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南北军事对抗一般以黄淮平原为主战场,而以淮河至秦岭一线为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淮河以南,有较长的雨季,江河水道纵横,形成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南方可以利用这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另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也削弱了北方铁骑的冲力。这样,北方势力若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面临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但是在淮河以北,情况就不一样了。淮河以北的河流,雨季相对较短,气候干燥,河流水流量有限,冬季又有封冻现象,容易渡涉,不足以阻挡北方的铁骑。南方势力若是越过淮河向北深入,则会面临补给线过长的困难。这样,作为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线的淮河不期而然间也成了南北对抗的一个分界线。北方游牧民族每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凭借军事上的优势,透入中原,控制北方地区;而南方汉人政权在失去对北方的控制之后,多能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并发挥南方汉人社会的特长,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从而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6:00 +0800 CST  
二 东 西 之 争:二分型的大型对抗除了南北对峙外,还有东西之争。东西之争在战国、秦汉时期比较典型。秦的兼并及统一战争、楚汉战争、西汉时东方诸侯对西汉中央政权的挑战、东汉末关东州郡讨董卓之战,都是一种东西之争的态势。不过,东西之争作为一种二分型 的 分 裂 ,通常只是一种临时状态,既不持久,也不稳定。东西之争一般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进行,而以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为对抗前沿:北起幽燕,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山,接桐柏山、大洪山而转向鄂西山脉一线,为东西之间对抗的前沿。这一列南北向的山脉分隔中国的东、西部地区。在这一线山脉上有一些山地隘口,为东、西方之间的交通孔道。在燕山山脉有居庸关,沿太行山一线,自北向南,依次有飞狐口、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滏口、天井关等关隘,在嵩山山脉周围又有成皋、太谷、辕辕、广成、鲁阳等关隘,扼守东、西方往来通道;在洛阳附近还有孟津,为黄河重要渡口。因此,上述一线为双方争夺的急所,尤以成皋一带为争夺的关键。成皋处在东西对抗线的中轴线上。从中国地势的大体形势上来说,这种对抗却是西方居地势之利,而东方则处相对劣势。西方地势较高,面对东方,居高临下,若是能控制成皋一线,即已取得一种非常有利的攻势态势;而东方控制成皋一线,至多只是取得一种比较好的守势态势,失成皋一线则全失地利之险,故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以西方胜利者居多而东方胜利者居少。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6:00 +0800 CST  
三 三 足 鼎 立:三足鼎立,一般人自然都会想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这 只 是 三 足 鼎 立 的 一 种 类 型 , 但 不 是 最 典 型 的 一 种 类 型 。魏、蜀、吴三足鼎立是整个北方与四川、东南这三地之间的鼎立。魏、蜀、吴虽曰三足鼎立,但实际上是南方的蜀、吴二国结成联盟,合力对抗北方的曹魏;若真是这三地构成单纯的三足鼎立,那么,这种鼎立是不均衡的,北方在实力和地利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时的)后赵、成汉与东晋三者之间的鼎立也是这种类型,也是整个北方与四川、东南三地之间的鼎立。在中国地理格局中,最典型的三足鼎立应是关中、河北与江南 这 三 者 之 间 的 鼎 立 , 也 是 最 经 常 出 现 的 三 足 鼎 立 。若以秦岭至淮河一线划分南北,那么,北方在地利和实力上占有优势。南方的政权只有在北方分裂的情况下才能长期保存。北方的分裂和对峙要能稳定并持续长久,则北方的分裂和对峙又必须是势均力敌的。北方经常出现的分裂和对峙是关中与河北之间的对峙。这种对峙大体上是势均力敌的。关中地利上较优,而河北实力稍胜。综合起来看,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基本上构成一种大体的均衡。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的鼎立也是历史上出现得最多的三足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六次三足鼎立,除去上面说到的那两次是北方、四川与东南三者之间的鼎立外,其它四次都是关中、河北与江南之间的鼎立。他们是:前秦、前燕与东晋,后秦 、 后 燕 与 东 晋 , 东 、 西 魏 与 梁 , 北 周 、 北 齐 与 陈 。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6:00 +0800 CST  
