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人话,讲西周史











《说人话,讲二十四史》合辑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p/4329263280
这里只更新西周的部分,免得又被一锅端了……
==========================================================
106、三大boss
终于,西周篇开场了;虽然,商朝还没有结束。
随着季历和帝乙的相继去世(季历:咳咳,我早死了好吧!帝乙:关我啥事,冤有头债有主,下面为您转接至我老爹文丁。文丁: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著名的封神榜大戏终于要拉开帷幕了。按小说的剧情,这部戏的主角无疑是姜子牙和他的那一帮子神人兽人小弟的。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商周这场大博弈的两大boss注定是那两个人——西伯侯、周文王姬昌,以及商王帝辛,也就是纣王。
打住,这里还缺了一个boss,那就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受小说影响,很多人比较忽视姬发在历史上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文王终究是没能摆平纣王的,而接替他完成这个任务的人是武王。而武王在即位的时候应当也是一个年纪不小的人了——儒家说武王死的时候九十几岁,这必须是扯淡,因为他的儿子后来就是因为年幼而被周公旦给辅政,你总不能说武王八九十岁有儿子吧,这几率太小了呀亲。经学者考证,武王去世时年纪约在45至60岁左右,这个相对比较靠谱。至于他登基时的年龄,至少也在30以上,完全有能力做决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说来说去,太公望的话只是一个打工仔罢了。干得好,他能跟着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干得不好呢,顶多哪来的回哪去,反正先秦不流行赶尽杀绝的,就是周国被灭了,商朝可能也只是杀掉几个领导人物(那不就是武王了)而放过其他人,何况一开始压根就和周人没有毛线关系的姜尚呢?
所以我们顶多能说武王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却不能忘了,整个集团是由他而不是别人负责的,光从这一点来看,将他和姜太公的关系和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对比的话是完全无可比性的。而就蜀汉当年的情形看,刘禅完全就是被诸葛亮所代表的北伐派所架空,全国都要围着丞相转。好不容易诸葛亮翘了,接班的又全是他挑选的人,结果大家仍然是在各种继承丞相的遗志,试问:姜太公在周国、周朝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当然,在那个年代,人才是稀缺资源,顶级人才就更稀缺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也肯定比现在要强很多。毋庸置疑的是,太公望绝对是三千年前中国在政治学、军事学上的先驱者,也肯定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代别人发挥不了的作用,这也是他为何能享誉中国、被传颂数千年而不倒的原因。不过你姜子牙这么厉害,外加一个周文王一个周武王才最后扳倒了纣王帝辛,这效率是否也太低了吧?是否,正好反过来说明了商的强大和纣王的厉害呢?
起码,没点本事的人应该应付不了这么难缠的三个家伙的;纣王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他起码撑了30年左右的——周文王在他即位二十多年前便登场了。
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对纣王历史进行反思的人。《史记》里对他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评价,说纣王是“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什么意思呢?就是纣王这个人啊,其才智足以拒绝其他人的意见,其说话足以掩盖自己的不足。虽然司马迁和很多人一样写了纣王一堆坏话,但是这句怎么看都不像是贬义吧?是否这又是史学家们惯用的“春秋笔法”呢?
司马迁之前,大圣人孔子混的最好的一个弟子子贡曾经说过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司马迁之后,一个更牛逼的人物(牛逼到今天我们的百元大钞上只剩下了他老人家一个人的头像)说过:“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这两个人的史学造诣未必很高,但是论社会实践能力的话都是本时代的最强人物,是否他们的观点比那些“酸而腐”的文人们更具有可参考性呢?
那么历史上的纣王究竟是如何的呢?
还是那句话:除非你能穿越到那个年代,否则一切历史都是猜测史。可是我们能穿越吗?不能。所以大家读史、说史原本就都是在追求“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但,有这个足矣!
废话扯完了,下一节,正文开始!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29 23:57:00 +0800 CST  
107、文王其人
现在的人聊历史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觉得什么都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这个人就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所以历史的那些大人物……也就那样吧!
这就是典型的矫枉过正的思想。当年之所以出现历史唯物主义,其原因就在于在此之前的写史评史都是以“英雄论”为指导的,过度拔高历史人物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反过来,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正是因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就是因为有各种不同个性的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所以我们今天才看到了各种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
啊对,你是没说错,只要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总会将一些人推上历史舞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本身的能力和性格也确实会制造出不一样的历史出来,比如普京就未必会在世纪之交走上俄罗斯权力的巅峰,但是他确实做得非常好,换个人还真未必能为俄国赢回这么多输掉的本钱,至少叶利钦是没能做到的,这就是他们俩能力和性格差别所导致的。
所以你不能将什么事情都站在“历史的长河”上看待:一个人能活多少年呢!正是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历史的无限性才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历史伟人”的重要性,因为大家都只有一辈子。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确实得为自己的这辈子而投或者不投别人一张有形或者无形的票(有人在希拉里和奥巴马里选择了奥巴马,有人在刘邦和项羽里选择了刘邦),到那时候,你真还会觉得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样的吗?
周文王这个人在历史书上留下了很多文字,不过基本上都是歌功颂德的好话,反正就是个明君,而这对我们而言是没什么价值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或者说每个人都不存在什么优点和缺点,但是一定有各种各样的特点。那么通过历史的记载,我们能否找到周文王姬昌身上的各种特点呢?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这么几项:
①活得挺长。
通过史书的记载和学者的考证,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死于帝乙即位前两年,接着帝乙大约做了十几二十年左右的王,然后纣做了三十年左右的王。而武王是在即位的第十一年发起的牧野之战,也就是说,文王至少是在周族当了四十年左右的当家人的。以帝乙即位的第二年周人便出兵攻打商朝来看,此时在位的姬昌应当不是个孩子。撇开那些七老八十耄耋以上的不靠谱年龄说法,周文王在去世的时候至少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上七十也不是不可能,这在那个生活水平低下、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②聪明。
传说姬昌拥有《易经》这本中国最难懂的天书的版权,这个说法当然是值得推敲的。但是我们反过来也应该想想,为什么大家认可这种说法呢?那肯定是因为这个文王原本确实有些智慧,至少是不蠢,所以人们才愿意相信此事是真的。比如,大家怎么不说是姜子牙或者周公旦写的《易经》呢?联系到古公亶父对姬昌的惊讶,是否也是因为这孩子从小就聪慧过人所以让老头觉得是一个“天生奇才”呢?
所以我觉得周文王至少是“才能远过中人”的。
③为人实在。
文王在历史上的活动轨迹很有意思。父亲季历被杀后他便出兵攻打商朝,接着帝乙归妹,两家结亲,然后他就销声匿迹了。直到帝辛即位,文王因为涉及到一桩商王室的婚姻矛盾而被囚禁,险些重蹈了老爹的覆辙,之后便走上了消灭商朝取而代之的道路上去了。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在立志灭商之前,姬昌在干嘛?
我的看法是,周国原本就确实没有任何造反的野心,无论是季历还是早年的文王。一方面这个国家本身就没建立多久,百废待兴,实在没必要那么求上进。所以尽管老爹被做掉了,姬昌也就是想报个父仇罢了。而一旦两家结了亲,这事儿立刻就抛到马里亚纳去了:老爹和岳父的矛盾能算矛盾吗?
要我看啊,周人就是这么的实心眼,所以后来才进化出那么多的礼仪规矩出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打死我也不信周礼是姬旦一个人、一代人捣鼓出来的,至少,在此之前周人应该是非常注重亲戚关系的。倒过来推的话,文王娶了商人的公主后估计也就真信了对方的那一堆糖衣炮弹鬼话,于是就停止了报复行动,直到某些人开始自己作死。
当然,也有可能是姬姓后人抹去了一些历史,谁知道呢!
说到这里,我们当然就要把镜头切换到东方的商王朝,然后一起来认识一下那位号称千古第一暴君的纣王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00:00:00 +0800 CST  
108、微子启强行插入
纣王本不姓纣,当然也名纣,这个字只是周人给他安上的一个谥号而已。这当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字眼,所谓“残义损善曰纣”,比起当年夏朝末代君主姒履癸的“桀”字还要糟糕,人家“桀”好歹只是说凶猛彪悍,这“纣”直白翻译就是缺德无德,简直就不是个东西嘛!
