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微博 一个外地人聊聊北京的谎言、现状及居住证


首先,0前面的数字是多少不重要,反正110开头的身份证后面没有缀181的,其次,地址中留出一个“省”字,我想,这足以证明我不是北京人更不是新北京人。好了,步入正题,以我在北京生活的经历、以一个外地人的角度,聊聊北京人、北京城和居住证。想到哪里说哪里吧,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一、关于北京的那些谎言
谎言一:那些负面的评价
来北京之前,我与大多数人对北京的印象相当负面,“吸血”、“寄生虫”、“看不起外地人”、“靠拆迁养着”、“臭牛逼”等等一长串的负面词汇充斥着我对北京的印象,现在想想好像挺奇怪的,我一个之前从未到过北京的人,为什么会对北京评价那么负面甚至到了带着些许仇视呢?我想这个问题,就要问引导舆论的媒体了。
来北京之后,我发现现实中的北京与我之前印象中的北京是不一样的。在北京,有靠拆迁致富的,但也有很多的土著甚至四九城的土著买不起房,拿着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与家人挤在一起,所以,北京人都“靠拆迁养着”吗?显然不是,当你看到很多北京的土著都在过着艰辛的生活时,所谓的“吸血论”、“寄生虫论”、“暴发户论”也就那么的苍白无力了。
也许你会说,那是他们能力不够,哪个哪个外地老板有房又有车,能力不够就滚出北京,适者生存,但是你想过没有,在你的家乡,你可以做一个普通人,但他们因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就必须要拥有精英阶层买几百万的房子的能力,没那种能力就得从家乡滚出去,这是什么逻辑和道理?各位家乡房价又是多少?各位家乡没有能力买几百万一套房子的家庭,是不是都得从自己的家乡滚出去?要知道,北京的房价不是北京人炒起来的,但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土著家庭,却要承担高房价的压力,承担不了就得从自己的家乡滚出去,这公平吗?各位有没有从自己家乡“滚出去”的标准?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要给北京人(甚至上海人)加上那么一个从家乡“滚出去”的标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但我们是人类社会,请拒绝那种纯自然界式的野蛮。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久前我看到了一篇《南水北调移民老人:总不能渴北京人》的报道,可是我百度之后发现一组数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水量分配:河南省37.69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位居第二;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注意是“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可题目却说得是不能渴“北京人”,我无法去指责一个为国家战略工程背井离乡的移民老人,也许老人家并不明白南水北调的“北”指的是“北方”而不是“北京”,但我想问问那个记者,你难道也不明白吗?将新闻记者“公正”、“真实”等职业操守置于何地?如果你明白,那么你写那样的题目和内容到底是安得什么心?

谎言二:关于北漂的那些情怀与梦想
在很久以前,“北漂”是一种风尚,更多指代的是互联网、金融、传媒等行业有知识、有魄力、有能力、有眼光的精英来北京创业打拼,他们中一部分人抓住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机遇而获得了成功,现在“北漂”仍然是一种风尚,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某些年轻人荒废学业一事无成的遮羞布。在很多北漂论坛上,经常看到有人发“我XX岁想北漂”、“我初中毕业要北漂”、“我高中(技校)辍学要北漂”之类的帖子,似乎年龄越小越早来北京就可以越快过上飞黄腾达的日子,哪怕来北京端盘子发传单,在学校好好学习深造反而成了浪费人生与他们眼中值得鄙夷的事情,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一个又一个花季年华的少男少女各种辍学甚至离家出走任性的买张火车票就来北京,然后经历被骗、没钱、睡网吧睡公园然后无路可走的再发帖求助......看着这一切,一方面我很同情,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们北京早已过了光靠拼体力打拼就能成为人上人的时代,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们“了电才能走的更远”的道理,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们北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只要爱拼就能赢”;另一方面,我也不同情他们,人生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和位置就该干什么事,如果你不珍惜在家在学校学习深造充实自己的机会,那么你所有的苦都是自找的都是不值得同情的,都是为你的青春年少与无知轻狂所付出的代价,当看着一个又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高喊着“有梦想”、“不怕吃苦”、“愿意努力”、“不甘心”、“愿学习”...等一个又一个高大上的口号时,我想问:你们在学校的时候努力了吗?愿学习了吗?学习上的苦你都吃不了你说你能吃北漂的苦,成绩倒数升学无望你倒挺坦然要北漂了你说你不甘心,在学校和几十几百人你都竞争不过,你却相信你能在北京竞争得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成为人上人,我不禁纳闷,你哪来的自信?