四; 四 分 五 裂;天下四分是三足鼎立的延伸。在关中、河北与江南三地鼎足而立的基础上,若是四川出现了单独的割据政权,便成了天下四分。这也正是中国地理上棋盘型格局中的四角之间的分峙: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如十六国东晋初期,前赵据关中,后赵据河北,东晋据东南,成汉据四川。又如南北朝时期,北朝因尔朱氏之乱而分裂成东、西魏,南朝也因萧绎、萧纪内讧而分裂,遂出现西魏据关中、东魏据河北、萧绎据东南、萧纪据四川的局面。不过,这种天下四分的局面一般并不稳定,维持时间也不长。十六国时期的四分很快就因后赵兼并前赵、东晋消灭成汉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南北朝时期的四分也因西魏趁利南进兼并萧纪而演变成三足鼎立。在三足鼎立或天下四分的基础上,若是周边外围地区也建立起了其它割据政权,那就变成了五分乃至更广泛的分裂。通常陇西地区、河西走廊和辽西地区容易脱离中原而建立起割据政权,如后赵、成汉与东晋三足鼎立时,河西存在前凉政权,辽东的鲜卑慕容部就脱离东晋建立起了前燕政权。战国时,七雄并列,这也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分裂。战国七雄从春秋时期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并立时间也较长久,这是有其地理上的基础的。战国七雄中,秦据关中“百二之地”,齐据山东“十二之地”,楚据方城、汉水,并有着辽阔的疆域,燕据河北北部,南阻易水。四雄分峙东、西、南、北四方,背靠边角,有着稳固的后方,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韩、赵、魏三晋诸侯国处于中央,分隔四雄,他们的强大来自他们之间的团结,合则强,分则弱。等到秦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东方六国感到其威胁,这才出现合纵。不过,这已经是一种东西对抗的态势了。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7:00 +0800 CST  
引注:[1]:《读通鉴论》卷三武帝之八[2]:《资治通鉴》卷十八 汉纪十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7:00 +0800 CST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8:00 +0800 CST  
一 土 崩 型 局 面 的 统 一 轨 迹:在土崩型的分裂中,比较复杂的分裂局面往往先趋向比较简单的分裂格局。三足鼎立是土崩型分裂中经常出现的局面。上面说到,关中、河北与江南三者之间的鼎立,是最经常出现的三足鼎立,这种三足鼎立通常是结束四分五裂乃至更广泛的分裂局面的结果。关中的政权强盛时,往往能控制陇西、河西;河北的势力则往往控制华北 大 平 原 , 并 常 常 延 伸 至 辽 西 ; 四 川 则 通 常 并 于 东 南 。每一次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都演变成了南北对峙。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过六次三足鼎立的局面,六次三足鼎立最终都归结于南北对峙。魏、蜀、吴三足鼎立最终以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而308演变成了西晋与孙吴之间的南北对峙。十六国时期后赵、成汉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以东晋灭成汉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前秦、前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也以前秦灭前燕统一北方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后秦、后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则因北魏入主中原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而演变成了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南北对峙,并一直持续到北魏分裂的前夕。东、西魏与梁,北周、北齐与陈这两次三足鼎立,在经历了各自内部的演变之后最终以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隋代北周而演变成了隋与陈之间的南北对峙。北宋、夏、辽并存,就其政治、军事上的关系而言,也算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当时在西南还有大理政权,但由于地理的原因,它与中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利害关系远无上述三国紧密。三国鼎立的时间比较长,最终也因蒙古入主中原统一北方而演变成了蒙古与南宋之间的南北对峙。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8:00 +0800 CST  
