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战史

秦穆公在决断之前,打算会一会晋国大夫吕省,了解一下晋国人对韩原之战的看法。
秦穆公问:“贵国和睦吗?”
吕省回答:“不和睦。小人们哀悼其战死的亲人,以国君被俘为耻辱,准备立太子圉(yǔ)为新君,即便增加赋税,不得不听命于戎狄,也必报此仇。而君子们虽然爱护国君,但也清楚他的罪过,愿意重整军队,来等待贵国的命令,誓死报德,绝无二心。因此,敝国不和睦。”
秦穆公问:“你们晋人认为自己的国君会有什么结局?”
吕省回答:“小人们忧愁,认为寡君不会被赦免;君子们乐观,以为寡君一定会回来。小人们说:‘我国得罪了秦国,秦君怎么可能让君上回来?’君子们说:‘我们已经认罪,秦君一定会让君上回来。心怀不轨,就抓起来;诚心服罪,就释放他。德行没有比这更宽厚的了,刑罚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服罪的怀念德行,心怀不轨的害怕刑罚,凭此一役,贵国足以称霸诸侯。让寡君回去而不使之安定,甚至废掉他的君位,使恩惠变为怨恨,以致前功尽弃,秦君您不会出此下策吧?’”
秦穆公说:“贵国君子们的看法,正是寡人所想的。”
于是秦穆公换给晋惠公上等的房舍住宿,并送给他牛、羊、猪各七头,以诸侯之礼相待。
十月,秦晋两国在王城(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东)订立盟约。


十一月,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二十九日,惠公杀了庆郑,这才进入绛都。然后,惠公把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秦国开始在这一带征收赋税,设置官员。
年末,晋国又发生饥荒,秦穆公赠送给他们粟米,说:“寡人怨恨晋国的国君,而怜悯他们的百姓。而且我听说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唐叔的后代一定昌盛。’晋国是可以图谋的吗?我们姑且树立恩惠,来等待有才能的人。”
韩原之战,晋国的实力虽强,却惨败于秦国,晋惠公的种种作为,可以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网络流行语的最佳体现。而秦穆公因怒兴师,虽然赢得侥幸,但他在此战前前后后的表现,确有大国君主的雍容气度。凭此一战,秦国重创晋国,震动天下,开始为东方诸侯所瞩目,其政治地位及影响力从此迅速提升,有了跻身于强国之列的资本。韩原之战,无疑是秦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6-22 17:13: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在庆郑这样的士大夫心里,究竟是个人恩怨重要,还是国家利益更为重要?
二、假如晋惠公和庆郑不那么任性,韩原之战的胜利者,究竟会是秦国,还是晋国?
三、穆公之后,秦国再度衰落,惠公之后,晋国重新崛起,那么,究竟是人才重要,还是制度更为重要?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6-22 17:14:00 +0800 CST  
华夏战史No.27:泓水之战


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姜小白逝世,无亏、元、昭、潘、商人五位公子为了争夺君位,各率党羽互相攻打,以致齐国一片混乱。次年春,宋襄公子兹甫联合卫国、曹国和邾国四路人马护送着公子昭回到齐国接替了君位,是为齐孝公,襄公因此而声名鹊起。


齐国因为内乱,导致霸业告终,楚国北进的势头,从此难以遏制。宋襄公试图凭藉宋为公国、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率领诸侯平定齐乱的余威,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进而伺机恢复殷商的故业。其具体做法便是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盟会。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27:00 +0800 CST  
宋襄公的庶兄目夷劝谏道:“郑国是小国,却争着主持盟会,这是祸患。”
但宋襄公不听。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相会于宋国鹿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南),在襄公的强烈要求下,楚成王熊恽、齐孝公姜昭同意于当年秋召集诸侯大会。


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与楚、陈、蔡、郑、许、曹之君在宋国盂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托故没来。襄公不听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想以此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被率军赴会的楚成王当场拘捕。楚军押着襄公,乘机进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宋军坚守,数月未下。后来,在鲁僖公姬申的调解之下,成王才将襄公释放回国。
目夷叹道:“祸殃还没有完,这点惩罚,不足以让君上吸取教训。”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30:00 +0800 CST  
果然,宋襄公返国后,不仅没有放弃争霸之心,反而想着通过攻打臣服于楚国的郑国,来一雪前耻。
司马公孙固劝谏道:“上天抛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上您却想使之复兴,这有违上天旨意,哪里能够幸免呢?”
目夷也说:“攻打郑国,这是惹祸啊!”
宋襄公全然不听。公元前638年夏,宋国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进攻郑国。早已衰落的郑国赶紧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决定率军攻宋救郑。


