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载:国共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冰与火

已经补更上,其实整段能全部发,我这样发了两次,都被删除了,我试着一段段发,却又行得通。这是系统删帖,应该是程序的算法问题。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2 23:11:00 +0800 CST  
见一次此进攻临江草草收场,林彪南下的部队也已经收兵北上。杜聿明便开始组织第二次针对南满的进。
1947年1月30日,杜聿明集中52军2师、195师、新六军新22师、60军暂21师、新一军207师一部共4个师的兵力再次进攻南满,此次的指挥官的赵公武。
如果说郑洞国和肖劲光过招,郑洞国稍落下风,挨了几次黑拳的话。那么此次赵公武则是被肖劲光轻轻松松的吊着打,是的,吊着打。
吊着打的意思就是肖劲光把赵公武脱的赤条条的,双手双脚绑住,吊着树上、或者是别的,而肖劲光则站在一旁,拿着小枝条,爱怎么抽怎么抽,类似于张飞怒打督邮吏。
杜聿明和赵公武的部署是这样的:195师由通化经高丽城子迂回八道江,向临江进攻。
暂21师主力由金川佯攻蒙江,吸引共军部队。而其中的一部向南推进至通沟一带,配合195师作战。27师向三源浦一带推进,保障195师安全。
2师主力由辑安经大小黄沟地区沿鸭绿江向北推进,策应195师作战。
新22师主力由桓仁进至通化接替195师防务,并由22师作为预备队。
这个作战计划也真的是很“妈妈的”,迂回部队应该是作奇兵作用。迂回的目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赵公武的部署确是部队以195师为中心朝临江推进,那这个195师还迂回干什么呢?
针对赵公武的部署,肖劲光再次故计重施。以4纵11师于1月30日再次穿插到国军的宽甸、桓仁、辑安之间,以此迷惑牵制国军。同时以3纵和4纵10师,4个师的兵力伏击负责迂回的195师。
大家注意,1月30日赵公武作出部署,1月30日肖劲光也作出了部署。意思就是那边赵公武的作战计划还热乎呢!肖劲光这边就已经知道了。肖劲光得知国军内部作战计划的速度甚至超过国军内部的中下级军官。
国军的保密工作啊,看来真的得加强啊。
2月3日,195师进至高丽城子地区。这个师现在的局面就是孤军深入,异常的危险。此时195师距207师约有两天的路程,据2师、新22师约有3至5天的路程。一旦打起来,共军打援的话,以国军的尿性,表现好的话仅仅是被堵住,表现不好的话,则会被吃掉一部分......
因此这个师实际上已经上砧板上的肉,只看肖劲光想怎么吃了!
2月5日,早就在高丽城外勘察等待多时的肖劲光指挥3纵7、8、9三个师约万人的兵力将195师包围在高丽城子内。
此时虽已经是2月,但是气温仍在零下30多度。
6日拂晓,在城外被冻成冰人的共军开始进攻,但是却却没能雷霆一击之下拿下高丽城子!原因是武器装备实在是太落后了,根本攻不下。
被打的一激灵的195师回过神后便开始突围,这个师开始向通化方向猛攻!不学自通的采用了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重点攻击共军3纵一点。
3纵最终扛不住国军的优势火力,给195师逃脱。但是这个师仍旧损失了5个营2000余人的兵力,等于说损失达一个团!同时突围之后光顾着跑路,把全部的辎重都扔给3纵了。具体的损失是这样的:195师584团被歼800余人、585团被歼灭1500余人。至于物资,当时的3纵缴获,美式野炮4门、山炮2门、重迫击炮2门、60炮10余门、轻重机枪30余挺、吉普车9辆、满载弹药的大车100余辆。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共军缴获的辎重不等于195师损失的辎重,毕竟一些物资再丢弃之前是会进行损毁的.