不过在当今这个腐文化横行的时代,纣王要是真亮出了他的本名估计要被喷死去:姓子,名受。尼玛谁也没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居然是个小受!得了,咱还是接着用纣这个名字吧!
根据史书记载,纣本不是帝乙的长子,在他之上还有个哥哥名叫微子启。子是商王室的姓,所以这位大哥显然不可能叫子子启,而应是姓子名启。微子启因为母亲贫贱未能登基为王,于是王位便落到了帝乙正室的儿子纣的身上,子启则被封在了微地(今山西潞城县东北),故而被冠以一个“微”的前缀,这便是其名字的由来。
不过呢,究竟是中国原本就有个微地所以子启被称为微子启呢,还是因为子启出身低贱所以大家把他的封地称作微?很难说清,我觉得后一种可能也不是不可能存在,正所谓“人微言轻”,这个字确实很符合子启的身份,而之后子启又搬家到了山东梁山西北(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梁山,就是不知道那会儿有没有水泊),后人又把那一带称为“微”(今天还有个微山市呢),那么是否之前山西的那个“微”也是这么来的呢?
扯远了。
微子启在商朝政坛的表现就五个字:毫无存在感。按后人的说法,子启这个人是很贤明的,和纣王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大家就纷纷惋惜帝乙没有让这个王子接班而选择了小受。但现实是,微子启在弟弟在位期间既没有协助其定国安邦,也没有和另外两位叔叔比干、箕子一样冒死进谏。《史记》上说他也是“数谏不听”,然后便串通了叔叔准备一起出逃,结果另外两人都比这侄子有种,微子启见状只得一个人灰溜溜地跑了出去,最后结果是比干被杀、箕子被囚,而微子启一个人在外面活得好好的。
到武王灭商的时候,微子启又很没节操地手持神圣的祭器来到武王军门前(话说你不是出逃了吗),“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整个一副皇军进城了大家一起跪拜迎接的嘴脸,你要说这货是商人所爱戴的对象,那商人就真是瞎了眼了。
所以周人在灭商之后也知道微子启镇不住商人,只好不情愿地将他的侄子、纣的儿子武庚拉出来继续管理商人。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武庚反叛被灭,微子启终于有机会做本族人的首领了。周人让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并很客气地封他为最高级的公爵,这便是后来宋国的来历。
最后搞笑的是,微子启死后他儿子都没能即位,据说是因为被周人强留在本国当史官当到了死,而他儿子的儿子也继续被留在了周朝,结果微子启“历经千辛万苦”所得到的爵位最后还是落到了他弟弟手上。
怎么听都像一个“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故事,总而言之,微子启在我眼里看来就是个不得志、胆小怕事又有些投机取巧地商朝带路党王子形象,哪来的什么贤明之人的概念?所以我也就一口气在这里把他的前世今生给讲完咯!
酱油君微子启退下,继续换你弟弟登场!
渣,奴才遵旨!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00:01:00 +0800 CST  
109、纣王干了啥?
有敏感词发不出,大家去我博客看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e4f490102w6k4.html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19:23:00 +0800 CST  
111、纣的政绩
按理说越靠后的人应该留下的资料越多,留下的资料也越真圝实,但是今天我们对于纣的研究却面圝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后世对他的政圝治、文学篡改太大,再一个是他本人是自圝焚而亡的,当年的很多第一手资料也跟着他的尸首一样化为了焦土,所以要了解一个真圝实的他还真是很不容易的。
就已有的记载来看,纣在位期间也是做过不少事情的,包括:
①限圝制王公、贵圝族势力。今天我们读《封神榜》可以看到上至王公贵圝族(比干等)中至官僚将军(李靖等)下至平民百圝姓(姜子牙等)都对纣王有极大的不满,然而从史书的记载来看,纣的反圝对集圝团非常集中,那就是商王族子姓一家,说白了也就是他的叔叔比干、箕子以及异母兄微子启而已。
那么外人是不是没有呢?倒也不是,史书有记载“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这么一档子事。但,首先这两个人的职务本来就属于宗圝教神棍那一类型,而我们也知道,纣是同样打击神权的,所以他们的行为完全不具备说服力。其次,这个故事又跟桀那个史官终古(还记得吧)事圝件一模一样,也是高级知识分圝子一叛逃,敌国就觉得夏、商气数已尽,举兵讨圝伐——这种故事听着就非常玄幻,要我看啊,也是后人牵强附会出来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暴圝政确实会导致人叛逃,但是叛逃不一定由暴圝政引起。俗话说船沉前的耗子比谁都溜得快,所以这个大师、少师究竟是因为看不惯纣的暴圝行而愤然出走呢,还是因为觉得国圝家要亡了,所以早些开溜?
插一句,在此之前,微子启就曾和这两个家伙聊过商朝的国政,聊完他就出奔了,而这两哥们却还在商朝滞留了一段时间,直到周武王都带着一群小弟在孟津耀武扬威了一把后才终于下决心叛逃,我怎么瞅着都感觉这不像是躲避暴圝政,更让人想起了几十年圝前的那位也曾高喊着抗圝日口号的汪兆铭先生——他,不也是在日寇全面侵华才打定的主意吗?
最后说句难听点的,你跑就跑啊,还携带国有财产,真是很不圝厚道!话说那些玩意儿放今天能换多少钱呢?嗯嗯……哦不好意思扯远了,倒斗什么挖到的文物都是要上交国圝家的哦,不然国圝家就会把你给上交的,嘿嘿!
②集中财政大圝权。
在今天史书中记载的纣王罪状里,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前面讲夏朝灭圝亡的时候我说过了,任何一个政圝府倒圝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财政破产、收不到钱了。夏朝因为自圝然圝灾圝害和赋税制圝度的落后时代潮流而最终被历圝史所淘汰,那么商朝是否也重蹈覆辙了呢?
从表面上看,纣也和所有亡圝国之君一样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横征暴敛,官逼民圝反。但实际上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商朝末年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财政紧缺状况,同样也不曾见到有诸侯国如同夏末一样各种反叛中圝央政圝府。想当年桀好歹还和汤正面交锋比划了几下,而整个商末纣甚至连周国都没有攻打,只是被提到在没完没了地讨圝伐东夷,倒是姬昌、姬发两父子领圝导下的周国却在不断膨圝胀扩张。
没有与小国开圝战,这本身就很神奇,因为之前我们说了,夏朝的时候贡税(如果这个能被称作是税的话)就是要依靠小国的效忠来维持,而商末的时候纣不但不需要靠收保圝护圝费来养活自己,而且还独圝立承担了对东夷的征伐(不像桀,总是要借刀杀圝人)。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天的人们都已知道商与东夷的战争规模是非常浩大的,既如此,维持纣王那庞大兵马调动的粮草究竟是来自哪里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19:30:00 +0800 CST  
112、殷人七十而助
研究战国前的中国经济史,请牢牢记住这句我已经提到多次的话——“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是“亚圣”孟夫子对他之前中国税收的一个简单概括。而这,也是破解夏、商朝末年黄河流域纷繁复杂格局出现的一把重要钥匙。长久以来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们都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解读,原本我是插不上嘴的。但是鉴于楼主已经瞎bb了这么长时间,所以这次也没必要回避。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古代中国人是非常严谨的,绝不会和今人一样瞎用字词句,所以贡、助、彻之所以叫贡、助、彻,一定和这三个字的本意有直接关系,所以这点我还是和专家们达成了共识的。
所谓贡,我们一听就想到了贡献啊、纳贡啊什么的,所以我和一部分学者认为,夏朝的主要税收的很大部分来自小国向其的纳贡,而本国虽然也是会有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但却不强制征收。也就是说,夏王和一般贵族的收入区别仅仅是:①他的土地和人民比别人多;②他比别人多一项小国纳贡的收入;③战时他可以临时调动其他人私有财产,同时享有战利品的最大分配权。
随便一看我们就知道,这种体制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夏朝要延续,肯定是要发展的。首先小国的纳贡和战争的收入都是看别人脸色行事的,其次第一项,王室土地的收入必须依靠土地的不断增加来获得,但是王朝越延续,皇亲国戚就会越多,每个王子都是要分家出去的,所以除非王能够保证自己的直辖地扩大速度能超过分出去的速度,否则就一定会越来越穷。而拳不打自家人,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桀先生没完没了地和小国诸侯战斗的壮观景象了。
那么商朝的这个助法是什么呢?