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回师迎战。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西北)南岸,这时宋军已于北岸占据有利位置,列阵以待了。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32:00 +0800 CST  
楚军开始渡河时,公孙固建议道:“君上,楚军兵多,我军兵少,趁他们渡河之机,请下令攻击他们!”
宋襄公道:“不行!”
楚军渡过河后,还没有排开阵势。公孙固请求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机发起进攻。宋襄公再度拒绝。


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双方这才开始击鼓对进。结果宋军惨败,宋襄公亲卫全部被歼,连自己也被射伤了大腿。
战后,国人皆埋怨宋襄公指挥不当。襄公犹理直气壮地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而且古代作战,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是殷商王朝的后裔,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目夷反驳道:“君上不懂战争。强大的敌人,由于地形狭隘而没有摆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拦截而攻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这样尚且还担心不能取胜呢。任何强大的国家,只要是我们的敌人,即便是老头子,捉了就不能放,管他头发花白不花白?战败,是国家最大的耻辱,将士们上战场,目的就是为了多杀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次攻击他们?如果爱惜敌人的伤员,那一开始就不应该伤害他们;如果怜惜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那还不如直接向他们投降。战争,只要有利,一切条件都要加以使用,击鼓鸣金,利用声音来发号施令;关塞险阻,能使敌人处于困境,正当好好利用;先声夺人,能够鼓舞将士们的斗志,那么,乘敌人立足未稳,擂鼓进击,当然也是应该的。”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34:00 +0800 CST  
泓水战败,宋国从此一蹶不振,而楚国的势力则进一步向中原扩展。十一月八日早晨,郑文公夫人芈(mǐ)氏、姜氏来到楚营,向出兵救援郑国的楚成王致谢。楚成王派师缙把俘虏和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给她们观看。


九日,楚成王率军进入郑国接受享礼,郑文公姬踕敬酒九次,庭院里陈列的礼品有一百件,另外再加笾(biān)豆礼品六件。宴请完毕,夜里出来,文芈亲送成王到军营里。成王带了郑国的两个侍妾回去。
泓水之战,宋襄公无视本国的军事实力,空谈仁义,争霸中原,在战略上已处于不利地位;在作战指导上,又墨守成规,在历史已进入大变革,军事理论、战争目的和作战方法均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春秋时期,仍拘泥于三代守旧的战争观,以致坐失战机,主动放弃了击敌于半渡和阵势未稳的有利条件,是宋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此战,预示着商周时期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行将寿终正寝,而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逐渐崛起。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36: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宋襄公究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还是一个行为愚蠢的人?
二、究竟是施行了仁义就能获得实力,还是具备了实力才能施行仁义?
三、春秋五霸人选,究竟是宋襄公比较有资格,还是郑庄公更具资格?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09 20:42:00 +0800 CST  
华夏战史No.28:秦楚鄀之战


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秦国击败晋国。
公元前643年,一代雄主齐桓公姜小白逝世,齐国霸业告终。
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战楚国击败宋国。
继齐国之后,秦国与楚国成为了华夏大地之上实力最强大的两股势力。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嬴任好助晋文公姬重耳夺得晋君之位,然后又协助晋文公平定了“周王子带之乱”。穆公声威陡增,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同样迅猛崛起的楚国。公元前635年,秦国联合晋国进攻秦楚边界受楚国庇护的鄀(ruò)国。
楚成王熊恽得悉秦晋联军南下攻鄀后,立即做出反应,命斗克和屈御寇二将率领申、息两地的楚军火速前往救援,由令尹成得臣率大军随后出发,以备不虞。
斗克和屈御寇率军进入鄀国后,在析隈(今河南省邓州市南)驻扎下来,与西北方的鄀都商密(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形成犄角之势。