于此同时的是207师的2旅3团(少一个营)正在朝高丽城子方向急行。这个仅有两个营的团去支援能干嘛呢?还不是送羊入虎口。
于是没能全歼195师的3纵把怒气全撒在这个可怜的形单影只的3团上,这个团是可悲的也是可敬的,孤军深入至三源浦地区,此时的195师已经被击溃,3团迟迟联系不上195师。还没等明白的3团最终在三源浦地区被3纵全歼,加上带上的地方部队,损失达两千余人。具体的损失是这样的:被俘虏1470人,被击伤击毙200人(这个击伤击毙数是和平时不同的,一般击伤击毙200人,击伤约在150人,击毙约在50人的样子。但是此次是冬季作战,自然环境及其恶略,加上3纵缺医少药,因此被击伤后死亡的会占很大比重。)。而共军则缴获美式山炮2门、迫击炮6门、60跑13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55挺、美式冲锋枪73至、步枪700余支。
通过此次战役,我们也可以得知为什么孙立人对杜聿明越来越不满,而孙立人的属下也为什么会说杜聿明“在东北作战指挥非常混乱,长官公暑作战指挥遥控到下面,甚至团的位置都予指定,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的指挥方式,过于零散,过于混乱。”
可见对于运动战,杜聿明还是不善于的。
7日,三源浦战役之后,肖劲光决定摸摸虎师22师的屁股。该日3纵进攻驻扎于桓仁的新22师,但是战果不大,仅师俘虏新22师30余人、缴获机枪5挺、60迫击炮1门、汽车3辆。
于此同时,插入国军后方的4纵11师成功伏击52军2师的一个营,歼灭其110余人,并成功攻入桓仁。
3纵12师、辽南独立师、安东独立3师、辽宁独立2师等部则收复了碱厂、田师傅、清河镇、太平哨等据点,歼灭国军1699余人,俘虏1300余人。
二次临江保卫战共歼灭国军4100余人,国军的第二次进攻再次宣告失败。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14:22:00 +0800 CST  
写国共战争,有一道坎、或者说有一道弯是绕不过,那就是共军的战术问题。这个战术具体的说,是共军怎么打仗的问题。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说共军之所以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采用了人海战术,国民党官兵不忍心开枪,才导致了失败。
因此我们再提一提林彪,通过林彪,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共军对于战术的重视,以此以论证共军是不是用人海战术。
我们先写林彪的理论,在写具体的战术。
延安时期,也就是1944年10月18日,林彪在陕甘宁边区部队高干会议上讲话中就说过:“我们部队作战时爱成群的涌来涌去,勇气很好,但是缺乏有智术的动作。在近代用火力的战争条件下,用集团的冲锋目标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关枪设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大了。因此,现在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群的战斗,一个两个的去战斗。”
1946年10月19日,林彪致电辽东军区:
“如敌集中较大兵力向安东进攻,则我军应主动的作放弃安东的准备,不可打被动挨打的仗,而应仍集中兵力找分散的小股敌人一个一个的歼灭,今后东北的胜利主要靠这种作战的方式和彻底的坚持农村游击战于群众工作。”
“如敌集中较大兵力进攻某处,在那种情况下我方大打也仍然会失掉那个地方,如四平、本溪、清源不打也会失掉,但打的结果则把军队碰坏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打只失一项,即城市;打则失掉两项,城市加军队。这是一条根本的道理,必须从这条道路来处理在各个情况下打与不打的问题。”
1947年2月10日双城会议,林彪讲道:
“总的在战术上说,注意攻击准备,不要进行没有准备的进攻。而攻击准备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即是了解敌情与地形。军事上最主要的事主要动与被动的问题,而决定这点的除力量外是知己知皮。指挥员必须养成看地图的作风,否则一切都是空的。一切一点两面战术,猛打猛追猛冲都不能用。因为一点放在哪儿呢?从哪面进攻呢?如何猛追猛冲呢?不弄清地形是无法使用这些战术的。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打。不要害怕由于准备所产生的新的困难,即敌病例增加与敌退走,弄不清情况就打,倒不如不打好。不管怎么样,必须弄清情况再打。这是铁则,这是胜利的秘诀。”
“当我们布置好了,准好了,火力配置好了,包抄好了,攻击开始了,这时候就要按照原计划硬干下去。一切战术最重要的战术是死打,坚决的牺牲才能得更少的牺牲。”
“这样可以使敌人在精神上支持不了,不要以为第一次冲不开,第二次第三次也冲不开。其实我们每次冲锋下,敌人内部在起变化,一次比一次削弱。在战术动作上,必须有这种蛮干的精神。何况今天以前不同了,打了以后就有补充。必须拼命打,打破七次冲锋的记录,除非上面有命令不能打,上面不理智的情况较少的(这句话的意识是上级是很少犯错的),要你们打,你们只管拼命打,一定能打好,至多也不会产生困难的问题。”
