作者呢,算是忘年交,他30有余,我才正值少年。不过他从不以自己学识多这一点来“欺负”我,相反,他经常教授我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使我受益良多,真不知如何报答。
之所以能交到如此好友,缘于他在百度贴吧中推广此书。他开设多贴,与众人辩论,不管是他辩论技巧之精湛,还是回答问题之客气,都给众人和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就算私底下个人聊天他也很客气,例如:我们在QQ聊天时他总是称我为“您”,弄得我不知如何应对。(他则让我称他“老孟”)
在与作者聊天时,我无不感受到“大历史观”的存在,在此书这一治史观点也是处处显现。他曾说过,如果要写明朝的经济史2,3万字就够了,不用数十万字。但“大历史观”则不同,要从多个角度来叙述,看待,解决问题,因此作者才会写下洋洋数十万字。
“大历史观”的好处在于,看问题更客观,真实,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至于“大历史观”的树立,我想是受了黄仁宇先生的影响。黄仁宇先生因《万历十五年》而享誉世界,那么希望作者因此书而扬名中国。
最后,略谈作者的治史观。别人写历史或因为兴趣爱好(如当年明月),或因为立志普及历史(如袁腾飞),或因为了却一桩心愿(如司马迁)。而作者不同,他是为了警醒世人,告诫世人才读史,学史,著史。这一观点在此书尤为鲜明。
衷心祝愿各位读者在此书寻找到各自的乐趣!也祝作者日后能成为新一代“太史公”!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6 12:01:00 +0800 CST  

希望看过本书的吧友写些读后感,无论是批评还是啥都可以,本人在此表示感谢,向各位学习了。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08 22:54:00 +0800 CST  

不久前,被不知名的朋友(本想骂但一想宁得罪君子就不骂了)给删了第二批到第五批的1个G的资料,现重新上传。本1G的资料大多是财政、货币、工业、瓷器、丝绸、农业等资料。
-----------------------
各位可以明天去下载,希望不知名的朋友不要再删了。谢谢。
----------------------1
凡购买《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的朋友,如果喜欢这本书,就请像重庆丰都的那位小读者那样写写读后感、书评吧。写写。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11 20:43:00 +0800 CST  

资料在www.126.com
用户名:白银帝国2012的汉语拼音baiyindiguo2012
密码:翻翻老帐的汉语频域fanfanlaozhang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11 20:44:00 +0800 CST  

近日,我接受了《中国图书商报》的专访,谈了自己作者—编辑—作者—编辑的复杂转换之路,以及“评书体写作”的历史渊源。限于篇幅所限,该报最终刊载的并不是全文,现将全文刊出,请有兴趣的读者查看该报2012年8月7日一期的纸稿或电子稿。
------------------------------------------------------
评书体写作成型之作:《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告诉你一个与当年明月、袁腾飞决然不同的明朝。以经济史讲述真实的明朝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社会。告诉你:历史不仅仅是细说,更是对今天的借鉴。五六百年前的明朝其实和今天非常相似,教训该铭记,经验该吸取。 评书体写作在企业传记中的实验:《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唯一的中文的百年传记,告诉你一个企业帝国的兴起之路,以及未来的艰辛。更会告诉你他的成功秘诀,不仅仅是企业的更是个人的。
李连利,字孟锛,北京顺义人。著有《生产企业管理手册》《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等。策划青少读物、小说、励志、经管若干。 。
前进的路上,作者和编辑多重角色转换中

儿时,只要我一出现,周围必聚拢着数十甚至上百的孩子,听一段评书后为同学们复述其间的故事,渐渐的我便有了自己的创作。久而久之,我对于写作有了自己的理想,并一直坚信:评书、写作将是我一生的挚爱。
(一)八年作者与写手的辛酸路——没头的苍蝇
12年前,我从遍布同乡的燕京啤酒集团辞职,奔向了头脑中的理想海洋。当时的心情,简直爽透了。在五年中,我写小说、写剧本、写评书,写得一塌糊涂;不断地换工作、打短工,忙得不亦乐乎;与“保钓英雄”办杂志、与志同道合者开网站,弄得我是昏天黑地找不到北。我简直就是一只没头的苍蝇。7年前带着支离破碎的写作梦想,紧攥着办杂志失败和办网站失败后的“余威”,再次闯入了一个梦想花园:图书业。
因为编辑是离作者最近的工作,为了挚爱我进了一家文化公司。本以为图书业是个“文人”密布的志同道合地,哪曾想,真黑呀!图书圈最底层的恐怕就是写手了,我就是从那个环节走上来的。经过两年的拼搏,终于有了自己可怜的“联合署名权”。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生产企业管理手册》。
进入编辑领域之后,我才知道作者的本性是向规则挑战,用一种游离的灵性来将自己的思想变为文字。我彷徨过、我愤怒过,我真的想大声斥责编辑:请尊重作者的灵性。然而,老板的“钱棒”和被出版社退稿后的黑脸,让我知道:我的斥责将变成对我的斥责。耷拉着脑袋,被训斥许久之后。我买来了诸如编辑指南之类的东西,苦苦寻求文字的规矩。
(二)四年的编辑与策划——由半人半魔到成人
2008年我才做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编辑、策划编辑。因本身就当过作者,对于攒书、版权、文字等问题相对敏感一些。因此,我对作者进行了无情“摧残”。然而,该我向作者负责的时候,我却没有任何能够回馈给他们的。我心中痛苦万分,我觉得并并非一个完整的人。我决定辞职。
辞职后,我迅速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签了三本书的合同,重新回归了作者的行列。2010年,我终于对评书、写作两个挚爱的统一指挥问题有了一个初步想法,那就是“评书体写作”。以故事为线索,以较为强势的语言,夹叙夹议写作。
当然,这种创新有一个过程,《桃花庵下桃花仙》给我带来了灵感,《IBM百年评传》是初步应用,《翻翻明朝的老账》是初步成型,未来的《晚清第一帅》将是“评书体写作”的成型之作。尽管,这种创新能否成功,和我正在谋求的“转型”一样,都处于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功。《IBM百年评传》获得了部分人的认可,成为“和讯财经2011年最佳公司传记奖”;《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虽然刚上市一个多月,但发展后劲十足。我相信,它不会让我失望。
(三)作者转型应该转向“复合编辑”——由人变成飞人
既然,主题是转型,谈完了个人经历,就该说说转型经验了。作者向编辑转型其实有两个方面,向传统文字编辑转变的要求、方法,石胜利老师已经谈得很好了。我则想说,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最终都要向“复合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飞人(在天空中翱翔的人)。
在转型历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向营销、宣传转型。但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作者和编辑都没有这方面经验。只能硬闯,但没有硬闯谁又会无偿帮助你呢。以我的《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为例。我总结宣传硬闯的方式为:判断读者、判断媒体特性、判断负责人性格。
硬闯当然会碰壁,但碰得多了脑袋自然会硬起来,而且还会有贵人相助。《参考消息》的副刊“北京参考”的杨老师就是我的一个贵人。看完书后,他决定刊发书讯。这对于一个经常看《参考消息》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惊喜。看了十多年参考,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不仅仅是喜悦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我还采用了一些在许多人看来的“笨方法”。然而,这些“笨方法”正在逐渐产生效果。作为作者型编辑的我,也没有真正地完成向“复合型编辑”转型的历程,正走在前进的路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有获得,经验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而非想出来的。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15 11:37:00 +0800 CST  
我已经对《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主要涉及非改不可的错别字、语句表达不清晰、多字少字的情况。