看到助字,我们第一联想到的当然是“助人为乐”之类的词。这个助和贡二字似乎都有无偿贡献的意思,但是仔细一区分就会发现,助偏向于自愿,而贡未免带有一些强迫的味道。我觉得,这就是商朝税收制度比夏朝进步的一个特点:它带有符合纳税、收税双方意愿的味道。
说这话不免就有些意思了,收税的“自愿”是个人都能想明白,这纳税的“自愿”从何而来呢?
当然有出处。如果今天对一个纳税的人说你不用纳税了,他肯定会高兴死去,但是确实存在一种情况能让纳税的心甘情愿纳,而且心里还倍高兴,那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当你本没有纳税权利的时候。
比如今天很多人都挤破脑袋地想去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混个绿卡什么的,但是偏偏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如果哪天美帝宣布,只要你交个“绿卡税”就能成为他们的公民,你再去看看会有多少人挤破脑袋要交这个税?
事实上那些所谓“资本移民”的人不就是这么回事?
也就是说,商朝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一大批没有纳税资格的人。他们从何而来呢?很简单,因为生产力发展了,一方面占有劳动工具的富人可以开垦很多土地却缺乏劳动力,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则因为生多了养不起而制造了大量养不起的闲杂人口,也就是俗称的社会剩余劳动力(不光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剩余劳动力哦),这些人在法理上只能占有自己家族的土地,有些甚至还没有自家土地(比如早年的伊尹、傅说),可他们也不想活活饿死,这时那些有地的人就会站出来说:“来,为我耕地吧!我让你们有口饭吃,剩下的,都归我!”
于是双方就达成了这么一个协议,没地的“帮助”有地的种田,有地的从这些田地里抽取大量收成以作为税收,大家将这个协议说得文明一点,于是便取名曰“助法”。
联系到周武王在《牧誓》里指责纣王大量使用逃犯这一罪名我们也可以遐想一下,是否这些逃犯就是别的国家养不起的那些人民呢?当时的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程度是不一的,许多国家的劳动工具达不到开发荒地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平民、奴隶却也越生越多,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就只能逃跑,这就是那些所谓的逃犯的来源。
可是大家应该逃到哪里去呢?当然是最发达的商国了——因为文明程度高,所以商国可以开垦很多荒地,但是缺劳动力,于是乎,别的国家的逃犯就成了他的摇钱树(别的国家因此记恨商朝就很正常了,天天吸纳我的逃犯,从来不引渡),这些逃犯外加纣王东征东夷所获得的战俘就成了维持商朝政府和军队不断运转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小受不必和桀一样东征西讨的原因:我自己有足够的生产力,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19:44:00 +0800 CST  
113、周人百亩而彻
激发如此意气风发地指责纣王,那么他治理下的周国在经济政策上真的是与商朝划清界线的吗?
需要再次申明的一点是,孟子的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古往今来都没有个定论,所以我说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而已。在我看来,周国之政策,不但与纣王本质相同,而且更是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贡、助二字本身比较好理解,唯独这个彻字让人略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查了一下汉语大字典,彻字有这么几个主要的意思:
①和撤除的撤意思一样,想来这二字当年是混用的。后面外加一个“剥夺”的意思,可能是撤除意的引申。
②贯通,渗透,到、达,轨道,治理。
③触动、显明、排列,紧,清澈。
我们都知道,“彻”这个字肯定是早于彻法这个名词的,那么一定是当人们觉得这个法跟彻的本意有关系,所以才以之进行命名。但是究竟是源自哪个意思呢?我们不妨用“大和稀泥法”来解读“彻法”里的彻字:
去掉了一些东西,然后融会贯通,指明了新的道路,排列好,然后清新紧凑了。
这样解读看着似乎很不靠谱,但是却确实有道理——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对字词句的理解本来就是不多的,他们创造一个新词一定是兼顾了旧词的各种意思的。那不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自创的年代,知识分子也好非知识分子也罢,都是带着敬畏的心情来进行创作的(当然,也不是说这就是好现在就是坏,文化既要精,也要受大众喜欢,只能说走极端的都是不好的),所以当年他们之所以把周人的财经政策解读为“彻”绝对是思考再三后的结果,或许不严谨,但却一定有考量。
照这个逻辑的话,周人应当是扬弃了旧有制度而进行了创新的,可是他们创新在哪里呢?
《诗经•大雅•公刘》说:“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这一般认为是周人施行彻法的开始。也就是说,彻一开始是以动词出现的。不过光从字面意思看,“彻田为粮”并不能给我们太多的信息,因为它的本意是将田给“彻”了然后变成粮食,你让我解读的话我会直接翻译成“收割”(即便是商朝语法喜欢倒装主语的情况下也没什么意义),所以我觉得死掰这段记载意义不是很大。
既然往前推不出,我们就往后推。
西周建立后做了三个重大的政治创新,一是推井田,二是行分封,三是定宗法,三大措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同时又紧密相连,互为依靠。彻法显然和井田的关系是最大的,我们看井田制,就是把一块地划成九块,中间是必须优先开垦的公田,剩下八块则归私人(自由民)所有。其他方面我们暂且不聊,这里只提一个问题:中间的公田,是属于谁的?
是周王的吗?
是,也不是。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非说这些公田都是周王的当然也说得过去。但是现实的话,春秋五霸众小弟每个国家的封地都是属于这些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和周王其实没啥关系。所以周朝看似是国王所有制,实际却是地地道道的封国所有制,只是大家团结在王的旗帜下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原始的民族国家而已。
我们都知道,周朝建立后所施行的制度肯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所以以井田制往前推,彻法估计就是一个早期的井田版本。周王封地给大家,大家再分地给平民,然后坐享公田上的收入。而仔细一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跟我所推测的纣王正在经济上做的事情一模一样:都是分地与人,都是“自力更生”(因为是自己的土地的收入,而不是别国纳贡的),都是坐享其成。
除了一点不一样。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19:47:00 +0800 CST  
114、牌坊很重要
那就是周人将这一做法明确化、制圝度圝化了下来。
受某些yy小说影响,很多人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本质是重要的,外表是可以忽略的。只要抓圝住了利益,其余都可以抛弃。这话当然没错,但是放在现实里,尤其是政圝治上,那就只能类似于“太阳每天是东升西落”这样的话——如果什么都透过现象把我本质的话,那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现象?直接都是本质的话岂不更好?一了百了了?就是史上最信守诺言的“君子”希圝特圝勒先生,人家也是在不停刷牌坊才一点点撕脸的,打圝倒一切?呵呵,呵呵呵。
就现在的推断看,商朝末年,黄河流域的各国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逼圝迫生产关系改圝革的时候,所以纣王的行为可以说是顺应历圝史潮流的。但是他却始终不肯将牌坊立起来,一直在“独乐乐”而不与民同乐,没有将自己正在使用的办法推而广之,明确地承认大家都拥有对自己封地的土地人圝民所有权,那这就有问题了。
别人可以不这样,你可是王啊!你这个做王的不但不带头给大家定规矩,而且还阴阳怪气地到处吸纳别国的逃犯,这也太不圝厚道了吧!
