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盐引交易看北宋盐钞制度与陕西货币体系

(1)《清明上河图》中看北宋的盐钞制度
北宋翰林画院院士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为宋徽宗而绘作。
该画卷以北宋首都汴京市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城市里四方商贾的经营场景。
这画卷受到历代文人画家的赞赏与极高的评价,加上画卷上并无文字的说明,而让观赏画者想入非非引起不同的解说,也引起历代画家摹仿的对象。
其中在汴京〝大城墙门〞之下的几间商铺店的经营活动,比较引人注目。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32:00 +0800 CST  
在大门墙下有一排栉比鳞次的商店,最靠近门墙的一间房舍里有一位坐在椅子穿着右衽长衫头载官帽的官监税务官,正在跟一位货主人结算税事,税物官背面墙壁上有颁布税物行文。


按宋史食货志之商税介绍:"常税名物,令有司件折,颁行天下,揭于版置官署屋壁,俾其遵守,应算物货。"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36:00 +0800 CST  
另外在台北故宫中也存有一幅《清明上河图》,在图中有关于金银交引铺的场景描写。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39:00 +0800 CST  
画中有二个匠人正打造白色银锭,屋裡主人向顾客商人展出一张交引。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40:00 +0800 CST  
商人在京城货物纳钱,得到特许证明引后,即可携往茶场、盐场及矾场收领货物,再运至各地贩卖。
在宋朝,盐、茶、矾是最能赚钱的买卖,商人们都乐于经营。所以作为茶、盐、矾这类特殊商品买卖的证明引也可以高价出售,起到了有价证券的作用。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47:00 +0800 CST  
《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牙绝"冯赛作为行商中介人,从事说合交易的事务,在他的"牙牌"上面规定,冯赛的交易范围是 "主揽茶盐、丝帛、瓷器、香药、柴炭等物货钞引。"
冯赛的业务都是比较赚钱的行业,也由此从一名普通的牙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行业内赫赫有名的"牙绝",所谓"牙绝一句话,汴京十万银"。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冯赛在"物货钞引"上赚到了大钱,却也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受人所骗,落得个抄家破产的下场。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宋朝盐钞制度、税务制度、钱物交引铺、陕西盐钞与货币制度的演变等不同的问题,细琢磨起来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这些内容分别加以分析。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49:00 +0800 CST  
(2)盐钞制度的起源与北宋盐钞制度的发展
食盐是生活必需品,在过去,包括现代在内,盐贸易政策得到严格控制。
此外,由于盐业经营的巨大利益,盐业政策与人们的生活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盐业政策有时会有所不同。由简而繁, 由疏而密, 日趋完备。
从历史上看,从税收的建立,形成和完善以及盐的垄断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时期。
在唐开元以前,建立了盐税和专营制度,唐开元之后,建立了完整的盐专卖制度,并逐步完善了专卖制度。
宋朝建立后,盐业专卖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允许局部通商,而宋政府控制盐商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实行盐钞法 。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19:52:00 +0800 CST  
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政府发放的领取食盐的许可证,实质上是中国历代王朝敛财的手段与工具。
宋代进行相关改革之后,盐商必须向朝廷支付代价以取得盐引,才能合法进行食盐贩售。此后历代均有承袭,也对盐引制度不断进行改动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动。
作为控制食盐贸易的一种手段,盐钞对宋政府的财政,军事需求和食盐经营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盐钞开始发行以后,北宋财政收入迅速增长,改变了收入低和收入停滞的趋势。


"范祥初言岁入缗钱可得230万,皇祐初年(1049年),入缗钱210万;四年(1052年),215万。以四年数视庆历六年(1046年),增68万;视七年(1047年),增20万。又旧岁出榷货务缗钱,庆历二年(1042年),647万;六年,480万。至是,榷货务钱不复出。其后,岁入虽赢缩不常,至五年,犹及178万;至和元年(1054年),169万。三年(1056年),遂以元年入钱为岁课定率,量入计出,可助边费十分之八。"