最后林彪在会上对东北战术问题进行总结。强调:“东北部队必须防守坚决作战,不怕打硬仗、打恶仗、不怕伤亡,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东北战局。”重申了“不打莽撞仗,要打硬拼仗”的作战原则,提出“作风就是学校,就是教员,就是行动积极,不叫苦,不强调困难,不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主动团结和配合友邻”等作风。并再次提及“一点两面”、“三三制”战术在实践重的应用。他说:“总的作战方针就是:不打莽撞仗、要打硬拼仗。第一阶段上不要莽撞,第二阶段就要硬拼——就是这次开会的总的精神。”
1948年2月17日,林彪到东北军政大学作报告时又说:
“四快一慢不是我们新发现的,世界上有战争以来,就有了这个道理。追击,遭遇不需要它,打烂杂部队不需要它。但打堂堂之阵,针锋相对的部队,就要准备。中国外国战术原则,都有这一条。”
“到东北后,第一个战斗就有毛病。第一仗实在锦州打87师,没打好,就是因为打急了。所谓三三制度战术与一点两面中战术,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的。那时提出打的是不打主欢主义仗,1946年底提出不打莽撞仗,把它变成这么一句话,意思就是一样。去年夏季四平进攻战后又把它提出,成为四快一慢。”
“如果不实现四快一慢,就不能实现一点两面战术。四快一慢是实现一点两面的关键,这个方法主要是为了实现一点两面,而一点两面是我们战术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达到此战术目的的方法。我们作战的目的是为了歼灭敌人,其方法是一点两面战术,但是要达到一点两面作战的目的,就要实行四快一慢,这就是他们的关系。”
林彪说的意思就是四快一慢是一点两面的前提,实现了四快一慢了才能实现一点两面。
1948年4月19日,林彪再次大讲战术:“我们这次会开了一二十天,同志们很好的讨论了作战经验,这个会的开法和去年不同,去年是研究具体战例,今年是专门研究战斗经验,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很多,如果把这些问题很好的发挥整理,可以成为一本完整的攻击战术。我今天不能把会议所谈的全部问题谈到,只能谈我们部队现有情况,现有基础上特别需要提出的问题和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
“这次要讲的主要是纵深战斗,这次会议的任务,也是讨论纵深战斗。因为今后纵深战斗将成为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战争,纵深战斗在我们过去是没有的,对我们说还是个新问题,过去消灭敌人个把师的战斗,主要是前沿突破,到纵深战斗就没有什么了,所以纵深战斗经验也就不多。”
“关于纵深战斗的问题甚多,我主要提出三点,其他问题也说一说,这三点可用三句话来说,一句是不要‘不要打急了’,一句是‘’队形不要太密了,一句是‘大胆插入敌人后面切断敌人分割敌人’。如果打急了,一次打不下来,还要重新打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打第五次,本来想很快解决,反而弄得更慢了。这种例子很多,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准备。如果队形太密了,伤亡太大,打不到底,打半截子仗,一个连打剩七八个人,就无法再打了。虽然战术可能取得一些胜利,但整个战役可能造成失败,有时也可能取得战役上的胜利,但损失必大。如果不插到敌人后面切点敌人的退路,只从前面打,敌人的后面是安全的,前面也不容易打下来,就是花了很大的力量打下来,敌人跑掉了,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也是白打一场,白流血、白牺牲、白费力;虽说打下来了我们还可以向前发展,如果打不下来就更不合算。犯了一个毛病,就要打第二次,以至打四五次;犯了第二个毛病,就会打不到底,没后劲打不下来;犯了第三个毛病,就是自费力量,白打一场。如果避免了这三个毛病,就可以取得胜利。因此这三句话很要紧,一定要贯彻到下面去。”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0:17:00 +0800 CST  
这些思想变成具体的战术时,就是以下罗列的部分(可能有一些会提不到,欢迎大家补充,同时这些具体的战术并不都是林彪发明出的)。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这三种情况分别是:一种是敌人守(如锦州、四平),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如长春),一种是敌退(如廖耀湘兵团),
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
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打。
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当然,战役指挥员是应该组织有计划
的追击。
一点两面就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而两面则是多个方向警戒、助攻、打援、阻击溃兵。
三三制
一个班内由三至四人划分三或四组。正副班长各位为一个小组小组长。另在班内挑选政治较好、战斗勇敢,或有经验的战士充当另外的小组组长。在战斗时各组以班长为核心,在班长指挥下,率领本小组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进行作战,不超过班长口令指挥范围以外(意思就是嚎一嗓子必须听得到),在平时使三三制编制要与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务等一切活动相结合(这是为了形成三三制的习惯,而日常生活管理.....相结合的意思就是比如说今天第二组扫地,明天第三次扫地),以求在战斗中求得灵活运用发挥其效能。
