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120速射炮弹壳确认

去年(乙未年)的今天,5月7鈤,我在日本东京(我现已查到它的上一手来自广岛)买得一枚弹壳,总高405mm,底径152mm,口径120mm,底火被补焊封死,底有“上海制造局炮弹厂造”、“V”钢印,壳筒上写有“明治乙未岁征清纪念 清国威海卫刘公岛东口炮台陷落之际修获ソ”(最后一字似是一个片假名,不敢肯定是这个字)墨书。筒内除口沿约30mm外均有黑色附着物,水拭不掉,近口处黑色多有脱落。家乡威海是甲午战争旧战场,我见多了那些大铁疙瘩弹头,见此孤例,志在必得,当然也就无可参看之物。能让乙未年被缴获之物在120年后的乙未年返回他的故垒,我拍得后很是得意。
弹壳所题东口炮台,中方没有这个名称,见到后首先想到的是刘公岛东泓炮台。然而细想起来,东泓和日岛及南帮各炮台都可以泛称为东口炮台,我当时所拥有的知识尚不足以确认其确切炮台。弹壳在六月回到威海后,先找朋友刘华锋与弹壳拍了张湿版合影照片,并议好去其原炮台拍照。然后找甲午史家高洪超咨询炮台位置,以152mm直径告之,他说是只有赵北嘴炮台有此径大炮,便欲往现场给弹壳留影。及至高洪超来我家见到原物,当即表示怀疑,见惯了那些铁疙瘩,对这么精细的东西确实叫人难以相信,但这东西从包浆看绝对是个古物,难不成日俄战争或更后的时候还有人伪造这玩意儿?下午与高洪超根据英租的老照片去我所住区域的北洋水师子药库炮台旧址勘察现场已晚,未及回家取弹壳便直接去了他们海军史研究会每周六的海角沙龙。见到海军研究会会长甲午史专家陈悦,便将手机中的弹壳照片给他看了,他问我是152mm么,我说是的。他说,假的,只有吉野舰才有这种口径的炮弹,并补充说,那时上海制造局还生产不了这种炮弹,他收藏有一枚辛亥革命时期的弹壳,很小,底上的钢印字体也与此也不同(后来我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辛亥革命的炮弹壳,大约十多公分高的样子。至于钢印字体,我想那时连国旗都没有标准化,钢印想必不会有什么标准化)。就东西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当时我都没好意思给其他与会者展示,以后也未再与他人讨论过。

这事几乎被忘记了,直到隔年后在朋友刘华锋处第一次认识刘煊赫,他也是甲午史专家,军舰、枪炮武器专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技术控。他聊到新发现的甲午史料可以推翻以前什么什么结论,我猛然想起我那弹壳会不会也会有这样的命运呢?还好,手机里还存着照片。没想到他看后,是肯定的回答,并说当时有这什么什么炮不可能没有炮弹啊。并让我回家量量弹壳口内径是不是12公分。次日我量了一下,果真是12公分。我还是有疑虑,与他联系,想找时间送给他看看原物。两天后,我去他那。他对比原物、图纸,依然下了肯定的结论。那天刚好又碰见朋友甲午史家孙建军去他那拍湿版照片,孙说炮弹这事刘煊赫才是专家。这之后,我才知道这是120mm速射炮弹壳,才知道口径是指弹头直径,而不是弹壳最大径,知道这弹壳与弹头是分体的。那天我错误地告诉陈悦是152mm了,也忽略了他们是甲午史家而未必是武器专家这个问题。事情进展到这,我就开始主动查找史料寻找证据,先上百度北洋水师吧等看帖,了解了120速射炮的部分知识,并得知甲午战前江南制造局(亦称上海制造局)当年已仿制了12门120速射炮,并有5门120速射炮给了北洋水师,有被装在“广”字头舰上的说法。4月6日,我才在北洋水师吧试探性的以跟帖形式公开了此物,还好并没有人否定此物。与此同时,我在宗泽亚《清日战争》中找到日军在刘公岛所获战利品清单中有四门120速射炮的记录(清政府并未进口过阿姆斯特朗120速射炮)。4月23日,我在北洋水师吧看到1894年7月2日已命令运120速射炮至威海,并配套弹头3600枚及500弹壳的档案史料。当即告知刘煊赫,刘在问了我题字内容后,又给我找到了日军地图,东口炮台就是东泓炮台!至此,可确认120速射炮确实已运到威海,至少可以否认当时中国无技术可生产此型弹壳的认识。为此,刘煊赫还告诉我1869年即有这种弹壳拉伸技术并应用于其他领域,对于能生产120速射炮的技术来说,弹壳就不是什么技术活。我们还确认给5门120速射炮配套3600弹头却只配套500弹壳,説明弹壳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正与刘公岛战利品清单中有4门120速射炮并有4台速射炮装药机的记载相吻合。我们当时认为可能5门速射炮只有1门被撞倒舰上了。