宋徽宗崇宁以后,蔡京大改钞法,盐钞钱在国家收入所占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在军费需求、宫闱服御中有一大半都取资于盐,盐钞对于国家财政来说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盐钞从西北解盐推广到东北东南的末盐之后,盐息的收入已经从以前的应付边境军需变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行钞法以前东南盐的收入不过就二百四十余万缗,行钞法以后收入达到千万缗以上。
由此可见,盐钞制度在北宋朝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07 20:01:00 +0800 CST  
(3)盐钞制度的制定及交易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对于盐钞的交易有这样一段描写。


"外来商人到京城购买钞引,门道不熟,又怕与官府直接交易。而官府出售钞引给商人,也需要中人作保。汴京便出现一些交引铺,从榷货务购买钞引,转手再卖给商人。周长清借着十千脚店在汴京商界站稳脚跟后,便不断扩延经营门类,其中茶盐引交易是最大项。他在城中开设了交引铺,是汴京最大的交引商之一。"


这段描写十分的详细,可以说把北宋时期盐钞制度的民间交易过程进行了阐述,能够看出北宋经济繁荣的景象。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1 19:19:00 +0800 CST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1 19:24:00 +0800 CST  
交引铺的产生,就源自于盐钞制度的盛行。
蔡京于政和二年推出"长短引法"。此法折中"交引法"与"通商法"。
商人在京城榷货务购买盐钞茶引,而后到茶盐产地,向产户购买茶盐。双方自行交易,但必须到当地市易税务,点检登记货色、重量、价钱,用官制笼封装加印,途中严禁私拆。 钞引分长短,长引期限一年,可在全国各地销售;短引期限三个月,只能在指定路州销售。
冯赛与汪石的茶引交易 "长引一〇五贯,短引二十一贯。"
《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冯赛小妾柳碧拂的父亲就是由于在交易过程中遇见了不良商人,按照长引的价格其实买到的短引,导致血本无归,家族凑起来的本钱全都被坑掉,愧疚之下投水自尽,也因此导致了后续悲剧的发生。
可见跟不知根知底的人做买卖是有风险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人做中介人。交引铺应运而生,通过铺子可以为客商寻找主顾、代为报税,并且双方都有保人,对于买卖双方都是非常便利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牙人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买卖双方的见证人与中介者。"牙绝"就是在为交引铺寻找客商的时候认识的贵人,也就是这个贵人,日后结结实实的坑了他一把。
"冯赛初见汪石是元宵节后,那时他正忙着帮周长清四处寻商人卖盐引。"
在北宋的盐钞制度中,盐利中的很大一部分为交引铺商人获得。交引铺商人通过买卖钞获取收益。
"并边刍粟,皆有虚估,腾踊至数倍。券至京师,反为蓄贾所抑,盐百八斤旧售钱十万,至是六万,商人以贱估售券取盐,不复人钱京师,帑藏益乏。"
也有一些交引铺商人与榷货务官员勾结,通过盐钞买卖大发横财。
"时有魏伯刍者,本省大胥,蔡 京委信之,专主榷货务。⋯ ⋯ 伯刍非有心计,但与交引户关通,凡商旅算请,率克留十分之四以充入纳之数,务人纳数多,以昧人主而张虚最。"
可见,一项制度的制定,无论初衷是多么的美好,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是会有各种漏洞的。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1 19:26:00 +0800 CST  
(4)交引铺与盐钞交易之间的漏洞
冯赛与汪石交易的时候,汪石手中有大量的盐钞,这也让冯赛加深了汪石是巨商的印象,为之后从官府贷款埋下了伏笔。
在之后他们才发现,
"汪石不是从交引铺买的交引。""榷货务?""他那些交引也不是买的。""哦?""他是用陕西便钱公据兑换的。""和我们路数相同?"冯赛一惊。
"陕西便钱"是什么?冯赛他们买卖交引所用的路数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宋朝时候出现的"交子"开始说起。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1 19:28:00 +0800 CST  
大宋钱币,大多数路州都用铜钱,只有四川用铁钱。为免除铁钱过重之患,蜀地商人自行创制出一种纸钱,名叫"交子"。
起初,交子只在几十户巨商之间流通兑换,用来代替铁钱。后来由于出现弄假、拒付等纠纷,便由官府收管印发。
交子最初只在四川流通,后来才扩延到陕西。
陕西官府在偿还粮草入中的商人时,为缓解钱荒和钱重,便印制了"便钱公据"。
所谓的"便钱公据",就是一张纸据,标明钱数,盖上官府印信和防伪暗图,不但轻便,而且节省了铜钱。入中商人领到便钱公据,到京城汴梁就可以兑换银钱或货物。
为扩大茶盐钞引的出售量,朝廷又推新法,陕西便钱公据只能去榷货务兑换茶、盐、矾、香料等钞引。
京城交引铺看中其中差价极大,有近倍之利,便去陕西收买便钱公据,回京城到榷货务兑换茶盐钞引,再转卖给茶盐商人。