三猛战术
猛打:对於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的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能向主攻目标射击,并於同时猛然开火。在我们谈过的战役中,如新开岭战役,韩先楚进攻老爷岭的,就是猛打战术。这个战术其实和一点两面的一点类似,就是以雷霆之势迅速打开缺口。
猛冲: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突击部队乘此际敌人发呆、发慌,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来不及调兵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剌刀,手榴弹向前冲去,以剌刀剌杀敌人。这也可以用新开岭战役来解释,新开岭的老爷岭战役时,最后冲锋时也是拼起了刺刀。
猛追:对於已被冲破和渍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这个如后面我们会写到的对廖耀湘兵团的追击,就是猛冲战术。
四快一慢的四快是:奔袭敌人抓住敌人要快、抓住敌人后攻击准备要快、突破敌人后扩展战果要快、敌人突围逃跑追击要快。
奔袭敌人要快。这个好理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战机稍纵即逝,因此要快。
抓住敌人后准备攻击要快。不快的话敌人就会修好工事,对攻击会造成很大的伤亡,甚至是攻不下,因此攻击要快。
突破敌人后扩张战果要快。你不赶紧扩张战果,说不定战果就跑了,遇上钟伟这样的,给他贴个封条,那就是他的了,到时候打官司都没理,因此扩张战果要快。
敌人突围追击要快。逃跑的敌人是最容易成为溃军的,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极易扩大战果,像后期的廖耀湘兵团的溃兵,嚎一嗓子都能得一两个班的溃兵过来投降,因此追击要快要快。
至于那一慢就是准备工作要慢(相对的),比如光顾着攻击要快了,却忽略了没有弹药、光顾着奔袭敌人要快了,却忽略了行军路上有一条大河。因此这个慢就是要做细致的准备工作,所谓要面面俱到,百密无疏、水泼不进。
于四快一慢相对应的四组一队,如一个团攻击一条街的时候,以营为单位,三个营轮番进攻,保持战斗的持续性。在营单位内,以一个连为一个战斗小队,这个战斗小队分为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
火力组负责火力压制、掩护,由副连长或者一排长指挥。
爆破组,爆破组负责爆破,由两个班组成,并且这两个班内再分小组,以形成三三制战斗序列。
突击组,这个组由一个排的兵力组成,主要是负责突击,如爆破组成功之后,突击组便迅速突击入内。
支援组,由4个班组成,主要负责支援,也可能说是预备队。
这些战术的建设极大的增加的共军的战斗力,以至于后期国军遇见共军野战基本没得打,一打就溃。攻坚战也基本没得打,一打就破。像廖耀湘这样的大兵团和四野野战,结果落得个全军大部分被歼灭的下场。
而到现在,再次为什么说解放军是用人海战术,我个人觉得由以下几点:
1:国军的错觉,如国军一个团的兵力被围困在某座山头,本着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共军集结了8各团队兵力。国军山顶上一看,山下黑压压的都是共军,因此产生共军使用人海战术的错觉。同时共军在进攻的过程中使用一点两面、三猛战术等战术,因此在某个点上,共军的进攻兵力是及其强大且多的,轮番作战使得国军觉得这是人还在战术。
2:2相对简单,就是一些人污蔑。
3:现实中确实出现人海战术现象,我们可以想,为什么林彪大谈特谈战术呢?原因就是一些指战员打仗时不用战术嘛。但是这个属于少部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至此,战术篇结束。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0:20:00 +0800 CST  
战术篇算是番外篇,别的番外篇还有政工作用篇,这个篇主要和大家讲政工人员的作用。。同时刚才更新的两个比较大的篇章,居然都没有敏感词,一下就发了,不用改,也不用分成几个小段,实在是爽啊。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0:22:00 +0800 CST  
感觉自己这个帖子没啥人气了,因此很有必要自己顶自己一下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0:24:00 +0800 CST  
自顶自顶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1:01:00 +0800 CST  
这些林林总总的战术,被称为“六个战术原则”,这六个战术中,核心是一点两年战术。
林彪就说过:“主要方向放九分之七甚至九分之八,次要方向用九分之二甚至少到九分之一(的兵力)”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3 21:55:00 +0800 CST  
2月13日,不甘心的杜聿明再次出兵进攻临江,此次出动的部队有:60军暂21师、52军2师、195师、新六军新22师(欠65团一个团)、71军91师共5个师的兵力。
此次是杜聿明本人亲自出马。可惜,他本人出马也没用,甚至比赵公武输的更惨!