反观周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建圝国后不但承认各原有国圝家领圝导人对自己土地的私有,而且还主动分封了大量功臣到各地,这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了当时华夏文明圈内各贵圝族集圝团的利益。简而言之,周人为大家在新时期的剥削提圝供了一个法圝理依据,俗称政圝治牌坊。
政圝治这玩意儿之所以不能跟你赤圝裸裸地玩,那就是因为它存在的价值本是维护社圝会的相对稳定与合理。这个稳定和合理虽然从未能完全与世界的真善美相对等,甚至存在大幅度的相背离(虽然我们不知道真善美应该包括些什么,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历圝史的现实的政圝治都有包含假恶丑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每个时代的“正确政圝治”确实都是那个时代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掣肘后的最好方案,既如此,那人们就必须把这个方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宣告出来,以此再反过来促进稳定和合理。
所以激进的、要革圝命的人是要喊口号的,比如《共圝产党宣圝言》就说“现在是共圝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圝言来反驳关于共圝产主圝义幽圝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保守的、想变革人同样是要喊口号的,比如亚历山大二世也公开表示“与其等农圝奴自下而上的解圝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圝放农圝民”;至于反圝动的,那就更不必说了,“跟着皇军走,姑娘大大有”——总之都是要明确说出来的,不然你跟大清国一样天天预备立圝宪,这预备的时间长了,大家当然就再也不会爱了。
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了解纣王为何没能走到时代最前列,或许,是商朝王族势力太大,所以他要公开这套新制圝度阻力重重?或许,是商朝固有文化太深,所以纣王没有圝意识到这个新制圝度的时代优越性?不管原因怎样,总之公元前11世纪时候的黄河流域大致就是这样一幅场景:两大强国并立,商朝只知道闷声发大财,而周人却身圝体力行地推圝广了新的生产关系,你说其他国圝家是愿意让自己的人口不断被纣王所“拐卖”呢,还是愿意跟着老周家干,然后得到一张由他家开的、上面写有“已鉴定,你的土地是你的”发圝票?
这也是为何后来商周决战的时候大宗主国商朝孤立无援而周国却反而能号令群雄的原因,什么叫得圝道圝多圝助失道寡助?什么是道?说这话的孟子自己肯定也是说不清的,这世上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非要追问,他恐怕也只能和老圝子一样感慨一句:我也不晓得是神马玩意儿,只能强行用“道”这个字来命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对此,我也只能回答一句:在商末周初,行彻法,搞分封,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道!
温馨提示:有关彻法、井田、分封的问题还没有结束,只是这里就先这么着吧,我们后续的时候再见!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19:57:00 +0800 CST  
115、文王的早年生活
是时候把视线拉回周国上来了。
商朝篇的时候说了,文王被帝乙忽悠着娶了纣的姑姑,从而与商朝化干戈为了玉帛,两家的仇恨至此也算是消弭了。之后商朝集中精力应付东夷,而周国则继续抗震救灾,双方相安无事了很多年。
从时间上推算的话,此时姬发应该早已出生,可惜他的老娘并不是帝乙的妹子,而是一个叫太姒的女人。看到这个“姒”字我们就大致能猜到她与夏朝有关(夏王室姓姒),事实上他确实来自夏人的部落,就是不知道是哪一个(杞国也是被猜测的哦)。据说姬昌有一次到渭水边踏青,结果遇到了太姒,不晓得她是长得有多好看,反正我们未来的周文王对她“惊为天人”,回去后就茶饭不思,最后终于想方设法将其搞到了手。
据说,《诗经》里最著名的那篇《关雎》就是描述的姬昌(君子)与太姒(窈窕淑女)思春的故事。想当年文王他爷爷也是对文王“惊为天人”,后来这娃娃果然成功克死了他爸、克走了两个伯伯。现在男天人又遇到了女天人,最后也死在了周朝建立前,由此来看,太姒的主角光环明显要更强大啊!
按照史书记载,姬发的前面还有个哥哥叫伯邑考,那么很显然,帝乙的妹子要比太姒晚入周门,她在这桩政治婚姻里生活过得怎样,是否幸福,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周人已然想办法抹去了其存在过的痕迹,你要说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的话我也没办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连续娶老婆和生儿子构成了姬昌早年的生活经历,除了即位的时候嚷嚷着要为父报仇,我们只在《竹书纪年》里看到他有讨伐过一次游牧民族翟人,和他爸看谁不爽就打谁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谁知道这次战争是主动出击还是仅仅自卫呢!
与此同时,周国在外交上的最重大成就就是接纳了伯夷、叔齐这两个远近闻名的大绅士。
伯夷、叔齐来自商朝旁系所建立的孤竹国(他们和商汤的关系就已经和蚩尤与炎帝的关系差不多了,和纣王更是疏上加疏的亲戚关系),其活动范围非常靠北,主要在辽宁省境内,我琢磨着孤竹人大概也是过得半牧半农的生活,文明程度比较一般,到周朝的时候就更加落后了,后来齐桓公为了保护燕国而北伐山戎,然后就莫名其妙地顺手把孤竹国给灭了——孤竹国的前世今生就是这么回事。
但就是这么一个国家里,居然也诞生了伯夷、叔齐这样让中原文明人自惭形秽的君子,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按古籍的说法,两兄弟的老爸特别喜欢叔齐,所以想传位给他,但是叔齐不想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所以决定逃跑。而他大哥伯夷也不想违背老爸的意思,所以也选择逃跑。偏偏他俩又想到了一块,于是大家索性一起逃跑。最后结果是,两人的兄弟、老二亚凭只好“勉为其难”地做了君主。
这故事听着特像季历和他两个哥哥故事的“孤竹国版本”,是真是假我们也无法考证。不过周国倒是很喜欢他们,毕竟有贤人自远方来不就间接说明了周国是行仁政之国吗?不然君子怎么跑到流氓国家嘛!于是这两兄弟大概就天天在周国吃香喝辣,有事没事便和当时还是西伯侯的姬昌谈笑风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可巧的是,商朝刚灭亡,伯夷叔齐就因为看不惯周人背叛并灭亡了商朝而“不食周粟”,结果饿死在了野外。
这巧合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总有种像是被利用完了就扔了的感觉。但或许是我太小人了,因为古往今来这世上从来都不缺“二货”这个人种,而也正因为他们太二了,所以人们才会将他们奇特的事迹给记录并流传了下去。或许,伯夷和叔齐的这种精神才真算是中华文明中最原始的精髓与脊梁?
请原谅我用问号不用感叹号,因为这里是讲历史,不是熬鸡汤。但是既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一定是什么或者一定不是什么,我希望大家都相信那个好一点的故事版本,毕竟,只有向往美好,世界才有可能一步一步走向美好……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04:00 +0800 CST  
116、文王拘而演周易
正当周文王每天乐呵乐呵地跟家人朋友一起嗨皮的时候,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砸到了他的头上,这一下,差点让他把性命都丢掉了。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据说,纣王时期,以外藩身份在朝做官的有三个人,号称三公,分别是九侯、鄂侯和西伯侯姬昌。之前我们说过了,类似这三个人的大臣在商朝历史上有很多,他们本是一方土皇帝,因为认可商朝对东亚地区的最高权威而被册封入朝为官,双方还经常保持着婚姻关系,比如姬昌就是纣的姑父,而九侯那边也嫁了一个女的给纣王。
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女人身上。
据史书记载,九侯的这个姑娘有点冷淡,大概那活儿不行(“九侯女不憙淫”),结果纣王勃然大怒,将你此女给处死,同时“醢”了九侯——所谓醢,就是将其剁成肉酱的意思,这个字读“海”,想来当时屠宰场确实是一片血海。九侯遇害后,鄂侯有点看不下去,结果提意见的时候过于激动了(“争之彊,辨之疾”),大概还不小心爆了粗,这让领导情何以堪?于是乎,纣王更加残忍地将鄂侯给“脯”了——这个字读“辅”,就是将鄂侯做肉干(木乃伊)的意思。
要是这段记载是真的话,那纣王还真有可能发明了酒池肉林呢!你看又是人肉酱又是人肉干的,现已加入肯德基豪华套餐,只要998,立刻带回家!还有精美礼品——纣王小人偶相送哦!
咳咳,扯远了。
当三公挂了两公的时候,姬昌这最后一公在干嘛呢?