秦穆公见楚、鄀二国已经有所准备,下令绕过商密,沿着丹水向东南方斗克、屈御寇所部楚军的驻地析隈进发。
秦晋联军行进到靠近析隈的地方后,秦穆公不仅没有向楚军发起进攻,反而将自己的役徒装扮成析隈之地老百姓的模样,下令把他们捆绑起来,然后押着他们原路返回。
傍晚,秦晋联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包围了商密。夜里,秦晋联军在城外燃起火炬,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似乎秦穆公正在与楚将斗克、屈御寇盟誓一样。


商密城中的鄀人见此情景,不由猜测道:“秦晋联军肯定已经占领了析隈,楚国援军出卖了我国!”
恐慌很快让猜测变成了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以致商密鄀人全都信以为真,于是未做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
兵不血刃拿下商密之后,秦晋联军乘胜挥师再次奔赴析隈,发起突袭。秦晋联军连番动作,让楚军不知所措,旋即被击败,斗克、屈御寇二将也被俘虏。
秦晋联军得胜之后也不多留,果断带着俘获的人马、财物向北撤退。


楚国令尹成得臣闻讯,当即发重兵追击,但没能追上。成得臣满腔怒火无处发泄,转而率兵包围了把顿国(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灭掉的陈国,在将顿子护送回新建的都邑复国之后,这才收兵回国。
鄀之战,是秦国与楚国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虽然只是一次带有试探意味的小规模军事行动,但它却用事实证明,不单纯地以武力逞强,而通过运用谋略来战胜敌人,才是用兵作战的上佳之策。秦军此战的策略,对兵圣孙武“上兵伐谋”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或许曾有过一定的启发。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17 20:09: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夹在两强之间,究竟是鄀国朝秦暮楚,还是秦楚仗势欺人?
二、齐桓公去世后,秦穆公未能继之成为诸侯霸主,究竟是地缘太偏,还是实力不足?
三、对秦国而言,潜在威胁,究竟是楚国大些,还是晋国更大一些?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7-17 20:09:00 +0800 CST  
华夏战史No.29:城濮之战


公元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在历尽艰辛之后,终于夺得了晋君之位,是为晋文公。文公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渐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而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数代人筚路蓝缕、辛勤开发,不断发展壮大,至楚成王熊恽执政时,更是一派勃兴之势。在泓水之战中击败图谋称霸的宋襄公子兹甫之后,成王将楚国的势力范围发展到了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
公元前635年,秦国联合晋国在鄀之战中击败楚国。但楚国并没有引以为戒,继续实施对外扩张的战略。
公元前634年,鲁国与曹、卫两国结盟,而齐国的盟友邢国与卫国是死敌,由此引起了齐国的不满,于是齐孝公姜昭发兵进攻鲁国。
鲁僖公姬申派弟弟东门襄仲和大夫臧文仲到楚国借兵。楚成王派大夫申叔率军协助鲁国攻打齐国,占领了穀(gǔ)(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东南)邑。
同年,在泓水战败后被迫屈服于楚国的宋国,见晋国实力与日俱增,转而依附晋文公。为了维持楚国在中原的优势地位,冬季,楚成王派令尹成得臣、司马斗宜申领兵攻打宋国,包围了缗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许等国联军再次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危急中,宋成公子王臣派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曾得到过宋成公父亲宋襄公的礼遇,于是立即召集众臣商议。


先轸果断地说:“报答恩情,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在此一举。”
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建议道:“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宋国和齐国就可以摆脱困境了。”
于是晋文公将原来的两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命郤縠(hú)率领中军,由郤溱(zhēn)辅助;狐毛率领上军,由狐偃辅助;栾枝率领下军,由先轸辅助;荀林父为自己驾御战车,魏犫(chōu)作为战车右卫。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8-23 21:17:00 +0800 CST  
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准备攻打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不肯。于是晋军迂回棘津(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南渡黄河,攻打曹国,讨伐卫国。正月初九,晋军攻下卫邑五鹿(今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西北);二月,郤縠去世,文公提拔先轸来率领中军,命胥臣接替先轸辅助下军;同月,晋军进至卫邑敛盂(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与齐昭公姜潘会盟,都城楚丘(今河南省滑县东北)的卫国人驱逐亲附楚国的卫成公姬郑投降晋国;鲁僖公也见风使舵,将鲁国派往卫国协防的公子买杀掉,遣使对晋文公说:“敝国对贵国没有敌意,公子买违背君命,私自带兵协助楚国,寡人已经杀了他。”与此同时,又遣使通知楚成王道:“公子买驻守还没到期,就想回来,所以寡人杀了他。”
三月八日,晋军攻占曹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西北),俘虏了其国君曹共公姬襄。
然而,早就成功实施过“围许救郑”的楚成王根本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商丘。于是,宋成公又派大夫门尹般向晋文公告急求救。