我们这些讨论同时也告诉了朋友高洪超,他已倾向结论是正确的了,并希望能找到照片。刘煊赫给我提供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我很熟悉了,是英国租借威海卫后日岛的照片,地上躺着一门无炮架的大炮,他确认是120速射炮无疑,我还是谨慎的问他依据。在我经过一番补课之后,也确认那就是120速射炮无疑(如果日岛炮台的120速射炮被统计在刘公岛所缴获4门120速射炮之内的话,原推测有1门被装舰上才成立,这尚需日岛炮台的进一步证据才能结论。)。我想,到这时证据链算是很完整了,并与高洪超做了沟通。弹壳的真实性是无疑的了。我立即联系朋友,我要带这弹壳去它121年前的故垒!本来这次应在如弹壳上的纪年-乙未年-完成的两甲子的之旅,却被推迟了一年。如果我不是因为自己对武器弹药知识的无知而严重误导了专家,自己能不迷信专家而亲自考证一下的话,也不至于这样。4月28日,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刘巍峰陪同我去东泓炮台并拍照,我20多年没来这里了,我们在能想象到的地方为它拍照。回来告诉了朋友高洪超,他提醒我说东泓炮台与当年变化很大(100多年来迭经中外军队改造),我又仔细差看了东泓炮台当年的照片,查了东泓炮台的资料。仅有的四张老照片全都青睐巨炮,没找到120速射炮的身影。虽然网上可以查到东泓炮台有几门速射炮的记载,却没有口径记录,有几门120平射炮的记载,却无具体炮种的记录。而日岛炮台有120速射炮照片,却无明确记载。这让我总觉得有些遗憾,遂求助于朋友高洪超,问有没有东泓炮台的日方记录,他回说次日给我日军当年的测绘图。第二天,4月30日,我见到图纸,喜出望外,两门120速射炮赫然在目。只是我没想到他的位置在现在能看到的炮台最东端的岬角上,那里现在是一片松树林,已看不出炮台的痕迹了。当然了,120速射炮当年也仅仅是临时炮台而已,而且它也不需要庞大的炮台,只需一个牢固的基础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江南制造局生产了12门120mm速射炮,依史料料推测,应该配备1200枚弹壳,其中500枚弹壳到了威海,恐怕这枚弹壳是那批弹壳仅存的一枚了。对于连专家都从未见过的东西,被怀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此弹壳揭示出的甲午战争、国产120速射炮、中国工业史的一些细节,还有一些由此可以开掘的史实还是留待史家们去研究吧,我终非是干此专业的。
刘懿 2016.5.7


附记:刘煊赫告诉我过两天5月7日是世界湿版摄影日,这天是我买下的这上海制造局120mm速射炮弹壳一周年,它回到威海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湿版照片呢。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5-07 12:02:00 +0800 CST  
张黎源转发了此文(此文仓促而就,多有瑕疵,在这里我不知如何更新。如果感兴趣可移步这里http://liu5200036.blog.163.com/blog/static/71280083201633075644/,是校对后的)后,又给找出120速射炮弹壳可反复使用的新证据。因为弹壳是重复使用,如果有变形,需要整形器来重新拉圆和锥度,上面是海天的,下面是吉野的整形设备图纸:





图纸来源 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 由张黎源整理提供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5-10 10:08:00 +0800 CST  
北洋舰队投降后,日军于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1895年2月17日)进占刘公岛。二十五日(2月19日)上午8点,日本国民新闻战地特派员古谷久纲氏,经祭祀台、黄泥崖炮台,至北山嘴炮台海滨水雷营栈桥,和外国武官、新闻记者,及大本营将校数人,一起登上水雷艇,渡海踏上了刘公岛。在铁码头上岸后,古谷久纲氏经过下列路线考察了刘公岛:黄岛炮台→刘公岛炮台の隐见炮架→山顶の榴弹炮台→山顶の眺望→海军公所→丁提督の官宅→刘公岛东端の南北两炮台→陆兵营(护军の正副前后四营)→文明的市街。随后,古谷久纲氏又在铁码头登上水雷艇,返回威海卫,参加下午2时在威海卫的文庙举行祝捷大会。我们看到,古谷久纲氏看到的炮台有,黄岛炮台、刘公岛地阱炮台、山顶榴弹炮台、刘公岛东端南北两炮台。
而在同书(日清战争实纪)刊载的一篇不具名的文章《战后の刘公岛》一文中,记有如下炮台:有堤坝与黄岛相连之隐现炮台,黄岛炮台,刘公岛东口の炮台。“刘公岛东口の炮台”,则详分为:“东泓梢炮台”,设二十四珊の巨炮两门,该炮台面对赵北嘴炮台一面,有急造土山一道,以遮蔽来自赵北嘴炮台的射击;东泓梢炮台南低地有兵营、炮卒屯所;兵营西有新造一炮台,专备东口防御,有十二珊速射炮二门、二十珊炮二门。又,“刘公岛の最高山峰”炮台新备榴弹炮两;日岛设隐现炮二门、速射炮两门。




————今天发现上文后,与甲午战争博物馆王记华副馆长沟通,他认为东泓炮台兵营(刘公岛养殖场)西新炮台应就是现称为南嘴炮台的。同时他认可高洪超提供的东泓炮台测绘图就是现东泓炮台址,也就是说这里已经4门120速射炮了。那日岛两门速射炮(又有照片证明至少有一门120速射炮)又是怎么回事?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5-10 13:20:00 +0800 CST  
东泓炮台属张文宣护军,日岛炮台属戴宗骞绥巩军,或者说120速射炮并非给了北洋海军。如果是给了北洋海军,是不是应运往旅顺安装才正常啊?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6-10 10:20:00 +0800 CST  
6月11日,刘烜赫告诉我张黎源又找到了一本新证据。《江南制造局记》卷二 第八页 建置表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编印),除涉及弹壳制造外,还表明120速射炮1892年产了10门,1893年产了2门,1894年生产了4门,这是其中的一页。


(本图片由张黎源提供)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6-11 17:09:00 +0800 CST  
7月14日,刘烜赫给我提供了152速射炮弹壳,准确的说应是药筒吧的图纸,可以解释这枚120速射炮药筒口沿内30mm内无附着物的现象。


楼主 留意每懿天  发布于 2016-07-19 21:33:00 +0800 CST  

楼主:留意每懿天

字数:3957

发表时间:2016-05-07 20: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23 22:46:20 +0800 CST

评论数:9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