二分型的对抗乃是新的统一完成前夕最基本的格局,即东西对抗或南北对峙。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一统——秦汉、隋唐和元明清——都是结束长期的分裂而完成的。在每次大一统完成的前夕基本上都是一种二分型对抗的格局。秦以兼并六国而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分裂,在秦统一天下的前夕,基本上是一种东西对抗的态势。在秦汉与隋唐之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以隋与陈的对峙而走到尽头。在隋唐与元明清之间,经历了五代十国和宋、夏、辽、金先后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分裂又以南宋与蒙古(元)的对峙而走到尽头。在东西对抗和南北对峙这样的大型对抗中,论地理上的优势,是东不如西,南不如北。在秦统一的前夕,秦居西方,占有地势上的优势,秦以此而兼并东方六国。每次南北对峙则都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而统一天下。西晋与孙吴的对峙以北方的西晋消灭南方的孙吴而归于统一。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以北方的隋消灭南方的陈而归于统一。蒙古(元)与南宋的对峙以元灭南宋而归于统一。 上述几次北方兼并南方的统一战争在布势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东西齐举,上、下游并进;但局面的打开则都是从上游着手的。西晋灭吴,以王溶下益州,杜预等下荆襄;隋灭陈,以杨素下益州,杨俊等下汉水;蒙古则以攻克襄阳而取得上游之势。这是由南北对峙的基本地理形势所决定的。南方赖以对抗北方的依托和联络内部的交通线主要是长江,长江上下游之势在战略上表现出的利弊非常鲜明,北方夺上游之势即足以控制长江形势,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8:00 +0800 CST  
二 瓦 解 型 局 面 的 统 一 轨 迹至于瓦解型的局面,虽因形势的复杂而难寻其迹,却也看得出地理条件在重建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中国棋盘型地理格局中,几大战略要地都有其独特的山河形势、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一种政治势力若能植根于这些因素之中,以之为基础,往往能建立起局部的秩序,进而形成力量中心。像关中、河北、东南、四川这样的地区就因其优越的地理形势而容易首先建立起局部的秩序,进而形成力量中心。这种力量中心对周围地区辐射出一定的控制力。陇西、河西地区大都因其割据政权被关中的政权所灭而纳入关中的控制范围,如十六国时期的前凉被前秦所灭,后凉被后秦所灭,南凉亡于西秦,而西秦则被赫连夏所灭,唐初陇西的西秦政权和河西的凉政权也都被唐所灭。河北的政权则往往能控制整个华北平原,有时还延伸至辽西。东南政权则通常能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则通常跟汉中连成一体。在天下纷乱之初的混乱局面中,先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往往能建立起局部的秩序,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秦亡之后,群雄逐鹿,刘邦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王莽败亡之后,逐鹿的群雄数以十计,刘秀以河北为基础统一天下;隋亡之后,逐鹿的群雄也是数以十计,李渊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元亡之后,逐鹿的群雄又是数以十计,朱元璋以东南为基础统一天下。上述几代重建统一的进程,虽都以四角之地为基础,但还有所区别。秦、西汉和隋、唐都是既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作为统治天下的基础。东汉虽以河北为基础统一天下,但统一完成之后政治重心却不在河北,而在河南;明朝虽以东南为基础统一天下,但明的政治重心不久即移至河北。他们统一天下的基础与统治天下的基础并不是重合的;而秦、西汉和隋、唐朝统一天下和统治天下的基础是重合的,其基础都是在关中。因此,在众多的统一形式中,以关中为基础完成的统一有其独特的特点,我将其称之为关中模式。以关中为基础进取天下之时,关中四塞之地的地理条件确为进取的凭资。关中的山河形势使其具备相当的势能,它犹如一只巨鹰,舒展两翼,左翼席卷山西,右翼席卷汉中、巴蜀,两翼展开,即足以包卷中原,进取天下。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关中模式诚如张良所表述的——“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1]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9:00 +0800 CST  
在这一格局中,我们可以画出两条粗略的长线,一条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山地险阻——北起燕山山脉,向南循太行山脉、经嵩山、方城山、接桐柏山、大别山——呈南北向横亘。这一线即用来“东制诸侯”的军事防御线。中国古代的重要关塞,基本上位于这一线上,如太行山一线的居庸、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的虎牢、伊阙(今洛阳龙门)、广成(今临汝西)、轘辕(今巩义西南)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隋唐时期,“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防御线已向东有所推进,如隋炀帝掘长堑,已圈至河南东部,这是因为这时的政治重心也已向东有所推进,而不仅仅是关中。另一条线是黄河—渭河一线,呈东西向纵贯。这一条线是东、西部之间的交通运输线。当政治重心位于关中的时代,对于这条交通线都曾着力加以经营,作为漕运动脉,转输东部地区的财赋以供给关中。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9:00 +0800 CST  