晋文公苦恼地问:“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不去救援就断绝了两国关系;请楚国撤围,不会得到同意;我们要是与楚国打仗,齐国、秦国又不会答应。怎么办?”
中军将先轸建议道:“让宋国表面疏远我国,而去给齐国、秦国赠送丰厚的财物,拜托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撤兵。我军俘虏了曹伯,可以将曹、卫两国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宋国弥补损失。楚国庇护曹、卫两国,一定会拒绝齐国和秦国的劝解。而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的财物,楚国的固执必然会让他们很生气,哪能不协助我们作战呢?”
晋文公听取了先轸的建议,一一落实。局势变化果然如其所料,晋、齐、秦三大国结成了联盟。
楚成王见形势不利,率军驻扎到申邑(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预防秦国乘机攻其后方,并命令占领齐国穀邑的申叔和进攻宋国的成得臣撤军。成王告诫说:“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晋君在外面流亡了十九年,最终还是得到了晋国。艰难险阻,都尝过了;民情真假,也都知道了。上天给予他年寿,同时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所设置的,难道可以废除吗?《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还说:‘有德的人不能抵挡。’这三条原则,都适用于晋国。”
成得臣派遣斗越椒向楚成王请战,固执地说:“不敢说一定能建功立业,只求借此堵塞中伤诽谤的言论。”


楚成王很是生气,但还是决定增派部分兵力,将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调归成得臣指挥。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8-23 21:21:00 +0800 CST  
成得臣得到增援后,开始寻找决战的借口,他派大夫宛春到晋军中提议道:“请晋君恢复卫侯的君位,同时把土地退还曹国,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上军佐狐偃不满地说:“成得臣太无礼了!给国君的,只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而要求国君给的,却是复卫封曹两项。这正是我们不可丧失的机会。”
先轸冷静分析道:“君上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安定别人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安定三国,而我们一句话使它们灭亡,这样就是我们不讲理了,还用什么来打仗呢?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救援了又抛弃它,将怎么对诸侯解释?楚国这样做对三国都是施与,我们不答应这个条件就会有三国埋怨,怨恨的人多了,又怎样能与楚国打仗呢?君上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以离间他们;将宛春扣留下来,以激怒成得臣,等仗打起来了,再随机应变。”
晋文公很高兴,依计而行。
宛春被扣,曹、卫又叛楚附晋,成得臣果然恼羞成怒,随即挥师向晋军逼进。


晋文公下令全军“退避三舍”,这样不仅答谢了自己过去流亡楚国时受到的礼遇和当时许下的诺言,而且避开了楚军的锋芒。
但有些将士却不理解地抱怨道:“以国君而躲避臣下,这是耻辱。而且楚军已经疲惫不堪,为什么要退避?”
狐偃解释说:“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哪里在于外出时间的长短呢?君上当年受过楚君的恩惠,承诺要退三舍以避让楚军。如果我们忘恩失信,那就理亏,楚国就理直,士气就会高涨。况且楚军斗志一向饱满,千万别错把他们当做是疲惫之师。如果我们的避让,能让楚军返回,那我们还要求什么呢?如果他们不肯返回,国君退走,而臣下进犯,那就是他们理亏了。”
楚军将士见晋军退避三舍,请求停止进军,但成得臣不同意。
四月一日,晋文公与宋国的成公、齐国的国归父、崔夭、秦国的小子慭(yìn)顺利会合后,在城濮(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南)驻扎下来。
成得臣率兵追踪而至,背靠着险要的地方扎下营寨。
晋文公见状,面有忧色。
狐偃安抚道:“打吧!打赢了,一定称霸诸侯;如果不赢,我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一定没有什么害处。”
晋文公问:“那楚国的恩惠怎么办?”
下军将栾枝回答:“汉水以北同为姬姓的诸多国家,楚国把它们都吞并完了。君上怎么只考虑小恩惠,而忘记了大耻辱呢?一定要教训它!”
当天,成得臣派大夫斗勃向晋文公挑战说:“请和晋君您的斗士作一次角力游戏,晋君您尽管靠着战车的横木观看,得臣在对面陪同!”
晋文公派遣栾枝回答说:“寡君知道您的意思了。楚君的恩惠,没敢忘记,所以退避到了这里。我们原以为令尹会退兵,臣下怎么敢抵挡国君呢?既然令尹不肯退兵,那就劳烦您转告贵军将士:‘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国事,明天早晨见!’”
接受挑战后,晋文公登上有莘(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西北)的城墟检阅军队,晋国战车七百辆,肚带、胸套、鞅革、缰绊装备齐全,文公满意地说:“年轻、年老的都有礼法,可以用来战斗了!”随后,命令将士们上山砍伐树木,以增加军队的武器。