史书上说西伯侯并没有和纣王争辩,只是私底下感叹了几句(“窃叹”),结果就被商朝的特务给举报了。于是乎纣王便将姬昌囚禁在羑里,似乎想重演他爷爷做掉姬昌爸爸的故事,反正就是放着没杀,但是这一次,纣失算了。
一方面,周文王的性子没有他老爹那么急,当年季历被抓就是郁闷着郁闷着最后终于把自己郁闷死了,而今姬昌虽然也身陷囹圄,却该咋过咋过,无聊的时候就搞数学研究,天天算数推演八卦什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活得好好的。
今天很多人批评说286或者德川家康等人就是活得长所以才最终获得了自己的胜利,殊不知要活得长也是一门技术。在顺境中快乐并不困难,相反还很容易,但要想在逆境中平静却实在是难上加难。你以为人家保证什么“永不翻案”、“誓死效忠XXX”的时候心里舒服啊?可是他们坚持了下来,而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纣王要是非要大开杀戒的话姬昌心态再好也是白搭,不过鉴于他的罪行仅仅是叹了一口气,也确实罪不至死。恰在这个时候,周国外交团到来了。
听闻老大被纣王囚禁的事情后周国内部当然是炸开了锅,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决定献出一个有莘氏之女(也就是传说中姬昌老婆、姬发老娘太姒所在的部落)和一匹骊戎的文马(后人解读说是“身上有文采的马”,不晓得是什么玩意儿,不过应该不是斑马,因为后来有提到春秋时期宋国一次性能拿出400匹这种马出来,显然中国不大可能有如此多的斑马,我琢磨着是不是杂种之后基因比较优秀的马匹?)献给了纣王,纣王见周人如此之怂,于是便将姬昌给送了回去。
看来这次这个“有莘氏之女”是比较正常的女人,不然姬昌就要sun了狗了。
不过后世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纣王在放姬昌走之前为了试探对方,将同在商朝做人质的周国公子伯邑考(姬发的大哥)给熬成了人肉汤(尼玛又是肉,受不了了)送给了姬昌,结果姬昌吃得很嗨皮,纣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都说圣人不吃自己的孩子(尼玛正常人也不吃好吧),西伯侯看来不是个圣人,那就对我没威胁咯!”
很显然,这故事一看就是编的,究其出处,也是来自东汉的一部玄幻伪史书《帝王世纪》,所以不足为信。真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伯邑考,他也确实是周文王的长子,但或许不得宠,或许不是嫡出,或许早死,总之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踪影,史书也只是在介绍姬姓一族人的时候会偶尔提到他,所以有关他被老爹吃了的传说理应为后世文人所杜撰,大家一看历史上武王还有个哥哥叫伯邑考,可是又不知道他干了些啥就死了,于是便发挥想象力而杜撰了这么一段故事,这就类似后人一看李世民还有个兄弟叫李元霸,但是也不知道他干了啥就死了,于是便发挥想象力杜撰了一个史上最强战将出来——道理是一样的。
伯邑考的故事是很容易看出真假的,问题是,周文王的这段被囚经历又是否是真的呢?或者,其中有多少是真的呢?
疑点太多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05:00 +0800 CST  
117、隐藏的线索
纣王杀二公而囚文王的故事流传甚广,但细细考究起来却存在着诸多的疑点,比如说:
①商朝诸侯各有封地,尽管常在中央为官,但大多数时候当位于本国的。而从史书上的这段记载看,纣王完全是一口气杀两诸侯不费劲,顺手还囚禁了第三个,难道真这么巧,三人都同时出现在了商朝然后被一锅端了?
②原本姬昌是夹着尾巴做人没有被发现的,但却不小心被纣王的特务给告了秘。试问,这纣王的特务是怎么知道西伯侯的一言一行的呢?
③文王被囚禁后,周国也就是献上了一个女人和一匹马就搞定了商王大人,这真的是纣王昏庸无道,见女、马眼开所犯下的战略性错误吗?
先说前两点。
在东周、秦汉时期的人看来,一个君主要处死、囚禁一个大臣是很合理的,在朝中布置眼线也很正常,所以他们在写史书的时候就没怎么觉得这段历史有什么不妥。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商朝时期所谓的中央政府其实就是个散架子,别说纣王了,就是西周(我就不说东周了哈)的君主们想这般对待臣子尚不现实(齐哀公表示我冤枉啊),何况商朝?
我个人的推测是,纣王的时候因为政治经济改革,国力确实大增,这让他得以加快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之所以能一次性解决三个大诸侯,原因可能是当时商朝在使用一种类似日本江户时代的朝觐制度,就是在首都为诸侯建房子,让他们大部分时间呆在天子脚下,以大臣兼人质的身份存在,而各诸侯国本国的国政则交由本国的公子、大臣处理。这种制度介于中央集权与封国制之间,是大一统条件不完善情况下强龙与地头蛇双方之间做出的妥协,相对偏向于封国制(汉景帝后施行的国相负责制也是介于中央集权与封国制之间,但偏向于中央集权)。
正因为如此,姬昌在自己的住处被窃听就很正常了;当然,也不排除是他是和毕姥爷一样的情况,但是毕竟是住人家的房子,被监视就很正常了——你要说纣王不会监视他们反而不科学了,不监白不监。
至于第三点的话,其实包含有两个疑问。一,帝乙时期不但不敢揍周国,而且还屈尊地嫁了个妹子给姬昌,何以纣一上位就如此强势?二,纣王真的仅仅是被那个女人和那匹马给打动的吗?
关于纣王为何能突然硬起来,原因可能就在于商朝国力确实发展到很高的地步了,所以他当然可以无视诸侯的异议而擅自处理他们,这两点似乎是可以互证的。至于女人和马嘛……我觉得马应该不是重点,那个女人才是关键所在。
因为她来自有莘氏。
关于这个有莘氏,今天的人们有找到四条有关它的重要信息,这四条都非常的重要,而且都和女人有关。
第一条来自唐朝人司马贞二次引用先秦史书《世本》,上面有提到“鲧取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高密是禹的封国,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这个“有莘氏女”是禹他妈。
第二条我们已经见过了,来自《吕氏春秋》和《史记》,讲伊尹“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可千万别解读为了“伊尹想奸商汤”,那就太可怕了。此处的“奸”当为“干求”之意,反正就是伊尹想求见汤,于是做了有莘氏的“媵臣”。所谓媵臣,就是陪嫁奴隶的意思。那么反过来说的话就是,有莘氏肯定是嫁了女人给汤,所以才会有媵臣的出现——于是乎,这次有莘氏又做了商朝的王妃。
第三条就是周文王与有莘氏之间的婚姻。在说帝乙归妹的时候我们有提到《大雅》里的一句话:“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而紧接着这句话的则是:“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我在这我在这)。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所以后世学者关于帝乙归妹的推测分为了两大派,一派认为帝乙归妹是存在的,只是被周人所刻意抹去了;另一派则认为这里所谓的“大邦有子”,其实是指的有莘氏而不是商朝。之所以帝乙的妹子没有出现在史书,那不是因为被周人抹掉了,而是一开始就不存在,或者帝乙归妹和大邦有子压根就不是说的一件事情,两者毫无关联。
我个人的推测是:这两件事或许真还就是一件了,但是此处的帝乙之妹指的就是太姒。你想想,商朝和有莘氏之间早有联姻,不是亲兄妹难道就不能是表兄妹关系?能让周国那样隆重迎接的女人,其身份、血统肯定高于周国。如果不是商朝的公主,那么“表公主”也未为不可嘛!
有莘氏再次出现,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周人以有莘氏之女献给纣王,双方达成和解。很显然,周人是没资格让有莘氏嫁女儿的(有莘氏三朝外戚,岂是周戎所能比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记载,其实是后人篡改过的。当年的真实历史应该是有莘氏以商周两族亲戚的身份调停了双方的纠纷,由此而让纣放过了姬昌一马。等到后来周朝得到天下了史官当然不敢直接这么写,于是有莘氏就只能降格为臣子而“被”周国命令献上了一个女人。
简而言之,有莘氏在当年就是充当了一个鸿门宴上的项伯的身份——历史总是不同而相似的。
杀不杀?
这个问题再次出现在了纣王的头顶,他的选择是否,最终,历史也在他的毕业证书上盖上了一个否决的印章。
当纠纷逼大家偏偏要选择杀戮为最佳答案时,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悲哀。还好社会在进步,人类的底线也在变得越来越高——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消灭掉所有人性的劣根的,而尽管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样都肯定看不到的那天的到来,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因为每个希望的破晓不都是在那一瞬间吗?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09:00 +0800 CST  
118、伪装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姬昌出狱的那天,“诸侯逆西伯,归于程”,夹道迎接、欢送(“逆”应该是“迎接”的意思)。读这段史料我立马就联想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那幅场面,唯一的不同就是总理已和人民阴阳两隔,而姬昌则捡回了一条命。死里逃生的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从此以后,一个一方长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绝世枭雄。
前面我说过了,被捕之前的姬昌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姑父、好臣子,但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姬昌心中那股早已被女人浇灭的复仇之火终于被再次点燃,他大概会这么想:nnd,我爸就是被你们给这么弄死的,现在还想依样画葫芦,真是欺人太甚!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尽管在诸侯圈子里享有崇高的威望,但身为数学家的姬昌倒没有因此而头脑发热地与纣王开战,而是在心里很清楚地算着一笔账:现在的商朝是很强大的,与其开战是不可能取胜的。而以纣那咄咄逼人的性格,双方虽然在有莘氏的调停下达成了和解,但谁能保证他以后不接着算账?