具体的部署是这样的:
左路为滇军60军暂21师,这个师由金川南进至通沟,鹿尾林地区向八道江迂回。
中路为71军91师,这个师由三源浦推进至通化以北大北岔地区,再进至高丽城子,也就是195师被打伏击的地方。不过这次91师不用迂回了,而是直接向八道江进攻。
右路为52军2师4团,这个团由通化推进至长春沟、高丽城子地区,再与91师何军一处,进攻八道江。
而剩下的新22师则由桓仁向八道江迂回作战、195师则作为预备队使用。
这个计划的中心师北边的滇军暂21师,这个被杜聿明孤零零的扔到北边当作诱饵,以此来吸引肖劲光上钩。
按道理来说,杜聿明的这个作战计划是行得通的。无非就是肖劲光集中兵力进攻暂21师,杜聿明调集兵马反包围肖劲光。
但是杜聿明却的这个计划暴露出了两个个问题,那就是支援的部队被阻援了怎么办?被围的部队很快就被吃了,达不到吸引火力疲惫共军的目的怎么办?
杜聿明布置之后,肖劲光也很正常的知道杜聿明的意图,也知道暂21师师诱饵,但是肖劲光却偏偏要吃掉这个暂21师。具体的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步歼灭左路暂21师63团,得手之后再集中兵力歼灭进至高丽城子一线的91师,然后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是一个虎口拔牙的计划。
2月16日,肖劲光指挥3纵7师、8师在阎家街、鹿尾林地区将滇军暂21师63团及山炮营包围。
走到这一步,可以说肖劲光上钩了,但是仅仅六个小时之后,这个团便被全歼,被俘1300余人。而来从柳河前来支援的21师6团则被击溃,完全没能打开局面。
而杜聿明布置在外线的91师、2师则被4纵10师和3纵8师成功阻击,不能前进半步。
气急败坏的杜聿明开始分兵,将原本的部署打乱。
第一个目标实现的肖劲光则在22日再次发动进攻,在柳河、德兴屯地区切断了91师272团与师部的联系,歼灭91师272团、师直属工兵营及第2师6团一个营。随后再次挥师高丽城子,击溃驻扎在高丽城子的91师主力及2师4团。
于此同时,负责阻援的4纵10师于21日8时再下四平、大干沟一点歼灭91师一部分。而活动于国军后方的11师则由尖沙子向抚顺、本溪进攻。
21日,11师在碱厂歼灭207师1旅2团一个加强营及地方部队1000余人,有力的牵制住了国军14师、207师。
处处被动,处处挨打就是形容现在杜聿明的样子。
26日,肖劲光再次组织反攻,南满独立2师歼灭在金川暂21师一个营。28日3纵7、8师及独立2师在柳河、辉南再次歼灭暂21师两个营及一个保安团。3月6日,4纵12师和独立8师在辽南马家店歼灭心新六军运输团及65团一个营。
此次,三保临江以肖劲光的胜利宣告终结。此战国军被歼灭近万人。共军缴获炮127门、各种枪支2011只、汽车21辆、满载军火的大车350辆。并成功的收复了金川、辉南、柳河、桓仁、辑安等县城。
与此同时,北边的林彪也在同孙立人大打出手,迫使杜聿明急调新六军22师北返支援。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4 18:04:00 +0800 CST  
抱歉,今天中午更新的,是昨天的发的。今天稀里糊涂的更新错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4 18:05:00 +0800 CST  
第4次保临江与前三次不同,这次是肖劲光主动出击,以此牵制南满的国军兵力,配合北边的林彪作战。
3月16日,肖劲光指挥4纵11师再次收复桓仁,20日,4纵10师、3纵8师及炮兵团向通化发动攻击,将国军52军195师死死的围在了通化内动弹不得。
此时林彪已经北返,松花江开始解冻。趁着这档口,杜聿明窝着火调集13军89师、52师、93军暂20师、新六军新22师向南满进攻。
面对气势汹汹的杜聿明,肖劲光应对的办法很简单,直接跑路,不再围困通化。
3月26日,杜聿明第4次向临江发起进攻。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5 20:05:00 +0800 CST  
具体的部署是这样的:
左路为60军184师,这个师由梅河口向柳河进攻。182师及暂21师由海龙、朝阳向金川、辉南进攻。
中路为13军89师及54师由汪清向三源浦进攻,暂20师由英额门向柳河西南的安口镇进攻,新22师、第2师由新宾向桓仁及通化以西的快当帽子进攻。
13军的东调表明此时杜聿明可用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能做的仅是拆东墙补西墙。
右路为14师及25师各一个团、207师一个旅分别由宽甸、清河城子向桓仁进攻。
这时候的杜聿明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因而由郑洞国在营盘负责具体的指挥行动。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5 20:05:00 +0800 CST  
这次的情况是比以往严峻的,此时的松花江已经解冻,这预示着此次作战,北满的林彪支持程度有限,不可能再来个四下江南牵制国军兵力。