2.序的P2,+1行,“一些外国人”的后面加“和某些网上专家”
3.序的P2,-5行,“相反,中欧在历史上”,改为“相反,欧洲在历史上”
4.序的p3,-11行,“郑芝龙家族”改为“郑芝龙家族来保存余脉”
5目录的P4,“后记255”改为“后记 以评书体写作方式阐释晚明败亡”
6正文 P6,-4行“他的姨表弟”改为“他的姨表侄”
7正文P7,+9行“的侯儿”改为“的猴(侯)儿”
8正文p48,-2行的“榆关、抚宁县、永平府、丰润县、玉田县、蓟州、三河县、通州”改为“山海关、榆关(深河)、抚宁县、永平府、沙河(七家岭)、丰润县、玉田县、蓟州、三河县、通州”
9正文P52,+9行“三大表征、两大不足”改为“三大表征、三大不足”
10正文P53,+3行结束后,另单加一句话“本章之所以不惜笔墨,重点描述中国与欧洲四强的历史,其原因就在于:正是在上述思想下,晚明的皇帝们主动放弃了海外贸易主动权,从而为后世(包括当今的我们)带来了无穷尽的烦恼。”
11正文P82,+11行“琉球国国王尚宁王”改为“琉球国国王尚宁”
12正文P67,-2行“以我看中国”改为“依我看中国”
13正文P89,+14,删“这个事情的起因及结果我们将在第三节进行详细介绍”
14正文P102,-6行“与两年后”改为“于两年后”
15正文P105,-7行“等27日”改为“等27人”
16正文P105,-6行,“他们有13”改为“他们用13”
17正文P107,-9行,“湖光商人则在”改为“湖广商人则在”
18正文P122,+7行,下面加一句话“黄宗羲对本业、末业的观点应该值得人们注意,他说“不切于民用”,也即对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没有实际用处的商业行为,被看做是末业,他本人并不反对。不是所有商业活动都应该被支持的,晚明能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
19正文P122,-6行,“是他们的牙人生涯起了很大作用”改为“而贵人之所以能够相助,他们的牙人生涯起了很大作用”
20正文P127,+9行“户部上书”改为“户部尚书”
21正文P171,-3行“正如某位学者所说:”此句变为宋体,提上,单独成句
22正文P172,第二段楷体全部变为宋体。
23正文P173,+4行“能兑换的纸币只能兑换成信用货币”改为“能兑换的,纸币只能兑换成你要购买黄金的对象国家的信用货币(假设为美元),再由美元购买黄金”。
24正文P174,-8行“敢收拾前内阁首”改为“敢收拾前内阁首辅”
25正文P207,-9行,删第一个字“解”
26正文P210,-3段,“据……严重。”整体上提到第四段后,即“有的人说他是暴君……的皇帝”之下。
在“据……严重。”后面加一句“在如此严重情况下,明朝之所以能够屹立277年,其根本就在于朱元璋建立的救灾体系的运行,体系不容易建立但一旦建成,其衰败速度也较为缓慢。”
“朱元璋建立了四种粮食储备制度”改为“朱元璋建立了四种粮食储备制度(预备仓、常平仓、社仓、义仓)”
27正文P214+5行,“张英得”改为“张英”
28正文P217,+12行,“管商”改为“官商”
29正文P225,+1行,“说明”改为“说”
30正文227,+1行,“后任内阁大学士北京人”改为“后任内阁大学士的北京人”
31正文251,+6行,“因为张居正在被”改为“因为张居正被”
32正文257,07曹树基条,书名《中国移民通史》改为《中国移民史》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24 16:55:00 +0800 CST  
欢迎各位有书的朋友,提供其它错讹之处,或者看着某些话觉得费解的地方。谢谢。

楼主 mengben1978  发布于 2012-08-24 16:56:00 +0800 CST  

楼主:mengben1978

字数:23893

发表时间:2012-05-28 23: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27 05:25:27 +0800 CST

评论数:18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