通过这样的操作,将银钱变成便钱公据,再变成钞引,再转卖,就可以有两道利润,交引铺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利润。
大的交引商常年从事类似的交易,没有想到汪石这个新出现的商人也懂得其中的门路。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便钱公据"来进行交易,有些像是现在的支票,又有些像是期货交易,"便钱公据"所能换取的货物是受到市价的影响的。
"汪石带去的便钱公据面额虽然是十万贯,但去陕西收买,应该和我们一样,半价就能买到。这么一算,他的本钱应该是五万贯左右。""他兑换到十万贯交引,又用盐钞茶引去换了粮和绢?""嗯。时机正好。市面上粮食一石才一贯多钱,去粮商手中批买粮食,最多九百文。汪石若是用盐钞茶引换粮绢,价格更低些。……才一个多月,翻年到正月,粮绢价格都翻了两三倍。……这汪石年纪轻轻,竟有此等眼力、胆识、气魄,若是行正路,是天下难得的大才。"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获利可以达到五六倍,这样强悍的金融市场操控能力,汪石就算是在现代的期货市场估计也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汪石和交引商们在陕西收购"便钱公据"能够如此便宜呢?行商们难道不想自己赚钱吗?
这就涉及到北宋时期陕西的货币制度与盐钞制度之间的关系。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1 19:30:00 +0800 CST  
(5)北宋时期陕西的货币制度
在北宋时期,陕西属于边关了。由于西北边关粮草常年需要补给,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专靠朝廷,难以为继。
大宋钱币,大多数路州都用铜钱,只有四川用铁钱。陕西和四川交界,常有茶盐绢帛生意往还,陕西便成了铜钱、铁钱混用之地。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2 15:06:00 +0800 CST  
北宋自仁宗以来, 由于对西夏战争的需要, 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实行铜铁钱并用的货币制度, 依靠铸造铁钱来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 同时通过盐钞为主的信用制度吸引商人入中。
铜铁钱制度与信用制度相结合, 构成了西北特殊的货币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便推行"入中"之法,商人运送粮草到边关,朝廷给予高价偿还。
但是在这个时候,偿还时用什么钱支付,便成了问题。
有宋以来,商业繁盛,自古未有。唐代玄宗最盛时,一年铸造钱币也才三十万贯,而到大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年铸钱则超过五百万贯!铸币数量远超唐代数十倍。
尽管如此,铜钱却始终不够用。再加上大辽、西夏,甚至东南海外诸国,都用大宋铜钱,虽然朝廷严禁铜钱外流,每年仍有大量铜钱流向外国。因此,大宋常年处于"钱荒"之困。 庆历八年开始实行的盐钞制度, 在实践中起到了" 以钞权钱"的作用, 弥补了大铁钱名实不符的缺陷, 使西北货币趋向稳定。
在北宋时期,铁钱是不足值的货币, 其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且运输不便。用铁钱购买盐钞, 使铁钱币值得以兑现且有利润,
因此盐钞起着对铁钱保值的作用, 对延缓铁钱贬值, 稳定陕西货币制度有重要意义。
对此,孙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 铁钱不可流转, 常赖盐钞以为用, 官司能低昂物价以权铁钱之轻重, 则铁钱可以流转, 是钞与钱相须而后行。"
陕西信用事业除盐钞法外还有"便钱公据"与"现钱钞"。这两种制度是朝廷额外支助西北军费为一种手段, 政府在京师准备本钱, 印制钞或公据付给西北地方, 用以收买粮草或给商人作为入便的凭据, 商人可以持钞在京领取现钱, 并可得到规定的加饶。
可以说,北宋时期陕西的货币流通相对稳定, 盐钞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长编》中说"本路铜铁钱相兼使用, 不闻有轻重之异"。" 陕西旧行铁钱, 民久安习"。
沈括夸赞盐钞法" 行之数十年, 至今以为利也。"
盐钞法在熙丰时期稳定货币的作用体现的非常好,但是北宋后期随着局势的恶化,陕西地区通货膨胀严重,有些商贩从中看到了可乘之机,左右倒手,从中渔利。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2 15:07:00 +0800 CST  
(6)北宋后期盐钞制度的弊端
北宋前期盐钞的发行为大商人囊括盐资源,获取利益提供给了便利。
盐钞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为商人获利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商人谋取不法利益提供了方便。
"募商人入中粮草,度支给还钱帛,加抬例价则率三倍,茶盐矾缘此法贱,货利流散,弊悉归官" 。这样大量的盐利被商人所得。入中粮草虚估严重,商人获取的盐利较多,特别是交引铺通过倒卖盐引获利颇丰。