四月二日,双方摆开阵势。成得臣命司马斗宜申统率申、息两军为左军;命大夫斗勃统率陈、蔡两军为右军;自己亲率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为中军。成得臣自负地说:“今天一定能灭掉晋军!”
晋军统帅先轸下令首先攻击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右军,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匹蒙上虎皮猛冲过去,陈、蔡之军惊骇奔逃,楚右军溃败。接着,先轸将晋上军一分为二,命主将狐毛与佐将狐偃各领一军佯装退却,同时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以战车拖曳树枝奔驰,制造后面的晋军也在撤退的假象,以引诱楚军出击。楚帅成得臣不知是计,果然下令斗宜申率左军追赶。先轸见楚军中计,侧翼左军突出暴露,立即命佐将郤溱率领中军部分精锐将楚国左、中两军的联系切断,而晋上军主将狐毛、佐将狐偃也乘机回军夹攻,一举将重围中的楚国左军击溃。成得臣见左、右两军均已溃败,知大势已去,及时收拢兵力,迅速脱离战场,才得以保全中军。
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成得臣旋即被迫自杀。城濮之战,就此以晋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告结束。
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会盟诸侯,将俘虏的楚国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进献给周襄王姬郑。襄王正式策命文公为诸侯领袖。经此一战,不仅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并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城濮之战,晋文公及先轸等将帅,决战前充分运用外交谋略,是春秋史上军事斗争由实力制胜向谋略制胜的转折点。决战中,晋军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然后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先弱后强,示利诱敌,各个击破,从而赢得了辉煌的胜利。此战,无疑是我国战史上一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经典战役。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8-23 21:24: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介子推等人誓死追随,究竟是出于忠君思想,还是相信重耳的人格魅力?
二、晋文公能于短时间内一跃而为诸侯霸主,究竟是因为晋国家底雄厚,还是因为文公治国有方?
三、晋军退避三舍,究竟是为了报恩守信,还是为了骄兵诱敌?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08-23 21:25:00 +0800 CST  
去年得闲的时候,开始尝试自媒体,所以开了个百家号。原本对自己的文笔蛮自信的,没想到百家的水那么深,别说养家糊口,就是电费都难以赚到。人总是要吃饭的,对吧?放下笔,勉强赚了几个糊口的小钱,再回来一看,NND,我的百家号都快“死”了!说句实话,写了一百多篇的号子,真的舍不得放弃,所以近来一直都在“凑”百家号的文字,希望慢慢养号,能把权重先养起来。
常常想,能不能见一个什么群呢?可以一起交流,偶尔写点大家都感兴趣的文字,或者把自己别的文章跟大家一起分享,又或者拜托大家找一下资料什么的。可思前想后,不敢行动,就怕别人说我在骗粉……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10-11 20:36:00 +0800 CST  
华夏战史No.30:秦晋攻郑之战