二、关于北京现在的种种
对于没来过北京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想对北京有个大概的印象,可以先挪步百度“北京吧”,那里就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影子,或者说影子的一小片。我所看到的北京的现在,是什么样的呢?
都说北京有着优秀的医疗资源,但我可以告诉你,那些优秀的医院,并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得到的,包括北京的普通人。那里有着永远都赶不走的号贩子,几百上千一个的专家号,并且我可以告诉你那些号贩子都操着外地口音;
都说北京有着优秀的交通资源,但住在天通苑、四惠、苹果园、西二旗、沙河等地的北京人(虽然那是北漂聚居地但也有北京人)没有三四趟车上不去地铁,开车的话几乎没有不堵的时候,并且ZF还在研究单双号限行。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你钱够了,就可以上牌,但在北京,你钱够了得摇上号,几年摇不上号的大有人在,因为北京人要和比他们多得多的外地人甚至上学迁户口的大学生一起摇号,这,公平么?一旦ZF实施单双号限行,别处一辆车解决的问题北京人需要两辆车才能解决,这,公平么?
都说北京有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北京孩子也有成绩不好读三本甚至技校的,不努力一样考不上好学校,三四百分上清华?找出来我看看?并且所谓优秀的教育资源,现在也已经开始紧张了,从出生就得为上幼儿园排号,所谓优秀的教育资源,也不是每一个北京家庭都可以享受得到的。
在北京,地铁里你总能看到发小广告的、卖艺的、乞讨的,地铁口你经常能看见摆摊的、黑摩的,信用卡、招PIAO、办证等小广告能贴的一条人行道都是,也许你会说,他们也不容易他们也需要混生活等等,但我想说的是,是不是法无禁止则可行?要知道除了法,还有规,除了规,还有道德。难道因为不容易因为混生活就可以置各项管理规定于不顾?挣钱第一、守法守规第二,这是什么逻辑?当地铁口、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摆摊造成拥堵时,当因为黑摩的占人行道拉客而行人不得不走非机动车道(有时非机动车道被黑车占领都要走到机动车道上)时,请问谁来保证行人的安全?黑摩的各种不遵守交通规则,谁来维护司机们的权益?难道因为“包容”二字,行人就要给黑摩的和占道经营让位?
也许你眼中北京很好很好,但多数所谓的“好”其实与普通的北京人关系并不大,他们也要靠自己努力的工作攒钱过日子,也会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操心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等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三、关于居住证
1:居住证制度能否实现同城同权?
我的观点:每座城市实行居住证制度的前提是保证当地人口的各项权益。生于斯、长于斯、让人民安家乐业于斯,是每个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北京既有首都的职能,也有地方政府的职能,北京户籍人口是个无法忽视的群体,既然无法忽视,那么北京政府在为国家履行首都政府职责的同时,也应该履行起地方政府的职责和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居住证制度不可能完全实现无差别的同城同权,况且也不应该追求绝对的对等化,改革开放、收入分配等很多国家大政策方面,都是采取的“兼顾公平”。
2:积分落户是否制造新的不公?
每一项制度都会存在不公,没有完美无缺绝对公平的制度,哪怕是对于制度中“不公”的改善措施,往往都会带来新的“不公平”,所以包括积分落户在内的每一项制度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对于“是否公平”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对于公平,只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或者最大限度的缩小差异,没有哪一项制度能充分保证公平。