此时的肖劲光,内线手里有四个主力师约两万四千人。这两万多人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成长迅速,进步很大,战斗力已经及其强悍。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经过一些列的战事,部队已经很疲惫。
怎么打,便又成了问题。
于是,gcd便祭起了绝招——开会。紧接着陈云便在临江主持召开了分局、军区会议。这个会议的中心就是继续坚持南满的军事斗争,陈云肖劲光等人的的决心是很大的,已经准备付出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的代价守住南满根据地。
同时还决定让韩先楚于4月4日之前赶到3纵,任前方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总指挥是曾克林。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5 20:06:00 +0800 CST  
3月31日,陈云、肖劲光电报各兵团首长和林彪、彭真、高岗:
“目前敌人已集中较大兵力,开始进攻南满。我们必须下坚定的决心,粉碎敌人的进攻。对于南满的军事斗争,不应有丝毫的动摇,在敌人面前不应有任何的畏缩和恐惧。从安东失守到现在,南满坚决粉碎敌人三次进攻长白山的计划,歼灭了敌人两个师以上的兵力,生俘万余,收复了五座县城,振奋了群众,坚持了敌后斗争。这种形势的转变和开展,固然由于北满三次出兵,给了南满以胜利的条件,但也由于我党政军民全体的努力和坚强的奋斗,尤其是我主力军给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因此相当的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改变了难熬的形势。事实证明,只有坚强的奋斗,抱定歼灭敌人的决心和信心,敌人的进攻是能够粉碎的。在今天,粉碎敌人进攻的条件,比上次更为有利。敌人经过我们东北各个战场连续打击后,战斗力降低了,而我们越打越强了;群众经过国民党的蹂躏后,对我们的认识和同情心提高了;东、西、北满对我们的配合并未因松花江解冻而放松。今天增加到南满的敌人主力军并不多,大部都被我们打垮过。此外,还有战斗意志比较脆弱的云南军。敌军简直杂乱,后备力量有限,数量虽然增加,但其质量比前降低。今后只要歼灭一两个师,南满形势即可发生根本变化。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积极地争取主动性,努力造成敌人弱点,积极寻求和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即使师微小的,也不应该放过,以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如果我们以消极的畏首畏尾的态度,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只能等待适合口味的机会,结果我们越退缩,敌人越靠拢,我们处处被动,敌人处处主动。这样就会始终得不到机会,打不成好仗。被动的结果,必然师失利。只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换取敌人更多的代价,才能得到。就是说以一定的牺牲换取胜利,这样才能减少牺牲、保存自己、壮大自己。我们要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在大敌当前,表现英勇无畏;以积极、勇敢、顽强和谨慎,来狠狠的消灭敌人,这便是我们革命军人最高品质的表现。这样的指战员应受到全当全国人民的尊重、爱戴和欢迎。战争师最艰苦、最残酷、最严肃的斗争。全体将士必须坚决的执行命令,努力的组织战斗力、随时注意配合、协同于联系,但对忙闯、乱撞的战斗作风,提高从战术上爱兵的观点。为加强和统一前方部队的作战,已决定由曾、韩组织前方临时指挥部。韩与曾一起指挥作战。”
肖劲光表明了坚决作战的心态,而具体的实战则由前方临时指挥部负责,可以说曾克林和韩先楚的担子是很重的。
4月2日,国军进至浑江沿岸和三源浦以西的红石镇、安口镇及柳河以北谢家沟一线。
此时前方的临时指挥部总指挥曾克林看中的是暂编20师,本着柿子专挑软的捏的哲学精神,曾克林决定对这个杂牌军动手。计划是集中兵力在湾口镇地区将这个杂牌围住,再从外侧一步步往内打,实行稳扎稳打的方略。
但副总指挥韩先楚则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他认为应该打从热河调来的89师。89师这个师武器装备先进,战斗力强。但是轻敌冒进、孤军深入,同时对南满的民情地理及不熟悉。
韩先楚正是打算利用89师的这些缺点,决定诱敌深入,将其全歼。
事实上韩先楚已经盯上这个师很久了,这个89师和千里驹25师的师类似,那就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此时国军用于南满的部队中,除开刚调来的89师,其他的部队进攻一些列的打击之后,都已经收敛了许多。再推进过程中都小心翼翼,生怕被包了饺子,因此很难歼灭。但是这个89师不同,这个师长期驻扎在热河地区,热河地区的共军战斗力较低,因此89师认为南满的共军也是一样。在推进过程中长驱直入,无所顾忌,连路边的村庄也不搜索。