所以咱得想个法子来让纣不惦记着自己,啥办法呢?
姬昌夜观天象、把手指头都掐破了,总算想到了一个古往今来政治家们最喜欢用的招数,那就是——装孙子。
于是乎刚恢复自由身的西伯侯很快在献上宝马和美女后又自愿缴纳更多的罚款,“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砲格之刑”。是的,这时候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炮烙之刑已经出现了,只是版权究竟归桀还是纣却无人知晓(事实上更有可能他俩都只是冠名人罢了),而姬昌以废除炮烙之刑为由献上自己的一块土地,一方面博得了同时代仁义之士们的好感,一方面又让纣很开心。纣既觉得自己白得到了一块土地,又觉得西伯侯实在是个懦弱之人——刚被我抓号子里蹲了那么久,一出来就跪舔,这样的人有什么威胁呢!
今天的我们读韩信受胯下之辱觉得他是个人才,能忍,既如此,你也钻别人一个裤裆看看?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一个霸气侧漏的失败者多少都能得到别人的推崇(比如项羽),而一个不要脸面子的成功人不管怎样都会受到各种非议——试问今天我们在读韩信那段故事的时候有几个人是带有崇拜的心情呢?
而且他们都是成功了之后才被称作是英雄而流传千古的,在这之前,市井上的人看不起韩信,而当年的纣王也看不起文王(贵族圈子里的底线当然高些啊,不然你指望姬昌也钻裤裆纣王才看不起啊)。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是强者往往就最容易因为骄傲而忽视掉这些小细节,进而遭人暗算。纣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他看来西伯侯就是一个被吓破了胆的老头,外加一些妇人之仁,所以看不得杀人时候的惨状而请求废除此刑。至于诸侯们纷纷与其结交,这倒也不算什么事儿,兔死狐还悲呢,让姬昌好好去传达一下寡人的天威岂不正好?
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就是天壤之别,所以骄傲的纣眼里的西伯侯和其他人眼里的西伯侯可能完全不是一个东西,那么真实的姬昌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一系列装疯扮傻的背后,是一个恐怖的男人。
姬昌:咳咳,我什么时候装疯扮傻了,跟晋宣帝、明成祖他们比起来何如?
全言:你认识他们?
姬昌:介……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11:00 +0800 CST  
119、姬昌之野望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
——《史记•殷本纪》
事实证明,纣王不但看走了眼,而且还下瞎了棋。不知是拿人手短还是怎么地,他老人家不但放走了姬昌,不但废除了炮烙之刑,而且还“赐之(姬昌)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
有人说学历圝史没有用,从某方面上说倒是这么回事,因为现实中的我们大多只有被动接受历圝史的份。但是纣王就不一样了,他是三千年圝前的中圝国之王,假如他能抽点时间读读自家修的史书的话就会在故纸堆……哦不,我是说龟甲片里看到这么一段记载:商朝的开国君主,在夏朝末年的时候也被夏朝的亡圝国之君桀给赐予了“得专征伐”的权力。当年的桀想养汤做鹰圝犬来打别人,最后自己被打出了首都,死于荒郊野外;现在纣如此加封姬昌,其用意大概也不过如此,那么这次他能驾驭好局面吗?
当然,纣王可能会这么想:西伯侯比我年纪大,迟早死在我前面,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么说也确实有道理,一般都是黑发人送白发人,理论上只要姬昌死在纣前面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不过历圝史上老乌龟活过小王圝八的事情海了去了,人家丰成秀赖比德川家康小了整整50岁,结果还不是被对方给送上了西天,所以纣王真要这么想的话未免太侥幸了一点。
而戏剧性的是,姬昌确实没活过纣,但商朝确实被周国给灭圝亡了。
那么这个结局是怎么发生的呢?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得到代天子揍小弟的权力后,姬昌并未如当年的汤一样横冲直撞,而是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一系列的内政外交攻略,其中包括:
①身圝体力行地促进农业。
根据姬昌之圝子姬旦(也就是周公)回忆,他老爹以前干过开通道路、耕种田地的粗鄙之活(“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周本是一个重农之邦,当时建圝国也不久,所以领圝导人比较亲民随和是很正常的。老大尚且如此,属下怎么好意思高高在上呢?所以姬昌时期的周国定是农业高速发展之时期。
另外关中本属于华夏族边缘地带,人多地少,所以当地居民可以获得大量的原生态耕地以从事种植生产,这一都为后来周、秦、汉、唐四朝据西北而制衡天下而打下了坚圝实的物质基础。
②确立新一套社圝会经济规范。
周朝是中圝国历圝史上第一个“制圝度严明”的朝代,这当然不可能是一建圝国就立刻确立好了的。史书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姬昌在位期间,虞、芮两个小国有纠纷不能解决,于是相约跑到周国来找西伯侯,请他决断。结果他们在周国发现这里的人圝民“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淳朴、正义之风盛行,大感惭愧,还没见到姬昌就跑了回去,从此诸侯都认为西伯侯是天命所归了(“西伯盖受命之君”)。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虞、芮之争,大抵是和土地、人圝民有关的经济问题。之前我说了,商朝末年正是黄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变革,所以到处是矛盾,贵圝族与平民、奴圝隶主与奴圝隶、大国与小国、小国与小国之间都亟需一套新的制圝度规范出来解决这一系列的纠纷。很显然,姬昌做到这一点,这也是让大家感到神奇的地方,因为能创立规矩而使人感到公平与正义的人当然是天命所归,这代圝表了所有权力中最大的一个——立法权。
但是姬昌究竟制定了些什么呢?我们今天已不知晓了。不过从他儿子周公旦的那一套看,不外乎就是井田、分封、宗法圝制圝度的早期版本罢了。不过新事物一旦找准了机会就必定能展现出其优越性出来,而这也是弱周灭强商的重要武圝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历圝史上从来不存在种田而种赢敌人的,没有强大军事能力作保圝障的国圝家是不可能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圝会中生存的。所有人只看到苏联死于经济崩溃,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还不是因为里根在那里天天吹星球大战的比才逼得他们维持那么大的军事力量?说白了还是因为害怕被亡圝国而被圝迫自我毁灭了的。
那么在军事这一块,姬昌和周国准备好了吗?
渭水河畔,另一个老头伸了伸懒腰,然后答道:我准备好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15:00 +0800 CST  
120、周国领导班子
是的,那个人终于要登场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扯些别的东西。
上回说到,姬昌在本国大力推行先进政治制度,一时间成为了黄河流域的明星人物,各国也和上世纪改革开放的时候一样纷纷派出考察团到周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久而久之,周国的国力和声望都达到了季历以来的最高峰。
问题是这距离姬昌的复仇计划还很遥远。别的不说,姬昌目前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人才,尤其是军事上的人才。
在讲武丁篇章的时候我有简单剖析过军事人才的稀缺性——打仗不是打架,指挥官的素质对战争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个相信大家都懂的。周国在姬昌时候撑死也就建国一个世纪,对军事方面的总结估计不多,逃跑战术我相信周人很有心得(从夏朝时候就开始没完没了的脚底抹油),但鉴于纣王和商朝不可能投降周国(那就搞笑了),姬昌想靠游而不击的战术是肯定无法战胜对方的。
商朝自武丁开始已经恢复了强硬的军事姿态,从他到纣王之间的两百年里必然诞生了大批的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一代代地教会了又一代代的人,所以总体来说商人军事统帅的军事素养应该是高于周人的。再加上纣和他的前几任商王一直在积极对外扩张,所以其士兵的素质也不会弱于整天与游牧民族较量的周人。
是的,周人唯一的一个优势就在于他们的兵不错。长期扎根于西北边陲的他们势必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不被游牧民族所击垮,所以其国内必然有大量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兵不在多而在精,一个老兵连玩得好的话甚至能打垮一个新兵团,人家是刀光剑影里走过来的人,刀该砍哪、手该保护哪一清二楚,新兵蛋子你就是发给他机关枪又有什么用?一通机枪下来敌人没打死几个倒把队友给扫掉一批这还怎么玩?