春秋时期,率先崛起的郑国,在小霸天下的郑庄公姬寤生死后,迅速衰落为二流国家。第十任国君郑文公姬踕(jié)即位后,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不得不摇摆依附于齐桓公姜小白与楚成王熊恽两大势力之间。
公元前653年,失宠的太子华企图借齐国之力夺取郑国君位。郑文公得知后,便杀了太子华及其同母弟公子藏。但郑文公还是不放心,又杀了几个儿子之后,将剩下的全部赶出了郑国,其中公子兰逃亡到了晋国。
公元前643年,诸侯霸主齐桓公去世,郑文公见齐国没落,转而依附楚国。
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时路过郑国。大夫叔詹劝哥哥郑文公以礼相待,郑文公不听劝告。无礼是祸,为了免除后患,叔詹转而劝郑文公杀掉重耳,郑文公不以为然。重耳被拒城外,愤而离去。


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回到晋国,登上晋君大位,是为晋文公。逃亡晋国的公子兰细心谨慎地侍服晋文公,很得晋文公的欢喜。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战胜楚国,晋文公姬重耳建立霸业。此战中,郑国是楚国的同盟,郑文公感觉形势不妙,马上派大夫子人九出使晋国讲和。五月九日,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结盟。楚国虽败,但实力依旧雄厚,时隔不久,郑国又暗中与楚国修好。
郑文公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让已经成为霸主的晋文公无法容忍。为了使郑国永远依附晋国,晋文公决定将公子兰送回郑国立为太子。


公元前630年春,晋国准备对郑国发起试探性进攻,以观察其防御状况。晋文公希望公子兰能为晋军做先导。
公子兰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也不可忘记父母之国。现在君上伐郑,臣不敢同往。”
晋文公闻言,不仅不怪罪,反而夸公子兰不忘宗国。
九月十日,晋文公以郑国曾对晋国无礼为由,联合秦穆公嬴任好率军进入郑郊,秦军驻扎在氾(fàn)南(今河南省荥阳市南),晋军驻扎于函陵(今河南省新郑市北)。晋文公让公子兰在东部边境等候命令。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处于危险中了!假如能请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必然会撤走。”


郑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便请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
烛之武推辞道:“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更不会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寡人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形势危急才来求您,这是寡人的过错。然而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10-12 20:41:00 +0800 CST  
烛之武答应了,夜里,郑文公派人用绳子把烛之武吊着放出城外。烛之武拜见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敝国,敝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敝国对秦君您有好处,我哪里敢冒昧地来打扰您?越过别国而以远方的土地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那为什么还要灭掉敝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实力增强,贵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如果您赦免敝国,让敝国做您东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出使的人员来来往往,敝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秦君您曾经给予过晋惠公恩惠,惠公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既然能将敝国变成它的东部边境,难道就不会想着向西边拓展边界?如果不损害贵国,西边又哪里还能取得土地呢?灭掉敝国,是损害贵国来增益晋国的事情,望秦君三思!”


秦穆公很高兴,就和郑国结盟,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守,然后便单独撤退了。
得知秦军不告而别,上军佐狐偃请求追击。
晋文公拒绝道:“不行。如果没有秦君的支持,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就不仁义;失去了盟国,便得不到帮助,这就不明智;用相互攻击,来取代相互联合,这就不符合军事原则。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撤退之前,要求郑文公立公子兰为太子。
郑国大夫石癸劝说郑文公道:“臣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元妃,她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而公子兰的母亲就是姞姓的后代。再说夫人的儿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中没有比公子兰更贤德的。现在晋兵压境,只为公子兰请求,没有比这更利于国家的了。”
于是,郑文公派石甲父、侯宣多把公子兰迎接回来,立为郑国太子。然后向晋国求和,晋文公允许了。


秦晋攻郑之战,秦穆公弃盟撤军,导致秦晋之间产生了罅隙。而晋文公虽然没能用武力征服郑国,但还是帮公子兰争得了太子之位,为自己的阵营增加了力量,进一步巩固了其霸主地位。
然而,此战的焦点人物并非晋文公,而是劝退秦军的烛之武。烛之武之所以能成功,凭借的并非是漂亮的外交辞令,而是因为他精准地洞悉了秦晋之间的矛盾。整个游说的过程中,烛之武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通过鞭辟入里地陈说利害,让秦穆公对此战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决定派兵保护郑国。
烛之武在此战中的杰出表现,不仅将郑国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而且在中国军事史上创造了通过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10-12 20:43:00 +0800 CST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秦晋攻郑之战,晋文公究竟是打算灭掉郑国,还是想帮公子兰争得了太子之位?
二、秦穆公弃盟撤兵,究竟是明智的选择,还是短视的行为?
三、郑文公危急求贤,究竟是国家缺乏人才,还是统治者不重视人才?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19-10-12 20:44:00 +0800 CST  
华夏战史No.31:崤之战