居住证制度追求的不应该是无差别的绝对公平,而是通过居住证制度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最大限度的解放高精尖人才的生产力,实现国家赋予一线城市以及特大城市的各项职能。如通过居住证制度为北京吸引航天、信息技术、高分子、生物科技等行业的海归、博士、专家、学者,再如通过居住证制度为上海吸引金融、外贸、国际法等领域的人才,为厦门吸引海洋、气象、船舶等行业的人才,为无锡吸引物联网人才,为杭州吸引电子商务人才,为青岛吸引韩语、对韩贸易人才,为郑州、武汉吸引交通调度、运输指挥方面的人才,中西部、东北等一线城市吸引创业人才等,既然国家赋予了一线城市及特大城市相关职能,那么就应该充分考虑利用居住证吸引相关人才,实现国家对于一线城市及特大城市的定位,同时,各一线城市及特大城市应该通过保障性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退休保障等各方面对吸引人才展开竞争,城市规模越小需要的人才积分越容易,享受的福利越大
一方面,各一线城市以及特大城市的居住证政策,需要着眼于国家的职能定位,立足于吸引人才,而不是吸引人员,更不是吸引人口;另一方面,各行业人才也应该通过合理的择业观、就业定位来最大限度实现自己对国家、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自我价值,来获取更高积分,享受更多福利,通过自身来缩小“不公平”。
国家对一线城市以及特大城市是有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定位的,居住证制度应该着眼于如何实现国家的职能定位,而不是盲目追求对每一个人的绝对公平,毕竟每一个城市的资源都有限,追求绝对公平不现实也是对实现国家定位的伤害。
3、居住证制度是否会加重大城市病?
看居住证制度如何实施,如果各一线城市与特大城市真正通过居住证制度吸引人才,而不是人员或者人口,那么是可以有效解决大城市病的;如果居住证办理门槛及积分条件过低,那么必然增重各一线城市与大城市负担。人口流动会带来经济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居住证制度吸引的是人口而不是高端人才向大城市的涌入,那么是违背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缩小东西部差异、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战略及政策的。
4、居住证制度能否取代户籍制度?
对于出生户籍人口来说,居住证制度不能取代户籍制度。生与死长于斯,是每个出生户籍人口无法选择的,也许有人说外地人可以去一线级特大城市,特大城市户籍人口也可以离开北京等观点,但我想说的是,迁徙流动是一种自由,但不迁徙流动也是一种自由。如果他们不选择迁徙流动,那么地方政府有义务保障出生户籍人口安家乐业于斯。北京有就业困难人口,上海有城市低保人员,出于各项原因,该群体无法与高端人才完全在积分上进行竞争,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保证辖区内的该类群体入学、就业、交通、住房等各方面的权益,任由其自生自灭或者直接选择将这部分低竞争力土著迁出,那么就是不负责任。
5、关于外迁人群的税收与贡献
人口确实可以带来消费与税收,但每一座城市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北京来说,动批可以给北京带来税收,但北京ZF要花费税收数倍的资金来治理动批造成的环境、治安、交通问题,因此如果继续坚持动批的存在或者继续从事这个产业,是为城市做贡献还是为城市增加负担?如果为了城市做贡献,是应该继续坚持从事还是应该响应ZF号召搬走?如果坚持不搬走,那么到底是为城市做贡献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在动批搬迁的时候,市政府已经提出,将不符合首都职能的产业外迁,所以外迁部分中低端产业与低附加值产业,是实现首都职能的必须手段
6、为什么居住证或积分落户门槛过低是一种不公平?也就是说,为什么一定要提高居住证或者积分落户门槛?