河 北 曾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三个全国性政权的政治重心,是 中 国 历 史 上 的 第 三 次 大 一 统 局 面 的 统 治 重 心 。 明 虽 不 起 自 河北,但其政权建立后不久即迁至河北,元和清两代都起自塞外,他们 入 据 中 原 都是从河北打开局面的。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我将其称之为河北模式。河 北 模 式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对于像元、清这样的由塞 外 少 数 民 族所建立的政权和对于明朝这样的由中原汉人建立的政权来说,所呈现的格局是不一样的。在明朝统治天下的格局中,我们也可以画出两条粗略的长线,两 条 长 线 在 北京附近成交汇之形:一条是作为军事防御线的“九边 ” 长 城 一 线,另一条是作为经济运输线的京杭运河一线。两条长 线 垂 直 交 汇于河北北部。明代迁都北京,在长城一线特设“九边”重镇,“九边”一线东起辽东,西经山西而联络甘、陕,东西横亘,屏 护 北 方 。 这一线是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之间的接触 带 。 塞 外 游牧民族往往以越过这一线而扰掠中原,历代中原政权 都 曾 经 营 这一线,建为军事防御线。大运河作为南北之间经济资源流通的一条大动脉,北起幽燕,南经山东而联络江南,纵贯于中 国 东 部 的 大平原上。相对于以前西行逆黄河—渭水而上转输关中 时 的 艰 辛 来说,京杭大运河还算是一条比较平易的转输线路。明代因袭元代,经营运河,连通南北,从而形成“以东南之粮,养西北 之 兵 ” 的 格局。这种格局能把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与经济上的供给相对完好地兼顾起来。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9:00 +0800 CST  
对 于 元 和清这样的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来说,作为全国性 的 政 权 , 他 们 同 样 要 倚 仗 江 南 的 富 裕 和 大 运 河 这 样 的 运 输 条件。但元、清两代本身就是起自塞外,他们得以入据中原,根基在塞 外 。 入 主 中 原 后 , 其 军 事 上 潜 在 的 威 胁 存 在 于 南 方 而 不 是 北方 。 元 、 清 两代对中原汉人始终怀着防范戒备之心。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长城一线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样,运河一线画到河北北部后,不是垂直折成东西向,而是以其它方式继续向北延伸,以使河北作为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之间的一个衔接地带,能够确保中原与塞外之间联系的稳固。这种联系在他们的统治受到挑战时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根基在塞外,形势不利,还可确保退回塞外。元、清两代在中原的统治最终也的确是被中原汉人所推翻的。明初朱元璋北伐,元顺帝即率蒙古残余势力退出塞北;清帝退位后,清宗室耆善在出关时曾赋诗“幽燕非故国,长啸返 辽 东 。” 也 可 说 是 满 人 固 有 心 态 的 一 种 流 露 。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9:00 +0800 CST  
引注:[1]:《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19:00 +0800 CST  
后记:入门读史,便一直膺服司马迁关于治史宗旨的那段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自己的资质,“究天人之际”的事大概做不了,“通古今之变”或可勉力一为。因此,十余年读史,我便一直带着这样一个基本的想法,认为读史至少须通两个方面作为基本功:天下大势和历代兴亡。历代兴亡更替之际,往往群雄辈出。他们兴衰起落,或成或败,看似风云变幻,又似有迹可寻。探寻决定政治兴亡和军事成败的那点“踪迹”,对我构成一种持久的牵引。这也正是历史学不衰的魅力所在。我选择军事地理作为楔入点,是因为军事战略、军事地理与我所认为的治史基本功的那两个方面实有相通之处。战略运筹不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审时,一为度势。审时而知历史发展阶段,度势而知天下大势。对天下大势的洞察是制定正确的政治、军事决策的前提。当然,对古代军事地理大势的考察,也是考察历史兴衰大势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读史的过程中,对历代兴衰交替之际的攻取大略颇为留意,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兴起的种种势力所采取的战略及其与他们所处时势之间的关系,多所揣摩。