问题是好钢一定得用在刀刃上才行,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么好的士兵要是交给了饭桶指挥,拉到战场上估计也是个死。可是姬昌手下有杰出将领吗?
照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完全木有。
根据史书记载,文王到武王期间周国本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其实就是留下名字的)臣子有三个,分别叫散宜生、太颠、闳夭,而这仨哥们最光辉的事迹就是在文王被囚禁的时候提出了贿赂纣王及其手下宠臣费昌的建议,从而顺利救出了boss,除此外就是辅助武王灭商,具体干啥不知道,应该没发挥什么大作用。
上面这三个人在周朝建立后享有很高的待遇,是周王的亲随,想来之前也很受姬昌、姬发信任,是王室的机要秘书兼贴身保镖。这伙人玩权术是很不错的,但要他们去灭商是不现实的。自古会打仗的秘书很罕见,一方面他们身居要职没时间经受军事上的洗礼,另一方面玩宫斗政斗什么和真正的战斗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看谍战片里的白区工作者经常要弃车保卒,但是根据地、红区的战斗却常常要反过来,不抛弃、不放弃,不到万不得已都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为什么?
因为军事斗争本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决不能算什么加减乘除。丢车保卒固然是高明的棋着,但是在战场上,你今天能舍弃人家,人家明天也能舍弃你,大家舍来舍去,最后肯定都是一起死。而且战争本是变化莫测的,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轻言放弃,你拼一把,或许还有机会,不拼,那就常常没有任何机会了——谁能保证自己始终是碾压别人的实力?就算有,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还少吗?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17:00 +0800 CST  
121、芈八子祖宗登场
除去散宜生、太颠、闳夭,姬昌手下还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大臣,而这两人都来自外国。
第一个叫辛甲,听名字你就该猜到是商朝人。没错,辛甲本是商朝大臣,据说曾向纣王进谏多达75条,但纣王估计看都没看(不然按周人的说法,纣王那么残暴,早该把他烤了吧?),于是郁郁不得志的他便跳槽到了周国。辛甲是一个大知识分子,汉朝时期仍流传着有关他的著作《辛甲》29篇(现在已经亡佚),可见其学识是很棒的。联系到周国原本民风的淳朴和之后周朝礼仪的繁琐,辛甲或许在这其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制定礼仪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这玩意儿本就特别虚幻,各种与现实脱节,没有一堆吃饱没事做的文化人没日没夜地瞎钻研是到捣鼓不出的。萧何算是很牛的一个人了,但是他也只能给刘邦运筹帷幄而无法助其找到皇帝的尊严,到头来还是得请百无一用的叔孙通等儒生来解决这个问题。辛甲能一口气给领导提那么多意见,想来平时就是吃饱了没事做搞学术研究的,所以很适合主持礼仪规范。
不过礼仪虽好,却也不能解决战场上的问题。你让叔孙通去干韩信的活,那恐怕分分钟被射成刺猬。真刀真枪的干架,辛甲估计是无能为力的。那么另一个客居周国的老外呢?他是谁?能力怎样?
此人的名字很怪,叫鬻熊,其先祖据说是中国的火神——祝融,想来本不是黄河流域土著,而是来自南方。
中国神话有一个非常明显区别于西方神话的地方,那就是不重视自然力神。我们看波斯人拜的火(琐罗亚斯德教)、希腊人拜的雷电(宙斯为众神之神)等,到中国这儿就成了雷公电母、四海龙王之类的,各个都是打酱油的龙套角色。而哪怕是上古时代的传说,水、火这两个最基本的自然神,共工与祝融,也带有很明显的配角色彩。共工最后被流放,祝融更是来无影而去无踪,完全不被重视,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作祟——中国只有一个无上的自然力,那就是“天”,不过天看不见摸不着,基本不管事,于是天的儿子就兼职了所有的神力,既如此,单一自然力的神自然就只能靠边站了。
祝融民族来自南方是比较普遍的观点,他们对火的崇拜可能因为长江流域存在大量原生态森林而当时的人们缺乏先进生产工具对其开发,于是不得不使用刀耕火种的办法来进行垦荒。该族在大洪水时期与共工民族一起参与了黄河流域的部落大联盟,随后站队站得好,参与并帮助了颛顼打败共工的斗争,从而避免了提前被华夏部落消灭的命运。
不过在此之后,祝融部落恐怕又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一部分回到了南方,一部分逗留在了中原。比如这个鬻熊的一位叫季连的祖先便在商朝中期迎娶了盘庚的一个孙女,也算是商朝的外戚之一。但为何他的子孙鬻熊跑到了周国,我们却不得而知,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们这里就先不提了。
唯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鬻熊的熊字,是他的氏(大概因为其部落崇拜熊图腾),而他的姓,则是——芈。
没错,鬻熊就是后来楚国的先祖之一。若干年后,他的子孙将建立起一个足以与周王朝相抗衡的强大政权,而鬻熊的名字也因此而被牢牢地钉在了……呃我是说书写在了史书的重要位置。
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按照鬻熊子孙的说法,他们这位太爷爷是因为有贤名而被周文王请去做老师的,这显然是扯淡,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应该看出,周国的统战工作确实做得不错。北方孤竹国的伯夷叔齐,南方祝融后裔的鬻熊,商朝的辛甲、太师少师,以及武王伐纣时候随他一同出现的崇拜各种猛兽的部落,一个个来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政治人物或势力都拜倒在了一个才建国不久的边陲蛮国脚下,仅仅是偶然?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商周时期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融合过程,不过……
“尼玛说好了让我出场的,都两集了还没戏,搞什么啊!”
那个老头又来砸场了,而且他的身后站了一堆牛鬼蛇神,包括一个三胞胎连体婴,一个额头上长鸡眼的犬类饲养员,一个钻洞能力一流的盗墓贼,一个……鉴于中华民族大融合这个话题太大在这里不好讨论,以及我们这位老头的粉丝团实在太过强大,楼主决定先将他推上历史的舞台再说。
这个老头的名字叫吕尚,人称太公望,也即今天全世界华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个人——姜子牙。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19:00 +0800 CST  
总算赶上进度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0 20:22:00 +0800 CST  
122、姜太公传说
和大部分商周人物一样,历史上真实姜子牙的生平也是十分扑朔迷离的。不过相比于商朝开国名相伊尹,他的故事还是稍微清晰一点的。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姓名。
根据《史记》记载,姜子牙确实本姓姜,其先祖曾做过四岳级别的高官(就是强行推荐共工、鲧、舜给尧的那个元老院机构),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在吕、申两地,于是一部分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姜尚属于吕地支脉的后裔,所以你既可以叫他姜尚,也可以叫吕尚。
至于姜子牙的子牙,据说是他的字,但是我查了很久都没查到这个字是哪里冒出来的——说来也是醉了,从小到大喊姜子牙姜子牙,却从没注意过这个“子牙”是出自何处,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给大家普及一下,不甚感激。
②和伊尹不同的是,姜子牙不是贱民,也不是私生子(当然,私生子只是我的猜测啦),而是正经的良民,而且极有可能是贵族、而且是东夷贵族的后代。
四岳在当年是个神奇的机构,它权力很大,但却没有产生过部落联盟领袖,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其民族成分与华夏不同所致。大概五帝时候的四岳就是东夷一派的人组成,这群人可以分享“华夷大联盟”中的大量权力,甚至是推荐领袖候选人,但领袖却必须从华夏族里诞生。而等到启建立了夏朝、血洗了东夷派首脑伯益后,四岳当然也就只能宣告解体,其后人混得不怎么样也是合情合理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姜太公的这个身世还是比较可信的。
③姜子牙年纪不小,但也绝不会很大。按传说的观点,姜太公是八十岁出山,一百多岁挂掉。且不说这个说法与当时的生活水平实在相距甚远,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姜子牙的女儿后来是嫁给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然后这个姑娘生的周朝第二代王——成王在武王去世后因“年幼”而被叔叔姬旦代行王权。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是姜子牙真是八十岁出的山,他女儿该有多大?然后这女儿和武王又是在几十岁的时候生的娃娃,以至于武王死的时候这娃儿还没成年?