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兵伐郑,郑文公姬踕派烛之武前往秦营之中,向秦穆公嬴任好陈说利害。结果,秦穆公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军事行动,反而与郑国结盟,在留下杞子、逢孙、扬孙三位大夫协助郑国戍守之后,秦军单独撤围而去。
得知消息,狐偃等晋国将士对秦穆公背信弃义的行径大为不满,主张攻击秦军,晋文公姬重耳虽然理智的拒绝了,但秦晋之间的联盟无疑已经产生了罅隙。
公元前628年,夏四月,郑文公去世;冬十二月十日,晋文公去世。协防郑国的杞子遣人密报秦穆公说:“我们掌管着郑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地将军队开来,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兴冲冲地征求蹇(jiǎn)叔、百里奚的意见。不想蹇叔却谏阻道:“兴师动众地去袭击远方,这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我军长途跋涉,筋疲力尽,而远方的君主早已知情,有所防备,恐怕不行吧?如果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将士们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我军以这种状况,还要远行千里,谁又会不知道呢?”
但袭取郑国,进入中原便有了桥头堡,对争夺天下霸权十分有利。如此巨大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秦穆公于是没有听从蹇叔的劝谏,而召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命他们带兵到雍都(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东门集结。
蹇叔对老友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说:“孟子,我今天看着你们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责备道:“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七十岁时就死去,你坟上的树木都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在军中,蹇叔流着泪送别他说:“晋军必定会在崤山(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西北)伏击我军,那里有南北两座山:南山是夏朝国君姒皋的墓地;北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估计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里,我去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随后,秦军就向东进发了。公元前627年春,孟明视率军经过成周王城的北门时,有三百辆战车的左右卫仅仅只是下车摘下头盔以略表敬意,然后便又跳回车上去了。


年幼的王孙满看到后,对周襄王姬郑说:“秦军一定会失败。”
周襄王问:“为什么呢?”
王孙满说:“秦军举止轻佻而没有礼貌。轻佻就不会稳重,无礼就难以约束。军队进入险要之地,依旧自由散漫,能够不打败仗吗?”
二月,孟明视率军进至滑国(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准备到成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发现秦军后,立即派人回郑国报信。然后先送上四张熟牛皮作为引礼,接着又送来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弦高说:“寡君听说您行军将要经过我们郑国,冒昧地派我前来慰劳您的将士。敝国不富裕,您的将士在这里停留,住下就预备一天的食物,离开就准备一夜的保卫。”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20-01-24 14:41:00 +0800 CST  
郑穆公姬兰得知情况后,赶紧派人去杞子等人的馆舍探察,发现驻郑秦军已经穿好了盔甲,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派皇武子率军前往驱逐驻郑秦军,皇武子委婉地说:“大夫们久居这里,敝国的干肉、粮食、牲口都快吃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敝国有原圃,就如同贵国有具圃,大夫们自己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享安宁,怎么样?”
见状不妙,杞子逃往齐国,逢孙、杨孙逃往宋国。
孟明视说:“郑国已有准备,偷袭不用指望了。攻打它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孟明视顺手灭掉滑国,率军西归。


晋襄公姬驩探明消息后,立即召集众臣商议。
中军将先轸说:“秦君贪得无厌,违背蹇叔的意见,而使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机会不能丢失,敌人不能放走。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
下军将栾枝反驳道:“我们还没有报答秦国拥立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心中不觉得愧对先君吗?”


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反而攻打我们的盟国,秦国这就是无礼,还有什么恩惠可讲?我听说:‘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我们为子孙后代打算,这难道不正是先君所希望的吗?”
晋襄公采纳了先轸的主张,立即发布紧急动员令,并遣使联合姜戎的军队。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命梁弘为他驾驭战车,莱驹担任战车右卫。

楼主 慕云V嬴无忌  发布于 2020-01-24 14:46:00 +0800 CST  

楼主:慕云V嬴无忌

字数:72553

发表时间:2019-04-16 07: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14:18:25 +0800 CST

评论数:15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