些许心得,便是本书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确信这个课题是非常有价值的。英国地理学家霍尔迪奇曾说过,“由于对地理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是绝对难以计算的。”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中国历史展开的舞台。历史上的一幕幕兴衰成败的大剧都是跟这个舞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纵观历代战争,虽曰时势不同,但地理形势所蕴含着的攻守要点作为最基本的形势却是发挥着一以贯之的作用。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因不懂天下大势,虽称雄一时,而终归于失败。这个课题在当代的更积极的意义应体现在如何巩固统一方面。洞察中国地理大势,通过加强国土整治,克服地理上的天然限隔,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整个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消弭潜在的离心因素,弭患于未萌,从而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本书的探讨主要是建立在历史考察之上的。我相信,历史学的研究旨趣和方法能为战略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麦金德的陆权理论和马汉的海权理论便都是建立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们的理论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况且,中国传统史学历来就重视对政治兴亡和军事成败的总结。历史学给人最大的收益莫过于历史感的养成。历史感就像下围棋者的棋感,与其说是一种学问,不如说是一种修养。它是基于对历史这一凝重、雄浑而又巨大的动态过程力求作一种动态的把握而磨砺出的一种眼光。它直观、深厚而又犀利,能透过纷纭的表象把握历史大势,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运动中把握转瞬即逝的时机。而战略运筹的核心,实无出于此。不过,这里面还须有一种至深的用世情怀。有用世的情怀,有用世的抱负,视史事若时事,视人之事若己之事,身在宁静的书房,心系历史的风云;与古人同历其难,共谋其事,才能与古人斟酌成败得失,商议治乱兴衰。如此反复揣摩,沉吟把玩,才能达于历史之 智 慧 , 然 后 才 可 以 谈 谋 略 ; 舍 此 而 谈 谋 略 , 必 落 下 乘 。当然,这只是我努力的方向。本书的写作也只是在把握某种势的东西方面作一次尝试。现在,这本书就要出来了,我心中却不免有些惶恐。我知道,以我现在的学养来谈这个话题肯定是不够格的。我只有拿两点理由来鼓励自己,这也是我写此书的两个主要的动机:一是就算它招致全面的非议,我也将视为对三年劳动的肯 定 。 因 为 写 此 书 本 来 就 是 想 引 起 这 方 面的专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 从 而 起 到 抛 砖 引 玉 的 作 用 。 写 作 本 书的动因是我觉得这本应是 中 国 古 代 军 事 遗 产 中 非 常 宝 贵 的 一 部 分,而当代对这一遗产的整理和总结似嫌不足,在这方面尚未见专门的和系统的论著面世。所 以 才 撇 开 自 身 水 平 的 顾 虑 , 将 自 己 未 尽成熟的想法公诸同好。二是我相信前贤的一句话:“如果你想把某个问题搞透,最好是为此写一本书。”三年来,埋首于卷帙浩繁的史籍之中,神游于广袤的神州大地,思越千年,神驰万里,让沉寂的史籍说话,让大地的意义凸显,对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的认识,比当初构想时的确有所深入 。 写 作 过 程 本 身 达 到 了 我 练 历 史 学 基 本 功 的 目 的 。本 书 得 以 完 成 并 出 版 , 首 先 要 感 谢 我的导师陈琳国先生。跟随先生读书数年,情同家人,日受熏陶,获益良多。那些对谈移时、纵 论 古 今 的 日 子 , 亦 良 足 追 忆 。 其 次 要 感谢北师大史学所的瞿林东 先 生 。 先 生 对 历 史 学 的 执 著 、 对 后 辈 不遗余力的奖掖和缘自深厚 的 治 史 功 底 而 表 现 出 的 自 信 对 我 都 是 一种巨大的激励。还要感谢 解 放 军 出 版 社 的 陈 济 康 先 生 。 当 初 , 我以一个在校学生的身份与 陈 先 生 谈 我 对 本 书 的 一 些 基 本 想 法 , 先生当即从学术上充分肯定 本 书 的 价 值 , 亦 成 为 写 作 本 书 的 直 接 契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教益和激励,我才敢以一种“小子何敢让焉”的勇气,在上研期间即开始本书的写作。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20:00 +0800 CST  
@I灯火阑珊处l

楼主 青阳gy魄  发布于 2015-10-17 20:22:00 +0800 CST  

楼主:青阳gy魄

字数:221151

发表时间:2015-10-18 01: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08:28:34 +0800 CST

评论数:4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