有关文王、武王的年龄,史书记载得非常混乱。主流观点说文王死的时候是九十岁以上,武王死的时候是六十岁以上,然后你跟我说他和姜子牙女儿的儿子还没成年,这脑洞实在太大了。老爸五六十岁生个小孩倒可以理解,老妈也五六十岁生?何况周成王还有个更小的同母弟弟呢!
如果周成王在武王去世的时候还没成年,则他母亲那时候(如果没死的话)顶多四、五十岁的样子,这时候姜子牙八十岁我倒是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姜子牙出山的时候周文王还没死,周文王死后还过了很多年(十年左右)武王才灭商,灭商后又过了三年武王才挂掉,那么姜子牙出山的时候顶多就六十岁上下。而鉴于他在外孙登基王位后还在东方活蹦乱跳,我觉得其真实年龄可能还要小一些,这是我的推测。
④姜子牙家里不宽裕,但是有接受或者自学当时最先进的知识文化。
商周时期的社会阶级构成分三层,贵族、自由民和奴隶。如果姜子牙当年还是贵族,那么一定会有确切的父辈祖辈信息流传下来,比如伯夷叔齐大家就知道是孤竹国的公子。而姜尚的履历里没有介绍其父母,则其他本人的阶级成分应该是拥有自己土地的自由民,仅此而已。
不过能有个一亩三分地就很不错了,至少他能够在养活自己之余学习各种知识。学识渊博这一块姜子牙是毫无疑问的,对比伊尹在商灭夏过程中的朦胧记载,姜尚的经天纬地之才无论在正史、野史还是小说里都被不厌其烦地吹上了天,这绝不可能是凭空捏造。
史书一般只会把好的吹得更好、不好的掩饰不提、坏的贬得更坏,很少彻底地颠倒黑白,除非涉及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姜尚本人与商、周两朝的合法性问题基本无牵连,后世诸子百家什么也和他没什么干系,所以并无特别要抬高他的必要。那么今天我们能看到一个如此伟大光荣正确的太公望形象的最合理解释就是——
他就是有这么牛逼。
有多牛?我们下一节继续……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1 13:39:00 +0800 CST  
回复@名小备:我认为郡县制相对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分封制相对有利于地方发展,这是他们各自的优点;倒过来就是缺点。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1-31 21:16:00 +0800 CST  
@名小备@姚王baby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比较清晰的是分封制的缺点和郡县制的优点,也就是维不维护国家统一,这个就不废话了,重点在:
1、分封制的优点。
我认为分封制的第一个优点在于,最中央而言,能以最小的成本控制最大领土,比如西周实际上就没有能力控制那么大的地盘,于是就搞了个“包产到户”,让臣子们自己想办法,这样的话赢了国家开疆扩土;输了大不了就是赔了一个臣子的家当——像纣王那么嗨地以本国之力攻打东夷,赢了输了最后都赔本,划不来。
而分封制的第二个好处则是,封国自负盈亏,其主观能动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我们看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获得的封地其实是非常差劲的,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对当地进行了各种开发,搞得跟经济特区一样。所以就分裂国家这个层面而言的话,刘濞的行为是要谴责的;但是就对东南地区的发展来说,他的行为自然就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2、郡县制的缺点。
郡县制基本是强于分封制的,因为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不过缺点的话就是与分封制的第二个优点相对应的——“父母官”很容易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丧失开发本地的欲望,尤其在乡土情结严重的中国,因为早有本地人不治理本地人的习惯,所以人们不管到哪个地方做官,也不可能真正把那里当做自己的家乡一样,道德高的还是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道德不高的说白了就是去混政绩的,老百姓过得怎样、本地发展得怎样,都与自己无关。
更有甚者,当中央政府控制不住地方的时候,郡县机构甚至会比割据势力更危害人民。《古文观止》里有篇文章叫《书褒城驿壁》,说褒城驿原本是唐朝数一数二的驿站,但是经过战乱就荒废了。作者孙樵借别人之口说了这么几句话:
“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的,是那些刺史县令,他们直接了解人民的生活,因而便于贯彻政令。现在政府委派官吏,既已轻率任命刺史县令,而且又在短时内一再更换。况且刺史县令的任期,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内更换两次,因此州县的政务,如有不利于百姓之处,应该可以出主意改掉那些严重的情况,但在任的刺史则说:‘明人我即离职,何必如此。’在任的县令也说:’明日我即卸任,何必如此。’他们在愁闷的时候就喝浓烈的美酒,在饥饿的时候就吃精美的肉食,只等囊中放满了绸缎,柜中装足了金银,任期结束就志得意满地离去。”
分绑封国什么,各国君主为了自己的强大,尚且会努力经营,谁不用心谁完蛋;而郡县制一旦失去控制,所有人就只是为了自己而活,谁认真反而谁倒霉,这就是失去监控后郡县制所暴露出的弊端。
不过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官僚化“三个字,不是郡县制本身的错误,这里就不聊太多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1 22:10:00 +0800 CST  
@叶子飞了2012,崇祯那段:


崇祯的问题不仅仅是太急躁了,更有能力结构上的重大缺陷。
首先他常年身居宫中,对外界完全不了解,所以无论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显得很外行,比如一口气裁减大量公务人员、军事上拆东墙补西墙等,缺乏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连懂行都算不上——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情,除了大势所趋外,最重要的还是看行为主体的能力的。能力不行,怎么扯都是白搭。
其次崇祯从小到大经历的最重大、也是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扳倒魏忠贤,一个人如果百无所成的话就会特别依赖于其唯一的那一点点成绩,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些人一点点事情吹嘘一辈子,原因就在于此。崇祯别的方面都没得到过什么历练,偏偏宫斗打了一场大胜仗,这就多少会让他将宫斗的思维代入到国家的各个方面,所以你看他防大臣防武将做得很到位,结果呢?
每个人才心里都是有些小九九的,水至清则无鱼。曹操对吕布说过要喂他但却不喂饱,很多领导只听进去了后一句,结果就成了啥都不喂就想着手下卖命——人才都是聪明人,谁会被你忽悠?
大领导可以啥都不会,但必须能识人用人,崇祯用人就是信任的时候对别人期望过高,仿佛一个任务摊给了别人自己就啥也不用管了一样,一旦人家做得不如自己预计的那样就各种无明业火生起了,问题是现实里哪有十全十美的人才?像袁崇焕,能守住东北剩下的那些就OK了,他吹自己能收复所有的领土,你可以打哈哈,可不能全信啊,结果崇祯就当真了,这不自讨苦吃嘛!
此外崇祯杀人杀得太过分了,胜败乃兵家常事,靠杀是解决不了办法的。人家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时候你完全不管本身就是纵容部下,起码得吓唬一下他嘛,等袁崇焕被吓傻了然后再让他戴罪立功,顺便追封一下毛文龙才是王道,结果他倒好,这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后袁崇焕抗金失利就直接把他给剐了,你让其他属下们怎么看?我要是生在那时候大概就这感觉:跟这领导没算逑意思,捧的时候把我捧上天,踩的时候让我尸骨全无,咱还是得过且过吧!
一个集团要生存发展决不能依靠领导人一个人的力量,除非这个领导人特别牛,那么其他人服从就是了,否则必须要能团结属下才能办好事情。崇祯是自己本就不怎么样,还对属下如此责备求全,不失败就怪了。
当然,他最后肯自挂东南枝还是值得称赞的,虽说跑也未必能跑,问题是自古以来不肯死而甘愿做俘虏的皇帝更多——不管怎样,他能选择自裁也算是一条汉子。
OK,就这些。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1 22:12:00 +0800 CST  

楼主:全言

字数:91961

发表时间:2016-01-30 07: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3 20:32:00 +0800 CST

评论数:187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