盐钞价格的不合理变动及入便制度的变化, 破坏了西北货币体系, 盐钞权钱的作用被削弱, 铁钱名义价值难以实现, 信用动摇。这一原因尤其为当时人们所强调。
吕惠卿说: "熙宁、元丰间钞价, 东南盐钞每席贵不过六贯, 贱止五贯, 若往京师出卖反有利息,⋯ ⋯今盐钞一席至十贯文, 在京官中虽用本价收买所失几半。" " 熙宁、元丰间遇有边事, 许诸色人于边上入便钱, 却于在京向南请领, 仍支于加抬及脚乘钱不计其数, 今官员傣禄既不许入便, 又已入便下钱者, 足钱支于省钱, 是官中自轻铁钱。"
就像是《清明上河图密码》中所说的,
"汪石带去的便钱公据面额虽然是十万贯,但去陕西收买,应该和我们一样,半价就能买到。这么一算,他的本钱应该是五万贯左右。"
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盐钞制度"在北宋后期所出现的弊端。
盐钞发行以后,就成为了商人投资的一种方式。商人先到西北边地交纳军需粮草或现钱,到京师或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或盐。
许多入中商人,领到便钱公据后,一怕途程劳顿,二怕京城手续繁杂,不愿去京城兑换,便在陕西低价出售。京城交引铺看中其中差价极大,有近倍之利。
这样一来, 依靠信用制度来维持铁钱的币值就不可能了。用铁钱买钞不仅不能使铁钱名义价值得到实现, 而且还要亏本,
入便制度也停止实行或不给予等额兑现, 铁钱信用难以维持, 贬值便不可避免。
铁钱持有者在资金转移时, 不再买钞或入便, 而是争相换取铜钱, 铁钱与铜钱兑换市场的这种形势, 就使两者价格向反方向运动, 铁钱贬值日益严重。
北宋末年在宋徽宗蔡京集团统治下, 盐钞法完全改变了性质, 成为蔡京等人聚敛邀宠的工具, 陕西货币制度也由于当十大钱和夹锡钱的流通而更加混乱, 陕西货币体系终于走向崩溃, 最后彻底瓦解。
在描绘宋朝繁荣景象的《清明上河图》成画仅仅十数年之后,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从繁华到衰败只在一瞬之间。
虽然原因非常多,但是重用贪官,让边防前线的货币经济体系毁于一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了。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4 17:59:00 +0800 CST  
(7)结语
《清明上河图》真是一部反映宋朝时期社会风貌的宝库,从中能够看出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的当时状况。
以文中讨论的盐钞法来看,法律的设计本意在于让官府借助商人力量以实现财政目的,官商二者出于利益考虑而做出的实际决策却常常延阻了制度理论上的效率。
读史知今,北宋盐钞制度的盛行与衰败提示我们:在不同时期,某项实实在在被执行的制度很可能仅具有概念上、框架上的一致性,其可操作程度可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外部因素扰动和内部利益纠葛,随时调整制度的执行性,才是正确的方式。

楼主 半杯水无它  发布于 2019-10-15 18:54:00 +0800 CST  

楼主:半杯水无它

字数:6352

发表时间:2019-10-08 03: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1 12:37:24 +0800 CST

评论数:5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