如果一线及特大城市居住证或积分落户门槛过低,也是对广大二三线城市不公平。一线城市早已过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期,国家政策方向是控制一线及特大城市规模,大力发展建设二三线城市。
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人口回流与经济发展是双向的需求,尤其是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处于产业发展阶段的二三线城市更是如此。人口回流需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与收入为前提,但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人口的回流与流入提供内在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居住证的高门槛,吸引高精尖产业人才投入一线及特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实现国家职能中,同时引导劳动力人口回流二三线城市投入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中。
如果居住证门槛低,导致大量适龄劳动力人口从二三线流向一线及特大城市,会使二三线城市丧失经济发展的动力,东三省因为人口流失导致的发展缓慢已经非常严重,所以为了二三线城市协同、公平发展,一线及特大城市居住证门槛必须提高,通过高门槛引导一线及特大城市劳动力人口回流,倒逼人口流出地ZF切实拿出可行的政策措施来,保障一方人民安居乐业。让流出地劳动力人口在原籍地享受优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也是广大二三线城市ZF的责任与义务。
所以必须通过居住证的高门槛引导流动人口回流,如果一线及大城市居住证门槛过低,将大量劳动力人口引入一线级特大城市,那么是违背国家关于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违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缩小东西部差异等战略。

四、对北京现状的几点建议
1、首都确实是全国人民的,但北京却是北京人的,北京为首都做了很大牺牲,首都也应该适当为北京让位。北京市政府不只是一个首都政府,也是一个地方政府,既然有地方政府的属性和职能,那么就应该充分重视本埠居民。
2、居住证一定要体现出区别化,居住证就是居住证,户籍就是户籍。户籍体现北京政府照顾居民的地方性,居住证体现北京政府吸引人才的首都性。
区别化对待,具体说来:第一、办理人群必须是“首都”这个国家性定位所需要聚集、吸引的人才,比如金融、信息、航天等行业的海归(野鸡大学不能算)、博士、学者等,要充分体现出一个“需”和一个“引导”来,如果不设门槛不分门别类的开放申请发放,那么对于解决北京问题毫无用处,只能让更多人挤进北京耗时间办居住证。区别对待的第二点,就是福利必须与积分挂钩,积分必须充分考虑所处行业、纳税年限、额度、诚信记录等,积分的同时必须实行扣分制度,如交通违章、行政处罚、逃票等等,都必须进行扣分。真正的引导需要的人来北京,保证来京人员的教育素质水平,真正的做到谁贡献谁享福利、贡献越多才能享受福利越大。地铁口摆摊也发居住证,这不合适。总不能一边把挣得钱全都往兜里揣,一边还要享受资源。
3、外迁蔬菜、粮油、五金、建材、花卉、服装、汽配、水果、禽蛋、海鲜等物资批发市场至周边河北,开辟上述物资进京绿色通道,保障供应及价格,同时促进河北省税收,促进早日脱离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
4、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低端产业准入门槛,对不符合标准的不再颁发营业执照,中低端产业以退税、缴费等政策提升户籍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的岗位比重,减少租房尤其是群租需求
5、停止对胡同区的拆除,保障胡同区人口的就业等,对传统手艺人,如片鸭师傅等,实行认证补贴保障其收入,并鼓励开班教学等,同时,清理“老北京”商标、招牌、字号
6、实行交巡警制度,对黑摩的、惯偷、抢劫、黄牛、号贩子实行严打,保障北京正常的各项生活秩序。
7、加强舆论引导,尤其是当地媒体,切实关注北京的现实问题,改变“吸血论”、“饿死论”、“空城死城论”等等
8、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队伍待遇,对执法人员的收入、人身安全等进行全方位保障。

五、几点杂感
以前我也是个京黑,但来北京之后很多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于是我开始慢慢的观察这座城市,观察这座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群。对于北京,我从来不以“建设者”、“做贡献”自居,我只是为了自己个人原因来北京,虽然我是一个匆匆过客,但我希望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好,我不希望这座城市差。在北京,我从没有乱吐痰、扔烟头,见了老弱病残及时让座,一直到现在都随时清理1、4、8、10号线的小广告,虽然我不是北京人,更不是新北京人,但我明白入乡就须随俗,一个外来者,无论去哪座城市都应该有外来者的姿态,何况北京是一座非常讲规矩讲传统的城市,当我离开北京的那天,我会对自己、对身后的北京和身前的下一座城市说:我没有霍霍过我生活的城市。虽然按照我的观点,我也不会留在北京,但无所谓,第一、我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委曲是非曲直;第二、我没有因为这些言论认识任何现实中的北京人,更没有获得过什么利益,借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的一句话:我只是希望事情是它本该有的样子。