所谓骄兵必败,正是这个道理。
但是曾克林也有他的道理,两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只得上报军区,由军区首长定夺。
不久后辽东军区即回电:“由韩先楚统一指挥3、4纵作战。”
是的,这份回电不是同意谁的计划,而是直接让韩先楚指挥,可见肖劲光对韩先楚的认可程度。
4月1日,前方临时指挥部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作战。
吃89师,各师师长心里是没底的,可以说这个作战方案,支持韩先楚从的人不多。同时韩先楚还要各部队白天作战,他给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8师23团和10师29团诱敌成功,那么4月3日早晨,敌人就仍将处于麻痹状态向三源浦行进中。这样,敌无工事可守,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迅速、大量歼灭敌人。而且这一带地形复杂,土地爷是我们的朋友,便于我军隐蔽埋伏,近战歼敌。”
这个计划的重点是23团和29团,这两个团是鱼饵,只待89师上钩。
韩先楚是这样说的:要诱使他再前进一步,进至红石立(石立为一个字)、张家街、油家街地区再出击。诱敌部队展开正面稍宽些,只准使用轻武器,60炮以上火器一律不准开火。转移阵地时,要显得乱些,以显示我军是地方部队或游击队。一句话,要顺着敌人的嚣张狂傲、藐视我军的心理,不断示弱、示弱、再示弱,让这头蠢牛按我们的节拍跳舞。
而23团和29团果然没辜负韩先楚的厚望,完全打出了弱旅的样子,以至于89师师长万宅仁曰:“都说南满共军厉害,今天我就让你们看看,到底是他们厉害,还是你们熊蛋。”
又是一个李正谊。
尔后,89师及54师162团被诱导入伏击地点,韩先楚指挥4个师、3个炮团约三人人的兵力对这只国军部队进行了猛攻,仅仅是10小时,便全歼了这个师,俘虏其7500余人,还活捉了可怜的少将代师长张孝堂。
仅10个小时,其他国军部队连救援都没时间救援了,只好迅速退回清源、新宾等地。
与此同时,3纵9师和辽宁独立师在湾口镇至谢家营一线阻击93军暂20师和60军184师两个师三天,保护了主力侧翼的安全。4纵11师在浑江阻击住了新22师的攻击。独立2师则在金川、辉南地区牵制住了国军182师、暂21师。
辽沈战役结束后,马千里问及道四次临江保卫战全歼89师和54师162团上时,韩先楚只说了九个字:“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
至此,四保临江战役再次以肖劲光的胜利宣告结束。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5 20:06:00 +0800 CST  
四保临江讲完了,剩下的便是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是不配图的,因为图书馆的WIFI用不了。
现在图书馆的WIFI好多了,因此三下江南是有图的。
还有明天可能停更,因为明天可能要出去见一个的一个培训班的老师。
实在抱歉。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5 20:10:00 +0800 CST  
在中国古代,都有谋臣、谋士,如诸葛亮啦,庞统啦之类的。而在民国,共和国之内,谁是类似谋士的人呢?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6 22:20:00 +0800 CST  
三下江南
1
为了策应南满的军事斗争、缓解南满的军事压力,实现南拉北打的战略目的。1947年1月5日,趁着松花江冰封,人马皆可直接过江的有利时节,林彪决定挥师南下。
由此,开启了三下江南的序幕。
此时负责松花江以南防务的是第四绥靖长官孙立人。
孙立人面对的形势很不乐观,他直接面对的是林彪,以及林彪旗下那些如狼似虎的放在历史上都可以排的上号的虎将。
孙立人的想法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张集中兵力,打击共军的有生力量为主。但是蒋介石不干,因此孙立人那原本就少的可怜的部队被分布在一个个点上,及其被动的等林彪来打,一丝主动性都没有。
观其整个三下江南的战役中,大部分都是林彪围住某点,接着便分兵各点积极打援。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蒋介石造成的。
对于东北战局的国军的问题,刘玉章是看的比较清楚的:
一、担心兵力分散:我军从鞍山至此,迢迢千余华里。沿途要点,都留着相当兵力,已形成「无所不备」而又「无所不寡」的局面,实犯兵家之大忌。
二、友军的作战观念,似太保守,行动也过于慎重迟钝,忽略机动,难期适应战机,即如第二十五师被围时,奉命解围的友军,并未作「救兵如救火」之行动,以机械化部队,一日行程仅二十余华里的速度,缓缓牛步。不着眼有你才有我的真理,不顾及困守待援者的艰危,等到抵达时,战斗早已结束,该师已经沦于不幸的命运,依当时情势,友军如能早到一、二日,则不但可解被围之厄,而且内外夹击共军,则战况必可大为改观。