楼主 CHSHSI  发布于 2015-07-07 07:01:00 +0800 CST  
很少有外地人能有这样的觉悟。对于这样的外地人顶一个。

楼主 CHSHSI  发布于 2015-07-07 07:02:00 +0800 CST  
@hhxx201314
或许我就是您口中的排外的土著吧。说几个事儿啊,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言简意赅啊。


上个月一个天津牌子的奔驰占了我家邻居的车位,我爷爷让车主挪开。这孙子指着我爷爷的鼻子骂,你有病。还跟我说让你爷爷离我远点儿。我火了。把车开出来堵在了他的车的后面他开不出来了。打电话叫警察。警察让他道歉。这孙子立马就跟乖孙子似的道了歉。这才放他走。


一次在车公庄倒6号线,一男一女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外地人,然后拿出了一个带塑料袋的苹果,拿出苹果,塑料袋随手一扔。我火了。弯腰捡起塑料袋,想到站就顺手给扔了。此时那俩王德彪的眼神特别的不屑,就好像是在说您高尚,那就麻烦您了。这种人不该排吗?


一次在13号线,西二旗,我坐着车,看见一个外地妇女带一孩子,我起身说:“您这边儿坐吧!”结果这娘们儿抱着孩子一屁股就坐上了。连个屁都不放。途中有一个乘客站在我的身边。到了光熙门,她右手边儿的一个乘客走了,空出一个座儿,我让那名乘客坐,那乘客刚要坐,这娘们儿就把它孩子放到了那个座儿上。依然是一个屁都不带放的。好带您来一谢谢呢。我们也图个高兴不是吗?


没事儿出去溜达一圈都能看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嗑瓜子儿啊,乱扔垃圾什么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


其他的还有很多,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这几件是最近发生的。然后是网上的评论。真让我如大梦初醒,醍醐灌顶。买早点的说,过年我们不回北京了,饿死北京人。合着您进京之前北京人早饭都是羊活着的。


建筑工说我们建设了北京,凭什么让北京人住啊。我又懂了,原来在您来建设北京城之前这儿就是一片儿寸草不生的荒地。


最近在复习编辑部的故事,25集。91年抗洪救灾,当时确实是条件有限,全国都不怎么富裕,北京方面,捐了一些棉衣棉被。
然后北京721,网上多少人说,淹的好,多淹死几个北京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没心没肺的白眼儿狼们。


所以我承认排外,对象就是上述的这些人。并且称之这种人为“外地逼”!(当然还可能还有其他的只是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


另外如果按您说的,北京作为首都他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那么,我真希望,最希望的政策就是,请中央迁都吧。上、广、深,照网上的京黑所说哪个都比北京强吧。什么GDP啊什么的,又都是沿海城市。实在不行也可以去振兴振兴2、3线城市吧。


但是我只知道,
在外地人进京之前,房价没有那么贵。
在外地人进京之前,汽车也不限号。
在外地人进京之前,北京的蓝天比现在多得多。
(其实那个时候也有外地人,但是并不多。而且大多都很淳朴。)


请您扪心自问,我说的难道就一点儿道理都没有吗?这些人不该排吗?
当然,我不是无脑的喷子。最后补一句不是所有北京人都是好人,也有上述样式的北京人,但是,太少太少了。

楼主 CHSHSI  发布于 2015-07-22 23:15:00 +0800 CST  
我勒个去?精了!

楼主 CHSHSI  发布于 2015-07-23 23:00:00 +0800 CST  

楼主:CHSHSI

字数:7714

发表时间:2015-07-07 15: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14 21:55:02 +0800 CST

评论数:18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