三、更有值得检讨者,是全般兵力配置的不当,例如接收盖平时,该地区根本无共军踪影,却使用了精良的新锐兵力,岂非浪费。
四、上级常采取数纵队—多至五个的前进部署(则以师为单位),我也不以为然,五个纵队有如五指平伸,会被讥为「五指战术」,五指必须紧握成拳,才具威力,今分散平伸,各纵队更不以整体为主而互不相顾,致匪集中力量,有效的对我实施各个击破。
五、一般指挥官,在作战时,往往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留作预备队。依此推算,一个师展开于第一线的兵力,仅有三十二个班,亦即只有八分之一的兵力,真正在第一线战斗。其余的八分之七,闲置一边。尔后逐次增加,逐次消耗。为何不将优势的万钧力量,于最初即以压倒之势,加诸敌人,以争取主宰战场的先机呢?我经常只以一个营为师预备队,并规定团一个连,营一个排,连一个班,原则上应控制预备队,但在情况明了时,为一举歼灭敌人,就根本不留预备队。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7 14:05:00 +0800 CST  
林彪的计划是以一部分兵力进攻其塔木,以此吸引孙立人出兵支援。同时在孙立人援兵的必经之路上伏击新六军的支援部队。1
很老套,但很实用。
不过这招也是能破的,前面我经常提到钟松,下面我们就看看钟松是怎么破围点打援的。
彭老总二打榆林发时候,胡宗南下令刘堪前去救援,钟松就在救援部队的序列里。钟松这次救援足足带了五天的干粮,走横山、出长城,以此越过彭老总的阻击部队,成功的出现在了榆林外十五公里的地方。
至此,二打榆林失败。
钟松入榆林之后,胡宗南下令他南下,与刘堪合击彭总。
此时的彭总猜钟松会走鱼河堡,因此在无定河东岸鱼河堡设下伏兵。
钟松猜彭总会猜他会走鱼河堡。因此走西岸。
最后钟松成功的从彭老总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走过。
狐狸再狡猾,也还是逃不够猎人鹰一般的眼睛,最后钟松还是被彭老总成功的吃下了6000人,把钟松打直接跑到西安补整部队。
差不多两个月后,徐向前徐帅二打运城,刚被彭总收拾的钟松便在胡宗南的指挥下挥师运城,以解救兄弟部队。
徐向前得知钟松来了之后,便在平陆地区布下重兵,只等着有朋自远方来。
迟迟等了七天之后,徐帅还是没等到钟松。
这并不是钟松搞李天霞那一套,而是越过黄河、钻进中条山,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赶到了运城。
尔后,徐帅决定强攻运城,但是此时装备不沾优、人数不占优,运城自然攻打不下。
至此,二打运城再次以徐帅的战败告终。
看这钟松的这些战绩,因此我前面才会说,千里驹25师这样的部队由钟松来指挥最适合不过,也才说东北的国军的迂回部队都用的不好,没有奇兵的功效。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7 14:07:00 +0800 CST  
好了,回归正题。
林彪把这个计划交给了1纵万毅部,万毅作出的部署是这样的:
1师梁兴初在其塔木西南的吴家岗子、张麻子沟、卡路一带设伏。
2师罗华生部则部署在其塔木以南的张家屯子、黄家窝棚一带,阻击吉林、乌拉街方面的国军增援部队。
2师彭景文部围攻其塔木,以此吸引国军部队救援。2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7 14:07:00 +0800 CST  
而这个作战计划的中心,其塔木的防卫部队是新六军的一个营及其后勤部队700人。这个营被孤零零的布置在冰天雪地里,有山炮、迫击炮各两门。
这个营在其塔木驻扎之后,便沿着镇子挖了两米多深的壕沟,并大量的放置了鹿砦(zhai)、铁丝网。同时还构筑了大大小小的地堡120余个,这些地堡全用交通壕连接,易守难攻。
共军各部队接受命令之后,梁兴初连夜急行军于1月5日越过松花江,经过一夜的急行军,1月6日下午一点,3师到达其塔木,将其塔木的国军团团围困住。而1纵的1师、2师也到达制定地点。
此时共军战前订立的功计划,第一条大都是“行军不掉队”。凡是能打仗的部队,都能走路,都是铁脚板,飞毛腿。
战斗开始。
负责进攻其塔木的3师以8团由正南方向负责主攻,这是一点两面的一点。这个团配属山炮4门、战防炮1门,可谓是财大气粗,俨然一幅地主老财的装扮。
3师9团的一个营在东南、东北两个方向助攻,同时配属两门迫击炮,这是两面。而这个团剩下的主力部队则负责九台方向的打援。3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11-07 14:08:00 +0800 CST  

楼主:岭南兰大大

字数:222490

发表时间:2016-09-13 03: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6 01:53:17 +0800 CST

评论数:389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